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七年级生物教情学情调研工作已经结束,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思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次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共分四个大题,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
这份试卷考查了学生的双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是第1-2章的内容,题型及分值如下:一、选择题、20个小题、40分二、填空题、20分三、识图题34分四、探究及实验题6分一、成绩分析优生数:2人,优生率:6.25%及格数:13人,及格率:40.6%40分以下10人,平均分:50.7分这次考试,优秀率很差,平时对优秀生的辅导不到位,及格率也不好,今后应当有针对性的抓学生,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并且锻炼学生把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的能力。
二、试卷总体分析本次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绝大部分知识在课堂上都强调过训练过。
但学生大部分不能把大部分分数拿下,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学生完成情况不好。
三、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40分)。
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34分,最低分是6分。
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不能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
失分率较高的题目:6,15第二大题:填空题、20分本题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难易适中。
重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失分率较高的题目:22,23第三大题:识图题34分本题考察的是生物圈,食物链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重在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我们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整体不会很难,在课堂上该强调的都有强调。
个别学生不去认真消化,导致不能灵活应用。
失分率较高的题目:1.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搞不清楚。
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范文三篇

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范文三篇自从去年生物中考形式改革以来,生物试题是这样构成的,判断题10题,一题1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20题,一题1分共20分,双向选择题10题,一题2分共20分。
试卷卷面满分50分,测试时间为30分钟。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适中,全年级均分35.7,及格率81.5%,总体情况较好。
但从同学们答题的情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典型错题分析:一、判断题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本题应判断为错。
主要失分原因分析: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而微生物又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学生对植物和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容易理解,但对于微生物中的细菌、真菌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对此有部分学生理解不够,导致判断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21、食用没有成熟的青苹果时,常感到酸,这种酸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质中b.细胞膜中c.液泡中d.叶绿体中正确答案应选c.液泡中主要失分原因分析:本题首先根据题意判断考查的知识点为植物细胞的结构。
植物细胞由外到内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在细胞质中还具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在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由于细胞液中溶解了一些物质如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等。
细胞液是高渗的,所以植物细胞才能经常处于吸涨饱满的状态。
细胞液中的花青素与植物颜色有关,花、果实和叶的紫色、深红色都是决定于花青素的。
此外,液泡还是植物代谢废物屯集的场所,这些废物以晶体的状态沉积于液泡中。
部分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不清,尤其是液泡的结构掌握不够,导致失分较多。
三、双项选择题34.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a.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的钝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口腔上皮细胞b.将轻刮过的牙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涂抹一下,盖上盖玻片,用稀碘液进行染色c.使用5×目镜比使用10×目镜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多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将视野中右下方的物象移至中央正确答案应选bd主要失分原因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玻片标本,并正确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技能。
七年级上生物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生物学情分析
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学课程进行情分析,为教师和
学生提供参考。
课程内容概述
七年级上学期的生物学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生态系统
学生表现
根据观察和评估,学生在以下方面表现出色:
- 对细胞结构理解深入,能准确描述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基本了解,能用正确的分类方法进行物种
分类。
- 对生态系统的概念有所认识,能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
学生困难点及建议
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困难,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建议:
- 对细胞的尺度和组织结构了解较浅,建议教师使用图示和实例强化学生的理解。
-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较弱,建议教师引入案例和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
- 对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理解较困难,建议教师进行生态游戏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教学资源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生物学课程,以下资源可供参考:- 课程教材:《初中生物教材》
- 视频资源:国家教育网提供的相关生物学视频
-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组织切片等
结论
通过对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学课程的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态系统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掌握。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困难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完整初一上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初一上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引言:初中学习生物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论的关键课程之一。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旨在检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对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考试结构分析考试结构是评价考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填空题则是对学生记忆能力和细节把握的测试,而解答题则重点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根据考试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考试涵盖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复习。
二、知识点分布分析分析生物期末考试的知识点分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从整体上评估教学质量。
在初一上学期的生物期末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生物的营养方式、生态平衡和遗传基础等。
通过对知识点分布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哪些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较好,哪些知识点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升。
三、考试表现评价评价学生的考试表现是评价考试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初一上学期的生物期末考试中,学生的答题表现通常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运用。
