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地4种典型针叶林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组成及更新特征
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组成及更新特征于飞;王得祥;史晓晓;陈莉莉;黄青平;宋彬【摘要】采用样方法对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组成及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松栎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共计40种,油松、锐齿槲栎和华山松为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35.19%、31.99%和8.12%,漆树、栓皮栎和楝木为亚优势种.(2)更新层木本植物共计87种,其中乔木幼苗34种,占总数的39.08%,灌木物种也有一定优势地位,优势种有锐齿槲栎、悬钩子和菝葜等,高度级较小的更新苗在群落内占有较大比例.(3)优势乔木更新特征不同,锐齿槲栎幼苗和幼树密度显著高于油松和华山松,且锐齿槲栎幼苗密度显著高于其幼树,但油松幼苗与幼树、华山松幼苗与幼树间无明显差异.(4)混交林内锐齿槲栎径级结构呈近似倒“J”形分布,种群稳定;油松和华山松种群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大径级个体群相对稳定,但林下幼树不足.该研究结果提示,松栎混交林下油松和华山松更新不良,这将不利于其长期存留于群落中,虽然锐齿槲栎从幼苗到幼树的发育过程中存在更新障碍,但并未影响其种群整体更新,若无大规模干扰,锐齿槲栎将维持逆“J”型的更新方式并成为松栎混交林群落中的第一优势种.【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3(033)003【总页数】7页(P592-598)【关键词】秦岭;松栎混交林;重要值;更新特征;群落学特征【作者】于飞;王得祥;史晓晓;陈莉莉;黄青平;宋彬【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4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我繁衍、恢复的手段和基础,也是维持森林动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
第41卷第3期2021年2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1,No.3Feb.,2021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9JK09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63922XB)收稿日期:2020⁃02⁃14;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0⁃12⁃14∗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henhuisnow@126.comDOI:10.5846/stxb202002140250邓晨晖,白红英,马新萍,黄晓月,赵婷.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生态学报,2021,41(3):1068⁃1080.DengCH,BaiHY,MaXP,HuangXY,ZhaoT.Variationcharacteristicsanditsnorth⁃southdifferencesofthevegetationphenologybyremotesensingmonitoringintheQinlingMountainsduring2000 2017.ActaEcologicaSinica,2021,41(3):1068⁃1080.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邓晨晖1,2,∗,白红英3,马新萍1,黄晓月3,赵㊀婷31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咸阳㊀712000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㊀7101193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西安㊀710127摘要: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区域差异研究对于揭示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㊂基于2000 2017年MODISEVI2数据,反演了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参数并建立了遥感物候数据集,分析了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㊂结果表明:①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和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尤以高海拔区的变化最为显著,全区GSS(物候始期)主要发生于70 130DOY(DayofYear),83.2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提前主要集中在0 5d/10a(44.46%)与5 10d/10a(28.60%);GSE(物候末期)主要发生于270 310DOY,50.17%的区域呈推迟趋势,变化趋势不明显;GSL(生长期)集中在150 210d,65.34%的区域呈延长趋势,延长在0 5d/10a(19.28%)㊁5 10d/10a(20.71%)及10 15d/10a(14.12%)均有分布㊂②秦岭山地GSS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GSE,南北坡植被物候变化不仅存在区域差异且存在季节差异,GSS北坡较南坡平均约早6.2d且南坡提前趋势较北坡显著,GSE南坡较北坡平均约晚5.8d且北坡推迟趋势较南坡显著,GSL北坡较南坡约长18.7 23.2d㊂③GSS㊁GSS及GSS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海拔敏感性,随着海拔上升,GSS逐渐推迟,GSE逐渐提前,GSL逐渐缩短,三者在海拔ɤ600m及ȡ2700m地区随海拔变化的波动幅度较大,南北坡三者随海拔的变化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海拔每上升100m,北坡GSS推迟1.76d,GSE提前0.25d,GSL缩短2.01d;南坡GSS推迟1.50d,GSE提前0.44d,GSL缩短1.94d㊂④不同植被垂直带上GSS㊁GSE及GSL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尤以ɤ600m植被带上及高山灌丛草甸带上的差异最为明显,且三者在高山灌丛草甸带的发生时间及时长北坡与南坡发生转换,表现为GSS㊁GSE㊁GSL北坡较南坡分别平均早3.5d㊁晚2.9d㊁长6.4d㊂关键词:遥感物候;海拔敏感性;南北差异;植被垂直带;秦岭山地Variationcharacteristicsanditsnorth⁃southdifferencesofthevegetationphenologybyremotesensingmonitoringintheQinlingMountainsduring2000 2017DENGChenhui1,2,∗,BAIHongying3,MAXinping1,HUANGXiaoyue3,ZHAOTing31CollegeofResourceEnvironmentandHistoricalCulture,XianyangNormalUniversity,Xianyang712000,China2CollegeofGeographyandTourism,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ᶄan710119,China3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NorthwestUniversity,Xiᶄan710127,ChinaAbstract:Thestudyonthechangelawandregionaldifferencesofthevegetationphenologyinthemountaintransitionalzoneundertheinfluenceofglobalwarmingisofgreatsignificancetorevealhowthetransitionzonerespondstoclimatechange.BasedontheremotesensingdataoftheMODISEVI2,ourresearchfocusedonremotesensingretrievalofvegetationphenologicalparametersandcreatedthedatasetofthevegetationphenologybyremotesensingmonitoring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to2017.Wefurtheranalyzedthechangingcharacteristicsofthespatiotemporalpatternanditsnorth⁃southdifferencesofthevegetationphenologyinthepast18years.Thefollowingresultswereobtainedinthisstudy.