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训练

成因分析类

一、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命题形式上,本模块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二、答题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三、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要正确回答原因类试题,同学们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下面是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1.气候的成因

(1)气温的高低⎩⎪⎨⎪⎧ 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

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具体:①.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度地区、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②.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⑤.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⑥.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⑦.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降水的多少⎩⎪⎨⎪⎧ 风压—环流形式西风带、低压带、海风 是多雨的

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

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具体 :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焚风效应、雨影区)。半山腰的降水量最大

③.地势高低: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

④.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⑦.人类活动

(3) 雾、霜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②.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③.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4)风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气压梯度力大小;②.距高压中心远近;③.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④.植被多少;⑤.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5)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

①.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②.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③.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④.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6)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分析:

①.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②.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2.地理灾害、生态问题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以“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

②.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

③.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

④.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⑤.地形因素(上游坡度大,来水速度快;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

①.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例: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

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河(河流水系、河道——扇形水系、汇水快;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黄河夺淮入海。

④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

河湖的调蓄能力。

①.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收集雨水、适度开采地下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②.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等。

(3) 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4)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

(8)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

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应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

(1)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用“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高(压)沉(气流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

(2)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温差小(如夏季) ―→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

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回答时倒推。如:美英在二战中没有在11月而是选择在6月实施“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原因:6月中高纬间的温差小,气压梯度差异小,风力小,风浪小,可减少渡海作战的非战斗伤亡。

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浪小,可方便、准确、科学地采样。

(3)河水的补给。对于教材的知识点应知各个典型地区的主要补给类型,特别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

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

根据材料定补给类型。

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

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

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4)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②.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③.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4.产业活动布局的成因分析:多从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包括工业、农业、交通、旅游、商业、城市各功能区成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