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
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美育,引导学生感知美、导行美、创造美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
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
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
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
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要让学生感受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引导学生人情入境教学的一种美育途径。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媒体设备,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领略意境之美: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
语文阅读与美育教育[论文]
语文阅读与美育教育初探语文美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美育的主渠道。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既有利于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引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又有利于培养学和铸造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美,一个很熟悉的字眼,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美,更何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
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博大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学生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
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但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因为新编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美育资源,是学习和掌握新教材本身的直接需要。
语文美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美育的主渠道。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既有利于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引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又有利于培养学和铸造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一、巧设课文导语,激发审美动机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
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
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论文
浅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占主要,而课堂上他们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为生动新异的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电化教育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语文能力,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夕阳真美》一课上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夕阳的美,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表现的美。
一、观画面,感受夕阳整体美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都要设计一个艺术的开头。
运用“美”的语言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示,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追求美”的兴趣。
《夕阳真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三册的一篇美文。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有变化的景色。
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夕阳西下的美景,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或平时缺乏观察夕阳西下这一自然美。
所以,在教学刚开始,我凭借多媒体电脑无比强大功能,演示夕阳西下的美景,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再加上教师诗情画意的讲解,让图像、声音、文字融入一体,将学生完全带入一片色彩鲜艳的夕阳美景中。
欣赏完,教师问:“你觉得夕阳怎样?”学生根据画面的感知,马上回答:“我觉得夕阳美极了!”“我觉得夕阳红红的,很可爱。
”“日落的太阳比日出的太阳还要好看。
“夕阳西下,晚霞真美!”……我让学生把看到的美景自由、开放的说,把心中看到夕阳的整体美用语言表达出来。
紧接着,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夕阳的美文。
”学生能够积极性极高,打开课本,有滋有味的朗读起来,沉浸在夕阳的美中。
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自主、积极、多样、充分地参与到语文的朗读中来。
二、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美《夕阳真美》是一篇用词精美,语句生动的文章,只有让学生朗读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用词精当,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锻炼-----读中品位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阅读写作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陈艳琼(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禄充小学 云南 澄江 652500)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优美的文章,里面描写了丰富多彩的人和物的形象。
作者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生动地、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社会、自然各个方面的现象。
从中有着赞扬人们的勤劳、朴实和善良,歌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用着优美的句子描写山川河流等。
这些课文都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能使学生感受美,并开始初步认识美。
让学生有着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心灵美和行为美,提高学生自我的审美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美的表现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过程,其中有许许多多美得因素。
具体来讲,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美自然美是现实美的其中之一,表现出自然事物中的美,包括了山川河流、虫鱼鸟兽、人等。
让人们体会到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对人们的审美观念的提高有着帮助。
大量的散文里面用着优美的句子描写自然的美。
《桂林山水》顾桂林山和水的美被作者用细腻的句子表现出来。
描写出山的“奇”、“险”、“秀”和水的“清”、“绿”、“静”,突出了桂林的奇特景色。
《荷塘月色》中作者描写了荷花在月色中的美,那些优美的句子,让人们想到了大自然的朦胧之美。
(二)生活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美有着追求,美在人的本质中本就有着价值的存在。
生活中的美,是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他直接真实的展示出人对美的追求。
语文课本中有着许多反映和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文章。
《致橡树》中作者对爱情有着平等、忠贞的观念。
让人们体会到爱情的真谛。
《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出环境的优美,让人怡情悦目。
作者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三)艺术美艺术美比现实美表现得更加纯粹、更集中、它具有着更高的美的表现形态。
艺术美是真与善的内容与美的结合。
而现实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对特性,提高人们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重要任务。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地实施美育作了探讨。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审美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乐趣,真正的美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它能使人的内心产生五笔的喜悦与兴奋,让人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提高修养,陶冶情操。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日趋强烈,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教学中,美育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在各学科的教育中,教师都可以进行美育的渗透。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教材,就具有了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而且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
