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
第1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PPT课件
问题: ➢ 美国人到中国来旅游是中国的进口? ➢ 日本一家公司到我国投资生产电子元件,又向日本返
销不能算我国的出口贸易? ➢ 进口和出口对国家经济有哪些作用?
2021/4/17
精选PPT课件
10
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出口 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进口
▪ 2005年: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 六大经济体。
▪ 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 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 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3%,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 经济体。
▪ 2010年:中国GDP为5.879万亿美元,日本为5.474万亿。 美元,中国GDP比日本多4050亿美元
➢ 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贸易是否能叫对外贸易? ➢ 欧盟内部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否能叫对外贸易?
2021/4/17
精选PPT课件
7
A、武汉吴先生 中国产长虹彩电 武汉商场 B、武汉吴先生 日本产SONY彩电 武汉商场
C、武汉吴先生 中国产长虹彩电 东京世界贸易广场
选择题:以上哪些例子属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
➢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或 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 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从单个 国家角度出发)
2021/4/17
精选PPT课件
5
➢ 海岛国家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内涵及其变化 ➢ 狭义的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货物贸易,二战后,资本、
技术、人员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外延和内涵扩大,包 括服务的交换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 新趋势: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日益融合,国 际经贸、国际商务、大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流活动。
这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参与国家和全球经济都有深远的影响。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 一般贸易一般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行实物商品交换的一种方式。
双方以货物的买卖进行交流,并通过支付货币来完成交易。
一般贸易是最常见的贸易形式,它不仅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还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2. 处所贸易处所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特定的地点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
这些特定地点包括自由贸易区、保税区、港口等地。
处所贸易的核心目标是提供便利的贸易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活动。
3. 时间贸易时间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涉及到货物交付和支付时间的安排。
不同国家的商品供求关系、商业信用和国际金融体系都会影响时间贸易的安排。
合理的时间贸易安排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并减少风险。
4. 功能贸易功能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具体商业环节和职能的交换。
包括运输、仓储、保险、金融和信息等一系列服务。
功能贸易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加完整和高效的国际贸易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1. 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实物商品交换的贸易形式。
这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原材料、加工品、消费品等不同类型的商品。
货物贸易对于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向他国提供的各种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旅游、咨询、金融、教育、运输等领域。
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3. 资本贸易资本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和投资活动。
这包括外国直接投资、跨国公司间的资金流动以及国际债务等。
资本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资金的配置起到重要的作用。
4. 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交流和运用。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流程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作用1.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分类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如FOB、CIF等)国际贸易的流程(如询价、报价、合同签订等)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等)国际贸易的作用和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贸易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的流程和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二章:国际贸易政策2.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工具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和评价2.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关税、配额等)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如保护国内产业、促进出口等)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如价格、产量等)国际贸易政策的评价(如有效性、公平性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贸易政策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贸易政策的目的和工具,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三章:国际贸易实务操作3.1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熟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和风险管理3.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流程(如询价、报价、签订合同等)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如货物描述、价格条款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如信用证、汇付等)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如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贸易实务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流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四章: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4.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运输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熟悉国际贸易保险的种类和操作掌握国际贸易运输和保险的风险管理4.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运输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如海运、空运等)国际贸易保险的种类(如平安险、水渍险等)国际贸易保险的操作(如投保、索赔等)国际贸易运输和保险的风险管理(如货物损坏、延误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运输和保险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运输和保险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运输和保险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运输和保险的风险管理,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五章:国际贸易争议解决5.1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了解国际贸易仲裁和诉讼的程序和规定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的作用和应用5.