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 圆:圆的周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
(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二、教学内容
1.圆的周长的概念。
2.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并询问学生圆的周长是什么。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周长。
2. 讲解概念
教师通过画图和实物演示,讲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指出圆周率的定义。
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和半径有关系,引导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3. 练习计算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圆的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答题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4. 拓展应用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应用。
例如:如何使用圆的周长来计算圆桌的边长;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计算轮胎的长度等。
5. 总结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学生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是否掌握。
五、课后作业
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掌握了如何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增强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第5课时 圆的周长(1)》教案(公开课)
三、达标检测
师:同学们对于今天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让我来考考你。
(1)圆周率是一个()。
A.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
C.循环小数
师:对选B,因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2)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师:回答的真棒,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就是求车轮的周长。
(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B.π
C.3
师:圆的周长时直径的π。
这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应说“π倍”而不是“3.14倍”哦!
易错举例
(1)圆的周长一定比半圆的周长大。
()
教师提示:直径不确定,无法比较。
(2)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
教师提示:圆的半径不相等,直径就不相等,圆周率是一定的,所以,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手脑结合:画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
(1)想一想,怎样得到它的周长?
(2)把圆剪下来,量一量。
(3)多量几次,算出测量结果的平均数。
(学生自主练习,然后找几个同学用展台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评价)
师:有误差是难免不了的,属于正常情况。
多测量几次。
典题精练:看图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填空。
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
所以圆周长÷直径一定小于()
第2课时这月我当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和扇形》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圆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推理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的模型、绳子、尺子等实验器材。
2.制作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展示圆的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2.呈现(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用绳子围绕圆一周,并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
教师记录数据,并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有关?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绳子和圆模型进行测量,记录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数据。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推理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C=πd)。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新知探究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有什么关系呢?
试一试
你能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写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么C = 。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C = 。
πd
2πr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测量活动: 同桌合作测量出圆形学具的周长。
汇报提示: ⑴边演示边讲解你是怎么测出这个圆的周长的。 ⑵为了使测量数据准确,你注意了哪些问题。
新知探究
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圆的周长与直径也有倍数关系吗?
新知探究
找3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分别测量出周长和直径,做一做,填一填。
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70cm,滚一圈有多远?
3.14×70=219.8(cm)
答:滚一圈有219.8厘米。
新知探究
你能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O
大圆周长的一半:
小圆周长:
3.14×3=9.42(cm)
9.42+9.42=18.84(cm)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8.84厘米。
随堂演练
1.画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⑴想一想,怎样得到它的周长?⑵把圆剪下来,量一量。⑶多量几次,算出测量结果的平均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圆
圆的周长
1
2
3
核心素养
导入新课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他们的周长
导入新课
新知探究
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新知探究
如何测量车轮的周长呢?用圆片试试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能够计算圆的周长;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2.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3.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
三、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的内容,并与本课内容进行连接。
可以提问如下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圆的特点是什么?•圆的周长是什么?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知2.1 圆的定义板书:圆是由平面上的一点向外围一定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轨迹。
解释圆的定义,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圆形的形状。
2.2 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板书: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相对点的线段,长度为d;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为r。
圆的周长是围绕圆的线段的长度,记为C。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即d=2r;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C=πd。
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有清晰的理解。
3. 深化与拓展3.1 理解π的概念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C=πd,那么π是什么呢?向学生解释π的概念,可以简单地告诉学生π是一个数学常数,它约等于3.14,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2 计算圆的周长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例题: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4cm,求其周长。
解:先根据直径的定义,知道d=14cm,再利用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πd,代入π的值π≈3.14,计算得到C≈3.14×14≈43.96。
所以该圆的周长约为43.96cm。
例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7cm,求其周长。
解:首先根据半径的定义,知道r=7cm,然后利用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πd,再代入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2r,可以得到C=π×2r=π×2×7≈3.14×14≈43.9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 》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4 圆的周长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圆的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圆,了解半径和直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
鉴于本课时的教学属于计算公式的教学,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1.循序渐进,逐层展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
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动手实验,突破关键。
理解和认识圆周率是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关键。
教学时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和认识圆周率,让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计算、交流中发现和认识圆周率,理解周长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能运用圆周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圆周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圆形硬纸板圆规教学过程第1课时认识圆的周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两辆车,车轮的大小不一样。
