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典主义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古典油画人物赏析
1、技法变革:凡艾克《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2、人文主义:达芬奇《蒙娜丽莎》 3、时代精神: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二、中国人物油画古典风简介
1、靳尚谊《塔吉特新娘》《女青年歌手》 2、罗中立《父亲》
杨·凡艾克《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又译扬·凡·爱克) (1385年-1441年), 尼德兰画家,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 大的画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 物,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被誉为“油画之父”。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桑西(1483 —1520),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 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 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 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蒙娜丽莎》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享年67岁),意大利学者、艺 术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 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 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 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 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47)
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47)【海外绘画】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47)691. 画家名称:Louise Vigee Le Brun (路易丝·维瑞·勒布伦)作品名称:Le Brun(勒布伦)画家表现了她的精神面貌和她秀美的芳姿。
她风姿绰约,长有一张秀美的脸庞,深色的长裙与华丽的荷叶领,团绒帽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衬托出画家的庄重与女性的妖媚的气质。
绘画这幅画时,勒布伦已经是36岁了,可见画家本人的姿色非同一般。
692.画家名称:Luis Ricardo Falero (路易斯·里卡多)画家简介:里卡多是一位西班牙画家,他是专攻女性裸体和神话和幻想的设置。
他大多数的作品包含至少一个女性裸体或赤裸着上身的裸体,他最常见的媒介是布面油画。
里卡多出生在托莱多,在巴黎学学习艺术、化学和机械工程。
里卡多对天文学和天体星座很感兴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创作绘画了这方面的作品。
他著名的作品有《月亮仙女》、《平衡星座仙子》、《双恒星仙子》等。
作品名称:Moon Nymph(月亮仙女)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693.画家名称:Luis Ricardo Falero (路易斯·里卡多)作品名称:Moonlit Beauties(月光下的仙女)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694.画家名称:Luis Ricardo Falero (路易斯·里卡多)作品名称:The Balance of the Zodiac(平衡星座仙子)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695.画家名称:Luke Fildes (卢克·菲尔德斯)画家简介:无作品名称The Doctor(医生)画家菲尔德斯的儿子死于圣诞节,他很悲伤。
但面对只有听诊器和止痛药的医生,画家也很感激。
因为这个医生整夜守候及关注着奄奄一息儿子。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关于这幅画的唯一的一点资料。
看着床上昏迷的孩子,这幅画让人悲伤无奈又愤恨。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概述西方古典绘画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本文将通过赏析一些经典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探讨其艺术风格、主题表达以及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
1.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背景介绍《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大师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于16世纪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并至今仍然是全球艺术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艺术风格与特点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了革命性的手法,如采用透视、柔和色调等。
这幅肖像画展现了人物面部微笑、眼神坚定而深邃,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达·芬奇通过极富神秘感的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细节处理,赋予了这幅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题与意义《蒙娜丽莎》代表了达·芬奇追求真实和完美的价值观。
画中蒙娜丽莎散发出的微笑暗示着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秘密,仿佛在向观者传递信息。
此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解读,成为了西方绘画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品之一。
《蒙娜丽莎》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开创了新颖而现实主义的肖像画风格,在技法、构图和表现手法上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启示。
其经典性使得该作品成为西方文化中最有名、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
2.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背景介绍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雕塑家和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天赋而闻名于世。
《创造亚当》是他在西斯廷教堂进行壁画装饰时的其中一幅杰作。
