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共27页文档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三)臭氧层破坏和防治对策臭氧层损耗是当前又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因为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
1、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其浓度变化都会对人类健康和气候带来很大的影响。
臭氧存在于地面以上至少10km高度的地球大气层中,其浓度随海拔高度而异。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波长的紫外线辐射(240-329纳米,称为UV-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
但另一方面,臭氧遍布整个对流层,却起着温室气体的不利作用。
在平流层中臭氧耗损,主要是通过动态迁移到对流层,在那里得到大部分具有活性催化作用的基质和载体分子,从而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掉。
臭氧主要是与HOX、NOX、ClOX和BrOX中含有的活泼自由基发生同族气相反应。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Farmen)等人首先提出,“南极臭氧洞”的问题。
他们根据南极[[right]][[image1]][[/right]]哈雷湾观测站(Halley Bay)的观测结果,发现从1957年以来,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南极臭氧浓度都会发生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臭氧层浓度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南极科学站观测结果的证实。
卫星观测结果表明,臭氧洞在不断扩大,至1998年臭氧洞的覆盖面积已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
而且,南极臭氧洞持续的时间也在加长。
这一切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仍在恶化之中。
臭氧层的损耗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它中纬度地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
只是与南极的臭氧破坏相比,北极的臭氧损耗程度要轻得多,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周秀骥)也报道了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存在一个臭氧低值中心。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一、引言大气环境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组成、气体浓度、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因素的综合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升环保意识和技能,进行大气环境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气环境概述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时,地表和太空之间的气体层。
大气由各种气体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和微量的其他气体。
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气污染及影响1. 大气污染来源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焚烧等多种因素。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大气环境保护1. 大气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治理措施。
五、大气环境培训内容1. 大气环境法律法规介绍大气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使学员了解相关法规要求。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危害介绍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监测方法。
3.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介绍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员掌握监测技能。
4. 大气环境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净化设备、排放控制技术等,为环保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六、总结通过大气环境培训,可以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编制和传播对于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习顺利!。
06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要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一氧化二氮(N2O) CFC-11, -12, -113 HCFC-22 HFCs, PFCs, SF6
年排放量/Mt·a-1
全世界
美国
29800
5300
375
31
5.7
0.5
0.7
0.1
它们主要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一氧化 二氮等;
此外还有水蒸气。
表4—1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现有浓度和增长率
温室气体对地球辐射热量的收支平衡起重要作用。 由图4—9可知,C02吸收带在波长12500—17000纳米 处,正是在这一谱段地球射出的长波受到很大削弱。
图4-9 温室气体的吸收带
(3)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 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 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 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 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 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 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温室效应机理
反射太阳辐 射:107W/m2
云、气溶胶和 大气反射
入射太阳辐 射:342W/m2
大气放射
大气吸收
出射长 波辐射: 107W/m2
大气窗口
温室气体
潜热
地表反射
反辐射
地表吸收
暖气流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2)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大气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流层
暖层
外层
知识点3 对流层 难点
1.对流层的概况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题型4 空气的对流运动
典例8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1) 请在“空气对流运动”模型(如右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2) 根据对流原理,室内的取暖装置应安装在房间的_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效果更好。
下部
(1)(2)下部思路点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降温收缩下沉。室内的取暖装置是给空气加热的,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所以为了能更好增温,使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变暖,应该将取暖装置安装在房间的下部。
C
[解析]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蓝天白云、春暖花开都与大气有关;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大气无关;昼夜温差一定存在,大气只是减小了昼夜温差。
题型2 大气的分层
角度1 大气各层的气温变化特点
典例5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2.教材第49页活动:空气对流运动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
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
实验现象
水会由酒精灯加热的地方向上流动,然后对流管内另一端的水会流过来补充,形成水的对流
2.教材第48页活动: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具体如下:
2023年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2023年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地球变热了,导致天气变得古怪,像是更多的洪水、干旱和热浪,这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种类正在急速减少,有些物种甚至快要消失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家园被破坏了,也受到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空气污染:我们呼吸的空气变得越来越脏,因为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和人们生活中的废气都在污染空气,这对我们的健康不利。
水资源危机: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而且水质也在受到污染,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缺水和饮水不安全。
塑料污染:海洋中到处都是塑料垃圾,这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食物链和健康。
土地退化:我们的土地正在变得贫瘠,因为过度开垦、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等原因,这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大问题。
化学品污染: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身体都受到化学品污染的威胁,这些化学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日常用品。
能源危机:我们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过度,这导致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加剧了气候变化的
问题。
城市化问题:城市化进程让城市变得更大、更拥挤,这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恶化和交通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
海洋污染:海洋中充满了油污染、废弃物和化学品污染,这对海洋生物和我们自己都是一个大问题,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食物和生活。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演示文稿
