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第三单元

(完整版)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第三单元

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第三单元编写人:梁妍审核人:王骊斌使用时间:一、课程标准:阅读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

二、学习目标:1,背诵检测。

2,提高期末考试中默写题得分率。

《寡人之于国也》1、寡人之于国也,。

2、填然鼓之, ,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 ”曰:“不可! ,3、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浴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曰:‘非我也,兵也? ' ,《劝学》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作品)中的“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高中 语文 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

高中 语文 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蜀道难》1.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定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时,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0.《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3.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1.《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写自己寄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4.《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一、《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环绕什么问题睁开议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孟子则重申:。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推行王道德政的保民教民以后必定会出现:。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推行“王道” 或许说“德政” 的七种举措的句子:初步举措:①,。

(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

(渔业方面的);③,。

(林业方面的);根本举措:④,,。

(纺织方面的);⑤,,。

(牧业方面的);⑥,,,。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创办教育)。

前面的1——6 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举措,7 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举措。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照的说理方法的语句:“”与“”的对照重申要施德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实质差别,也就是数目不一样,实质同样的流传到现在的成语为:。

二、《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的看法,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重申人要宽泛学习并且常常反思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顶用“朽木”“金石”为喻体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 ?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一定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邻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

”,表示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重点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擅长利用学习来填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累积善行养成好的道德,就会达到“,,。

”的境地。

8、《荀子 ?劝学》中,荀子以亲自的体验,重申幻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9、《荀子 ?劝学》中“,。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学生版90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学生版90

四、《琵琶行》(唐·白居易)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9.“,。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1.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高一语文必修3理解性背诵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3理解性背诵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汇总(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极写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代价才开辟了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

4.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

5.李白《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6.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发写蜀山之高险,真可谓“物犹如此,人何以堪”!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8.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出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从李白《蜀道难》一诗“,,”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叹息。

10.李白《蜀道难》中,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11.李白在《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12.《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13.李白《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14.李白在《蜀道难》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22.《蜀道难》一诗中,李白抒发的情感十分丰富,诗中借一问“”,一答“,”,写出了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心。

(二)《秋兴》八首其一理解性默写1.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渲染阴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句子是:“,”。

2.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

3.由写景物转入抒情,抒发羁旅情思的句子是:“,”。

4.以景结情,抒发客子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三)《咏怀》古迹其三理解性默写1.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的句子是:“,”。

2.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诗句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整理)

《蜀道难》1、本诗的主旨句是,。

2、诗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诗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诗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5、诗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6、李白在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7、,。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8、李白在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9、李白在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登高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一)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1、描述蜀道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句话描绘了蜀道开凿的艰辛和牺牲,形象生动。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通过夸张的手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蜀道的高度和险峻。

3、XXX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这句话使用了蜀地方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

4、从XXX《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蜀道开凿的困难和挫折的感慨和叹息。

5、XXX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句话通过引用神话传说,使诗歌更加富有浪漫气息。

6、XXX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句话通过运用神话和夸张手法,使蜀山的高险更加生动形象。

7、XXX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XXX)参(shēn)XXX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句话通过细致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行人在蜀道上的艰难和疲惫。

8、XXX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蜀道之难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XXX。

”这句话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落寞之情。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XXX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大行不顾 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 子是: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3.形容自己正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 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杀人 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1、《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臣心一片磁 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 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 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 死不顾,亦曷故哉? 3、《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 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 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 稷也。 4、《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 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9、《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 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 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 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0、《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 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 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 也。 1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 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 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舍郑”的利害关 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1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 政治境界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17、《谏太宗十思疏》,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 子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8、《谏太宗十思疏》,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 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的内容:诚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 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 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 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 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7.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9、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3、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赴,生长明妃尚有村。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登高》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学不可以已。

”9、《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4、《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的境界。

1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

新课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020教师版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20教师版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必修三理解性名句默写教师资料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蜀道难》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蜀道难》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6、《蜀道难》中突显蜀道之间既有可以迫使太阳神龙车掉头的山,又有险滩急流的句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7、在《蜀道难》中,李白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8、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11、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12、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13、李白《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两句是说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14、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一、“蜀道难走”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一唱三叹,点明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用夸张来表达自己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3.李白在他的诗《蜀道之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浪漫色彩,并引用“五定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动物“鹤”“猿”的行为、心理来衬托蜀山之高风险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他的诗《蜀道之难》中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用手触摸星星和穿越天空上的星星来凸显蜀山之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渲染了蜀道上悲惨空寂的环境气氛。

一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通过写“峰”“松”来烘托出山势高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下水石汹涌,山谷雷鸣的景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道,剑阁地形险恶,易守难攻。

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

二、杜甫《秋兴八首》1.用凋零的枫叶和萧瑟的秋风表达悲伤和孤独的感觉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表达作者家乡思想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学不可以已。


9、《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4、《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的境界。

1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7、《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
就会在这里出现。

1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风雨的名句。

比如《荀子•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和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
雨凄凄。


1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阿房宫赋》中叙述陈胜、吴广等起义一举毁灭秦王朝的语句是“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0、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来演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