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
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治疗基本疗程
缓解
恢复
疾病复发
症状复发
症状复发
反应
无症状
症状
综合征
急性期 6-8周
巩固期 3-6月
维持期 长短酌情
时间
严 重 程度
治疗相
X
X
急性期:消除症状 巩固期:预防复燃 维持期:预防复发
*
急性期药物治疗
*
维持期治疗
预防复燃与复发 建议 巩固治疗: 3-6 月 第二次发作: 3-5 年 2次以上发作: 长期治疗
*
认知与情绪
59分 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么难, 今后该怎么办? 愤怒 无动于衷
01
你小子还有今天?
02
高兴
03
老师太不公平!
*
焦虑症性格弱点与认知误区
2
1
争强好胜,攀比强求。安排要做的事过多,时间紧迫感,力不从心;忌妒别人的成功,不服气。
神经过敏,对内外界具体刺激与人际关系敏感
尽善尽美,完美主义,遇事挑剔,对人对己都不满意。
*
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症的基本特征,常突然发生心悸、胸痛、气急、头晕、哽咽感;并常伴有濒死感,不真实感,害怕失控或发疯,急切求得帮助。但伴发的症状往往被病人或医生所忽视。
*
惊恐发作
又称急性焦虑症。患者常在日常生活中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处理共同原则
尽早开始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两者不宜偏废;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采用抗抑郁剂,如三环类,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阻滞剂等;而治疗焦虑症则应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剂、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阻滞剂。 治疗时间应充分,在症状控制之后,应继续治疗;一般病例整个治疗时间不应短于3 年,有的病例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巩固,以防复发。
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治疗基本疗程
缓解
恢复
疾病复发
症状复发
症状复发
反应
无症状
症状
综合征
急性期 6-8周
巩固期 3-6月
维持期 长短酌情
时间
严 重 程度
治疗相
X
X
急性期:消除症状 巩固期:预防复燃 维持期:预防复发
*
急性期药物治疗
*
维持期治疗
预防复燃与复发 建议 巩固治疗: 3-6 月 第二次发作: 3-5 年 2次以上发作: 长期治疗
*
认知与情绪
59分 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么难, 今后该怎么办? 愤怒 无动于衷
01
你小子还有今天?
02
高兴
03
老师太不公平!
*
焦虑症性格弱点与认知误区
2
1
争强好胜,攀比强求。安排要做的事过多,时间紧迫感,力不从心;忌妒别人的成功,不服气。
神经过敏,对内外界具体刺激与人际关系敏感
尽善尽美,完美主义,遇事挑剔,对人对己都不满意。
*
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症的基本特征,常突然发生心悸、胸痛、气急、头晕、哽咽感;并常伴有濒死感,不真实感,害怕失控或发疯,急切求得帮助。但伴发的症状往往被病人或医生所忽视。
*
惊恐发作
又称急性焦虑症。患者常在日常生活中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处理共同原则
尽早开始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两者不宜偏废;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采用抗抑郁剂,如三环类,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阻滞剂等;而治疗焦虑症则应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剂、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阻滞剂。 治疗时间应充分,在症状控制之后,应继续治疗;一般病例整个治疗时间不应短于3 年,有的病例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巩固,以防复发。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3
1、Martucci M, et al . Psychol Med, 1999, 29: 823.
2、于德华.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3、卢静.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现状调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共识中所用“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 指焦虑和抑郁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 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对 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这种焦虑、抑 郁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 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综合医院需警惕抑郁处/焦,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疑惑
临床工作中是否碰到下列情况:很多临床症状 不能用现有已知的疾病来解释,比如说……..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即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 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并导致 异常行为,需要治疗。焦虑障碍又可按其主要 临床表现分为若干类别,如广泛性焦虑、惊恐 障碍、恐惧障碍等。
制定本共识的原因
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绝 大多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曾以躯体不适症 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临床各科医师 由于缺乏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培训和经验, 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 郁障碍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 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1、Martucci M, et al . Psychol Med, 1999, 29: 823.
