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bendingmember)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而轴力可以忽视不计的构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主要形式是板(Slab)和梁(beam),它们是组成工程结构的基本构件,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很广。
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截面将承受弯矩M和V的作用。
因此设计受弯构件时,一般应满意下列两方面的要求:(1)由于弯矩M的作用,构件可能沿弯矩最大的截面发生破坏,当受弯构件沿弯矩最大的截面发生破坏时,破坏截面与构件轴线垂直,称为正截面破坏。
故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由于弯矩M和剪力V的共同作用,构件可能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努力都较大的截面破坏,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斜交,称为沿斜截面破坏,故需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为了保证梁正截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在设计时除了适当的选用材料和截面尺寸外,必需在梁的受拉区配置足够数量的纵向钢筋,以承受因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为了防止梁的斜截面破坏,必需在梁中设置肯定数量的箍筋和弯起钢筋,以承受由于剪力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第一节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与构造一、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板是在两个方向上(长、宽)尺度很大,而在另一方向上(厚度)尺寸相对较小的构件。
钢筋混凝土板可分为整体现浇板和预制板。
在施工场地现场搭支架、立模板、配置钢筋,然后就地浇筑混凝土的板称为整体现浇板。
通常这种板的截面宽度较大,在计算中常取单位宽度的矩形截面进行计算。
预制板是在预制厂和施工场地现场预先制好的板,板宽度一般掌握在Inl左右,由于施工条件好,预制板不仅能采纳矩形实心板,还能采纳矩形空心板,以减轻板的自重。
板的厚度h由截面上的最大弯矩和板的刚度要求打算,但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耐久性的要求,《大路桥规》规定了各种板的最小厚度;行车道板厚度不小于IOOmm人行道板厚度,就地浇注的混凝土板不宜小于80mm,预制不宜小于60mm。
空心板桥的顶板和底板厚度,均不宜小于80mm。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因此得出
b
1
1
fy
cu E s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平衡条件: 1 fcbxb= fyAs
可得出 1fcbbh0fyAs,max ---(4-15)
可推出适筋受弯构件最大配筋率max与 b
的表达式
maxAbs,m 0 hax b
1fc fy
---(4-16)
fy h0
360 465
0.2% h 0.2% 500 0.215%,可以。
h0
465
例题2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已知一单跨简支板,计算跨L0=2.34m,承受均 布荷载qk=3kN/m2(不包括板自重);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可
最小配筋率ρmin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2.2适筋受弯构件截面受力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 截面开裂前阶段。
第二阶段 —— 从截面开裂到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前阶段。
第三阶段 —— 钢筋屈服到破坏阶段。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各阶段和各特征点的截面应力 — 应变分析: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式(4-16)可知,当构件按最大配筋率配筋时,由式
M1fcb(xh02 x) (4-9a)
可以求出适筋受弯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 m a1 x fc b 0 2b h ( 1 0 .5 b )sb b 0 2h 1 fc
其中, sb ----截面最大的抵抗矩系数,可查表。
坏。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的配筋形式
P
P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r As f y As a1 fcbx x a1 fc
bh0 bh0 f y bh0 f y h0 f y
令
x
h0
则
r
a1 fc
fy
令b为 = r max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即
rmax
b
a1
f
fc
y
= r max时的破坏形态为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
c fc e0 e ecu
n
2
1 60
(
fcu,k
50)
2.0
各系数查表4-3
e0 0.002 0.5( fcu,k 50)105 0.002
ecu 0.0033 0.5( fcu,k 50)105 0.0033
4.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本构关系)
Ese e e y fy e ey
4.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研究
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过程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裂缝开裂前 • 第二阶段:从开裂到钢筋屈服 • 第三阶段:从钢筋屈服到梁破坏
(1)第I阶段
当荷载比较小时,混凝土基本处 于弹性阶段,截面上应力分布为三 角形,荷载-挠度曲线或弯矩-曲率 曲线基本接近直线。截面抗弯刚度 较大,挠度和截面曲率很小,钢筋 的应力也很小,且都于弯矩近似成 正比。
My
Mu
Failure”,破坏前
可吸收较大的应变
能。
0
f
2.超筋梁(Over reinforced)破坏
钢筋配置过多,将发生这种破坏。 破坏特征:破坏时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强度,破坏是由 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引起,没有明显预兆,为脆性破 坏。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0 Nd Nu 0.9( fcd Acor kfsd As0 As fsd )
k —— 间接钢筋的影响系数,混凝土强度C50
及以下时,k=2.0;C50-C80取k=2.0-1.7,中 间直线插入取值。
混凝土 强度
k
≤C50 2.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例题2:圆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直径为450mm, 计算长度2.25m, 轴向压力设计组合值Nd=2580kN, 纵筋用HRB335级,箍筋用R235级,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25。I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二级,试进行构 件的配筋设计。
2.25512 1%
0.45
As1%4 4520 15m 902m
A co r45 420 30 119 m3 2m 99
f s d —— 间接钢筋的强度;
Acor —— 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
A s 0 —— 间接钢筋的换算面积,As0
dcor As01
S
;
A s 0 1 —— 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S —— 间接钢筋的间距;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2 配有纵向钢筋和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四、 螺旋箍筋轴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1 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五、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截面设计之二(尺寸未知):
如果尺寸未知,则 先假设一个ρ′,令稳定系数φ=1; 求出截面面积A,取整; 重新计算φ,求As′.