根据考试表现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比如理解不准确、缺乏思维拓展、计算错误等。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题技巧。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了提高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教学:生物科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许多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
通过系统地、有逻辑地教授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科认知,并提高其答题的准确性。
2.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生物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背诵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升研究成绩。
以下是对初中生物学生学情的分析。
研究兴趣
初中生物学生通常对生命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于人体结构、生物进化、生态环境等内容都有着探索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实例、展示令人好奇的现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研究能力
初中生物学生的研究能力因个体而异。
有些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能够较快地掌握生物知识。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可能在生物研究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重点讲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达到他们的最佳水平。
研究环境
初中生物学生的研究环境对其学情也有一定影响。
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可以提供给学生安静、舒适的研究空间,让他们能够专心研究。
此外,有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小组合作研究,而有些学生则更适合独立研究。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研究偏好和研究环境的要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研究环境。
研究方法
初中生物学生的研究方法也是影响学情的重要因素。
一些学生可能擅长通过阅读教材来研究,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加适应通过实践和观察来研究。
因此,在教学中要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初中生物学生学情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材料

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材料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材料一、指导思想我通过了前几个阶段的联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握的更好,课堂教学更加严谨有序。
通过联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比较好的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我担任的学科是七年级二个班的生物,联动前的成绩是:期终统考总平均分:七(1)班58分、七(2)班63分。
五环联动后学生懂得了生物虽然是不进入中考统考的学科,但同样重要,是贴近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的重要学科;是一门贴近自身的学科。
通过联动我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应该贯彻如下原则:在再现经典实验的同时,注意贴近现代实际热点;增加探究性实验;重视定性实验同时,也注意定量实验;学生不仅参加阶段活动,也要参加完整实验过程;改变封闭单一方式,过渡到开放创新模式;改变由个体独立进行,实行群体协作互动;从依赖的模仿者,更新为探究的主体角色;改变重结果,延伸到组织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又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学习整个教材的内容。
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实验教学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情感氛围。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和情感。
实验教学提倡实验材料降低成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厉行节约。
例如我们在实验中要求学生以饮料瓶等稍作加工后栽培植物;收集动物图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情感;在室外进行绿化调查等活动强调爱护生物资源、保护环境。
联动后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期终统考成绩:总平均提高了。
二、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三、具体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期,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对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的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生物概念。
然而,由于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较为初级,还缺乏实践经验和观察能力,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实地实践、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从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和知识都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实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利用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尽可能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学生的知识水平七年级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于生物知识所掌握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常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生物实践、生物案例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上是对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的简要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和动机、学习方式以及知识水平等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序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诗句中不含生命现象的是()A.柴门闻犬吠B.海日生残夜C.鸟鸣山更幽D.鱼戏莲叶间葡萄果实表皮较薄,汁水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以葡萄为材料,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如下观察实验。
回答第2~6题。
2.从植物体结构层次角度看,我们食用的葡萄果实属于()A.器官B.组织C.细胞D系统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葡萄果实切片。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①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第3题) A.清水、碘液B.碘液、清水C.生理盐水、碘液D.生理盐水、清水4.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使物像更清晰——转动粗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平面镜C.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5.如图为兴趣小组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其中A区域具有导管,导管属于()(第5题)A.薄壁组织B.输导组织C.机械组织D.分生组织6.由葡萄发酵制成的葡萄酒,因其风味色泽独特而被许多成年人喜爱,下列属于制作葡萄酒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酵母菌C.甲烷菌D.醋酸菌7.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第7题) A.a表示支持和保护B.甲表示细胞膜C.乙表示线粒体D.丙表示细胞核8.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8题)A.甲图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①具有保护作用,能控制物质进出C.④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⑤中含有叶绿素,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图可表示梨树细胞完成一次分裂的是()A. B.C. D.10.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心肌细胞等多种细胞。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在学期初要了解对本学段的兴趣爱好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了解社会实践需求,默契的与学生交流心理动态,了解学生个人以后预定的发展目标,针对不同学生,分批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加强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我不端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做好朋友,针对多年的经验,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总结七年级生物学情情况分析如下: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一、学情总体分析1、七年级这段时间正处在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2、学生入学第一次接受这门课程,七年级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3、七年级生物课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教师的教和学生学都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
