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09•【字号】汉政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汉新区、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以印发,请依照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9日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汉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和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81万亩、110万吨以上,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制定实施2022年稳投资工作计划,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机制,优化重点项目“四个一批”活动,开展“红旗”“蜗牛”项目评比,全力推进496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101亿元以上,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

中医药“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医药“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中医药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中医药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进入最后立法程序,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中医药发展领域的专项规划。

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中医医院增加到3966所,每万人口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增加到6.0张。

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馆、国医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普遍建设,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0.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5年完成6531.5万65岁以上老年人、2777.7万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任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41.87%和53.59%。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汇报中药材产业是全市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市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及认真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着力品种培育、技术推广、研发创新、种植加工等领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一、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XX市中药种质资源丰富,共X种,道地药材品种X个,国家地标认证或登记保护品种X个,全市X个区县种植中药材(重点区县X个),龙头企业X家,药农X万人。

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X万亩,产量X万吨,种植业产值X.X亿元,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道地品种知名度明显提升。

推广金银花、青蒿等道地药材良种面积超X万亩,种植面积上X万亩的道地药材X个、上X万亩的道地药材X个。

金银花不仅产量高,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高达X.X%;举办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康养大会,提升了道地药材知名度。

二是基地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

建成X余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及宜机化药材基地,制定近X项中药材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结合道地药材区域优势,积极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投入,重点对木香、金银花、独活进行全产业链打造。

全市初步形成部分道地药材原产地初加工和标准化储藏库,提高了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是科技支撑产业效果初显。

组建市级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X个研究室和X个试验站,团队专家和技术骨干X 人,对全市中药材产业提供全程、全面、全链条技术服务,每年培训技术人员、药农X人次以上。

四是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据统计,全市贫困地区种植中药材X.X万亩,带动贫困人口X.X万人,助推X个区县、X余个乡镇脱贫致富。

全市X个深度贫困乡镇,均将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X个贫困村依托金银花产业脱贫。

二、主要做法与体会(一)抓规划引导。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振兴中药材产业,将中药材纳入全市十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之一。

统筹做好总体规划。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我国医药产业是我国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其发展规划亟待制定。

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医药工业发展指南》,我们将在“十三五”期间构建一个创新型、宏观统筹型医药工业,加快高新技术和服务化发展,建设创新驱动和普惠发展的药品经济,以及实现医药服务、民生保障和疾病预防的完善。

具体而言,《“十三五”国家医药工业发展指南》将重点发展以下三大领域:一是,加快制药业和新药产业发展。

通过加大投入,开展医药行业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医药行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开放,促进制药业的发展壮大。

同时促进新药产业的发展,以满足慢性病治疗、抗肿瘤、新型疫苗和生物技术药物等的需要,提高病毒学和药物发现技术水平。

二是,加强中药药业发展。

加强中药和中医药研究,提升其技术水平,支持中药和中医药发展,推动国家新药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和国家科技计划中的科研项目实施,发展抗癌药物,开发中草药复方制剂。

三是,促进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业发展。

加大传统医疗器械制造和应用技术改进的力度,支持医疗器械和技术创新,尤其是生物医学、医疗服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保障个人和家庭欠发达地区及慢性病患者的医疗器械支持,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条件和质量,发展以技术支持伴随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的统一。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

中国的这一发展规划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类似规划,提炼出其优势,努力实现医药工业的创新发展。

政府在发展医药产业的同时应当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确保全民享受到安全、有效、可及的药品和技术服务。

中药材政策文件

中药材政策文件

中药材政策文件一、引言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为了保护和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中药材政策文件。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综述和分析。

二、中药材产业现状中药材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涉及到种植、采集、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然而,由于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中药材产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三、相关政策文件1. 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国对于中医药事业监管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对于中医诊疗活动的管理、对于中医师资格的认定、对于中药材质量控制的要求等方面内容。

2.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该规划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中药材标准化、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等具体目标。

