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中的成本管理详解
ERP系统与成本管理.
ERP系统与成本管理具有战略管理思想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使之充分发挥功能,努力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ERP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工具,把财务和成本管理融入系统中,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ERP状态下现代成本管理的特征在典型的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也实现了企业业务处理的一体化。
(一)成本信息的即时性.在信息化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时把握企业内部各项信息,了解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及现状变化,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贵在“即时”.在ERP系统中,企业生产中的各项业务数据是联动的且能实时更新,各职能部门业务人员与管理者能随时掌握即时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决策、及时合理分配资源、加强产品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信息的集成性。
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
在ERP系统实施前,成本信息资讯依赖于人工计算,它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且很可能是过时的、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失真的。
信息的集成机制不完善,无疑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以往的AIS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修改与串联。
而在ERP系统实施后,面对上述变化,便可以很快很轻松地进行衔接,使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据与预算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三)成本信息的远见性。
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充分发挥其集成优势,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记录与计量,并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将当代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很好地付诸实施。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财务成本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通过ERP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成本,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
ERP系统可以实现企业财务的集成管理。
通过将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集中管理,ERP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财务数据平台,方便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成本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对销售成本、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等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找出成本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ERP系统可以实现财务成本的预算和控制。
通过设定预算指标和控制标准,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财务成本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对预算与实际成本的对比进行分析,找出偏差较大的项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财务成本,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ERP系统可以实现财务成本的流程化管理。
通过建立财务成本的流程化管理,可以降低成本因人为因素而带来的风险,并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对采购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重复采购和采购过程中的漏洞,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一、本文概述随着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普及,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监控产品成本。
其中,标准成本是一种重要的成本控制方法,它为产品成本提供了一个基础标准,有助于企业进行差异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本文将探讨ERP系统中产品成本控制的方面,以及标准成本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ERP系统中的产品成本控制ERP系统集成了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使得产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变得更加协调和高效。
在ERP系统中,产品成本控制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原材料采购:ERP系统可以自动跟踪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采购。
这有助于确保原材料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产品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需要关注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库存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
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作为一种集成的业务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产品成本控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特别是原材料采购与标准成本的相关内容。
1、原材料采购:ERP系统可以自动跟踪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采购。
这有助于确保原材料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采购策略自动生成采购订单,简化采购流程,并减少人为错误。
此外,ERP系统还能对供应商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方便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以降低采购成本。
2、标准成本:在ERP系统中,标准成本是一种重要的成本控制工具。
标准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价格等信息预先设定的成本。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管控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标准成本还可以作为衡量生产效率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通过ERP系统实现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然而,要确保ERP系统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系统数据进行审核和监督。
