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区解剖详解

合集下载

脊柱区解剖图课件

脊柱区解剖图课件

第三层:竖脊肌
第四层:枕下肌等
(二)局部结构 1.枕下三角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境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寰枕后膜和环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意义:内有枕大神经、椎动脉经 过,各种疾病可压迫之形成脑供血 不足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第二节 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厚而致密,含毛囊和皮脂腺 (二)浅筋膜 含较多脂肪 (三)皮神经 1.项区:枕大神经(C2) 2. 胸背区:胸神经后支 3.腰区:腰神经后支 臀上皮神经(L1~3) 4.骶尾区:骶、尾神经后支 臀中皮神经(S1~3) (四)浅血管
1.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 2.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 3.腰动脉 4.臀上、下动脉
脊柱区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上界: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斜方肌前缘 腋后线的延长线 境界 侧界 髂嵴后份 髂后上棘 下界:尾骨尖
项区 分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二、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 3.尾骨 4.髂嵴和髂后上棘 5.肩胛冈 6.肩胛骨下角 7.第12肋 8.竖脊肌 脊肋角(肾区、后 肾点)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硬膜外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四)脊髓的血管和窦椎神经
外侧: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后方:颈髓 后外:颈椎间孔

(局部解剖学)09脊柱区1

(局部解剖学)09脊柱区1
向下附于第2骶椎水平。 4、何谓蛛网膜下隙? 4、脊髓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
8.试述听诊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8.听诊三角位于肩胛骨的内侧,下界为背阔肌, 内上界为斜方肌,外侧界为肩胛骨,底为第6肋 间隙、脂肪组织、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 清楚的部位。
9.试述椎管构成及内容物。 9. 椎管是由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与椎骨之
腰间椎穿刺层次
Up
一.论述题 根据棘突的形态,在棘突间进针至蛛网膜下隙,
病人通常用何种姿势,进针的方向如何和经过 哪些结构进蛛网膜下隙? 答:1、病人在行椎管阻滞麻醉通常取侧卧和胸膝
位; 2、 胸上部穿刺针方向与皮肤的角度在60°左右; 3、 胸下部穿刺针方向与皮肤的角度在35°左右;
4 、经过结构: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 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也可以用:
骶管裂孔和骶角
3. Coccys 尾骨
4. 髂嵴和髂后上棘 S2 5. 肩胛冈 T3 6. 肩胛骨下角 T7
Up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7.第12肋 8.竖脊肌
脊肋角
第二节 层次结构
Section 2 layer structure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皮神经
Up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Vertebral canal
Up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 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可 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 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症 状。(截瘫)
Up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
的连线构成,当腰、骶、尾椎骨折时,此区变形。 ⑥骶正中棘: ⑦骶外侧棘:骶椎横突构成,是经骶后孔行骶神经麻
醉的重要标志。
整理课件
三、脊柱的骨性结构
脊柱的组成 由24 块分离椎骨、1块骶 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 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
脊柱的弯曲
颈曲:凸向前 胸曲:凸向后 腰曲:凸向前 骶曲:凸向后
整理课件
寰椎横韧带
齿突尖韧带
位于寰 椎横韧 带深面, 张于齿 突尖与 枕骨大 孔前缘 之间。 甚薄。 可限制 枢椎向 下移位。
整理课件
覆膜
为后纵 韧带向上 的延续, 覆盖在齿 突后方, 向上附于 枕骨斜坡, 有防止齿 突后移, 保护脊髓 的作用。
整理课件
翼状韧带
位于寰椎横韧 带的前上方, 张于齿突与枕 髁之间,有限 制头部过度前 俯和旋转运动 的作用。 寰椎横韧带和 翼状韧带有合 称寰枢韧带复 合,有稳定寰 枢关节和寰枕 关节的作用。
整理课件
骶骨 由5个骶椎愈合而成,呈倒置的三角形。底向上,底
的前缘中份向前突,称岬。 骶骨前面光滑微凹,有4对骶 前孔。背面隆凸粗糙,有4对骶后孔。由骶椎椎孔连接成 骶管。 骶管向下开口于骶骨背面下部的骶管裂孔,裂孔 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 骶骨侧有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
相关节。
整理课件
四、脊柱的连接
整理课件
髂腰韧带
位于L4、5横突与髂嵴、 骶骨上部的前面之间, 为一肥厚而强韧的三角 形 韧 带 , 起 于 L4 、 5横 突,呈放射状,止于髂 嵴的内唇后半。有防止 L5椎体的旋转、防止L5 椎体在骶骨上超前滑动 的作用,稳定了骶髂关 节。
骶尾后浅韧带
棘上韧带的延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乎 封闭骶管裂孔。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肌表面;上方续项筋膜,内侧 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 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 分前、中、后三层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4
▲胸腰筋膜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5
三 肌层
第一层
8.下后锯肌
1.斜方肌
9.腹内斜肌后部
2.背阔肌
第三层
3.腹外斜肌后部
10.竖脊肌
第二层
11.腹横肌后部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21
4.浅血管
浅动静脉相伴行 项区: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 胸背区: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
脉等的分支→ 腰区:来自腰动脉的分支→ 骶尾部:臀上、下动脉等的分支→
CHENHUA
局部解剖学-Biblioteka 柱区22二 深筋膜
1.项区 项区的深筋膜分浅深2层,包裹
5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 的孔,是椎管的下口 ▲骶角(sacral cornu) 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 起,体表易触及,是骶 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6
3.尾骨(coccyx)
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 而成
位于骶骨的下方, 肛门的后方
有肛尾韧带附着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1.棘突(spinous process) ①C7棘突较长,常作为辨认椎骨
序数的标志 ②胸椎棘突斜向后下,呈叠瓦状 ③腰椎棘突呈水平状 ④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 ⑤骶椎棘突→ → 骶正中嵴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
5
2.骶管裂孔和骶角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沿骶正中嵴向下,由S4、

