蓝莓生产的成本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莓生产的成本分析
蓝莓苗木生命期在50-100年。

果实丰产期为30年左右。

1.露地栽培(元/亩,土地费用除外,按15年计算)
(1)投入:土地改良及材料费1000元×3次=3000元/亩;
苗木费350×15元=5250元;
人工费1000元×15年=15000元;
灌溉费300元×15年=4500元。

合计27750
(2)产出:如果以15年为核算周期,前3年控制结实,则产果期为12年。

生产期12年×1000kg×30元/kg=360000元
(3)15年纯利润:360000-27750=332250元;
15年内年平均利润为22150元/亩
2.保护地栽培(元/亩,土地费用除外,按15年计算)
(1)投入:温室建设费40000元;
土地改良费1000元×3次=3000元;
苗木费500×15元=7500元;
人工费1000元×15年=15000元;
灌溉费300元×15年=4500元。

合计70000元
(2)产出:如果以15年为核算周期,前3年控制结实,则产果期为12年。

生产期12年×1300kg×100元/kg=1560000元
(3)15年纯利润:1560000-70000=1490000元;
15年内年平均利润为99333元/亩
本土蓝莓率先“登陆”山东每公斤成本价高达640元
时报6月15日讯(记者苏珊)对许多市民来说,蓝莓口味的饼干、酸奶并不陌生,但却极少在市场上购买到新鲜的蓝莓。

记者今天了解到,由我国本土培育的蓝莓已经在我省率先上市,但目前每公斤成本价约为640元。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首家蓝莓组培繁育基地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这种蓝莓由我国第一家工厂化蓝莓组培繁育基地培繁育,适合北方区域广泛种植。

据介绍,蓝莓学名“越橘”,属北美洲特产,具有多种食用及药用功效。

蓝莓在欧美的加工已实现产业化,而我国蓝莓种植业发展缓慢,目前全国种植面积仅有200公顷左右,品种单一,品种适应性和栽培技术也不成熟。

省果树研究所育种室研究员刘庆忠长期从事莓栽培技术研究,据其介绍,由于首批蓝莓的成本价过高、产量有限,目前市民在市场上还购买不到价格适中的蓝莓。

但今后通过加快科研速度、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鲜果蓝莓预计在三年到五年时间将走入“寻常百姓家”。

《种植蓝莓效益高》
花青素是一类可溶性的色素,颜色从蓝色一直到红色。

花色甙成分药理研究发现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改善循环、抗溃疡、抗炎症等多种药理活性。

可以明显改善用眼疲劳。

由于蓝莓果实中所含的花青素类和其他具有保健作用的化合物,如细菌抑制因子、叶酸、维他命A和C、胡萝卜素、鞣花酸和纤维素等,在41种水果蔬菜中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蓝莓中的抗氧化能力和有特殊作用的化合物能够防御自由基的氧化作用。

蓝莓。

本来是野生植物,90年代初开始,才开始人工种植。

经悉心的栽培及改良,今天蓝莓已变得外形浑圆肉厚,鲜甜多汁,而且易于采摘。

树莓原产美国,属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平均果重5.5-6.7g,生长强壮,单株平均产量6.9kg,亩产量可达1000kg,抗寒性较强,有些品种可耐-30℃的低温。

适合北方广大地区发展。


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

我们种植蓝莓已5年了,是我市特色农业的代表。

发展蓝莓的好处。

树莓栽培较为粗放,省工节水、抗病虫性强、生产管理成本低;周期短,经济效益高。

栽培当年即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

经济寿命可达20年左右。

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以每公斤5元计,亩收入4000-5000元。

其最大优点是:易种易管,极少病虫害,栽培当年少量结果,3年旺果。

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天,成熟期6-7月份,一次定植,可连续挂果20-30年。

黑树莓每667平方米(1亩)栽500-600株,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二年以后进入旺果期,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18元。

树莓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效益倍增。

果实原汁与水按1:12可对成果汁饮料;色、香、味俱佳,备受消费者青睐。

蓝莓耐旱耐瘠、抗旱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既可集约种植,又可在庭院种植或作植物绿篱;有的品种特别耐旱耐寒耐瘠,根蘖萌发特别发达,可与沙棘、枸杞并列为水土保持三大先锋灌木类树种;根据树莓栽培品种的不同,可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引种栽培。

如有的黑莓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并在PH值8.0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蓝莓属阳性作物,较喜欢光照。