艺术风格与特点通过神圣而庄严的形象塑造、着重对肌肉结构的描绘以及细腻精湛的绘画技巧,《创造亚当》展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美的完美体验。
他巧妙地运用悬浮感和动态再现,使得图像生动直观地表达了上帝创造亚当之景。
主题与意义《创造亚当》反映了信仰与宗教思想对于艺术家创作的深远影响。
这幅作品寓意着上帝给予人类生命和智慧,并传递出对人类尊严、价值以及与上帝之间深厚关系的思考。
意大利画家Vidan人体油画作品,极具浪漫表现力,非常美。
意⼤利画家Vidan⼈体油画作品,极具浪漫表现⼒,⾮常美。
⼀键关注喜欢艺术的朋友,都在这⾥。
关注后,可进⼊华⼈圈⾥最好的⽂化艺术微信公共平台!意⼤利画家Vidan,出⽣在意⼤利风景如画的佩鲁贾,⼩时分他就表现出对美术的极⼤兴味和热情,他先在意⼤利最好的⽶兰美术学校后到学院接受美术教育,1988年移居美国追求完成本⼈的真爱——美术。
Vidan的叔叔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诺Pino,在Vidan的画作中或答应以看到Pino对他的影响。
·······························································································································································································································································································································································································································································································································································································································································································································································································································································································································································································································································································································································································································································································································································································································································································································································································································································································································································································································································································································································································································································································································································································································································································································································································································································▼各位好朋友,本公众号已开通视频号。
新古典主义女性人体油画作品欣赏(三)
新古典主义⼥性⼈体油画作品欣赏(三)⼈体油画作品(临摹画作欣赏)—临摹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作品袁善初油画纯⼿⼯油画材质:亚⿇布、马利牌油画颜料。
安格尔的油画《凯罗琳·⾥维勒⼩姐的画像》作于意⼤利求学初期。
姑娘迷⼈的双眼,以及印衬在洁⽩⾯颊上艳丽的双唇,可以说是安格尔对这位15岁甜美少⼥的回应。
安格尔最忌别⼈将他的作品描述成是哥特式(Gothic)的,他对各种特征的描绘算得上是各种美的概念的集中了,安格尔精⼼强调了这些因素。
简单的⼏何构图被⾃然垂落的上等⽑⽪打破,暗⾊的草地及远⼭也都被⽤作映衬⽩⾊服饰,这些风景和少⼥的头部、双肩⼀起为引起我们对其⾯部的关注⽽被做了精⼼处理,外轮廓简洁、明晰。
古典主义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舍弃所有⽆助于主要效果的枝节细部,⼒求单纯,画中没有繁杂的的⾊彩,也没有让⼈眼花缭乱的短缩透视法,古典主义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赋予对象以⾼贵的美。
在《凯罗琳·⾥维勒⼩姐的画像》中,安格尔按照美的要求改变了形象,整个轮廓线⾼度提炼,充满了概括之美,所有多余的东西都被删除了,这种做法让画⾯显得更加协调。
另外,除了素描的准确性、概括性之外,画⾯的⾊彩配置也⾮常精到,从整体布局到冷暖对⽐的精⼼安排,都引⼈⼈胜,令⼈回味不已,新鲜与纯净的⾊彩的确百看不厌。
在⼀般⼈的观点中,凡是画得极细极光滑,像肖像照⽚⼀样“应物像形、随类赋彩”的作品就属于古典主义,⽽且画⾯“没有”⾊彩,除了⼩⼼翼翼涂出来的“酱油调⼦”外别⽆所长,这实在是⼀个不可原谅的误解。
实际上,当⼈们站在原作前或⾯对较好的印刷品,耐⼼品味时,所有的疑虑都会烟消云散、⽆影⽆踪。
安格尔⼀⽣中所崇拜的偶像是意⼤利⽂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且这也是安格尔艺术中的主要倾向。