美国 加拿大 新加坡
英国 日本 南非 乌克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墨西哥 中国 印度
CO 2 人均排放量/t
15.2 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
臭氧层损耗是当前又一个人们普遍关注地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因为它同样直接关系 到生物圈的安危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全世界 共同采取行动。
1. 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 2.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3. 臭氧层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4. 拯救臭氧层
节能降耗、采用新能源
60 50 40 30 20 10
0
1996-1997年间从矿物燃料中排放二氧化碳积聚量最多的几个国家
CO2 排放量/亿t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日本 德国 印度 乌克兰 英国 加拿大 意大利 法国 波兰 墨西哥 哈萨克斯 坦 南非
25 20 15 10
5 0
1999年世界上一些国家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
趋势是上升的。
近一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归纳如下: a. 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大约上升0.6℃ b. 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冷暖交替的波动
2.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1). 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有类似玻璃温室的温室效应,其作用的加剧是
当今全球变暖的主导因素。
太阳光组成:红外光球变暖与防治对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警惕全球变暖”定位 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从而引起了全世 界的注意。
1. 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 2.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3.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4. 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
1. 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经历了冷-暖-冷两次波动,总的
世界气象组织(WMO)
2025
20~140
Mercer
2030
地球日倡议关注空气污染
地球日倡议关注空气污染地球日是为了提高全球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而设立的国际性节日。
自1970年4月22日的第一个地球日以来,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并致力于保护和改善地球的环境。
在这个地球日,我们将关注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地球上的一个严重问题。
它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而且对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正在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90%的人口居住在空气污染超过国际安全标准的地区,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和死亡。
空气污染主要源于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
尤其是汽车尾气、燃煤和石油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严重干扰了大气环境的平衡。
这些污染物与气候变化、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全球性的行动。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强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污染管控,促使企业和个人改变能源消耗和排放模式。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用车、推广出行方式的绿色化,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焚烧。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全球空气污染的关键,各国应该加强交流,分享技术和经验,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除了政府和公众的努力,科技创新也是缓解空气污染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投资,推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排放。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来监测和预警空气质量问题,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精度。
在个人层面,我们也可以为缓解空气污染做出贡献。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养成环保的习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鼓励自己和他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共38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Leabharlann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一,全球变暖1主要成因:自然原因:1太阳活动(黑子增强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一致)、地外物体撞击,地球轨道参数改变2厄尔尼诺3地球处于温暖期 4火山喷发等)人为原因:①燃烧各种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CO2;②滥伐森林。
3氟氯烃、甲烷等气体也能加剧温室效应2造成后果:(一)生态环境:①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海岸冲蚀、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排水不畅、风暴潮增加、影响沿海鱼业,航运水产)。
2水循环过程:洪涝,干旱灾害性天气频发(水资源不稳定和供需矛盾)3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干旱使低纬度作物减产,高纬度热量条件改善粮食增产,病虫害增加4影响人类健康5生态环境: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社会经济6各国经济结构变化7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8工业成本增加(用电、用水增加)(二)气候带移动:气候带移动包括温度带和降水带的移动。
全球变暖会引起温度带的北移,一般说来,在北纬20~80度之间,每隔10个纬度温度相差7℃,因此,按照全球平均增暖3.5℃计算,温度带平均北移5个纬度。
但不同纬度地区增暖幅度是不一样的,低纬地区增暖幅度小,温度带移动幅度也小,中纬度地区增暖幅度大,温度带北移也较大。
温度带移动会使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改变,一般说来,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
气候带的移动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变化。
对于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的增多可以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这是十分有益的;对于低纬度热带多雨地区,则面临着洪涝威胁;对于降水减少的地区,如北美洲中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等,则会因为夏季雨量的减少,变得更加干旱,造成供水紧张,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全球变暖对中国的影响:1.气候变暖使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2.海水平面上升使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受到威胁;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对中国生物多样化产生影响。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氟里昂CFC12
0.4×10-3
0~0.7
1~2 0.2 0.2 5.0
5.0
3.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 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2、气候带移动:包未括来温海度平带面的变化移的动预和测降水带的移动。
预测者
预测年份 上升量(cm)
1. 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
1)臭氧分布(图)
臭氧的生成机制
O2 + hγ (λ<240nm)
O2 + O
O3
O+O
2)臭氧层的作用:(图)
太阳光组成:红外光50%;可见光40%; 紫外光10%;其余部分1%;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按照其波长的不 同,可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 和UV-C(280nm以下)三个波段,特别是UV-B辐射对生 物有较大的伤害。而阻挡UV-B辐射的就是臭氧。
当今全球变暖的主导因素。
太阳光组成:红外光50%;可见光40%;
Why?
紫外光10%;其余部分1%;
6000k 288k
2)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 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当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就 会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
它们主要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一氧 化二氮等。
氟氯烃(氟里昂)已称为温室效应的第二大促 成因素,仅次于二氧化碳。
表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现有浓度和增长率Biblioteka 名称现有浓度/ppm
估计年增长率/%
CO2
350
平流层臭氧 0.1~10(随高度变化)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3)分布: 南极地区最为严重 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通过大气环流输送 到南极上空 南极地区的臭氧在9—11月含量最低(南极地区的春季)
(4)臭氧层破坏的措施: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研制新的制 冷系统;参与国际臭氧层保护与合作。
[思考] : 全球变暖对雪线有何影响?