适宜种植的环境温度较广,年平均气温在案15-20℃都适宜种植。

蓝莓对水分的要求不严格,但若在生产上要达到高产,还需对人工补水进行灌溉。

它对土壤的要求PH5.0-7.0的酸碱度都适宜种植,土壤最好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对果实高产量及口感要更好一些。

1、利用山地老果园或农用荒地栽植树莓,地埂壁面坍塌处在平整土地前予以整修整齐。

2、清除园内残存的各种果树,彻底清除树根、杂草根和裸露的石头等物。

3、每亩施3~5m3腐熟的厩肥或农家肥;有条件的,宜使用以黄腐酸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复合肥和少量复合化肥(减量50%)。

撒匀深翻、耙平、起垄。

垄宽50cm~70cm,高20cm~30cm,垄间距一般2m~2.5m。

起垄沟耙平。

尤其要注意沟渠排水顺畅,防止渍水烂根。

最好采取灭菌措施:用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掺入厩肥内混匀,撒入地内。

为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要勤浇、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带盆叶苗,在采取遮阳网、并保持土壤湿润的条件下,也可变季节种植。

为提高单位效益,土壤较肥沃地块,在行间可进行一些喜荫矮作物(一般低于30cm)套种。

如花生、叶菜、白菜、萝卜等。

施基肥宜在早秋,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也可加入适量有机化肥。

施基肥距植株40-60cm 一侧与土拌和施用。

施用化肥时,土壤要有充足的水分,化肥距植株50cm一侧施用约0.3kg 的即可。

果期喷施叶面肥。

专家建议,采用林肥和微生物菌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法,有利于丰产和改良土壤、提高果品质量和甜度。

为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最好不使用化肥。

可采用古老的方法:如将稍次黄豆(降低成本)用开水浸泡(防出芽)至膨胀(宜腐烂),掺入富含磷、钾和具有杀菌作用的草木灰,在离植株30cm处,开一环形沟,点10~20个豆,增加肥力。

同时在行间种植高蛋白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可以使天敌在有益杂草上比害虫早发生1~2代。

当害虫在蓝莓上发生时,其天敌就可以控制其发展。

到6月份,有益杂草"完成任务"死亡,这些害虫的天敌转移到豆科牧草上继续繁衍,使害虫始终得不到充分发展,也就形不成危害。

定植第二年匍匐型和半直立型品种需搭架,所需架材比葡萄架造价节省。

树莓比较抗病,病害较少。

主要是茎腐病,其次是白粉病。

病虫害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高效、无公害、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农药,灵活及时处理。

茎腐病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随病部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3次预防;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白粉病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卷曲;有时叶片并不显现
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渍浸状斑点;被害新梢尖呈细长鼠尾状。

严重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会侵染。

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2%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2~3次预防;秋季清扫园地,将病叶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虫害柳蝙蝠蛾卵5月开始孵化,幼虫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易于发现与鉴别。

被害枝易折断而死亡。

防治方法:5月至7月在幼虫活动期喷施菊酯类药物2~3次,控制虫害;被害枝10月羽化以前剪除销毁。

早春展叶期喷施菊酯类药物杀死幼虫;秋季清扫园地,将结果母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另外注意自然灾害:日灼。

蓝莓多在我国北方栽培,其耐寒性较强,不易遭受晚霜及早霜的伤害,但在果实成熟的7月~8月份,正是我国北方高温多雨季节,果实可遭受日灼,一般顶花序的先端1~2个果易于受害。

防治方法 基生枝剪留不要过长,调整好结果母枝密度,使果实不要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蓝莓
特征特性:中熟品种,株丛生长健壮,开张,5年生株丛高可达1.7-2米。

成熟期较分散。

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克左右,最大可达4克。

果面淡蓝色,果粉厚,肉质硬,果蒂痕小,口味甜酸。

丰产。

产量表现:定值第二年有部分枝条开花结果,第五年株产大约2-3千克。

亩栽266株,亩产量平均为665千克。

主要栽培要点:
1、果园地点选择原则低山坡地(坡度小于10度)或平地;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4.3-5.3;水源充足;地下水或地表水均可。

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需要在定植穴(或沟)内添加有机物,使土壤有机质需要达到8%以上。

3、调整土壤酸碱度如果土壤pH值达不到要求,需要根据原有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酸碱度,即土壤过酸时添加石灰,土壤过碱性时添加硫磺、硫酸铝等。