师:明明和刚刚分别骑着自行车和踏板车,如果轮子只滚动一圈,哪个滚得远?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车轮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2.引入:在课前,我们通过学情检测卡的内容,已经了解了车轮滚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认识圆的周长)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圆的周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1.教具演示,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1)课件出示一些圆形图案,提问: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什么吗?(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硬纸板,指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示范课教学设 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圆的周长,在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圆的周长从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学生的发展上来说都是难点。
虽然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越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计算周长的方法,为此数学家一直在探素,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一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
教科书浓缩了这个过程,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把重点放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数量关系上,从而解决圆周长的计算问题。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探究圆的周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难点: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师:大家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学生:听过。
师:在第二次龟兔赛跑中,兔子沿着正方形路线跑,乌龟沿着圆形路线跑。
它们每跑一圈的路程各是多少?课件出示:师:要求兔子每跑一圈的路程,实际是求什么?学生:实际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学生1: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不仅复习了旧知,还引出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进而揭示新课。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要求乌龟每跑一圈的路程,实际是求什么?学生:实际是求圆的周长。
师:那么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吧!板书课题:圆的周长探究新知任务一:测量车轮的周长师: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课件出示:师:车轮滚动一圈的长度其实是车轮的什么?学生:车轮滚动一圈的长度就是车轮的周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这些内容是学生对圆的基本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如对称性和周长、面积的计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圆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对称性,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等。
2.课件: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圆?圆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
同时,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硬币的半径和直径,加深对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每组给出一种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总结出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数学软件的辅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直尺、绳子、数学软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模型、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喜洋洋和灰太狼谁跑的快”的情景,让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在讨论“喜洋洋围着正方形跑道,灰太狼围绕圆形跑道,谁跑的路程少”(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跑的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出了判断的理由。
2.讨论、揭题(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猜想一下,喜洋洋和灰太狼绕着不同的跑道,谁跑的路程少呢?为什么?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跑道的轨迹)(2)师:同学们猜得很对。
灰太狼跑的圆形跑道的一周的距离,其实就是圆形跑道的什么?就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20分钟)(一)播放幻灯片:直径、越长,圆就越大,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周长定义。
师:圆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这里就有一个。
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当学生指得不规范时要提醒:指周长时要注意,从圆的一个点开始,在转过一周时还要回到这个点,做到首尾相连。
像这样围成圆的一周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从具象的认知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二)探究圆的周长1.测量圆形纸片。
例一(1)交流方法。
教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一圆纸片的周长,你有办法量出来吗?(课件出示题目)请你先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好,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方法?(2)动手尝试性测量。
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好,但我们操作时需注意什么呢?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来引导教授测量细节和注意事项。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同桌两名同学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和直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指小组演示交流测量方法和过程。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滚动测量法:我们先在圆形纸片上面做个记号,让它沿着直尺滚动一周,再回到这个记号的位置,测量出它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测量、观察、推理、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圆的周长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圆的周长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圆的周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结合多媒体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圆的模型、测量工具(如软尺、细绳等)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设计好相关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3. 安排好课堂活动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利用实验工具,让学生实际测量几个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观察和总结周长的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课第1课时。
圆的周长从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学生的发展上来说都是难点。
虽然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越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计算周长的方法,为此数学家一直在探索,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π)。
教材浓缩了这个过程,设计了三个探索活动,把重点放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数量关系上,从而解决圆周长的计算问题。
二、学情分析无论是研究长方形,还是研究正方形周长与各边之间的关系,都是线段之间的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是曲线与线段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最好借助具体的情境或图形,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结合实例认识圆的周长,在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观察下图,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辆车的车轮各滚一圈,谁滚得远?生:左边这辆车滚得远。
师:对,其实人们很早就发现,轮子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而且车轮滚一圈的长度实际上就是车轮(圆)的周长。
同学们经过观察发现,大车轮滚一圈比小车轮滚一圈要远,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呢?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个问题有关,学习完本节课后大家就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板书:圆的周长)【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入手,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的学习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师:如何测量车轮的周长呢?大家用圆片试试看。
师:要想准确地测量圆片的周长,测量的关键点是什么呢?生1:确定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生2:准确地读出刻度尺上的数据。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所以圆周长/直径一定小于()。
活动意图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进一步巩固与延伸,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知道圆周长直径=圆周率,那如果已知直径,该怎样求出圆周长呢?【作业设计】1.围成圆的()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除以它的()的商是一个固定数,我们把它叫做(),用字母()表示。
它是一个()小数。
3.妙想要为半径为3cm的圆形小镜子围一圈丝带,她现在有18cm长的丝带,估一估,够吗?【板书设计】圆的周长测量:滚动、绕线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教后反思】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学习任务单学习内容《圆的周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结合实例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发展空间观念;2.我能在探索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发展推理意识。