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地实施美育,却需要深入探讨。
笔者现结合课堂实践,谈几点意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美的美育渗透。
中国的汉语,有其优美的音韵。
那些独立的音节,经文学大师们的组合,就能发出美的节奏,回荡起美的旋律:或刚或柔,或缓或急,错落有节,抑扬顿挫,宛若一曲曲悠扬动人的乐曲。
所以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很少要求学生默读,大都要求学生放声朗读,因为朗读要比默读给予学生的美感更为显著。
在学生朗读的语言里,不仅内含着书面语言的美感,而且蕴含着朗读者的深刻体味和感受,对学生极具感染作用。
我在课堂教学中,竭力注意让学生体会这种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美感,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美感,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从文字语言到有声语言的转化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受课文的内容,品味语言之美。
有一次公开课,上《黄山奇石》一课。
在范读课文时,我专门配上了一曲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课文中抑扬顿挫的语言,再加上古筝曲优美的旋律,一时让人心旷神怡。
朗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用了哪些优美的语句来描写这些景物的特点?因为有了音乐的参与和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思考积极,发言踊跃。
让美萦绕课堂——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加 强 诵 读 。 学 生 感 受 美 让
要 让 学 生 感 受 作 品 中 的 美 , 读 是 关 键 。学 生 在 反 朗
复 阅 读 之 中 得 以潜 心 涵 泳 , 通 文 脉 , 捉 艺 术 形 象 , 疏 捕 进 而 明 了 思 想 感 情 , 略 韵 味 意 境 , 到 美 的 熏 陶 。久 而 久 领 受
第 1 期 1 21 0 0年 1 1月
中小学教学研究
T a hn e e r hf rPr r n d l c o l e c i R s ac i g o ma ya d Mide S h os
学 科 教 学
让 美 萦 绕 课 堂
— —
浅谈语 文 阅读教 学 中的审美教育
一
宿迁
23 0 ) 2 9 0
鸣 的 语 文 教 学 不 会 是 成 功 的 教 学 。初 中语 文 教 材 中 的 众
多 佳 篇 , 浅 显 优 美 的 语 言 全 方 位 地 表 现 自然 美 。 如 : 以
日月 星 辰 的光 芒 , 红 花 绿 叶 的 色 彩 , 流 水 与 鹊 鸟 的 声 音 , - 山t  ̄的 幽 静 与 海 涛 的 喧 腾 无 不 给人 以 美 的 享 受 。 自
美 育 的 目的 。《 庐 山瀑 布 》 诗 中 的 景 色 非 常 美 : 炉 望 一 香 峰 在 阳光 照 射 下 紫 烟 缭 绕 , 散 的 瀑 流 反 射 着 阳 光 , 飞 晶
莹 闪烁 , 如银 河 从 天 上倾 倒 下 来 , 景 象 色 彩 斑斓 , 犹 这
光 彩 夺 目 , 态 万 千 , 势 无 比 雄 壮 。 教 学 时 可 利 用 电 形 气
倾 听 各 种 海 潮 的 声 音 , 受 海 潮 涨 落 的 神 奇 变 换 , 赏 感 欣 大海 的壮 观 、 力 , 醉 在对 海 的 美 的欣赏 之 中。书 读 伟 陶
小议语文教学中美论文
小议语文教学中的美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的课程。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它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的语文学习,属于打基础阶段,语文教育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原则第一条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原则。
”这些都强调了美育在语文中教学中的地位。
美育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大纲》中还规定:“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为凭借,课文要文质兼美。
”“文质兼美”是教改后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优美的语言,清新的文章结构,是它的外在美,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是它的内在美,范文中饱含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历史画卷和个人心灵历程,多方面表现的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辩之美,语言之美,这一切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在感情上给人以熏陶,在审美上给人以愉悦,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扩展人的眼界,拨动人的心弦,给学生精神世界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是深刻而细腻的。
语文范文中所体现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与语言课的思想性溶在一起构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都给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在情感交融中获得美,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美育有其丰富的内涵,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美,它们是美的绝佳载体,充分认识并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利用这些美育因素服务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
语文科具有思想性的色彩,它和数理化不同,它反映思想感情色彩,它包含伦理道德内容,学生接受德育必定同时伴随着美感的产生,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混融共存的。
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热点解读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刘文君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充分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特点,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感受美、创造美等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美育教学;探讨语文课堂是展现情感、展现美的重要阵地。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让学生产生自己的审美体验?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展现美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重点思考这些问题。
一、美育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经历了学科专家、大学教授、作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等专业人员五年的编写,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感悟文章的主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美育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础性地位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良好公民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具有独立的人格,具备创新合作的意识,更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因此,不同学段的语文课程也分别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不管是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还是在诵读古诗词方面,还是在阅读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灵性的火花,感悟语文的力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审美质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体现对人类、对大自然的关注,教育学生尊重多样的文化。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每篇选文都要具有典范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教师要根据当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从实际出发,提高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
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小学语文老师懂得如何有效地去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就会更好地将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美有深切的体验。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灵美统编教材中除了自然形象美之外,还包含了很多有生命意识的美文,这些课文都充满人性、人情之美。
比如《小英雄雨来》中,顽皮可爱、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智慧美。