4、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二、存在的问题:1、有些学生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不听。
2、学习思维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3、个别学生对副科不够重视。
4、一些学生学习不踏实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5、生物术语多,有些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讲活,讲透,为了提高成绩,节省时间,只好缩回传统的记忆圈。
脱离实验教学这个生物教学的支柱。
三、解决措施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重视赏识教育,多听取学生的呼声,对学生多鼓励,多指导,少说教,多实验,少批评。
3、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千方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发潜能生.4、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5、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采取相应措施。
6、随时与班主任和其他任科老师交流学生情况.7、施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能。
8、杜绝一言堂,关注学困生,做到课堂教学,互相尊重,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合作,人人进步。
中学生物学情分析报告

中学生物学情分析报告1. 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物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中学生物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中学生物的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 中学生物学情现状分析2.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目前,中学生物课程设置较为合理,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人体生理学、遗传学等内容。
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2 学生学习状况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具有较高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实验操作能力不足: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影响学习效果。
3. 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学生仍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2.3 教师教学现状1.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和探究式教学。
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间的教学资源存在一定差距,影响教学质量。
3. 教师专业素养:部分教师专业素养较高,但仍有一部分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
3. 改进措施3.1 教育政策方面1.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生物学实验课时。
2. 加强对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3.2 教学方法方面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3.3 学习资源方面1.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实验条件。
2. 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远程教育,缩小区域差距。
3. 建立校内外生物学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实践渠道。
4. 总结通过对中学生物的学情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物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但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只有从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学人才。
完整初一上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初一上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引言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末考试是衡量学生掌握程度和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评价方式。
本文将对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改进方案。
一、考试结果总体分析通过对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整体汇总和统计,可以了解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
根据成绩分布曲线可以判断考试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本次考试中,超过80%的学生取得了良好以上的成绩,其中约有10%的学生表现出色,成绩在90分以上。
然而,也有约10%的学生成绩较低,未能达到及格线。
二、知识运用分析针对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的试题内容,可以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试题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生物界分类等内容。
通过对试卷答题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生物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另外,对于生物界分类的学习,部分学生在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混淆。
三、差错分析通过对学生答题差错的识别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常见错误和易混淆知识点,从而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常见的错误包括:对于生物界分类中的门和种概念混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够准确,对生物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理解较模糊等。
这些错误的出现可能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入、实验操作技巧不熟练等因素有关。
四、可能的改进方案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方案:1. 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学习,通过练习巩固相关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
2. 提升实践探究的能力: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深化生物界分类的学习:加强对生物界分类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的原则和方法,避免混淆或错误。
初一生物教案学情分析(5篇)

最新初一生物教案学情分析(5篇)初一生物教案学情分析篇一知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认识到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包括动植物细胞在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根本构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可以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构成生物体。
才能:纯熟标准地使用显微镜,可以制作临时装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创造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改进,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
对细胞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增进安康。
本次复习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梳理,可以实在掌握第二单元的内容。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如何从现象看到本质,如何把各个概念统一到知识络图中。
每一环节出现的概念都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络。
绘制第二单元的概念图〔知识络图〕是本次复习课的难点。
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概念→构建体系→绘制知识络图”,即以情景导入,以问题为线索;由“生物体”这一宏观概念到“细胞”微观概念,形成单元知识络图。
第二单元的内容充分表达了细胞生物学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不断获得重大发现的历史。
第二单元的复习课不仅应该包括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回忆和,还可以穿插介绍科学开展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
在第一单元已经接触了知识络图的根底上,可以试着让学生简单绘制第二单元的知识络图。
准备好小课题,即由知识点形成的问题,每组有一个问题。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说明3分钟引言生命世界是精彩的,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这个活力盎然的生命世界。
