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f4e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6.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九年级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精选练题一、选择题1.2013年5月31日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根据XXX统计,每年因直接或者间接吸烟患癌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A.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烟分子间有空隙D.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2014年全国各地又发生雾霾天气,也引发了大众对的关注。
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
下列对于的认识合理的是()A.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的直径介于分子和原子之间C.悬浮在空气中时不受重力作用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污染…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打针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份子之间存在斥力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份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4.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D.炒菜时温度高,份子热运动更剧烈5.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6.端午节XXX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作用力B.分子间有空隙C.份子由原子构成D.份子在不停地运动7.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份子运动剧烈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份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8.如图,对下面四个尝试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B.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丙抽去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D.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9.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0.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气中C.这叫扩散,它说明份子在永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3)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3)](https://img.taocdn.com/s3/m/0aa8abf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8.png)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培优基础练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下面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荷花飘香B.雪花飞扬C.落叶纷飞D.柳絮飘舞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将一块糖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有甜味B.香水瓶盖打开后,在周围可闻到香味C.扫地时卷起灰尘D.墙角里长期堆放着煤,墙壁里面都变黑了3.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破镜难圆---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摘较大的水银---分子间有引力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5.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墨画中墨迹粘在宣纸上B.远远闻到炒菜的香味C.秋风中落叶缤纷D.拔丝地瓜丝丝相连7.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物质具有流动性,但较难被压缩B.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C.乙图中分子静止,甲、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D.甲、乙、丙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9.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7485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1.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描述的是分子热运动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B.夏天,白云飘荡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雾霾弥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手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是1NB.“小秤砣压千金”—一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构成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3.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斯佩克特、美国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泽林格尔,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上的卓越贡献。
下面科学家中,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的是()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玻尔4.下列哪个标志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C.D.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俗语、诗词等描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词语中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物理中“扩散”现象的是()A.雪花纷飞B.浓雾弥漫C.花香四溢D.细雨绵绵7.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C.在水果店里闻到水果的香味D.风的形成8.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B.水结成冰后,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用放大镜观察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二、填空题9.厦门人喜欢喝茶,泡茶时,茶香四溢。
“茶香四溢”属于现象。
喝茶时,增大手对茶杯的握力(如图),茶杯仍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1bf5d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e.png)
13.1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D.分子间有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有间隔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较快4.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7.下面是一首古诗,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8.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酒精和水后,让它们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会有所下降。
分子热运动习题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分子热运动习题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40aff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1.png)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7.为了探究“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小明在相同的2个 烧杯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同时滴入一 滴红墨水,可以看到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更快,这说明温 度越_高_______,分子运动越剧__烈______,这里用到的实验方 法主要有__控__制__变__量__法_____ 和_转__换__法_______.
5.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引__力___________.
6.(关注生活物理)如图所示,是在公共场所的禁烟标志.某人 在公共场所吸烟,同处一室的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被动 吸入,有损健康,这是___扩__散___现象,说明烟燃烧物的分 子在___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的__热__运__动_______.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11.宏观的热现象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分析,常常会得到全 新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某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液体的分子间不存在引
17.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 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 能量___较__大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分子,它们可以 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___引__力___,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 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汽__化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 过程____吸__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ed9ee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0.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有答案)1.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了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这一现象表明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同样地,“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也指出这是一种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会发现墙角处涂的石灰变成了黑色。
这一现象说明固体物质的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3.右图是用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隔开。
然后轻轻抽去玻璃片,待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瓶子都充满了颜色。
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扩散和混合。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同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因为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气味,这一现象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
6.将两块糖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会发现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
这说明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会影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7.在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8.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
这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C.香气扑鼻。
10.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11.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12.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1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B.煮茶鸡蛋时间久了,蛋壳变颜色。
1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15.分子动理论认为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导致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16.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九上物理《分子热运动》习题卷(附答案)
![九上物理《分子热运动》习题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e3e7631b765ce0508149a.png)