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
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开支、提高利润,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而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更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便捷和高效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成本。
首先,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
通过集成所有业务过程的ERP系统,企业可以将所有与成本有关的数据收集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数据的准确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不同环节的成本分布情况,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和分析成本变化,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针对偏差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当原材料采购成本超出预算时,可以通过ERP系统追踪供应商的价格变动和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流程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花费,进而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
通过及时控制成本,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此外,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业务活动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ERP系统可以通过集成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实时计算和分析不同活动的成本效益,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
通过这些报表和图表,企业可以了解到不同活动对收入的贡献和成本的影响,并可以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决策,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业务活动。
此外,基于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优化。
成本优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和分析不同环节的成本变化,企业可以找到成本过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例如,通过实时分析运输成本的变化,可以找到运输成本过高的原因,并采取优化措施,如寻找更加便宜的物流渠道或者优化运输路线,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财务方面的支出进行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分析,以实现企业财务成本的最优化。
在ERP系统下进行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分析相关数据,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以下是我对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的一些思考:
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整合财务数据,实现全面的财务数据分析。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将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全面的财务数据,包括成本、费用、收入等方面的数据。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实时获取和分析各个方面的财务数据,为财务成本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便利。
ERP系统可以提供成本账目的详细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成本分析。
在ERP系统中,企业可以记录和管理各项成本账目,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账目的详细信息进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
ERP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控制。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获取历史的财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未来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ERP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各项成本指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支的问题,保持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ERP中的成本管理详解
ERP中的成本管理详解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企业需要对生产、销售和运营等方面的成本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集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ERP中的成本管理,并分析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ERP中的成本管理1. 成本分类在ERP系统中,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2. 成本核算在ERP系统中,成本核算是指对不同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决策提供依据。
3.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对成本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在ERP系统中,成本控制可以通过预算管理、成本计划和成本分析等功能实现。
4.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指对成本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的过程。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的变动原因,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ERP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ERP中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提高成本可控性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全面掌握和管理成本,从而实现成本的可控性。
