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分析

合集下载

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分析

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北 电



第2 l卷
中储 式 制粉 系 统优 化 分析
An y i n O p i ia i fCo lerzn s e w i alss o t z t m on o alPuv iig Sy t m t Coa owd rBu k r h lP e n e s
郑 占国 安 荣 芝 刘永 刚。 , ,
( . 丰发 电有 限责 任公 司, 1衡 河北 衡水 030 ;. 5 0 0 2 河北省 电力试验 研 究所 , 河北 石 家庄 0 02 ) 5 0 1
摘要 : 文幸 通过对 中储式 制粉 系统扰 化方 式进行 分析 , 并针
对 新 丰 发 电 有 限责 任 套 司 锅 妒 投 运 初 期 制 精 系统 存 在 的 问
ss m w t ol o e bn osu dfr h e gegPwe yt i ea pwdr u k s eH n fn o r e h e ot
C o.o e o lr .A mi g a r be c u r d i h  ̄t m wn d b i s i n tp o lmso c re n t e s e e
3 制 粉 系 统 运 行 优 化 目标
关 键 词 : 电厂 ; 粉 系 统 ; 煤 机 ; 化分 析 太 制 磨 优
A r c : p p r a Iz s o t z t n o o l p le iig b 1 l Th sa a e m y e p i ai f e a uv r n mi o z
题 。 出 了 具俸 的 处 理 措 施 和 建 议 , 项 措 施 实施 后 达 到 了 提 各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火电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则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对中储式制粉系统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储式制粉系统是火电厂燃煤发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燃煤磨成粉状,以满足锅炉的燃烧需求。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能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设备选型、运行参数和维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探讨。

一、设备选型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中,设备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考虑的是选用合适的制粉设备。

不同规模的火电厂和不同种类的燃煤对制粉设备都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辊压式磨煤机、破碎式磨煤机、风冲式磨煤机等多种类型的磨煤机中的一种来进行制粉。

在选型时要综合考虑燃煤的特性、生产能力、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性能稳定、能耗低的设备。

其次是要选用合适的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皮带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火电厂的要求,可以考虑选择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等节能、环保的输送设备。

中储式制粉系统中的除尘设备也至关重要。

由于煤粉在制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给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选型时要选择高效的除尘设备,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

二、运行参数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还需要关注运行参数的合理调整。

首先要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

煤粉的粒度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过细或者过粗的煤粉都会导致锅炉效率低下。

在制粉过程中要控制合理的煤粉粒度,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其次是要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风量。

风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煤粉的输送和分级过程,过大或者过小的风量都会导致系统的能耗增加和设备的损耗加剧。

在运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风量。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燃煤粉尘处理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煤粉研磨成所需的细粉,然后输送到锅炉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系统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如磨损严重、能耗高等,导致其性能和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此,对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研磨部分,可以采用高效的煤粉研磨技术,如磨辊磨煤机。

与传统的球磨机相比,磨辊磨煤机具有研磨效率高、能耗低、磨损少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煤粉的细度和均匀度,减少粉尘泄漏和排放。

需要对输送部分进行改进。

传统的输送方式是通过风力将煤粉输送到锅炉燃烧室,这种方式存在能耗高、粉尘泄漏等问题。

可以考虑采用密封式输送系统,如风力输送系统,通过改变风门的开度来调节煤粉的输送量,有效减少能耗和粉尘泄漏,并且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加装除尘设备,如电除尘器,对储式制粉系统中的粉尘进行处理和净化,减少粉尘的排放,提高系统的环境友好性。

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对储式制粉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实时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

还需要加强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储式制粉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保持整个系统的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改进对于提高其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采用高效的煤粉研磨技术、改进输送方式、加装除尘设备和优化控制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能耗、提高煤粉的细度和均匀度,减少粉尘泄漏和排放,提高系统的环境友好性和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及优化调整

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及优化调整

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及优化调整摘要:中储式制粉系统是锅炉系统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其试验的开展以及调整过程的优化,则能够实现系统的更好应用,促使锅炉使用质量的提升。

本文就某热电部的锅炉进行系统分析,并探索更好的优化调整策略。

关键词: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优化调整1、设备概况黑龙江某热电公司1#、2#锅炉为武汉锅炉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WGZ670/13.7—19型超高压力、自然循环、倒U形布置、单汽包、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直流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配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尾部竖井为双烟道、挡板调温、管式空气预热器、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紧身封闭、全悬吊、高强螺栓连接的全钢构架。

现阶段,两台磨煤机制粉出力处于比较低迷状态之中,设计阶段其出力是37t/h,磨煤机制粉的应用出力则与之不同,1#磨煤机制粉出力是25.4t/h,2#磨煤机制粉出力只有19.7t/h。

制粉工作开展过程中,电能的消耗处于偏高状态,1#磨煤机制粉系统耗电是30.66kWh/t,2#磨煤机制粉系统耗电是32.08kWh/t。

1#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90是22.8%,2#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90是8.8%;1#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200是5.2%,2#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200是0.4%,由此可以得出,1#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200处于比较高的状态之中,而2#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R90则处于比较低迷状态之中。

2、中储式制粉系统试验2.1最佳通风量试验现阶段,为了避免中储式制粉系统出现积粉闪爆情况,需要调整一次风压与再循环风门至比较较好状态之中,这样能够提高排粉机电流,避免出现排粉机电流较低情况。

这就需要最佳通风量试验的开展,对不同的风压与再循环风门开度进行查找,这样能够保证锅炉运行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制粉电能消耗的最佳通风量起到一定的减少作用。

2.2煤粉细度调整试验通过试验了解到当前1#磨制粉系统成粉的R200仅仅是5.2%,所生产出来的煤粉比较粗糙,会对煤粉的燃尽率产生一定影响,进而降低整个锅炉的使用效率;2#磨制粉系统成粉的R90只有8.8%,所生产出来的煤粉比较细腻,致使粗细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明显超出相关标准,分离出许多质量合格的煤粉,并将分离处的合格煤粉输送至回粉管,致使循环倍率处于偏高状态之中,显著降低制粉出力。