例题略。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1 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主要和构件的长细比有关,长细比越大,稳定 系数 越小。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配筋率 为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按Ⅲa 阶段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等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梁所能承受的弯矩M cr (M cr 为按Ⅰa 阶段计算的开裂弯矩)。
对于受弯构件, 按下式计算:(2)基本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基本公式式中:M —弯矩设计值;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x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2)适用条件l 为防止发生超筋破坏,需满足ξ≤ξb 或x ≤ξb h 0; l 防止发生少筋破坏,应满足ρ≥ρmin 或 A s ≥A s ,min=ρmin bh 。
在式(3.2.3)中,取x =ξb h 0,即得到单筋矩形截面所能min t y max(0.45f /f ,0.2% )ρ= (3.2.1) sy c 1A f bx f =α(3.2.2)()20c 1x h bx f M -≤α(3.2.3) ()20y s x h f A M -≤(3.2.4)或承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3)计算方法 1)截面设计己知:弯矩设计值M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构件截面尺寸b 、h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计算步骤: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 0h 0=h -a s式中h —梁的截面高度;a s —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
承载力计算时,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 可近似按表3.2.4取用。
表 3.2.4 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 的近似值(㎜)②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并判断是否属超筋梁若x ≤ξb h 0,则不属超筋梁。
否则为超筋梁,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构件种类纵向受力 钢筋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梁一层 40 35 二层65 60 板一层2520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
③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 s ,并判断是否属少筋梁若A s ≥ρmin bh ,则不属少筋梁。
否则为少筋梁,应A s=ρmin bh 。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弯曲方向上的抗弯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σ*y*S其中,M为弯矩,单位为N·mm;σ为截面的应力,单位为N/mm²;y为截面的离心距,即截面中心到受拉纤维的距离,单位为mm;S为截面的抵抗矩,单位为mm³。
剪切方向上的抗剪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τ*A其中,V为剪力,单位为N;τ为截面中剪应力,单位为N/mm²;A为截面的剪切面积,单位为mm²。
综合考虑两种方向上的抗弯承载力,可以得到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W = Min(M/b , V/yc)其中,W为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单位为N;M为弯矩,单位为N·mm;b为截面的宽度,单位为mm;V为剪力,单位为N;yc为截面的离心距,即截面中心到受拉纤维的距离,单位为mm。
在实际设计中,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通常需要根据材料的强度参数和结构的要求来确定截面的尺寸和形状。
在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材料的强度参数:计算前需要明确截面所采用的材料的强度参数,如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
2.截面形状的选择:根据结构的要求和截面的受力条件,选择适当的截面形状,如矩形、圆形、梯形等。
3.弯矩和剪力的确定:根据结构的受力分析,确定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大小。
4.抵抗矩和剪切面积的计算:根据截面形状的不同,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抵抗矩和剪切面积。
5.安全系数的考虑: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在计算过程中通常会引入相应的安全系数,以考虑不同因素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之,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弯曲方向上的抗弯矩和剪切方向上的抗剪力,通过综合考虑两者,可以得到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在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明确材料的强度参数,选择适当的截面形状,并考虑安全系数的影响,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d d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包括γ0和ϕ值在内);γd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系数,见附录3表3; N u 截面极限轴向力;ϕ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见表5-2;表5-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ϕA 构件截面面积(当配筋率%3/>=A A s c f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计算现浇混凝土柱时,如截面长边或直径小于300mm 时,则式(5-1)中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 y f '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s A '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三)普通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1.截面设计(1)根据构造要求确定构件截面的形状和尺寸,选定材料的强度等级; (2)确定稳定系数ϕ:利用表5-2 ;稳定系数ϕ值主要与柱的长细比l 0/b 有关,此处b 为矩形截面柱短边尺寸,0l 为柱子的计算长度(与柱两端的约束情况有关,可自表5-1查得,其中l 为构件支点间长度,s 为拱轴线的长度)。
表5-1 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l 0(3s()s y c dd u1A f A f N N ''+=≤ϕγγ(4)选择纵向钢筋钢筋混凝土柱内配置的纵向钢筋常用Ⅱ级或Ⅲ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钢筋的根数不得少于4根,每边不得少于2根;直径不应小于12mm ,工程中常用钢筋直径为12~32mm ,宜选用根数较少的粗直径钢筋以形成劲性较好的骨架。