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如协商、调解等)国际贸易仲裁的程序和规定(如仲裁申请、仲裁裁决等)国际贸易诉讼的程序和规定(如诉讼管辖、证据规则等)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的作用和应用(如国际贸易术语的使用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贸易争议解决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仲裁和诉讼的程序和规定,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六章:国际贸易营销与沟通6.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策略掌握国际贸易沟通的技巧和工具熟悉国际贸易营销组合(4P's)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策略(如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等)国际贸易沟通的技巧(如跨文化沟通、商务谈判等)国际贸易营销组合(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国际贸易营销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营销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角色扮演法:模拟国际贸易营销和沟通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营销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营销策略和沟通技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模拟营销计划:学生分组制定模拟营销计划,评估其营销策略和沟通效果第七章:国际贸易风险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风险的基本类型和影响掌握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熟悉国际贸易风险规避和控制策略7.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风险的基本类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如信用保险、汇率避险等)国际贸易风险规避和控制策略(如合同条款设计、风险分散等)国际贸易风险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风险的基本类型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风险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拟演练法:学生分组进行风险管理模拟演练,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风险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八章:国际贸易合同管理8.1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条款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流程熟悉国际贸易合同的违约和争议解决机制8.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要素(如货物描述、价格条款、交付期限等)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流程(如货物生产、质量控制、物流管理等)国际贸易合同的违约和争议解决机制(如违约责任、仲裁和诉讼等)国际贸易合同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履行管理流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合同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角色扮演法:模拟国际贸易合同履行和违约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要素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流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九章: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9.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国际贸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熟悉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实践9.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贸易开放度、贸易与环境等)国际贸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如资源过度开采、劳动力权益等)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实践(如绿色贸易、社会责任贸易等)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组讨论法:讨论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实践,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十章: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变化掌握新兴贸易方式和业态熟悉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0.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变化(如全球价值链第十一章: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11.1 教学目标理解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和影响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流程和工具熟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政策和法律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B2B、B2C等)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如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等)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流程(如询价、报价、合同签订等)电子商务工具(如电子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政策和法律的影响(如跨境数据流动、隐私保护等)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操作法:学生实际操作电子商务平台,了解交易流程和工具的使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商务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和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操作演示:学生演示使用电子商务工具的过程,评估其对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区域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12.1 教学目标理解区域贸易协定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掌握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管理机制熟悉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2.2 教学内容区域贸易协定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等)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管理机制(如关税优惠、贸易自由化等)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等)区域贸易协定案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区域贸易协定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管理机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拟谈判法:学生分组模拟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管理机制,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十三章: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13.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熟悉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和挑战13.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专利权、商标权等)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如TRIPS协定等)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如知识产权侵权处理等)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如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等)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和挑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角色扮演法:模拟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和实践,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第十四章:国际贸易与投资14.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关系掌握国际贸易投资政策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熟悉国际贸易与投资实践和挑战14.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如贸易促进投资、投资影响贸易等)国际贸易投资政策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如非歧视原则、公平待遇等)国际贸易与投资实践(如外国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挑战(如投资风险、投资保护等)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和投资政策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实践和挑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拟谈判法:学生分组模拟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谈判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投资政策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实务教案,内容涵盖了国际贸易基本概念、政策、实务操作、风险管理、营销与沟通、合同管理、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区域贸易协定、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国际贸易与投资等方面。