《⼤浴⼥》是安格尔当年在罗马完成的许多裸⼥形象之⼀,画家当时的年龄为28岁。
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36)
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36)【海外绘画】盘点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36)526.画家名称:Jean Baptiste Regnault (让·巴蒂斯特·勒尼奥)作品名称:The Death of Cleopatra (自杀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凭着色相诱使恺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击溃胞弟而出掌王位。
恺撒遇刺后,她又诱惑安东尼为其效力。
安东尼在交战中彻底败北后,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自杀。
勒尼奥的这幅作品中,描述了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自杀后的画面。
画中艳后的裸体松软地躺在床上,床尾有一个侍女死在艳后的脚边。
另一个侍女坐在床头看护着艳后的尸体。
527.画家名称:Jean Baptiste Regnault (让·巴蒂斯特·勒尼奥)作品名称:The Three Graces(三美神)画家勒尼奥的这幅三美神,强调了三位女性裸体组织在一起的形式意味;画家将她们描绘得身材修长,体态匀称。
三种姿态分别显露女性身体曲线的和谐流畅,展示出一种生命之美。
整幅作品色彩单纯,素描关系微妙,造型准确。
画家将三个不同情绪、不同姿态,不同角度的女裸体组织起来,谓之三美神,其实是对女性裸体美感的肯定,是对艺术美的肯定。
528.画家名称:Jean Baptiste Regnault (让·巴蒂斯特·勒尼奥)作品名称:The Toilet of Venus(维纳斯梳妆)没有找到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说明。
529.画家名称:Jean Baptiste Regnault (让·巴蒂斯特·勒尼奥)作品名称:The Triumph of Amphitrite(安菲特律特的凯旋)画中人物:Amphitrite <安菲特律特>是海的女神,海中50仙女之一,海神波塞冬之妻。
安菲特律特是海洋仙女,她为了躲避波塞冬的追求而逃到了大海的尽头,而波塞冬的海豚在那里找到了她,因此安菲特律特化作不朽的星座海后星。
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之十一
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仙子之十一601.画家名称:John Everett Millais (约翰·埃弗雷特·米莱)作品名称:The Sweetest Eyes Were(最可爱的眼睛)602.画家名称:John Frederick Lewis (约翰·弗里德里克·路易斯)画家简介:无作品名称:Harem Life in Constantinople(在君士坦丁堡后宫生活)603.画家名称:John Frederick Lewis (约翰·弗里德里克·路易斯)作品名称: Life in the Harem Cairo(生活在开罗的后宫)604.画家名称:John Macallan Swan (约翰·麦卡伦·斯旺)画家简介:无作品名称:A Shepherdess and her Flock(牧羊女和她的羊群)605.画家名称:John Macallan Swan (约翰·麦卡伦·斯旺)作品名称:Lady Godiva(戈黛瓦)戈黛瓦,她原来是一名善良的贵族千金,撒克逊血统。
她嫁给了统治英国考文垂的伯爵里欧弗里克。
她认为她的丈夫征收的税赋太高了,一再要求伯爵减少税收。
伯爵执拗不过,半开玩笑的说:“如果你裸体骑马走过全城的街道,我就下令减少税赋”。
不知道应该称赞勇敢,还是称赞献身,戈黛瓦真的裸体骑马,走过考文垂的街道。
她的丈夫也信守承诺,减少了人民的负担。
她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女英雄。
戈黛瓦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工程师协会,都会在协会名称前面加上戈黛瓦这三个字,这个冠名意味着某种一往无前的“赤裸的探索精神”。
又如,1982年,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3018戈黛瓦”。
在这个故事的事发地点考文垂,有一年一度的戈黛瓦节。
606.画家名称:John Macallan Swan (约翰·麦卡伦·斯旺)作品名称:Lilith(莱莉丝)莱莉丝是犹太传说中亚当的原配夫人,上帝用同一块陶土造成亚当和莱莉丝,因此两人拥有平等的地位。
裸体油画诗鉴之
裸体油画诗鉴之1、《亚当与夏娃》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507年209cm×81cm(左)209cm×83cm(右)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这幅作品在表现风格上,明显受意大利画风影响。
每个人体都占满画面空间,成为可以独立的人体作品。
夏娃动作优美,富于舞蹈性,左手去摘树上被禁的“罪恶之果”,右手扶在树枝上,双脚一前一后,婀娜多姿,显示了女性的妩媚与青春活力;亚当带有明显的古希腊风格倾向,更内在,也更平静,左手捏着带叶的苹果,右手摆向后面。
亚当和夏娃互为呼应,夏娃脸部呈现出的微笑,反衬出亚当的内心惶惑。
2、《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1505年尺寸:175×108cm德国德累斯顿美术馆这幅画是乔尔乔内27岁时的作品。
画面背景为宁静的大自然,维纳斯柔和的体形、旺盛的生命力与纯洁的心灵被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崇敬、高贵。
比例匀称的裸体流露出一种纯真,人体弧线宛转柔和,右手枕入脑后,右腿弯在膝下,形成封闭的轮廓,有一种柔顺感。
画面坡度很小,丘岗宁静,起伏的线条与人体的轮廓相呼应。
乔尔乔内擅长表现美丽的人体和优美的大自然风景,色彩华丽、明暗关系柔和、色调流畅。
《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作品中最著名、最成熟的一幅,但是没有画完他就离开了人世,其弟子提香补上了画中的风景。
这幅画可算是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幅。
3、《美惠三美神》巴龙·让·巴蒂斯特·勒尼奥1793年204cm×154cm法国卢浮宫藏勒尼奥的这幅三美神画,强调三位女性裸体组织在一起的形式意味:画家将他们描绘得身材修长,体态匀称,三种姿态分别显露女性身体曲线的和谐流畅,展示出一种生命之美;整幅作品色彩单纯,素描关系微妙,造型准确。
画家将三个不同情绪、不同姿态、不同角度的女裸体组织起来,谓之三美神,其实是对女性裸体美感的肯定,是对艺术美的肯定。
4、《美少年阿多尼斯之死》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约1512年189cm×295cm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这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国外古典油画欣赏.pptx
这幅《粗心的倾诉》:一位 少女正向她的同伴讲述一个 爱情故事,却丝毫没有察觉 到对方听后痛苦的表情。在 少女的身后有一座雕塑,表 现的是两个凑在一起的妇人 正在窃窃私语。画家这样构 图,意在增加画面的厚重, 或突出少女们交谈的情形。
《粗心的倾诉》木板油画 1895年荷兰
图文网络资料
经典欢快钢琴曲
ppt制作Fcy
2015 01 20 翻页手动 自动随意
黑发女郎,独自依靠在大 理石墙旁,以某种方式反 映着画家本人的梦想和情 绪。我们透过薄如蝉翼的 服饰,看到了少女楚楚动 人的美丽容貌。
《古典美》画布油画 1906年,英国 画家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作品对衣饰的刻画 更加让人惊叹,您 看她身旁的兰花也 跃进了我的脑海!
