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讲课教案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330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以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2.掌握文言文的常见词汇和常见句式;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读文言文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2.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3.如何解读文言文课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或者类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讲解文言文的特点(10分钟)教师给学生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如虚词的繁多、词序的灵活等,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词汇(15分钟)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并让学生背诵和理解其含义。
4.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句式(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如倒装句、平行句等,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和解释。
5.解读文言文课文(25分钟)教师选择一篇适合难度的文言文课文,与学生一起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全文,然后逐句进行解读,并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词义等。
6.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练习可以包括填空、翻译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难度。
7.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研究。
四、课堂扩展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或者进行相关的阅读活动。
比如安排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作业可以包括翻译文言文句子、分析文言文课文的句子结构等。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等,并在下节课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逐步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其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短篇文言文阅读教案
![初中生短篇文言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a5f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1.png)
初中生短篇文言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含义;(2)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3)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运用朗读、默写、翻译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含义;(2)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3)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主旨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含义的把握;(2)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的识别;(3)文章深层次含义的挖掘和主旨的归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与本文相关的图片或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味;(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让学生圈点勾画出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标记出不懂的词语。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小组合作,分析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3)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4. 课堂讲解:针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梳理。
重点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含义,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课堂所学。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2. 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了解其含义;3. 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初级文言文精讲课程教案
![初级文言文精讲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d9b5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8.png)
初级文言文精讲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型,能够阅读和理解初级文言文文章。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转换现代汉语思维方式,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讲解文言文的古老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多义性,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语和表达方式。
2.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
讲解文言文的六书八部和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
3. 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常用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的词汇量。
4. 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
选取经典文言文文章,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练习。
5. 文言文的写作。
讲解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语法结构、词汇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通过阅读和翻译练习,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讨论法。
通过讨论文言文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介绍文言文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
2. 讲解。
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语法结构、词汇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通过阅读和翻译练习,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万能教案模板初中
![文言文万能教案模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06a3e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文言文吗?为什么?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文言文的看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词,查字典了解字义。
2.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
(三)合作探究1. 小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文言文特殊句式?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讨论1.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一词多义、通假字?2.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文言文知识,熟读课文。
2. 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4.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五、板书设计《文言文万能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2. 自主学习3. 合作探究4. 课堂讨论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五、板书设计备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需求。
初中文言文课文阅读教案
![初中文言文课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ec7b9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1.png)
初中文言文课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
2. 理解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把握文章的大意。
3. 领会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表达的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4. 学习作者以景托志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朗读和断句。
2. 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
2.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文言文《岳阳楼记》的课文文本。
2. 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资料。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文言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岳阳楼记”,提问:“你们知道岳阳楼是什么吗?为什么范仲淹要写这篇文章?”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予”、“越”、“登”等,并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分析课文中描绘岳阳楼美景的句子,如“云梦泽、浩荡、千峰、争流”等,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a. 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岳阳楼的美景?b. 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c. 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五、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进行写景的练习,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小文章。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文言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案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3287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3.png)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初一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古文词汇的掌握程度。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加强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背景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教材:选取课文《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教学文本。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2. 阅读课文,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结构和句子的意义。
3. 教师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课文中的名词、动词、句式等。
4. 教师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并对重点词汇进行解读和讲解。
5. 师生共同练习课文中的句子,增加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进行文言文课文背景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7. 学生扩展阅读其他相关古代文学作品,加深对古代文学的了解。
