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几何光学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几何光学知识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和微粒两重性。几何光学是撇开光的波动性,仅以光的直线传播性质为基础,研究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光的基本性质

(一)发光体和发光点

所有本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发光体或光源。如太阳、电灯。不考虑发光体的大小时,可将其视为发光点或点光源,以下讨论中提到的光源,即常指点光源。

(二)光波和光速

光作为一种电磁波,有一定的波长,故又光波。

人眼可见的光波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380~760nm,

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见图2-1-1。在可见光区域之外的

两端为紫外光区(小于380 nm一端)和红外光区(大于

760 nm一端),人眼不能见。单一波长的光具有特定的

颜色,称为单色光。几种单色光混合后产生的光称为复

色光。阳光即是一种复色光。

不同波长的光波在真空中均以完全相同的速度传播,每秒

为30万千米。光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均比在真空中要小。如空气中的光速较小,但近似于真

空中的光速。图2-1-1 可见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联(三)光线和光束

几何光学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并不把光当作电磁波来研究波动的能量传播问题,而只看作是简单的光线传播,即把“光线”看成是无直径、无体积、有一定方向的几何线条,用来表示光能传播的方向。

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集合起来,称为光束。由一发光点发出的光束,称为散光束。发光点或会聚点在无穷远时,光束中的所有光线互相平行,称为平行光束。这些都属于同心光束。而当光束中的光线既不相交于一点又不互相平行时,称为像散光束。

二、光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一)直线传播定律

1、定律: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注意:本定律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如: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光线将发生弯曲;光线遇到直径接近光波波长的小孔时将发生衍射现象而偏离直线。

(二)独立传播定律

定律: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相遇时互不影响,仍朝各自的方向前进。

注意:本定律只适用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如光线自同一光源发出后分为两束光,传播后相交,可发生干涉现象。

(三)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名词解释:

(1)入射光线:指从光源投向分界面上光线投射点之间的一段光线。

(2)反射光线:指一束光线到达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从分界面反射回到原来介质的一部分光线。(3)折射光线:指一束光线到达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射入第二种介质的一部分光线。(4)法线:在光线投射点与分界面垂直的直线。

(5)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6)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7)折射角:指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见图2-1-2)

图2-1-2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2.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I=I’

3.折射定律:入射线、折射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第二种介质的折射率(n’)与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n)之比。

即,SinI/sinI’=n’/n

(四)光路可逆原理

沿着一定线路传播的一条光线,可以沿原路从相反方向返回通过发光点。

三、符号规则

(一)符号

两个相交的球面分别以C1和C2为中心,以r1和r2为半径,

通过C1和C2的连线称为光轴,两球面与光轴在A1和A2点相交,

称A1为前顶点,A2为后顶点。A1至A2的距离即该透镜的中心

厚度t。见图2-1-3。

(二)光学符号规则

图2-1-3 符号本书采用卡笛生系统(Cartesian),假定所有光线从左到右进行。

1.所有光线自透镜向左度量的距离为负,向右度量的距离为正。

2.所有光线自光轴向下度量的距离为负,向上度量的距离为正。

3.所有角度自光线转向光轴度量,顺时针为负,逆时针为正。见图2-1-4。

图2-1-4 光学符号规则

第二节透镜及成像

一、透镜

(一)概述

1.凸透镜和凹透镜

由两个折射面构成的透明介质称为透镜。两个折射面可以都是球面,或者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也称正透镜、会聚透镜。中央比边薄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发散透镜。见图2-2-1。

图2-2-1凸透镜和凹透镜

2.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在光路中,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于透镜后一点(F”,第二焦点),故又称会聚透镜。凹透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使光线好像是从透镜前一点(F’,第二焦点)发出,故又称发散透镜。见图2-2-2和图2-2-3。

(二)透镜屈光力单位

1.屈光度

透镜屈光力大小的单位为屈光度(Diopter,简写为D)。屈光度是以透镜焦距(单位为米)的倒数来表示的。表示式的屈光度D=1/f,其中F为焦距(单位为米)。例:焦距2米的透镜,其屈光度为1/2=0.5D。

2.屈光度表示法

(1)1/4系统:以1/4D为间距,保留两位小数±0.25D 、±0.50D、±0.75D、±1.00D (2)1/8系统:以1/8D为间距,保留两位小数±0.12D、±0.25D、±0.37D 、±0.50D ±0.62D、±0.75D 、±0.87D、±1.00D

注意:当±0.12D、±0.37D 、±0.62D、±0.87 D等相加时应将尾数舍去的“0.005”计算在内,如:+0.12+0.12应为0.25,而不是0.24。

图2-2-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图2-2-3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二、透镜成像

当透镜的两个折射面为同轴球面,且将透镜的厚度看成接近零(薄透镜)、并透镜置于空气中时,可以大大简化透镜成像公式。

当某一薄透镜的折射率为n时,物体通过该透镜的成像关系式为1/像距-1/物距=1/焦距

称为高斯透镜公式。见图2-2-4及图2-2-5。`

图2-2-4凸透镜成像图2-2-5凹透镜成像式中:“像距”为像点至透镜的距离,图中以I’表示。

“物距”为物点至透镜的距离,图中以I表示。

“焦距:为焦点至透镜的距离,图中以f’表示。

例:如果物距和像距分别为90cm和45 cm,那么该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解据符号规则,物距90为负,像距45为正。又据高斯透镜公式,得到:1/45-(-1/90)=1/f,所以f=30cm,为正焦距,表示该透镜为正透镜。

第三节三棱镜

一、棱镜和棱镜效果

(一)棱镜

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柱称为透镜。

2.名词解释:

(1)棱:两个平面相交的线称为棱,又称顶;

(2)顶角:两个平面相交的角称为顶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