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巴赫两首c小调赋格曲中的复调思维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 也是 一 首 三部 曲 式赋 格 曲, 呈 示 部 作收 拢 性 结 束, 但中间部、再现部的调性布局与 ∃ - 2赋 格曲不同。 中间 部是乐曲的展开性段落, 但调性始终保持在主调 ( c小 调 )上, 只在紧接段 1(见例 2)有 短暂 的离调; 这 一紧 接段落 的调 性 采用下四度连续处理, 形 成了调 性的五 度循环。再 现部作 为 全曲总结, 密集的主题叠 合构成 第二个 紧接段。为 了加强 终 止的稳定感, 主 持续音持续使用, 构建在主、属调内。
三、对位声部的多变特征
对位声部作 为伴随、衬 托主 题 (答 题 ) 出现 的副 旋律, 写 作上有其很大的自由度。对 位声部 的进入 是自由 的, 可 以在 主题没有陈述完时就进 入, 也 可以伴 随答题 进入。对位 声部 的旋律进行是自 由的, 可 以是 某个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机 的发 展, 也 可以 是全 新的材料。对位声部在整个 乐曲中 的出现 可以是 固定的, 也 可以是自由的。这两首 c小调赋格曲的对位声部运用了不同 的写作手法。
一、主题形态特征的多样化
赋格曲中, 主题是乐曲的核 心。不同 的主题形 态表现 不 同的音乐风格, 不同 的主 题特 征预 示乐 曲不 同的 发展 手法, 为乐曲的发展奠定基础。两首 c小调赋格曲主题的表现形态 是不同的, 因而 主题 发展 手法 也不 同, 突出 了主 题形 态的 多 样化特征。
∃ - 2: 是首共 31小节 的赋格 曲, 主 题进入 8次, 分别 采 用了主调陈述 ( c小 调 )、五 度答 题 ( g 小 调 )、平 行大 调 ( b E ) 的发展、最后以 调性 回归 的主 题陈 述方 式结 束, 运用 了赋 格 曲中最传统、清 晰的主题表现形式。 例 3: ∃ - 2赋格的主题旋律
58
就尤为重要了。
四、严谨的间插段布局
间插段在赋格 曲中 的直 接作 用是 过 渡在 两个 不同 调性 上陈述主题的段落。正因为 如此, 在赋 格曲这一 特定程 式化 写作的框架下, 如何 构出 既有 逻辑 层次, 又有 独特 创意 的间 插段落, 其间 更能 集 中体 现 出作 曲 家的 创 作 思维 与 写作 技 术。间插段布局的 严谨 性直 接体 现了 乐 曲整 体结 构的 严谨 性。
两首 c小调赋格曲呈现出不同的对位声部写作手法。 ∃ - 2赋格对位 声部运用主 题动 机发展, 乐 曲的 旋律音 调就 具 统一性。 ∋ - 2赋格的对 位声 部作自 由化 处理, 使每 次主 题 的出现都被赋予新 的含 义, 对 位声 部挥 洒自 如的 节奏、音 调 运用与节奏规范 的主 题旋 律构 成了 丰富 的音 响效 果。为 了 使赋格曲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部 效果, 所以 对位声部 的变化 性
主题密集的乐 曲必 然要 求对 位声 部产 生更 多的 对比 因 素, 用不同的变 化的 乐思 与固 定的 规则 化的 乐思 相结 合, 造 成声部间的对比, 而巧妙的将各种 看似不 同的对位 声部从 核 心上将其统一, 是复调手法运用上一个极大的启示和发现。
平均律钢琴曲集 !∃ - 22赋格 曲也运 用了自 由对题 这 种写作手法, 对 位声部间既有对比又与节奏的密切联系。
∃ - 2: 正 如例 1 中所示, ∃ - 2赋格 中有两 个固定 对位 声部 ( 对题 )始终伴随主题 (答题 )出现, 而对位声部的 音调素 材完全来源于主题动机, 使之与 主题形 成对比的 同时不 乏高 度的统一性。 例 5: 主题:
对题 ∃ :
对题 ∋:
如图所示, 对题的音调 核心出 自于主 题。动机 a、b 保持 着原形, 动机 c进 行了扩展并 有时值上 的变化。将 3 个动机
为了方便比较说明两首 赋格曲 的整体 结构, 先将曲 式结 构图列表如下: ∃ - 2赋格 % 例 1&
这是一首带完全再现 的三声 部赋格 曲, 结构规 整。有两 个固定对题一直伴随, 5个间插段连接全曲。
