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台湾省》 教学设计

《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组成;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知道台湾省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以及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台湾省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台湾省。
(二)新课讲授1、位置与范围(1)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台湾省的位置,并描述其经纬度范围。
(2)介绍台湾省的组成,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展示台湾省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台湾省的地形特点,如以山地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2)气候结合台湾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其气候类型和特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3)河流观察台湾省的水系图,让学生指出主要的河流,并分析河流的特点,如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3、丰富的物产(1)介绍台湾省的森林资源,如樟树等珍贵树种。
(2)讲解台湾省的农产品,如水稻、甘蔗、香蕉等。
(3)强调台湾省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
4、经济发展(1)讲述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历程,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2)分析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优势条件,如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等。
(三)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台湾省与祖国大陆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2、如何促进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

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八年级地理《台湾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二)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三)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四)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五)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六)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七)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课前活动: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请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找到有关台湾岛的介绍和传说,搜集有关台湾岛的美称有哪些?比一比,看看谁找到的资料最多、最有趣。
新课导人:方案①:老师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同学说出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由此引人到台湾省的教学中。
方案②: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学法指导:让同学们在“台湾地形”图上找到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x岛、赤尾屿、兰屿、绿岛、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北回归线,并完成教材P.51活动题1。
从而了解台湾省特定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范围。
讲述:台湾省地处中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越巴士海峡即达菲律宾。
总面积3石万平方千米,人口(含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2 228万人。
有汉、高山、满。
回等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同学们可通过阅读“高山族”这则材料来了解该民族的基本概况。
思考题:(1)根据高程表,你能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说明海峡底部属什么海底地形?台湾海峡属大陆架的地形特征,它有着丰富的海底资源,可见台湾岛原是与大陆相连的。
通过阅读材料“大陆与台湾”可让学生了解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地理公开课教案:台湾省

一、初二地理教案: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略)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原属于福建管辖。
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省。
((板书)台湾省(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读图:“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1、台湾的地理位置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生答)一般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政区位置等方面入手。
经纬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教师提示: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在图上找出来。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2课《台湾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
技能目标:了解台湾的重要地理意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的经济特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宝岛台湾吗?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台湾省》;
二、台湾的地理意义:
师:课件出示我国台湾省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省的主要岛屿有哪些?台湾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台湾的主要岛屿和地理意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台湾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
《台湾省》
称
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分圣神领土,更
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典型代表,是学习南方地区的一个必
选内容,也是考试的热点的重点。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一水相连的
美丽宝岛”,第二部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述
导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我想:围绕课例的讨论、研究的进程,可以帮助教
师以新的视角来深入了解教材。借助课例,可以引发更
多的教师主动分享、谈论及探讨与教学有关的问题。通
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多元的,
并且更具健全、更有意义的“实践共同体”。教师之间、 教师与研究者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等等相互对话、 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更 快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本节区域地理
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上学期比较系统的学 学生学习能
习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学生对中国地理的了解也更丰 力分析
富。本节《台湾省》属于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用学
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就可以展开学习。本节课的教学
内容学生对此比较了解和熟悉并深感兴趣。
教学策略选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
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八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地理综合学习,具
《台湾省》教案

《台湾省》教案《台湾省》教案一、课程标准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1)能够利用地图准确地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能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物产及经济特征。
(3)描述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简单了解影响台湾省人口分布的因素。
(4)能够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对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3)运用相关地图,学会描述台湾省相关地理要素的分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关材料的学习,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台湾省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策略本节内容的设计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引入新课时,用歌曲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合歌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正课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设置了以随机“刮刮乐”为主线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结时,利用台湾各地理要素的关联图,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
课件中设置了随机抽人小插件,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参与到教学中来。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小组内组织组员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地理台湾省教案