《农妇》画布油画 1872年 法国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 么的柔 顺和光泽!
《瓦莱里娅》 画布油画 1916年英国
《安提戈涅》 1882年英国
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 英国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
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给 社会带来的战乱以及法国人高 涨的爱国热情,让布格罗感同 身受,并通过《农妇》这样的 作品把它展示出来。塑造不失 尊严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了 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内心的 不安。
《相思》画布油画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英国 约翰.威廉.格威德作品
西欧油画艺术欣赏画家的裸女梦魇
西欧油画艺术欣赏画家的裸女梦魇1781年瑞士艺术家菲斯利创作的一幅图像让几个世纪的观众惊恐,并且启发了他们的灵感,在菲斯利的油画中,一个丰满的年轻女性弯曲地躺着,她身着白衣,被汗浸透的束腰衣袍上压着一个梦魇魔鬼,它盘踞在女子的xiong 口上,“incubus”是指代“梦魇”的同类术语,但它尤指一种神话中的生物,据说它们会降临在女人的身体上。
这幅画作被认为讲述了失去爱的人心力俱瘁的痛苦,菲斯利的社交圈包括了丹麦画家尼古莱·阿比加德(1743~1809年),他创作了自己的《梦魇》,阿比加德曾经师从巴洛克画家布歇、新古典主义者洛林与普桑等人,1772年他搬到了罗马,在那里他遇到了菲斯利,后者的影响使得阿比加德开始创作有浪漫主义元素的作品,他被认为是荷兰最前卫的历史画家和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人物。
在阿比加德版本的《梦魇》中,斜乜着眼的梦魇蹲在漂亮女人展开的沉睡身躯上,她全身ciluo ,旁边是她沉睡的情人,第二具身体被画家加入,他背对着受害者和她恶魔般的qjz ,使得图像传达得更加露骨色情,也可能更加邪恶,这不再是心理状态的肖像,而是纯粹生理恐怖的图像。
同是19世纪西班牙画家戈雅创作的一幅《农神吞噬其子》的画风场景也和阿比加德的《梦魇》一样恐怖。
1819年戈雅(1746~1828年)在马德里西部购置了一栋叫“聋人别墅”的房子,之前的房产拥有者是一位聋人,这个名字也适合戈雅,因为他在40多岁后也失去了听力。
艺术家直接在别墅的石灰墙上创作了一系列有着心理学深度的图画它们一般被称为“黑色绘画”(1819~1823年)它们并没有向公众展览的打算,在很久之后这些画才被从墙上剥下,转到帆布之上,被保存于普拉多博物馆,这幅让人萦怀的《农神吞噬其子》描绘了罗马神祇萨图努斯的神话,他害怕自己的孩子会推翻自己,于是吃掉了他们阿比加德作品《梦魇》这幅画以这个神话为基础,探讨神的愤怒、年老和年轻的冲突、作为时间之神的萨图努斯会吞噬一切等。
世界著名油画中女性形象欣赏
世界著名油画中女性形象欣赏作品资料:【画作称号】《吻》【创作者】】F·A·Moller,F·A·莫勒(俄国)【创作年代】1840年【创作题材】风俗【作品规格】59x65cm【作风】古典主义【材质】布油彩【收藏地】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关于作品及作家:画家以古典主义的疏松手法,描绘了男女青年的爱情之吻。
囿于古典主义准绳,人物描写得理性而冷静。
但画家的描绘十分精细逼真,并且以细微的观察力表示了女青年的惊惶与男青年的主动。
吻的瞬间是出人预料的,又是甘美的。
作家先容:莫勒(1812—1874年),是俄国19世纪风俗画家,在他的画中已表示出梦想主义精神。
作品资料:【画作称号】《大宫女》(The Grand Odalisque)【创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法国)【创作年代】1814年【种别】画布油画【作风】新古典主义【题材】人体【规格】91×162cm【材质】布油彩【收藏地】巴黎卢浮宫作品剖析:安格尔的艺术“傲慢绝俗,严肃庄重”,这一切可以经过他的次要作品《大宫女》表示出来。
画中,安格尔坚持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使之同一在一片安定喧哗的谐和气氛之中,就像是仔细计算过一样,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都是和部分绝不相关的极端“风险”的事情,随意改动其中的任何一处,都会使整个画面完整坍塌。
这也似乎考证了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与谐和”的实际,毕氏俯视夜空,都能觉获得星斗的组合像是用数字组成的音乐,他曾说他有很多次真的听到了“诸天音乐”。
