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书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79d9ffed770bf78a64295411.png)
万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单位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邹城市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万亩有机马铃薯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万亩有机马铃薯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69430052ea551810a68780.png)
第1页2万亩有机马铃薯种植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 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地址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承建单位 (1)1.1.5项目建设规模 (1)1.1.7项目建设期限 (2)1.1.8项目投资规模 (2)1.1.9资金来源 (2)1.2项目提出背景 (2)1.2.1有机食品引领未来消费市场 (2)1.2.2有机马铃薯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3)1.3项目建设目标 (3)1.4编制依据 (4)1.5 编制原则 (4)1.6研究范围 (5)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8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8)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2.1.1 顺应当前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1.2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8)2.1.3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9)2.1.4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9)2.1.5加快有机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需要 (9)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0)2.2.1政策可行性 (10)2.2.2市场可行性 (11)2.2.3技术可行性 (11)2.2.4管理可行性 (11)2.3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 (12)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3)3.1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3)3.3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15)3.4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9)3.4马铃薯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22)3.4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24)3.6市场小结 (25)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6)4.1项目选址原则 (26)4.2项目位置选择 (26)4.3区域建设条件 (27)4.3.1地理位置 (27)4.3.3经济条件 (28)4.3.4交通运输条件 (29)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0)5.1主要建设内容 (30)5.2辅助工程、配套工程。
万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34b0d54028915f804dc223.png)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一、概况企业概况项目单位名称:河北三鑫农业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1118万元,总资产53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10万元,职工363人,公司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
经营范围包括农业开发、新品种培育、农产品种植,粮油、果蔬、肉制品生产加工与出口贸易等,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拥有各类原料种植基地15000亩。
果蔬加工保鲜库,年生产能力达10000吨。
公司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职能部门齐备,规章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资产状况良好。
公司相继取得了海关注册、“河北”产品商标注册、ISO 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自营进出口资格,自有基地通过了国家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检验、检测,取得了“河北”胡萝卜绿色农产品认证和大白菜、甜椒无公害农产品等品牌认证,先后获得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荣誉称号和市级建设银行信用等级“AA”级资质。
建有蔬菜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520多户,带动农户2665户,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社员”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几年来,公司坚持高标准起步、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开发、国际化发展的路子,立足服务“三农”,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出口贸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牌果蔬产品远销韩国、中东、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2008年出口果蔬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323万元,是河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扶贫龙头企业、河北区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和市蔬菜协会副会长单位。
二、财务状况(见下表)公司财务状况一览表附表:1-1 单位:万元三、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6月至今任河北三鑫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
第二节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名称:河北市河北区万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性质:新建产品方案:年产优质马铃薯 2.5-3.0万吨左右建设地点:河北市河北区河北乡工业园(河北市北外环路335号),惠民县河北镇。
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初设报告
![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初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c9403848d7c1c709a14509.png)
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初设报告宁夏海原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初步设计关于对宁夏海原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专家评审意见的说明1、专家建议对马铃薯种薯生产能力及相关配套设施条件进行说明海原县马铃薯原原种年生产能力在750万粒,原种生产在1500吨,一级种生产在15000吨,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有马铃薯原原种快繁中心一座,60吨型的马铃薯贮藏窖300座,10吨型的马铃薯贮藏窖450座,马铃薯贮藏能力在6000吨左右。
