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共35页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材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材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材料一为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座谈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

许嘉璐指出,《汉字简化方案》的制定和推行、推广普通话等工作,是以政府行为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成功范例。

50年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当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决策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国情和民意,完全正确,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分析了语言文字工作今后的主要着眼点和发展思路,强调语言文字工作要与国家中心工作同步发展,为其增加助力。

他着重指出,今后要依法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完善语言文字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各级人大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和重点领域用语用字情况的执法检查。

陈至立强调,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推广普通话、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陈至立说,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是5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50年来,这项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增进民族团结、扩大国际交往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人口大国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陈至立指出,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时代的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交际急剧扩大并更加频繁,不同语言文字间的交流、碰撞和相互影响加剧,社会语言文字更为纷繁复杂等等,都对推广普通话、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至立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推广普通话、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加强领导,推动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努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讲义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讲义

东莞中学初中部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资料主讲人张建一、关于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意义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广东省将在2015年前完成所有二类城市(二类城市是指各地级市城区)的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目前珠三角其他二类城市均已通过了评估验收,东莞将在今年12月迎来省的检查评估。

检查将在四大领域同时进行,包括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

其中,学校方面要抽查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

我校是东莞市公办学校的示范性学校,2009年首批东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地理位置又处于市中心区,因此,在12月初的省评估工作中非常可能被抽为中学代表接受评估,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每一项扣分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东莞市的语言文字工作最后的评估结果。

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视这一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既是为整个东莞市的语言文字工作争取好成绩,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让大家更重视自己平时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的培训(一)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是要抵制、取消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繁体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我们要依法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汉语方言、繁体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外语之间的关系及学习使用问题。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要成为我们的教学用语用字和校园用语用字。

1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是指师生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是指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不包括生活用语。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材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材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知识材料张宏刚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要从事文字工作,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公文、论文、计划、总结、试卷、证书、奖牌等文字材料中,存在不少使用不规范的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以及年月日应用的不规范。

那么,如何规范使用?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政策篇1.什么是规范的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规范化:讲普通话;文字规范化:写规范字。

2. 语言规范化:讲普通话。

(1)以北京音为标准音;(2)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 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要求是“三纳入一渗透”,具体内容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5. 通过推广普通话,要逐步使普通话成为哪四种用语?校园用语、公务用语、宣传用语、社会服务用语。

6. 现阶段哪几种人需要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演员、播音员、主持人、教师、公务员、窗口行业从业人员。

7. “语委办”的全称是什么?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8. 文字规范化:写规范字。

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9.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

10.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

《简化字总表》所收对照的繁体写法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11.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

宝鸡市新福园中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资料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国家第一批简化字总表》3.《现代汉语常用字表》4.《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5.《标点符号用法》6.《第一批异型词整理表》7.《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8.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备注:1.专任教师要求掌握目录1、2、3内容;2.语文教师要求掌握1、2、3、4、5、6、7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八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九条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学校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宣传培训N内容

学校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宣传培训N内容

学校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宣传培训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XX学校全校师生和家长朋友们都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正确书写规范字。

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讲普通话的水平,逐步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

1.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定在每年的什么时候?1997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4,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5.什么是规范汉字和不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规范汉字。

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6.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有什么重要意义?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基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共40张ppt)

(二)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 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 次,”等。 2.“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 即“一、”“二、”“三、”。 3. “1、”“2、”“3、”和“A、”“B、”“C、”等用顿号不 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 ” “ 2. ” “ 3. ” 或“A. ”“B. ”“C. ”。 4. 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四)正确使用连接号“~”和“—”
1.“一”:一字线,表示时间或地域的起止。如:《国家中长
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北京一上 海的特快列车。
2.“~”:波纹线,表示数值(尤其指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值)范围
的起止。如:GDP年增长8% ~10%。
(五)正确使用书名号和引号
(三)年份中“〇”的正确使用
1.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一三年一月”,则中间的
“○”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汉字“零”,而应该用圆
“○”(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 中选择)。
2.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
“2013年10月”。 3.“〇”是与“一、二、三……”简笔数字汉字配套的文字,就 像“零”与“壹、贰、叁……”配套一样。
(引导员、座谈问卷场所)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基础知识
(一)不规范的用字/用语/拼音/格式
不规范汉字:
1.繁体字 2.异体字 3.二简字 4.错别字 5.自造字
繁体字 二简字
异体字 自造字
错别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7条: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是为了提升个人和组织在沟通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进行的培养和训练。