3. 中药材质量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中药材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对于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4. 中草药种植规范为了保证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中草药种植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对于土壤要求、施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中草药的品质和产量。

5. 中医院使用中成药目录为了规范中医院使用的中成药品种和剂型,我国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2019年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明确了中医院可以使用的中成药品种和剂型。

6. 中药材出口管理我国对于中药材出口进行了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对于出口中药材的质量要求、证书办理流程等内容,旨在提升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政策效果评估以上政策文件的实施对于保护和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加强对于中医药事业的监管,规范了中医诊疗活动和中成药使用,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和种植规范,提高了中草药质量和产量;通过出口管理政策,提升了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事业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该规划旨在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竞争力,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医药与西医药不同,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原则,重视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为了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首先,加强中医药基本功的培养,提高中医师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其次,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高中西医联合诊疗水平;再次,加强中医药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设备和诊疗条件;最后,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竞争力,规划明确了以下目标:首先,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其次,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应用,拓宽中医药的使用范围和市场份额;再次,加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最后,推动中医药服务的国际化和跨国合作,提高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合作水平。

为了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规划明确了以下任务:首先,加强中医药政策的制定和管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其次,加强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挖掘中医药的疗效和药效;再次,加强中医药的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最后,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同和价值。

在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科学性和疗效问题需要得到解答和验证,以提高中医药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其次,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需要加强,提高中医师和药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再次,中医药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最后,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合作需要加强,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合作水平。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2016年8月11日,《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健康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规划是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充分征求了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后发布的。

规划提出,“十三五”主要发展指标,到2020年,中医医院将达到4867所,中医总诊疗人次数将达到13.49亿人次,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将达到69.48万人,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95.06万人。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共提出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到2020年,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力争达到20%,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

十三五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项目

十三五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项目

十三五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项目
国家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中医药药品研发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重点专科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中医心血管病专科项目:主要针对心血管病的诊疗、防治和康复,推广中医药理念和技术。

2.中医肿瘤专科项目:主要针对肿瘤的中医治疗及综合研究,提高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医妇科专科项目: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疗、防治和康复,提高中医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水平。

4.中医风湿病专科项目:主要针对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及综合研究,提高中医药在风湿病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5.中医针灸专科项目:主要针对针灸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针灸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6.中医康复专科项目:主要针对各种康复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中医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水平。

以上仅是其中的部分重点专科项目,还有其他专科项目,如中医老年病专科项目、中医消化病专科项目等。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 提9大发展重点任务!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 提9大发展重点任务!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提9大发展重点任务!《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

这份《规划》首次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的地位。

《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72亿元增长到7867亿元,年均增长19.92%,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收入在2020年预期达15823亿元,突破万亿,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

下面是十三五规划中,对于中药发展的9大重点:(一)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二)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三)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弘扬中医药文化。

(六)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

(七)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

(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九)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有哪些和产业相关可关注的新热点?1.发展重大疾病方面的防治研究规划提出:开展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传染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精神心理与心身疾病、病毒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妇儿疾病防治研究。

开展基于经典名方、院内制剂与成分清楚、疗效确切的新药(含民族药)研发、以及药食两用健康产品研发。

2.建立中医特色理论推进理论与技术创新。

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阐释中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方法。

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形成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

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模式,研发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推动重大新药创制。

3.产业标准化包括,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研究,加强炮制机理、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制定中成药大品种、临床最常用饮片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和产品标准;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中药质量标准库、第三方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和信息监测机制。

汉中市人民政府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59号建议的答复函

汉中市人民政府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59号建议的答复函

汉中市人民政府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59号建议的答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05•【字号】汉政函〔2024〕19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59号建议的答复函罗国才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勉县加快建设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议》(第759号)收悉。

现答复如下:2021年,汉中市成功申报入选为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规划建设汉台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创新中心,打造勉县、略阳县两大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布局多个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点。

2022年4月1日,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勉县举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于2022年5月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任副组长,市级部门和县(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汉中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保障基地建设。