“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优化

“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优化

“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优化W型火焰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其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优化是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

首先,燃烧调整是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气体流动和燃烧稳定性,以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可以根据燃烧特性和气体流动情况来调整燃烧器的喷嘴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燃料和空气的均匀混合,并使燃烧稳定。

同时,通过调整风门和引风机的风量,可以控制燃气在炉膛中的分布,确保加热表面的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和腐蚀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成分和温度来判断燃烧是否正常,如果存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燃烧器和风门的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其次,制粉系统的优化对于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节能也非常重要。

制粉系统主要由磨煤机、输送设备和分输器等组成。

优化制粉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磨煤机的选择和调整:选择适合燃烧器和锅炉特性的磨煤机,保证煤粉的细度和干燥度。

调整磨煤机的转速和进出料口的开度,控制煤粉的产量和质量。

2.输送设备的优化:确保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避免煤粉堵塞和泄漏。

定期检查和维护输送设备,清除堆积在输送管道中的煤粉和杂物。

3.分输器的优化:分输器能够控制煤粉的分配和注入方式,优化分配比例和注入位置,避免煤粉集中燃烧和石英挂灰的问题。

通过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W型火焰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排放物的产生,实现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火焰锅炉设备,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最后,加强操作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湛江电厂#2号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湛江电厂#2号锅炉制粉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技 术 人 员对 #2 进行 了全 面的 性 能调 整 试 炉 验 。
2 1 需参数 的计算方 法 .所 本试 验 主 要依 据 电 力行 业 标 准 机 机 磨 试 验 规程 ) D 4 7 2 进 行 , ) L 6 -9 ) ( 试验 所 需 的参 数 及测 量 计算 方法 如 下文 所述 。

1系统原理
湛江 电厂 所用 的 中贮式 热风送 粉 制粉 系 统 如图 1 所示 , 其工作流程 如下 : 煤从原煤 仓 原 落下, 通过给 煤机 均匀 的送入 磨煤 机 中 , 磨 被 制 成 煤粉 。 送风 机将 空 气 送至 空 气预 热 器加 热 成热风 , 中一部分热 风作为 二次风 由喷 燃 其 器喷入炉膛 , 另一部分热 风进入磨 煤机对煤 进 行 干燥 并 将 煤粉 带 出磨 煤 机 。 风带 着 煤粉 热 先 经过 粗粉分 离器 , 将不 合格的粗煤 粉分离 出 来 , 回粉管 又 回到磨煤 机 中重新 再磨 , 经 合格 的煤粉 由热风送 入细粉分 离器 , 将大部 分煤粉 从 热风 中分离 出来 , 送入 煤粉 仓 。 粉仓 中的 煤 煤粉 通过 给粉 机按 照锅炉 燃烧 的需 要均 匀地 落入 一次 风管 , 由一次 风带 入 炉膛燃 烧 。 从细 粉分 离器 出来 的热 风带着 未分 离掉 的少量 煤 粉( 占煤 粉总 量的 l %~l%) O 5 经排粉 机提 高风 压后送 出 , 作为三次 风直接经过 喷燃 器进入炉 膛 燃 烧 。
工 业 技 术
SlC &T H00Y CNE E NLG E C
湛江 电厂 #2号锅 炉 制粉 系统优化 运行研 究①
梁维 礼 ( 湛江发 电厂 广东湛 江 5 4 9 ) 2 0 9 摘 要: 针对 湛江 电厂 # 2号制扮 系统 存在 的问题 , 进行 分析 , 并进行 了 能调 整试验 。通过性 能调整试验 , 性 使得各 蠹煤机 的制粉单耗 至 少有 1 % 的下降率 , 决 了长 期 困扰 生 产的 制粉 系统 出 力低 、翻扮 单耗 高 ,煤粉 粗 等 问题 。 0 解 关 键词 : 制粉 系统 性能调整 剞粉单耗 锅炉 中图分类号 : 4 0 G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3 9 ( 0 9 0 ( 一 1 5 0 1 7 — 7 1 2 0 )5 e方 锅炉 厂 制 造 的 号 D 05 82 Gl 2 /l . 一Ⅱ( ) 3 型亚 临 界压 力 、 中间再 热 、自然 循 环 、 煤 汽 包 炉 , 组 容 量 为 燃 机 30 O Mw。 炉 配备4 中贮 式制 粉 系统 , 该 套 钢球 磨 型号为D M3 0 7 O 热 风送 粉 , 圆燃烧 T 5/ 0 , 切 … 在 习惯运 行 方式 下 , 在着 制粉 系统 出力 存 低、 制粉 单 耗 高 、 煤粉 粗 等 问题 , 解 决以 上 为 问题 , 使整个制粉 系统的各运 行参数都 能处于 最佳、 最优 化 的状 态 下运 行 , 须 对 #2 制 必 炉 粉 系统 进行 全面 的 性能 调 整试 验 。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

火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火电厂在供电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针对大气污染的规定变得越来越严格,厂方必须采取行动来降低废气排放。

储式制粉系统已经被证明是可持续的、经济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和废气排放。

然而,在储式制粉系统优化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储式制粉系统的原理是使用燃烧器,在煤粉制备过程中将块煤燃烧并在系统内生成很高的压力,将其送入煤粉制备系统中。

这种系统通常被称为压力燃烧器和煤粉制备组合。

优化储式制粉系统的关键是控制煤粉的品质和数量。

通过改变煤粉的含油量和颗粒大小,可以提高煤粉的热值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为了提高储式制粉系统的效率,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煤粉的质量和粒度分布,煤粉的输送速度,燃料的燃烧效率以及系统的能量性能。

优化煤粉质量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煤粉质量所产生的燃烧效果是不同的。

同时,煤粉的粒度分布也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对燃烧和污染的控制。

为提高系统的能量性能,可以采用回收和再利用烟气来产生额外的热能。

通过将烟气从燃烧室中抽出来,然后通过循环流动进入锅炉中,热能效果可以被大大提高。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而且还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

