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语用之修辞手法
语文高考语用题知识点
语文高考语用题知识点一、引言语文高考中,语用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语用题主要考察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恰当性以及流畅性。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语用知识点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语文高考语用题的相关知识。
二、话语交际原则话语交际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讲话人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规范和原则。
其中,Grice的合作原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贡献原则、政策原则、关联原则和数量原则。
在语用题中,考生需要具备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的能力,进而准确选择答案。
三、语用修辞手法语用修辞手法是说话人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采用的手段。
常见的语用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比喻、反问等。
在语用题中,考生需要通过对语境的理解,找出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准确地解答相关问题。
四、言语间的暗示与描写言语间的暗示与描写是在表达中不直接说出某个事物或情感,而是通过暗示和描写的方式,间接地让读者理解。
在语用题中,考生需要通过对言外之意和间接表达的理解,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选择答案。
五、言语的委婉与直接言语的委婉与直接是指人们在表达中采取的不同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选择使用直接表达或委婉表达。
在语用题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言语的直接或委婉含义,选择最符合语境的答案。
六、指代关系与照应关系指代关系是指语言中通过代词、词组等方式实现对某个事物或概念的指示。
照应关系是指语言表达中通过词、词组等方式实现句子内部成分的衔接和连贯。
在语用题中,考生需要理解和把握指代与照应的关系,选出最符合语境的选项。
七、语境分析与推断语境分析和推断是指通过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运用,对作者的意图、观点等进行推测和分析。
在语用题中,考生需要根据文章的整体语境,通过推理判断,选择最符合语言意图的答案。
八、总结语文高考中的语用题不仅考察考生对语言运用的理解,还考察考生对语言背后的逻辑推理和交际规则的掌握。
通过对话语交际原则、语用修辞手法、言语暗示与描写、言语委婉与直接、指代与照应关系以及语境分析与推断等知识点的学习和了解,考生可以提升解答语用题的能力,提高语文高考得分。
现代汉语语法之修辞手法
一、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比喻与比拟区别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1)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此喻彼,就是“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以此拟彼,就是“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2)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
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二、比拟:把某事物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二)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三、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之更具体、更鲜明,更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富有幽默感。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运用这些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1.比喻: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或事物与一个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描述和理解。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用春风来形容笑声,突出了笑声的温暖和舒适。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特质和行为,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
例如,“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逝”,把时间比喻成具有意志的生物,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
3.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比如,“他能吃下一头大象”,用夸张的语言表达出他的食量之大。
4.对比:通过将两个对立的事物进行对照,突出其差异,以便更好地表达观点。
例如,“她的微笑如阳光般温暖,而他的笑容却像寒冬的冰霜”,通过对比,展现了两者微笑的不同效果。
5.排比:对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进行排列,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比如,“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家人,你是我的精神支柱”,通过不同的身份角色进行排比,强调了对方的重要性。
6.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思考,通过反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这样的行为合乎常理吗?”,通过反问,引发读者对行为的思考和质疑。
7.重复:通过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印象深度。
比如,“他的胜利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团队的胜利”,通过反复强调“胜利”,突出了胜利的重要性。
8.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阅读和旅行都能开阔人的眼界,增加见识,但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通过比较,突出了阅读的优势。
9.讽刺:通过嘲笑或挖苦的方式,揭示出事物的荒谬和不合理之处,以达到让人思考和反思的效果。
比如,“他声称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可实际上,他却不断撒谎”,通过讽刺,揭露了他的虚伪行为。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运用:修辞手法 精美课件67页
桑梓借指故乡。因为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 梓树是父母种的,所以“桑梓”可指故乡;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族 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久而久之,桑树和 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 不同点1
▲2.比拟
概念: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这种修辞叫做比拟。
作用[手法的天然效果]: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 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
比拟的类别: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 乙物写。
① 构成:本体“儒家”,喻体是“粮食店”和“精神加油站”,比喻词是“是”。 ② 效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儒家比作“粮食店”和“加油站”,生动形
象地突出了儒家对人们的重大意义与不可或缺,使说理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答题思路:第一步点明手法;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第三步分析效果[手法的天然效果+文本分析效果]
不同点3
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上。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
▲区别:喻体往往是名词,比拟成分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 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拟:月亮躲在云层里。
课堂巩固练习
B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巩固练习: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 要分析。 巩固练习:[2020年新高考Ⅱ卷] 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 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 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语言文字运用 修辞手法
语言文字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分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成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格。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分类(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如: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拟物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1)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3.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小贴士]比喻与比拟的区别(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07 语言文字应用之修辞手法超详解
16.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反复
概念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以加深读者印象的一种修 辞手法。
①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种 类 ②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如: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
3、语言运用题中赏析文字的表达效果。
例:[2022·乙卷]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 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 别?请简要说明。(4分)
4、语言运用题,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写句式兼顾考查。
例:[2012·新课标卷]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排比
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 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1.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排 2.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比 3.排比的各项意义相关,语气一致,排比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
比喻
的 ②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 区别 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及语句表达效果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 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 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 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 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 调内容、字,完成20~22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 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 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 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 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 那么变着。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 达效果。(5分)
3.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 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
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 手法。 2.种类。 ①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②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 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借代)课件
狮子在西方文化里是凶残暴躁的,代表强权和威严,来到中国后,起初也 被奉为权威、庄严的代表。唐朝末年,烽烟不断,狮子慢慢地像“王谢堂 前燕”一样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久而久之,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引导, 人们对狮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民间把想象中的祥瑞加之其身,使狮子 乖巧祥和,最终成为中华瑞兽。狮子跃舞在佳节吉时之际、雄踞于高阁贵 府门前,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 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 化内涵。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内容并简要分析其 表达效果。(5分)
A.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区分借喻和借代的能力。A项,根据语境,“琼”“玉”的本体是雪,且本体 没有出现,因而是借喻,B项的“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和小孩,C项的“锦鳞”代指美丽的鱼,D 项的“马褂”“西装”代指两位老爷,因而B、C、D皆为借代,所以选A。
例如: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 “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
借代 圆规代指杨二嫂
▪ 巾帼不让须眉。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过尽千帆皆不是。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16年海南高考真题)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 “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 同演奏,二者相似。
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 相似。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其二,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 宽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
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 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一项是(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2016 年江苏高考题)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 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 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 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膏 粱”本指肥肉和细粮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 喻
练习
请分辨以下句子用了 借喻 还是 借代
1、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
示例2: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示例3:这,这是……?