[思考] : 全球变暖对热带的范围有何影响?
[思考] : 全球变暖对我国的荒漠化有何影响?
3、全球变暖的措施
(1)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使用清洁能源 (4)多植树造林
本章的知识点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结合一些实际问题)
(1)酸雨的污染源:
工业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火山灰等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危害: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 ③腐蚀树叶,影响森林生长; 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3)酸雨的全球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国东部、北美东部等地在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为重酸雨区(如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 。
3、臭氧层的破坏:
(1)成因:
人类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如氟利昂)等物质在低空不易分解, 上升到平流层,消耗大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
(2)影响: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 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 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
图瓦卢将成为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 园的国家,然而,更加不幸是,它绝对不会是最后 一个。那么,下一个会轮到谁呢?
全球大气的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的环境问题0901013412李国富全球大气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不加节制的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的气体,使我们的大气环境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
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大气中的许多组分如CO2、CH4等,对长波辐射有特征的吸收光谱,像单向过滤器一样,可以阻止地面向外辐射红外光,从而把能量截留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温室效应。
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就叫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痕量温室气体,除了CO2、CH4,还包括N2O、NO2、O3、CO和CFCS等。
大气温室气体增加的原因:主要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剧增,特别是城市人口增加更快,使人类的工农业生产向自然环境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
比如工业上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利用量不断增加,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近200年来,CO2增加了25%,CH4增加了一倍,N2O和NO2增加了19%,CFC以前在大气中根本就没有,它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出现的一类的化合物。
另外是,人类活动改变了温室气体的源和汇,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直接减少了CO2等温室气体的汇;另外,过多的开垦农用土地和发展畜牧业又增加了CO2 和NOX等的源。
例如,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和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都会排放大量的CH4;作物秸秆在燃烧时可产生CO2 和NOX;最新的研究还证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也排放多种微量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物中有些也属于温室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效应加剧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后,被岩石土壤等吸 收,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与此同时,地表物质向大气发 射出红外长波(400~800nm)为主的辐射。大气层中某些 气体对短波和可见光吸收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强烈, 因此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 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
•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 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 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 共同引起的。
§1大气与大气污染
2.臭氧层破坏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特别是UV-B辐射对生物有 较大的伤害。而阻挡UV-B辐射的就是臭氧。(紫外 线辐 射按照其波长的不同,可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280nm) 以下三个波段)
•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 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 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 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 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
•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 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 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 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 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 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 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 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 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 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 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 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 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
§1大气与大气污染
• “温室气体”: •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氯氟烃、
一氧化氮等。 • 当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大气的温
室效应就会加剧,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 下部的温度升高 。
§1大气与大气污染
§1大气与大气污染
§1大气与大气污染
熊不冬眠鸟不迁徒 暖冬后果严 重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空中恶魔酸雨
§1大气与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
• 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 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 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 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
•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 于结束。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 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 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 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PH >7.0 PH <7.0 PH <5.6
PH <5.0 PH <4.5 PH <4.0
A cid rain d istrib u tio n in m id d le 9 0 ’s
酸雨的危害
水的低pH值使得鱼的骨骼畸形生长,最终导致 死亡
引起树木的大量不正常死亡
严重腐蚀建筑物
酸雨
(三)酸沉降 是指大气中的酸通过降水(如雨、雾、雪)迁移到地表, 或在含酸气团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酸沉降的研 究始于酸雨研究。酸雨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区域性 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引起酸沉降的主要物质是人为和天然 排放的SOX(SO2和SO3)和NOX(NO和NO2),其天然 源一般是全球分布的,而人为排放的SOX和NOX则具有 地区性分布的特点。
•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 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拉尼娜
•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 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 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 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 诺现象之后。
影响与危害:
(1)损害水生、陆生生物:如鱼类和森林 (2)对人体健康影响:使有毒重金属溶入饮用水中,危 害饮用者
(3)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构件、油漆以及名胜古迹等
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
中国酸雨的分布变化
PH <5.6 PH <7.0 PH >7.0 N /A Taiw an
A cid rain d istrib u tio n in 8 0 ’s
§1大气与大气污染
§大气与大气污染
§1大气与大气污染
§1大气与大气污染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罪魁祸首: 含氯和含溴的简单卤代烷
我国青藏高原上 空也存在一个相 对周围地区浓度 较低的区域。
3.酸雨
酸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降水中溶入其它酸性物质, 从而使其pH值降到5.6以下的降水。
酸雨的形成:是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是 由自然排放和人为活动等释放到大气中的SO2或NOx通过 氧化反应(气相或液相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和亚硝酸, 附在凝结核上降落到地面上的。
这是2006年12 月13日,在莫 斯科动物园内, 本该冬眠的熊 依然在户外活 动。
新华社记者 沈 伯韩 摄
厄尔尼诺
•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 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 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 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 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 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 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 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