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每个环节的成本,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2. 优化成本结构通过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找出成本的痛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3. 提高决策准确性成本数据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功能,企业可以获取准确的成本数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有效降低成本通过ERP系统的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成本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ERP中成本管理的应用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功能可以应用于企业的多个环节,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生产成本管理通过ERP系统的生产成本管理功能,企业可以了解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并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从而优化生产成本。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帮助企业实现从供应链管理到财务和成本核算的多个业务过程的整合和自动化管理。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核算、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全过程。
在ERP系统支持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核心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实现成本的精准控制和盈利的最大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管理成本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一个高效的成本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统一的财务数据,还能实现成本的快速核算、穿透性分析、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估等功能。
ERP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完整、准确和可靠的成本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全面的财务成本管理。
1. 成本核算功能ERP系统具备强大的成本核算功能,可以实现对企业各项成本的收集、分类、分析和统计。
它将企业各部门的数据整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
通过成本核算系统,企业能够实现对现金流、利润率、成本结构等方面的精确计算和分析。
2. 流程管理功能ERP系统的成本管理还包括流程管理,能够自动化地实现采购、库存、销售、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
这些流程和数据的全面管理,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 预算控制功能ERP系统还提供了预算控制功能,能够根据企业的预算计划编制预算,实现对实际成本的监控和分析,控制成本的增长。
预算控制功能也能够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ERP系统的成本管理还涉及到供应链管理,能够跨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界限,实现供应商的选择、成本核算和采购订单跟踪等功能。
这样一来,企业能够以更为合理和节约的采购成本,获得更好的成本优势,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5. 绩效评估功能ERP系统的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估和分析也十分重要。
系统具备对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的监控、分析和预测等功能,能够实现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全面评估。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指企业运用财务手段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ERP 系统的支持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下是对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的内容。
1. 数据集成和共享ERP系统通过数据集成和共享,将各个部门的财务和成本数据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方便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和分析。
各个部门的数据可以被准确和实时的获取,并进行综合分析。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重复录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成本分类和分摊ERP系统可以将企业的成本进行分类和分摊,方便企业对成本的分析和管理。
通过设定成本中心和成本项目,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个成本项目的来源和分配情况。
ERP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成本分摊的计算和统计,提高了分摊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成本核算和控制ERP系统可以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帮助企业掌握成本的变化和趋势。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可以确定各个成本项目的实际成本和成本比例。
ERP系统可以对成本指标进行设定和监控,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超支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4. 成本分析和决策支持ERP系统可以提供各种成本分析和报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各个成本项目的结构和变化趋势。
ERP系统可以进行成本的预测和预测分析,帮助企业预测未来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5. 效率和准确性的提高ERP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了人工录入和处理成本数据的时间和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ERP系统可以实时更新成本数据,并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报表和分析结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数据集成和共享、成本分类和分摊、成本核算和控制、成本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一种集成的管理软件,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功能,包括财务、采购、销售、生产、人力资源等。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ERP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成本管理方面。
本文将对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集成和实时性ERP系统能够将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时地为财务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这意味着财务人员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成本信息,及时作出决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成本分析和预测通过ERP系统,财务人员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包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从而更好地掌握成本情况,预测未来的成本趋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 费用控制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成本控制的体系,将预算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并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企业在可接受范围内运营。