2、专家要求补充种子生产许可证和许可证已将项目建设单位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附后(见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3、专家建议对海原县马铃薯种薯需求进行预测海原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每年需要马铃薯种薯10万吨,而我县现有的种薯生产能力在1.6万吨左右,还缺种薯8.4万吨,每年都是从邻近省市进行调运,种薯种薯缺口还很大。
4、专家建议对项目承担单位的基础条件和产品方案进行说明本项目承担单位是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海原县农牧局下设的事业单位,集良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单位。
具备马铃薯原原种组培、化验、等基础设施700平方米,各种检测和土化仪器设备310台(套),拥有实验室、化验室150平方米,配备有土壤肥料速测仪、恒温培养箱、显微镜、农药残留检测仪、封口机、包装机、天平等仪器设备。
年生产原原种750万粒,可种植原种基地1500亩。
项目建设的产品方案中拟建项目主要产品为马铃薯原种、一级种薯。
其中:建设原种繁育基地2000亩,年生产原种2000吨;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地方主栽品种占70%,其它品种占30%,一级种薯田20000亩,年生产一级种薯20000吨。
合格率达100%,全部为当地主栽品种,种薯生产严格按照种薯繁育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的原种由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或企业进行统一的收贮管理,第二年再返回给种植农户进行一级种薯繁育,一级种由种植农户收贮,确保种薯生产的良性循环。
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77dc36aa00b52acec7caaf.png)
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一、前言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成份全、含量丰富,产业链长,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区域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
在我国,马铃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被一些地区和省份确立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我省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传统大省,也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和供应基地,马铃薯已经成为我省的四大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本项目的规划,是适应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发展、充分发挥我省马铃薯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生产整体水平的需要;是带动我省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促进我省及我国马铃薯生产向产业化、专用化方向发展、加速优质专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增强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概况评估1、马铃薯种薯供需概况近年来,我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左右,单产15吨/公顷,总产50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推进,我国及我省马铃薯产业呈现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工业逐步兴起,马铃薯用途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使整个种薯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品种结构需求也趋于专用性和多样化。
从我国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中原二季作区(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和南方沿海各省区(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江西、湖南等沿海和周边省份)这三个主要产区的生产情况看,种薯年需求总量预计在230万吨左右。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600万公顷,预计可使这三大马铃薯产区的种薯需求量将增加到300万吨左右,其中鲜食用马铃薯占20%,食品加工用马铃薯占20%,淀粉及其制品加工用马铃薯占40%。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0号、11号北繁南用种薯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0号、11号北繁南用种薯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055db1284ac850ad0242d7.png)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0号、11号北繁南用种薯基地建设目录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2.阶段目标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二)项目创新点(三)知识产权状况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六)项目实施计划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二)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3.经济效益分析4.项目投资评价(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四)单位管理情况(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0号、11号种北繁南用基地建设1、总论1.1申请项目概述宁薯10号、宁薯11号是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宁夏不同生态类型区栽培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马铃薯专用新型品种。
经过几年试验掌握了良种扩繁技术,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本次申请转化的主要内容是以生产宁薯10号、宁薯11号原种、一级种;组装配套种薯繁育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收获与加工等技术,实行产、学、研结合,构筑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的生产联合体,实行产业化运作。
主要创新点在于探索出适合干旱、半干旱、阴湿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马铃薯专用品种规范化种植生产模式和技术规程,开辟南方冬作区、中原二作区的种薯市场,实现自治区确定的马铃薯种薯“北繁南用”战略。
满足马铃薯淀粉加工对优质原料和马铃薯早熟品种的北繁南调的需求。
1.2项目预期目标1.2.1总体目标项目执行期为2009年5月—2011年5月。
按照“品种专用化、种薯脱毒化、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代”的总体思路,整合资源优势,稳定建设“品种对路、质量可靠、效益显著”的马铃薯北繁南用种薯基地。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6a908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9.png)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方案为进一步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推动马铃薯产业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马铃薯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十三五”期间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产业发展较稳定。
X年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X.X万亩,鲜薯总产X万吨。
1.区域布局形成。
我市马铃薯种植形成了区域相对集中、各具特色的早熟菜用薯、淀粉加工薯、晚熟菜用薯和种薯生产四大基地。
