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粪污资源化利用 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强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 坚持发展绿色畜牧业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8 期
强化畜禽粪便综合 利用 坚持发展绿色畜牧业
赵 彬 李江坤 陈 飞
4 7 6 0 0 0 ) ( 商丘市梁园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商丘
目前 ,商丘市梁园区畜牧业产值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 ③农村小规模养殖场及农村散养户 推广 “ 四位一体 ”的生态 4 3 %以上 ,为 “ 三 农 ”发 展 做 出 了积极 的贡 献 。但 是 ,集 约 化养 模 式 ,即在 畜禽 圈舍 附 近建 设 厕所 和 沼气 池 、种 植 蔬菜 ,人 、畜 殖 场 的发 展也 带 来 了畜 禽粪 便 排 放 急剧 增长 的问题 ,加 之在 养殖 粪 便 产生 的 沼气 用 来取 暖 、 照明 ,粪 渣 用来 为蔬 菜 田地 施 肥 。在
’
① 大 中型 养殖 场 建 设 以沼 气为 纽带 的 能源 环境 工 程模 式 ,污 禽 产 品 的质 量 等级 就 提 高 了 ,据 测算 ,以上措 施 可为 企业 增 收 达 水 沉 淀 后先 排 到密 闭 的厌 氧 发 酵池 沼气 ,处理 后 的 沼液 再 排入 氧 1 0 %左 右 。 化塘 好氧 处理 ,处 理后 还 田 。 随 着 养 殖 业 进 一 步 发 展 和 养殖 小 区 建设 ,集 中 产 生 的 粪 尿 ②养 殖 小 区 推 行集 中治 污 ,小 区规 划 为 “ 猪一 沼一 果” “ 猪一 量 将会 进 一步 增 加 ,计 划发 展 区域 性 畜禽 粪 便 污水 集 中收 集 和处
沼一 蔬 ( 塑料大棚 )”等模式 ,养 猪户的粪便 污水 经一级处 理 理 设 施 ,在 规 模 化 养 殖 场 ( 小 区 )集 中 的地 区建 设 有 机 肥 加 工 ,可 减 少粪 便 污水 对 养殖 场 的环 境影 响 ;第2 ,通 过 及 时 ( 沼气池或酸化池 )后 ,通过污水管进入集 中处理工程 ,结合氧 厂 。第 1 化塘、人工湿地等 自然处理系统 ,出水用作农 田灌溉 ,也可达标 灭 菌 、添 加 速效 成分 和微 量元 素 、袋 装 化 等处 理 工艺 和标 准 化 生 ,将养 殖 排放 ,同时利用部分沼液作为周边果 园的肥料 ,实现粪便 污水的 产 ,可有效 保证 粪 肥 的养分 含量 ,提 高经 济 附加值 ;第 3 多层次利用 ,较好地解决养殖小 区的污染问题 ,如清丰县后杨楼 业 面源 污 染 问题 转 化 为点源 污染 控制 ,有 利 于环境 监管 ;第 4 ,建 设 有 机肥 加工 厂有 助 于扩大 畜禽 粪便 的及 时处 理 。 生猪生态养殖园区。
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意义
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意义作者:陈健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5期陈健(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玉林 537618)摘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现代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解决畜禽养殖产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是畜禽养殖大县,要想进一步发挥畜禽养殖产业在地区经济带动,农业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效统一,重点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工作问题和工作对策。
关键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畜牧业;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X713;F326.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5.1080 引言畜禽粪污是放错位置的宝贵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能有效解决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还能提升畜禽粪污的附加值,增加养殖效益。
随着动物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动物规模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
如何更好的解决畜牧养殖污染问题,就成为目前畜牧科技工作人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1 发展意义近年,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个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国务院陆续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水污染防治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头上的紧箍咒,有些地区只是简单的划定了禁养区和限养区。
但现实表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畜牧养殖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跨过去的一个坎,也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难题。
发展绿色畜牧业需要解决好畜禽养殖排泄物和土地种植物消纳利用的问题,解决好畜禽粪污利用设施和养殖规模匹配的问题,只有更好的注重畜牧养殖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绿色畜牧养殖产业才有发展的基础、发展的空间,也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畜牧养殖产业的依存度,实现畜牧养殖产业绿色发展目标。
我国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及其资源化分析
我国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及其资源化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压力。
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染,还能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畜禽养殖粪污的产生量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概述畜禽养殖粪污的产生量和特点,接着分析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二、我国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的现状分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粪污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畜禽养殖粪污的产生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量,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这种现状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禽养殖粪污的产生量大幅增加。
随着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和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和技术落后,处理效率低下。
目前,许多畜禽养殖场缺乏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和技术,导致粪污处理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减少粪污的产生量。
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