面对课文中这种精神的典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深入地体会人物形象的光辉。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美育摘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和谐完整、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语文教材中的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
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之美,并激起他们对于丑的憎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关键词:美育阅读语言的意境插图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
”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
我认为学校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就要抓住小学生这一有利的人生阶段,在加强道德教育(德育)和学科教育(智育)的同时要着力实施美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沟通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思想性和审美性,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寻求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阅读教学进行美育渗透声情并茂,从阅读中体会美育。
有人问我,“小学语文教学什么最重要?”我说:“美感最重要,阅读教学中美感的培养更为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
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的主渠道。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
如我在教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课《春雨》一文时,先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牛毛、果林、桃花、树梢、田野、池塘、庄稼、青蛙等物景,使学生对这些物体留下深刻的印象,认识它们的美。
然后,上课伊始,从歌曲导入,活泼自然,体现了诗歌轻松优美的特点。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
倡导老师积极“引”,学生细心“观”、耐心“品”、用心“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启迪美、感受美、体悟美、塑造美,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引”中启迪美学生美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所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即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以此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带着兴奋之情进入文本。
法国画家安格尔说过:“要拜倒在美的面前去研究美!”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
记得有位教师在教学一首我们熟知的儿歌《小小的船》时做了精心设计,先后三次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第一次是上课开始时,在黑板上用蓝色画纸布置成“蓝天”,把金黄画纸剪成的“新月”贴在“蓝天”上,并以富有感情的语调诱导孩子们回想在晴朗的夜晚抬头赏明月的情景,使他们的情感掀起波澜;第二次是引发孩子们从弯弯的月儿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他们导入蓝天似海、新月如船的神奇境界,使他们的情感再掀波澜;第三次是让孩子们一边看图画,一边听富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并且可以随着音乐眯上眼睛,轻轻摇摆身体,在幻想中慢悠悠地飞上蓝天,坐上新月之船,陶醉在诗的意境里,这时孩子们的情感波澜被推向一个更高的波峰。
由于孩子们深深地动了情,他们就获得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从而在心灵深处对美和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观”中感受美美感的起点来自感受。
小学语文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最美的文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的融合策略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素养的重要环节,而美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两者在教育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进一步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
艺术表演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艺术表演的元素,如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或戏剧表演。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演技和表演能力,培养出自信和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教育;融合策略引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融合策略,包括设置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融合的意义和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阅读并欣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培养起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组织课外活动和引入艺术表演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只有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美育教育相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一、美育教育的概念美育教育是指通过艺术、音乐、文学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品味提升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选材、师生互动、学科融合等方面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
一、文学作品选材的美育意义文学作品是美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从而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1.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精心选择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情境,感受其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共鸣能力。
例如,通过阅读优秀的红学名篇《草地飞翔的机器猫》、《神笔马良》等,学生可以感受到友谊、努力、正义等价值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2.提高学生成为文学创作者的意识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题材、形式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从创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成为文学创作者的意识。
例如,阅读《小兵张嘎》、《草房子》等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扣人心弦,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灵感。
二、师生互动促进美育的发展师生互动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在美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审美情感的产生和增长。
1.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内涵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红帽》中奶奶究竟是傻还是精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和对话对奶奶角色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2.促进学生的感悟和表达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感悟和体验,然后进行表达。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
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合情合理的形式,多样的结构,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体会形象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看见”形象,“触摸”到形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或用画面再现情景,或用语言描述,或用实物演示,或用音乐渲染,或用表演体会,或带人生活领会,把学生带人情境,使学生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
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们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周总理伟大形象,联系到邱少云、董存瑞等为祖国解放事业献身的伟大形象,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紧紧相联。
由于他们个体形象美,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的美。
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
二、从想象中拓展情境美拨动心弦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俏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素质是小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一是价值观。