4. 决策支持通过ERP系统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块,企业管理层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成本数据,作出科学的决策,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1. 实施难度ERP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全面的规划和组织,包括流程重构、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不足、时间延误等问题,导致项目失败。
2. 成本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可能会难以承受。
ERP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升级,这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开支。
3. 定制需求企业之间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ERP系统进行定制化调整。
这要求企业和ERP系统提供商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特定需要。
4. 数据安全ERP系统集成了企业的各项业务数据,一旦出现数据泄漏或损坏,将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分析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缩写,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整合、管理和自动化各种业务流程。
财务成本管理是ERP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财务成本,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在本文中,将对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1. 提高财务管控能力ERP系统下的财务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和管理各项财务数据和成本信息,实现财务管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成本开支情况,了解各项成本构成和变化趋势,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盈利能力。
2. 优化财务流程ERP系统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块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改善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实现成本的自动核算和分析,避免人为错误和繁琐的手工操作,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改善决策支持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ERP系统下的财务成本管理能够提供各种实时的成本分析报表和财务数据,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决策,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盈利水平。
二、ERP系统下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功能与特点1. 成本核算和分析ERP系统可以实现对各项成本的自动核算和分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
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各项成本的实际组成和变化情况,找出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设定和执行各项成本控制指标和预算计划。
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设定不同部门和项目的成本控制预算,实时监控各项预算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3. 供应链成本管理ERP系统下的财务成本管理还包括供应链成本的管理与优化。
ERP中成本核算案例详解
ERP财务管理系列连载(第5期)送你个人学习使用,请不要在其他站点公开,谢谢我工作的近几年,财务成本管理是ERP中出现问题最多的,也是会计人员学习最吃力的,下面的这个案例很详细,送给你。
无论工作是否忙碌,CPA考试是否叫紧。
希望抽时间学习,ERP财务管理,毕竟是一种趋势。
也希望我们多交流。
四点ERP中的财务成本核算详细案例说明:该企业为工业企业,本案例针对所有物料均为加权平均法,本帐套只涉及成本,不与任何模块联系,建一新帐套,启动业务系统,完成成本初始化。
一、生产情况及分配方法:原料、机物料等生产费用按生产部门归集,生产一车间生产瓷解电容器,成本按分类法分配;生产二车间生产电解电容器,成本按品种法分配,其中:原料按定额成本分配,人工费、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分配。
期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
二、ABC电容公司基本资料设置:科目,计量单位设置(数量-个、重量-吨)部门: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一车间、生产二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运输车队、机修车间公司管理部门:总经办、后勤部仓库:原料仓、机物料仓、产成品仓、半成品仓产品:瓷解一号电容、瓷解二号电容、瓷解三号电容、瓷解四号电容、电解一号电容、电解二号电容、电解三号电容、电解四号电容(前四个来源于一车间,后四个来源于二车间,属性为自制,电解电容的定额工时在标准数据中录入,具体数据见表一)原料:瓷解电容原料、电解电容原料(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机物料:机物料A、机物料B、机物料C(成本项目为制造费用)劳务:供电、运输费、修理费(一个辅助生产部门提供一个劳务,成本项目为制造费用)成本对象:瓷解电容为分类法,一至四号电容的系数分别为0.7、0.8、1、1.3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要素费用:除系统默认的外增加燃料设置分配标准:基础资料—成本管理—分配标准维护在费用分配标准中增加0001自制(随便起的名)=本期实际完工产量*材料定额0002定额工时=本期实际完工产量*单位标准工时如果标准单元中的字段可以自定义就更方便了!!!???定额材料:基础资料—成本管理—产品BOM(记住做好BOM后审核,使用,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一产品名称数量材料定额成本定额工时单价金额单位合计电解一号200 58 11600 4 800 电解二号300 105 31500 5 1500完工产品电解三号200 134 26800 6 1200电解四号100 175 17500 7 700800 87400 4200 在产品电解一号400 完工程度50%三、期初在产品资料:生产一车间:直接材料119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费用3700元。
ERP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
ERP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引言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系统,通过整合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然而,在ERP实施过程中,成本管理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ERP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ERP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1. 成本预算和控制在ERP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
然而,由于ERP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成本预算和控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或超出预期。