此外,为保证燃料的燃烧效率,还需要考虑如何在系统中使用氧气。

氧气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氧分子,使燃烧反应更加完整。

然而,在使用氧气时,必须小心谨慎地控制其流量,以防止过多的氧气被输送到燃烧室中,从而导致燃烧不安定和废气排放的增加。

最后,储式制粉系统的优化需要注意其设计和安装。

应尽可能减少压力泄露和防止煤粉堆积。

此外,建议将短管型的喷煤器换成长管型的喷煤器,以便更好地控制喷煤水平和稳定性。

总体而言,储式制粉系统优化是减少火电厂废气排放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控制煤粉的质量、粒度分布和输送速度,提高燃烧效率,优化系统的能量性能和安装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排放,实现可持续的生产过程。

制粉系统经济运行是发电厂节约厂用电的关键内容

制粉系统经济运行是发电厂节约厂用电的关键内容

制粉系统经济运行是电厂节能降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运行是否经济直接影响到锅炉效率以及全厂供电煤耗的水平,影响到全厂的发电成本,所以,在制粉系统经济运行上下一些功夫是完全必要和值得的[1]。

1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制粉系统运行优化的目的是要既满足锅炉负荷所需要的制粉出力,同时要保证煤粉有最佳的经济细度、良好的煤粉均匀性及较低的制粉单耗,这样才能保证制粉系统的经济运行。

那么如何来保证制粉系统最佳的细度、最佳的通风量、良好的煤粉均匀性就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以阳光公司为例,每年的原煤消耗在300万t 以上,仅制粉系统耗电量每年达16000万kW h,其中:磨煤机耗电10500万kW h,一次风机耗电3300万kW h,排粉机耗电2200万kW ht ;如果使制粉单耗降低1kW h/t 煤,那么全年可节约300万kW h 以上的厂用电量,这样,我们为制粉系统能在经济条件下运行所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2]。

2影响制粉系统以济运行的因素分析制粉系统首先是要保证稳定、可靠地运行,尤其是对正压直吹式系统,因为其故障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工况及机组负荷。

接下来就要求经济运行,作为经济性指标主要有磨煤机的单耗、一次风机单耗、排粉机单耗、最佳煤粉细度、磨煤机钢球磨损量(g/t 煤)等;2.1煤种的影响煤种一直是影响制粉系统及锅炉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电力系统又一次遇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用电需大于供,原煤消耗量猛增,煤炭价格水涨船高,造成了发电用煤煤质低劣,灰份大、热值低,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炉膛积灰、受热面磨损、出灰系统进行困难均对电厂形成了安全隐患,发电成本陡然升高,利润空间减少,发电企业遇到了种种困难,国家急需建立一个评价发电用煤的标准来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必需的用电安全。

煤种不同,其可磨性指数、挥发份含量、发热量、灰份均发生变化,制粉及锅炉的燃烧工况会发生变化,为了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运行人员必须进行复杂的操作、调整,否则因燃烧不稳而投油会使能耗增加,严重时直接发生灭火,处理不当造成发电机解列停机,所以,多年来,电厂为了稳定运行都在想方设法保证原煤与设计煤种特性基本吻合以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实际上这一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300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通风量优化试验及分析

300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通风量优化试验及分析

0 前 言
制粉 系统 是锅 炉机 组燃烧 系 统 中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性 能直 接 关 系 到 整 个 锅 炉 机 组 的 运 行 性 能 。 其
提高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1 设 备 概 况 和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恒运 电厂 2×3 0 MW 扩 建 工 程 # 、 9锅 炉 是 0 8挣
东方 锅 炉 ( 团 ) 份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D 1 2 / 集 股 G 0 5
1. 8 2一I I 4型亚 临界参 数 、 四角 切 圆燃 烧 、 自然循 环
汽包 炉 。设 计煤 种为 烟煤 。锅 炉采用 冷 一次风 正压
直吹 式制粉 系统 , 每炉 配 5套 Z M 一9 N型 中速 辊 G 5
关键 词 : 直吹 式 制粉 系统 ; 风 量优 化 ; 通 中速辊 式磨 煤机
中图分 类号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2— 3 9( 0 0 3— 2 0— 3 10 6 3 2 1 )0 0 8 0
Ana y e nd Ex r m e t n Di e t— frng l s s a pe i n s o r c — i i Pu v r z d S s e tm i a i n o 0 W is l e i e y t m Op i z to f3 0 M Un t
b e e r a e n ol re ce c sbe n i r v d d si cl . Th swo k wilb fi e n d c e s d a d b i f i n y ha e mp o e itn ty e i i r l e o mpot n ini — ra tsg f i c n e fro tmiain o he s m e tp n t. a c o p i z to ft a y e u is Ke y wor : ie t frn u v rz d s se ; i o o tmiai n;o lr mi ds d r c — ii g p le ie y t m arf w p i z to r le l l l

