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04 白细胞部分(中)

合集下载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20~40
单核细胞(M)
3~8
ppt课件
细胞名称
0.04~0.5 2~7 0.02~0.5 0~0.1 0.8~4 0.12~0.8
百分
6
临床意义
• 白细胞>10×109/L称白细胞增多;
< 4×109/L称白细胞减少。
• 白细胞↑or↓,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
响,白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 有变异。
• 参考值(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个月-2岁 11-12×109/L
ppt课件
5
白细胞分类计数
(%) 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N) 中性杆状核(st) 中性分叶核(sg)
1~5 50~70
嗜酸性分叶核(E) 0.5~5
嗜碱性分叶核(B) 0~1
淋巴细胞(L)
● 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中性粒细胞<1.5 × 109/L
●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penia) ★ 中性粒细胞< 0.5 × 109/L
ppt课件
11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某些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意义:它只出现在白血
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 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急非 淋)
ppt课件
18
嗜酸性粒细胞(E)
参考值:0.5%~5%
作用:吞噬作用 形成吞噬体 与嗜酸性颗粒融合: 被
其中过氧化物酶氧化分解
ppt课件
19
嗜酸性粒细胞(E)
• 生理功能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

一般血液学检验

一般血液学检验

• 病人网织红细胞/2 * 病人PCV/正常人 PCV(男0.45,女0.40)
• 意义:
• >3提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 <2提示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
碍性贫血。
精选可编辑ppt
54
六、血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 概 度而言,简称血沉。在健康人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还包括巨红细胞和红细胞大小不等。
精选可编辑ppt
9
精选可编辑ppt
10
染色异常
低色素性:中央淡染区 扩大,甚至中间不着色。
高色素性:红细胞内生理性中央浅染区缩 小甚至消失,整个红细胞均染成红色,系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所致。 嗜多色性:红细胞呈灰蓝色或灰红色,胞 体较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提 示骨髓造红细胞能力活跃。
40
四、红细胞相关参数的计算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 MCH= 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参考范围】 27~31pg
精选可编辑ppt
41
四、红细胞相关参数的计算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
失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可明显 高于正常。
营养不良性贫血在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可保持正 常、轻度升高或降低。
精选可编辑ppt
51
3、临床意义
(2)评价疗效 网织红细胞反应:IDA或巨幼细胞贫血分别 给予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2-3d后, 网织红细胞计数值开始上升,7-10d达到最 高(10%左右);两周以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红细胞、血红蛋白开始升高。 骨髓移植、EPO治疗后:若骨髓开始恢复造 血功能,网织红细胞计数值上升。

血液常规

血液常规

病理性
炎症性疾病 组织损伤及坏死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
ESR 无意义
ESR检测临床应用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反映高球蛋白血症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循环血中白细胞
循环血液中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N)
中性杆状核(1-5%) 中性分叶核(50-70%)
大小异常 形态异常 染色反应异常 结构异常
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microcyte)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
大红细胞(macrocyte)
见于溶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巨红细胞(megalocyte)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为病理造血,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旺盛 见于增贫
形态异常
粒缺 是急症、重症哟 !
N减少
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 (是感染引起N 的常见原因) 细菌如伤寒杆菌感染
血液系统性疾病
再障 粒细胞减少、缺乏症 非白血性白血病 恶组 骨髓转移癌
物理、化学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其他: SLE等
4. N形态及质量异常
核象变化与类白血病反应 中毒性改变 棒状小体(Auer小体) Pelger-Huë t畸形
中性粒细胞左移
类白血病反应 (leukemoid reaction)