脊柱区解剖图课件

脊柱区解剖图课件
椎体钩的毗邻
外侧: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后方:颈髓 后外:颈椎间孔
椎体钩意义 椎动脉型 脊髓型
颈椎病 神经根型 交感干型 混合型
脊柱区解剖图
Luschka关节
颈椎间孔
• 毗邻 前内侧:椎体钩、椎间盘 和椎体 后部:关节突关节
• 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 (UTAC),有脊神经和椎动脉等在此通过。复合 体的任何组成结构的病变均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脊柱区解剖图
2.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副神经
肩胛背神经
胸背神经
脊柱区解剖图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脊柱区解剖图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 突出(L4、5)、黄韧带肥 厚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 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症状。 (截瘫)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脊柱区解剖图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 横突间韧带内侧缘 下界 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 下位椎骨上关节突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上关节突后缘的突起) 下壁 副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
意义: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注意 保护上述三神经) 腹后壁薄弱区,易发腰疝
下后锯肌 竖脊肌
第12肋
腹 内 斜 肌
脊柱区解剖图
4.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上缘
外上:腹外斜肌后缘 内上:背阔肌前下缘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嵴、髂后上棘 5脊肌
第二节 脊柱区的局解
层次结构 椎管及其内容物
椎管减压术
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层 四、肌间三角区 五、血管和神经 六、脊柱
一、皮肤、浅筋膜
•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 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三、肌 层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 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 半棘肌、夹肌、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三层 竖脊肌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
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防止椎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2、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脊髓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 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 ①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六章 脊柱区
概述 脊柱区的局解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与分区 表面解剖
境界与分区
——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
—— 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 棘的连线
骶尾区
—— 尾骨尖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 下外界--腹外斜肌后缘 上内界--背阔肌下缘

【断层解剖】脊柱

【断层解剖】脊柱

经脊柱区颈段的旁正中矢状层面
第二节 脊柱区胸段断层解剖
肋头关节 肋横突关节
第四节 脊柱区腰骶段断层解剖
Through 3rd lumbar vertebrae
马尾
Through 5th lumbar vertebrae Ala of ilium 上关节突
侧隐窝
Lateral recess
背面
2、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膜外隙,收集脊髓和椎体静脉血,汇入椎间静
脉 椎内前静脉丛:纵贯椎管全长,位于椎体后面两侧,成对
椎内后静脉丛:位于椎管内后外侧,自枕骨大孔向下延伸到骶 管内
3、椎体静脉:位于椎体的骨松质内
第二节 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
经第三颈椎体水平断面
Internal jugular v. Vagus n. internal carotid a.
The sectional anatomy of vertebral column
脊柱断层解剖
境界分区
脊柱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 两侧软组织所配布的区域。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 缘、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 棘、尾骨尖
分为:颈段、胸段、 腰段、 骶段
Zygapophysial joint
Ligamentum nuchae
dura sac
椎体钩 上关节突
UTAC :unco-transverse-articular-complex: ,颈椎体钩、横突、 关节突构成一个复合体,是颈椎的关键部位,有颈神经根 和椎动脉毗邻,脊髓也相距较近。
经脊柱区颈段正中矢状层面
Transverse section of sacral vertebral region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背区)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背区)
• Cadaver is placed in the prone position
• A median vertical incision • Two transverse incision • A curve incision • 3 transverse incision and a median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分4段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2020/3/5
(三)神经
1.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横突间韧带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上关节突
通过的结构: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通过202的0/3/结5 构:腰神经后内侧支
4. Muscles
Suboccipital triangle Triangle of auscultation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2020/3/5
5. Deep blood vessels and nerves
(1) arteries
vertical incision on the back of upper limb
2020/3/5
Chapter 8 The back and vertebral region
I. Boundaries and divisions
II. Suface anatomy
Spinous process Sacral hiatus, Sacral cornu Coccyx Iliac crest and posterior iliac spine Apine of scapula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The twelfth rib Erector spinae