百年电力二期制粉系统单耗优化分析

百年电力二期制粉系统单耗优化分析

风和再循环风组成 ,在磨煤机 内对原煤进行干燥 , 作程 度 , 必然增 大 。 并将一 定 范 围 内的煤粉 经分 离器 带 到粗 粉分 离器 , 由于磨煤过程 中能量主要 消耗于转动 简体和提 在 粗粉 分 离器将 不 符合 要求 的煤 粉颗 粒 分离 出来 , 升 钢球 上 ,因此 在磨 煤机 出力 够用 的条 件下 ,在 一
耗; 钢球和煤打击滚筒衬板时, 衬板螺丝松动、简 个装载量进行试验 , 找出磨煤机 出力最大、 制粉电 体变形、端盖破裂都是通过衬板 的能量泄漏造成 耗最 低 的钢球 装载 量 即为最 佳装 载量 。
的;简 体 的振 动传 向空气成 为 噪声等 。对于通 风 系 统 ,气 粉 混合物 在 与其流 经 的格栅 、磨 煤机 、粗粉 ( )钢球 球径 配 比 2 钢球 的直径及 不 同球径 的搭配 比例 ,对 磨煤机
随 G 的增加 而增 大 。对于 磨煤
2 制粉系统能量分析
机 来说 , 简体 的半径 方 向各钢 球载 荷层 的工 作效 沿
益是不一样 的,处在外层 的钢球,提升的高度最
工 作原 理 : 原煤 仓 内原煤 由给 煤机 输送 到磨 煤 大 ,磨 煤工 作最 强烈 ,但 G 增 大 时 , 由于在 内层 机 入 口,随磨煤机 的转动进 入 其 内部 ,干燥 剂 由热 的钢 球份 额增 加 , 整体 上看 降低 了钢球 的有 效工 从
再经 回粉管 送至 磨煤机 入 口进 行重 新磨 制 , 合格 煤 定范围内降低钢球装载量是提高磨煤机运行经济性
粉则送到细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 并把煤粉收集 的有 效手段 ; 果要 提 高磨煤 机 出力 ,在增 加钢球 如
到煤粉 仓 ,乏气 作 为三次 风送 到炉 膛 。 统 ,其动 力来 源 为磨煤机 电动 机 和排粉 机 电动机 。 装 载 量 的同时 , 也应 增加 磨煤 机 的通风 量并 提高干 可先 由经 验公式 得到磨煤 电耗最 小时 的最 佳钢 能量 分析 : 制粉 系 统可 分 为磨煤 系统 和通风 系 燥 剂 的初温 。 根据 制粉 能耗 理论 , 同的制粉 过程 完成 相 同的制 球 装 载系数 为 01 /(/u .,其 中 n为磨煤 机 不 .2 nn)1 7 5 粉任 务 ,耗能 应该相 等 ,而 很 明显钢 球磨 制粉 系统 简体 工作转 速 ,n 为 磨煤机 简 体 临界转速 ; 后通 u 然 制粉 电耗 高于其 它 系统 ( 比中速 磨高 1 以上 ) 则 过调 整试验 确 定最佳 装球 量 。 倍 , 必然 除 了转移 到煤 上 的能量 外 , 还有 相 当多 的能量 最佳钢 球 装载 量试 验应 在最 佳通风 量 下进行 。 转 移 到 了其 它 方 面 。对 于 磨 煤 系统 ,钢 球 在 与衬 试验前 先通过 计算确 定 出最佳 通风量 和最佳钢 球装 板 、钢 球 、煤 的碰撞 过程 中吸 收 能量 ,造 成钢 球损 载量 。 验 时钢球 量 以计算 值 为基准 点 ,上下 取几 试

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优化

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优化

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优化摘要:目前,中国火电厂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在发电时,主要消耗煤炭资源产生动能,然后通过机械设备的生产形成相应的机械能,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火力发电厂在发展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优化火电厂锅炉制粉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运行优化;火力发电厂发展过程,与锅炉制粉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密切相关,该系统作为整个火力发电厂发电环节供给能源的主要入口,其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意义非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做好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的优化工作,可有效对火力发电厂发电的质量及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并且降低安全隐患,保证用电的安全。

从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理出发,简单的对系统允许优化进行了研究。

一、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制粉系统运行原理涉及锅炉采用钢球磨煤机(DTM320/580),而制粉系统是中间储仓式,乏气时送粉。

原煤资源由输煤皮带运送置于原煤储仓,原煤由刮板式的给煤机预热产生热风一同进入到磨煤机,完成干燥与研磨;研磨后气、粉混合物再输送进入粗粉分离器分离操作,不合格煤粉又重回粉管送入磨煤机再次磨制,合格气、粉混合物输送进入细粉分离器,完成气粉的分离。

涉及物质性质、能量转化为煤炭燃烧、高温烟气的热传递与热能转变机械能。

1.煤炭燃烧。

制粉系统的运行需要在锅炉炉膛中投入煤炭,再对煤炭进行不断燃烧反应产生热能,持续的热能产生才能保证电力生产可以持续顺利进行,从而对电能产量及电能质量进行提升。

2.高温烟气的热传递。

锅炉炉膛中煤炭资源经过燃烧,其中的杂质与煤炭物质会在氧气当中反应,形成高温烟气。

制粉系统中的钢球磨煤机运行期间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系统顺利运行下去,通过锅炉的屏式过热器结合内水冷壁进行运行控制。

1000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性能分析及其运行优化

1000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性能分析及其运行优化

表 2 F磨 煤 机 定 检 前 、 的 运 行 数 据 后
第5 期
刘 锋 , : 00 等 1 0 Mw 机 组 直吹 式制 粉 系 统性 能 分析 及 其 运 行 优 化
定检 前 、 磨 煤 机 电流 、 离 器 电流 与磨 煤 后 分
量 的关系 见 图 2 。由 图 2可 以 看 出 , 煤 量 小 于 在
直 吹 式 制 粉 系 统 应 保证 磨 煤 机 负 荷 能 够 与 锅 炉 一致 , 连续 、 匀 、 调 节 地 供应 炉膛 质 量 合 均 可
格 的煤粉 , 因此成 为锅 炉 燃 烧 系 统 中 不可 分 割 的
台链条 刮板 式 给煤 机 , 个 系统 共 配 置 2台一 次 整
风机 和 2台密 封 风 机 。磨 煤 机 设 计 煤 种 最 大 出
中 图分 类 号 : K2 3 2 T 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0 6 2 1 ) 50 2 —4 1 7 -8 X( 0 1 0 - 3 70
Pe f r a e Ana y i f t e Di e t fr d S s e f r 1 0 0 M W we r o m nc l ss o h r c - i e y t m o 0 Po r Unis a he 0pe a i n 0p i i a i n t nd t r to tm z to
图 1是分 离 器转 速对 磨煤 机运 行 的影 响 。
21O .
2 . 05
彳 、
三 2. 0 0