2)在轴向受压时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在偏心受压时沿截面短边均匀布置。
3)现浇立柱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 ,同时中距也不应大于350mm 。
在水平位置上浇筑的装配式柱,其净距与梁相同,当偏心受压柱的长边大于或等于600mm 时,应在长边中间设置直径为10~16mm ,间距不大于500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同时相应地设置联系拉筋。
(5)并验算配筋率ρ:1)当截面尺寸由承载力条件控制时,偏心受压柱的受压钢筋或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Ⅰ级钢筋)或0.2%(Ⅱ级、Ⅲ级钢筋);轴心受压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4%。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资料
槽形板
二、截面尺寸 高跨比h/l0=1/8~1/12
矩形截面梁高宽比h/b=2.0~3.5 T形截面梁高宽比h/b=2.5~4.0。(b为梁肋) b=120、150、180、200、220、250、300、…(mm),
250以上的级差为50mm。 h=250、300、350、……、750、800、900、
4.3.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1) 截面的应变沿截面高度保持线性分布-简称平截面假定
ec
f e ec es
y xc h0 xx
f xc
h0
(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y
es
M xc
C
Tc T
(3) 混凝土的压应力-压应变之间的关系为:
σ
fc
上升段
c
f
c
[1
(1
e e0
M0
C 超筋梁ρ>ρmax
My B
Mu
适筋梁 ρmin<ρ<ρmax
A少筋梁ρ>ρmax
0
f0
超筋破坏形态
> b
特点: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 不屈服。
钢筋破坏之前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裂缝开 展不宽,延伸不高,梁的挠度不大。破坏带 有突然性,没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脆性 破坏类型。
M0
a
≥30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
截面上所有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到受拉边缘的竖向距离
为a,则到受压边缘的距离为h0=h-a,称为截面有效高度。
d=10~32mm(常用) 单排 a= c+d/2=25+20/2=35mm 双排 a= c+d+e/2=25+20+30/2=60mm
[精华]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材料选用
▲混凝土:现浇梁板:常用C20~C30级混凝土; 预制梁板:常用C20~C35级混凝土。
(这是由于适筋梁的Mu主要取决于fyAs,因此RC受弯构 件的 fc 不宜较高)
▲钢筋:梁常用Ⅱ~Ⅲ级钢筋,板常用Ⅰ~Ⅱ级钢筋。 (RC受弯构件是带裂缝工作的,由于裂缝宽度和挠度变形
d
a'
0.5(1 ) 0.55
故取 x = xb
h0 即取 M1 s,max 1 fcbh02
(注:为提高破坏时的延性也可取x = 0.8xb)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2)情况二:已知:M,b、h、fy、 fy ’、 fc、As’
求:As 未知数:x、 As
M f y As (h0 a)
x) 2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基本公式的另一表达形式
基本公式 1 fcbx f y As
M
Mu
1 fcbx(h0
x) 2
f y As (h0
x) 2
当令 =x/h0
s=1-0.5
s= (1-0.5 ) 此两式可知: 、 s 、 s三个系
时
数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其余两个即可
其中M1 s,max1 fcbh02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补充条件x= bh0或 = b的依据
由基本公式求得:
As
As
1 fc
fy
b h0
2
M
1 fcbh02 (1 0.5 )
f y (h0 a)
为使As 、 As’的总量最小,必须 使
d ( As As ) 0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1.梁的弯矩-曲率等价受力法梁的弯矩-曲率等价受力法是一种简化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Euler-Bernoulli梁理论。
其计算公式如下:M=σ×W=E×I×κ/c其中M为截面所受弯矩;σ为截面受压及受拉应力;W为截面模量;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为截面的惯性矩;κ为截面弯曲时的曲率;c为截面的半径。
具体步骤为: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梁的材料和几何尺寸;2)计算截面的惯性矩I;3)根据外力作用下梁的曲线形状,计算截面的曲率κ;4)根据所需的安全系数和抗弯强度,确定截面的允许应力σ;5)根据公式计算截面的抗弯承载力。
2.截面法截面法是一种采用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公式直接计算截面的抗弯能力。
根据杆件受力情况的不同,可分为梁受拉和受压两种情况。
梁受拉的计算公式为:N/A+M/W≤σc其中N为截面受拉的力;A为截面的面积;M为截面受弯矩;W为截面模量;σc为材料的抗压强度。
梁受压的计算公式为:N/A+M/W≤σt其中N为截面受压的力;A为截面的面积;M为截面受弯矩;W为截面模量;σt为材料的抗拉强度。
根据公式计算出截面受压或受拉状态下的几何形状,再根据所需的安全系数和抗弯强度,确定截面的允许应力σc或σt,最后得到截面的抗弯承载力。
3.模型法模型法是一种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来分析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通过建立杆件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截面的应力分布及强度。
该方法较为精确,但计算复杂且耗时。
总结: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梁的弯矩-曲率等价受力法、截面法和模型法等方法。
这些计算公式一般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几何尺寸和外力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来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建筑工程中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3.3.1 基本假定 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 算时,引人了如下几个基本假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 规定取用(图3-9)。
εcu——正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当计算的εcu值大于0.0033时,应取为0.0033;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系数,当计算的n大于2.0时,应取为2.0。
n,ε0,εcu的取值见表3—1。
由表3-1可见,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和等于C50时,