九上物理《分子热运动》习题卷(附答案)基础知识训练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如图15-1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A .稻花香里说丰年B .美酒飘香歌声飞C .墙里开花墙外香D .亲戚远来香5.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7.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综合提高训练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3.如图15-2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A .物质的温度B .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 .物质的分子结构D .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图15-1 图15-2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8.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9.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B.鱼苗池中的小鱼在不停的游动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D.落叶在河水中顺流而下10.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是0 ℃的水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B.这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C.这叫扩散现象,它只能发生在液体中D.清水的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慢11.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C.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deb87aaf45b307e9719717.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3.有下列几种现象,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①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②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散开;③经过花旁,闻到花香;A①③B②③C①② D ①②③4.箱子里放入一些樟脑丸,过几天樟脑块不见了,但整个箱子都充满了樟脑味,这说明了。
樟脑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5.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B粘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C用糨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D液体很难被压缩7. 如右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盘能牢牢地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9.“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分子热运动练习题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3.有下列几种现象,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①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②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散开;③经过花旁,闻到花香;A①③B②③C①② D ①②③4.箱子里放入一些樟脑丸,过几天樟脑块不见了,但整个箱子都充满了樟脑味,这说明了。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节 13.1分子的热运动 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节 13.1分子的热运动 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a674290c69ec3d4bb752a.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节 13.1分子的热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C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存斥力2.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D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PM2.5中“2.5”的单位是nm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3.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
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D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D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5.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关于声音和物质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D.课上是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8.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BA.春天柳絮飘舞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雪片飞扬9.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C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数树深红出浅黄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纷纷暮雪下辕门10.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AA .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C .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 .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二、填空题1.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334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2.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附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解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的,故A 错误;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 错误;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2.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答案】C.【解析】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B.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C.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答案】A.【解析】A.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故A正确;B.不论固体,还是液体与气体,分子均是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故D错误.4.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答案】A【解析】压缩固体和液体很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对C错;空气中的一粒沙尘不是一个分子,它是由无数个分子组成的,所以沙尘的运动不代表单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错;磁铁吸引铁屑,是由于磁铁周围存在磁场,D错。
初中物理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物理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fe8c2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75.png)
初中物理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含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破镜难重圆” 说明分子之间没有引力B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D .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2、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茶香四溢B .柳絮飞扬C .树叶纷飞D .瑞雪飘飘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 .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图中是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了()A .分子间有相互引力B .大气分子对铅块有压力作用C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所示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B .乙图所示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 .丙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酒精蒸发了D .丁图所示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6、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原子核等一起按照空间尺度排序,最小的是()A .PM2.5B .电子C .原子核D .原子7、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 福布斯﹣﹣土壤” 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
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
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核8、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吸盘吸在玻璃上——分子间有引力B .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 .海绵能吸水——分子间有间隙D .春天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9、5 月31 日是“ 世界无烟日” ,很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
![精品练习(附答案)《分子热运动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https://img.taocdn.com/s3/m/f30a4ec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9.png)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心练习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漫天飞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D.汽车加油时,周围可闻到气味2.疫情期间,教室每天都会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喷洒完消毒水的教室过段时间还会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4.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掉玻璃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的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甲、乙、丙所示),四位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图甲放置方法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图乙放置方法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图丙放置方法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5.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