2.标准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
起垄覆膜覆土、地膜覆盖等覆膜保墒技术,喷灌、微喷灌、膜下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以晚疫病为主的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3.鲜薯外销能力不断提升。
我市以马铃薯为主营业务的流通型示范企业X多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X多家,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近X人,逐步开拓国内国外商品薯和种薯市场。
形成了“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的贮藏体系,年贮藏能力达到X万吨以上。
主打有机食品、绿色A级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营销能力不断提升。
4加工产业继续壮大。
目前,我市共有淀粉加工企业X家,精淀粉生产能力达到X万吨,生产量X万吨,培育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粉丝、粉皮、粉条“三粉”年生产量X万吨。
(二)马铃薯种薯发展现状X年,提出了建设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的思路,经过多年的推进,目前初步建成了以脱du苗和原种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为核心,原种和一级种梯级扩繁的三级繁育体系。
1.建设核心基础苗供应中心。
建成了脱du核心种苗生产供应中心,实行核心种苗统一生产和供应。
建成了X个脱du快繁中心,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X.X亿粒。
2.建成布局合理种薯繁育基地。
X年建设原种基地X. X万亩,生产原种X.X万吨,一级种薯基地X万亩,生产一级种X 万吨,配套建设标准化种薯贮藏窖,种薯贮藏能力超过X万吨。
3.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68e7382f60ddccda38a050.png)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1.4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2)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1项目的提出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2.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0)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1)3.1马铃薯及加工品的供求分析 (11)3.2脱毒马铃薯种薯供求分析 (12)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14)4.1项目实施单位 (14)4.2项目协作单位 (14)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 (17)5.1原种生产基地 (17)5.2良种扩繁基地 (18)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 (19)6.1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 (19)6.2生产工艺 (19)6.3技术培训 (25)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 (27)7.1建设目标 (27)7.2建设任务 (27)7.3总体布局及规模 (28)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 (29)8.1土建工程 (29)8.2田间工程 (29)8.3仪器、设备 (30)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2)9.1投资估算依据 (32)9.2建设投资估算 (32)9.3资金筹措 (33)第十章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 (34)10.1建设期限 (34)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4)10.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35)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 (36)11.1项目建设用地 (36)11.2环境影响和环保 (36)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38)12.1建设期间的组织管理 (38)12.2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40)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44)13.1财务估算与效益分析 (44)13.2社会效益分析 (45)13.3生态效益分析 (46)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47)14.1项目招标内容 (47)14.2招标基本情况 (48)第一章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某某省xx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xx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法人代表:张万祥1.1.3协作单位:xx县良种繁殖场某某万向德农马铃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掖绿禾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1.4项目性质:新建1.1.5建设地点:某某省xx县(1)原种生产基地0.2万亩,选择在县良种场0.02万亩、万向德农种业0.02万亩,民联乡龙山村0.16万亩。
XX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da92f0998fcc22bdd10d17.png)
XX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XX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繁育基地建设2、建设性质:扩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法人代表:XX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制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地点:XX县普明镇、王狮乡、土峪乡、河口乡、大蛇头乡规模:形成年100万粒微型薯、15万公斤原原种、200万公斤原种的生产能力,以满足基地1万亩一代良种繁育基地和10万亩二代良种繁育基地以及100万亩商品薯基地所需优质种薯需要,建成完整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期限:一年建设内容: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实验室1340m2及配套仪器设备,建设100亩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轮作区400亩),原种繁育基地1000亩(轮作区4000亩),轮作区土地采用与农民换地耕作方式解决。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申报单位: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崔月明6、投资规模及资金购成本项目总投资为553.8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469.49万元,流动资金为84.3万元。
7、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553.8万元,其中,本单位自筹资金200万元,(包括流动资金10.5万元);申请中央及地方财政无偿配套资金150万元(其中,有偿资金105万元,无偿资金为45万元);申请县配套资金30万元;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00万元,贷款利率为5.85%,申请银行短期贷款73.8万元,贷款利息为5.58%。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年产100万粒微型薯,15万公斤原原种,250万公斤原种,这些基础种可以带动XX县及周边地区发展优质马铃薯11100亩,其所产合格种包括一代良种和二代良种又可辐射带动吕梁、太原、临汾、忻州等地区发展优质高产马铃薯135万亩,可带动种植户68万户(按每户种2亩算)。
推荐-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精品
![推荐-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b8c61907375a417876f8f7d.png)