学习资源圆规,50厘米长的细绳一根,3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随堂记录学习过程环节一:指一指圆的周长是()。
我知道测量圆的方法有()。
环节二:探一探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
听好要求:①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②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③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我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
环节三:练一练第1题,画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
⑴想一想,怎样得到它的周长?⑵把圆剪下来,量一量。
⑶多量几次,算出测量结果的平均数。
第2题,看图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填空。
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所以圆周长/直径一定小于()。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主题《圆的周长》第二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在回顾圆周长与直径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对圆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六. 教学准备1.圆的周长课件。
2.圆的周长相关练习题。
3.圆的模型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吗?它与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2. 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周长公式:C = πd。
引导学生观察公式,提出问题:“你们能看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验证圆的周长公式。
4. 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公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形操场的周长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设计:《圆的周长》加区七小高泽玉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明骑自行车围绕圆形花坛走一圈,这一圈的长度指的是什么?(请一名同学指一指,让学生明确从起点开始再回到起点。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1)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2)反馈可能出现的情况:“绕绳”用线绳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折圆”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3)师小结各种测量方法:不管哪一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把围成圆周式的曲线,转化成一条可以直接测量的线段,这是数学上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转化法”,化曲为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大胆猜想。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2)动手操作,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分组合作测算。
明确要求: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
接下来2人一组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动笔计算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3)汇报测量结果。
(师板书。
引导学生通过板书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4)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情感。
(课件出示圆周率的故事,指名读。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定义及性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另外,学生可能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概念和性质。
2.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圆的理解和认识。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课件和教学素材3.练习题和答案4.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圆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性质和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找出两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计算圆的周长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和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绳子、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彩色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周长。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长特点,教师总结: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界的长度,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圆和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关系。
教师呈现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并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上册教科书10页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利用圆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能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圆周长的计算。
二.探求新知
师:那我们来看看,周长和直径究竟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测量刚才的圆的直径,并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生:比值是3.25、3.145296…、
师:你可以得出什么规律呢?
生: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好象都是三点多一些,而且好象多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圆都有这样的规律?(多媒体演示证明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个固定的数)
师: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始终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近似等于3.14,即π≈3.14。
师:关于圆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个数学家祖冲之好象和圆周率有关系。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
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
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师:同学们读了有关祖冲之的资料,对祖冲之与圆周率有了一定认识。
(请同学谈谈读了资料后,有什么感受?)
师:刚才我们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求出了圆周率,那么谁能说一说可以怎样求圆的周长?
生: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乘直径。
师:谁能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
生:C=π×d。
师:乘号可以省略, C=πd,为了便于计算,我们一般取π的近似值3.14。
师:我们知道圆的直径d与半径r有什么关系?
生:d=2r
师:那么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C=πd或C=2πr
师:国王的小花驴和阿凡提的小黑驴比赛中,正方形跑道的边长和圆形跑道的直径都是50米,请同学们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看看到底谁会获胜?
生:50乘4等于200米,3.14乘50等于157米,200大于157米,所以阿凡提的小黑驴跑的路程更长一些,国王的小花驴会获胜。
三.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同学们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例1.一张王莲的叶子近似于一个圆,它的直径约是0.95米,这张叶子的周长是多少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d=0.95,
C=πd=3.14×0.95=2.983≈2.98(米)
答:这张叶子的周长约是2.98米。
例2.一颗卫星围绕地球飞行,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已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500千米,飞行了14圈,问卫星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地球的半径约6400
千米)
解:R 轨=500+6400=6900
C 轨=2πR 轨=2×3.14×6900=43332
14 C 轨=43332×14=606648(千米)
答:卫星围绕地球一共飞行了约606648千米。
例3. 如图,如果圆环的外圆周长C 1=250㎝,内圆周长C 2==150㎝,求圆环的宽
度d (结果精确到0.1㎝)
解:由C=2πR=2×3.14×R=6.28×R 得R=C÷6.28
设外圆的半径为R 1,内圆的半径为R 2,则
R 1=C 1÷6.28,R 2=C 2÷6.28 d=R 1-R 2=( C 1-C 2)÷6.28
=(250-150)÷6.28
≈15.9(㎝)
答:圆环的宽度约是15.9㎝。
四.巩固练习
1.判断: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圆的周长总是随着直径的变化在变化。
( )
(3)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
(4)圆的半径扩大2倍,圆的周长也扩大2倍。
( )
2.在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直径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3.一辆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0.66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4.右图是一个由半圆和一条直径所组成的图形,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5.有一奶牛场准备用粗铁丝围成一个半径是120米的圆形牛栏,如果用铁丝围
三圈,那么至少需要买多少米铁丝?(接头处忽略不计)
6.如图,计算环形跑道的周长。
(单位:米)
五.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能不能谈谈你有了些什么收获?
思考:
1.在环形跑道上赛跑时,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国王阴谋没有得逞,心里很不服气,他又冥思苦想出了个新花招,设计出了新型跑道,要和阿凡提再展开一场比赛,让小花驴绕里面的小圈跑8字,而阿凡提的小黑驴绕外面的大圈跑,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猜到比赛结果吗?
板书设计:
圆周长的计算
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
C=2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