例如,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技术问题或需求变更,导致成本的增加。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算和控制ERP项目的成本是一个关键问题。
2. 人力资源成本在ERP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通常是最大的成本之一。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培训等阶段。
然而,由于ERP项目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人力资源成本往往容易超出预期。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和培训成本等因素。
3. 技术和硬件成本ERP实施通常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硬件设施支持。
例如,企业需要购买或租赁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等设施,并进行相关的维护和升级。
这些技术和硬件成本往往是企业在ERP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开销之一。
如何合理规划和预算技术和硬件成本,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4. 隐性成本除了明确的成本之外,ERP实施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成本。
例如,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调整和优化,这可能导致一定的业务中断和额外的成本。
此外,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项目和解决问题。
这些隐性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对企业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开销。
成本管理的解决方案1. 成本预算和控制为了有效预算和控制ERP项目的成本,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前进行详细的项目规划和需求分析,以尽量减少后期的需求变更和技术问题。
用友ERP-U8 成本管理 成本分配方法详解
用友ERP-U8 成本管理成本分配方法详解定义分配率经过对料、工、费的来源进行设置,已基本完成了成本费用的初次分配和归集,即将大部分专用费用归集到各产品名下,将其他间接成本费用归集到各生产部门范围内。
为了计算最终产成品的成本,还必须将按部门归集的成本费用在部门内部各产品之间、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在成本管理系统中,需要定义各种分配率,为系统自动计算产品成本提供计算依据。
所谓费用分配率,其实质是计算\权重\,即将某一待分配费用值,在各个应负担其的对象中分摊的比例。
目前成本管理系统中共有六类分配率,每一类中又对应多种分配方法,比较复杂,但这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而设计,归纳其实质,分为两种情况:在部门内部各产品间的分配、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分配。
分配方法共16种,其中包括一种自定义分配方法,理论上可以定义任何一种分配方法,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允许随时修改。
成本系统中需要待分配的费用有:【共用材料】:是指由部门领用的材料,即在存货系统填制的领料单上的“成本对象”为空,或者不是参照生产订单领的料。
由于按部门领用,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直接人工费用】:由于直接人工费用是按照部门输入的,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是按照部门输入的,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在产品成本】:由于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所占的成本不同,在计算出某产品的总费用后,还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辅助费用】:计算出服务的总费用之后,要根据部门的耗用量分配到部门,然后还要根据辅助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各产品应负担的辅助费用。
【辅助部门分配率】:当一个辅助部门提供两种以上的服务时,需要将部门总费用按一定的比率分配到服务中。
1定义共用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共用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是相同的。
只是共用材料分配方法多两个选项。
先分析一下这两个选项的作用。
再分析各种分配方法。
“按照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定义的耗用范围分配”如果选择该选项,则系统在对共用材料进行成本中心内或批次内的分配时,首先按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的耗用关系确定分配范围,即一种共用材料仅在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定义的父项产品间分配。
ERP管理会计实训:成本管理概述
学习准备
二 成本管理的原则
适应性原则
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和目标相适应。
尤其要与企业发展战略或竞争战 略相适应。
学习准备
二 成本管理的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应用相关工具方法时,应权 衡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避 免获得的收益小于其投入的成本。
学习准备
三 成本管理的工具方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
• 首先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 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
• 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 分配至各成本对象
• 最后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学习准备
三 成本管理的工具方法
作业成本法 • 资源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开展经 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 • 成本动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可 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 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 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 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理
战
作业成本法
略
差 适用阶段:初创期、成长期
异 领
目
标:产品独特性和成
先 型
本优势
成 本
信息要求:不要求高精确度
管 工具方法:目标成本法
标准成本——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体系,通过对生产过程和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和测算,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预期成本。
标准成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的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是一个核心概念。
标准成本的主要特征是确定性和稳定性。
按照标准成本体系,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活动的要求,预测、衡量和评估产品成本,从而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决策。