尽管畜禽粪便和污水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和途径,大量的粪污被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畜禽养殖粪污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一方面,加强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粪污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推动畜禽粪便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发展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产业,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三、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粪污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推广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推广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现代生态养殖以其环保、健康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却在制约着现代生态养殖的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如何推广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对于实现畜禽养殖的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生态养殖的特点现代生态养殖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型的畜禽养殖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精准养殖,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精确控制饲料、水质、饲养密度等因素,保障畜禽生长健康;二是环保养殖,通过科学排泄、粪污处理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生态养殖,注重畜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自然养殖、有机养殖方式。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中,畜禽粪污往往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
大量的粪污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污染了土壤、水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畜禽粪污中所含有的养分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
推广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推广现代生态养殖的路径为了推广现代生态养殖,促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科技支撑。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研究开发一些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装备,提高粪污处理和利用的效率和水平。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粪污处理技术,为现代生态养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 完善产业链条。
促进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形成畜禽养殖-农业种植-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对于现代生态养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养殖企业采用环保、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其成本压力,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与经验交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吕向东(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276300)摘要: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造成水源、土壤及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
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养殖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发展,农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极大激发广大养殖户的热情,畜禽养殖也给养殖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大问题。
本文就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岀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畜禽养殖粪污造成的污染问题及原因养殖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不合理的粪污处理方式也加速了环境污染。
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是由于部分养殖户环保观念不强,受自身文化水平、年龄、意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对环保的认知不够,而且觉得养殖区域面积大,动物粪便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二是个别地区轻生态,重经济的思想严重,对畜禽养殖过程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小型畜禽养殖户粪污的处理随意化,一些规模化养殖户违规排放;三是当地养殖业技术力量薄弱,无法为养殖户提供及时、专业的粪污处理技术支持,导致养殖户在粪污的处理模式上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提升|1]。
再加上一些地区的养殖业规模普遍较小,投入较低,养殖地点选址不科学,靠近水源地,动物粪便或是集中堆放,或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粪污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几方面,一是会造成生物污染,动物粪便中含有多种隐性病菌,如未经及时灭活处理,会在短时间中滋生蚊虫,众所周知,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源,不仅会危害其他动物,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登革热病毒就是最为典型的经由蚊虫传播的病毒,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病,防治起来较为困难,每年国内外因登革热病毒传播,而被威胁到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报道不胜枚举;二是污染空气,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而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是因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如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在我国,患有不同程度呼吸道人群的数量逐年增多,且患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究其背后的原因与大气污染不无关系,而大气污染中有机物分解造成的有害气体排放占主要位置;三是动物粪便中会释放有机物,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肥力受影响,影响土地价值,流入水中会严重污染水源,或使水中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中生物过度繁殖而导致水生态失衡。
会泽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走出乡村振兴“绿色”模式
会泽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走出乡村振兴“绿色”模式2.云南省会泽县乡村振兴局3.云南大学云南 654200〔摘要〕畜禽粪污治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关系畜禽产业健康发展,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环境,意义重大。
近年来,会泽县紧扣绿色、健康、环保目标,立足畜牧业和种植业特点,创新思路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让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关键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不断增加,畜禽粪污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2017年,会泽县抓住被列为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的机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实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2021年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种养循环,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走出乡村振兴“绿色”模式。
1 经验做法1.1 呼应痛点,政民企三方合力打通关键环节会泽县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大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云南省优质肉山羊生产基地县等。