地理台湾省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台湾省的地理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1.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台湾省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学难点:1. 探讨台湾省的地理特点与其政治地位的关系。
2. 分析台湾省的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2. 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学生练习册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并与中国大陆进行比较。
2. 引发学生对台湾省的兴趣,提出问题,例如:“你对台湾省有什么了解?你知道台湾省有哪些特点吗?”探索台湾省的地理特点:1. 地形特点:a. 使用地图或图片展示台湾省的地形特点,包括山脉、河流和海岸线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台湾省的地形如何影响其气候和自然资源。
2. 气候和自然资源:a. 介绍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和季节特点。
b. 分析台湾省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力资源、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3. 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a. 展示台湾省的人口分布图,并解释其原因,如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等。
b.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等。
拓展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的地理特点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2. 视频观看:观看与台湾省相关的旅游宣传片或纪录片,加深对地理特点的认识。
3. 跨文化交流:组织学生与台湾省的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了解他们对地理特点的看法和体验。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台湾省的地理特点。
2. 强调地理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理问题和跨文化交流。
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台湾省地理特点的理解。
2. 学生展示: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在拓展活动中的讨论和交流成果。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5篇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是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地处农村,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
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台湾省地形图、台湾岛工农业生产分布图,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并尝试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去解释现实问题。
三、设计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努力实现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以及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台湾省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的地理位置。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台湾的了解。
2.探究活动一: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1)分组讨论: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探究活动二: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1)展示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
(2)分组讨论:分析台湾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意识。
四、课后作业1.结合地图,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2.简述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分析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4.思考: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4.课后作业旨在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台湾的地理位置:通过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同学们,你们能指出台湾在我国的哪个位置吗?”引导学生指出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祖国的圣神领土——台湾省》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八下】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特征。
2.举例说明台湾丰富的物产。
3.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及优势。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及优势。
二、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利于教学的实施,分三个部分标题: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外向型经济。
每个主题下均通过3-4个小标题,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及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与经济发展。
三、教学流程
四、当堂练习
1.台湾岛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经度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因素
2.台湾省的气候特点是:
A.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暖温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3.我国宝岛台湾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其含义因为这里盛产( ) A.香蕉B.甜菜C.甘蔗D.菠萝
【参考答案】C;A;C
五、课程小结
六、板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位置和范围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台湾的地形
2.台湾的气候
3.台湾的河流
4.台湾的农业
5.台湾的矿产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八年级最新地理教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自然环境。
2、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能力目标:1、通过台湾自然环境的了解,分析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布原因和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形成原因的能力。
2、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进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分析和准备:1、重点:①台湾省丰富的自然资源。
②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难点:台湾省农产品和工业城市分布的原因。
3、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合作探索。
4、课前准备:⑴让学生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资料.⑵让学生课外通过网络了解台湾的主要物产和风景名胜。
⑶老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欣赏一段歌舞《阿里山的姑娘》问:这是哪个地方的姑娘?(台湾)我们中华儿女日夜企盼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
二、教学过程:打出《台湾省的轮廓图》幻灯灯:看它的形状象什么?有的说像纺锤、芭蕉叶、香蕉、萝卜、小舟……(让学生富于许多想象,勇跃发言,使学生对台湾省的轮廓有个很深的印象)。
㈠祖国的神圣领土。
1、让学生量算图上基隆—到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际距离(。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有关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资料进行交流。
(无论地缘、血缘、文化渊源都可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播放一段李肈星在召开二会期间答记者问的电视录像。
(与时事联系起来)(表明了我国下府对台湾问题的明确态度)。
4、《读台湾省的地形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⑴让学生找出台湾省范围,有哪几个部分?⑵它的海陆位置(周围的海洋和海峡)和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
地理公开课《台湾省》教案

地理公开课教案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略)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1、台湾的地理位置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教案5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学问,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老师应当怎么开展地理教学计划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教案内容,期望能关心到您!八年级地理下册台湾省教案1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
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索培育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学问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学问目标有如下四点:1.能指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以及重要的临海、海峡、水道;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状况,并能领悟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4.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冲突。
能力目标为: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育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推断能力,同时培育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目标: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育关怀社会和关怀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进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
综上所述,依据新课标对学生熟识水平的要求确定: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冲突为教学重点。
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当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又一难点是:巴以冲突。
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冲突很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巴以疆界线的划定,学生很难读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读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使学生认识到尽早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3、通过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图、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物产分布图,让学生合作探究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影响台湾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探究影响台湾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4、教学方法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片展示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
生更容易理解。
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研究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研究。
4、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导语】:播放自制视频,视频内容涵盖台湾省的天然、人文景观。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自然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师:精美的风景、欢快的舞蹈,诱人的美食,特别令人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故国的崇高领土——台湾省,来细细咀嚼一下。
一、寻台湾之根不可分割的崇高领土)师提出问题:台湾省是唯一一个没有和祖国大陆统一的一个省,我们每位公民都应当谨记它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崇高领土,也有义务了解这些史料证据。
台湾省教案