(1)ThechangeinvegetationphenologyintheQinlingMountainsshowedobvioustopographicandclimaticregionaldifferentiationrules,especiallyinthehigh⁃altitudearea.Thegrowingseasonstart(GSS)ofthewholeregionmainlyoccurredonthe70th 130thdayofyear(DOY),83.29%oftheregionsshowedanadvancetrend,mainlyconcentratedinadvanceat0 5d/10a(44.46%)and5 10d/10a(28.60%).Thegrowingseasonend(GSE)mainlyoccurredonthe270th 310thDOY,andthechangingtrendwasnotobvious,50.17%oftheregionsweredelayed.Thegrowingseasonlength(GSL)wasconcentratedwithin150 210days,65.34%oftheregionsshowedanextendedtrend,theextensionisscatteredin0 5d/10a(19.28%),5 10d/10a(20.71%)and10 15d/10a(14.12%).(2)TheGSSresponsetoclimatechangewassignificantlygreaterthanthatoftheGSE,andtherewerenotonlyregionaldifferencesbutalsoseasonaldifferencesintheNorthern⁃SouthernslopesintheQinlingMountains.TheGSSinthenorthernslopewasapproximately6.2daysearlierthanthesouthernslopeonaverageandthesouthernslopehadamoresignificantadvancetrend.TheGSEinthesouthernslopewasapproximately5.8dayslaterthanthenorthernslopeonaverageandthedelaytrendofGSEinthenorthernslopewasmoresignificant.TheGSLextendedwithanaveragerateof3.7d/10a,andtheextensiontrendwasmoresignificantinthenorthernslope.TheGSLwereapproximately114.6 249.7daysinthenorthernslopeand91.4 231.0daysinthesouthernslope.(3)TheGSS,GSE,andGSLshowedsignificantaltitudesensitivity,andthechangesofthemwiththerisingaltitudeshowed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thenorthernandsouthernslopes.Asthealtitudeincrease,GSSwasgraduallydelayed,GSEwasgraduallyadvanced,andGSLwasgraduallyshortened.Atthealtitudesofɤ600mandȡ2700m,thefluctuationrangeofthethreewiththealtitudewasrelativelylarge.Withanincreaseinaltitudeof100minthenorthernslope,therewasadelayintheGSSby1.76days,anadvancementoftheGSEby0.25days,andashorteningoftheGSLby2.01days.Forthesouthernslope,theGSSwasdelayedby1.50days,theGSEwasadvancedby0.44days,andtheGSLwasshortenedby1.94days.(4)ThechangesofGSS,GSE,andGSLintheverticalvegetationzone,especiallyintheɤ600mvegetationzoneandthealpineshrubmeadowzone,hadthemost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thenorthernandsouthernslopes.Thethreeparametersinthenorthernslopeandthesouthernslopewereconvertedinthealpineshrubmeadowbelt.TheGSS,GSEandGSLinthenorthernslopeswereinsequenceof3.5daysearlier,2.9dayslaterand6.4dayslongerlaterthaninthesouthernsloperespectively.KeyWords:vegetationphenologybyremotesensingmonitoring;altitudesensitivity;north⁃southdifferences;verticalvegetationbelts;QinlingMountains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㊂气候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生态脆弱带㊁生态敏感区,尤其是山地及中高纬地区的地理过渡带等区域被认为是全球变暖信号的放大器[1⁃5],山地过渡带是响应气候变化的典型区域㊂山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被认为是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植被物候对气候波动非常敏感,其变化不仅可以揭示山地植被的生长动态,而且能够直观反映山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过程[6⁃9],被认为是表征植被⁃气候相互关系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及生物圈对气候变暖反应最敏感也最明显的指示[10⁃14],已成为目前全球气候评价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15⁃16]㊂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地过渡带植被物候的变化规律,探讨山地过渡带地理环境变化的规律和区域差异,对于深入了解植被 气候关系及揭示山地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具有重要意义㊂植物物候监测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植物生长节律变化进行监测[17],传统的地面物候观测是从9601㊀3期㊀㊀㊀邓晨晖㊀等: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㊀070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个体水平对物种进行监测;在大尺度物候变化时空格局研究中,亦有学者采用对物候影响占主导地位的温度数据进行提取气候生长期开展研究[18⁃22];近年来,遥感技术为物候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遥感物候则是通过卫星在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监测地表植被指数,该物候期是在像元尺度上,单个像元涵盖很多物种,空间覆盖广,连续性强,便于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物候变化研究,成为传统物候观测方法的有效补充[23]㊂因此,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近年来受到众多物候研究者的青睐[24⁃27],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被广泛用于反演植被物候期[28⁃32]㊂然而,有学者指出NDVI存在某些缺陷,尤其是在高植被覆盖区存在大气噪声㊁土壤背景㊁饱和度等问题[33]㊂亦有学者发现,在解析不同土壤背景下的植被信息时增强型植被指数2(EVI2)要优于NDVI[34],EVI2不仅改进了NDVI的缺陷,同时在高生物量地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叶面积指数(LAI)线性相关度更高;且当地表湿度较高时,EVI2比NDVI的效果要好很多[35],能更好地反映出高植被覆盖区的植被生长状况㊂此外,在提取物候信息时,理论上数据的时间分辨率越高所获得的物候反演数据越精确㊂但是,高时间分辨率数据往往需要附加数据和降噪技术来完成数据重构,而过粗的时间分辨率数据又可能会错过一些关键的物候变化时期[36⁃38]㊂由此来看,EVI2对于物候研究而言其时空间分辨率(250m,8d)目前相对更适合㊂秦岭山地被称为 中国的脊梁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气候分界线,秦岭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植被垂直分带明显㊂秦岭也被认为是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生态过渡带㊁生态敏感区,以及重要的气候敏感区[39⁃40]㊂近半个世纪以来,秦岭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自1980s以来增温尤为显著,且秦岭南北增温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区域差异[41,14]㊂气候变暖背景下,开展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㊂然而,秦岭山地地面观测物候数据缺失,虽有学者采用遥感植被指数NDVI㊁EVI对秦岭山地植物物候变化做了初步研究[42⁃43,33],但以植被指数EVI2开展秦岭植被物候变化南北差异对比研究的尚不多见㊂鉴于此,本研究基于2000 2017年MODISEVI2数据,反演了秦岭山地的植被物候期参数并建立了其遥感物候数据集,分析了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㊂试图回答:气候变化背景下,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有何变化特征?南北坡的植被物候变化表现出怎样的差异性?植被物候沿南北坡的海拔梯度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以及南北坡的不同植被垂直带上植被物候变化又有何特征?