牲畜存栏量达头250万(只)以上,生猪、肉牛、肉羊存栏出栏均居全省第一,畜禽粪污产生量较大,资源化利用不足,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2017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陆续出台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
会泽县抓住机遇,在用好用活国家、省、市政策的同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乡镇推进、企业及种养户参与的长效机制,政府、群众、企业三方合力,打通畜禽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通道,坚持农牧结合,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现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循环利用。
1.2 突出重点,创新技术模式高质高效运行坚持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方针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根据畜禽养殖现状、资源环境特点,区域特征、饲养工艺和环境承载力等,因地制宜,创新推广以者海镇犀牛村犀合养殖专业合作社、会泽县团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猪场为代表的异位发酵床模式,以鑫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以会泽明韵养殖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固体粪便堆肥利用模式,以田坝奋斗种猪场等为代表的UASB+两级AO处理系统模式,以田坝兴仪养殖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畜禽—粪便—黑水虻”循环模式,以会泽县双红畜牧养殖加工有限公司收集点、者海箐口塘畜禽粪污收集处理点等为代表的集中收集处理生产有机肥模式以及散养户自行消纳粪污模式等7种典型技术模式。
坚持绿色与创新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福建省河流纵横、水系密布,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属于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
畜牧业是福建省十大乡村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按照“稳定生猪生产、做大家禽产业、做优草食动物”的总体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品牌引领不断凸显,全省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畜禽养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稳步提升,规模养殖已经成为全省畜牧业生产的中坚力量,2020年全省畜禽规模化率达到88.68%,肉蛋奶总产量达329万吨,比2015年增长近7%;猪肉供应基本满足自给;家禽出栏超10亿羽,可外销或出口畜产品65万吨。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坚持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并重、环境优先的基本思路,坚决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坚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持续推进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有力保障了市场的有效供给,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坚持农牧循环高质量绿色发展,大力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获得感明显提高。
坚持绿色与创新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文│黄宏源(福建省畜牧总站)2019年和2020年,福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连续两年将整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重点突破改革事项之一,加快补齐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民生事业短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8年和2019年,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获得农业农村部专项评估优秀等次,2019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国家“十三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2020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坚持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化发展
坚持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化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7(000)016【总页数】1页(P25)【作者】湖南省人民政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经验交流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禽养殖大省,生猪年出栏量稳居全国前三,牛羊、家禽出栏(笼)量均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我省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保供给促增收与保环境护生态两手抓,着力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种养平衡、农牧配套的一系列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有力促进了符合省情的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瞄准现代畜牧业强省目标,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从区域布局、养殖方式、技术集成、政策保障等方面,确立了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政策措施。
瞄准标准规模健康养殖目标,结合“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建设,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场211家、省级示范场619家,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1%。
瞄准绿色生态环保养殖目标,出台了《湖南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定》,完成3.2万家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69%。
出台了《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县市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三年内建成覆盖全省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重点抓好了“退”“进”结合。
“退”: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推动规模养殖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湘南、湘西等山丘区转移;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行动”等环境整治行动,推动养殖规模与环境容量相匹配。
近3年共退出禁养区规模养殖场9165个,退养栏舍面积349.57万平方米。
“进”:主要是在“转、建、引”上下工夫。
“转”,即支持禁养区有条件的退养户异地搬迁,在适养区“重起炉灶”发展生产;“建”,即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连接形式,引导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和农牧结合的家庭农场,促进畜牧生产集约化、规范化;“引”,即积极引进养殖水平高、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的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助推我省畜禽养殖转型升级。
岳阳县多措并举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绿色环保·2023年第09期 35岳阳县多措并举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供收集处理服务、相关部门负责运营监管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
由湖南春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配套建设厌氧发酵罐、双模气柜、沼液存储池和有机肥生产线,组建了有16台粪污收运车的粪污收运队,对全县80余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二是创新利用模式。