1 5 9.
斟 10 9

1 5 8.
1 . 8 5 8 0 80 2 5 85 9 0 9 5 9 0 9 5 7 0 2 5 7

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分析

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分析

1前言
在 电 力 市 场 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 情 况 下 , 不 但 要 求 多发 电 , 且 在 节 能 降 耗 方 面 也 而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 发 电厂 深 入 挖 掘 自 某 身潜 力 , 节 能 降耗 提 高 效 率 方 面 作 出 了 在 极 大 的 努 力 。 锅 炉 而 言 节 约 厂 用 电 的 主 对 要 手 段 即 为 提 高 制 粉 系 统 出 力 , 少 制 粉 减 系统 的 运 行 时 间 。 本文 以 #4 为 例 对 如何 炉 提 高 制 粉 系 统 出 力 , 约 厂 用 电 进行 探讨 。 节 下面 是 #4 制 粉 系统设 备 概 况 : 炉 炉 #4 制粉 系 统 为 中 间储 仓式 热 风 送 粉 , 台 两 D M2 O 4 O 低速 钢球 磨 磨 煤机 , 两台 T 9/ 2型 配 滚筒 式 给 煤 机 , 热 风做 干 燥 剂 , 分 乏 气 用 部 经磨煤机再循 环作为干燥剂 送入磨煤机 , 另一 部 分 作 为 三 次 风 送 入 炉 膛 。 磨 煤 机 的 规 范 及 参 数 ( 表 1。 如 )
关系。 主要 涉 及 到 以 下 几 个 参 数 : ( ) 煤 出 力 : 运 行 中主 要 控 制 量 有 4钢球磨煤机 工作特性分析 1磨 在 钢球 控 制 ( 球 装 载 量 、 球 规 格 、 煤 机 钢 钢 磨 影 响 磨 煤 机 制 粉 能 力大 小 的 两 个 主 要 空载 电流 ) 负 荷控 制( 煤 量 、 煤 机 运 行 的 因 素 是 钢 球 量 及 磨 内 存 煤 量 , 面 进 行 、 存 磨 下 电流 ) 。 具 体分析。 ( ) 风 出 力 : 运 行 中主 要 控 制 量 有 4. 如何确 定 钢球 装载 量与 钢 球规格 2通 在 1 排粉 机运 行 电流 、 煤粉 细 度( 0 、 R9 ) 粗粉 分 离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 着 筒 内 钢 球 量 G 的 随 q 器 挡板 角度 、 粉 机入 I挡 板 开 度 、 人 口 排 Z l 磨 增大 , 煤 出 力B 增加 , 磨 M 磨煤 功 率NM 也增 负压 、 出 人 口压 差 。 磨 加 , 煤单 位 电 耗 E 磨 M也 会 稍 有 增加 。 时 同 ( ) 燥 出 力 : 运 行 中 主 要控 制 量 磨 由于 增 加 了钢 球 量 , 须 加 强 通 风 来 及 时 3干 在 必 出 口温 度 、 热 风 门 开 度 、 循 环 门 开 度 、 带 走 磨制 的煤 粉 , 通 风 单 位 电 耗 E f 下 磨 再 但 t是 磨冷风 门开度。 降 的 。 合 起 来 , 粉 单 位 电耗 ∑E 所 下 综 制 有 降 , 当钢 球 装 载 量 增加 到 一 定 程 度 后 , 但 由 3最佳制粉 出力 的确定 于 钢 球 充 满 程 度 大 , 钢 球 落 下 的 有 效 空 使 最 佳 制 粉 出力 就 是 指 单 位 能 耗 最 小 的 间减 小 , 击 作 用 减 弱 , 撞 而使 磨 煤 机 出 力增 制 粉 出 力 , 位 能 耗 是 指 单 位 电 耗 以 及 其 加 缓慢 , 这 时 磨 煤机 功率 增 加 并 不 减缓 , 单 而 它 损 耗 , 其 中最 大 的 是 电 耗 。 粉 系 统 的 因而 磨 煤 单 位 电 耗 将 有 显 著 增 加 。 以 当 而 制 所 2影响制粉 出力 的因素 三 大 耗 电设 备 是 给 煤 机 、 煤 机 、 粉机 , 钢 球 装 载 量 超 过 一 定 限度 , 粉 单 位 电耗 磨 排 制 影 响 制 粉 出 力 的 因 素 有 很 多 , 且 很 三 大 设 备 耗 电 总量 与 制 粉 总 量 比 值 就 是所 ∑E将 增加 。 关 系如 图 1 并 其 。 复杂 , 因该 系 统是 一 个典 型 的 多 输 入 、 多输 谓 的 制粉 单 位 电耗 , 实 际运 行 中 , 力 求 在 要 由此 可 见 , 应 一 定 煤 种 及 一 定 型 号 对 出 、 耦 合 、 线性 、 惯 性 的 系 统 。 实 际 制 粉 单位 电耗 最 小 , 而做 到最 佳 。 定 制 磨 煤 机有 一 最 佳 钢 球 装 载量 , 于 #4 强 非 大 在 从 决 对 炉来 运行 我们 发现 要 想 得 到 最 佳 制 粉 出 力 必须 粉 单 位 电 耗 的 因 素 有 二个 , 别 是 耗 电 量 说 为 3 吨 。 球 直 径 的选 择 应 以 电 耗 和 金 分 0 钢 协调 好 磨 煤 出力 、 燥 出 力 、 风 出力 三者 和 制 粉 量 , 干 通 而这 两 个 量 都 和 磨 煤 机 的 工 作 属 损 耗 的 总 费 用 最 小 为 原 则 , 运 行 中钢 在 特性有关 , 别对应磨煤机的钢球量( 分 空载 球 逐 渐被 磨 损 , 径 变 小 , 直 因此 必 须定 期 补 表 1 电流 ) 存 煤 量 ( 行 电流 ) 、 运 。 加 钢球 , 以免 降 低 钢球 装 载量 影 响 出 力 。 此 型 式 D TM2 0 4 0型 9/ 2 外 , 隔一 段 时 间应 筛 选 筒 内钢 球 , 直 径 每 把 数 量 2台 小 于 1 rm的 钢 球换 掉 。 5 a 出 力 2t h 8/ 4. 2如何 确定 载煤量 转数 l .r mi 9 1/ n 钢球 磨 煤 机在 燃 煤 电 厂 中 应 用 非 常 广 钢球 最大装载量 3t 5 泛 , 同 的钢 球 磨 结 构 上 存在 一 定的 不 同 , 不 最佳钢球装载量 2t 8 但 它们 之 间 都 存 有 一 定 的 共 性 。 般 情 况 一 磨煤机出 F温度 I 6—0 08℃ 下 增 加 筒 内载 煤 量 , 煤 出 力也 相 应 增加 , 磨 磨煤机入 口负压 20 0 p 0-4 0 a 但 增 加 到 一 定 限 度 后 , 煤 出力 不 再 增加 磨 磨煤机出人 口负压差 2 0- 5 0 a 50 3 0 p 反而 降低 , 理 对 钢 球 磨 煤 机 工 作 特 性 的 同