研究旨在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山地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以期为秦岭山地的生态环境保护㊁生态安全评价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的事实及其对山地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科学问题提供基础资料㊂1㊀数据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及其植被垂直带分布秦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带之一,是我国最具有自然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在我国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及重要意义㊂由于秦岭山体对北进的东亚暖湿气流及南侵的北方干冷气流具有巨大的阻挡作用,南北气候差异显著,表现为北干南湿,北坡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1月年均温低于0ħ,广布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而南坡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年均温则高于0ħ,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基带㊂本研究以秦岭的核心组成部分陕西秦岭为研究区(图1),以山脊线作为秦岭的南北分界线㊂秦岭植被类型丰富,植被垂直带谱完整而复杂㊂依据学者们对秦岭植被垂直带谱划分的相关研究结果[44],秦岭植被垂直带的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㊂秦岭植被垂直带谱南北坡差异明显,自下而上,北坡依次为落叶阔叶林(600 1500m) 针阔混交林(1500 2400m) 针叶林(2400 3100m) 高山灌丛草甸和落叶针叶林(>3100m);南坡依次为常绿㊁落叶阔叶混交林(600 1300m) 针阔混交林(1300 2200m) 针叶林(2200 3000m) 高山灌丛草甸(>3000m)㊂秦岭山脊两侧呈现南草北树的景观差异,是由秦岭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㊂图1㊀研究区地理位置及高程分布㊀Fig.1㊀Geographicallocationandelevationdistributionofthestudyarea图2㊀秦岭植被垂直带空间分布㊀Fig.2㊀SpatialdistributionoftheverticalvegetationbeltsintheQinlingMountains1.2㊀数据来源与处理1.2.1㊀遥感物候监测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研究选取时间分辨率为8d及空间分辨率250m的MODISEVI2植被指数作为监测遥感物候变化的数据源,其来源于NASA的MODIS数据产品中MOD09Q1地表反射率数据集(https://ladsweb.nascom.nasa.gov),时段为2000 2017年㊂首先采用最大值合成法(MVC)消除太阳高度角㊁大气㊁云㊁气溶胶等对EVI2数据的影响,并通过ENVI5.3软件的波段运算工具计算得到该地区的增强植被指数EVI2(enhancedvegetationindex2),其计算公式如下:EVI2=2.5ρnir-ρredρnir+2.4ρred+1式中:ρnir和ρred分别为近红外反射率和红外波段反射率㊂之后,采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进一步对EVI2时序数据进行去噪㊁平滑滤波处理,以去除亚像元内残余云及云霾或其他负面影响㊂1.2.2㊀遥感物候反演方法时序数据能够反映植被在一年中的变化状况,与植被的物候特征相联系,因此可以通过提取植被指数EVI2的关键指标来确定植被物候变化㊂研究以物候始期(GrowingSeasonStart,GSS)㊁末期(GrowingSeasonEnd,GSE)及生长期(GrowingSeasonLength,GSL)三个参数作为研究区植被物候的判识指标㊂采用年日序(DayofYear,DOY)表示物候期出现的时间,即以当年1月1日开始的实际日数㊂目前利用遥感提取物候的常用方法有:滑动平均法㊁阈值法㊁最大比率法㊁阈值法和最大比率法结合等,但尚无一种方法被广泛接受㊂本研究采用阈值法与最大比率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物候期参数的提取㊂过程如下:①确定GSS与GSE的阈值㊂计算HANTS平滑后日EVI2时间序列的多年均值,可获得每个像元上EVI2多年平均的年内变化曲线;计算基于像元尺度两相邻时间点上的EVI2差值,即相对变化值,利用相对变化值的最大绝对值确定GSS与GSE的EVI2阈值㊂②提取每年的GSS与GSE㊂在TIMESAT软件中选取双Logistic模型曲线拟合法重建EVI2时间序列拟合曲线,以确定的EVI2阈值分别提取每年的GSS与GSE㊂③设定置信区间剔除异常值并计算GSL㊂在ArcGIS软件中,设置1%的置信区间剔除提取的GSS与GSE异常值,进一步计算每年GSS与GSE的差值,即为该年的GSL㊂1701㊀3期㊀㊀㊀邓晨晖㊀等: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㊀1.3㊀分析方法空间尺度的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逐像元拟合EVI2所确定的GSS㊁GSE及GSL的斜率,其能够模拟每个栅格的变化趋势,综合反映区域植被的时空格局演变[45],公式为:slope=nðni=1iEVI2i-ðni=1iðni=1EVI2inðni=1i2-ðni=1i()2式中:n为时间序列(年);EVI2i为第i年的GSS㊁GSE及GSL值;当slope>0时,表明GSS与GSE呈推迟趋势,GSL呈延长趋势;当slope<0时,表明GSS与GSE呈提前趋势,GSL呈缩短趋势㊂采用t检验变化趋势的显著性,并将结果划分为极显著(Pɤ0.01)㊁显著(0.01<Pɤ0.05)㊁弱显著(0.05<Pɤ0.1)和不显著(P>0.1)变化4个等级㊂4㊀结果与分析4.1㊀秦岭山地遥感GSS与GSE的EVI2阈值确定及精度验证植物物候期识别所需的各项参数均应根据其多年的时间演化规律进行确定,这样能够提高物候遥感识别方法的鲁棒性㊂图3为2000 2017年秦岭山地EVI2年均值最大相对变化值确定的GSS与GSE阈值㊂结果显示,GSS的EVI2阈值为0.264,其对应一年中93DOY,即秦岭山地物候始期平均发生于4月初;GSE的EVI2阈值为0.289,其对应一年中277DOY,即秦岭山地物候末期平均发生于10月上旬㊂图3㊀2000—2017年秦岭山地EVI2多年均值确定的GSS与GSE阈值Fig.3㊀ThresholdsoftheGSSandGSEdeterminedbythemulti⁃yearmeanofEVI2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to2017GSS:物候始期Growingseasonstart;GSE:物候末期Growingseasonend秦岭地区的地面物候观测数据甚少,目前可用于验证以上结论的相关研究仅是学者们采用中国物候观测网中秦岭北麓西安站的木本植物观测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33,42⁃43,46⁃48]㊂此外,研究者本人以研究区日均温10ħ气温阈值反演的气候生长期并采用ANUSPLIN法进行空间插值获得的2000 2015年相关结果(见图4);以及学者们采用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NDVI㊁EVI反演的物候期分析结果[33,42⁃43],以上三类不同意义的物候研究情况见表1㊂由表1可知,秦岭地区三类不同意义的研究结果显示,物候始末期发生时间较为一致,始期主要发生于4月前后,末期主要发生于10月前后㊂但是,由于存在数据源㊁时间尺度㊁物候期时期,以及提取物候期方法等不同,学者们对于秦岭地区的物候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㊂通过对比发现,本研究所提取的遥感物候期与以上研究所得的物候始末期发生时间也较为一致,表明基于MODISEVI2数据反演的秦岭山地物候期数据对于该区域的物候监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270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图4㊀2000—2015年秦岭山地气候生长期GSS与GSE的多年均值空间分布Fig.4㊀Spatialdistributionofthemulti⁃yearmeanoftheGSSandGSErepresentedbyclimate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to2015表1㊀三类不同意义的物候研究结果对比Table1㊀Comparisonofphenologicalresearchresultswiththreedifferentmeanings物候监测类型Typesofphenologymonitored数据类型Typesofdata作者Scholars研究区域Studyarea时期Periods始期发生时间Timeofstartphenophases末期发生时间Timeofendphenophases传统地面观测Traditionalgroundobservation观测树种邓晨晖等[46]西安站1985 201597DOY展叶盛期316DOY叶全变色期2000 201593DOY展叶盛期322DOY叶全变色期李淑娟和刘雅莉[47]西安植物园及曲江风景区各大公园1988 20103月(37.7%)4月(61.6%)开始展叶期9月(67.6%)10月(32.4%)叶开始变色期贺映娜[42]西安站1963 198999.5DOY展叶盛期301.6DOY叶全变色期1990 200897.4DOY展叶盛期308.6DOY叶全变色期陈效逑等[48]西安站1982 19962月底 3月67DOY变绿期9月初 10月初257DOY凋零期气温反演Estimationbasedontemperaturedata10ħ气温邓晨晖陕西秦岭2000 