2022年7月,我市出台《汉中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细化落实基地建设各项任务。

2022年以来,市政府大力支持勉县大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统筹产业布局。

明确勉县大宗固废产业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主体,聚焦钢铁、有色、建材等支柱产业,围绕尾矿、废钢、钢渣、水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打造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

目前,勉县以冶炼渣、废钢处理循环利用等为支撑的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初具雏形。

二是强化资金支持。

争取中央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省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陕南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5375万元,支持勉县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现代材料产业标准化厂房、汉中锌业公司渣综合利用二期等7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汉中市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汉中市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汉中市中药产业发展概况汉中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偏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中药产业是汉中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得益于汉中市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以及政府大力扶持,中药产业在汉中市迅速发展,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资源优势汉中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草药资源,境内有黄金参、当归、丹参、党参等数百种中草药资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汉中市还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了汉中市发展中药产业的有力支撑。

二、产业特色1.名优中药品种丰富。

汉中市非常重视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研发,通过引进、培育和繁育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和数量。

2.中药加工技术精湛。

汉中市吸引了大量的中药加工企业进驻,这些企业在中药的提取、精制和加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中药市场繁荣。

汉中市拥有成熟的中药市场体系,每年举办多个规模较大的中药交易会,吸引了大量的中药商贩和采购商前来交流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药产业链的发展。

三、政府支持汉中市政府非常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扶持、税收减免、技术支持等。

同时,汉中市还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发展前景汉中市中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展望未来,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中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汉中市在中药资源保护、品种培育、加工技术等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有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汉中市政府积极扶持中药产业,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总结起来,汉中市中药产业在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政府支持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具备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为了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对陇药产业发展做出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办发[2014]69号)精神,全力推进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中药材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制定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药材产业是能耗低、污染少、带动广、潜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朝阳产业。

我县是中药材资源大县,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天麻、猪苓、五味子、淫羊霍、鱼腥草、柴胡、贯叶连翘、杜仲等大宗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原生态特征十分明显。

特别是以天麻为主的真菌中药材在全省独树一帜。

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培育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拓中药材应用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药材产业分布于广阔的农业生物生态和工业领域,横跨种植、林业、环境、植物、微生物、生态等生物系统。

产品包括道地药材、生药、饮片、临床用药、食品、保健、化妆等众多品种,成为被大量使用的重大疾病防治、医院临床用药和健康保健品。

发展中药产业对推动我县科学技术发展,强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带动农业、林业、环保、科技产业,药物、食品、生物保键品等先进制造工业和生态保护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保护中药植物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水平。

全县传统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已查明中药材资源蕴藏量576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中药材涵盖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等众多种类,野生中药材生长分布于县内整个区域。

所产中药材质量和生产量历史以来位居全国前列,其药效功能闻名于世、享有盛誉,其中:天麻等约100余种名贵生药在省内外均有大宗销售。

汉中2024年终总结

汉中2024年终总结

2024年,在党的领导下,汉中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2024年汉中市工作总结如下: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X 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XXX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XXX亿元,增长10%。

2.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

3.农业生产稳中有进。

粮食总产量达到XXX万吨,同比增长2%。

蔬菜、水果、畜牧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元,同比增长8%。

4.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

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1.特色农业产业稳步推进。

汉中米、汉中柑橘、汉中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XXX家。

2.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重点培育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X家。

3.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XXX%。

4.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XXX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

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1.就业形势稳定。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XXX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3.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市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4.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XXX家,医疗卫生人员达到XXX人,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25•【字号】汉政发(2020)10号•【施行日期】2020.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25日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20〕1号),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发为动力,深入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全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培育发展“四个在汉中”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新征程,为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旨在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第一,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

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是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

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规律,提高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二,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疗效,但还需通过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来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临床价值。

第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中医药教育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技能,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第四,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疗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通过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其次,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管理和监管,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再次,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最后,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旨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同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强管理和监管、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医院中医药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药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药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为了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医院中医药工作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1.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通过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强化中医药技术研究: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结合现代科技,发展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