居民们介绍:“没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原来“很远能闻到臭气”,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不可再分的B.分子由原子组成,所以原子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灰尘是很小的分子,所以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7.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拉长,说明钛分子间()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境下的一些金原子。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321447a5e9856a56126068.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1.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4.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这个事实说明()A.分子间的空隙很小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分子太小了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C.在水果店里闻到水果的香味D.风的形成6.“吸烟有害健康,室内不吸烟的人在被动吸烟”,其依据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就是病毒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8.观察下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A.1cm3水中有3.35×1022个水分子 B.肥皂液实验C.酒精与水混合 D.墨水滴入水中二.填空题(共4小题)9.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的无规则运动.10.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11.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这表明.12.如图,用两个集气瓶各装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中颜色变成相同.(1)上述现象可以说明.(2)为了排除气体重力的干扰,集气瓶A中应装的是. (3)无论再过多久,也看不到两气体各自自发地回到原来的瓶子中,这一现象与能量在发生转移和转化时具有是一致的.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做这个实验时,(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四.解答题(共1小题)14.陆游在《村居书喜》诗曰: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请问:(1)墙里开花墙外香,为什么人距离花很远,也能闻到花的香味?(2)气温高,香味浓,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B.5.D.6.B.7.A.8.C.二.填空题9.扩散;分子.10.变大;引力.11.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2.(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空气;(3)方向性. 三.实验探究题13.(1)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控制变量法;(3)不能;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4)方法: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酒精等液体,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两杯液体中的颜色变化的快慢;注意点:①两杯液体中的温度相同;②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四.解答题14.答:(1)人在距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闻到的香味更浓.。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d2271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3.png)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A.甲B.乙C.丙D.乙和丙【答案】C【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
2、(2014•怀化中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思路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解析】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
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在一杯白开水中放一些盐,不久整杯水都变咸了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答案】B【变式2】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打扫室内卫生室,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答案】D3、(2016春•陕西校级期中)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重新结合起来,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引力太小C.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105635a1c7aa00b42acb6c.png)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1.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
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由原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答案】B【解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一切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由题意知,该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分子动理论2.据国外一则新闻报道,某地行人在路上闻到了刺鼻的塑料烧焦的气味,随后发现原来是路边的一辆汽车后视镜已经被烤化了,经调查原因是马路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将光到后视镜上,使其温度过高造成的,闻到塑料烧焦的气味是现象.【答案】反射;扩散【解析】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光反射到后视镜上使其温度过高,时间长了被烤化;闻到塑料烧焦的气味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考点】光的反射,扩散现象3.永州电视台播出的《永州美食》通过永州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了食物给永州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东安鸡”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这是因为(选填“分子是运动的”或“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一块热气腾腾的“东安鸡”放入口中,舌尖上除了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改变了舌尖的内能.【答案】分子是运动的热传递【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香飘四溢,这是因为是因为香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引起的;热气腾腾的“东安鸡”的温度比舌尖的温度高,“东安鸡”的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到舌尖上,舌尖内能增大。
答案为: 分子是运动的热传递【考点】分子动理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辨别.4.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引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图甲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会进入上方空气瓶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图乙中两铅块挤压后不易分开,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考点】分子动理论及应用;分子热运动及分子动理论.5.“虎纠好味道”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福州鱼丸。
(完整版)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97eca33687e21af45a9b1.png)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下面描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风杨柳万千条B.夏日炎炎似火烧C.金秋桂花遍地香D.寒冬北国白雪飘2.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C.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B.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C.少量工业区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D.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4.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扩散”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影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5.如图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主要是()A.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导致的B.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导致的C.由于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D.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6.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纷飞7.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A. B. C. D.8.2012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禁烟日,主题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会使他人被动吸烟,他人被动吸烟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很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9.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金属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0℃冰,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将停止D.只有不同的气体之间能够发生扩散现象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0.如图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力.1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升华现象,打开衣柜门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______ 现象,这表明______ .12.2015年的国庆节,小陈一家开车去黄山旅游,他们开车到加油站加油,工作人员开始加油时,小陈闻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这是______ 现象.13.五月玉兰花绽放时,在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______ .14.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理由是:______ .15.新装修房屋到处弥漫着剌鼻的味道,这是______ 现象,说明了分子______ 做______ 运动.16.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______ ,冰箱中的食物相互“窜味”属于______ 现象.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 (选填“上”或“下”)瓶.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做______ 运动.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18.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 运动;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5分钟之后观察到的情景如图所示,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 .20.在两杯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墨水,发现热水杯中先混合均匀,说明:______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答案】1. C2. A3. A4. D5. D6. B7. D8. A9. AB10. 引11.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 扩散13. 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14.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5. 扩散;不停的;无规则16. 斥力;扩散17. 下;无规则运动;④18. 无规则;温度19. 剧烈20.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解析】1.解:A、春风杨柳万千条,是杨柳枝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夏日炎炎似火烧,说明夏天的温度高,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金秋桂花遍地香,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D、寒冬北国白雪飘,是雪花在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2.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3.解:A、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符合题意;B、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C、少量工业区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D、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知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与微小物体的运动区分开来.4.解:A、绿树荫浓夏日长,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正确.B、楼台倒映入池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正确.C、水晶帘动微风起,是由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正确.D、满架蔷薇一院香,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一切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解: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还要知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题目难度不大,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6.解:A、柳絮飞扬是由于柳絮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不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荷花飘香,荷花并没有运动,而是荷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C、黄沙扑面,黄沙的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悬于空气而四处飘荡.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雪花飘飘,空气中水遇冷凝结成似花的冰粒从天而降,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飘飘.