脊柱区解剖图PPT课件

脊柱区解剖图PPT课件

2. 椎管腔的形态
颈段:上部近似圆形,下为三角形; 胸段:呈圆形; 腰段:上、中部呈三角 形,下部呈 三叶形; 骶段:呈扁三角形。 椎管以第4~6胸椎最为狭小,颈段 以第7颈椎、腰段以第4腰椎较小。 侧隐窝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方移位,增加 稳定性,防止椎间盘脱出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1. 被膜 硬脊膜
齿状韧带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呈额状位,固定脊髓。 是确认L1的标志。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脊膜腔
(1)硬膜外隙 椎静脉丛 (2)硬膜下隙 (3)蛛网膜下隙 3.被膜的血管 源于根动脉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腰椎穿刺 部位: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之间
层次:
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黄韧带、 硬脊膜、蛛网膜、 终池。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肋下神 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沟神经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意义: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注意 保护上述三神经) 腹后壁薄弱区,易发腰疝

脊柱区的解剖

脊柱区的解剖
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
椎横突尖, 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 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脊柱区的解剖
13
由于项、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 活动中胸腰筋膜可被扭伤,尤以腰部的 损伤更为多见,是腰腿痛原因之一。
脊柱区的解剖
14
(四)肌肉的层次
组成:背肌和部分腹肌 由浅至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有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有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有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
脊柱区的解剖
35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1.被膜:由外向内为硬 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
2.脊膜腔:各层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 隙,由外向内计有硬膜外腔、硬膜下腔和蛛网膜下腔。
脊柱区的解剖
36
(1)硬膜外腔: 位置: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 特点:不是空的,呈负 压。 内容物: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和淋巴管,并 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
经。 1.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
相邻横突间分为内、外侧支。 ·颈神经后支:项区皮肤和深层肌; ·胸神经后支:胸背区皮肤和深层肌; ·腰神经后支:腰区、臀区皮肤和深层肌; ·骶、尾神经后支:骶骨背面和臀区皮肤。 分布特点:明显的节段性。 手术中横断背深肌时,不会引起肌肉瘫痪。
※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
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 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脊柱区的解剖
34
2.椎管腔的形态(不完全相同)
颈段上部:(近枕骨大孔处)近似 圆形,往 下为三角形

脊柱区解剖M,N,T

脊柱区解剖M,N,T

腰部两个薄弱区
1、腰上三角 境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竖脊肌。 底—腹横肌腱膜 表面—背阔肌 内容:肋下N、髂腹下N、髂腹股沟N 临床意义:腹膜后脓肿溃破处、腰疝形成处 2、腰下三角 境界:背阔肌、腹外斜肌、髂嵴 底——腹内斜肌 表面——筋膜 临床意义:腹膜后脓肿溃破处
㈢深部神经血管
1、项部 ⑴神经:主要是脊神经后支 枕下神经(C1后支):穿过寰椎后弓与椎A之间 进入枕下三角,分支支配椎枕肌。 ⑵血管: ①枕A:来自颈外A,经乳突与寰椎横突之间进 入项部,至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附着处深面。 ②颈横A:来自甲状颈干,向外至斜方肌前缘深 面分为升、降支。升支营养头夹肌、肩胛提肌, 降支营养菱形肌 ③颈深A:来自肋颈干,在深部上升,与枕A的 分支吻合。
⑵ 椎间关节
1)关节突关节 2)寰枢关节 3)钩椎关节:临床上称“Luschka”关节,位 于下5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椎体 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后部的陷凹所构成。此 关节病变可引起椎间孔狭窄,导致颈椎病。 4)腰骶关节
⑶ 韧带
1)前纵韧带 2)后纵韧带 3)黄韧带:是弓间韧带的习惯称法。
2、第二层: (1)头夹肌 位臵:项部,斜方肌深面。 起点:项韧带下部、第7颈椎和第1-3胸椎棘突。 止点:枕骨上项线外侧份。 ⑵颈夹肌 位臵:头夹肌的外下方 起点:第3-6胸椎棘突。 止点:第1-3颈椎横突后结节。 [夹肌的作用]: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 双侧收缩,使头后仰。 ⑶肩胛提肌 位臵:项部两侧,斜方肌深面。 起点:第1-4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点: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上部。 作用:上提肩胛骨。肩胛固定,使颈屈向同侧。
⑷菱形肌 位臵:斜方肌中部的深面,纤维斜向外下。 起点:第6-7颈椎棘突(小菱形肌)、第1-4胸 椎棘突(大菱形肌)。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中、下部。 作用:使肩胛骨靠近脊柱,并向上移动。 ⑸上后锯肌 位臵:菱形肌的深面,纤维斜向外下。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3胸椎的棘突。 止点:第2-5肋骨肋角的外侧面,呈锯齿状。 作用:上提肋骨,助吸气。 ⑹下后锯肌 位臵:背阔肌中部的深面,纤维斜向外上。 起点: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棘突。 止点:第9-12肋骨肋角的外侧面,呈锯齿状。 作用:下降肋骨,助呼气。