国贸基础知识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 (一)按商品形态划分 ➢ 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Tangible
Trade) ➢ 是指贸易双方所进行交易的商品是有形的、
看得见的,又被称为有形商品贸易 (Tangible Goods Trade)。 ➢ 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 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非实物形态劳务 和技术的进出口。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一)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 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
(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 ➢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 也叫“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
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 和劳务的交换。有一些海岛国或者对外贸易活动 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地区),如英国、日本、 台湾等,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二)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 ➢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进口 和出口商品的总值,也就是一国的进出口总额, 或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 ➢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世界各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相加。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 (二)按商品流向划分 ➢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 也叫输出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
国外市场销售。 ➢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 也叫输入贸易,是指购入外国或其他地区生产的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分类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商品或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际分工协作,提高全球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
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雇主、制造商、进出口商、加工商等。
其中,国家政府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通过各种条款和协议来管理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根据货物和服务的性质以及贸易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
1. 商品贸易商品贸易是指国际上以商品为主要贸易形式。
商品贸易可以是同质化商品的交换,也可以是异质化商品的贸易。
同质化商品贸易是指不管生产于哪个国家或区域,其质量、用途、功能、特性都是相同的商品交换。
异质化商品贸易指的是生产于不同国家或区域具有不同特征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涉及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旅游、金融、通讯、法律、技术和教育等行业。
服务贸易比商品贸易更加开放,消除了一些交换限制,使得服务进口和出口更加便利。
3. 移民贸易移民贸易指的是人们通过定居、工作和生活等方式,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移民贸易对于资金流动和技能转移都非常有益。
4. 投资贸易投资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国家或企业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资金投资的形式。
投资贸易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5. 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贸易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和其它貌似无形资产的买卖。
知识产权贸易对于新技术和产品的推广普及至关重要。
知识产权贸易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更加突出。
总结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作为融合国际资源的桥梁,其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各类贸易中,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移民贸易所占的比重最大,然而其他贸易形式也十分重要。
含有各种贸易形式的多样化经济体系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ppt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有何联系?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
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联系:两者的实质内容一致。 区别:两者的考察角度不同 国际贸易离不开各国的对外贸易,但有些国际范围内 的综合性问题,如国际分工、商品的国际价值等问题, 则不能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得到说明。 问题: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
海岛国家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内涵及其变化 狭义的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货物贸易,二战后,资本、 技术、人员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外延和内涵扩大,包 括服务的交换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新趋势: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日益融合,国 际经贸、国际商务、大国际贸易。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
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出口 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进口 价 格 PW2 PE B PW1 O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x1x2进口 x3x4出口 A E
S
D
x1 x3 x0 x4 x2 数量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
进口的作用 技术和设备的进口相当于创新,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 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新产品的输入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示范” 效应,加速本国的新产品开发和进口替代型生产。 进口带来的竞争将加速本国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使 高效率企业达到合理规模,优化本国市场结构。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利益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第一章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分类
国际贸易教程-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贸易逆差 (入超)——X-M<0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835.6
30.3 3,057.7 2,522.9
4月 1,187.2
974.7
21.8 4,245.0 3,497.6
5月 1,205.5
940.7
28.1 5,450.5 4,438.3
6月 1,211.7 1,033.6
17.2 6,662.2 5,471.9
7月 1,366.8 1,077.1
International Trade&Domestic trade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划分是一个地理 的概念,只要跨越国界的贸易就是国际 贸易。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volume&value)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也称进出口贸易 总额或进出口总额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 重要指标之一。