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由物质的小颗粒形成的现象,还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形成的现象,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的很大不同的.7.解:A、实验中,用力向下压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开始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水蒸气把橡皮塞推出,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由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可得出各现象演示的规律,而后再据题目中的提示信息选出合适的答案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掌握,是一道综合性题目.8.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分子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故选A.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因为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会应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9.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A正确;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正确;C、任何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扩散现象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故D错误.故选A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考查学生应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注意用分子观点解释的现象都是用肉眼看不见的现象.10.解: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故答案为:引.本题可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内容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1.解: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这是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打开衣柜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和分子运动现象,内容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解:在加油站加油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这是汽油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解:闻到花香,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所以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能产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此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分子间作用力的难点.14.解: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烟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周围人会被动吸烟.故答案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15.解:新装修的房屋内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不停的;无规则.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有些分子的运动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的能力.16.解:(1)铁棒的分子间距离很近,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铁棒很难被压缩;(2)食物“窜味”是冰箱内不同食物的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斥力;扩散.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回答: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17.解: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故答案为:下;无规则运动;④.①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要尽可能的排除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干扰因素.18.解: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茶泡的越快.故答案为:无规则;温度.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9.解: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红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剧烈.解决本题需掌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本题考查扩散的实际现象,掌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就变快了,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0.解: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冷水温度低,分子运动慢,所以热水杯中墨水扩散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慢,这个实验表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故答案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着间隙.(2)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8891c983c4bb4cf6ecd124.png)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1.(2分)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花争艳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答案】C【解析】 A选项,春天百花争艳,花朵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选项,夏天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选项,秋天丹桂飘香,是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D选项,冬天大雪纷飞,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正确的选项是C。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中子B.电子C.质子D.核子【答案】B【解析】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考点】原子的构成3.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的方式增大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快”或“慢”).【答案】热传递、快【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加热时,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考点】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分子的热运动4.夏天有许多措施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其中点蚊香驱蚊是应用_____现象,电热驱蚊器是利用_____效应。
【答案】扩散;电流的热【解析】(1)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点蚊香驱蚊时,房间里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说明分子处于运动状态,是扩散现象;(2)电热灭蚊器在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考点】扩散现象;电流的热效应5.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填字母)。
A.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B.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答案】BD【解析】A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B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说明物体内能可以转化成机械能;D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cde303aef8941ea66e05c0.png)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1.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D【解析】题意说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即一人吸烟后,烟分子会充满整个房间,其他人会呼吸到烟分子,说明烟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选D【考点】分子的热运动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答案】B【解析】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A选项错误。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分割的,B选项正确。
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中子是电中性的,不带电,C选项错误。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尺度最大的是原子,D选项错误。
【考点】粒子和宇宙3.通常情况下,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些看得到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如:我们通过事实,证明分子是运动的;通过事实,证明分子之间有引力.请你再举出一个利用这种方法研究问题的例子是.【答案】闻到气味(或扩散现象等)固体很难拉伸(或胶水能粘住物体等)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的存在(或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等)【解析】分子是很小的,直径的数量级为几分之一纳米,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转换法来认识它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通过闻到气味(或扩散现象等)来证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可以通过固体很难拉伸(或胶水能粘住物体等)事实,在物理中应用此方法研究问题的例子还有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的存在(或通过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等)。
【考点】物理问题的探究方法4.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中子B.电子C.质子D.核子【答案】B【解析】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一:扩散现象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____________。
(5)分子热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分子热运动。
典型例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将一块糖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有甜味
B、香水瓶盖打开后,在周围可闻到香味
C、扫地时卷起灰尘
D、墙角里长期堆放着煤,墙壁里面都变黑了
对应练习1、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典型例题2、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
对应练习2、腌菜时,要隔几天后菜才会有咸味,而炒菜时,只要几分钟就咸了,试分析这是什么原因。
知识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既存在_____力,又存在_____力
(2)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减小时表现为____力,当分子间距增大时表现为____力,当分子间相距很远时,作用力就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知识点三: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1、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对应练习1、物体在0℃时,分子的运动情况是()
A.全部停止运动
B.仍然运动
C.部分停止运动
D.可能运动也可能停止
典型例题2、设计实验验证: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知识点四:1、固、液、气态物质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
2、研究方法
(1)物质分成固态、液态、气态三类______法
(2)将物质的分子比作同学__________法
(3)列表比较固态液态气态的宏观性质及微观结构_______法
典型例题1.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问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B.F1>F2>F3 C.F1<F2<F3D.无法确定
对应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
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变式练习: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体积都变小 B.体积都变大 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无法判断
2、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D.三种状态中的物质中,固体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是最弱的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