脊柱区解剖(局部解剖学) ppt课件

脊柱区解剖(局部解剖学)  ppt课件

椎间盘 硬脊膜囊 竖脊肌
硬膜外脂肪 椎弓板
前纵韧带
硬膜外脂肪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
其内的脊神经根呈
软组织密度,周围 椎体
有低密度的脂肪组 脊神经根
织环绕
关节突关节
脊髓 椎间孔
4.椎间盘
呈软组织密度影,CT 值为70±5HU,不能区 分髓核和纤维环
椎间盘 纤维环
5.脊椎韧带
前、后纵韧带均较薄, CT上不能单独显示。 ✓ 黄韧带较厚(正常时 ≤3 mm),位于椎板和关 节突的内侧面,密度高于 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 显示较清晰 ✓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 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竖脊肌 腹横肌
腰大肌
●起点: 腰椎侧面和横突
●止点: 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angle)
边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环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内容 枕下神经、椎动脉经过
头后大直肌
后正中穿刺法入路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
旁正中穿刺(腰椎区)正中线旁1.5~2.0cm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腱摸 ——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 硬膜外隙——如继续进针——硬脊膜—— 硬膜下隙——蛛网膜蛛——蛛网膜下隙(蛛 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
第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脊髓 B、马尾 C、脂肪 D、血管 E、上述全对
9.脊髓的被膜( D )
A、硬脊膜薄而透明
B、蛛网膜布满血管
C、软脊膜与脊骨之间有潜在间隙
D、终池是蛛网膜下腔的扩大部
E、硬膜下腔充满静脉丛
1.背部浅筋膜( )( )( )( )( )A、B、C
A、厚 B、致密 C、与皮肤紧密相连
D、缺乏脂肪 2.背部浅层(
脊柱区 vertebral on
湖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陈 安
脊柱区
一、定义与境界 1,定义 2,境界,上界:
下界 两侧:
二、体表标志
三 分区
项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软组织层次结构
(一) 皮肤
(二) 浅筋膜
软组织层次结构
(三)深筋膜 项筋膜 胸腰筋膜
软组织层次—肌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下后锯
(一)、椎外静脉丛
椎基静脉
椎内静脉丛 椎外静脉丛
(二)、椎内静脉丛
椎内后静脉丛 椎内前静脉丛
后纵窦 前纵窦
腰椎静脉丛
(冠状面观)
腰椎静脉丛
(纵剖面观)
腰椎动、静脉配布模式图
腰神经后支的特殊行程
脊神经---窦椎神经
窦椎神经
窦椎神经
窦椎神经
脊柱区习题
1.肾手术时腰部斜切口的层次如何?
2.椎骨内穿刺抽取脑脊液的进针部位及层次。
椎管及其内容
1、构成
椎管内容物
容纳脊髓及
其被膜、神 经、血管、 脂肪结缔组 织等
马 尾 与 终 丝
脊髓、脊神经与脊髓节段
后根 脊神经 后支
前根 前支 脊神经节
脊髓 节段 与椎 骨的 相互 对应 关系
脊髓颈段 脊髓胸段
脊髓腰段 脊髓骶尾段
脊髓的被膜
由浅入深
依此为硬 脊膜、蛛 网膜、软 脊膜。
(3)
翼状韧带
覆膜深部
(2)
覆膜
后纵韧带
(1)
维持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有:
关节囊、寰枢前膜、寰
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 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 等。
环枕前膜
前纵韧带
环枕后膜 椎动脉
环枕前膜 前纵韧带
颈椎上段矢状面
覆膜 ? ?
后纵韧带
覆膜 后纵韧带 前纵韧带