2008年1-7月月度出口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2008-09-01 16:02
月度出口
金额单位:亿美元
月份
金额
当月出口
上年同 期
同比%
金额
累计出口
上年同 期
1月 1,095.7
865.9
26.5 1,095.7 865.9
2月
873.0 821.3
6.3 1,968.7 1,687.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6.5 16.7 21.2 21.4 22.8 21.8 22.6
9月
1,122.9
8,785.8
10月
1,076.9
9,862.7
11月
1,175.2
11,037.9
12月
1,143.3
12,181.2
2、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
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
五、贸易差额
Balance of trade(X-M)
六、贸易依存度 Dependence Degree of Trade
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
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mmodities 八、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九、贸易条件
2008年1-7月月度出口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2008-09-01 16:02
月度出口
月份 金额
金额单位:亿美元
当月出口 上年同期 同比% 金额 累计出口 上年同期 同比%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095.7 873.0 1,089.0 1,187.2 1,205.5 1,211.7 1,366.8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同别国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交换
活动。
有时,对一些岛国或地区也称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如英国、日本和中国的台湾省。3、几Fra bibliotek说明:
(1)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而 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它与别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按货物移动方向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是将本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过境贸易是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商品 所有权不属于丙国,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对丙国来说,就 是过境贸易。
3.按交易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进行买卖货
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经由第三国贸
易商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或货物供给国
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 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8.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是以本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NP或GDP多少比重 为标志的。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的原因 • 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 GDP的规模及构成的限制
• 汇率的变动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区分 6.按经济发展水平区分 7.按贸易政策区分 8.按参加国的多少区分 9.按贸易方式区分
4. 按运输方式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及多式联
运式。 海运贸易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是 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陆运贸易是指通过陆上各种交通工具(火车与汽车等)运
输商品的行为,它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
之间。
空运贸易是指通过航空器具运送货物的行为,适合鲜活食 品、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
国际贸易理论
(五)按贸易国数目划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和多边贸易
双边贸易(Bilateral Trade)是指两国政府之间商定的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下的贸易。两国政府往往通过签订贸易条约或协定来规定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要求两国在开展贸易时必须遵守贸易条约或协定中的规定。双边贸易所遵守的规则和调节机制不适用于任何一个签约国与第三方非签约国之间开展的贸易。例如,在《中美贸易条约》下开展的中美贸易就是一种双边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的产品,社会分工尚未开始,阶级和国家还没有形成,所以不存在对外贸易。
原始社会末期,三次社会分工完成,剩余产品出现,随着国家的逐步形成,商品交换超出疆域界限,产生了对外贸易。“部落与部落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对外贸易开始萌芽。“最初的交换是发生在原始公社的尽头,发生在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界地带”。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
举例说明:
假定1991年的国际贸易额是14000亿美元,2001年为
30000亿美元,设1991年的价格指数为100,2001年的价格
指数为160,试比较2001年的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与
1991年的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的变化情况。
2001年的国际贸易额30000 = 2.14倍
***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服务贸易(Trade of Services)包括四种方式:
(1)过境交付,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贸易学的框架体系与基础知识
关于分工与贸易的关系:
斯密的分工经济思想及其发展
•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并不是稀缺资源的配置 问题,而是资源稀缺的问题如何被人类经济活动所克服。斯 密认为分工是克服资源稀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 斯密之前,法国大百科全书对分工作用的概述:提高劳动的 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的时间、有利于发明创造。
• 市场大小不但取决于人口规模,更主要地由购买力决定;购买 力取决于收入,收入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取决于 分工水平,所以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这不是循环论证。
2.5 新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 随着数学领域非线性规划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角点解和超边际分析使 专业化经济研究可以使用数学工具。
• Allyn Young, 美国经济学家,1928年发表“报酬递增与经济 增长”,他命名了“斯密定理”,他的思想被后人命名为 “杨格定理”。
• “杨格定理”:递增报酬的实现依赖于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 大小决定分工水平,而且分工水平决定市场的大小;需求和供 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 “杨格定理”的核心是:“分工一般 地取决于分工”。(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分工是 供给与需求的统一)
• “要想富,先修路”,并非仅是一个经验性命题。
• 推荐 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派
• 马歇尔将斯密的分工导致报酬递增一分为二:内部规模经济 和外部规模经济。(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 内部规模经济由于可以使用边际分析方法和精确的数学推导, 被新古典综合派继承并发挥到极点。加之20世纪的大部分时 间里,制造业凸显企业规模的重要性,于是经济学只剩下(内部) 规模经济。