2、于德华.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3、卢静.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现状调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共识中所用“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 指焦虑和抑郁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 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对 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这种焦虑、抑 郁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 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综合医院需警惕抑郁处/焦,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疑惑
临床工作中是否碰到下列情况:很多临床症状 不能用现有已知的疾病来解释,比如说……..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即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 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并导致 异常行为,需要治疗。焦虑障碍又可按其主要 临床表现分为若干类别,如广泛性焦虑、惊恐 障碍、恐惧障碍等。
制定本共识的原因
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绝 大多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曾以躯体不适症 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临床各科医师 由于缺乏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培训和经验, 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 郁障碍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 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治疗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障碍
不明原因的胸痛患者有70%的患者虽经冠 脉造影为阴性。因胸痛依旧,其中44%仍 继续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这些患者 的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增高。 冠状动脉痉挛占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达 10-15%,由于神经体液因素引起血液动 力学改变或冠脉痉挛诱发粥样斑块破裂 而发生的心肌梗塞比例更高。
PDD治疗
SSRI为首选。 这类药物很少出现抗胆碱能副作用和心血管并 发症,因而特别适合PDD患者。 5-HT具有协同基底节多巴胺神经元活动,功能 上补尝多巴胺递质缺乏的作用。 SSRIs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及代谢, 5-HT可提高动作效果,动作协调性。 5-HT 2A、5-HT3受体兴奋可促进DA的合成和 释放减轻PD症状。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低:情感低落、思维缓慢、意志活动 减退和躯体症状 1.情感低落: (1)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抑郁、 沮丧,愁眉不展、长吁断叹,对什么也 不感兴趣,甚至悲观绝望,出现强烈的 自杀愿望。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自杀观念或行为。 • (2)自责自罪, • 自罪妄想、疑病妄想、 • 贫穷妄想、关系妄想、 • 被害妄想等。
PSD发病率高达20%~60%。20%为重症
抑郁。 1/3的患者在其病后2年中发生抑郁。 临床表现与抑郁症大致相同。 对卒中患者10年随访,伴发抑郁者的死 亡率为无抑郁患者的3.4倍。
卒中后10年的死亡率和抑郁的关系
.
1.0
.
生 存 率
0.9 0.8 0.7
0.6
0.5 0.4
*
无抑郁
0.3
0.2 0.1 0.0
. .
Other s 其他
MA OI TCA s
5HT2ANTAG/SR I 5羟色胺 受体拮抗和 素 能 和特异性5羟色 胺能 抗抑郁剂
2024年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或酒精
某些药物或酒精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问题,应尽量避免 过度使用。
20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024/3/24
情绪管理
教育公众如何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调 节策略。
压力应对
提供有效的压力应对技巧和方法,帮助公众在面对压力时能够积 极应对,减轻负面影响。
人际关系
。
情绪稳定剂
如锂盐和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稳 定情绪波动和预防复发。
2024/3/24
17
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电休克疗法(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通过电流刺激大脑产生抽搐,从而改变大 脑化学物质平衡,快速缓解严重抑郁症状 。
利用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以改善抑郁 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应对压力技巧
如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 参与社交活动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预防 复发。
2024/3/24
焦虑症诊断标准
同样依据ICD-10或 DSM-5中的相关标准, 主要包括过度担忧、紧 张不安、恐惧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包括症状持续时间、严 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 程度等方面。
13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鉴别诊断