国华准电2号炉制粉系统优化调整

国华准电2号炉制粉系统优化调整
内外 旋 流强度 均 可调节 。 0只燃烧 器分 三层前 后墙 2 对称 布 置 。 中 1 其 0只燃 烧 器 的二 次 风按J , 方 向 l-  ̄n 针 t 旋转 , 外 1 另 0只按 逆 时针 方 向旋 转 。燃 烧 系统 技术 参数 见 表 1 示 。 所
表 1 燃 烧 系统 技 术 参 数
维普资讯
内 蒙 古 电 力 技 术
20 0 6年第 2 4卷第 5期
I NNER M ONGO I EL C RI P W ER LA E T C 0
国华 准 电 2号炉制粉 系统优化调 整
Op i z d C mmiso i g t . o l rP le ii g S s m f o u h n e rP w rP a t t mie o s in n o No2 B i u v r n y t o e z e Gu h a Z e g e o e l n
1 燃烧 系统 配置 . 2
【 中图分 类号] K 2 .5 T 2 32 【 文献标 识码]B f 文章编 号] 0 8 6 1 (0 6 0 — 0 0 1 0 — 2 8 2 0 )5 0 1 — 3 1
燃 烧 系统 由燃 烧 器 、 风箱 、 能点 火 器 、 枪组 高 油
成。 燃烧 器 设有 双层 调风 机构 , 内层 二 次风 的风 量 和
磨 煤 机 入 口风 温, ℃

次风速/ s m・
二次风速 ( 内环 ) s / m・
二次风速 ( 环 ) s 外 / m・

2 、 04 407 .
2 6 4、 1 O ×l 0 4 l O 23 o
次 风 比, %
炉 膛 截 面/ m m
1 0只 , 下两 层 前后墙 各 两排 , 排 各 4只燃 烧 器 , 每 上

优化直吹制粉系统负荷分配之我见

优化直吹制粉系统负荷分配之我见

以及锅炉采取 的燃烧方式等等 ,经过认真分 析研究 从 而确 定 配烧 的煤 种 、应 采取 的配煤 方式 及掺烧 比例 。
4 磨 煤机 运行 组 合方 式对 电耗 和排放量 的影 响 在保 持分 离 器折 向挡 板开度 和一 次风量 不变 的情 况 下 ,煤 粉 细度 随处 理增加 而略 有 增大 , 电机 电流 随 出力 增加 而明显 增大 , 但 磨
的密封风挡在旁边 , 不能接近内气封, 从而有 效 保护 了下裙 罩 、 封环 。 内气 当石 子煤 刮板 被 磨损后 , 石子煤便不能被刮板排出, 一次风室 堵 塞大量 的石 子煤 ,石子 煤 直接对 下 裙罩 密
封 法 兰磨 损 , 短短 时 间 内( 在 至多 1 时 间 ) 周 下 裙罩 密封法 兰被 磨损 殆尽 , 外 气 封间 的 内、
3 . 烧非 设计煤 种 的管理 2掺 掺烧 非 没计煤 种 的关 键 在 于燃 料管 理 , 不 同 的燃 料进 厂 后 ,必须 对燃料 进行 认真取 样 并 做严格 化 验 , 全面 掌握 燃料 的各 项指标 , 严把 质量 关 , 防止 个别 煤 矿的 掺假现 象 , 量 尽 保证 所燃 用 的煤 种符 合要 求 。从 进 厂的煤实 际化 验结 果 看 ,即使 是 同一煤 种每次 的化验 结果 也不 尽相 同 , 时热 值高 有时热 值低 , 有 各 项指 标也 存 在着 差 异 ,同一煤 种 的特性有 时 变化 也相 当大 ,因此 必须 针对 不 同的化验结 果 确 定入 厂各 煤 种 的特性 ,根 据不 同的情 况 采取 相应 的掺配 方 案 ,此 外燃 料进 厂后应该 按 照 不 同的煤 种 将其 堆放 至指 定地 点 。根据 燃 料 的特 性 、 机组 当前 的运 行状 况 、 峰情 况 调

HP型中速磨制粉系统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HP型中速磨制粉系统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磨煤 机进行磨 制 杂煤 时 的制 粉 系统特性 试 验 .得 到
了一定 的试验 结论 .对 电厂 节能 降耗及 安全 经济 运 行 具有 重要 的指导 意义
1 设 备 概 况
1 1 研 究 对 象 .
该锅 炉为 四角 切 圆燃 烧 、 固态排 渣 , 锅炉 型号 为 H 1 1/86 P 9 亚 临界 、 次 中间 再 热 、 制 G一 0 81.一 M1 , 一 控 循环 汽包 炉 制粉 系统 采用 5台 H 8 3中速磨 煤机 P6
3 1 变 煤 粉 分 离 器 折 向 挡 板 特 性 试 验 .