对畜禽养殖场(户)按每667平方米承载5头生猪粪污的标准配套了1.9万公顷的山地、果园、田地等,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全量就近利用。
支持大、中型养殖企业与大型种植基地进行点对点深度合作,引导大型种植基地配套建设沼液存储池、沼液调配池和水肥浇灌管网,大力推广“沼液收运+集中配制+分户使用”的水肥一体化模式,持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三、坚持综合思维,推行全程化管控采用“特许经营+政策性补助”模式,公开招投标选择了湖南春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其他3家沼液收运平台具体承接全县规模养殖场养殖粪污的收集处理和运输业务,县级财政按每吨10~15元给予补助;对施用沼液有机肥的种植基地,县级财政给予每吨10元的运输补助。
在政策的带动下,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均加入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落实禁养区应退尽退要求,规范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配套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对789家畜禽养殖场(户)实施粪污设施配套改造与“三分离”提质建设。
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和无疫小区创建活动,3家生猪养殖场获评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家生猪养殖场获批国家级、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开展数字信息化建设,在35家大中型养殖场建设可视监控系统,实行养殖粪污运输、生产、利用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设立举报投诉电话,依法奖励举报违法行为。
组建包括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畜牧水产等部门的联合执法队伍,严肃查处规模化养殖场未批先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不配套或不正常运行造成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
岳阳县是传统养殖大县,属全国生猪百强县、生猪调出大县,有各类畜禽养殖场(户)969家,畜禽粪污年产生量205万吨左右。
浅谈畜禽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浅谈畜禽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摘要: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粪污治理问题非常关键,粪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污染。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畜禽粪污治理模式需要有所转变,要遵循绿色化和可持续原则,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满足畜禽养殖业发展需求。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畜禽粪污;治理问题;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1畜禽粪污治理问题分析首先,畜禽养殖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养殖地区的不断调整,畜禽主体养殖范围逐渐从农区及牧区向城镇周边进行转移,部分养殖业已经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逐渐向城郊区进行发展,相应的畜禽粪便处理未能跟上相应的处理需求,导致畜禽类粪便资源未能及时进行优化处理。
其次,畜禽养殖业的经营方式越来越丰富,公司加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畜禽养殖中,而畜禽粪便管理对很多畜禽养殖地区的环境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各地区的污染的预防有显著帮助。
再次,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时未能及时有效处理,部分养殖场虽然根据不同的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畜禽粪便优化处理以及合理利用,但是在实际内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各类问题,整体管理较为粗放,各类处理措施并未完善健全,很容易导致畜禽类粪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最后,现阶段循环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循环产业生产技术以及循环模式尚未形成全面化发展的规模,在整体农业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并未形成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整体范围和环境对于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以及整体规划效等,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资源掠夺式的利用以及整体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目前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2畜禽粪污处理技术2.1自然干燥法自然干燥是畜禽粪污处理最简单便捷的方法,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畜禽粪污处理,主要是以阳光照射的方式晒干畜禽粪便,期间人员需要进行翻动,以保证受热均匀,快速干燥。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畜禽粪污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粪污资源利用率,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才能推动畜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畜禽粪污的特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与技术手段,以期能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畜禽粪污的特点1.1 类型多样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粪污,如动物粪便、尿液以及污水等,若没有对这些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让其暴露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将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1.2 危害大首先,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包括NH3和H2S 等,若聚集在一起将会对人类的呼吸道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畜禽粪污中有着大量的病原菌和微生物,当其含量超过一定临界值即会发生感染现象,进而引发各类传染病。
最后,若粪污未经过无害化处理随着排放,会直接造成空气、土壤和水污染。
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2.1 减少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现阶段,大多数畜禽养殖业已经实现了集约化发展,增加了大量的畜禽养殖数量,这不仅会为管理工作增加较大难度,同时也会由于粪便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2 推动技术革新畜禽粪便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与病原体,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与蛋白质,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法能够提升粪污资源的利用价值,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利用无害化处理手段能够将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去除,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与此同时,在处理后的粪便中添加一些其他营养成分使其变为重要的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活动,减少环境破坏对畜禽养殖业的制约。