∋ - 2赋格 ( 例 2)
这是一首带变 化再 现、主题 高密 度 集合 的四 声部 赋格。 有两个主题的紧接模 仿段; 无固 定对 题, 为自由 对题; 3个 间 插段出现在呈示部。
按照传统 布局, 呈示 部 中主 题 应 在各 声 部 进入 至 少 一 次, 而这首赋格 曲第四声部的主题 进入直 至中间部 方第一 次 出现。此处采用了 最明 确的 调性 布局 来突 出这 种特 殊的 声 部处理方式, 这 种形式与 ∃ - 2赋格曲是不同的。
相同调性布局方式在 平均 律 钢琴 曲集 !赋 格曲 中并 不
平均律钢琴曲集 !赋格曲 ∃ - 6、8、12、14、20、∋ - 3、6、 8、22 中也对主题形态采用了各种变化手法。
两首赋格曲 主 题呈 现出 的形 态特 征是 变化 多样 的。 ∃ - 2赋格曲主题采用的 3个 动机作 为乐 曲的核 心素 材, 以各 种形态交替出现 在对 位声 部、间插 段中, 使乐 曲达 到了 素材 的高度统一, 演绎了乐 曲的整 体结 构。 ∋ - 2赋格 曲主 题则
57
多见, ∃ - 14的调性布局与之作比 较: # f- # c - # f, # c, # ,f 会 发现有些相似之处。
两首同调性又 同为 三部 曲式 结构 的 赋格 曲所 表现 出的 调性布局方式是不同的。 ∃ - 2是一首规 范调性布局 的三部 曲式赋格, 巧妙的运 用主 和弦 音 来构 架全 曲的 调性 线条 链, 调性布局呈现出灵 活、多变的 特征。而 ∋ - 2赋格 曲运 用了 最清晰的调性布局来表现 乐曲的结 构特征, 运用 最简洁 的调 性结构来表现最自由的声 部关系, 将灵 活的调性 布局与 多变 的组织结构完美的结合 在了一 起。调性布 局的灵 活性, 构筑 了乐曲整体结构的灵活性 。
运用单一主题形 态来 进行 展开, 始 终将 主题 原型 贯穿 全曲, 并运用紧接段来 加深 主题 的形 象。为 了表 现音 乐内 部的 对 比和外部的统一, 主题各 形态犬 牙交错 达到极 致的效 果。赋 格曲主题形态特征的多样化, 构筑了乐曲结构的多样化。
二、调性灵活的布局
赋格曲中调 性的 布局 是灵 活多 变的。不 同的 调 性布 局 体现不同的乐曲结构, 更 体现乐 曲的整 体思维。调 性布局 在 形成赋格曲曲式 结构 方面 有着 重要 的意 义。当 赋格 曲遵 循 了开始部分以主、属调为 框架, 中 间部分 作调 性的 ∀ 自 由 #运 动, 结束时回到 主调这样一个布 局原则时 , 就 具有了 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部 三部曲式的特点。
上述主题是 一个 独立 短小 的乐 句, 不由 动机 构成, 主 题 旋律围绕主和弦的三个音 ( c- b e- g ), 构成 ∃ - ∗ - ∃ - + - ∃ 的和声进行。旋律悠扬, 略带忧伤。
这一主题在乐曲之后 的发展中 采用了 多样的 表现手 法: 改变主题开始音的节奏、将主题 开始音 作装饰、主 题倒影、主 题扩大、主题的 和声 变奏。它 们穿 插于 各个 声部 、渗透 于不 同调性 ( 主题在中间部有多次离调 ), 使多 次出现的同 一主题 不断产生新的音乐发展活力。其中两个主题 紧接段 (见例 2) 的运用加强了音乐形象的 集中性, 使主 题与主题 的结合 形态 呈现出多样形式。第一个紧 接段为 三声部 关系, 低音声 部还 未进入。有两个声部总是相 互模仿, 与 另一个不 构成模 仿的 声部形成对位, 这样 就形 成了 主 题卡 农与 对位 声部 的结 合。 第二个紧接段仅 3. 5小 节, 其中 叠置了 5次主题原形 、1次主 题倒影、剩余部分亦都是主题 的紧缩 形态。这是 一个主 题高 度重叠的部分, 构成了主题与主题的多重结合。
56
例中所见, 主题由 3个核 心动机 构成。动机 a为主 导动 机, 这一助音音型成为主题的 中心并 一直围 绕它展 开。动机 b总是 跟随在 后面, 一次次 作音程 的扩大。动 机 a经过 3次 反复后, 级进音 型的动机 c原 形进行并 作反向处理。 这 3个 动机音型成为乐 曲的 核心 音调, 曲 中对 位声 部、间 插段 的旋 律素材都来源于 此, 成为 乐曲 发展 的细 胞, 为 乐曲 内容 的统 一奠定了基础。