在当今社会中,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的基本要素,无论是在工作场景下还是日常生活中,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误解和不必要的沟通困扰。

本文将从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和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速度与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经常通过文字进行沟通,并且需要向众多人群传递各种信息。

如果我们的语言文字没有规范化,就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误解,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和冲突。

同时,现代社会对于沟通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而规范化的语言文字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缩短沟通的时间和成本。

另外,规范化的语言文字还能够提升个人形象和信任度。

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表明一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这会让他人对你产生更高的信任感。

在职场中,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就。

实施方法1. 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应该以学习基础知识为基础。

这包括语法、词汇、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 多阅读优秀作品: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专业书籍等,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优秀的作品可以给我们提供范例,帮助我们理解和学习规范化的语言文字使用。

3. 参加培训课程:许多机构和学校都提供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来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这些培训课程往往会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

4. 进行实际应用:学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最好方法是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练习和提升。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二、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单位: 笔画 偏旁 、 。
笔画是书写楷体字时不停顿不提笔一次写完的 连续不断的线段。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称部首。汉字 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中间都可以称偏旁。
汉字的构造方式: 六书 。
“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构归纳出来的六 种条例,其中 象形 、 会意 、形声 指事 、 是造字的方法, 转注 、 假借 是用字的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
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语言文字应用规范的法律依据:
汉字的演变 ⑤
草书大约始于汉朝 初期。早期的草书是书 写隶书时的快捷变体, 称为“草隶”,又叫“章草”。 汉以后,脱去隶书笔画的 痕迹,形成 “今草”。唐朝还出 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 认的“狂草”。 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 是 “今草”。
汉字的演变 ⑥
楷书,始于汉末,盛于魏晋, 并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 楷书点画形态丰富,彻底摆 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 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 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 叫“正书”、“真书”。
是用字的方法象形转注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象形象形者者画成其物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指事者者视而可识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文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文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会意会意者者比类合谊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合成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合成形声形声者者以事为名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声形声者者以事为名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字由字由形形声义有关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转注转注者者建类一首建类一首同意相授互训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假借假借者者本无其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依声托事

常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上)

常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上)
文改会
>
常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名录
14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 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 分) 1984.12.25 中国地名委、文改会、 国家测绘局 国家技术监督局
15 GB 3259—1992中文书刊 1992.2.1 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16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1985.12.27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 广播电视部 国家语委
1 2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简化字总表 1988.3.25 1964.3.7 1986.6.24 1955.12.22 2001.12.19 国家语委、新闻出版 署 国务院 国家语委重新发布 文化部、文改会 教育部、国家语委
3 4
5 6 7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GF 1001—2001 第一 批异形词整理表(试 行)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 规范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 一用字表
1965.1.30 1997.4.7 1977.7.20
文化部、文改会 国家语委、新闻出版 署 > 国家标准计量局
常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名录
8 GB/T 15834—1995标点 符号用法 GB/T 15835—1995出版 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1995.12.13 1990 1995.12.13 国家技术监督局 国家语委、新闻出版 署 国家技术监督局
>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首部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 至2012年先后共发行六版; 2012年6月出版的 第6版收 词 6.9万条。
>
常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
>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 口试。机测。三级六等。最高等级为一级甲等。 ●要求: 公务员,三级甲等以上。 教师,二级乙等 以上;语文教师二级甲等以上。 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一级乙 等以上;影视话剧演员一级乙等以上。 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话务员、导游员、解说员等 特定岗位人员二级乙等以上。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演示文稿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演示文稿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演示文 稿
第一页,共38页。
优选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第二页,共38页。
第三页,共38页。
第四页,共38页。
神奇的汉字
第五页,共3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 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 规范汉字。”
2001年1月1日,国家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
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
“一二·九”运动(12月9日)
“一一·一〇”案件(11月10日)
五四运动
九一三事件
第二十九页,共38页。
5.概数和约数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 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如: 二三米 (不得写成二、三米)
三四个月(不得写成三、四个月) 四十五六岁(不得写成四十五、六岁) 七八十种(不得写成 七、八十种)
祁丰东路 Qifeng Donglu