201588.44DOY298.30DOY遥感监测MODISNDVI马新萍等[43]陕西秦岭2000 2010第7 9旬第32 34旬RemotesensingmonitoringMODISEVI夏浩铭v[33]广义秦岭2001 201081 120DOY270 311DOYSPOTNDVI贺映娜等[42]陕西秦岭1998 200996.8DOY309.0DOY4.2㊀植被物候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4.2.1㊀植被物候空间分布特征图5为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生长期参数的多年均值空间分布㊂由图5可见,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和气候地域分异规律㊂全区GSS主要发生于70 130DOY,平均为107.0DOY,但在秦岭北坡的地势低平区早于70DOY;而在一些海拔和纬度较高的地区GSS则晚于130DOY㊂北坡GSS平均发生于102.1DOY,而南坡为108.3DOY,北坡较南坡平均约早6.2d㊂全区GSE主要发生于270 310DOY,平均为292.3DOY,但在南北坡地势低平人口密集区却早于270DOY,也表现出一定的海拔及纬度差异㊂北坡GSE平均发生于287.7DOY,南坡为293.5DOY,北坡较南坡平均约早5.8d㊂全区GSL主要集中3701㊀3期㊀㊀㊀邓晨晖㊀等: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㊀在150 210d,平均为185.3d,北坡约114.6 249.7d,南坡约91.4 231.0d㊂南北坡GSL平均长度基本相同,但就总体来看,北坡较南坡的长,北坡较南坡约长18.7 23.2d㊂图5㊀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期参数的多年均值空间分布Fig.5㊀Spatialdistributionofthemulti⁃yearmeanofvegetationphenologicalparameters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to20174.2.2㊀植被物候年际变化特征图6为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期参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及显著性㊂由图6可见,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㊂GSS全区以提前趋势为主,平均速率为-3.7d/10a,其中83.2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16.71%的区域呈推迟趋势;且以提前0 5d/10a(44.46%)为主,提前5 10d/10a(28.60%)次之㊂t检验结果显示,提前趋势达到显著性(P<0.1,下同)的区域仅占25.41%,主要位于山脊线附近的高海拔区及南坡的西部地区;推迟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仅占3.57%,主要位于北坡的低海拔区,这可能与近些年频发的 倒春寒 气候对北坡影响较大有关㊂北坡提前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仅11.65%与不显著的区域为53.00%;而南坡分别为29.03%㊁59.18%㊂GSE全区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50.17%的区域呈推迟趋势,49.83%的区域呈提前趋势;且推迟趋势以0 5d/10a(25.51%)㊁5 10d/10a(15.44%)为主,提前趋势亦以0 5d/10a(22.82%)㊁5 10d/10a(14.81%)为主㊂推迟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仅7.49%,主要位于北坡人口密集的低海拔区,可能与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提前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仅5.08%㊂北坡推迟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为20.45%与不显著的区域为57.40%;而南坡分别为4.10%㊁38.83%㊂GSL全区以延长趋势为主,平均速率为3.7d/10a,其中65.34%的区域呈延长趋势,34.66%的区域呈缩短趋势,延长在0 5d/10a(19.28%)㊁5 10d/10a(20.71%)及10 15d/10a(14.12%)均有分布,缩短趋势以0 5d/10a(14.83%)与5 10d/10a(10.15%)的占比相对较多㊂延长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仅占12.06%,主要位于山脊线附近的高海拔区,这与学者们近年来研究发现高海拔区增温较低海拔区更为显著的结论一致[49];470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缩短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仅占2.17%㊂北坡延长趋势达到显著性的区域为12.74%与不显著的区域为63.66%,而南坡分别为11.89%㊁50.57%㊂图6㊀2000—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期参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及显著性Fig.6㊀Spatialdistributionofinterannualchangetrendsandsignificanceinthevegetationphenologicalparameters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to2017综上可知,GSL延长主要是GSS提前的结果,由此可知秦岭山地植被生长期延长主要归因于物候始期的提前,物候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物候末期㊂GSS的提前趋势南坡较北坡显著,GSE的推迟趋势北坡较南坡显著,可知秦岭南北坡的植被物候变化不仅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且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㊂与此同时,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在高海拔区的变化趋势更为显著㊂4.3㊀植被物候沿海拔梯度变化特征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期多年均值与海拔的关系显示(图7),GSS㊁GSE及GSL随海拔升高呈5701㊀3期㊀㊀㊀邓晨晖㊀等: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㊀规律性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海拔敏感性㊂随着海拔升高,GSS逐渐推迟,GSE逐渐提前,GSL逐渐缩短㊂在海拔ɤ600m平原区,三者随海拔变化的波动幅度较大,规律不明显,这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低海拔区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区域增温差异明显;而在海拔ȡ2700m高海拔区,三者随海拔变化的波动幅度相对更为剧烈,这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这一区域为冰缘气候所控制,气温低且多强风,山顶效应明显㊂图7㊀2000—2017年秦岭山地及其南北坡植被物候期参数多年均值与海拔的关系Fig.7㊀Changingtrendsinthemulti⁃yearmeanofvegetationphenologicalparametersalongaltitudeintheQinlingMountainsanditsnorthandSouthSlopesfrom2000to2017秦岭南北坡2000 2017年植被物候期多年均值与海拔的关系显示(图7),北坡GSS与GSL随海拔上升的变化幅度大于南坡,而GSE则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㊂海拔每上升100m,北坡GSS推迟1.76d,GSE提前0.25d,GSL缩短2.01d;南坡GSS推迟1.50d,GSE提前0.44d,GSL缩短1.94d,这可能与秦岭山地北坡陡短而南坡缓长的地形差异有关㊂就GSS而言,在海拔<900m地区北坡的变化幅度波动较大且发生时间早于南坡;而在ȡ2600m地区南北坡均随海拔上升推迟趋势减缓,且北坡早于南坡;在900 2600m地区南北坡的发生时间相差不大且均随海拔上升呈规律性推迟趋势㊂就GSE而言,南北坡的发生时间随海拔变化波动均较大,在海拔ȡ900m地区表现出随海拔上升呈规律性提前趋势;而在ȡ3000m地区变化趋势发生转折,均表现出随海拔上升呈明显的推迟,且在3300m之后推迟趋势均有所减缓;在ɤ1000m及2300 3000m地区则是南坡的发生时间晚于北坡㊂就GSL而言,海拔ɤ600m地区北坡的变化幅度波动大且较南坡长;在600 