n,ε0和εcu均为定值。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C50时,随 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ε0的值不断增大,而εcu值却逐渐
M
f y As (h0
x) 2
(3-9b)
式中M——荷载在该截面上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h0——截面的有效高度,按下式计算
h0=h-as
h为截面高度,as为受拉区边缘到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的距离。
对于处于室内正常使用环境(一类环境)的梁和板,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保护层最小厚度(指从构件 边缘至钢筋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5mm,板内钢筋的混凝 士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
当εc≤ ε0时 σc=fc[1-(1- εc/ ε 0)n]
当ε0≤ εc ≤ εcu时 σc=fc
(3-2) (3-3)
(3-4)
(3-5)
(3-6)
式中 σc——对应于混凝土应变εc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首先,要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我们需要了解构件的几何参数,例如截面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构件的材料特性,如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即欧拉公式。
欧拉公式适用于细长的杆件,可以计算其承载力。
根据欧拉公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可以表示为:Pcr = (π^2 * E * I) / (Lr)^2其中,Pcr 是构件的临界承载力,E 是构件的弹性模量,I 是构件截面的惯性矩,Lr 是约化长度。
对于不同的构件形状,惯性矩I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形状的惯性矩计算公式:1.矩形截面:I=(b*h^3)/12,其中b是截面的宽度,h是截面的高度;2.圆形截面:I=π*(d^4)/64,其中d是截面的直径;3.方管截面:I=(b*h^3-(b'*h')^3)/12,其中b是外边框的宽度,h是外边框的高度,b'是内边框的宽度,h'是内边框的高度。
约化长度Lr的计算取决于构件的边界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边界条件的约化长度计算公式:1.双端固定支承:Lr=L;2.一端固定支承、一端支座支承:Lr=0.7*L;3.双端支座支承:Lr=2*L。
通过使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是基于一些理想化假设和条件下推导得出的,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例如构件的稳定性和局部细部构造等。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验证,以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计算,可以确定构件能够安全承受的最大压力,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通常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其破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弯矩引起的,破坏截面与构件的纵轴线垂直,称为沿正截面破坏;另一种是由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引起的,破坏截面是倾斜的,称为沿斜截面破坏。
所以,设计受弯构件时,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单筋矩形截面1.单筋截面受弯构件沿正截面的破坏特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有关。
ρ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即ρ=As/(bh0),其中A s为受拉钢筋截面面积;b为梁的截面宽度;h0为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梁的具有不同破坏特征。
①适筋梁配置适量纵向受力钢筋的梁称为适筋梁。
适筋梁从开始加载到完全破坏,其应力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3.2.1。
第I阶段(弹性工作阶段):荷载很小时,混凝土的压应力及拉应力都很小,应力和应变几乎成直线关系,如图3.2.1a。
当弯矩增大时,受拉区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应力和应变不再呈直线关系,应力分布呈曲线。
当受拉边缘纤维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εtu时,截面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即第Ⅰ阶段末,用Ⅰa表示,此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抗裂弯矩M cr,如图3.2.1b。
Ⅰa阶段的应力状态是抗裂验算的依据。
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当弯矩继续增加时,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εtu,受拉区出现裂缝,截面即进入第Ⅱ阶段。
裂缝出现后,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混凝土大部分退出工作,拉力几乎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
随着弯矩的不断增加,裂缝逐渐向上扩展,中和轴逐渐上移,受压区混凝土呈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应力图形呈曲线形,如图3.2.1c。
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是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当弯矩继续增加,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y,这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为屈服弯矩M y。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一、国内常用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1.根据构件的材料及截面形状,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
a.矩形截面承载力公式截面承载力= 0.6× f_ck × A_s + 0.4× f_y × (A - A_s)其中,f_ck为混凝土强度设计值,A_s为钢筋面积,f_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为截面总面积。
b.圆形截面承载力公式截面承载力= 0.45× f_ck × A_s + 0.45× f_y × (A - A_s)其中,f_ck为混凝土强度设计值,A_s为钢筋面积,f_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为截面总面积。
2.根据截面的受力状况进行计算。
a.单轴受力情况下,任意方向上的截面承载力公式为:截面承载力=φ×A_s×f_y其中,φ为弯曲效应系数,取值为0.93.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钢筋屈服前的截面、钢筋屈服后的截面、局部失稳等,需要按相应的规范进行计算。