示例4: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野骆驼、野猪、黄羊……,直至塔里木兔、跳鼠,都是各行其路,决 不混淆。
示例5: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 制油污。
句号用法补充规则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 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 示例1: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 示例2: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四、叹号 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以后的停顿。 (1)有时语气较强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2)主谓倒装的句子,叹号放在句末。 (3)同问号一样,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如果其后有叹号,则可保留 叹号。 (4)叹号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5)冒号一般管到句子末尾(以句号、问号、叹号为标志),要避免冒号涵 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6)一个句子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如果一句中有两个冒号,其中一 个需改为逗号。
(7)在列举式或条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号,宜另起段落来 分层次。
(8)冒号不能与表示提示的“即”“如”连用。 (9)表面上像但实际上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而不能用冒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点解读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高考的轮考考点,近几年重 点考查引号、破折号的用法,2023年高考出现了主观 试题,结合语境分析逗号的表达效果。以后主观题是 趋势,试题的情境化是趋势,因此要重视在具体的语 境中分析标点符号的作用。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之比喻和比拟
分析比喻、比拟的作用
思考:以下句子的表达你更喜欢哪一种? 第一组:①她心里很愁。 ②她心里的愁就像滚滚东流的江水。 比喻的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 体——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便于表达情感。 第二组:①月亮被云朵遮住了。 ②月亮羞涩地躲在了云朵后面。 比拟的作用:①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得内容俏皮活泼, ②表达某种情感,或引起情感共鸣。③表意丰富,富于情味。
真题再现(2021·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
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 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 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课堂总结
(1)夯实修辞手法的基础知识,分析修辞的构 成和作用,留意传统题型和考查方式。 (2)加强在语言表达中对修辞手法的运用,适 应综合性新题型的考查方式。
万变不离其宗
谢谢观赏
学 以 致 用 ( 2 0 2 3 ·新 课 标 一 卷 )
Hale Waihona Puke (一)语言文字运用I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B
,毕竟互联网随时
可以帮我们查阅。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
问题似的。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 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 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 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 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 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修辞手法与语言运用
修辞手法与语言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在文字表达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
一、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1. 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用具象的形象来描述,以便于读者对其有更直观的理解。
比如:“那个女孩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
”通过比喻,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女孩笑容的温暖。
2.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通过对比和重复的手法,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我希望有爱,有梦想,有勇气,有机遇……”排比的运用使得这句话更加有力量和感染力。
3.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物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加活泼有趣。
比如:“花儿在微风中低声呢喃,小草向大地微笑。
”通过拟人的手法,让花草具有了人的特质,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二、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语言运用是文字表达中的基础,它包括词汇的选择、句法的运用、修辞的应用等等。
合理的语言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有逻辑性,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1. 词汇的选择词汇是文章表达的基本单位,准确选择合适的词汇可以让文章更加精准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描写一个演唱会时,可以用"热情洋溢"来形容现场氛围,而不是简单的"热闹"。
2. 句法的运用句法是语言运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句法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易读。
如使用简练明了的句子结构和变化丰富的句式,保持句子的平衡和节奏感,使得文章整体更具韵律。
3. 修辞的应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通过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1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原卷版)
专题一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原卷版)(2021·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已经决定,明天去天一阁。
没有想到,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宁波城都在柔弱地颤抖。
第二天上午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
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我知道天一阁的分量,因此愿意接受上苍的这种安排,剥除斯文,剥除悠闲,脱下鞋子,卑躬屈膝,哆哆嗦嗦,恭敬朝拜。
作为一个藏书楼,天一阁的分量已经远超过它的实际功能。
它是一个象征,象征意义之大,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清楚的。
(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我们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飘散,杳无踪影。
大而言之地说,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理由,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缆索。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字,是人类成熟文明传承的主要依靠。
在书籍的形成中,文字的选择和汇集至关重要。
B .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
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
C .文字,是人类成熟文明传承的主要依靠。
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
D .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
在书籍的形成中,文字的选择和汇集至关重要。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B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