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xx省脱毒马铃薯等抗旱品种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1.2项目主管部门xx省农业厅1.3项目实施单位xx省xx良种繁育基地1.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xx省xx市xx路xx号,xx西分场1.5 项目建设规模、内容1.5.1 繁育基地建设:以xx良种繁育基地为重点,通过改善140亩以滴灌为主体的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实现年繁育脱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M1代120吨;郁金香、唐菖莆等球根类花卉种球1800万枚;工厂化人工育苗360万株的目标。
建设以滴灌、喷灌为措施的大田节水灌溉设施,控制改善弃耕灌溉地面积1100亩,达到年产优质蔬菜籽种64吨的生产能力。
1.5.2 生产辐射区建设:根据自然地形及土壤质地条件,大力推广和应用青薯168、下寨65等脱毒马铃薯优质抗旱品种及¥藏茵陈等药材种子繁育,配套以畦灌、沟灌、地膜覆盖等农业技术措施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等新技术,提高辐射区5800亩耕地的生产水平,实现生产脱毒马铃薯M2、 M3代3040吨种薯和藏茵陈药材籽种4.5吨的目标。
1.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建设总投资125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十五”第二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25万元。
1.7建设效益项目建成后,可恢复1100亩弃耕地的灌溉控制,改善9.3万平方米农业设施灌溉条件;改变5600亩耕地传统的旱作生产方式。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降低生产运行成本197.8万元,生产脱毒马铃薯抗旱新品种M1、M2、M3代种薯3160吨,郁金香、唐菖蒲等球根类花卉种球1800万枚;藏茵陈药材籽种4500公斤的优质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2732万元,纯收入427.25万元,上缴利税210.44万元。
其中,新增产值85.45万元,新增利税42.8万元。
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但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项目的运行,可辐射带动周边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全省农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某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某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02de6631b765ce05081437.png)
xx县农业综合开发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x县农业综合开发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2.建设性质: 新建3.建设地点:生产性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建设在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良教试验场、xx试验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xx镇xx村、xx乡xx村、xx镇xx村4.建设单位:xx省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法人代表:xxx6.技术负责人:xxx 推广研究员7.建设单位主管部门:xx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8.项目主管部门:xx省农牧厅二、建设规模建立马铃薯M0、M1繁育基地3200亩,并配套原种扩繁等相关设施。
三、建设内容:(一)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窖1座,600平方米;农机具库150平方米;质检、品鉴工作室440平方米;种薯晾晒场600平方米。
(二)田间工程:土壤改良3200亩。
(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修建围墙600米、道路3条总面积为1570平方米、蓄水池170立方米。
(四)购置仪器设备21台套。
(五)购置农机具16台。
(六)原原种或原种扩繁:扩繁优质马铃薯脱毒苗30万株,微型薯35万粒。
(七)科技推广1、技术培训培训技术骨干20人,繁种户3500人次,印刷资料3500份。
2、技术推广(1)购置照相机1台,投影仪1台。
(2)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3200亩。
四、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60万元。
五、资金筹措本项目财政资金为3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为240万元,省财政配套76.8万元,市财政配套3.84万元,县财政配套15.36万元。
自筹资金24万元。
六、投资使用计划项目总投资360万元。
其中: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16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33%;田间工程投资33.6万元,占9.33%;生产性辅助设施投资64.01万元,占17.78%;仪器设备购置25.57万元,占7.10%;农机具购置14.88万元,占4.13%;原原种扩繁投资16.5万元,占4.58%;科技推广费26.88万元,占7.47%;项目管理费用11.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8%。
师宗县冬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
![师宗县冬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c0968179563c1ec4da7103.png)
省市师宗县冬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冬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基地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市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项目承担单位:师宗县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师宗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项目建设地点:师宗县五龙乡狗街村委会项目建设期限:2008年10月—2009年6月项目建设容:1.新建2000亩冬早马铃薯基地;2.建立冬早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社区农民活动示点3个;3.成立冬早马铃薯合作社1个。
项目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农业国际合作专项补助80万元。
项目负责人:永平(师宗县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主任)技术负责人:鲁生(师宗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一、项目背景与立项理由(一)项目背景师宗县五龙乡是马铃薯生长的最适宜区,尤其是冬早马铃薯优势显著。
群众种植冬早马铃薯积极性高涨,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种植规模已达3万亩,并自发建立了冬早马铃薯生产、销售协会,每到收获季节省外客商纷至沓来。
据此,我县决定在该区域实施本项目建设。
结合我县实际,大力发展冬早马铃薯,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即“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近年来,冬早马铃薯已形成我县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低热河谷槽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马铃薯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粮、菜、饲三者兼用,结薯早而集中,病毒感染少,吃味好,商品性佳,耐贮存性强,便于运输等特点。
我县生产的冬早马铃薯与周边县市相比具有上市早(2~4月上市),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该区域主栽品种优良,芽眼浅、少,大小均匀,营养丰富,吃味好,上市早,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比较广阔。