具体使用量需进行实际测定和计算。

4、改善土壤通透性如果土壤较黏重,需要添加河沙等提高土壤通透性。

5、挖定植穴(沟) 采用直径40厘米、深40厘米的栽植穴栽植;或采用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栽植沟栽植。

6、苗木准备准备2-3年生的、无性繁殖的优质苗木。

苗木根系要发达,枝条要充实、成熟度好。

秋季购置苗木时要做好越冬假植。

7、定植时期春、秋两季定植均可,多以秋春季定植为主。

8、生长季节田间管理
适时除草。

如有害虫危害发生时,需及时打药防治,防治方法与苹果等果树类似。

常见的害虫主要有刺蛾、蚜虫、红蜘蛛、金龟子成虫、蛴螬等。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特别是在春季开花坐果、果实膨大、花芽分化期和越冬前。

灌溉方式以滴灌为好。

低洼地块在雨季需注意排涝。

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和结果数量及时补充肥料。

施入氮磷钾比例和数量需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

9、修剪通常修剪在春季萌芽前进行。

幼树主要疏除过密和细弱的基部枝条,结果树主要采用回缩或疏枝方法处理结果能力降低的多年生结果枝组。

10、采收蓝莓果实陆续成熟,多数蓝莓品种果实成熟期可持续14-20天。

通常在6-7月份。

每天采摘时要避免高温时期,采摘后的果实立即放在阴凉处,然后包装上市。

蓝莓果实较软,因此每个包装盒不易大,防止相互挤压。

此外蓝莓果实不耐贮藏和运输,需提前安排
好市场销售等环节。

适宜种植地区:九十年代末至今,蓝丰等品种分别在青岛的胶南、即墨,威海的乳山、烟台的牟平等地开展了生产性栽培试验,普遍表现良好,株丛生长健壮,均能正常开花结果。

上述品种均可在青岛地区的多数区域栽培。

蓝莓育苗技术:组培育苗与营养钵育苗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现已被列入第三代水果行列,是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果树。

辽宁省果树所小浆果研究室2005—2006年对其组培苗的田间驯化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组培瓶苗6000株,生根驯化阶段成活5520株,小营养钵阶段成活5244株,大营养钵阶段成活5190株,各阶段的成活率分别为92%,95%,97%,出苗率85%,效果理想。

蓝莓的生长习性较为特殊,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根际环境,要求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基质),因此大大限制了其栽培范围。

育苗阶段对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

整个育苗过程历经9个月,达到的苗木标准,北高丛品种株高35-40 cm,丛枝数2-4个,枝茎基部粗度为3-4 mm;半高丛品种株高35 cm,丛枝数3-4个,枝茎基部粗度3-4 mm;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充满整个基质空间,元病虫害,能保证田间定植成活。

现将蓝莓的育苗总结如下。

1组培苗的生根驯化
首先是将组培苗从瓶中移植到驯化床,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促发代谢能力旺盛的根系(群)。

这是组培苗育出后最重要的育苗阶段。

驯化后的生根质量、成活率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主要技术包括驯化床的建造、基质的选配及定植后的管理。

1.1驯化床的结构与建造
驯化床主要由床体、渗液层、基质和排液系统组成[3]。

驯化床的大小、走向、床距等取决于设施栽培空间和操作方便程度。

在温室内建造的简易驯化床为1:100的北高南低的坡降面,四周用砖和水泥柱围成床体框架。

框架内宽80—100 cm,高6~8 cm,长6~7 m。

床底中间挖有排液槽,宽5-6 cm,深2~3 cm,经南端排液孔通至床外侧的排液沟,注意排液孔低于排液槽底面;床外排液沟底部低于排液孔不小于20 cm,沟宽不小于20 cm,目的是具有良好的排液功能。

框架内衬厚0.2~0.3 mm的塑料膜,要求塑料无破损并紧贴床体四周和地面。

在排液孔处的塑料开与排液孔大小相宜的孔洞,并用纱窗布盖住,防止床内基质流失,并利予排液功能的发挥。

建床数量根据育苗数量和轮换栽培茬数而定(从定植到出圃约需60 d)。

床建好后须彻底消毒,铺上渗液层和基质,就构成一个完整的驯化床。

1.1.1 渗液层
渗液层位于床的底部,主要由一些具有沥水功能的颗粒物质组成,如河沙,过筛的细炉渣等。

要求粒径1~2 mm,太粗太细都不适宜,厚2-3 cm。

其作用是排除多余的液体和增加基质通气性,保持基质适宜的气水比。

渗液层先经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和害虫,然后用pH 值4.5~4.7的水溶液冲洗二三遍,沥干后均匀、平整铺于床的底部塑料之上。