我们想探知生命的奥秘,要关注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是什么?〔本环节引出生物体和细胞的概念〕答复: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分钟细胞的发现过程以及细胞的构造如今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完整版)初中生物学学情分析

(完整版)初中生物学学情分析初中生物学学情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初中生物学学情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教学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初中生物学学情,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研究需求,促进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兴趣发展。
分析主题一:初中生对生物学的认知水平初中生对生物学的认知水平是评估其学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测试和观察来了解学生对生物学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对生物学实践的理解以及对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知水平。
分析主题二:初中生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研究兴趣是影响学生学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程度、对生物学内容的喜好以及对生物学研究的动机等。
分析主题三:初中生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初中生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直接影响他们的研究效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行为、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态度、研究惯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分析主题四:初中生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困难和挑战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对初中生的学情产生影响。
通过观察学生在生物学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生物学研究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通过全面分析初中生的生物学学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研究兴趣、研究方法和策略,以及在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教育工作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以促进初中生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成就和发展。
参考文献:Smith, J. (2018). Understand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in Bi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Biology Education, 25(2), 45-60.。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三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三篇第一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一、指导思想这一学期来,本人遵纪守法,自始自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讲团结,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二、教学任务我担任的工作是初一生物教学。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三、在教学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这样学期我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备课深入细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平时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我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课堂上的情况本学期的内容与学生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高的兴奋性,也充满的好奇心,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我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师傅、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充分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创新,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而不懈努力。
四、成绩与反思我担任的工作是初一(4、5、6)班的生物教学。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
七年级生物学情分析

四、努力方向
• 1、保证良好课堂纪律,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
• 2、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 • 3、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4、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学生做题的规范性。 • 5、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的探究性和启发性。
七年级生物学生学情分析
2016
一、考试成绩分析
二、学情分析
• 1、七年级学生初次离开父母,难以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
• 2、小学升到初中,学习科目增加,学习任务重,学生顾此失彼。 • 3、多数学生对生物比较感兴趣,但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提高。
• 4、很多班都有几个“问题生”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课堂正常有序的进行 。
三、原因分析
• 1、试题难度较大,陷阱多,灵活度高。 • 2、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 3、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例题分析:
— 下列属于间接破坏森林行为的是( — A.经常用一次给废品回收站
C.使用金属品装饮料
D.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学情分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学情分析七年级生物组一、整体分析: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由两个大题组成,分选择题、非选择题。
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
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
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
二、卷面分析:1.选择题共15个,共占45分,错误较多的有:2小题、9小题、10小题、11小题,主要是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内容,理解性较强,学生掌握情况不好。
而生物特征本章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失分率低。
2.情景分析题共55分,知识点多,基础知识纯记忆的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理解记忆,其中16小题、17小题学生错误较多,识图题中显微镜的图示学生能识记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
出错多的是鸟呼吸系统示意图,理解不够到位,出错多。
实验探究题,程度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几乎不错,能力差的学生对实验题还有一定的陌生,对实验步骤上不够严谨,如:制作口腔上壁细胞时需滴加的液体,大多数学生答案为清水,与制作洋葱表壁细胞的步骤弄混淆。
还有对染液的作用不够明白。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考试,对前一段教和学作简要的总结反思: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有的学生升入初中还不会学习,还不适应初中的学习和考试。
2,考试时学生审题不清,例如连线题第二小题,有好多学生没有看清题就。
3,学生生活经验常识少,动手操作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差.4、生物课一周两节课,课时少,任务重,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有限,对课本理解不到位,很难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5,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加大重点知识的落实力度.6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做题,学会学习.7,倡导科学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从思想上重视生物课.为此,我还要慢慢摸索实验,充分调动学校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活学,相信成绩将会更好。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成绩质量分析报告随着学年的推进,七年级生物课程在本学期末迎来了重要的检验时刻。
期末考试成绩不仅是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体现,更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直接反馈。
为此,特撰写此质量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剖析成绩背后的教学现象,为后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一、成绩概况本次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共有学生300人参加,平均分为78.5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45分。