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
表现的血象反应。 病因 多种因素,以感染、恶性肿瘤最多见 多种类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 特点
白细胞计数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多 核左移 NAP积分明显增高。
巨多分叶核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指杆状核:分叶核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 细胞(> 5%),甚至出现幼稚粒细胞。 再生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WBC 。表示机 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 粒细胞到外周血。常见原因为感染(特别是急 性化脓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 失血等。 如杆状核粒细胞 >25%并出现更幼稚粒细胞 称为 重度核左移,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中性 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血液一般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WBC>10×109/L, .白细胞减少:WBC<4 .0×109/L.
(一)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N) 1.生成: HSC → CFU-GM → CFU-G →原粒细胞→早幼 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 细胞 2.功能: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 侵袭,可通过趋化作用、变形功能、粘附作用、吞噬和杀灭病 原微生物
CFU 晚幼
血液一般检查
参考值: 红细胞 (RBC)
成年男性 (4.0 ~ 5.5)×1012/L 成年女性 (3.5 ~ 5.0) ×1012/L
新生儿 (6.0 ~ 7.0) ×1012/L
血红蛋白(Hb) 120 ~ 160g/L 110 ~ 150 g/L 170 ~ 200 g /L
血液一般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
[中性粒 细胞增多]
生理增多:下午、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新生儿、 月经期等,为暂时性、无质量异常;
粒细胞白血病:AML、CML
异常增生 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性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MF
急性溶血:
急性感染或炎症:最常见的原因,以化脓性球菌最 明显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烧伤、冻伤等
贫血的程度 轻度贫血 中度贫血 重度贫血 极重度贫血
Hb(g/L) 90~参考值低限 60~90 30~60 <30
血液一般检查
临床表现 无明显症状 体力活动时有症状 轻微活动有症状 休息时有症状
*贫血的分类 1.生理性减少:婴儿、儿童、孕妇、老人
2.病理性减少: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分类
病因及机理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二)
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
主要内容
• 血常规发展简介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
•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pecimen
• 红细胞分析参数 Parameters of red blood cell
百分数(%)

0~5 50~70 0.5~5 0~1 20~40 3~8
0.04~0.5 2~7 0.05~0.5 0~0.1 0.8~4 0.12~0.8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
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临床 检查工作中绝大多数病例白细胞总数实际上反映 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
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少 者。可见于:
a.再障 b.粒细胞缺乏症 c.伤寒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0.03时 称为核右移。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由 于DNA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衰退所致)感染恢复期, 也可一过性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疾病进展期出现核 右移,提示预后不良。
(1)骨髓增生性疾病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急性大出血、溶血、化脓性感染 (4)脾切除术后
(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 参考值:7-11fL
• 临床意义
(1)MPV增加 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造血良好 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2)MPV减低 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半数白血病患者 随血小板持续下降,造血衰竭
注意两点
因图中分群只以体积大小区分,在一个群体中以一种 细胞为主,但细胞体积之间可以有交叉,同一群中可 有多种细胞,且其中任一种细胞增多,均可使直方图 发生相似的变化。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1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1

NO.2 质量控制 血涂片染色 2、染色中:
项目
质量控制
时间与浓度 染色过程
pH
染液浓度低,室温低、细胞多、有核细胞多,则染色时间要长;反之,则染色时间要相应短
血涂片应水平放置;染液不能过少,以免蒸发后染料沉淀,不易冲洗掉,使细胞深染或胞中出现大 量碱性颗粒;可用洗耳球轻吹,让染液覆盖全部血膜;加缓冲液后要让缓冲液和染液充分混合,两 者比例为(1-1.5):1
NO.2 血涂片染色
成分 碱性 酸性物质 中性颗粒 细胞核
红细胞
Wright染色血细胞着色的原理
着色原理
与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该物质称为嗜酸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及嗜酸性颗粒等
与亚甲蓝结合人染成蓝紫色,该物质称为嗜碱性物质,如淋巴细胞胞质及嗜碱性颗粒等
呈等电状态,与伊红、亚甲蓝均结合,染成淡紫红色,该物质称为嗜中性物质
偏酸或偏碱均可导致染色效果不佳
冲洗染液 脱色与复染
①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而不能先倒掉染液后在用流水冲洗,以免染料沉着于血涂片上,干扰检查 ②流水不宜太快,水压不宜太高,避免水流垂直冲到血膜上,而导致血膜脱落 ③冲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脱色 ④冲洗后的血涂片应立即立于玻片架上,防止血涂片被剩余水分浸泡脱色 ⑤若见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用甲醇或Wright染液溶解,但应立即用水冲洗
NO.2 血涂片染色
①准备:血膜干透后,用蜡笔在两端划线,以防止染色时染液 外溢。将血涂片放染色架上。 ②加染液:在涂片上滴加瑞氏染液5~10滴,以染液覆盖整个 血膜为度,稍静置0.5 ~ 1min。 ③加缓冲液:滴加缓冲液5~10滴,与上述染液充分混匀。 ④染色:染色5~10min. ⑤冲洗:不要先倒掉染液,平持血涂片用流水缓缓冲洗干净。 ⑥干燥:直立血涂片,使其自然干燥。