抑郁症和焦虑症常与其他疾病混淆, 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需 要仔细鉴别。
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兴 趣丧失和活力减退为主要 特征的心理障碍。
2024/3/24
焦虑症定义
以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
发病率
抑郁症和焦虑症均为常见 心理障碍,全球范围内发 病率较高,且常共病存在 。
4
症状表现及分类
抑郁症症状
持续的情绪低落、丧失兴趣、疲劳无 力、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难 以集中、自我负面评价、自责和无助 感等。
某些药物或酒精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问题,应尽量避免 过度使用。
20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024/3/24
情绪管理
教育公众如何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调 节策略。
压力应对
提供有效的压力应对技巧和方法,帮助公众在面对压力时能够积 极应对,减轻负面影响。
人际关系
。
情绪稳定剂
如锂盐和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稳 定情绪波动和预防复发。
2024/3/24
17
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电休克疗法(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通过电流刺激大脑产生抽搐,从而改变大 脑化学物质平衡,快速缓解严重抑郁症状 。
利用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以改善抑郁 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应对压力技巧
如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 参与社交活动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预防 复发。
2024/3/24
焦虑症诊断标准
同样依据ICD-10或 DSM-5中的相关标准, 主要包括过度担忧、紧 张不安、恐惧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包括症状持续时间、严 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 程度等方面。
13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鉴别诊断
抑郁症和焦虑症常与其他疾病混淆, 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需 要仔细鉴别。
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兴 趣丧失和活力减退为主要 特征的心理障碍。
2024/3/24
焦虑症定义
以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
发病率
抑郁症和焦虑症均为常见 心理障碍,全球范围内发 病率较高,且常共病存在 。
4
症状表现及分类
抑郁症症状
持续的情绪低落、丧失兴趣、疲劳无 力、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难 以集中、自我负面评价、自责和无助 感等。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的诊治PPT课件
57%4
40
40%3
34%
20
0
3
抑郁症与躯体疾病的伴发发生率(%)
癌症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慢性疼痛 帕金森氏病 癫痫
Keaton and Sullivan. J Clin Psychiatry 1990;5:3-11. Edeh et al.,1990
20-45% 26-34% 15-33% 33-35% 40% 22%-44%
您是否在一些小事情上感到过分的担忧?
Barlow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86;143: 40-44. Sanderson and Barlow. J Nerv Ment Dis 1990; 178: 588-591.
30
关于“过度换气〞
病症: 脑部:头晕,头昏,意识模糊,无法呼吸,视物模糊,
,甚至在与他人〔尤以家人〕接触时感到不耐烦呢? 紧张不安:你最近是否经常,几乎每天都感到心情像绳一样
拉得紧紧地,不能松弛下来,甚至在下班后或无事时也是如 此呢?
33
2. 过分担忧: 你是否感到自己与以往不同,总是感到心神不定〔广东话“
心里总是噜噜乱〞〕,好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似的 呢?你是否对一些平时从不担忧的小事也担忧害怕起来呢〔 可提示〕?而且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担忧呢? [说明:如患者具备上述1,2两项病症,应高度考虑为GAD 。应继续询问病症标准中其他五项附加病症,如具有其中三 项以上,且持续达6个月以上应诊为GAD,如不过6个月,应 考虑其具有广泛性焦虑病症,也应给予治疗。]
病药等)
7
患者类型
—抑郁症识别的因素
女性—患病率高,情感流露明显; 少年—不易被觉察,易无视; 青年—易被误会,不愿成认; 老年—躯体病症多,易误诊; 学生—易误诊为能力低下; 离婚者—缺乏社会支持,易罹患;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障碍的识别与治治疗0316沈阳中加论坛ppt课件
病理焦虑
无明确致焦虑因素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
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胸闷、气短、颤抖等表现称焦虑的躯体表现。
表现为紧张恐惧,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并同时有内心焦虑不安称焦虑的精神/行为表现。
肌肉张力增加,导致局部疼痛、强直的震颤多汗心悸胸部紧缩感和不适呼吸短促口干
医学心理学——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以上问题回答皆是,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可以进一步精神检查
吴文源, 等.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1):2174-2181.
综合医院抑郁的简易筛查——90秒4问法
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57%-67%
吴文源, 等.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1):2174-2181.