2800m地区表现出随海拔上升呈规律性缩短趋势且南北坡生长期相差不大;而在ȡ2800m地区则随海拔上升呈缓慢的延长趋势且北坡GSL长于南坡㊂670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4.4㊀植被垂直带上物候变化特征依据秦岭植被垂直带的划分情况,进一步分析了秦岭南北坡的不同植被垂直带上遥感物候变化特征(见表2)㊂表2显示,落叶阔叶林带与高山灌丛草甸带GSS北坡较南坡分别平均早4.2d㊁3.5d,而针阔混交林带与针叶林带GSS则是北坡较南坡分别平均晚6.0d㊁1.6d㊂就GSE而言,除南北坡的ɤ600m植被带及高山灌丛草甸带外,落叶阔叶林带㊁针阔混交林带及针叶林带北坡较南坡依次分别平均早4.7d㊁4d㊁1.2d,而高山灌丛草甸带北坡较南坡平均晚2.9d;落叶阔叶林带㊁针阔混交林带㊁针叶林带GSL北坡较南坡依次分别平均短0.4d㊁10.0d㊁2.8d,而高山灌丛草甸带北坡较南坡平均长6.4d㊂表2㊀2000—2017年不同植被垂直带上物候期参数的多年均值Table2㊀Multi⁃yearmeanofvegetationphenologicalparametersonthedifferentvegetationverticalbelts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三者的变化在ɤ600m植被带上表现出差异性,可能与北坡低海拔区平缓,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对北坡早春气温回升的影响大于南坡有关;而在高山灌丛草甸带的不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高海拔区增温幅度更显著,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林线树种太白红杉上限已伸入灌丛草甸区有关㊂三者在高山灌丛草甸带发生时间及时长南坡与北坡发生转换的原因,可能归于山顶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南坡向阳,土壤干燥,水分蒸发快,而北坡背阴,阳光照射时间短,水分蒸发慢,土壤相对湿润,故在高山草甸区北坡的气候条件更利于植物生长,更利于物候始期提前与末期推迟㊂5㊀结论与讨论5.1㊀讨论为寻求遥感物候与实测物候之间的关系,绘制同期(2000 2015年)遥感物候与实测物候㊁气候表征的物候的GSS与GSE变化趋势图(见图8)㊂由图8可知,虽然三种意义表征的物候期变化均表现出GSS提前及GSE推迟,但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秋季物候㊂GSS遥感物候与实测物候的相关性为0.540(P<0.05),其与气候表征的物候的GSS相关性为0.519(P<0.05),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GSE遥感物候与其他两类物候的相关性均为达到显著性水平㊂实际上,实测物候与遥感物候之间本身就因观测尺度与观测内容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内涵差异,二者所监测的物候期并不是明确的对应关系[17],而气候表征的物候虽然能够实现较大空间尺度的生长期变化研究,但存在仅考虑了气温因素的自身局限性㊂因此,如何找到一种合理科学的方法,建立起实测物候与遥感物候之间转换的纽带,实现二者之间监测尺度和监测内容的匹配,从而实现实测物候与遥感物候的结合,将地面个体水平上观测的植物物候期扩展到遥感监测的植被群落甚至生态系统尺7701㊀3期㊀㊀㊀邓晨晖㊀等:2000 2017年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㊀度上,实现物候研究尺度从点到面的区域扩展㊁时间序列的延长㊁分辨率的精度更高,将有望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㊂这仍然是物候研究的重要内容㊂图8㊀2000 2015年秦岭遥感物候与实测物候㊁气候表征的物候GSS与GSE的变化趋势Fig.8㊀ChangingtrendsintheGSSandGSEofphenologybyremotesensingmonitoringandgroundobservation,phenologyrepresentedbyclimateintheQinlingMountainsfrom2000to2015研究结果显示,秦岭南北坡的同一类型植被带上物候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这不仅与南北气候差异有关,而且与植被带内的树种差异有关㊂由于秦岭南北气候的差异,南北坡植被垂直带谱呈现明显的分异现象,主要表现在各植被垂直带的分布高度及基带特征[44]㊂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600 1500m的地区,以栓皮栎林为代表;南坡基带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600 1300m的地区,除栓皮栎㊁麻栎外,常有常绿树种小青冈和岩栎等混生其中[44]㊂此外,北坡有较明显的辽东栎林亚带,而南坡则没有,辽东栎林亚带出现与否被认为是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带差异明显的标志之一[44]㊂此外,研究亦发现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的显著区域主要集中在人为影响较少的高海拔区,这一结论亦从植被物候变化视角证实了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全球变化背景下山地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其中高山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高海拔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较低海拔区更强烈[50⁃56]㊂再者,高海拔区亦是秦岭天然林连片分布区,气候变暖导致秦岭高山林线波动上升,植被带上限向更高海拔区上升,各植被带内植物适生区扩大㊂与此同时,秦岭高山区特有物种的太白红杉为适应生境变化正向高山灌丛㊁裸岩分布处迁移,林线附近的幼龄林随处可见;而巴山冷杉却出现大面积退化甚至死亡现象,尤其是在其上限区域更为严重㊂那么,山地高海拔区变暖更为显著的原因是什么?有关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㊂5.2㊀结论(1)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和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㊂全区GSS主要发生于70 130DOY,平均为107.0DOY,北坡较南坡约早6.2d;GSE主要发生于270 310DOY,平均为292.3DOY,南坡较北坡约晚5.8d㊂全区GSL主要集中在150 210d,平均为185.3d,南北坡GSL平均长度基本相同,但时长范围相差较大,北坡约114.6 249.7d,南坡约91.4 231.0d,北坡较南坡约长18.7 23.2d㊂(2)近18年来,秦岭山地植被物候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尤以高海拔区的变化最为显著,物候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末期,且南北坡的变化不仅存在区域差异且存在季节差异㊂GSS全区以提前趋势为主,83.29%的区域提前,平均速率为-3.7d/10a,提前主要集中在0 5d/10a(44.46%)及5 10d/10a(28.60%),南坡的提前趋势较北坡显著;GSE全区变化趋势不明显,50.17%的区域推迟,49.83%的区域提前,北坡的推迟趋势较南坡显著;GSL全区以延长趋势为主,65.34%的区域延长,平均速率为3.7d/10a,延长在0 5d/10a(19.28%)㊁5 10d/10a(20.71%)及10 15d/10a(14.12%)均有分布,北坡的延长趋势较南坡显著㊂(3)GSS㊁GSS及GSS随海拔升高呈规律性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海拔敏感性,南北坡三者随海拔上升的变化幅度呈现明显的差异㊂随着海拔升高,GSS逐渐推迟,GSE逐渐提前,GSL逐渐缩短㊂在海拔ɤ600m盆地870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
2000—2016年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地形分异效应
第 39 卷第 12 期 2019 年 6 月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Vol.39,No.12 Jun.,2019DOI: 10.5846 / stxb201806061270 赵婷,白红英,邓晨晖,孟清,郭少壮,齐贵增.2000—2016 年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地形分异效应.生态学报,2019,39(12) :4499⁃ 4509. Zhao T,Bai H Y,Deng C H,Meng Q,Guo S Z,Qi G Z.Top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effect on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16.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9,39(12) :4499⁃ 4509.2000—2016 年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地形分异效应赵 婷1,白红英1,2,∗,邓晨晖1,孟 清1,郭少壮1,齐贵增11 西北大学, 西安 710127 2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127摘要:利用 2000—2016 年 MODIS NDVI 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及地形差异修正法,探讨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在南北坡、不同海 拔以及不同坡度坡向下的空间分异性。
结果表明:近 17 年来,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度良好,整体呈上升趋势,南北坡、不同海拔、 不同坡度、不同坡向下植被覆盖度有所差异,植被变化趋势也不同。
(1) 就南北坡而言,近 17 年来秦岭南坡植被覆盖度上升趋 势大于北坡,南坡植被覆盖以上升趋势为主,而北坡以稳定为主。
( 2) 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在存在分异 性:低海拔区域呈减少趋势,中海拔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 m 以上的高海拔区域北坡的植被覆盖度较为稳定,而南坡的 2500 到 3100 m 区域内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