因此,大力发展冬早马铃薯是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又一绿色经济亮点。
(二)立项理由1.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需要项目区五龙乡位于师宗县东南,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9公里,南昆铁路从境北端穿过,国道324线横穿境,省道以马线纵贯全境,是一个交通便捷的壮族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书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一、前言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成份全、含量丰富,产业链长,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区域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
在我国,马铃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被一些地区和省份确立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我省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传统大省,也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和供应基地,马铃薯已经成为我省的四大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本项目的规划,是适应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发展、充分发挥我省马铃薯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生产整体水平的需要;是带动我省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促进我省及我国马铃薯生产向产业化、专用化方向发展、加速优质专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增强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概况评估1、马铃薯种薯供需概况近年来,我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左右,单产15吨/公顷,总产50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推进,我国及我省马铃薯产业呈现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工业逐步兴起,马铃薯用途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使整个种薯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品种结构需求也趋于专用性和多样化。
从我国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中原二季作区(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和南方沿海各省区(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江西、湖南等沿海和周边省份)这三个主要产区的生产情况看,种薯年需求总量预计在230万吨左右。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600万公顷,预计可使这三大马铃薯产区的种薯需求量将增加到300万吨左右,其中鲜食用马铃薯占20%,食品加工用马铃薯占20%,淀粉及其制品加工用马铃薯占40%。
就我省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来说,目前已建成年产5万吨的马铃薯淀粉厂一处,年产2万吨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3处,年产3000吨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1处,马铃薯食品加工有中小型炸片厂3处,加拿大的美康马铃薯食品公司已在我省建立较大型的马铃薯炸条厂,上述建成投产的厂家,如正常运转,年处理鲜薯的能力可达100万吨以上,约占全省马铃薯总量的五分之一,品种需求的专用性、多样性显著提高。
2、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马铃薯是营养繁殖作物,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栽培。
在栽培过程中,块茎携带的病毒、类病毒会通过块茎世代传递和繁殖,当病毒、类病毒积累到一定剂量时,导致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种性下降,从而减少产量,一般没有经过脱毒的马铃薯比脱毒种薯减产30%-40%。
因此,利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是马铃薯生产获得高产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目前,我省马铃薯单产不高,和发达国家比,有较大的差距,在全国也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而种薯质量不高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原因是我省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某些单位和部门即使建立起生产基地,也因规模小,有些技术环节达不到要求,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便现在:①各级种薯生产分工不明、种薯生产基地布局不合理。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各环节依此为:块茎→茎尖剥离→组织培养→试管苗→病毒检测→无毒试管苗快繁→温、网室隔离繁殖→原原种原种(一、二代)→良种(一、二代),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部门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实施。
对于技术性要求比较强的从块茎到原原种生产过程,应由科研部门操作,原种和良种生产应选择在生态条件优越、地域优势强、生产能力强、辐射面大的地区,组织生产部门实施,这样的布局和分工是脱毒种薯生产的保证。
如科研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相互脱节,“各自为战”,必然造成生产和经营的混乱,人力物力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②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
在一定的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还需要有效的资金投入,用于必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使脱毒种薯生产上规模,保质量。
我省曾为此投入资金,但应看到投入资金数目有限,且使用分散,未能实现资金投入与实际效果的有效结合,资金投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③没有实行统一的种薯质量检测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
由于没能实行统一的种薯质量检测标准和实施有效的监督,生产和经营上存在种薯级别不分,种薯和商品薯不分的现象,生产混乱,市场不畅,信誉不高,限制了脱毒种薯的利用和普及。
建立优质专用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从而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和数量,一方面可以为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服务,同时可以大量销售外省,创造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
三、规划的依据和基础根据我省马铃薯科研力量、分布及马铃薯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地域发展优势,拟定本规划。
1、科研基础雄厚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省级马铃薯专业研究所,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研究任务和成果即针对本省又面向全国。
自“六五”攻关以来,马铃薯研究所既参加主持国家和黑龙江省马铃薯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0年开始主持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已先后推广了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19个(国家级品种四个),种植区域遍布全国18个省市,先后有多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或部级鉴定,曾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