焦虑症状
躯体症状
缺乏精力 迟滞 缺乏兴趣 无乐趣 绝望 无助 无价值 自罪感
激越 焦虑 紧张 不安 恐惧 强迫 责备他人
疼痛 厌食 便秘 恶心胸闷 疲乏 睡眠障碍
抑郁的症状分布
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
3
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焦虑障碍的一种,典型症状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出汗、气急、濒死感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和癫痫等均易伴发抑郁/焦虑障碍,这使得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
F CW, et al. Int J Psychiatry Med. 2007;37(2):185-199Lam LC, et al.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7 May;22(5):431-437Ballard C, et al..J Affect Disord. 2000 Aug;59(2):97-106神经系统疾病伴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治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80-3
无明确致焦虑因素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
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胸闷、气短、颤抖等表现称焦虑的躯体表现。
表现为紧张恐惧,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并同时有内心焦虑不安称焦虑的精神/行为表现。
肌肉张力增加,导致局部疼痛、强直的震颤多汗心悸胸部紧缩感和不适呼吸短促口干
医学心理学——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
以上问题回答皆是,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可以进一步精神检查
吴文源, 等.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1):2174-2181.
综合医院抑郁的简易筛查——90秒4问法
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57%-67%
吴文源, 等.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1):2174-2181.
焦虑症状
躯体症状
缺乏精力 迟滞 缺乏兴趣 无乐趣 绝望 无助 无价值 自罪感
激越 焦虑 紧张 不安 恐惧 强迫 责备他人
疼痛 厌食 便秘 恶心胸闷 疲乏 睡眠障碍
抑郁的症状分布
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
3
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焦虑障碍的一种,典型症状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出汗、气急、濒死感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和癫痫等均易伴发抑郁/焦虑障碍,这使得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
F CW, et al. Int J Psychiatry Med. 2007;37(2):185-199Lam LC, et al.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7 May;22(5):431-437Ballard C, et al..J Affect Disord. 2000 Aug;59(2):97-106神经系统疾病伴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治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80-3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医学)PPT课件
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胸痛等。 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烧感、麻木感、沉重感、紧束感 等。 疼痛,钝痛、胀痛、酸痛、刺痛等。可位于头面部、腰 背部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出汗、颤抖、脸红、过度换 气、尿频尿急等。
24
疼痛障碍
•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常 见的疼痛部位是头部、非典型面部痛、腰背部和慢性 盆腔痛。可位于体表、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可表现 钝痛、胀痛、酸痛或刺痛。
神经症性障碍明显多于精神病性障碍,其高发生率、 低识别率、低治疗率是目前临床医学的重大挑战之 一。
4
神经症的分类
• 抑郁性神经症 • 焦虑性神经症 • 恐怖性神经症 • 强迫性神经症 • 疑病性神经症 • 神经衰弱 • 人格解体神经症 • 其他神经症 • 无法分类的神经症
5
抑郁
• 抑郁情绪 病人感觉 心情沉重,自己已 被拖垮,好像一团 乌云即将降临
(2/3有自杀念头,10~15%自杀成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8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DSM-Ⅳ)
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病人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并且 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 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 2. 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3. 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 4. 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 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 6. 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 8. 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9. 常常想到死,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
表现: 口干、心悸、发抖、出汗、 面部潮红、窒息感、眩晕、 眼花、早醒和躯体症状, 病人感到危险,有一种对 崩溃、疯狂、死亡或永恒 诅咒的恐惧
24
疼痛障碍
•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常 见的疼痛部位是头部、非典型面部痛、腰背部和慢性 盆腔痛。可位于体表、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可表现 钝痛、胀痛、酸痛或刺痛。
神经症性障碍明显多于精神病性障碍,其高发生率、 低识别率、低治疗率是目前临床医学的重大挑战之 一。
4
神经症的分类
• 抑郁性神经症 • 焦虑性神经症 • 恐怖性神经症 • 强迫性神经症 • 疑病性神经症 • 神经衰弱 • 人格解体神经症 • 其他神经症 • 无法分类的神经症
5
抑郁
• 抑郁情绪 病人感觉 心情沉重,自己已 被拖垮,好像一团 乌云即将降临
(2/3有自杀念头,10~15%自杀成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8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DSM-Ⅳ)
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病人表现出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并且 至少包括症状(1)和(2)中的一个。