2.3 促进畜禽养殖业持续发展粪便污染问题是影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粪污资源的利用效率能降低畜禽养殖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畜禽粪污资源处理原则3.1 减量化养殖人员要从源头上控制畜禽粪便的排出数量,减少粪污总量,同时可以利用干清粪技术和雨污分离技术,将污水的数量降到最低。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分析1.本文概述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牲畜粪便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分析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处理和资源利用策略,为推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和类型,并分析其对水、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影响。
随后,文章将概述我国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堆肥、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并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的技术瓶颈、经济成本和政策规定,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展望了我国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2、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畜牧业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尿液等排泄物。
如果这些排泄物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禽养殖国,畜禽库存量巨大。
以生猪为例,中国生猪存栏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粪便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畜禽粪便年产量约为数十亿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动物粪便污染不仅存在于农村地区,而且广泛分布于城市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养殖场被转移到城市郊区,导致周边地区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大型养殖场往往集中在某些地区,那里的粪便污染特别严重。
畜禽粪便污染不仅包括粪便和尿液的直接排放,还包括恶臭、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造成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境,如大气、水体和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畜禽粪便污染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其治理难度较大。
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措施
环保治理畜牧业环境 2021.048摘 要:目前,规模养殖场粪污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为尽可能减少养殖场粪污污染,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需要养殖企业严格遵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通过对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最终达到粪污的零排放、零污染。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措施1 养殖场粪污排放的原因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日益发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畜禽养殖粪污污染环境的现象。
有些养殖企业虽然建立了配套处理设施,却未按要求投入使用,或所建设的处理设施与养殖规模不相适应,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如处理不及时或大雨,就会造成粪污排放,污染环境。
2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2.1 饲养场缺乏规范管理,导致粪污乱排乱放。
许多饲养场主环保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粪污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犯罪行为,加之各有关方面疏于管理,造成了饲养场养殖粪污的污染。
2.2 部分养殖场因基础投入太大,资金基础薄弱甚至是大量贷款,无力购买相关处理设施和引进相关技术工艺,只能沿用过去的堆放模式,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缺失,只能直接排放(白天关闭排放通道、夜间偷偷排放)或沿用堆放模式,造成环境污染。
2.3 养殖粪污供大于求。
随着耕地面积减少,而大规模养殖场户的增多,没有进行深加工,进行资源化利用,使养殖场生产的粪污供大于求,导致粪污堆积时间过长,从而造成渗漏等污染。
3 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原则及方式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是,利用先进技术、工艺和先进设备,结合养殖场饲养种类、规模,将养殖粪污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机肥和动物饲料,最终目的是减少排污、资源化利用。
目前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式有三种:1)自然利用。
将养殖粪污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污水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还田。
2)能源化利用。
如沼气生产,粪污通过厌氧化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
3)生物学利用。
畜牧业绿色发展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畜牧业绿色发展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方法和策略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共同关注点。
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需要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的号召,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一、优化养殖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首要的任务是优化养殖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方面,畜牧业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养殖场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智慧养殖,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管理,实现精确养殖,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推广绿色饲料,减少畜牧业对土地的压力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饲料供应,传统饲料主要以谷物为主,对农田土地的需求较大,增加了土地的压力。
为了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需要推广绿色饲料的使用。
绿色饲料主要指以农副产品、饲草、秸秆等为原料的饲料,通过科学配方、适度添加添加剂等方式,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并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三、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改善环境效益绿色发展要求畜牧业提高产品的安全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
畜牧业企业应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减少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做好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工作。
同时,畜牧业企业还应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广优质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改善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畜牧业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需要加强畜牧业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方面,可以借助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畜禽养殖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实现废物资源化。