已研制出一整套马铃薯脱毒快繁和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种薯生产新技术;改进提出了的马铃薯病毒检测新技术;研究提出“马铃薯脱毒种薯”国家标准;研究出与专用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等。
雄厚的科技及技术储备,可以为本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保障。
2、自然资源优势明显项目区(克山县,东经125°52′,北纬48°08′),地处中纬度,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冷暖交替,四季分明,马铃薯的生产季节,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这些条件有利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种薯种性好,真、细菌病轻。
同时,项目区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春季升温快,热量高,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养分吸收;并且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面积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
3、地域与区域优势长期以来,依赖于自然优势和科研技术优势,项目区已形成了较强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经营的地域与区域优势,成为我省及我国马铃薯种薯著名的产地,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每年保持有30-40万吨种薯调往全国20多个省市,巩固了我省作为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和供应基地的地位。
四、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针对目前我省及我国马铃薯种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当地马铃薯种薯生产的科技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地域与区域优势,提出黑龙江省马铃薯新品种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规划。
建立起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以多学科、多部门交叉合作为基础,以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及其脱毒繁殖为核心技术,以统一的种薯生产规程和质量检测为保证,以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为条件,以种薯质量和产量为目标的标准化、规模化的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
具体分工为:以黑龙江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负责提供马铃薯专用品种和生产原原种,负责制定统一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检测的技术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在以克山县、讷河市为主的齐齐哈尔地区和以绥化、海伦为主的绥化地区建立马铃薯原种基地,基地在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下,严格按照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原种。
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①原种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原种生产难以上规模。
目前,科研单位用于生产原原种的基础设施如培养室、温室、网室条件仅能满足科研工作和一定数量的原原种生产,且有些设备趋于陈旧,需要必要的设备更新,扩大规模。
②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足,生产技术、贮藏设施不配套。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大,农田水利设施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同时,有的地方缺乏必要的晒场和贮藏窖,造成马铃薯损失严重。
③必要的质量检测和品质分析仪器设备更新和扩大规模。
目前科研单位拥有的检测和分析条件和规模是为满足科学实验研究而确立的,为大规模的种薯生产进行检测,有必要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设备,扩大规模,达到大量、快速、准确的要求。
项目完成后,可适应市场的需求,有计划的组织专用品种种薯生产,将从根本上解决我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存在的生产能力不强、质量不好、操作不规范,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争取到2010年将我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普及率从30%左右提高到50%-80%左右,扩大种薯的调出数量,年销售量50万吨以上。
五、建设内容及区域布局1、建设内容①原原种基地及示范基地建设改扩建现有的基础设施,改善技术和设备条件,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达到年产原原种1000万粒的生产能力。
改扩建优质专用马铃薯组织培养实验室4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建温室等5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建自动喷灌网室5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建立晒场2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贮藏窖1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组织培养必要的仪器设备5台套,投资28万元,合计投资138万元。
②原种基地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年产原种5-6万吨的脱毒种薯生产和经营规模。
原种基地合计15万亩,采用三区轮作制,每年原种生产田5万亩,生产原种一代薯4000吨,二代薯5-6万吨;建立晒场2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贮藏窖1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机电井5眼,投资50万元;自走式喷灌设备5套,投资40万元;土壤改良15万亩,投资150万元;合计投资280万元。
③建立种薯质量检测中心建立高效、灵活、准确、技术先进的种薯质量检测中心,保证大规模的种薯质量的检测。
改扩建优质专用马铃薯种薯质量监测实验室200平方米,投资40万元;仪器设备7台套,投资87万元,合计127万元。
2、区域布局原原种基地和种薯质量检测中心设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原种基地建设分别设在齐齐哈尔地区的克山县和讷河县,绥化地区的绥化市河海伦市,分别建立2.5万亩的原种基地,每个项目区建设一个标准的核心示范区,起到示范作用。
六、投资预算预期效益1、投资预算设计总投资金额545万元。
①原原种基地及示范基地建设预计投资138万元组织培养实验室4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温室5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自动喷灌网室5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晒场2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贮藏窖1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组织培养必要的仪器设备8台套,投资28万元,其中,无菌工作台2台,投资2万元,光照培养箱3台,投资23万元,生还培养箱3台,投资3万元。
②原种基地建设预计投资280万元建立晒场2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贮藏窖15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机电井5眼,投资50万元;自走式喷灌设备5套,投资40万元;土壤改良15万亩,投资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