在这幅画上,比例、色彩像数字一样按一种拙劣的次第陈设着,华丽而不失温顺。
安格尔晚年游学意大利时,也肯定经过古希腊的艺术作品感遭到了毕达哥拉斯哲学的这种富于神性的美。
故意拉长的身体,似乎表示了一种古希腊雕琢的庄重严肃的美感。
艺术并不是盲目地复制梦想,而是对倾入部分感情的生活中绽放的精神之花的倾力表达。
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子24
西洋油画中的绝美女子24766.画家名称:Sir Lawrence Alma Tadema (劳伦斯·阿尔玛·达德玛)作品名称:Silver Favorites(银色的眷恋)达德玛的怜悯情怀,从画中那些有着隽永的文化气质却包裹在清远而愁琐的外表下的女子身上隐隐地透露了出来。
画中女子虽然过着衣食无忧、悠闲消遣着每一天的生活,但观者能感觉出,从画中透出的苦闷与无聊气息,是非常明显的。
767.画家名称:Sir Lawrence Alma Tadema (劳伦斯·阿尔玛·达德玛)作品名称:The Colosseum(罗马角斗场)古罗马时期剧场建筑,世界名胜。
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面,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
角斗场又名斗兽场、露天竞技场。
达德玛在这幅画中,在有着洁白大理石高层的楼裙处,三个女子在向下观看走在角斗场宽大街道的人群。
跪在软垫上的蓝色衣裙的女子,衣着繁琐,趴在楼裙处向地面的人群张望寻找着什么。
女子身边的雕像和大理石展品上的浮雕,背景角斗场的主体建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68.画家名称:Sir Lawrence Alma Tadema (劳伦斯·阿尔玛·达德玛)作品名称:Shy(害羞)达德玛在他的作品中,借由花朵、质地坚硬的大理石和反射物质如金属、陶器等物质,将古代生活的场景融入当代的感觉,在画中赋予温和的情绪及爱慕以取悦观看者。
这幅画表现的是爱慕者故意突然出现在美貌女子面前送上鲜花,正在低头看书女子肢体语言表明,受到了惊吓,但惊吓中明显带有欢喜、害羞和不知所措。
这幅画和这帖子中66楼的<受欢迎的脚步>一样,是一幅恋爱中追求与被追求的经典绘画之作。
769.画家名称:Sir Lawrence Alma Tadema (劳伦斯·阿尔玛·达德玛)作品名称:Not at Home(不在家)达德玛在他的创作中,很少应用动态因素表现人物或增强情节感,大都是做一种静态的处理,即便是充满戏剧性变化的场面,人物似乎凝结在美丽的瞬间。
拉斐尔油画《披纱巾的少女》欣赏
拉斐尔《披纱巾的少女》画作名称:《披纱巾的少女》作者:拉斐尔(意大利)材质:布面油画规格:85×64CM馆藏:佛罗伦萨彼蒂美术馆《披纱巾的少女》又名唐娜·维拉塔,据说是拉斐尔的情人芙纳蕾娜的肖像,在这位女子肖像中,画家不仅描绘了她的美丽和多情,更是运用了一种极为丰富的色彩语言,把芙纳蕾娜的面孔和袒露的酥胸描绘得十分细腻,华贵的衣裙上,繁复精致的褶纹与单纯的披纱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肉体的温柔与魅力。
银灰色调的衣裙与白皙肌肤的色彩交相辉映,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纯洁的主旋律。
在这个形象上,宗教的神秘意味荡然无存,突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人,这无疑是画家描绘真实对象的结果。
她穿上了白色的衣裙,披上了纱巾,看上去美丽而又神秘。
也许拉斐尔在画这张画之前一定研究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这张画上似乎可以感受到达·芬奇薄雾法的运用。
这幅女子肖像,是拉斐尔最理想的女性形象,这个形象的特征可以在《西斯廷圣母》中的玛利亚那儿找到她的影子。
画家在此运用极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充分发挥色彩表现力,从美丽的肤色到华贵服饰上的绵密衣褶都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
画中少女安详而略含倩笑的脸庞,以及按在胸前的那只右手,都刻画得十分细腻。
华贵衣裙上的百褶纹,采用一种浅绛、银灰色的调子来表现,与肌肤的色彩相争辉。
由于画家以观察为基础,去掉了不必要的神秘色彩,增加了形象真实感。
《披纱巾的少女》这幅肖像运用了一种极为丰富的绘画语言。
拉斐尔充分发挥他那色彩的表现力,在这幅画上每一笔都是一丝不苟的。
画家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极具审美的女性形象。