2、血液一般检验

2、血液一般检验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
白 细 胞 分 类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N
粒细胞(GRAN) 白 细 胞
(LEU)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粒细胞增殖动力学各阶段
分裂池
1
成熟池、 2 贮存池
1/20
组织 5 固有池
3
4
循环池
(50%)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目的: ①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 增生增高性)。
②检查骨髓的功能。
③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
④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 毒药物诱导治疗后或EPO治疗后的红细胞 造血情况。
【检测原理】 1、普通显微镜法: 活体染料(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的 碱性着色基团(+)可与Ret中RNA的磷 酸基(-)结合,形成蓝色的点状、线 状或网状结构。 2、仪器法: 流式细胞仪、Ret计数仪、血液分析仪等
还原血红蛋白(Fe2+)--99% 高铁血红蛋白(Hi)--1% 氧合血红蛋白(HbO2) 碳氧血红蛋白(HbCO,COHb) 硫化血红蛋白(SHb)
【检测原理】
HiCN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在溶血标本中,Hb中的Fe2+被高铁氰化钾氧 化为Fe3+,Hb转化为Hi。Hi与KCN中的氰离 子反应生成HiCN,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与溶 液中的浓度呈正比,根据测得吸光度可求 得Hb的浓度。 WHO和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
注意:
正常RBC可自然退化变性,即使
高质量的正常人血涂片,也可见
到变形或破碎的红细胞,但数量 很少,分布局限。
2、异常红细胞形态 在排除人为因素后,若血涂片中出 现异常形态红细胞且数量较多,往 往提示病理性改变。 常见的异常形态可分为红细胞大小、 形态、血红蛋白含量、结构和排列 异常。