二、使用公式计算正截面承载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确定构件的受力状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
2. 材料参数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值,包括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_ck、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_y等。
3.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结果是一个近似值,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安全系数选取合适的截面尺寸。
4.如果构件具有多个截面,需要分别计算每个截面的承载力,并取其最小值作为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综上所述,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构件的受力状况、材料参数以及截面形状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选取。
这样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压力作用的构件,如柱子、立柱等。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指在已知受压构件材料和几何尺寸的情况下,计算其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受压构件截面形状及尺寸: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确定受压构件的截面形状,如矩形、圆形等,以及截面尺寸,如高度、宽度、直径等。
2.分析受压构件受力状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受压构件受力状态,即确定压力作用方向、大小及作用点位置等,以便后面的计算。
3.计算受压构件的破坏性能:根据受压构件的材料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参数,计算受压构件在受力状态下的破坏性能,即确定截面的抗弯强度和抗屈服强度等。
4.计算受压构件的承载力:根据得到的受力状态和破坏性能,利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和公式,计算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具体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类:弯曲承载力计算和屈服承载力计算。
弯曲承载力计算是指根据受压构件的抗弯强度,计算受压构件在受力状态下的抗弯强度,以确定其可承受最大压力。
一般采用挠度控制理论或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来计算。
屈服承载力计算是指根据受压构件的抗屈服强度,计算受压构件在受力状态下的抗屈服强度,以确定其可承受的最大压力。
一般采用杆件稳定性理论或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一般需要考虑钢材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从而保证受压构件在承受压力时不会发生破坏。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选择适当的安全系数,以确保受压构件的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受压构件设计和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保证受压构件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安全,满足使用要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简便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简便计算正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受弯构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素,其正截面承载力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
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是评估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安全性的基础,因此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简便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可以通过极限状态计算方法来评估。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计算出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假设来简化计算。
2. 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假设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假设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的基础。
该假设认为在受弯构件的截面内,混凝土的应力分布可以近似为一个矩形。
在矩形应力分布中,混凝土的应力是一个线性递减的函数,而钢筋的应力则保持不变。
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根据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假设,可以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弯矩-曲率法和应力-应变法。
- 弯矩-曲率法:根据截面的几何特性、材料特性和荷载情况,可以通过弯矩-曲率关系来计算截面的抗弯承载力。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M = σs * As * d + σc * Ac * (d - x)其中,M为截面的弯矩,σs为钢筋应力,As为钢筋面积,d为截面的有效高度,σc为混凝土应力,Ac为混凝土面积,x为等效矩形应力分布中混凝土应力变为零的距离。
- 应力-应变法: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分别计算出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然后将二者叠加得到截面的总应力。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σ = σc + σs其中,σ为截面的总应力,σc和σs分别为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4. 工程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截面承载力的简便计算方法,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有一根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第7.3.1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箍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3.1):N≤0.9φ(fc A+f'yA's) (7.3.1)式中N--轴向压力设计值;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表7.3.1采用;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采用;A--构件截面面积;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公式(7.3.1)中的A应改用(A-A's)代替。