女郎姿态优雅,她那双象天鹅绒般闪光的眼睛,面容姣好安详而略含微笑,美丽肤色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
华贵的衣裙上的百褶纹,采用一种浅绛、银灰色调子来表现,和繁复精致的褶纹与单纯的披纱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肉体的温柔与魅力。
银灰色调的衣裙与白皙肌肤的色彩交相辉映,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纯洁的主旋律。
法国新古典画家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女性肖像
法国新古典画家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女性肖像约瑟芬-伊莲娜-玛丽-波琳,布罗意公主,1853,油画,121.3 x 90.8 cms | 47 /4 x 35 /2英寸,大都会艺术博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内蒂·贝蒂·冯·罗斯柴尔德,1848年,布面油画,141.9 x 101厘米| 55 3/4 x 39 3/4英寸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制图员、版画家、雕刻师及小提琴手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英格里斯(1780年8月29日-1867年1月14日);安格尔(Ingres)出生于法国南部加龙河上游的塔恩-加龙省首府蒙托邦,父亲是肖像画家、音乐家,是他的艺术启蒙老师;安格尔的画风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严谨,对后来许多画家如德加、雷诺阿、甚至毕加索都有影响;安格尔一生最崇拜拉斐尔和古代大师,直到87岁高龄还在研究拉斐尔的作品,其最后一件作品就是据乔托的构图所画;其作品有肖像画和大量素描,还有类似中国画白描的只用线描钩轮廓的作品。
奥森维尔伯爵夫人,路易斯-艾伯丁,1845年,布面油画,131.8 x 92厘米| 51 3/4 x 36英寸,弗里克收藏| 纽约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兴浪漫主义画派杰出代表EugèneDelacroix(欧仁·德拉克鲁瓦)之间的著名争论震动了整个法国画坛,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克莱门特·布朗热夫人,玛丽-伊丽莎白·布拉佛特,约1830-1834年,布面油画,40.6 x 32.7厘米| 15 3/4 x 12 3奥森维尔伯爵夫人沐浴者的半身像,1807年,布面油画,博纳博物馆| 巴约讷| 法国作为一位对过去极为敬重的人,安格尔(Ingres)承担起学术正统派守护者角色,以对抗对手EugèneDelacroix(欧仁·德拉克鲁瓦)为代表盛行的浪漫主义风格;正如他曾解释的那样,他的榜样是伟大的大师,'在那个辉煌的世纪里,当拉斐尔为艺术的崇高设定了永恒、无可争议的界限时,他们在辉煌的记忆中茁壮成长 ... 因此,我是一个优秀的教条保守者,而不是一个创新者'。
世界最著名的40幅油画赏析
1、蒙娜丽莎 1503 年-1506 年 莱奥娜多·达·芬奇 意大利 77cm×53cm 板 油彩 巴黎 卢浮宫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 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 24 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 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 "神秘的微笑"。
世界最著名的 40 幅油画
15、阿尔卡迪的牧人 尼古拉·普桑 法国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被认为是十七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巴罗克(Baroque)大师。《阿尔卡迪的牧人》 为其代表作。在这幅画里,三男一女四位牧人正在辨认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不管 ego 是否死亡 本身,整个画面表现的确实是对“死亡”的讨论和思索。天色有点暗,有三棵远近不一的树都倾向左边,石墓线条 端庄,四个人神态各异。画面的右后方,在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这几缕光线使整个画面显得特别优美,这种对 幽暗的平衡,使人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的确,使我们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分离”(至于 说对“无意识”的恐慌,是荒唐可笑的,因为既是“无意识”,也就不会感觉到失望或痛苦的可能。)“分离”是我和别 人的,甚至是我和自己的。但这种分离不独死亡才具有。死亡只不过表示分离的不可逆转,而其他类型的(“生 的”)分离还可以给人一个幻想的机会。幻想的可能性在于其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世界最著名的 40 幅油画