组合后形成的两 个固 定对 题衬 托着 主题 的每 一次 出现。 这 样的写作手法能够很好的统一作品乐思。
平均律钢琴曲集 !赋格曲 ∃ - 3、7、13、∋ - 10、12、18中 的对位声部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
∋ - 2: 与 ∃ - 2赋 格相 反, 对 位声 部没 有固 定形 态, 表 现出自由化写作。由于主题节 奏的均 匀规范, 必然 要求对 位 声部有更多非规 则的 形态 与之 相交 织。对 位声 部的 节奏 组 织呈现出简单 .. . 复杂的形态, 但 对位声 部的音调 相互间 密 切联系, 是由相 同的细胞材料发展而成的。
乐曲中, 贯穿全 曲的 8 次主题 依次出 现的调 性为: c- g - c- b E- g - c- c - c。由 此可 见, c小 调 主 和弦 3 个音: c - b E- g - c构筑 了全曲 的调性 链。这种巧 妙的布 局方式 使 主调调性灵活的贯穿于曲中。
这一典型三 部 曲式 调性 布 局的 应 用 在 平 均 律钢 琴 曲 集 !赋格曲中较多见: ∃ - 6、9、16、21及 ∋ - 1、4、20中都 可以 见到这样的运用。
比较巴赫两首 c小调赋格曲中的复调思维特征
邹舒
(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摘 要: 平均律钢琴曲集 !是巴赫复调音乐的代表性著作, 两册共 48 首前奏曲与赋格曲, 均 以 24个 大小调式 半音上行作顺。在相同调式调性、具有规范形式的赋格曲中巴赫采用的是不同的复 调手法, 在技术手 法的运用 上巴赫的驾驭能力是独具特色的。本文以 平均律钢琴曲集 !中的两首 c小调赋格曲为对象, 分别 就主题形态、 调性、对位声部、间插段 4个方面进行复调思维特征的比较。 关键词: 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 赋格曲; 复调思维特征 中图分类号: J61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2172 ( 2007) 04- 0056- 05
这种主题形态的处理 方式 在 平均 律钢 琴曲 集 !赋 格曲 中较为多见, ∃ - 3、7、9、10、17, ∋ - 1、4、7、12中都有呈现。
∋ - 2: 在 28小 节的乐曲中 共出现主 题的原形及 各种变 形 26次, 主题的表现形态呈 现出了 多样化。 这一点与 ∃ - 2 赋格截然不同。 例 4: ∋ - 2赋格的主题旋律
以下列举几个对位声部进行比较: 例 6: / 2
2 当调性答题第一次出现时, 对位声 部保持着 平稳的 四 分音符及少量的八分音符。但由此产生的旋律动机 a成为之 后对位声部的内在细胞材料。 19 此时的 对位声部 已呈现 出 复杂化, 但核心音调还是 来自于动机 a。 19产 生的动机 b又 将 19与 20联系起来。整曲对位声部 的节奏、音调 处理是 一 环扣一环, 紧密 相连的。
被誉为 ∀ 音乐圣经 - 旧约 全书 #的 平均 律钢琴 曲集 !是 巴赫复调音乐的 代 表性 作品, 两 册计 有 48 首 前奏 曲与 赋格 曲。每册均以 24个 大小调式 半音上 行作顺。在 相同调 式调 性、具有规范 形式 的 赋格 曲 中巴 赫 采用 的 是 不同 的 复调 手 法, 在技术手法的运用上巴赫 的驾驭 能力是 独具特 色的。巴 赫超非凡的复调写作能力 在他历 经 22 年完成的 两册曲 集中 发挥的淋漓尽致, 本文选择了 同为 c小 调的两首 赋格曲 进行 复调思维特征的比较。
两首 c小调赋格曲, 从整体的调性来看, 都采用了三部曲 式的结构布局 ( 见例 1、2 )。呈 示部 调性 稳定, 在 c 小调 ( 主 调 )、g小调 (属调 )之内, 有明显 的终止 式。而展开 部与再 现 部不同的调性安排体现了调性布局的灵活性。
∃ - 2: 这首赋 格曲 采用 了巴 洛克 时期 三部 曲式 赋格 曲 典型的调性布局: 主调 - 属小调 , 平行 大调 − , 主调 , 。呈 示部作收拢性结束, 再现部回归主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