标准成本是一个固定的基准,能够提供企业管理者评估和比较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ERP系统中,产品成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模块,负责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控制和核算。
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总和。
通过产品成本管理模块,企业可以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成本差异,并通过分析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
标准成本在产品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预测和计划:标准成本可以作为企业制定成本预算和计划的依据。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和测算,企业可以预测和计划产品的成本,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控制。
2.成本比较和分析: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估和比较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差异的基准。
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进行成本分析和解释,并从中获得改进和提高成本效益的启示。
3.成本控制和调整:标准成本可以作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调整的参考依据。
如果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存在差异,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成本等。
4.决策支持:标准成本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对产品成本的标准化和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产品的利润水平,确定产品的定价策略,以及制定其他与产品成本相关的决策。
【项目管理知识】ERP中的成本管理
ERP中的成本管理同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一千家不同的企业却可以作出一千篇不同的文章。
企业要追求多创利的目标,既要增加销售收入(见的“销售管理”一文),又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节能降耗。
ERP系统既然名为“企业资源计画”,便必然要求能够实现对企业经营成本的计画与控制。
本文不在具体的财务处理上作展开,而是从ERP成本管理的原则、成本管理主要涉及的方面、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期间费用的分摊等角度,来探讨这种计画与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1、管理原则: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回顾ERP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从闭环MRP到MRPII转变的一个重大改进,就在於实现了财务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同步,也就是资金流和物流的集成。
那麽也许有读者会问这样一个问题:ERP中成本管理是否就是财务作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一个基本知识说起。
现代会计学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种会计事务之分,相比之下,财务会计的事务处理更多地受到各国、各地会计处理法规、惯例的影响,比如我国的财务核算体系与西方就有较大的不同。
结合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十年国产财务软体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随着ERP概念逐渐为人知晓,一些财务软体也把自己的产品向着ERP的方向发展,於是很容易地就有些用户产生了这样的认识:ERP的会计就是财务会计,ERP的成本管理就是电脑作帐。
而就的理解,面对当今报考的市场、越来越短的产品周期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ERP不是停留在仅仅能够完成电脑化的成本记录、归档等传统任务,更多的贯穿于ERP成本管理中的其实是管理会计的原则和思想,因为我们注意到:从系统本身来看,ERP强调事前计画、事中控制、事後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一套预测、计画、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也体现在成本管理中;从具体的管理方法来看,常见的ERP系统都强调能够实现标准成本的预先确定、实际成本发生後成本差异的分析、成本中心为主体的责任成本管理等功能,而这些都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从国内的应用环境来看,过去引进的MRPII软体中的管理会计部分曾被认为是不适合国情,但随着我国财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新的财务准则的不断出台以及企业科学决策意识的增强,管理会计在事前控制的舞台上将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中的成本管理图文详解点评:上一篇我们介绍了ERP中的财务会计。
从会计理论的角度来说,财务会计是负责公司对外报表的需求的,因此又称为外部会计。
外部方可能是所有者,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等等。
ERP中的财务会计模块不仅仅是对外报表的工具,它更是一种使业务处理和帐务处理相统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大平台。
但是毕竟这一模块仍然是在财务会计理论的框架之下的,很多基于内部管理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
这篇我们将介绍ERP中的管理会计,这是一个基于各种管理会计理论的大模块。
其中体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概念是其核心部分,我们将在本章介绍。
会计核算软件虽然ERP历史发展的主要源头是在物流领域,但是如今的ERP软件是涵盖物(物流),财(财务),人(人力资源)等企业管理领域的大型平台,因此从会计核算软件的角度来看看ERP中的财务,会使我们更容易进入ERP管理会计这一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根据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和思路,我们将其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工记帐的电算化这是会计核算软件发展的初级阶段,电算化的目的是替代原来烦琐和易错的手工记帐。
所以从各方面看,它都竭力地接近手工记帐的习惯。
如图一所示,财会人员在类似手工会计记帐凭证的系统界面里输入凭证的内容,保存后系统更新相应的数据库表,可能会有各种汇总表,但一定会有会计凭证行项目表,在这个表里存储了记帐凭证行的相关字段内容。
系统根据数据库可以提供规定格式的各种对外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试算平衡表等等。
当然系统还会提供各种常用功能,比如帐户的查询等等,不作赘述。
在本阶段的系统设计中,使用的是财务会计的通行规则或理论。
比如每张凭证都必须“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再比如从流程的角度,审核人必须和制单人分开,审核后才能过帐,等等。
手工记帐的电算化软件满足了会计核算的最初要求,但是渐渐的对于会计信息分析的要求迫使其向第二阶段发展。
第二阶段增强型会计核算软件从会计理论应用的角度来说,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并无本质的不同。
它的增强来自于在记帐凭证输入时,除了传统手工帐要求的借贷标志,科目,金额,摘要以外,允许财会人员输入一些附加字段。
这些附加字段或者出现在主屏幕,或者另外使用附加字段屏幕用于输入。
而附加字段的内容本身可以在别的操作中专门维护(就象维护会计科目一样),在凭证输入时可以通过查找输入。
系统的数据库结构也和第一阶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行项目表中增加了附加字段,同时可能增加了和附加字段相关的汇总表。