地理秦岭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秦岭知识点归纳总结秦岭主要地理位置秦岭位于中国中部,东起黄河,西至大街以北,全长约1200公里。
秦岭东北端在四川省宝鸡市,西南至陕西省渭南市一带。
秦岭山脉主脉为断续、不规则向西北走向。
其中以秦岭南麓和北麓,以西山和沣水、漳河流域为界。
秦岭山脉特点:秦岭山脉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地质构造复杂,孤岛状高山、岭地多达上百条之多,高峰2000米以上的有20多座。
长年云雾缭绕,山岭错落有致,森林茂密。
由于其地貌复杂,地形陡峭多变,气候多样,地理环境保持原生态不受污染,具有特有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种类。
由于其地形的多变,气候的多样性,使得秦岭成为中国著名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秦岭植被:秦岭山脉的植被种类丰富,由于地形的多变和气候的多样性,使得秦岭的植被多样性非常高。
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草甸和灌丛。
秦岭山脉的针阔叶混交林尤为典型,其中包括华北油松、松树、小叶黄杨、山黧豆等树种。
由于丰富的植被资源,秦岭山脉成为动植物的乐园,也是中国的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秦岭气候:秦岭山脉由于地形的多变,气候的多样性,气候特征各异。
秦岭山脉的气候可分为北坡气候和南坡气候。
北坡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雨少,日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种植。
南坡气候湿润、气温适中,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雨较多,植被茂盛。
秦岭山脉的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动植物的生长,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秦岭地貌:秦岭山脉的地形多变、地貌奇特,包括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峡谷、台地和喀斯特地貌等。
秦岭山脉东段多为山地、丘陵和盆地,中段为峡谷、塬台和谷地,西段为喀斯特地貌。
其中有不少的雄峰、奇崖、怪石和岩洞,著名的如华山、太白山、光头山等。
秦岭地理分区:秦岭山脉依地理条件划分为秦岭北部、中部和南部。
秦岭北部为陕北秦岭,是秦岭山脉的主要山脉,并有众多的陕北秦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秦岭中部为陕中秦岭,都有着永宁寺、太乙真人等著名地标。
秦岭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秦岭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闫伯前;林万众;刘琪璟;于健【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39)9【摘要】秦岭地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太白红杉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已有的研究已经显示树木的生理特征会随着树木年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造成与树木生长有关的气候信号随时间改变。
为探索该区不同年龄太白红杉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本研究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传统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年表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年龄因素对年表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老龄组太白红杉年表较中、低龄组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加敏感,更适合用于年轮气候学研究;2)响应函数分析表明,老龄组太白红杉年表对生长季早期和春季温度以及春季降水更加敏感,而幼龄组太白红杉年表与各月气候变量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太白红杉年轮宽度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受年龄因素影响,高龄年轮年表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更高,包含更多的气候信息。
该研究结果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秦岭高山林线太白红杉林的合理经营管理及该区域气候重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总页数】8页(P58-65)【关键词】秦岭;太白红杉;径向生长;气候变化;年龄【作者】闫伯前;林万众;刘琪璟;于健【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1【相关文献】1.太白山不同海拔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康永祥;刘婧辉;代拴发;何晓军2.川西亚高山不同年龄紫果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赵志江;康东伟;李俊清3.秦岭南坡镇安油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对气温突变的响应 [J], 冯娟;华亚伟;张志成;刘康;刘波;张锋4.秦岭南坡镇安油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对气温突变的响应 [J], 冯娟;华亚伟;张志成;刘康;刘波;张锋5.秦岭北坡太白红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径向生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邓美皎;王孝安;韩兵兵;李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岭野生常绿针叶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形态 特征 : 常绿 乔木 , 达 3 树 冠 宽塔 形 或 高 0m, 伞 形 。幼 时树皮 灰绿 色 , 滑 , 光 长大后 树皮 呈 不规则 薄 片状 脱落 , 出淡 黄绿 色新皮 ; 时树皮 呈褐 灰色 露 老 或灰 白色 , 裂成 不规 则 的鳞片状 脱 落 , 成 白褐相 间 形 的斑鳞 状 。 叶三 针 一 束 , 硬 , 5~1 l。球 果 粗 长 0CI T 多单生 , 熟前 淡 绿 色 , 成 成熟 后 淡 黄 褐 色 , 圆卵 形 或 圆锥状 卵 圆形 。种鳞 边缘 肥厚 , 盾近菱 形 , 鳞 横脊 名 显 , 脐 三角形 , 端具 刺 。花期 4~ 鳞 顶 5月 , 熟期 翌 果
种分布 , 隶属于 5科 1 4属( 1 。 表 )
表 1 秦岭地 区野生 常绿 针叶植物统计表
一
2 — 7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3 0卷
3 秦岭野生常绿针口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十
秦 岭分 布 的 3 野生 常绿 针 叶植物 , 3种 部分 已经
在环境 绿化 和城 市 园林建 设 中得 到 了应 用 , 白皮 如 松、 柏、 侧 红豆 杉等 , 本文 对这些 植 物 的形 态 特征 、 生 长习性 、 园林 用 途进行 了归纳 和总结 ¨ J 。
年1 0~1 1月 。
形态 特征 : 常绿 乔木 , 达 2 树 冠 塔形 或 广 高 5m, 卵形 。树 皮灰 棕色 , 片状 开裂 , 鳞 裂缝 红褐 色 。枝平 展 或 向下 斜 展 , 枝粗 壮 。 叶两 针 一束 , 小 深绿 色 , 粗
硬, 1 长 0~1 c 5 m。球 果 卵形或 圆 卵形 , 短 梗 , 下 有 向
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秦岭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处陕西、陕北、陕南和陕西北三地交界,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
秦岭北坡的自然条件相当复杂,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等方面的不同,这一系列的分异因素对于高山地区植物的生长、分布和演替过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在地形地貌上,秦岭北坡呈现出较大的垂直变化,山地、丘陵、盆地、台地等不同地貌形态使得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也产生了显著的差异。
山地地区的秦岭北坡因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水分相对充足,往往植被较为丰富,主要分布着以松、柏、杜鹃、白蜡等为主的针叶林和森林。
而在丘陵地区,气候条件稍好,植被也略显丰富,主要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分布着一些桃花源、黑松、枫树等。
盆地和台地地区则以草甸、草原、沙地和裸岩地带为主。
其次,在气候条件上,秦岭北坡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异规律。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气温逐渐减低,并且降水量逐渐增多。
这样的气候垂直变化使得不同地带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山地地区,气候寒冷,降水充沛,适宜针叶树的生长。