1. 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 2. 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3. 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 4. 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 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 6. 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 8. 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9. 常常想到死,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
表现: 口干、心悸、发抖、出汗、 面部潮红、窒息感、眩晕、 眼花、早醒和躯体症状, 病人感到危险,有一种对 崩溃、疯狂、死亡或永恒 诅咒的恐惧
综合医院快速诊疗抑郁-焦虑的方法培训课件
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的表现
在神经内科的表现 2)头晕
背景
以头晕为主诉的就诊者,在神经内科中占5%-10%,其中体检未见脑及视网膜症状,既往无脑卒中史,但由于患者强调自感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头晕,经物理学医检见有脑部少量小梗死灶,或并存有颈,椎基底动脉异常,临床上可诊断为无症状性脑梗死[1](ACI),发生率为10%-20% [2] 。
四.医患共同努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1.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自觉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努力提高诊断水平。 2.按法行医,自觉实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做好“告知”义务。 3.学习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的知识。 4.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提高诊断的认同性。
四.医患共同努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5.尊重患者的就医选择权 医生决不可强迫患者非得接受你的医治,“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必无功矣。” 只有尊重患者的意向和选择权,才能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四.医患共同努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6.教会患者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正确对待“不良反应”。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 不良反应,概率极低,因人而异。 作为患者,应先看适应症,再看注意事项,最后看不良反应。只要符合适应症,患者就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1) 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心理准备; (2) 服药过程中监测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较严重时: A. 若危险不大,则可静观其变; B. 改变药量、服药间隔和服药时间; C. 换药。 (4) 继续监测不良反应,尤其注意; A. 是否危及身体, B. 是否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C.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服药不能跟广告走,也不能“看书吃药”,更不能按道听途说,江湖游医吃“特效药”。
在神经内科的表现 2)头晕
背景
以头晕为主诉的就诊者,在神经内科中占5%-10%,其中体检未见脑及视网膜症状,既往无脑卒中史,但由于患者强调自感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头晕,经物理学医检见有脑部少量小梗死灶,或并存有颈,椎基底动脉异常,临床上可诊断为无症状性脑梗死[1](ACI),发生率为10%-20% [2] 。
四.医患共同努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1.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自觉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努力提高诊断水平。 2.按法行医,自觉实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做好“告知”义务。 3.学习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的知识。 4.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提高诊断的认同性。
四.医患共同努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5.尊重患者的就医选择权 医生决不可强迫患者非得接受你的医治,“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必无功矣。” 只有尊重患者的意向和选择权,才能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四.医患共同努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6.教会患者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正确对待“不良反应”。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 不良反应,概率极低,因人而异。 作为患者,应先看适应症,再看注意事项,最后看不良反应。只要符合适应症,患者就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1) 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心理准备; (2) 服药过程中监测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较严重时: A. 若危险不大,则可静观其变; B. 改变药量、服药间隔和服药时间; C. 换药。 (4) 继续监测不良反应,尤其注意; A. 是否危及身体, B. 是否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C.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服药不能跟广告走,也不能“看书吃药”,更不能按道听途说,江湖游医吃“特效药”。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问题PPT42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抑郁焦虑问题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13
识
糖尿病与抑郁/焦虑互为危险因素
抑郁症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一项纳入13个研究,6916例患者的meta分析1 指出,抑郁症患者 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相对危险度(RR)为 1.6(95%CI=1.37-1.88)。 另一项纳入3个高质量研究的综述2 也有相似的发现:抑郁症增 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RR为1.25 (95% CI: 1.02-1.48) 。
糖尿病共病焦虑症 一项纳入18项研究的meta分析3 中,14%的糖尿病患者患有 GAD,40%的伴有焦虑症状。而普通人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 为7.3%
1、Ali S,et al. Diabet Med.2006 Nov;23(11):1165-73. 2、 Roy T, et al. J Affect Disord. 2012 Oct;142 Suppl:S8-21. 3、Grigsby AB, et al. J Psychosom Res. 2002 Dec;53(6):1053-60.