2020年《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2020年《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2020 年《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和答案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技术㈠单项选择题(A 型题)1.成人静脉采血时, 通常采血的部位是(A1 型题)" 实践技能"A 手背静脉B 肘部静脉C 颈外静脉D 内踝静脉E 股静脉2.静脉采血时, 错误的操作是(A1 型题)“实践技能"A 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 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 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 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4.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A1型题)"实践技能”A 红细胞计数B 白细胞计数C 血小板计数D 白细胞分类计数E 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6.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A1 型题)" 基础知识"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 阻止血小板聚集C 除去球蛋白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 除去纤维蛋白原7.关于抗凝剂, 错误的叙述是(A1 型题)" 专业知识"A 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田的辅因子而抗凝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8.对草酸盐抗凝剂, 错误的叙述是(A1 型题)" 基础知识"A 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B 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C对V因子保护差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E 可干扰血浆中钾, 钠和氯的测定9.ICSH 建议, 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A1 型题)" 基础知识"A EDTA-K2B EDTAC EDTA-Na2D 肝素E 枸橼酸钠11. 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A1 型题)" 基础知识"A抗凝血酶IB抗凝血酶nC抗凝血酶田D抗凝血酶IVE抗凝血酶V13.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 错误的说法是(A1 型题)" 专业知识"A 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B 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C 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D 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测定E 目前应用较少14.凝血象检查时, 抗凝剂最好用(A1 型题)" 专业知识"A EDTA-K2B 38g/dl 枸橼酸钠C 109mmol/L 枸橼酸钠D 肝素E 草酸钠16.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 正确的说法是(A1 型题)" 基础知识"A 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B 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C 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D Hb 为碱性物质E 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17.关于瑞氏染色, 错误的说法是(A1 型题)" 实践技能"A 室温越高, 染色时间越短B 染液浓度越高, 染色时间越短C 细胞数量越多, 染色时间越长D 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 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㈢多项选择题(X 型题)1.真空采血的优点是" 相关专业知识"A 特别适用于病房和野外流动采血B 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C 可避免标本间的交叉污染D 可减少溶血现象E 不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ABCD2.静脉采血时, 导致溶血的原因包括"实践技能"A 注射器和容器不干净B 未取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液注入容器C 抽血速度缓慢D 抗凝血混合时用力过猛E 分离血细胞时操作不慎ABDE3.关于毛细血管采血, 正确的说法是"相关专业知识"A 用于需血量少的试验B 切忌用力挤压, 否则标本中可混入组织液C 手指血比耳垂血结果恒定D 采血部位皮肤应完整E 进行多项手工法检查时, 无需考虑采血顺序ABCD4.毛细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项包括" 实践技能"A 采血部位不能有水肿等异常B采血针刺入深度以4〜5mmi宜C 消毒后, 一定要待乙醇挥发干后穿刺D 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E 进行多项手工法检查时, 应考虑采血顺序ACDE5.关于EDTAa的应用,正确的叙述是"专业知识"A 适合作血小板功能试验B 对红、白细胞形态的影响很小C 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较小作抗凝剂D ICSH 建议, 血细胞计数用EDTA-Na2E 适合作凝血象检查BC6.不宜用肝素作抗凝剂的检查项目是" 实践技能"A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B 血细胞比容测定C 临床生化分析D 白细胞分类计数E 血小板凝集功能检查DE7.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主要用于" 专业知识"A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B 血细胞比容测定C 血液保养液D 血栓与出血检查E 肝功能检查ACD8.关于肝素, 正确的说法有"专业知识"A可加强抗凝血酶田的作用B 有对抗凝血酶的作用C 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D 是红细胞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E 适合于血液学一般检查ABCD9.一张良好的血涂片的标准是" 实践技能"A 厚薄适宜B 头体尾明显C 细胞分布要均匀D 血膜边缘要整齐E 血膜长度占载玻片长度的3/4 左右ABCD10.可影响手工法计数血细胞的结果是" 实践技能"A 吸血快速B 用力挤压C 吸管内有残余酒精D 充液过多E 产生气泡BCDE11.关于改良Neubauer氏计数板的结构,正确的叙述是"专业知识"A 整个计数池被划成9 个大方格B 中央大方格用单线划成25 个中方格C 每个中方格用双线划成16 个小方格D 每个大方格加上盖玻片后容积为0.1mm3E 每个小方格面积均为1/400mm2AD12.造成计数室内血细胞分布不均的原因包括" 专业知识"A 充液前细胞悬液混匀不充分B 稀释倍数不准C 充液过多D 产生气泡E 充液后盖片被移动ACDE13.影响血涂片质量的原因是"实践技能"A Hct 高于正常B 推片用力不匀C 用未处理的新玻片D 冬天适当延长染色时间E 将刚制成的血膜在空气中挥动, 使之迅速干燥ABC14.不宜用于血细胞形态观察的标本是" 实践技能" 抗凝血A EDTA-K2B 未经抗凝的新鲜静脉血C 枸橼酸钠抗凝血D 肝素抗凝血E 草酸盐抗凝血DE。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