而在丘陵地区,气候条件略好,适宜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树的共同生长。
而在盆地和台地地区,气候条件较差,植被类型主要以沙生植物、耐旱植物等为主。
再者,在土壤类型和植被方面,秦岭北坡的土壤类型多样,石灰质土壤广泛分布于山顶和山脊的稳定部位,因缺少深层土壤贫薄,植被相对稀疏。
因此,在土壤类型和植被的适应性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也进一步加剧了植被类型和分布的差异。
综上所述,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该地区的植被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这些差异也为植物的生长、分布和演替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因此,秦岭北坡及其以北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第39卷第9期2019年5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39,No.9May,20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90);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902)收稿日期:2018⁃01⁃30;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9⁃02⁃27∗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tianli@igsnrr.ac.cnDOI:10.5846/stxb201801300252陈超男,朱连奇,田莉,李新鸽.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生态学报,2019,39(9):3257⁃3266.ChenCN,ZhuLQ,TianL,LiXG.Spatial⁃temporalchangesinvegetationcharacteristicsandclimateintheQinling⁃DabaMountains.ActaEcologicaSinica,2019,39(9):3257⁃3266.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陈超男1,朱连奇1,田㊀莉2,3,∗,李新鸽1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㊀475004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㊀1001013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㊀100101摘要:基于GIMMS3g(1982 2015年)㊁SOPTVEG(1998 2015年)和MODIS(2000 2017年)3种NDVI数据集,结合气温㊁降水和DEM数据,利用平均法㊁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以秦岭山地(陕西境内)为重点区域,分析了植被覆盖的海拔梯度差异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垂直响应模式㊂结果表明:①1982 2017年秦巴山区3种植被NDVI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1982 2015年NDVI⁃GIMMS3g增速为1.4%/10a,1982 2000年NDVI⁃GIMMS3g较低且波幅较大,增速为1.6%/10a,年际间变异系数(CV)为0.04,2000 2015年NDVI⁃GIMMS3g较高且稳定增加,增速为1.7%/10a,CV为0.02;2000 2015年NDVI⁃SPOTVEG增速为4.1%/10a,CV为0.04;2000 2017年NDVI⁃MODIS年增速为4.5%/10a,CV为0.04;②2000 2017年(MODIS数据)秦巴山区植被覆盖高值区主要为秦岭㊁米仓山和神农架等山地,低值区主要为西部高海拔区和东部低海拔区等区域;秦岭山地随海拔升高植被NDVI先升高后降低;③2000 2017年(MODIS数据)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增加和减少的区域分别占96.90%和3.10%,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变化剧烈;秦岭山地低海拔带植被覆盖较高海拔带增加显著;④2000 2015年(SOPTVEG数据)秦巴山区增温效应显著,增速为0.49ħ/10a,植被覆盖与温度以正相关为主,与降水正负相关并存,与温度的相关性较降水的相关性高;秦岭山地高海拔带植被对温度变化更敏感,低海拔带对降水更敏感㊂关键词:植被覆盖;NDVI;时空格局;气候变化;秦巴山区Spatial⁃temporalchangesinvegetationcharacteristicsandclimateintheQinling⁃DabaMountainsCHENChaonan1,ZHULianqi1,TIANLi2,3,∗,LIXinᶄge11CollegeofEnvironmentandPlanning,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China2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3QianyanzhouEcologicalResearchStation,KeyLaboratoryofEcosystemNetworkObservationandModeling,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Abstract:Vegetationanditscharacteristicsarelargelycontrolledbyregionallandformsandclimate.TheQingling⁃DabaMountainsarelocatedinatransitionalzonebetweenthesubtropicalandthewarmtemperateclimateinChina,whereacomplexrelationshipbetweenvegetationandclimateexits.Toexplorethisrelationship,weusedGIMMS3g(1982 2015),SPOTVEGTATION(SPOTVEG)(1998 2015),andMODIS(2000 2017),theDEM,andclimatedata(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toquantifythespatiotemporalchangesinvegetationintheShaanxiProvinceofthemountains.Wefoundthat:(1)NDVIoftheGIMMS3gdatabaseincreasedsignificantlyatarateof1.4%/10afrom1982through2015.For852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1982 2000,NDVIofGIMMS3gwaslowbuthighlyvariable(lineartendency1.6%/10a,CV=0.4)byyear,whereasastableincreasingtrendappearedafter2000(lineartendency1.7%/10a,CV=0.2).For2000 2015,theincreasingratewas4.1%/10a(CV=0.04)forNDVIoftheSPOTVEGdatabase.For2000 2015,theincreasingratewas4.5%/10a(CV=0.04)forNDVIoftheMODISdatabase.(2)HighvegetationcoveragewasfoundfromMODISfor2000 2017,primarilyinthemountainousregions(e.g.,QinlingMountains,MicangMountains,andShennongjia),whereaslowcoverwasdetectedathighaltitudesinthewestandlowaltitudesintheeast.FortheQinlingMountains,NDVIincreasedanddecreasedwithelevation.(3)Theincreaseanddecreaseofvegetationcoverageduring2000 2017accountedfor96.90%and3.10%ofthetotallandarea,respectively.Meanwhile,thevegetationcoveratlowaltitudeappearedmoreprotectedthanthatinthehigh⁃altitudeareas.