总之,畜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情况总结
畜牧业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情况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活动方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工作方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activity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work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畜牧业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情况总结XX市农业局畜禽污染治理情况总结今年以来,XX市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规范管理,在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可养区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资源利用的原则,由各镇(管委会)对现有畜禽养殖场进行分类治理,关停一批、提升一批、发展一批,控制和降低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总量,实现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治理,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东海县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X u m u s h o u y i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格局形成、畜牧业绿色生产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举措。
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认真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配套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非规模养殖场户也同时实行畜禽粪污规范处理,提高了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
一、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畜牧业绿色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坚持因地施策、种养平衡、规范处理、综合利用,建立年度规模场整治提升清单,推进以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为主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强以直联直报平台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开展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为目标的项目建设回头看,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质量和水平,推动建立种养结合长效机制。
确保辖区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具体内容1、建立规模养殖场整治提升清单各乡镇场街道在前期养殖场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当前需要整治提升的畜禽规模场,建立年度清单,指导督促养殖场运行相关设施设备,定期检修维护,适时更新完善,确保粪污规范处理、高效利用。
对近期新(改、扩)建规模场严格开展检查认定。
2、积极开展非规模养殖场户整治提升各乡镇场街道继续将非规模养殖场户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予以同步推进。
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建立整治清单,实施整村推进。
指导乡镇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非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开展整治,引导非规模养殖场户规范化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
3、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鼓励采取粪肥还田、沼肥利用、商品有机肥等利用方式,加强对堆(沤)肥、种养结合、清洁回用等技术的指导,支持在田间配套建设粪污储存、处理、输送管网等设施,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力培育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在养殖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适度规模的集中处理中心,探索建立合理运行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户先行做好畜禽粪肥还田试点,以点带面。
降低畜禽粪污污染 促进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 畜牧经济184 ·2020.240 引言针对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存在养殖规划滞后、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养殖管理较为粗放、粪污直接排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上级政府部门作出科学指导,按照规范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思想,强化对畜禽粪污的高效治理和高效防治,促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养殖产业发展中,该县始终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点防治、规范养殖的原则,开展专项整治,落实各项属地责任,并构建完善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当地畜禽粪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从总体情况分析,依然面临较大的治污压力,需要认真细致的分析,构建完善的治理措施。
1 山东省宁阳县畜禽粪污染现状1.1 畜禽养殖现状随着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
截止2018年年底,全县年出栏生猪超过70多万头,家禽养殖数量超过140多万羽,牛养殖数量超过3 000头,羊养殖数量在1.8万头。
全县范围内共存在各种类型的养殖场超过900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在500个以上,头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化牛养殖场在43个,存栏牛1 900多头。
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羊养殖场有50多个,存栏羊量在19万头左右。
年出笼1 000只以上的规模化鸡养殖场在150多户,存栏鸡47万只。
1.2 畜禽养殖场粪污排放现状宁阳县的畜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作者简介:赵艳霞(1976-),女,山东宁阳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禽生产养殖疾病预防方面工作。
降低畜禽粪污污染 促进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赵艳霞(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畜牧兽医站,泰安 271401)摘要:近年,山东省宁阳县畜禽养殖产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分布区域发生显著变化。
由于养殖数量不断增加,造成畜禽粪污污染呈现加重趋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及对策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及对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指采用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意义和推广对策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存在着大量的粪便污染和化学药物残留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
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则可以通过循环利用畜禽粪便、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2. 节约资源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养殖效率,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 提高产品质量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注重生态环境和动物福利,在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技术的也能够提升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导致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