8. 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9.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交流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题导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教师准备:课件、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等。
七、评价与反思:1. 教师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教师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结束。
初中生语文古文阅读教案
![初中生语文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b3c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初中生语文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文阅读技巧,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岳阳楼记》(节选)、《醉翁亭记》(节选)、《出师表》(节选)等。
2.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句式特点,以及古文阅读的方法。
3. 教学难点:古文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和句式,如何正确理解古文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古文,尝试理解文意。
3. 讲解: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古文词汇、语法、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方法。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互相学习。
5. 朗读:让学生朗读所学古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默写:要求学生默写所学古文,巩固记忆。
7. 作业:布置相关的古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古文阅读的学习氛围。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差异性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4. 激励性评价: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总之,初中生语文古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3年文言文教案三篇_4
![2023年文言文教案三篇_4](https://img.taocdn.com/s3/m/e3152e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f.png)
2023年文言文教案三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
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
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__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9d34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c.png)
文言文阅读指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词汇量和语感。
3. 通过阅读文言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断句、实词理解、虚词辨析等。
2. 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3. 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4. 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分析文言文词汇和语义。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分析文言文词汇和语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解读。
4. 讨论: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
2. 网络资源:古代文学作品、文言文阅读技巧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和相关图像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和语义的理解,文言文句式的分析,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八、教学计划:1. 第一周: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 第二周: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3. 第三周: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4. 第四周: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5. 第五周:综合练习和复习。
九、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初中古文阅读教案
![初中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9d18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d.png)
初中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古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基础知识:介绍古文的词汇、语法、句式等特点,使学生对古文有基本的了解。
2. 古文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古文阅读的方法,如注释、翻译、推测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经典古文选读: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古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文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文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古文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让学生对古文有全面的认识。
3. 示范:以一篇简短的古文为例,示范阅读方法,如注释、翻译、推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文阅读的乐趣。
4. 练习:布置一些古文阅读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古文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性、专注度等。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练习成果,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了解学生对古文阅读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1. 古文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的古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古文阅读材料。
2. 辅助工具:如词典、翻译软件等,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3. 教学多媒体: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 创设情境: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综合实际活动教案之《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综合实际活动教案之《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d910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e.png)
初中语文综合实际活动教案之《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阅读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本义和义项,熟练使用汉字词语。
3.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文章背后的思想和文化,理解并分析古代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4.学生能够应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
二、教学内容1.课文:《离骚》2.教学重点:词语理解和应用、句子成分分析、故事情节阅读。
3.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系统地讲授词语理解和应用、句子成分分析和故事情节阅读。
在讲解中,老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思想。
(2)阅读法通过学生自行阅读,培养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分段阅读,逐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3)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其他文言文文章,并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写作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古代文言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2.例文欣赏选择《离骚》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基本句式。
教师对于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方法作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本义和义项,培养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3.学生自行阅读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理解文章的内涵。
同时,鼓励学生应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
4.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其他文言文文章,并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写作和讨论。
在讨论中,鼓励学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5.总结通过总结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对于古代思想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两大方面:教学效果评价和学生评价。
1.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讨论和写作,以及文言文阅读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
2.学生评价在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填写学生评价表,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fa0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3.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
3. 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解读文言文材料。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 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4.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5. 文言文写作的要点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特殊句式的翻译。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要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题目,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
2. 教学进度:每课时完成1-2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辨析,通过举例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2. 新课内容: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文言文句子结构。
七、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翻译。
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识别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语文教案 古代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教案 古代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cf7cf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e.png)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文言文阅读初中语文教案: 古代文言文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包括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等;2.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包括通读全文、理解句子和推测词义等;3. 增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拓宽文学阅读的广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代文言文课文《红楼梦》第一回;2. 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文、音频等方式介绍古代文言文的背景和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以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呈现】1. 出示古代文言文课文《红楼梦》第一回的内容;2. 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感受古代文言文的韵味和表达方式;3. 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引导】1.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掌握推测词义和理解句子的方法;3. 分小组讨论和解读课文中的典故和文化背景。