1.手工法 必须用同一抗凝血标本,且所测定数据必 须准确,不然误差很大。
2.血液分析仪法 必须注意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之间 及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测定3个检测 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性。
3.采取XB分析法或浮动均值法,常应用于血液分析 仪质量控制。MCHC是最为稳定指标;任何一个参数 如有3次>3%,或连续五次有2%~3%变异,即表明仪 器失控。(天天最少有60份标本医院。)
魏氏法:为传统方法,为国内规范方法 .
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标本充分混合后,吸 人魏氏血沉管200mm刻度处,将血沉管垂直室温放 置最少60min,应防止振动、风吹、阳光直射,然后 读取柱中红细胞沉淀上透明血浆层约lmm处结果。
ICSH方法: 参考方法, 用于验证其它方法可靠性。 P39
血液一般检验
属于还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当嗜碱性物质消耗殆尽后 才被视为成熟红细胞),普通为8~9.5μm。
血液一般检验
20/84
血液一般检验
21/84
血液一般检验
22/84
[检测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 活体染色(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碱性着色基团 网织红细胞RNA磷酸基(带负电荷) RNA胶体间负电荷降低而发生凝缩, 蓝色点状、线状或网状结构 , 显微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所占网织红细胞数,以
血液一般检验
17/84
血液一般检验
18/84
临床意义
贫血分类 正细胞贫血
贫血红细胞形学分类
MCV MCH MCHC 正常 正常 正常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增高 增高 正常 单纯小细胞性
各种造血物质缺乏 或利用不良贫血

血液一般检验04白细胞部分中ppt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04白细胞部分中ppt课件
叶核难以鉴别时,可将其归类于 分叶核。
图2-2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
3.粒细胞胞质内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质 内的颗粒分为嗜天青颗粒(占20%)和特殊颗 粒(占80%),其比较见表2-60。
(二)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
1.毒性变化 在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败
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等
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大小不均、
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
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所致的 恶性贫血、感染、尿毒症、 MDS等,应用抗代谢药物治 疗肿瘤时也会出现核右移。
图2-35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 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图2-23 正常5种白细胞形态来自2.中性粒细胞核 形界定
凡胞核完全分离或 核间以一丝(只有核膜而无染色
质)相连者为分叶核粒细胞;细
胞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者 为分叶核粒细胞,大于1/3者为 杆状核粒细胞;若两丝相连者则 为杆状核粒细胞(图2-24、图2图2-24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一般血液学检验课件

一般血液学检验课件

一般血液学检验
21
(2)核象右移
一般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如果5叶以上超过3%,为核右移。 大多数由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一般血液学检验
22
2、中性粒细胞其它异常
空泡变性 棒状小体 中毒颗粒 杜勒小体
一般血液学检验
23
一般血液学检验
24
一般血液学检验
25
一般血液学检验
第二章
一般血液学检验
The General Examination Of Hematology
一般血液学检验
1
KEY POINTS
• 1.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d blood cell, white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 5. Quality control and estimate of red blood cell examination and white blood cell examination.
一般血液学检验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周血液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 第三节 白细胞检验
一般血液学检验
16
一般血液学检验
17
卡--波环
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环 行或8字形,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 可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等。
一般血液学检验
18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
一般血液学检验
19
1、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成熟
幼稚
一般血液学检验
20
(1)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见于 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

检验基础之白细胞检查在医学检验的众多项目中,白细胞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白细胞就像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战士”,它们在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白细胞的检查,医生能够获取许多有关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白细胞并非是单一的细胞类型,而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每种类型的白细胞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们如同冲锋陷阵的“先锋部队”,在对抗细菌感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迅速增多,冲向感染部位,吞噬和消灭细菌。

因此,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时会变得活跃。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或遭受寄生虫侵袭时,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可能会上升。

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特定的血液疾病也可能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嗜碱性粒细胞虽然数量较少,但在免疫反应和过敏过程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它们参与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来调节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则是免疫系统中的“智慧军团”,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直接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B 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来发挥体液免疫的作用。

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对于诊断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疾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的数量可能会相对增多。

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能够清除衰老和受损的细胞、病原体等。

在某些慢性炎症和某些血液疾病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那么,如何进行白细胞检查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血常规检查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检验方法,通常通过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