钩突



钩椎关节囊
钩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椎上切迹 横突肋凹 椎下切迹
下关节突 棘突
颈椎上面观
棘突 椎孔 上关节面 横突孔 钩突 椎体
环椎、枢椎 (1)
上面观
前面观
环椎、枢椎 (2)
下面观
后面观
胸椎


侧面观
胸椎与肋骨的连结
胸椎节段整体
侧面观
腰椎上面观
棘突 乳突 横突 上关节突 椎孔 椎体
腰椎侧面观
上关节突 乳突 横突 棘突
3.枕下三角、腰上三角的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
脊柱区习题
1.非背部重要骨性标志的是(
B)
A、枕外隆突
B、第2颈椎棘突
C、第7颈椎棘突
D、肩胛冈 E、肩胛下角
2.以下结构在体表难以摸到(
E)
A、C7棘突 B、肩胛冈 3.背部浅筋膜的特点是(
C、肩峰
B)
D、髂嵴
E、项韧带
A、疏松 B、厚 C、与皮肤容易分离 D、含脂肪少
肌、腹内斜肌 第三层:竖脊肌、腹横肌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肌(二)
脊柱区的三角
1 枕下三角
1)境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2)主要结构:
3)临床意义
脊柱区的三角
2、听诊三角
1)境界: 内上界:斜方肌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 2)内容物 3)临床意义
下关节突
4、骶骨与尾骨(前面观)
上关节突

骶骨尖 尾骨
骶骨与尾骨(后面观)
上关节突 骶管
骶角 尾骨角
椎骨的连接
1、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约1/4,颈、腰段最厚。
髓核 纤维环
1 2 3
1.软骨终板 2髓核 3纤维环
图1-3 纤维环摸式图
椎间盘结构
棘突
髓核 纤维环
椎间盘 :
1、软骨终板
2、纤维环
C、腰下三角是腹壁薄弱区
D、髂嵴附近的皮神经是臀下皮神经 E、深筋膜不发达
4.背部斜方肌( )( )( )( )( ) A、B、E
A、起自枕外隆突 B、起自上项线 C、起自颈1至胸12棘突
D、止于锁骨外侧1/2 E、止于肩峰和肩胛冈
3、髓核
2、关节突关节 颈 (1)、 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 胸 (2)、 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 腰 (3)、 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矢状位。
3、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
黄韧带
椎弓板 黄韧带
前纵韧带
脊柱后面观
椎体 椎间盘 后纵韧带
(4)
齿状尖韧带 翼状韧带
E、上述全错
6.腰区( C )
A、浅筋膜比较薄
B、腰神经后内侧支从深筋膜穿出
C、腰下三角是腹壁薄弱点 D、髂腹下神经斜跨腰方肌后面
E、第12肋斜跨左肾下份
7.枕下三角(
A)
A、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后支
B、椎动脉走向外侧
C、椎动脉位于枕下神经表面
D、枕小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 E、上述全错
8.椎管容纳( E )
E、无神经、血管 )( )( )( )(

A、B
A、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的后支
B、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的后支
C、枕淋巴结位于斜方肌止点表面
D、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内侧支
E、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外侧支
3.腰部( )( )( )( )( ) A、B、C
A、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的后支外侧支
B、腰上三角是腹壁薄弱区
E、以上全错
4.背部浅层( A )
A、腰部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的后支外侧支
B、腰部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的后支内侧支
C、腰部皮神经无血管伴行 D、浅筋膜脂肪疏松
E、上述全错
5.背阔肌( C )
A、起自全部胸椎的棘突
B、外侧缘、髂嵴后部和臀上皮神经构成腰下三角
C、腱膜与胸腰筋膜浅层紧密愈合
D、大部分被斜方肌覆盖
脊柱区的三角
3 腰上三角 上界:第十二肋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临床意义 4 腰下三角 组成 临床意义
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二)神经:脊神经后支 副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背神经
脊柱
(一)、椎骨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椎弓板 横突
硬脊膜 蛛网膜 软脊膜


脊髓的血管和神经
1,血管 1)A,椎A
肋间后A 2)V: 2,神经
窦椎N 交感N
后根动脉
肋间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 前根动脉 背支
胸主动脉
脊髓前动、脊髓后动脉和根动脉
脊髓后动脉
沟动脉 动脉冠
后根动脉
脊髓前动脉
前根动脉
四、静脉
椎静脉系的静脉结
构特征是壁薄、无瓣、 吻合很多。可分为椎外 静脉丛和椎内静脉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