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文化观。
《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三是生命观。
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
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在“人文性”中,审美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语文教学中若抽掉人文精神,无视其中情感性和美感的特点,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师生审美情感,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重视个体心灵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有效途径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展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受教育者审美、创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非仅仅是手段。
同时,不仅在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还为今后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格打开一扇成功的大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综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在教材中有优美生动的语言,有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有丰富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巨大优势。
其优势具体表现在:题材上注重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渗透伦理亲情,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反映现代科技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在选材上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在体裁上力求形式的多样化,不拘一格,有诗歌、散文、童谣、儿歌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文章配图上,编者注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审美需求,注重融文章的内涵于画意中,使插图富有思想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在美术设计上,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课本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上,全套书都采用了暖色调进行彩印,色彩明亮柔和。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将美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建议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育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重大,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审美情感、创造力、文学修养、正确的价值观、重要性、地位、结合、学生、意义、建议、加强。
1. 引言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融入到文学作品的世界中,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思想境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
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和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从中获得快乐和乐趣。
语文阅读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语境和用词方式,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阅读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到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阅读作为学生接触文学的主要途径,也承载着美育的使命。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以《长城》为例
课 堂 实 践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
— —
以《 长城》 为例
陈 胜
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语言美 。这样 师生和课 文三者之 间 产生 了共 鸣 , 激起 了教学 的双重性 、 积极 性 , 在轻松 愉悦 的 氛围 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学生在 多种 多样 的读 中感受语 言 文字的美 , 在朗读 中达 到美 的熏陶 , 达到美育的 目的。 在《 长城》 这篇说 明文 的教学 中 , 要让学 生领悟语 言文 字 的美 , 这应 该说是一个难 点 , 如 何去激起 学生 的激情 , 领 悟文字的美 ,领悟长城的雄伟气势 ,对古代 劳动人 民的赞 叹, 对 民族 的 自豪感 , 为此我不 断的挖掘 自己的教 学方法 , 怎样去引导学生领悟祖国语言的魅 力。我思索再三 , 确定还 是紧扣课标 , 以读人手 , 展开了引读 、 接读 、 齐读 、 自由渎、 小 组读等形式 , 通过 朗读 并配 上中国古 典民乐( 二胡) 的旋律 , 充分调动多种形式的读。引发听觉 、视觉及其 他感 官的兴 趣, 引发学生 的想象 , 从而领悟 到文章浓烈 的感情 色彩 , 渐 渐地学生能渎得声情 并茂了 , 激情被 点燃 , 高潮迭起 到了物 我交融人情入境 , 由此可见 , 朗读是语文素养 中渗透美 育的 重要途径之一。以此丰富语言 的材料 , 增加文化底蕴 。提高 学 生 的 语 文 素养 。
三 、 展 开想 象 写 画 结 合— — 升 华 美 语 文教 师的教学应加 强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创造思维 的培养 , 以灵 活多变 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 的好 奇心 , 引发他 们 的创 造 契 机 , 因为知识是静 止的 、 有限 的, 而 想 象 力 是 运 动的 , 开放的 、 无 限的 。每 一 篇 课文 中 的情 景 、 形 象 的再 现 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镇子镇中心小学付权【内容摘要】美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美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充分挖掘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增强美育针对性;可利用多种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课堂途径方法美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这些作品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辩明美丑善恶,促进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健康发展。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美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挖掘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审美因素,增强美育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包含了美育的三种主要形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1、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课文。
有的描写自然美景,给人以诗情画意,使人愉悦。
如《阿里山的云雾》《山雨》《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有的描绘自然景物,寄寓了作者特别的情感。
如:《我爱家乡的杨梅》《丑菊》《荷花》……;有的颂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形象生动给人以新颖美感。
像《长城》《赵州桥》……还有许多描绘自然的名诗古文,读起来给人以美感。
总之,自然美的文章运用得当,容易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社会美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社会。
表现社会美的文章能让学生辩明真假美丑、分清爱恨情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崇尚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美。
这种文章在阅读课文里所占比例最大。
有表现爱国主义的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研究作者:蒋沁桐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2年第01期【摘要】美育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育在各学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虽然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的美育教育也在进行,但是总体来说效果还需要进行提升。
本文在充分利用小学语文美育资源和语文阅读美育资源的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阅读的美育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美育;教学;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是时代的潮流。