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7.3.1图7.3.1:配置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第7.3.2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符合本规范第10.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3.2):N≤0.9(fc Acor+f'yA's+2αfyA'ss0) (7.3.2-1)A ss0=πdcorAss1/s (7.3.2-2)式中fy--间接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cor--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积;Ass0--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dcor--构件的核心截面直径:间接钢筋内表面之间的距离;Ass1--螺旋式或焊接环式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s--间接钢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的间距;α--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的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5,其间接线性内插法确定。
注:1按公式(7.3.2-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本规范公式(7.3.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2当遇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应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而应按本规范第7.3.1条的规定进行计算:1)当l/d>12时;2)当按公式(7.3.2-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小于按本规范公式(7.3.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时;3)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Ass0小于纵向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思考题4.1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在梁上部和下部各为多少?答:纵向受力钢筋在梁上部的净间距≧30mm且≧1.5d,d为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梁下部的净间距≧25mm,且≧d,d为下部纵向钢筋的直径。
4.2梁中架立钢筋和板中分布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确定其位置和数量?答:架立钢筋为满足构造上或施工上的要求而设置的定位钢筋。
作用是把主要的受力钢筋(如主钢筋,箍筋等)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主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受力特性。
架立钢筋的直径一般在10~14mm 之间。
位置:分布在梁上端的两角板中分布筋作用1、承担由于温度变化火收缩引起的内力2、对思辨支承的单向板,可以承担长边方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3、有助于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以使更多的受力钢筋参与工作4、与受力赶紧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位置:分布筋放在受力筋及长向支座处负弯矩钢筋的内侧,单位长度上的分布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且不宜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5%;气间距不应该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4.3梁、板中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什么?正常环境中梁、板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多少?答:保护侧的的作用:1、保护钢筋在正常情况下,不过早的背腐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2、保护层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开展,是影响表面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3、能够显著减小纵向裂缝的危害,影钢筋锈蚀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外围混凝土的劈裂抗力、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4、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截面有效高度、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适用性(表面裂缝宽度、出现塑性下沉裂缝的机率),而且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有决定性影响(脱顿时间、腐蚀速度和劈裂抗力)保护层的最小厚度:4.4什么叫配筋率?配筋率对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有何影响?答: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结构力学领域中一项基本且重要的方法。
它适用于许多工程领域,如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机械工程等。
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我们需要基于一些假定,这些假定是计算过程中的基础,也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首先,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之一是材料的线弹性。
这意味着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假设材料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可能并非完全线性,但在设计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安全系数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假定结构受力均匀。
这意味着我们假设结构的承载能力在截面的每个部分都是相同的。
这个假设在设计过程中是合理的,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在一个截面中局部过度集中应力。
第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假定结构的截面形状不会发生变化。
在计算中,我们假设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在受力作用下是保持不变的。
这个假设在许多情况下是适用的,例如在计算梁的弯曲和剪切承载力时,我们假设梁的截面形状是保持不变的。
最后,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假定结构的荷载是静态加载。
这意味着我们计算的是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承载力,不考虑动态荷载和冲击荷载的影响。