【拓展】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古代文言文课文进行阅读;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发现;3. 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言文的发展和影响。
【归纳】1. 整理学生的学习笔记,归纳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2. 总结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作品和相关文化知识。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古代文言文作品,鼓励他们继续阅读;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编写古代文言文的短篇故事或诗歌;3. 定期组织古代文言文读书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六、课堂作业1. 阅读并理解古代文言文课文《红楼梦》第一回;2. 完成课堂讨论中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想;3. 选择一篇古代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下阅读心得。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初中课程教案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初中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dd1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2.png)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初中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通过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重点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文言文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辨析。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导入】1.引入课题,介绍文言文的地位和作用。
2.与学生讨论文言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学习活动】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介绍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繁复的句法结构、丰富的修辞手法等。
-回顾文言文的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战国末期的《孟子》等。
-对比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和联系。
2.学习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分析古文结构,理解文章脉络和段落层次。
-认识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成语,提高词语辨析和理解能力。
-培养对古代典籍和名篇的阅读兴趣。
3.进行文言文阅读实践。
-以课文《论语·为政》为例,进行逐句解读和理解。
-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文的意思,加深理解。
-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分析能力。
4.文言文阅读与作文的结合。
-通过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写作技巧。
-以《孟子·离娄上》为例,进行作文素材的提取和拓展。
-引导学生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实践,提高作文水平。
【总结】1.总结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3.展示学生的文言文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练习和作业1.课堂练习:分组阅读文言文短文,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2.作业:选取一篇文言文,进行独立阅读和理解,写一篇作文并加以润色。
六、教学参考与资源1.教材:《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初中版)2.参考书:《古代汉语入门》、《文言文阅读技巧》等3.相关资料:文言文名篇、典籍选段等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文言文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生古文诵读教案大全初中
![学生古文诵读教案大全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32a6526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d.png)
学生古文诵读教案大全初中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文诵读,感受古文的语言美和韵味。
2.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滕王阁序》片段2. 《出师表》片段3. 《岳阳楼记》片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文诵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古文的语言美和韵味。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滕王阁序》片段,理解文意。
2. 学生自主阅读《出师表》片段,理解文意。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滕王阁序》片段,分析其中的语言美和韵味。
2. 教师讲解《出师表》片段,分析其中的语言美和韵味。
四、诵读练习(10分钟)1. 学生集体诵读《滕王阁序》片段。
2. 学生集体诵读《出师表》片段。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古文诵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片段,理解文意。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岳阳楼记》片段,分析其中的语言美和韵味。
四、诵读练习(10分钟)1. 学生集体诵读《岳阳楼记》片段。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古文诵读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的诵读能力。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初中
![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a87581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课文言文的基础字词、语法知识。
(2)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文言文的基础字词、语法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 教学难点:(1)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理解与把握。
(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词、疑难句子。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查阅字典、词典。
3.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总结文章主旨。
(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语法知识。
(2)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5. 练习与巩固(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进行仿写、翻译等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运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脉络。
(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仿写、翻译等作业。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注:以上模板可根据具体课文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初中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10b84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5.png)
初中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教案:文言文阅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悉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常用词汇和短语;3. 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和篇章逻辑;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阅读文言文短文。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短文中的句子结构和篇章逻辑。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短文教材、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短文的图片或段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和联系。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包括:“是”、“之”、“乃”等。
并解释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篇章逻辑。
3. 阅读技巧讲解(15分钟)向学生详细介绍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理解上下文,推测词义;注意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分析语法结构等。
并引导学生通过例题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 阅读实践(3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发文言文短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文言文阅读的特点和技巧。
并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文言文阅读的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短文,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五、板书设计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呈现相应的板书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开展,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的了解和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阅读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并且文言文短文的选择也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文言文教案模板初中
![文言文教案模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97f745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d.png)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学会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翻译练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实际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结构的学习。
2.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3. 文言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1. 文言文难字的识记和理解。
2. 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文言文背景知识的拓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词汇解释、背景知识等。
2. 教学资料:相关文言文阅读材料、练习题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文言文吗?为什么?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将学习一篇文言文,了解其背景知识,掌握阅读技巧,并学会翻译。
二、新课讲授1. 介绍课文背景:作者、时代背景、文学特点等。
2. 逐句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理解课文大意。