3.推广中医药文化: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二、发展策略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建立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同时,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引进高水平的中医药专家和学者,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

2.创新中医药科研机制:建立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医药技术研究,提升中医药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中西医结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4.优化中药资源:加强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推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发展中药资源。

5.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建立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规范中医药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三、重点工作1.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项目,验证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中医经典文献进行研究,挖掘和总结中医药的宝贵经验和药方。

2.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医院中医药科室的建设,引进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交流活动:举办中医药讲座、展览和培训班等,向社会传播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养生方法,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和信任度。

4.加强中医药知识普及: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普及中医药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知。

5.完善中医与西医的合作机制:在跨学科的研究和临床中,强化中医与西医的合作,共同解决疑难病症,提高医疗效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09.13
•【字号】陕发改高技〔2016〕1159号
•【施行日期】2016.09.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十三五”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发改高技〔2016〕1159号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西咸新区经济发展局,各国家级开发区(基地),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将《陕西“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9月1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

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

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

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

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

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

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

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

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

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

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生产的双烯醇酮、黄体酮产品被陕西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获得欧洲认证。

. 中药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产业链不断壮大至“十二五”末,中药产业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建设项目项。

建成个国家级药源基地,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中药加工企业达个,新建生产线个;拥有中药产业科技服务或研发机构个。

申报或获授权的中药产业相关国家发明专利余项,项中药产业化研发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个县开展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获得相关数据和资料。

经过近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市中药产业体系比较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天麻产业链、杜仲产业链、山茱萸产业链和西洋参产业链;此外,银杏、附子、黄姜等产业链初具规模。

. 中药产业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十二五”中,大力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开发中药新产品,建成汉中中药信息网、中药产业服务检测中心等服务平台。

拥有省政府批准立项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个,从事医药研发的科研事业机构个。

建成个主要中草药品种专业合作社,个中药材集散地,培育中药材经营专业经纪人多人。

专业合作社、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经营经纪人队伍初具规模,中药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十二五”期间,中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兄弟地市和汉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现在产业发展意识不强,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统一,产业政策缺乏可持续性;中药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低;科技研发、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现代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引导资金匮乏,专项资金和奖励机制创新滞后;野生中药材资源采挖严重,良种匮乏等。

以上五方面因素,一定程度地影响我市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在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紧抓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推进社会养老健康等机遇,突出创新驱动,加快中药材生产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与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种植规模稳中有增,精深加工规模壮大,产销渠道畅通的中药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品牌战略,以“汉八味”中药材优势为依托,建设国内外知名的中药药源基地,使中药产业成为我市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之一。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形成“汉药”发展优势与特色。

. 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促进。

树立中药产业发展理念,强化产量与质量并重意识;优化中药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与优势,发展壮大加工集群,加快销售体系的完善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种植、加工和销售协调发展。

. 树立品牌建设战略。

以科技为先导、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品牌为战略,推进“一县一品三层次”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建名优特产品,实施汉药品牌发展战略。

. 强化创新与创业意识。

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立足中药产业创业,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建立产业风险防控机制,开拓我市中药产业发展新局面。

(三)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坚持中药产业创新发展,以建设生态中药产业强市为目标,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产区特色,实施“一县一品”建设工程,形成种植规模适度、中药加工壮大、品牌质量有竞争、营销网络畅通的良好格局;形成汉药品质鲜明、国内优势明显,国际有产品影响的我市中药产业发展态势。

创新中药产业发展模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依托优势产区和社会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开创中药加工和大健康服务新局面;创新中药产业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中药模式,打造电子商务流通业态,建设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促进市场培育与服务体系完善。

(四)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全面实现我市中药产业“双百”战略(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百亿元中药材加工基地),积极推进“二园一中心”建设(中药产业园、现代中药健康养生庄园、汉中中药仓储物流中心),培育壮大市县两级中药材集散地建设,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建立汉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促进我市中药产业的中高速增长,把汉中中药产业培育成我市新兴产业支柱之一。