学科教学是渗透美育的关键,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尤为重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识还显得薄弱,美育理念有待提升,方法策略有待加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美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美育的主要阵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美育理论为指导。
只有正确的美育理论才能指导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才能够保证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良好的审美教育。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在阅读教学中关爱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将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去引导学生发现美。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教学的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感到快乐,才能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感受。
二、引导小学生从生活感悟中领会文本情感在樹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搭建良好的审美教育理念以后,教师接下来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小学生从生活的感悟中领会文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在小学生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阅读,让学生学会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文本的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道德美育的融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道德美育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何将语文阅读教学与道德美育融合,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情感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知识的堆砌、重形式轻内容、过分强调考试等问题,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降低。
而道德美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美的情操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是至关重要的。
而道德美育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道德规范的教育,还包括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教育。
如何将语文阅读教学与道德美育融合,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选取符合道德要求的文本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思辨能力。
在阅读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注重选取一些有道德价值和美育教育意义的文本。
选取一些教育性较强的经典故事和名著,如《红楼梦》、《小王子》等,这些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美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审美。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美育情操。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和美育意义。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情感品质。
语文阅读教学与道德美育的融合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选取符合道德要求的文本,进行讨论和互动,以及通过学生的写作和创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将语文阅读教学与道德美育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美育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因此,美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获得情感的历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美育:
一、学习优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汉语生动优美,博大精深,表情达意准确又细腻。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以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热情洋溢的情感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浓墨重彩表现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表现人文美,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韵律美等,因此,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优美词句,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揣摩言行,感知形象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
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这些人物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他们的言行,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美与心灵美。
三、创设恰当情境,感受意境美
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品味,靠教师的指点。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去揣摩语感,以景生情,从情联境。
如教学《荷花》一课,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荷花池”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四、潜移默化熏陶,体悟情感美
小学语文美育是凭感情的“渗透”和学生的体味感悟来实现的。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不放过一字一句,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此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丰富情感,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扩展情思,获得启迪和教益。
如阅读《济南的
冬天》体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阅读《藤野先生》体验友谊的纯真之情;阅读《祭妹文》品味骨肉间的血肉亲情;阅读《最后一课》品悟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精神等。
五、指导学习“美读”,鉴赏整体美
小学语文教材,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大自然中的雄奇山峰、广袤原野、欢快溪流、辽阔海洋、花鸟虫鱼,多姿多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种表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语言作品,是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艺术图画,如何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整体美?美读是关键。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
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可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配乐诵读等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生活”,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调、韵味、意趣,通过动情地“读”来激活作品形象、情感和意蕴。
在美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以达到课标所说的“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最终目的都是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提升。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指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既要做到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又要做到阅读内容的拓展延伸。
不能把学生的审美眼光仅仅局限于课内的文本阅读之中。
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的积累。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也由此延伸到课外。
教师要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给学生推荐优美的文学作品,经常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的审美眼光从书本引向社会生活,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美的激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从而自然而然的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