这个假设在大多数设计情况下是合理的,因为我们通常在设计中考虑的是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是材料的线弹性、结构受力均匀、截面形状不变以及静态加载。
这些假定提供了计算过程的基础,同时也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指导,并确保了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然而,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假设和调整,以确保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通常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其破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弯矩引起的,破坏截面与构件的纵轴线垂直,称为沿正截面破坏;另一种是由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引起的,破坏截面是倾斜的,称为沿斜截面破坏。
所以,设计受弯构件时,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单筋矩形截面1.单筋截面受弯构件沿正截面的破坏特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有关。
ρ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即ρ=As/(bh0),其中A s为受拉钢筋截面面积;b为梁的截面宽度;h0为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梁的具有不同破坏特征。
①适筋梁配置适量纵向受力钢筋的梁称为适筋梁。
适筋梁从开始加载到完全破坏,其应力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3.2.1。
第I阶段(弹性工作阶段):荷载很小时,混凝土的压应力及拉应力都很小,应力和应变几乎成直线关系,如图3.2.1a。
当弯矩增大时,受拉区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应力和应变不再呈直线关系,应力分布呈曲线。
当受拉边缘纤维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εtu时,截面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即第Ⅰ阶段末,用Ⅰa表示,此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抗裂弯矩M cr,如图3.2.1b。
Ⅰa阶段的应力状态是抗裂验算的依据。
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当弯矩继续增加时,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εtu,受拉区出现裂缝,截面即进入第Ⅱ阶段。
裂缝出现后,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混凝土大部分退出工作,拉力几乎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
随着弯矩的不断增加,裂缝逐渐向上扩展,中和轴逐渐上移,受压区混凝土呈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应力图形呈曲线形,如图3.2.1c。
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是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当弯矩继续增加,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y,这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为屈服弯矩M y。
它标志截面进入第Ⅱ阶段末,以Ⅱa表示,如图3.2.1d。
图3.2.1 适筋梁工作的三个阶段第Ⅲ阶段(破坏阶段):弯矩继续增加,受拉钢筋的应力保持屈服强度不变,钢筋的应变迅速增大,促使受拉区混凝土的裂缝迅速向上扩展,受压区混凝土的塑性特征表现得更加充分,压应力呈显著曲线分布(图3.2.1e)。
到本阶段末(即Ⅲa阶段),受压边缘混凝土压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受压区混凝土产生近乎水平的裂缝,混凝土被压碎,甚至崩脱(图3.2.2b),截面宣告破坏,此时截面所承担的弯矩即为破坏弯矩M u。
Ⅲa阶段的应力状态作为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依据(图3.2.1f )。
由上述可知,适筋梁的破坏始于受拉钢筋屈服。
从受拉钢筋屈服到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即弯矩由M y增大到M u),需要经历较长过程。
由于钢筋屈服后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使裂缝急剧开展和挠度急剧增大,给人以明显的破坏预兆,这种破坏称为延性破坏。
适筋梁的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发挥。
②超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这种梁由于纵向钢筋配置过多,受压区混凝土在钢筋屈服前即达到极限压应变被压碎而破坏。
破坏时钢筋的应力还未达到屈服强度,因而裂缝宽度均较小,且形不成一根开展宽度较大的主裂缝(图3.2.2c),梁的挠度也较小。
这种单纯因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破坏,发生得非常突然,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
实际工程中不应采用超筋梁。
③少筋梁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
这种梁破坏时,裂缝往往集中出现一条,不但开展宽度大,而且沿梁高延伸较高。
一旦出现裂缝,钢筋的应力就会迅速增大并超过屈服强度而进入强化阶段,甚至被拉断。
在此过程中,裂缝迅速开展,构件严重向下挠曲,最后因裂缝过宽,变形过大而丧失承载力,甚至被折断(图3.2.2a )。
这种破坏也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
实际工程中不应采用少筋梁。
2.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计算原则 1)基本假定如前所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适筋梁Ⅲ阶段的应力状态为依据。
为便于建立基本公式,现作如下假定:①构件正截面弯曲变形后仍保持一平面,即在三个阶段中,截面上的应变沿截面高度为线性分布。
这一假定称为平截面假定。
由实测结果可知,混凝土受压区的应变基本呈线性分布,受拉区的平均应变大体也符合平截面假定。
②钢筋的应力s σ等于钢筋应变s ε与其弹性模量s E 的乘积,但不得大于其强度设计值y f ,即y s s s f E ≤=εσ。
③不考虑截面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④受压混凝土采用理想化的应力-应变关系(图3.2.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下时,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33=u ε。
图3.2.2 梁的正截面破坏(a )少筋梁;(b )适筋梁;(c )超筋梁2)等效矩形应力图根据前述假定,适筋梁Ⅲa 阶段的应力图形可简化为图3.2.4b 的曲线应力图,其中x n 为实际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为进一步简化计算,按照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大小不变、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作用点不变的原则,将其简化为图3.2.4c 所示的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n x x 1β=,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应力值为c f 1α,其中c f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1β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1α为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11αβ、的值见表3.2.1。