§7.4台湾省
主题单元名称
南方地区
备课人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标对接: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课标、教材、学情分析:
课标分析: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而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对台湾省内容的选取上别具匠心。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范围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前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前任总理温家宝曾在一次大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台湾省为什么拥有这么大的魅力,让温老先生对它魂牵梦绕?因为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这不仅是老先生日日夜夜的牵挂,也是我们全国民众的牵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渴望统一的台湾省。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若让学生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按照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流程完成台湾省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概况的学习。学生对于读图和分析图也已具备初步的能力,但还不能达到自主完成的水平,仍需老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地理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地理教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地理教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通过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自主学习】1、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的岛、岛等许多小岛,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省相望,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是个美丽的'宝岛,岛上的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阿里山中的景色迷人。
3、台湾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和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4、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产量居世界首位。
5、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为主,出口、、稻米、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工业,形成“——”型的经济,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6、号称“台湾硅谷”是科学园区。
【合作探究】1、完成课本P33—P34活动。
(答案写在书上)2、完成课本P36活动。
(答案写在书上)3、台湾省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发展这种经济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完成课本P38—P39活动。
(答案写在书上)【质疑探究】1、范围、位置、面积、人口2、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3、美丽富饶的宝岛4、出口导向型经济【课堂小结】【达标检测】1、台湾省包括、、等许多小岛,距台湾省最近的省。
2、台湾最长的河流是,最高的山峰,旅游胜地是。
3、台湾岛属、气候,温暖湿润。
4、台湾分布很广的著名树种是,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5、台湾省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A、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B、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C、中部有高大的台湾山脉D、淡水资源十分丰富6、台湾居民的祖先绝大部分来源于()A、闽粤B、江浙C、浙赣D、桂粤7、台湾经济类型类似于下列哪个国家的经济()A、巴西B、俄罗斯C、日本D、澳大利亚8、读图:海峡:A海洋:BGH岛屿:CD河流:E山峰:F城市:①是台湾省的省会和人口最多的城市,②是台湾最大的海港和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③是距②最近的海港,是省的市。
八年级地理公开课台湾教案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3.学会用事实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地图等资料中获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根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用事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能分析地形、气候对台湾森林、农产品分布的影响。
2.分析台湾经济开展的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短视频《那些年》〔歌曲串烧。
图片展示台湾美食美景明星等〕伴着优美的旋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台湾的位置、自然特征【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标记重、难点)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65-68页,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的自主探究局部;细读教材,勾画出重点、疑点内容。
(分不同颜色进行勾画,并注意标注)2.多媒体展示台湾省地形图,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标记;找出北回归线并标记;找出台湾省主要城;让学生据图总结台湾省位置和范围;(图文结合,锻炼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3.特别强调: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钓鱼岛是中国的;(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4.多媒体出示台湾地形图、气候图、河流图以及人口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特征。
(抽学生答复,锻炼学生分析的能力)小结:1、海陆位置: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亚热带。
3、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势东高西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公开课教案
马雪强
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等基本概况
2、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
3、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
4、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识记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5、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
6、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让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
1、台湾的地理位置
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
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数理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
(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
面是浩瀚的太平洋
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
教师提示:大家注意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
北回归线经过台湾澎湖列岛、玉山,所以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小结台湾位置特点。
1、台湾从纬度位置看,位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
2、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西南为南海,与日本隔海相望。
台湾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交通位置),
3、也是我国海防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
特别是台湾海峡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
(板书)2、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兰屿、赤尾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面积35808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
活动:
1、学生动手量算高雄到厦门的距离:300千米(实际距离:306千米)
2、为何台湾应加强与祖国的联系?
因为祖国大陆有丰富的原材料,有巨大的销售市场
大家会唱《阿里山的姑娘》吗?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呢?-----高山族
台湾电视剧中常有一些方言,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呢?
闽南语因为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
(板书)二、居民与人口
2001年全省人口2240.6万,汉族为主,占97%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看P50台湾地形图,讨论台湾地形特点
提问:台湾有什么山脉?最高峰是什么?
看P50台湾岛地形剖面图,了解台湾岛地势特征
(板书)三、地形
(板书)1、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山地为主西部为平原东部和中部是山脉
(板书)2、主要地形区
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
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玉山阿里山
小结:台湾岛上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
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西部是较宽阔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板书)3、河流及特点众多河流,短而急
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泊,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小结并承转: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
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台湾还有很多美称:“森林宝库”、“东方甜岛”、“东南海上粮仓、”“东南海上盐仓”、“蝴蝶岛”、“亚洲天然植物园”、“木材之乡”、“水果之乡”等等,这是为何呢?
(板书)四、气候和自然资源
(板书)1、森林资源:台湾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台湾的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世界第一。
(板书)2、丰富的农产:台湾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和甘蔗。
台湾岛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箩和茶叶驰名中外。
(板书)3、矿产丰富:
(板书)4、海产资源:台湾周围海域是我国优良的渔场。
享有“祖国东海盐仓”的美称。
(板书)五、经济
(板书)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板书)2、农业
(板书)3、工业
由于岛的地理环境,市场狭小,原材料品种不齐全,因而60年代后,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口原料和原料配件,加工出口,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且发展迅速。
工业集中分布在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平原
(板书)4、交通运输业
(板书)5、旅游业
(板书)六、主要城市
(板书)台北高雄基隆
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多年来经过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的往来、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提问:对于台湾问题,我们国家的一贯主张是什么?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尽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面积等概况,知道台湾的地形、气候等条件及其在此条件下形成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们还了解台湾的外向型经济以及人口、民族、城市的基本概况。
通过学习,我们还进一步认识到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是同胞兄弟,海峡两岸人民都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课堂练习:做学案中的习题
[教学纲要]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数理位置
1、位置海陆位置
政区位置
2、范围
二、居民与人口
三、地形
四、气候和自然资源
五、经济
六、主要城市
台北高雄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