折 向 挡 板刻 度 / %
为 出 口风 压 : +
为磨 碗 差 压
煤 粉 分离 器通 过 改 变折 向挡 板刻 度 , 用 重 力 利
及离心 力达 到将粗 粉分 离 的 目的。试验 时保 持磨 进 口一次 风量 分散控 制 系统 ( S  ̄ 示 为 6 l 磨 出 DC ) c , 7t1 /. 力 3 h 磨 出 1 风 温 9 1/ . t 7 I 2℃附 近稳 定 。分别 调 整 分 离器 折 向挡 板刻 度 指 示 为 5 %、 5 、O 0 5 % 6 %及 6 % 5
煤 粉 样 品 . 缩 分混 匀后 进 行煤 粉 细度 ,, 匀性 经 。均
收 稿 日期 :0 9—1 —1 修 回 日 期 :0 9—1 - 6 20 1 6: 20 2 0
3 试 验 结 果 及 讨 论
煤粉 细度 表征 的是煤 粉 的粗细 程度 , 粉越 细 , 煤
苟兆乐 等 : HP型 中速 磨 制 粉 系 统 运 行 特 性试 验研 究
关 键词 : 配煤 : 掺 中速 磨 : P 6 ; H 83 制粉 系统 ; 化 运 行 优 中 图 分 类 号 :K 2 .5 T 23 2 文献 标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 0 6 (0 0 0 — 0 4 0 1 0 — 6 5 2 1 )2 0 7 — 3

1036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性能分析及其运行优化

1036MW机组直吹式制粉系统性能分析及其运行优化
F g 2 Re a o s i y a i e a a o i. lt n hp o d n m csp r tr i f


o p e n o s mp o fm l n n t fs e d a d c n u i t n o l g u i i i
速 ,达 到控 制磨煤 机 出 口煤 粉细 度 的 目的 。
不变 ,改变单台磨煤机 的给煤量 ,得 出磨煤机 的
直 吹式制 粉 系 统 的作 用 是 保 证 磨 煤 机 能够 根 经济出力。 ( )根据挥发份 的不同 ,确定磨煤机 4
据锅炉负荷的需要 ,连续、均匀 、供应炉膛质量 最佳出 口温度。 ( )确定磨煤机的经济出力及合 5 合格 的煤 粉 ,其 运行 磨 煤 机 的 出力 总和 就 是 锅 炉 理 的磨 碗差 压 。 的燃 煤量 ,这 一性 质 使 磨 煤 机 及 制 粉 系 统 的运 行 与锅炉的运行紧密联系 ,磨煤机和制粉系统运行 1 性 能 分 析 工 况 的改变 直 接 影 响 锅炉 的运 行 ¨ 。制 粉 系 统 和 』 锅炉设备之间必须保持燃料 的供需平衡 ,才能适
出 口温度 、通风 量、磨碗 差压等也做 了分析 , 出该磨煤机 的经济运行 参数 , 而提 高 了机 组运行 的经 得 从
济性 。
关 键 词 :106MW机 组 ; 直吹 式制 粉 系 统 ;磨 煤 机 出 力 ; 动 态 分 离 器 ;优 化 ; 3
中图分类号 :T 2 32 K 2 .5
第2 7卷第 7期
2 1 年 7月 01
电 力





Vo. 7. . 1 2 No 7
65
Elc rc P we ce c n gne r n e t i o r S in e a d En i e g i

制粉系统出力措施

制粉系统出力措施

制粉系统出力措施写作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制粉系统出力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改进制粉系统的出力。

引言制粉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物料的粉碎和加工等环节。

制粉系统的出力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优化和管理系统的出力。

1. 出力措施的重要性制粉系统的出力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合理的出力措施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都具有重要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控制制粉系统的出力,可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制粉系统的出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粒度和质量稳定性,通过合理的出力控制,可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节约能源消耗:过高或过低的出力都会导致能源的浪费,通过控制出力,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2. 管理制粉系统出力的方法为了有效管理制粉系统的出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2.1 制定出力目标制定明确的出力目标是管理制粉系统出力的第一步。

根据生产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确定合理的出力目标,并将其与实际出力进行比较和评估。

2.2 监测和调整系统参数及时监测制粉系统的关键参数,如进料量、排料速度、研磨时间等,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控制和优化制粉系统的出力。

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或定期进行人工检查和调整。

2.3 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制粉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对于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和稳定出力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清理积聚的杂质和粉尘,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功能和稳定出力。

2.4 培训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的专业程度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制粉系统的出力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以保证系统的出力稳定。

2.5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制粉技术和设备,以提升系统的出力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分析
摘要:本文从影响制粉系统出力的因素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制粉系统出力,达到节约厂用电的目的。

关键词:制粉出力优化
1 前言
在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但要求多发电,而且在节能降耗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发电厂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在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对锅炉而言节约厂用电的主要手段即为提高制粉系统出力,减少制粉系统的运行时间。

本文以#4炉为例对如何提高制粉系统出力,节约厂用电进行探讨。

下面是#4炉制粉系统设备概况:#4炉制粉系统为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两台DTM290/420型低速钢球磨磨煤机,配两台滚筒式给煤机,用热风做干燥剂,部分乏气经磨煤机再循环作为干燥剂送入磨煤机,另一部分作为三次风送入炉膛。

磨煤机的规范及参数(如表1)。

2 影响制粉出力的因素
影响制粉出力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很复杂,因该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大惯性的系统。

在实际运行我们
发现要想得到最佳制粉出力必须协调好磨煤出力、干燥出力、通风出力三者关系。

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参数:
(1)磨煤出力:在运行中主要控制量有钢球控制(钢球装载量、钢球规格、磨煤机空载电流)、负荷控制(存煤量、磨煤机运行电流)。

(2)通风出力:在运行中主要控制量有排粉机运行电流、煤粉细度(R90)、粗粉分离器挡板角度、排粉机入口挡板开度、磨入口负压、磨出入口压差。

(3)干燥出力:在运行中主要控制量磨出口温度、磨热风门开度、再循环门开度、磨冷风门开度。

3 最佳制粉出力的确定
最佳制粉出力就是指单位能耗最小的制粉出力,单位能耗是指单位电耗以及其它损耗,而其中最大的是电耗。

制粉系统的三大耗电设备是给煤机、磨煤机、排粉机,三大设备耗电总量与制粉总量比值就是所谓的制粉单位电耗,在实际运行中,要力求制粉单位电耗最小,从而做到最佳。

决定制粉单位电耗的因素有二个,分别是耗电量和制粉量,而这两个量都和磨煤机的工作特性有关,分别对应磨煤机的钢球量(空载电流)、存煤量(运行电流)。

4 钢球磨煤机工作特性分析
影响磨煤机制粉能力大小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是钢球量及磨内存煤量,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4.1 如何确定钢球装载量与钢球规格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筒内钢球量Gq的增大,磨煤出力BM增加,磨煤功率NM也增加,磨煤单位电耗EM也会稍有增加。