整体成绩呈现出正态分布,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偏低,反映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体来看,90分以上的学生占15%,70-89分的学生占60%,69分以下的学生占25%。
这一分布情况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但优秀率和及格率仍有提升空间。
二、成绩分布分析1. 高分段分析: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共45人,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强,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李明同学在考试中不仅准确回答了所有基础题目,还在开放性题目“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详细描述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显示出较高的综合素质。
此外,张晓雨同学在解答“动物的行为”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分析了不同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展现了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2. 中等分段分析:成绩在70-89分的学生共180人,这部分学生大部分能够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在综合应用和细节把握上仍有不足。
如王丽同学在实验操作题“显微镜的使用”中,因步骤不完整,未能正确调焦而失分,反映出实际操作能力的欠缺。
另一个例子是刘洋同学,在解答“食物链与食物网”时,虽然理解了基本概念,但在绘制食物网时遗漏了部分生物,导致失分。
此外,陈思远同学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一部分,对细胞器的功能混淆不清,显示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3. 低分段分析:成绩在69分以下的学生共75人,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张强同学在考试中多项选择题失分较多,特别是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一部分,对细胞器的功能混淆不清,反映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透彻。
生物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生物七年级(上)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这次期末考试与以往考试题型相比有一定变化,成绩较往年有小幅下降。
为了在新学期里得到更好的提高,现就考试情况作简要分析。
1、本期教学时间较往年短,复习时间相当紧。
明确考点后,复习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降低了复习难度。
但是,考试成绩还是不太理想。
主要原因是由于时间紧迫,学生的训练与反馈较少。
其次,就是复习时,对选择题重视不够,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2、我校具体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七年级参考135人,因初一目标还未下到年级。
因此,只能将各分段人数统计如下。
90分以上4人,80至89分20人,70至79分20人,60至69分25人,50至59分9人,40-50分27人,40分以下30人。
年级的平均分是56.8分。
3、从各分段人数看,总的来说低分段人数较多,高分段人数较少。
从试卷上看,学生在知识运用方面,不能活学活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知识过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中来。
同时,还应关注低分段学生,让他们将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好。
4、从几个题型上看,我校学生丢分最多的是选择题。
大多数学生只能作简单的知识记忆性选择题,而面对生活中的事例,或有点变化的题,就不能自主分析了。
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有待在以后教学中,注重培养和锻炼。
5、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又浓厚的兴趣,应该利用好这一优势。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第 1 页共 1 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李正存)一、教材重点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名称,生物的含义,生物的生命现象,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说出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明主要功能,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阐明人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概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的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分化现象,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描述多细胞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描述种子的结构,说出种子萌发的内部、外界条件,说出各根尖部分的结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说明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说出花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说出果实的结构,举例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说出叶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实验,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教材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规范使用显微镜,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说明动植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说出细胞分裂、分化现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观察花的结构,果实的形成过程,说明发现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说明绿色植物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分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说出温度、氧气和植物器官的含水量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说出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
三、从2014年至2017年,本册书在四本课本内中考分所占比例为33.5%(试卷总分为100分)。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1、知识点不熟悉。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七年级生物试卷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在科学探究中,验证假设正确与否的基本途径是……………………………………()A.推理、判断B.实验C.查阅资料 D.分析、思考和想象2.“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这首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江水 C.阳光 D.桃花3.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B.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C.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是………………………………………………()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A.所有变量都相同C.所有变量都不相同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6.下列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灌木、乔木B.细菌、真菌等微生物C.松鼠、鸟、蛇 D.草、细菌、兔7.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B.鹰→蛇→田鼠→植物C.田鼠→蛇→鹰 D.植物→田鼠→蛇→鹰8.在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自………………………………………………………()A.植物 B.动物 C.太阳 D.土壤9.食物中能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B.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B.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10.淀粉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此小分子是………………………()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11.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硼、钾、铁的无机盐C.含铁、磷、锌的无机盐 D.含硼、铜、氮的无机盐12.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七年级生物试卷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在科学探究中,验证假设正确与否的基本途径是……………………………………()A.推理、判断 B.实验 C.查阅资料 D.分析、思考和想象2.“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这首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江水 C.阳光 D.桃花3.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 B.