视软件产品的不同,有些软件可能和物流模块有了一定的集成,可以部分实现第一篇中所描述的业务处理和帐务处理的统一,这时凭证不是手工录入的,而是根据业务自动生成的。
有了附加字段,系统就可以胜任一些汇总类的简单报表了。
为什么称之为“汇总类的简单报表”?主要是因为:<1>系统不提供财务分析的的理论支持。
在多数情况下这一阶段的系统提供的是类似EXCEL数据透视表那样的分析工具。
这种工具背后并没有相关的管理会计理论作为依托,因此分析更多的是采取汇总,筛选等简单的数据分析手段,而不是财务分析手段。
<2>数据的输入和处理是平面的,或者说集中在一个层面(即财务会计凭证输入)上,这样数据的处理始终跳不出财务会计的条条框框,而且往往无法描述现实中立体(多层面)的信息。
关于立体的信息我们会在本章成本流的案例中看到。
因此这一阶段的系统显然不能实现象成本的结转,预算,营销分析,资金管理,流动性预测,现金流量表,合并会计报表等等的功能。
同时,如果仅仅是可以增加附加字段,但是字段间的逻辑关系却没有很好的定义,或者不和物流模块集成。
往往最终的结果是出于工作负荷和信息质量的原因,很多附加字段形同虚设。
第三阶段分模块集成管理软件会计核算软件和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最终指向ERP软件。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ERP财务会计模块丰富的功能,以及财务会计模块和物流的集成。
而ERP中的财务模块本身更是发展成了一个真正的财务管理软件。
如图三,在本阶段财务会计的数据进入系统后,通过集成进入了其他崭新的财务子模块中,这种集成体现在系统自动生成了其他子模块的凭证。
图三中红色的双向箭头代表了这种集成。
在这些子模块(比如管理会计)的设计中,ERP软件应用了各种现代管理理论,同时提供了客户化配置的灵活性。
比如在管理会计中允许客户定义自己的成本分摊规则,再比如在合并模块中允许客户定义合并抵销分录规则等等。
通过这些理论和规则,系统自动地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而这种加工的结果往往也是以其他子模块凭证(比如管理会计凭证)的形式保存在系统中。
当然也可以在这些模块中手工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不影响财务会计。
图三中三色的圆箭头代表了自动和手工结合的处理过程。
最终,在ERP财务的其他子模块中,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功能报表,这些报表更准确,运行也更快,最重要的是有更强的理论支撑,这使得我们可以做真正的财务分析,而不仅仅是第二阶段的数据分析。
同时这些子模块还提供了适合本身特点的报表工具。
本篇“管理会计”是第一个我们将要介绍的这样的子模块。
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成本流描述了企业内部的价值流,象是流淌在企业内部的河流。
而成本对象则象是湖泊。
ERP系统使得成本对象和成本流变得透明,从而使管理者可以更加客观和科学地<1> 控制成本。
<2> 考评绩效。
<3> 分析市场和<4>支持决策。
抽象地解释这两个概念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只需看一个案例就能够很清楚的理解它们了。
由于制造行业的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我们将在本篇生产成本章节中有很详细的介绍,所以本章中我们的案例使用航运业这一较特殊的行业。
案例ABC船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远洋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公司。
它的主要营运方式是班轮运输。
班轮运输(Liner Shipping)又称定期船运输。
是指船舶按事先制定的船期表(时间表)在特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挂靠港口顺序,经常地从事航线上各港口间的船舶运输。
船舶在航线上的一次航行称为一个航次。
托运单(国内有时用“委托申请书”代替)是指由托运人根据买卖合同和信用证的有关内容向承运人或他的代理人办理货物运输的书面凭证。
经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对该单的签认,即表示已接受这一托运,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对货物运输的相互关系即告建立。
ABC公司的损益主要由航运收入和各种使费与间接费用组成。
其中船运收入(包括净海运费和附加费)可以认定到各托运单,航次费用(包括燃油费,港口费,货物费,中转费,垫仓入料费,货损海损费等)可以认定到航次的各航段和港口。
而船舶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费用,船舶设备折旧费,物料修理费,保险费,租金费用,非营运期费用等等)只可以认定到各艘船舶)。
还有一些费用是船舶公共的(包括后备人员工资费,差旅费,通讯费,业务单证费,海图资料费等等),不能直接认定到个别船舶上。
由于集装箱数量大,流动性强,而且虽然个体有差异,但是使用上认为是无差异的。
因此集装箱费用(包括折旧费,租金费用,冷箱备件修理费,堆存费用,底盘费用等等)也不能直接认定到个别船舶或航次上。
其他的象管理费用,只能认定到部门或科室。
根据ABC公司的行业特点,我们认为它的成本流和成本对象的总体结构如图四所示。
图四中最左侧代表财务会计模块,它构成了ERP管理会计模块的主要数据来源。
而图四的其它部分是管理会计模块。
图四中红色的箭头代表了成本流,而其他部分比如公司组织结构,航次(包括航段和港口),托运单和市场细分(图中用魔方表示)则是成本对象。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五种形式的成本流,分别对应图四中的①-⑤:1.收入,成本和费用的凭证入帐当财务人员手工录入会计分录,或者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分录(如固定资产记提折旧)时,如果这些分录和收入成本或费用相关,那么系统除了生成相应的财务会计记帐凭证外,还将生成管理会计凭证,记录下成本流归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
比如航次费用归集到各航次(港口和航段)中,船舶费用归集到各船舶成本中心,航运收入归集到托运单里。
2.从其他成本中心分摊到各船舶成本中心根据预先设定的分摊标准,将成本从其他成本中心分摊到船舶成本中心,比如将船舶公共成本中心归集的船舶共同费用根据事先设定的百分比分摊到所有的船舶成本中心。
对于董事会,财务部等成本中心发生的间接费用也可以类似地分摊到船舶成本中心上。
但是对于集装箱部发生的集装箱费用可能直接分摊到航次上更为合适。
事实上判断的依据是我们认为各成本中心的工作是服务于船舶,还是航次。
3.从船舶成本中心分摊到各个航次对于ABC船运公司来说,船舶的价值体现在它们承载的各个航次中,因此将船舶成本中心的成本按一定的规则(如航程天数)分摊到相关的各个航次(港口和航段)中,是合理的。
4.从航次结算到托运单集装箱船在一个航次装载了各个托运人的货物,要进行托运单的盈亏分析,必须将航次汇集的费用结算到相关的各托运单上,结算的标准可以是该航次(各港口和航段)上各个托运单占用的标准箱位(TEU)。
5.从托运单结算到市场细分在盈利分析模块,我们从托运单的盈利出发,可以对市场及内部责任范围进行多维多层次的盈利分析。
关于盈利分析我们在下文以及后面的章节将有详细介绍。
成本要素成本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管理会计凭证。
管理会计凭证和我们熟悉的财务会计凭证是不同的。
它记录了什么性质的成本(其实包括绝大多数的损益)从哪里流向哪里。
它也借用了“借/贷”的概念,“借”是成本的流入,“贷”是成本的流出。
因此在有些凭证里借贷是平衡的,如案例中的②③④⑤,它们表示的是成本流从一个成本对象流入另一个成本对象。
有些凭证里借贷是不平衡的,如案例中的①,它们的含义是成本流从财务会计模块流入了管理会计模块。
那么,在回答“什么性质的成本”这个问题时,系统是怎么做的呢?一个直观的回答是用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即各种收入,成本和费用科目。
在图四财务会计的区域里对于这些科目的财务会计过帐以同样性质的成本流入了管理会计中。
但是仅仅这样做有一个主要的不足,即处理管理会计内部成本流转的时候意义上和灵活性上的缺陷。
比如船舶费用的明细很多,当分摊到航次上时,从航次分析的角度来看可能这些明细已不很重要,我们所关心的只要知道哪些是从船舶上分摊过来的间接费用就可以了。
因此一个灵活的解决方案是用一个独立的概念- 成本要素来描述管理会计中成本流的性质。
而成本要素分两大类。
一类是初级成本要素,它们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
另一类是次级成本要素,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
再举一个常用的例子:单位的食堂本身会发生很多费用,比如场地,人员,燃料,粮食副食品等等。
当食堂的费用分摊到各部门时,我们不再关心初级成本要素,我们只需要以类似“食堂伙食费用”这样的在会计科目表中没有的次级成本要素表示其性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