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实施,可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畜牧业的长期发展。
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对策1. 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研发力度,深入挖掘和应用新型的环保技术手段,提高畜牧生产的生态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2. 完善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绿色畜牧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3. 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推广,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对绿色畜牧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引导养殖户转变生产方式,增强推广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绿色畜牧技术的投入,支持绿色畜牧业的发展,确保技术的稳步推广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在此过程中,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要想实现收畜牧业绿色发展这一目标,则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最佳途径。
为此,应当坚持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并举的方式,加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
标签:资源化利用;畜牧业;绿色发展;环保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我国畜禽养殖产业迅速发展,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效益,但同时也导致严重的养殖污染问题,尤其是畜禽粪便污染。
如何有效防治畜禽养殖粪污问题,加快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是对当前政府部门和养殖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以下,作者就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以期能为相关各方带来些许有用参考和借鉴。
一、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其现代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给市场供给带来极大满足的同时,人们对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然而现实却显示当前的畜禽粪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如何科学、高效地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既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共处中必须突破的难题。
只有解决了这一难题,畜牧养殖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才有可能,畜牧产业持续发展才有保障,构建现代化、绿色的畜牧业目标才有依托。
二、实行农牧结合是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
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难点在于粪水和沼液等废弃物的处理。
究其根本,其治理出路只有两条:一是综合利用,不向外排放;二是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关于粪污处理模式的探索,我国部分省市早有实践,比如湖北省的粪水深度处理设施,该设施虽然能够实现对液体废弃物的深度处理,达到达标排放,但总体投入过大,且运行效果不佳。
近年来,随着各地价加强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研究和摸索,开辟出一条“农牧结合”的“零排放”途径,该途径不仅能够实现农牧业和种植业的协调发展,而且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加速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
(一)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前文提到,当前我国各地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做法和模式。
但总体上看,仍然距离现代畜牧
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甚远。
在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1.粪污资源化利用相关配套尚未完善
目前,国内大多数养殖场尤其是农村养殖场中的粪污处理设施缺乏,相关设备配备不全或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更有甚者,少部分小型养殖场中还存在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
2.农牧结合程度不足
由于规模化养殖数量庞大,污染物产生量也随之攀升,在对粪污进行资源化处理过程中,自然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进行消纳。
然而,当前种植业分散经营、难以统一管理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土地流转困难、成本高昂、限制繁多,更是给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带来阻碍。
此外,在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地规划,导致畜禽养殖数量远超过区域内土地所能消纳的能力,而通过远距离运输沼液实现跨地区利用的成本又过高,进而产生农牧结合困难、农牧结合脱节的现象。
3.有机肥施用模式推广困难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有助于解决化肥对农田生态污染的问题,但在施用有机肥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较大,且成本高、见效慢,因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各地的农业种植中,有机肥的使用率较低,推广难度较大。
(二)多措并举,着力粪污资源化利用
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同时加快形成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方式,按照“减量、无害、资源化”等处理原则,加强综合治理,强化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着力推进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1.科学规划畜牧业发展
依据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编制绿色、科学的畜牧业发展规划,选择最适的畜禽养殖品种,科学确定养殖总量和规模,实现畜禽养殖的合理布局。
同时加快对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等的划定工作。
2.提倡适度生态养殖
加快畜牧业养殖发展方式的转变,确立“良种化、设施化、规范化、制度化、资源化”的科学养殖观念,引导养殖场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从而提升畜禽养殖的标准化、規模化、设施化水平。
同时,还可推行种养结合的方式,发展多样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加强粪污源头管控
积极探索并推进清洁养殖,不断改进清粪工艺,同时加快节水、控水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实行雨污分离、固业分离,以尽可能地减少污水产生量。
此外,还应加大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的探索,以进一步减少畜禽养殖中的水量消耗。
参考文献:
[1]彭河山,李汪晟,宋李思莹,等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猪业,2016,11 (11):29-32
[2]孟岑,李裕元,许晓光,等.亚热带流域氮磷排放与养殖业环境承载力实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2):635-643
[3]沈根祥,汪雅谷,袁大伟,上海市郊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及其警报与分级[J]上海农业学报,1994,10(增刊):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