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C.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是………………………………………………()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A.所有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不相同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6.下列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灌木、乔木 B.细菌、真菌等微生物C.松鼠、鸟、蛇 D.草、细菌、兔7.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 B.鹰→蛇→田鼠→植物C.田鼠→蛇→鹰 D.植物→田鼠→蛇→鹰8.在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自………………………………………………………()A.植物 B.动物 C.太阳 D.土壤9.食物中能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B.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10.淀粉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此小分子是………………………()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11.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硼、钾、铁的无机盐C.含铁、磷、锌的无机盐 D.含硼、铜、氮的无机盐12.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原因是它能……………………………………………………………………()A.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C.增强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13.在消化道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A.口腔、小肠和胃 B.口腔、胃和小肠C.食道、口腔和胃 D.小肠、胃和口腔14.植物进行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能从营养液里获得足够的…()A.水分和氧气 B.水分和有机物C.水分和无机盐 D.无机盐和氧气15.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A.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C.水+氧→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16.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17.用盐腌菜,菜发生的变化是……………………………………………………………()A.细胞失水,菜变得硬挺 B.细胞吸水,菜变得硬挺C.细胞失水,菜变得软缩 D.细胞吸水,菜变得软缩18.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义主要在于………………………………………………………()A. 呼出二氧化碳B.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分解有机物D. 消耗氧19.肺活量是指……………………………………………………………………………()A.一分钟内肺呼出的气体量 B.一分钟内肺吸进的气体量C.尽力吸气后肺内最大气体量 D.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20.发生洪涝灾害后,一些植物往往会发生烂根而死亡。
其主要原因是洪涝灾害…()A.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B.抑制植物根的有氧呼吸C.破坏植物的组织器官 D.造成植物缺乏营养物质二、请你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生物圈中的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只有细菌和真菌。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用高倍镜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
……………………()5.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6.胆汁和肠液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7.农民耕地疏松土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8.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葡萄糖。
……………………………()9.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0.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三、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成分是,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2.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供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分别是和。
4.食物链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开始的;(2)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3)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则大多是。
5.科学家们寻找科学答案的过程往往经历5个步骤:①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后,②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提出可能的,③,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假设,④,观察、调查、收集数据,⑤分析评价数据后。
当然,这5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的。
6.在根尖的结构中,有吸收功能的部位主要是。
因为这一区域有大量的,使得根的增大,有利于吸收。
7.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工厂”的“车间”是,“原料”是,“产品”是。
8.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甲洞内装浓盐水,乙洞内装等量的清水。
一段时间后,甲洞内的水,萝卜变。
乙洞内的水,萝卜变。
这个实验证明:萝卜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浓度和浓度的大小。
9.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
当你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
四、请你连一连(每线1分,共10分)1.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①合理密植 A 缺乏维生素A②皮肤干燥,夜盲症 B 食物链③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C充分利用阳光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呼吸作用⑤潮湿的种子堆里产生热气 E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基本生存条件2.将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与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①遮光器 A放置玻片和标本的地方②平面镜 B转动时可小幅升降镜筒③细准焦螺旋 C稳定镜身④载物台 D反射光线,强光时使用⑤镜座 E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五、请你来分析(每空1分,共10分)1.右面是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植物叶片中的等有机物耗尽。
(2)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这种设计方法在实验中起作用。
(3)叶片经过酒精处理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未被遮盖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了叶片的这一部分内有形成。
(4) 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并且释放出氧气;另一方面是能量转化,把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某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1)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2号试管。
其中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作用。
(2)右图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的温水中,效果最好。
(3)该实验证明:有消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每题2分,共40分)1、B2、A3、C4、C5、D6、A7、D8、C9、D 10、A11、A 12、B 13、A 14、C 15、A 16、C 17、C 18、B 19、D 20、B二、请你来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三、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物质能量3.糖类(葡萄糖) ATP(三磷酸腺苷)4.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5.提出问题假设制订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6.成熟区根毛表面积7.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8.变多(上升) 软变少(下降) 硬细胞内溶液周围环境溶液9.毛细血管氧气二氧化碳四、请你连一连(每线1分,共10分)1.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①-C ②-A ③-E ④-B ⑤-D2.将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与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①-E ②-D ③-B ④-A ⑤-C五、请你来分析(每空1分,共10分)1.(1)淀粉 (2)对照 (3)淀粉(有机物) (4)有机物光能2.(1)变蓝无变化对照 (2)37 (3)唾液对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