8、吹笛少年 马奈 油画 1866 年 160×98 厘米
西洋古典名画欣赏
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
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也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画家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1807年画,看看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吧。
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
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
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
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安格尔--大宫女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
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尖锐,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
”然而安格尔的学生阿莫里·杜瓦尔则辩解说:“凯拉特里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
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约翰.埃.密莱--盲女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
60张古典油画人物(女孩),诠释新古典主义之美,第二期
60张古典油画人物(女孩),诠释新古典主义之美,第二期
新古典主义热潮来自于十八、十九世纪,它的艺术思想体系对美学有了新的认识,某种程度讲,是艺术家们对美好的向往和真实的追求。
在很多古典油画中的女孩,艺术家们都是通过现实中的真实写照,去揣摩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刻画。
比如画中的女孩最常见的就是,身穿华丽衣裙、佩戴名贵首饰、神态自若、姿势优雅、画面柔美等画法,以此突显出新古典主义绘画特点。
从古至今,名画有很多,艺术家也有很多,但从未有过二个艺术家能画出来相同的画。
即便临摹作品,也存有差异。
艺术是独立的个体,是艺术家表达自我的产物,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表达。
下面请欣赏新古典主义油画人物作品,感受艺术家笔下的魅力。
“女为悦己者容”—油画中喜欢梳妆打扮的贵族女人们
“女为悦己者容”—油画中喜欢梳妆打扮的贵族女人们
展开全文
提香·韦切利奥,被称为当时最有才能的画家,他的创作风格重视欢乐与享受!
如这幅《梳妆的女人》,色彩饱满,画面氛围显得热情洋溢,充满了青春活力的气息!
画面上的镜中有几名仆人拿着镜子,提香利用这面圆镜,从多个角度突出了这名交际花的美,圆润的肩膀、低胸抹裙,还有那长长的金色长发,极其俏丽的面容,会令所有女人看了妒忌,男人看了沉迷!
坐在梳妆台前照镜子的贵族女子,或端庄大方,或妖娆妩媚多姿!
鲁本斯的木板油画《梳妆打扮的维纳斯》,展现了他一贯的绘画风格,描绘了女子背部健硕的肌肉线条!
虽然只是一个背影,但那光洁的后背,以及四周的景物,渲染着这位美丽的女子,给观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陈承卫创作的《梳妆》,展现了一位现代女性正在照镜子,或许是马上要去和男朋友约会了,所以照了有照,感觉是特别满意自己的模样!
美国印象派画家理查德·爱德华·米勒创作的《窗边照镜子的女人》,托腮的女子显得沉静而又美好,真得很美!
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画家乔凡尼·贝利尼,他创作的《照镜子的女人》,显得衣衫不整,和背景的蓝天白云河流山川融为一体,突出了女子的青春活力!