• 斯密显然已经意识到交易成本,只是他没有使用这一概念。斯密对交通 运输作用的观点极富洞见,但他对交易费用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他 只注意到技术性交易费用,没有注意到制度性交易费用。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术语1.1 国际贸易的定义与分类1.2 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1.3 贸易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1.4 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与政策2.1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2.2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2.3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4 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与评价第三章: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3.1 国际贸易合同的种类与内容3.2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过程3.3 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与管理3.4 国际贸易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第四章: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与信用证操作4.1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概述4.2 汇付与托收4.3 信用证的定义与特点4.4 信用证的操作流程与管理第五章: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5.1 国际贸易运输概述5.2 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的特点与选择5.3 国际贸易保险概述5.4 保险合同的种类与操作流程第六章: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与监管6.1 进出口货物报关的基本概念与流程6.2 报关单的填制与提交6.3 海关监管与查验6.4 进出口货物税收政策与计算第七章:国际贸易仲裁与诉讼7.1 国际贸易仲裁概述7.2 国际贸易仲裁程序与裁决执行7.3 国际贸易诉讼的基本概念与程序7.4 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问题第八章:贸易救济措施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8.1 反倾销措施的申请与应对8.2 反补贴措施的申请与应对8.3 保障措施的申请与应对8.4 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9.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类型9.2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概况9.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9.4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与挑战第十章:国际贸易发展趋势10.1 新一轮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特点与影响10.2 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10.3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贸易新格局10.4 国际贸易的未来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术语难点解析:贸易术语的内涵及应用、国际贸易流程的各个环节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与政策难点解析:国际贸易原则的具体运用、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及影响三、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难点解析:合同条款的谈判与制定、合同履行的风险管理四、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与信用证操作难点解析:信用证的条款解读、信用证操作的风险控制五、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难点解析:运输条款的解读与操作、保险合同的条款及理赔流程六、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与监管难点解析:报关单的准确填写、海关监管的流程及规定七、国际贸易仲裁与诉讼难点解析: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诉讼程序的特殊性八、贸易救济措施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难点解析: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与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操作九、区域经济一体化难点解析:区域一体化的动力与阻力、区域经济效应的分析十、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难点解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因素、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策略本教案涵盖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贸易术语与惯例、国际贸易流程、合同履行、支付方式、运输与保险、报关程序、仲裁与诉讼、贸易救济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等方面。
第1章_国际贸易理论概论
三、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 额称为对外贸易差额。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顺差、贸易盈余、出超 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贸易赤字、入超 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平衡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
从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贸易差额应保持在基本平衡 、略有盈余的状态。
出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TOT)=进口价格指数 ×100
若T>100,表示该国该年度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若T=100,该国贸易条件不变; 若T<100,表示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书P9
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额 = 各国(地区)出口额之和
2010年国际贸易强劲增长, 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 力量。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 统计,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出 口达152376亿美元,增长14.5%, 创下1950年有该统计以来的最 大增幅记录,大大高于世界经 济同期增速。其中,发达经济 体增长12.9%,发展中国家和独 联体增长16.7%。
又称进出口贸易、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海外贸易( Oversea Trade)
想一想: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有何区别、 联系?
区别:角度不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 来看它与它国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而国际贸 易则是从全球角度、从整个世界范畴来看各国之间所 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算一算: 2010年,我国的进口总额为13948.3亿美元,
出口总额是15779.3亿美元,那么2010年我国对 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
第一章第一节国际贸易概念与分类
政策、理论
实务
政
企
府
业
行
行
为
为
第1章 概述
1.1 概念、分类与作用
1.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1.1.3 国际贸易的作用
1.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 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海外贸易Foreign Trade
课后作业
l 目前中国的主要顺差国和逆差国? l 自2000年中国贸易差额状况如何?
l 1.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货物移动方向分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2.按国境与关境划分
(1)总贸易:以进出国境为标准 (2)专门贸易:以进出关境为标准
国境大,还是关境大?
l 3.按商品形态划分
国际性学派; l 他研究科学晚年却信奉基督。
l 20岁写出了文章 《中国向何处去?》
l 铁窗十年 研究《资本论》,英语、机械、经济和数学 ,做了五 六十本读书笔记 。“以前我会思考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世界 应该怎样。在监狱我想的是:这个世界究竟会怎样发展?”
l 1981年孤独的杨小凯出版了《经济控制论初步》的专著 。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 或地区的商品在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l 表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以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比重来 表示。
WTO发布,2011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1821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9%。 中国、美国、德国为前三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比重分别为10.4%、8.1%和8.1%。 美国、中国、德国为前三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比重分别为12.3%、9.5%和6.8%。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间接过境贸易。指外国货物到港后,先存入海关保
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后,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 境的活动。
(二)按商品形式分类
(五)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或 国民生产总值(GNP)之比。
小知识: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对外贸 易同本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 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计算题:2012年中国出口18986亿美元,进口17435亿美元。 GDP7.3万亿美元。计算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系数。