表3.2.1 11αβ、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0.8 0.79 0.78 0.77 0.76 0.75 0.741.00.990.980.970.960.950.943)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图3.2.4 第Ⅲa 阶段梁截面应力分布图(a )截面示意;(b )曲线应力图;(c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比较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前者始于受拉钢筋屈服,后者始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理论上,二者间存在一种界限状态,即所谓界限破坏。
这种状态下,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和受压区混凝土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是同时发生的。
我们将受弯构件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与截面有效高度0h 之比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用ξ 表示,0h x =ξ ,适筋梁界限破坏时等效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称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用b ξ 表示。
b ξ值是用来衡量构件破坏时钢筋强度能否充分利用的一个特征值。
若b ξξ>,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不能屈服,表明构件的破坏为超筋破坏;若b ξξ≤,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已经达到屈服强度,表明发生的破坏为适筋破坏或少筋破坏。
各种钢筋的b ξ值见表3.2.2。
表3.2.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b ξ值钢筋级别b ξ≤C50C55 C60 C65 C70 C75 C80 HPB235 0.614 — — — — — — HRB335 0.5500.5410.5310.522 0.512 0.503 0.493 HRB400RRB4000.5180.5080.4990.4900.4810.4720.463注:表中空格表示高强度混凝土不宜配置低强度钢筋。
4)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截面最小配筋率ρmin少筋破坏的特点是 “一裂即坏”。
为了避免出现少筋情况,必须控制截面配筋率,使之不小于某一界限值,即最小配筋率ρmin 。
理论上讲,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是:配筋率为ρmin 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按Ⅲa 阶段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等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梁所能承受的弯矩M cr (M cr 为按Ia 阶段计算的开裂弯矩)。
当构件按适筋梁计算所得的配筋率小于ρmin 时,理论上讲,梁可以不配受力钢筋,作用在梁上的弯矩仅素混凝土梁就足以承受,但考虑到混凝土强度的离散性,加之少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以及收缩等因素,《混凝土规范》规定梁的配筋率不得小于ρmin 。
实用上的ρmin 往往是根据经验得出的。
梁的截面最小配筋率按表3.2.3查取,即对于受弯构件,ρmin 按下式计算:ρmin = max (0.45,0.2% ) (3.2.1)表3.2.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全部纵向钢筋0.6 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一侧的受拉钢筋45,且不小于0.2 注:①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②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③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基本公式及其适用条件由图3.2.4c所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得出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3.2.2)(3.2.3)或(3.2.4)式中M—弯矩设计值;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2.2.2采用;f 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表2.1.1采用;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式(3.2.2)~(3.2.4)应满足下列两个适用条件:1)为防止发生超筋破坏,需满足ξ≤ξb或x≤ξb h0,其中ξ、ξb分别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和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2)防止发生少筋破坏,应满足ρ≥ρmin或As ≥Asmin,Asmin =ρmin bh,其中ρmin 为截面最小配筋率。
在式(3.2.3)中,取x=ξb h b,即得到单筋矩形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3.2.5)(3)计算方法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可以分为有两类问题:一是截面设计,二是复核己知截面的承载力。
1)截面设计己知:弯矩设计值M,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构件截面尺寸b、h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计算步骤如下: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0h0= h - a s(3.2.6)式中h—梁的截面高度;a s—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
承载力计算时,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可近似按表3.2.4取用。
表3.2.4 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的近似值(㎜)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种类纵向受力钢筋层数≤C20≥C25一层40 35 梁二层65 60 板一层25 20②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并判断是否属超筋梁(3.2.7)若x≤ξb h0,则不属超筋梁。
否则为超筋梁,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改用双筋截面。
③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 s,并判断是否属少筋梁(3.2.8)若A s≥ρmin bh,则不属少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