“十三五”期间,重点稳固汉中天麻、元胡、附子等汉八味中药材区域优势基地地位,重点建设种濒危稀缺品种和种大宗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

到年,草本菌类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木本药林采收面积万亩,药材总产量万吨;全市中药材种植产值增长率高于农业种植产值增长率的个百分点,中药材加工业产值增长率高于工业平均产值增长率的个百分点;全市中药产业产值比年增长倍,达到亿元,年均增速为。

其中,中药材种植业产值达亿元,年均增速为,中药加工业产值达亿元,年均增速为。

(五)中药产业发展布局. 中药材种植业布局围绕“优势稀缺大宗”的中药材品种建设区域优势基地。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与科学规划的原则,实现层次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

()优势主流品种万亩天麻万亩,宁强、略阳等;延胡索(元胡)万亩,城固、南郑、勉县等;山茱萸(枣皮)万亩,佛坪、洋县等;乌头(附子)万亩,南郑、城固等;猪苓万亩,略阳、留坝等;杜仲万亩,略阳、勉县等;银杏万亩,略阳、洋县等;西洋参万亩,留坝、勉县等布局发展。

()稀缺潜力品种万亩白及万亩,留坝、汉台、南郑、略阳等;重楼万亩,镇巴、佛坪、留坝、略阳、宁强等;细辛万亩,宁强,洋县、佛坪、镇巴等;油牡丹-万亩,汉台、城固、勉县、西乡等;珠子参万亩,留坝、佛坪、镇巴等;石斛万亩,洋县、汉台等;九节菖蒲万亩,留坝、佛坪等;太白贝母万亩,留坝、洋县等;林麝养殖基地,洋县、留坝等布局发展。

()大宗品种万亩黄精万亩,略阳、宁强、留坝等;厚朴万亩,洋县、城固、南郑;连翅(青翅)万亩,西乡、镇巴、宁强;五味子万亩,佛坪、留坝、镇巴等;黄姜万亩,城固、西乡、勉县等;娑罗子万亩,留坝、汉台、勉县等;大黄万亩,镇巴、西乡,宁强;五倍子万亩:城固、西乡,洋县等布局发展。

此外,各县(区)根据适生性和市场需求预测,布局种植:党参、葛根、淫羊藿、秦艽、天南星、远志、黄芩、金银花、丹参、紫苏、柴胡、茯苓、木瓜、板蓝根、苦参、牛蒡、虎杖等。

()优势产区基地与品牌认证建设重点塑造“汉中天麻、汉中元胡、汉中附子”等汉药名牌;重点部署陕西白云制药-城固元胡基地建设与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宁强-华细辛、洋县-厚朴、镇巴县-大黄、略阳-黄精、南郑-汉中附子等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与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佳仕森集团-留坝西洋参种植瓶颈制约技术攻关与基地建设;步长集团-略阳黄精、杜仲、猪苓药源基地建设,城固县振华-黄姜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留坝江口合作社、南郑县秦巴臻宝公司-白及规范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汉台、城固-油用牡丹种植专业合作基地建设等。

重点扶持白及、重楼、珠子参、九节菖蒲等人工种植示范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中药材加工业布局依托县(区)现有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利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机遇,开展加工集群基地与营销网络建设,发展壮大大中药产业加工集群。

优势中成药产品生产集群:以汉中经济开发区、城固三和循环经济园区、洋县有机产业园、略阳食品医药园区、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形成产品生产集群,依托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陕西白云制药有限公司、汉中天然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天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汉中永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形成年产天麻、山茱萸、杜仲、附子等原料药的中药片剂亿片、胶囊亿粒、软胶囊亿粒、丸剂万吨等系列产品、中药配方颗粒万吨生产集群。

中药饮片加工集群:依托汉台及各县工业园区,形成以陕西广泰和药业、陕南医药集团、陕西隆力公司、陕西华克生物医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