(1) 必须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商人或政府之间的交易活动
(2) 交易活动中要涉及某种外币(外汇)。小提问:外币
(3) 这种交易活动要涉及一国的贸易平衡,进而要影响一国 的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贸易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 狭义:有形商品的交易,传统的商品交换 • 广义:有形、无形商品跨国(地区)贸易的总称。
陆路贸易(Trade by Roadway)
指陆地相邻国家之间的贸易,通常采用陆路运送货物的 方式,运输工具主要有火车、汽车、马车等。目前,陆 路贸易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5%~20%。
海运贸易(Trade by Seaway) 空运贸易(Trade by Airway)
指采用航空运货的方式进行的国际贸易,运输工具主要是 飞机。
• 贸易条件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所 得到的实际利益,影响一国的国民收入状况和经济增长 状况。对外贸易条件的状况,通常通过贸易条件指数来 反映。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习题
1、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B.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C.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D.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正确答案:B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输出资本要素,引进劳动要素B.生产并出口资本资本密集型产品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D.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正确答案:D3、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正确答案:C1、根据商品流向,国际贸易可以分为()。
A.过境贸易B.出口贸易C.转口贸易D.进口贸易正确答案:A、B、D2、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主要有()。
A.许可贸易B.工程承包C.特许经营D.国际合作生产正确答案:A、B、C、D3、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特点有()。
A.复杂程度更高B.难度更大C.贸易风险更高D.贸易利益分配更复杂正确答案:A、B、C、D4、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和()的指标。
A.贸易逆差B.贸易地位C.盈利能力D.贸易利益正确答案:C、D5、《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国际服务贸易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A.跨境交付B.自然人流动C.商业存在D.境外消费正确答案:A、B、C、D6、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谓的两大基本体系指的是()。
A.比较优势论B.要素禀赋论C.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贸易理论正确答案:C、D7、李斯特提出的阶段保护论的合理成分主要体现在()。
A.以关税作为保护手段B.以幼稚产业作为保护对象C.注重发展生产力D.保护的动态性和适度性正确答案:B、C、D三、判断题1、按商品流向划分的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根本概念及分类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国和地区同他国和地区进展货物和效劳交换的活动(这是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活动,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主体,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海岛国家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其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跨国界的商品、效劳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1〕贸易顺差(出超,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正数表示。
•2〕贸易逆差(入超,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负数表示。
•3〕贸易平衡: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差额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的影响,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他概念:净进口、净出口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总和。
该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包括:–进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出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2.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即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
四、国际贸易分类一〕按货物的移动方向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叫做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复出口:输入再输出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展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 60.2%,2004年伴随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度攀升,外贸 依存度达到71%。我国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反映了我国 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也表明国外市场的需求已 经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与 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中国经济与 世界经济彼此支撑的新局面已经出现。而根据相关统计 资料,近几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 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比如:2002年的对外贸易依 存度,新加坡175.5% 、泰国105.75% 、马来西亚181.9%、 美国18.1%,日本18.9% 。 讨论题: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外贸依存 度是否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BCD
相同点
两种贸易 的比较
贸易客体:货物、服务
不同点
贸易主体:本国人、外国人
试问: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
二者相同吗?
对外贸易(ForeignTrade)是特 指国家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 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 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 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 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 的商品贸易活动。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三、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物物交换表示
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 贸易条件,它不涉及货 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 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 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 称作贸易条件改善了; 反之,如出口产品只能 交换到较少的进口产品 时,则称为贸易条件恶 化了
贸易条件
用价格或价格 指数来表示
贸易条件指数=出 口价格指数÷进 口价格指数×100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三、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 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 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 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 不利境地。单纯从国际收支 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 逆差好。但是,长期保持顺 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首先, 长期顺差则意味着大量的资 源通过出口而输往了外国, 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 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币升值, 从而不利于扩大出口,且还 会造成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 系紧张
学习效果 检测