同时由于增加了钢球量,必须加强通风来及时带走磨制的煤粉,但通风单位电耗Etf 是下降的。

综合起来,制粉单位电耗ΣE有所下降,但当钢球装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钢球充满程度大,使钢球落下的有效空间减小,撞击作用减弱,而使磨煤机出力增加缓慢,而这时磨煤机功率增加并不减缓,因而磨煤单位电耗将有显著增加。

所以当钢球装载量超过一定限度,制粉单位电耗ΣE将增加。

其关系如图1。

由此可见,对应一定煤种及一定型号磨煤机有一最佳钢球装载量,对于#4炉来说为30吨。

钢球直径的选择应以电耗和金属损耗的总费用最小为原则,在运行中钢球逐渐被磨损,直径变小,因此必须定期补加钢球,以免降低钢球装载量影响出力。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应筛选筒内钢球,把直径小于15mm的钢球换掉。

4.2 如何确定载煤量
钢球磨煤机在燃煤电厂中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的钢球磨结构上存
在一定的不同,但它们之间都存有一定的共性。

一般情况下增加筒内载煤量,磨煤出力也相应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限度后,磨煤出力不再增加反而降低,同理对钢球磨煤机工作特性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磨煤机音频信号是随着磨煤机内存料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为了方便起见,在音频变送器中对信号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把递减的音频特性曲线转换成递增的曲线,这时信号大就表示磨煤机内的存料量多。

其关系如图2。

曲线1为功率特性,曲线2为出力特性,曲线3为音频特性,曲线4为处理后音频特性。

由图2的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磨煤机的最大出力点就是图中的f2点;(2)在磨煤机的运行中,当其存料量较少时,钢球相互碰撞导致磨煤机噪音信号较强,随着存料量不断增加,钢球间的空隙逐渐被物料填满,因而磨煤机噪音信号逐渐减弱,当磨煤机出力达到最大时(即f2点),钢球间填满了物料,噪音信号也就基本不变了,反映在图中曲线3,噪音信号变得非常平坦,反映了达到最大出力点后变换率很小这一特性;(3)磨煤机的运行范围可以划分为3个区间,即图中显示的I、II、III区间。

可以发现II区间是最佳的运行区域,并且应该尽量使磨煤机的工作点向f2点靠拢。

5 制粉系统运行优化措施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对#4炉制粉系统进了相应的优化,主要是安装了磨音传感系统,并且对其它的相关参数及操作进行了规范,实现了制粉系统的自动控制。

具体如表1所示。

5.1 制粉系统优化运行参数表
5.2 制粉系统优化运行操作说明
(1)制粉系统运行参数新增加了磨煤机负荷值(料位),磨煤机负荷表示磨煤机筒体内的存煤量水平,该值越大表示磨煤机实际存煤量越多,用百分数形式表现。

(2)制粉系统给煤自动的投入方法:制粉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投入给煤自动,当负荷实际值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给煤机转速会有较大调节波动,接近于60%~75%定值水平时、
运行状态逐渐保持稳定。

(3)制粉系统磨机负荷控制定值为60%~75%,投入给煤自动控制后,将根据煤质变化影响制粉出力的情况下,自动调整给煤机给煤量,始终处于最佳磨煤出力运行工况。

(4)在磨内存煤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磨煤机运行电流的变化反映钢球的磨损情况。

制粉系统投入给煤自动控制,稳定运行时的磨煤机电流平均值为49A左右,当磨电流比平均值低于1A时,及时添加800~1000个(1吨)直径60mm的钢球,恢复49A的运行水平,平时不用进行钢球的添加。

(5)热风门的作用是维持磨出口温度保持稳定。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范围为70℃±5℃,制粉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根据煤质变化影响干燥出力的情况下,运行人员应及时手动调整热风门开度,改变磨入口温度来维持磨出口温度保持在控制范围内,确保系统的干燥出力始终处于最佳水平。

(6)再循环风门的作用是维持磨入口负压保持稳定。

磨煤机入口负压控制范围为-250Pa-450Pa,制粉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根据热风门开度变化影响系统通风量的情况下,运行人员应及时手动调整再循环风门开度,以维持磨入口负压保持稳定。

(7)冷风门的作用是当磨煤机停止运行时,冷风门全开,热风门关闭,起导风降温的作用,正常运行过程中冷风门不参与调节,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

(8)排粉机运行电流的大小,反映制粉系统通风量的水平,目前调整为26A,正常运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通风量的稳定。

(9)粗粉分离器挡板调节的作用是当制粉系统通风量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用来控制煤粉细度的。

当煤质发生较大变化时,可适当进行调整。

(10)控制系统设置了越限保护回路,磨机出入口压差上限为4500Pa,当出现越限保护动作
时,DCS控制界面会弹出提示信息,同时自动控制给煤机给煤量维持在下限开度。

(11)异常处理:当制粉系统自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报警或异常情况时,运行人员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调整运行参数,确保制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2)当煤质发生较大变化,给煤机下煤不畅,干燥出力不足等影响制粉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时,此时应将给煤自动控制切回手动运行,待基本稳定后再投入给煤自动。

⒀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减少漏风,保持系统畅通。

6 分析总结
(1)寻优后制粉系统煤粉细度的算术标准偏差明显较小,煤粉细度更加稳定;(2)飞灰及效率同比不变;(3)制粉电耗平均下降了10%;(4)运行监盘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80%。

参考文献
[1] 锅炉设备及运行.水利电力出版社.
[2] 刘齐寿,黄锦涛,贺刚,等.球磨机中储式制粉系统自寻最优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7,34(7):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