我国:近1/3的内外科就诊者有焦虑/抑郁 症状,焦虑症状比例(35%)略大于抑郁 症状(32.2%)2。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 神访谈(MINI)进行筛查,抑郁的总体 检出率为18.4%,焦虑的总体检出率为 13.2%,抑郁/焦虑的总体检出率为23.6%
3
1、Martucci M, et al . Psychol Med, 1999, 29: 823.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11
识
3.癌症:
癌症与抑郁有明显关联,约半数伴抑郁症状, 可诊断为抑郁症者占1/3。不同癌症类型患者 的抑郁患病率差异较大,按从高到低的比例依 次为脑、胰腺、头颅、乳腺和妇科肿瘤等。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12
识
糖尿病患者容易共病抑郁/焦虑
2、于德华.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3、卢静.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现状调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39
识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临床 上很常见。心内科中超过半数的冠状动脉造影 病变不明显者可诊断焦虑症;对中年非典型心 绞痛或胸痛患者,接受心脏检查者中9%可诊 断惊恐障碍。同样,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也 不少,为17%~27%。横断面调查发现,心脏 病患者合并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危险比分别为 2.2、2.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10
识
2.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焦虑、抑郁同样多见。队列 研究发现,卒中后3~4个月抑郁患病率为24 %~54%。北京、上海等10家综合医院神经内 科卒中、帕金森病和癫痫就诊患者中,焦虑、 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24%和20%。国外资 料比例更高,伴发焦虑可达40%,伴发抑郁可 达半数以上。
疑惑
临床工作中是否碰到下列情况:很多临床症状 不能用现有已知的疾病来解释,比如说……..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1
识
制定本共识的原因
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绝 大多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曾以躯体不适症 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临床各科医师 由于缺乏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培训和经验, 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 郁障碍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 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本共识中所用“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
指焦虑和抑郁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
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对
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这种焦虑、抑
郁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
准。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8
识
综合医院需警惕抑郁/焦虑
发生率高
美国: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26. 1% 检出精神障碍。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为抑 郁症( 12. 8%) 和广泛性焦虑症( 10. 8%) 1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6
识
抑郁状态
抑郁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以显著抑郁心 境为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表现有情 绪、行为和躯体症状,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 间略长,需要医学处理。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7
识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即抑郁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由各 种原因引起、以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 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影响社会功能,一 般需要治疗。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2
识
定义
焦虑:通常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 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 生某种不利情况,属于人体防御性的心理反应, 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3
识
焦虑状态
焦虑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包括下文要提 及的躯体性焦虑症状、精神性焦虑症状以及坐 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体有与处境不相 符的情绪体验,可伴睡眠困难。属病理性,一 般需要医学处理。
糖尿病共病抑郁症 一项纳入10项研究、51331例患者的meta分析1 表明:2型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为17.6%,明显高于无2型糖尿 病人群的9.8%,其中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23.8%,男性 12.8%。 另一项综述2 显示: 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 为12%(5.8–43.3%) vs. 3.2%(2.7–11.4%)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近2倍, 为19.1%(6.5–33%) vs. 10.7%(3.8–19.4%)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4
识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即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 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并导致 异常行为,需要治疗。焦虑障碍又可按其主要 临床表现分为若干类别,如广泛性焦虑、惊恐 障碍、恐惧障碍等。
3/10/2021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专家共
5
识
抑郁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 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一般为 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问短,多数不需要医学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