判断题: 在一定条件下,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反映发达国家与 不发达国家之间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外贸依存度还可分为出口依存 三、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度和进口依存度,前者是指一 国出口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 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后者是指一国进口额在其国民 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 所占的比重。其公式为为: 对外贸易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国 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100%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 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 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额÷国 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100% 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 度,它是指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国民 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度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商 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 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学习效果检测
多选题: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 )的交换活动,是 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A、贸易 B、货物 C、服务 D、知识
1、世界经济步入持续低速复苏期
世界经济潜在的问题被逐一暴露,包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 的问题、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之间的矛盾等
2、就业困局拖累世界经济复苏 3、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潜在风险
4、政府公共债务负担加重
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不利 于世界经济复苏 由于采取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水涨船高。
规模可以用数量、重量、长度、面积、 容积等计量单位来表示
1980—1995年世界出口贸易值与出口价格指数
年份 世界出口值 (百万美元) 世界出口价格指数 (1980=100) 100 113 152 183 199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贸易和发展统计手册1995年》表1-1和2-1 1980 2022448 1985 1958675 1990 3486140 1994 4264555 1995 5075125
学习效果 检测
2、通过下列哪几种结合起来研究,可以了解一国 的贸易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它在国际贸易 中的实力地位。( ) A、进口商品结构 B、进口商品数量和质量 C、出口商品结构 D、出口商品数量和质量 CDE E、对外贸易额或对外贸易量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一、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分类方 法、分析指标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本节点睛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是跨越国界所 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但两者的角度 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全球范围,而 对外贸易仅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 区)。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就称 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从整个国际范 围来看,即为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中国2006年前十位出口市场
学习效果 检测
多选题: 1、把下列哪两种结合起来研究,可以表明一国出 口中不同类别货物与服务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 货物与服务的来源? ( )。 A、贸易值 B、贸易量 C、贸易差额 DE D、贸易的商品结构 E、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贸易差额
顺差和逆差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 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 间的差额
按照美方的统计 , 美国对华贸易自1983年起就出现逆差 , 其后不断扩大,2000年, 美国贸易逆差额高达1000.63亿美 元;而按中方统计 , 在 1992 年以前 , 中国对美贸易一直 是逆差 ,1993 年起才转为顺差 , 并且 2000 年的顺差额为 297.41 亿美元。中美两国所认为的中国成为顺差国的年限 相差 10 年 , 且近年双方统计数字出入越来越大,2004年, 中方统计的中美贸易顺差为800多亿美元,而美方公布的美 中贸易逆差达到1600亿美元,最终联合国认可了中国的统计 结果。 讨论题: 1、查阅相关资料,试分析中美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中美双方的贸易差额统计结果差异巨大? 3、中国政府在贸易差额方面的态度是怎样的?
国际贸易 概论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1、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增长5.3%, 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3.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 国家增长8%。
2、世界贸易快速恢复是此次经济复苏的主要拉动 力。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10年上半 年世界货物贸易额同比强劲增长25%。WTO预计, 2010年全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13.5%,其中发达 经济体增长11.5%,其他国家增长16.5%。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出口交换进口的 条件,即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例
贸易条件计算举例
例如:某国以2000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定为100。 到2001年,出口商品价格上涨6%,进口价格指数下降3%,即 2001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06,进口价格指数为97。则
贸易条件指数=106÷97×100=109.3 2001年进出口贸易条件指数大于基准年进出口价格指数9.3%, 这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改善,交易比率上升,即同等数量的出口 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商品。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则视为 贸易条件恶化。
是指物质商品的 进出口。由于物 质商品是有形的, 是可以看得见、 摸得着的,因此 货物贸易通常又 是指服务商品的 称作有形贸易。 进出口,它是以 提供活劳动的形 式满足他人需要 并获取报酬的一 种国际劳务活动
货物贸易
(一)按商品的形态分类
服务贸易
参考: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2006)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tangible goods trade, visible goods trade) (Intangible goods trade) 国际货物贸易共分为10大类 ◦ 0-4类为初级产品 ◦ 5-8类为制成品 国际服务贸易有以下4种提供方式: ◦ 1、过境交付 ◦ 2、境外消费 ◦ 3、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服务 ◦ 4、以“自然人流动”方式提供服务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三、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对外贸易额 贸易额
又称对外贸易值, 是指一国(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 内以货币表示的 进出口商品的总 值 又称国际贸易值,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 所有国家和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以货币 表示的进出口商品 价值总额
国际贸易额
又称贸易值,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反映 贸易规模的指标。它通常分为对外贸 易额与国际贸易额
2008年1月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三、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 分布或国别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 个国家或区域集团 在一国对外贸易中 所占有的地位,通 常以它们在该国进 亦称“国际贸易地 出口总额或进口总 区分布”,用以表 额、出口总额中的 明世界各洲、各国 比重来表示 或各个区域集团在 国际贸易中所占的 地位
5075125 2022448 2022448 ( ) 100 % 26% 199 100 100
学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被称为( 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量 C、国际贸易额 D、国际贸易量
A
)。
学习效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