“Wǒ men xǐ huān chàng gē。” “Wǒmen xǐhuān chànggē.”
• 拼音书写,一定以词为单位分写,中空一个字符的位置。
中文书刊名称、各栏目拼写以词为书写单位。每个词的第一 个字母要大写。因设计需要,也可以全用大写,但必须是以词为书 写单位。
第十八页,共38页。
• 2.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 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 示例:沈括(1031—1095),宋朝人。 • 示例:2017年2月3日—10日 2017-07-11 • 示例: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常见的用字不规范情况
• 错误:《看《三毛流浪记》的感悟》 《看< 三毛流浪记>的感悟》 • 正确:《看〈 三毛流浪记〉 的感悟》 • 错误:“故宫”、“颐和园” • 正确:“故宫”“颐和园” • 注意中文引号和英文引号的区别:“ ” ""

教师语言文字数规范化基本功培训学习资料

教师语言文字数规范化基本功培训学习资料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资料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国家第一批简化字总表》3、《现代汉语常用字表》4、《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5、《标点符号用法》6、《第一批异型词整理表》7、《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8、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备注:1、专任教师要求掌握目录1、2、 3 内容;2、语文教师要求掌握1、2、3、4、5、6、7 内容;新峰小学推行一般话宣传学习资料*.什么是一般话?我国推普形象大使是谁?一般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例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我国推普形象大使是王小丫。

*.推行一般话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推行一般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办理技术的不停改革,使推行一般话的紧急性日趋突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度中,鼎力推行、踊跃普及全国通用的一般话,有益于战胜语言隔膜,促使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拥有重要意义。

推行普及一般话有益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域的交流,保护国家一致,增进中华民族的凝集力。

*.推行一般话的目标、政策是什么?a)目标:鼎力实行、踊跃普及、逐渐提高。

b)政策:各民族语言同等共存。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

*. 推行一般话是消灭方言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该有益于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益于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可是推行一般话其实不是消灭方言。

有以下情况的,能够使用方言:⑴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履行公事时确需使用的;⑵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同意的播音用语;⑶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⑷第一版、教课、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 全国推普宣传周的活动时间?全国推行一般话宣传周是国务院同意的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推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每年有一个主题。

1998年起 , 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行一般话宣传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
关规定。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字。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澄澈—澄彻 chénɡchè 侈靡—侈糜 chǐmí
筹划—筹画 chóuhuà 筹码—筹马 chóumǎ
踌躇—踌蹰 chóuchú 瓷器—磁器 cíqì
赐予—赐与 cìyǔ
粗鲁—粗卤 cūlǔ
出谋划策—出谋画策 chūmóu-huàcè
喘吁吁—喘嘘嘘 chu(测试35组)
演员、播音员、主持人、教师、公务员、窗口
行业从业人员。 5.您知道“语委办”的全称吗?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19年1月1日
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9年 3月31日发布试行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 表》。(共338组 )
在繁体中文里面,异形词现象也是存在 的。而汉字的简化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些现 象,所以从繁体中文中继承也是异形词的
主要来源之一。
按捺—按纳 ànnà
按语—案语 ànyǔ
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bǎifèi-jùxīnɡ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 改正;拒不改正的, 。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 处以罚款 C. 由有关部门处理 25.国务院 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 新闻出版 B. 语言文字工作 C. 广播电视
百叶窗—百页窗 bǎiyèchuānɡ
斑白—班白、颁白 bānbái
斑驳—班驳 bānbó
孢子—胞子 bāozǐ
保镖—保镳 bǎobiāo
辈分—辈份 bèifèn
本分—本份 běnfèn
笔画—笔划 bǐhuà
鬓角—鬓脚 bìnjiǎo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bìɡōnɡ-bìjìnɡ
编者按—编者案 biānzhě’àn
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
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
A. 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 规范汉字
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话剧、
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繁体字、异体字
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 法律和规定 B. 方针和政策 C. 规范和标准
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 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4.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基本服务用字。 A. 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 常用汉字 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 A. 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秉承—禀承 bǐnɡchénɡ
补丁—补钉 bǔdinɡ
参与—参预 cānyù
掺和—搀和 chānhuo
掺假—搀假 chānjiǎ 掺杂—搀杂 chānzá
徜徉—倘佯 chánɡyánɡ 车厢—车箱 chēxiān ɡ
彻底—澈底 chèdǐ
沉思—沈思 chénsī
称心—趁心 chènxīn 成分—成份 chénɡfèn
1.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3.通过推广普通话,要逐步使普通话成为哪四种用 语?
校园用语、公务用语、宣传用语、社会服务用语。
4.您知道现阶段哪几种人需要参加普通话培训 测试?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城北小学 2019.4
一、关于异形字 二、测试卷上的几道简答题 三、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
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 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 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 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例如:“笔画” 和“笔划、“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 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 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 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 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义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的组织和
个人。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 行语言文字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
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
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