1.1.2基质
蓝莓的根系适宜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基质,一般pH值4.0~5.2为宜。

不同的品种、苗龄、生育期对基质要求差异较大。

小苗期对基质要求严格,随着苗龄的增长,对基质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生根阶段的适宜基质为水苔(1#基质)。

水苔是有机基质,具有保湿、透气、pH值适宜、使用方便等优点。

其自身具有活性因子,利于诱发根系,并促进其生长。

在水苔中生长的根系活性强,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根群。

实践
表明,北蓝元根苗定植一周后即可生长二三条根系。

但它有含水量大、固定植株力弱、水分易蒸发等缺点,在定植及水分管理上应倍加注意。

基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消毒,彻底清除病虫害,并进行酸化处理,否则将影响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消毒时采用的方法和药品不能对基质的理化性质产生不良影响。

笔者采用消毒剂1#,效果很好,且无污染。

做法是在保证基质相对湿度为60%情况下,将药剂均匀撒施或喷施其中,用量150-200 g/m3,用白色塑料密封,日照,温度不小于25℃,熏蒸7 d。

然后除膜,晾晒二三天后进行酸化处理,方法是用酸性水溶液调节水苔的 pH值,使其达到4.5-4.8,并将其均匀铺于渗液层上,厚3-5 cm,扣膜保湿待植。

整个驯化床是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设施结构,要求科学合理、方便适用。

每一个床体最大限度保证驯化环境不被病虫害侵染,为保证生根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2组培苗的定植
将组培瓶苗放置于温室内炼苗3-5 d,使其适应驯化环境,提高苗木抗性。

炼苗后用镊子打碎培养基,取出种苗,放于清水中反复漂洗,去掉培养基。

注意操作时尽量不损伤根系;培养基要漂洗净,否则滋生霉菌影响成活;冬季漂洗水温不低于13℃。

根据品种间生根难易程度,将有根和无根苗分开放置,以便定植时便于生根处理。

定植的株行距为1 cm×4 cm,深为0.5-1 cm。

过深不利生根,易腐烂,过浅植株易倒伏。

对于无根苗可用生根剂处理,促其生根。

笔者配制的生根剂1#(2%萘乙酸·吲哚丁酸可溶性粉剂:生根液=1:1,稀释400倍)对蓝莓生根有显著促进作用。

定植后根据基质湿度适当喷水,并扣膜保温,外盖遮阳网,以便进行生根驯化。

1.3生根驯化管理
管理目标:通过科学的环境调控,促进新根的发生、生长及根群的形成,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能力,在短时间内达到移苗上钵的标准。

整个生根驯化过程,采取全天候扣拱棚管理模式,以便实现环境的综合调控。

环境的综合调控在生根驯化阶段是个重要技术措施,关系到生根驯化的成败。

1.3.1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的调控
温度:小拱棚内温度适宜范围为15-30℃,白天最适范围22-25℃,夜间17-20℃。

低于13℃或高于32℃不利于生根。

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降温,可采取遮荫或喷水降温方式。

在根群形成前,植株新叶未萌生。

最好不采取揭膜放风降温,以免植株受到伤害。

移苗前5-7 d揭去薄膜,适当炼苗,温度10℃即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湿度:笔者采用全天候扣膜保湿措施,可有效保证湿度的相对稳定,对蓝莓的生根驯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此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适宜范围为60%~90%。

当湿度降低时,采取微喷方式增加湿度。

不同时期对湿度的要求不同,初期(定植后一新根初始形成)保持高湿状态,不低于75%,保证植株不失水,利于生根;中期(新根初始形成一大量形成)可适当降低湿度,以60%~75%为宜,可促进根系和新叶生长;后期(根群形成后一出圃)对湿度要求不严格,50%-60%即可。

此时根据长势及环境变化可适当揭膜放风,较低湿度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光照:驯化初期为了避免光照过强造成失水萎蔫,要全天遮荫,光强小于5000 lx,同时遮荫可以降低温度,维持湿度的相对稳定。