4. 进行翻译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难字解释、句子理解等。
2. 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翻译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拓展1. 阅读课外文言文,提高阅读水平。
2. 收集有关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拓展视野。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古文文言文阅读教案
![初中古文文言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1abc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8.png)
初中古文文言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言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言文。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2. 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文言文吗?你们觉得文言文难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和注释,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2. 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对于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掌握不够,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文言文基本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
此外,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文言文初中教案
![文言文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1ae8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b.png)
文言文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 领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和道德情操,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 学会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1. 背诵《岳阳楼记》全文。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 领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和道德情操。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
2. 感悟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事迹。
2. 简介《岳阳楼记》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理解文意。
2. 让学生圈点勾画出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三、讲解分析(20分钟)1. 对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进行讲解。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感悟作者情怀(1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作者政治抱负和道德情操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背诵指导(10分钟)1. 让学生跟读《岳阳楼记》,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2. 指导学生如何背诵文章,提高背诵效果。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深入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岳阳楼记》,使学生了解了作者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道德情操,感受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同时,要加强背诵指导,让学生熟记《岳阳楼记》全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一)(12)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
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曰:“吾非不知也。
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
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
”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
士良,元济①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
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愬曰:“真丈夫也!”命释其缚。
士良乃自言:“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生之,请尽死以报德!”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
”愬曰:“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
”遂往,克其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出。
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
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
【注】①元济:指判将首领吴元济。
②胡床:室具。
1.下列句中的“其”与“遂往,克其外城”听“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真无马邪B.公问其故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李愬以“不肃”示贼军,目的在于诱导贼军轻敌,不做防备。
B.李愬先要杀丁士良,后又重用他,可见李愬是一个爱将才的人。
C.李愬亲自询问投降士兵,可以看出他善待战俘,宽厚仁慈的品性。
D.李愬出其不意攻打吴房,并严令部下不许后退,充分表现了李愬用兵的机智与勇武。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贼易之易:②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将:③今公生之生:④众惊,将走走: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译文:(2)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
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
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及卒,谥文正。
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
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①矫厉:振奋。
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
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
④治第:建府宅。
⑤逸老:安享晚年。
⑥形骸:形体、身体。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分)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每感激论天下事:(2)吾今年逾六十:(3)乃谋治第树园圃:(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4.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4分)答: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
(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14分)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无妻子()②日与对酌()③群有奴婢数人()④终于家()(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绩爱其真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与(《醉翁亭记》)C.其真不知马也(《马说》)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遂相近结庐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2分)译文:(2)例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2分)译文:4.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2分)答:(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0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辍耕之垄上()(2)若为佣耕()(3)毋妄言,族矣()(4)皆已惮籍矣()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
译文:3.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3分)思想性格:描写方法:(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
颜率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复诣齐。
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楚,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颜率: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周君患之()(2)发师救周()(3)颜率复诣齐()(4)子之数来者()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子之数来者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B.寡人将寄径于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C.齐王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3.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译文:(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译文:(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译文:4.“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3分)答:(六)王冕僧寺夜读(9分)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③。
父怒,挞④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
②陇:通“垄”,田埂。
③蹊田:践踏田地。
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狞:凶恶。
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⑩被:通“披”,穿。
1.(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牧牛陇上()(2)亡其牛()(3)或牵牛来责蹊田()(4)门人事冕如事性()2.(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3.(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译文:(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0分)申屠献鼎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②斜错,其文③烂如④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⑤象而铸之。
淬⑥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
第⑦不知孰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辩数不已。
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
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①申屠敦:人名。
申屠,复姓。
②云璃(chī)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
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
③文:花纹。
④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
如,形容词词尾。
⑤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
⑥淬(cuì):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
⑦第:但,只。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呼金工象而铸之象:贵人宝之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译文:(2)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译文: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申屠敦遭遇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一)(12分)【参考译文】李愬来到唐州,亲自去看望将士们,慰问抚恤受伤和生病的人,不摆威严的架子。
有人进言说军中政事不够整肃,李愬说:“我并不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