这幅《照镜子的女子》,是20世纪初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创作的一幅油画,脖子那么长,五官移位的姿势,像不像正在梳妆打扮的你呢……
“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最动人的时刻,莫不是梳妆打扮的时刻,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艺术家都以此为主题,创作了很多动人的油画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的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尤其是看到整个欧洲历来的艺术大师在人生起伏中留下的心血作品,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是艺术之间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文化激情碰撞吧,虽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但国画、书法、油画给人的震撼是一样的。
摩尔人物油画《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英国,1841―1893年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
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
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
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
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
画布油画,84×129.50厘米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第一次展出,这意味着画家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
画中四个女人
的位置平衡、匀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图创造出一套个人独有的透视法,让画中人物的不同比例变得一目了然。
画中的四位女性都被抹上了反映心理特点的光泽,赋予人物形象某种神圣感,这正好让人看到了画家对于抽象地运用形式与色彩的兴趣。
莱顿正是利用形式与色彩这两种手段创造绘画的和谐构图,并用色彩突出人物的个性。
这幅画的另一个表现手段,就是地中海的风景。
这幅画呈现给观众的是以希腊神话人物造型为基础的戏剧性场面,作者采用一种舞台布景的手段,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意在让观众产生最深刻的印象。
拉斐尔前派艺术史专家和评论家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1827―1907)在1871年的画展上指出:“莱顿先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的选题感到如此得意,因为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它不具备任何象征性的意义。
但是,经他的手这么一画,就变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人物画,画面美,画中婀娜女性的色彩美,她们的衣服在风中像是一直在飘动。
”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安提戈涅》,1882年
画布油画,60.30×49.50厘米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莱顿与家人长期生活在法国和德国。
他从小喜欢绘画,并先后就读于欧洲几家著名美术学院或机构:柏林美术学院(1842―1843)、佛罗伦萨美术学院(1845―1846)和法兰克福市立美术馆(1846)。
1852年,莱顿先后迁居罗马和巴黎,1855年至1858年定居巴黎期间,他接触到“新古典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
这期间,他继续向英国皇家学院和伦敦的其它美术馆送展品。
《流放中的但丁》让他在英国名声大噪,并于186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十年后又被任命为学院院长。
莱顿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主,有时伴有地中海风景。
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古典文学,以希腊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5―前406年)的作品为基础创作的《安提戈涅》就是一个例证。
该画于1882年在英国皇家学院展出,画幅展现出来的历史感和采用的艺术语言让当时的英国观众感到亲切,让他们近距离地看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人物形象。
通过画面上安提戈涅(底比斯王俄狄普斯之女)充满忧虑的面部表情,画家向观众传递了作品的中心信息:安提戈涅不仅目睹了父亲和兄弟们的惨死,还深知自己即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古典美》,1906年
画布油画,40.60×30.50厘米约翰·威廉·格威德英国,1861-1922年
这幅作品曾经收录在史璜生的画册中。
观众透过薄如蝉翼的服饰,看到了少女的美丽。
少女楚楚动人的容貌让人浮想联翩。
格威德擅长描绘着古典服装,依靠在大理石上的女性形象。
他的作品可以被看作展示古典美的艺术长廊:黑发女郎,独自依靠在大理石旁,像是以某种方式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梦想和思绪。
作品源自希腊学院派画风及细腻的绘画手法,让人想起格威德推崇备至的英国画家莱顿(1830-1896)。
作品使用了许多19世纪末流行的艺术手法,即主题总是来自几经挖掘后的文学题材。
观看这幅作品,有一种仰视纪念碑似的感觉,这是画家的有意安排。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春》,1865年
画布油画,91.40×127厘米雅克·约瑟夫·提索特法国,1836-1902年
少有画家像提索特这样,把英国的上层社会描绘得如此之美。
因此,许多人都以为他是英国人,而实际上他出生在法国南特,在巴黎美术
学院学习绘画,与德加(1834-1917)和马奈(1832-1883)有同窗之谊。
19世纪六十年代,巴黎公社之后,他奔赴英国,定居伦敦,一住就是十一年,成就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
提索特的作品属于欧美国际时尚的氛围。
他的模特着华美时装,周旋于英国19世纪的上层社会,表现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即维多利亚精神。
提索特的作品被他的仰慕者以那个时代的极高价收购。
画中的三位少女在田野里休憩,面部没有一丝笑容,几乎可以说毫无表情,像是沉浸在对过去时光的思念里。
三个人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时髦装束,加上画面的风景,就构成了一幅美丽、充满生机和十分和谐的图画。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无言的歌》,1875年
画布油画,74.50×99.50厘米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英国,1849―
1937年
1877年,当伯恩·琼斯在格罗夫纳画廊成功参展,并一举成名之后,周围立即聚集了一批青年画家,其中就有斯特拉德威克。
当时,这位年青艺术家的创作就以《圣经》及文学、神话传说题材为主,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
斯特拉德威克的创作生涯,始于广泛吸纳无名画家的“达德利”画廊。
《无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获准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作品。
该画售出后,他得以购置了一间画室,并开始了独立的画家生涯。
这件事,在当时的英国艺术界曾引起轰动。
乔治·肖伯纳回忆说,斯特拉德威克是几经努力才将《无言的歌》放进皇家学院画廊的,不过参展之后,就获得巨大成功。
《无言的歌》画的是位目光传递爱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围的鸟鸣声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种思乡之情。
距离使我们能够透视人类的存在。
回顾过去,我们看到,19世纪后三十年,英吉利海峡两岸都在工业化大道上飞奔。
城市扩张,人口增加,工业如火如荼。
欧洲的工业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被称为“美好的时代”。
欧洲经历着短暂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