中期随着根系形成,可逐步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利于生根和新叶的生长,光强以7500-10000 lx为宜。

后期植株根群形成,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光强以2万~3万lx为宜,可提高光合强度,促进茎叶生长,有利于基芽的萌发。

1.3.2基质的调控
基质的调控主要包括基质的温度、湿度、pH值、营养(EC值)、通气性等。

基质温度的适宜范围为15-25℃,最适范围17-22℃。

过高过低都不利根系生长。

保持基质温度的相对稳定是此期管理的重点。

有条件的可采用电控温床,一般采取提高或保持小拱
棚内空气温度的方法来保证基质温度。

不同时期温度要求略有差异。

前期要求较高基质温度,以促进生根,尤其是“试管外”生根苗,温度以22-25℃为宜;中期温度可适当降低,保持18~22℃;后期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为了保证植株生长及根系活力,温度不低于13℃,最适15-20℃;移苗前5—7 d,可适当“炼根”,温度要求10℃左右,有利于移栽后成活。

基质相对湿度的适宜范围为50%-70%,最适为60%。

保持基质湿度的相对稳定也是此期管理的重点。

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驯化的失败。

由于采取全天候扣膜管理模式,基质湿度较易控制。

笔者采取有规律的微喷(雾)方式,即每隔二三天定量向基质表面喷水,有效地保证了根际湿度的相对稳定。

不同时期对基质湿度的要求不同。

前期保持较高湿度,以相对湿度65%-70%为宜。

此期喷水以少量多次为宜;中期根系生成后,适当降低基质湿度,以60%为宜,以促进根系侧根形成和根系数量的增多;后期根群形成,植株充分生长,基质相对湿度适宜范围为50%~70%,适当干湿交替利于植株生长。

后期由于加大通风和光照,所以在管理上可结合营养液和水分交替供应,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需求。

基质pH值影响蓝莓根系的生长发育。

适宜蓝莓根系生长发育的pH值为4.0-5.2。

不同品种对pH值要求差异较大,应.认真调配。

基质的营养:蓝莓根系对养分的需求量较低,耐盐能力弱。

盐分过高,根系易受伤害,甚至死亡,低盐分的根际环境有利于生根及根系的生长。

在生根前,不需养分的供应。

对驯化基质而言,栽植前基质总盐分浓度的电导率(EC值)适宜范围40.8 ms/cm,最适范围≤0.5 ms/cm。

施肥后基质的EC值最高为1.5 ms/cm。

营养液的施用:生根驯化的中后期,根系具有吸收能力,植株生长点开始萌芽生长,为了满足其生长需求,开始有规律地供应营养液。

营养液供应原则是,在保持基质湿度(50%-70%)相对稳定状态下,采取水肥交替,均衡、适量、稳定、可持续性供应。

营养液的组成要素包括配方、EC值、pH值和施用量。

笔者经过筛选,蓝莓1#配方较适合蓝莓苗期生长,它的特点是N:P:K=2:1:1,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营养全面,属于生理酸性,长期使用基质为酸性。

为了方便应用,可先配制母液,然后按所需量稀释成工作液(栽培营养液)。

工作液EC值为0.8-1.2 ms/cm,随植株的生长,EC值适量增加;pH值调节到4.6-4.8为宜。

以喷施方式供应,每周1次,施用量以基质下方略有液体渗出为宜。

喷施后,最好用适量清水喷洗植株上残留的营养液,以免残留盐分伤害植株幼嫩部分。

1.4病虫害防治
生根驯化阶段危害植株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枝条枯萎病等。

根据“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经常检查病情,适时喷洒保护性药剂。

灰霉病是蓝莓苗期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主要由于湿度大、光照弱引起。

症状为植株茎叶产生灰色霉状物,进一步侵染,茎部腐烂、枯死。

一旦发现,及时喷施异菌脲类药品800-1500倍,7-10d 1次,连续二三次,效果较好。

枝条枯萎病,从生长点开始发病枯尖,逐渐下延,茎部枯死,严重者全株死亡。

喷施甲托1500倍或倍保1000倍等有一定效果。

1.5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为了提高生根效率和植株成活率,此阶段根据不同需求和目的,喷施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和生根,可喷施一二次生根剂1#3000-4 ooO倍液;为提高植株活性可喷施核能素2000-4000倍液一二次;促进植株生长及基芽萌发,可选用GA320-50mg/L。

注意,在使用前须先做小面积试验。

整个生根驯化阶段,需40-60 d,因品种及环境条件而异。

此期结束时,植株达到的壮苗标准是:植株长势良好,有新生枝叶生成,高5-8 cm,有的基芽萌发成枝;根群发育好,根长2-3 cm;无病虫害。

经低温炼苗后即可进入营养钵育苗阶段。

2营养钵育苗
营养钵育苗包括小营养钵育苗和大营养钵育苗两个阶段。

经过小营养钵阶段的苗(7月上旬前完成)可直接作露地定植苗用。

如果需继续培育成大苗(蓝莓大苗成活率高,商品苗以大苗为主)则经过换钵进入大营养钵育苗阶段。

2.1小营养钵育苗
此阶段苗龄长,对根际环境要求较严格,尤其是 pH值和EC值。

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基芽多次萌发,并增加其高度、粗度及数量,是此期育苗工作的重点。

2.1.1 基质的选配及处理
此阶段育苗基质以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的复合基质为宜。

笔者经过基质配制试验,以2#基质较为适宜,即草炭:田园土=2:1,既适合蓝莓根系生长,又经济适用。

配制好的基质必须经过消毒和酸化处理才可应用。

消毒用消毒剂1#(用量150-200 g/m3)均匀混拌或喷施于基质中,保证基质相对湿度达到50%-60%。

扣膜密封,日照,在基质温度不小于25℃条件下熏蒸7 d即可。

然后揭膜晾晒3-5 d,使残余气体挥发后再进行酸化处理。

基质的酸化处理方法很多,常用为硫磺调酸法,因为硫磺作用效果持久、稳定。

不同品种对pH值要求有一定差异,一般最适pH值范围4-3~4.8。

所需基质pH值不同,用硫量不同,笔者用硫量为0.75—1.25 kg/m3,pH值达到4.3-4.7。

经试验检测,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硫磺发挥作用需要15~20 d,最低pH值在30-40 d后出现。

硫在基质酸化中作用的发挥是个复杂过程,其中与基质的湿度和温度有着密切关系。

在科学的水肥管理条件下,小营养钵育苗阶段上述处理可以保证基质pH值在植株需求范围内。

2.1.2定植
定植前,准备好育苗钵和所用工具,并将摆放场地消毒处理。

育苗钵规格为直径6-7 cm 的黑色塑料钵。

为了操作规范,先将钵内装满基质,按一定宽度摆放整齐。

定植时,先将钵内基质喷透水,待水沉下后,在基质中间插孔定植小苗,孔深1-1.5 cm为宜,定植后将苗孔封实,喷透定植水,并加盖小扣棚,外罩遮阳网,促缓苗。

注意事项:从驯化床中取苗时,切勿伤根,根系可带一定的驯化基质,取下的苗注意保湿,避免阳光直射。

每次取苗数量不宜过多。

2.1.3定植后的管理
2.1.3.1 温度、湿度及光照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前,全天候扣小拱棚,促缓苗。

白天气温25℃为宜,最高不超过30℃,夜间不低于13℃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70%,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缓苗及植株生长。

基质温度不低于15℃为宜,利于根系生长。

光照以散射光为主,光强以1.5万-2万lx为宜。

根据不同光照时段进行适当遮荫。

待新梢生长,新叶形成,表明缓苗结束。

缓苗后,气温白天20-25℃,过高时注意放风;夜间温度大于13℃。

基质温度大于13℃。

湿度不限,但适宜的湿度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随着植株生长光照宜逐渐增强,以2万-3万lx为宜。

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尤其是夏季必须遮荫,有利于植株生长。

2.1.3.2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的要点是适时、适量、有规律的供应,既保证根系的生理需求,又有利于硫在基质中酸化作用的发挥。

水分供应过量,根系生长受抑制,基质酸度易淋失,不能保证育苗后期适宜pH值;水分供应不足,基质过干,根系生理机能受阻,甚至死亡,硫的酸化作用过慢。

笔者认为一般2~3 d浇1次水,浇水次数视气候及基质墒情适当增减。

每次供应量以钵下排水孔略有水分渗出为宜。

水质的要求:水的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以软水为宜。

在生产中,基质的酸度在适宜范围内的,上述水质可不必酸化,直接浇施即可。

对2#基质即可如此进行。

营养液的配方是根据植株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而设计的平衡配方。

前期用1#营养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