(4)Annualmeantemperatureinthestudyareaincreasedby0.49ħ/10aduring1982 2015,whereastheprecipitationshowednosignificantchange.For2000 2015,wefoundthatvegetationcover(basedonSPOTVEGandclimatedata)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emperature,butnotwithprecipitation.ThecorrelationanalysisfurtherdemonstratedthatvegetationcoverwasmorestronglycorrelatedwithtemperatureintheQingling⁃DabaMountains.IntheQinlingMountains,thecorrelationwassignificantbetweenNDVIandtemperatureinthehigh⁃altitudeareas,andbetweenNDVIandprecipitationinlow⁃altitudeareas.KeyWords:vegetationcover;NDVI;spatial⁃temporalpatterns;climatechange;Qingling⁃DabaMountains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联结大气㊁水分和土壤关系的自然纽带,被认为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 指示器 [1⁃3],其动态变化受土壤㊁气候㊁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气候因子中以温度和降水的影响最为直接[4⁃7]㊂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能较好的反映区域植被覆盖与植被生长状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8⁃11]㊂近百年来,气候系统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尤其是在北半球高海拔㊁高纬度(如蒙古高原㊁北极)等自然过渡带与生境脆弱区,温度升高显著高于全球温度升高的平均水平[12⁃13],由这种变化所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效应已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㊂山地因在较小的空间具有浓缩的环境梯度和高度异质化的生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仅次于极地,亦成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植被动态对气候响应的热点区域[14⁃16]㊂秦巴山区(102ʎ24ᶄ 112ʎ40ᶄE和30ʎ43ᶄ 35ʎ29ᶄN)西接青藏高原东缘,东临华北平原,汉江以北为秦岭,南为大巴山,中部分布有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㊂该区是中国地理格局的重要枢纽㊁大尺度东西向的生态廊道,又是最高级别的生态安全保障区㊁扶贫开发重点区,以复杂㊁多样㊁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天然动植物资源,对其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㊂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境脆弱区,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一定成果[14,17⁃19]㊂雒新萍[20]研究秦巴山区1982 2003年植被年均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认为秦巴山区植被覆盖与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降水,这与刘宪锋等[21]的研究结果相反㊂崔晓临等[22⁃23]分析了2000 2009年秦岭山地植被覆盖与温度的响应,发现研究时段内秦岭植被覆盖整体呈增加趋势,高海拔植被NDVI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㊂邓晨辉等[24]则指出2000 2015年间秦岭覆盖植被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其次是降水与温度㊂张清雨等[25]对秦岭山地林地类型时空变化格局进行研究,发现1978 2006年研究区林地面积增加但破碎化日益严重,经济发展㊁适耕地面积等是林地类型转换的主要驱动力㊂然而,目前关于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主要集中于陕西省境内[21⁃22,26⁃28],对西秦岭㊁伏牛山和大巴山研究较少,且前人对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争议较大,大多仅用一种植被数据对植被覆盖变化进行探究,全面㊁准确评价整个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㊁整合碎片化㊁局域化资料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㊂鉴于此,本文使用GIMMS3g(1982 2015年)㊁SPOTVEG(1998 2015年)㊁MODIS(2000 2017年)3种不同时空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对秦巴山区1982 2017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以秦岭山地(陕西境内)为重点,分析了植被覆盖的海拔梯度差异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垂直响应模式,以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山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㊂1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㊀研究区概况秦巴山区(图1)地跨甘㊁川㊁陕㊁渝㊁鄂和豫等6个省市,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约300km,总面积约为30万km2㊂以秦岭⁃大巴山为主体的秦巴山区是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区㊂过渡带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区植被区系复杂,秦岭北坡主要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南坡主要为混有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大巴山北坡与秦岭南坡植被相似,南坡则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随海拔升高,气候㊁植被等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29⁃30]㊂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介于12 16ħ,年平均降水量介于709 1500mm㊂因其地理环境的高度复杂性㊁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敏感性,该区已成为我国地学㊁生物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㊂图1㊀秦巴山区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示意图Fig.1㊀LocationandtopographyofQinling⁃DabaMountains1.2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为了延长对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时间,避免遥感数据本身的机械误差,本研究采用了三套不同时空分辨率的植被遥感数据集㊂其中GIMMS3gV1.0(1982 2015年)数据来源于美国全球检测与模型组(GlobalInventorModelingandMappingStudies,GIMMS)15d合成的空间分辨率为8km(https://ecocast.arc.nsds.gov)的NDVI数据集;SPOTVEG(1998 201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逐月NDVI数据集(http://www.resdc.cn),空间分辨率为1km;MODIS(2000 2017年)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6d合成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MOD13Q1产品㊂利用MRT(MODISReprojectionTool)工具对MODIS数据集进行拼接㊁剪裁等预处理,提取NDVI影像㊂为减少云㊁气溶胶㊁视角等影响,GIMMS3g和MODIS数据均采用最大值合成法MVC(MaximumValueComposites)[31]得到月NDVI㊂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提供的中国年降水量㊁年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1km㊂DE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m)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镜像网站(http://datamirror.csdb.cn)㊂9523㊀9期㊀㊀㊀陈超男㊀等: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㊀1.3㊀研究方法采用均值法得到年均NDVI和多年累计平均NDVI,为了避免遥感数据本身带来的误差,将年均NDVI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探讨研究区植被覆盖年际变化特征,并基于像元尺度的线性趋势分析法对多年年均NDVI进行处理,以回归方程斜率表征不同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斜率为正时,植被呈改善趋势(NDVI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斜率为负时,植被呈退化趋势(NDVI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且斜率绝对值越大,植被覆盖变化趋势越明显;最后采用相关分析法来探明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状况㊂另外,水热组合㊁土壤养分等条件随海拔变化导致植被覆盖有很大的差异[32⁃35],本文以秦岭山地(陕西境内)为重点区,参考‘秦岭山地自然地理“[36],根据秦岭植被分布的垂直带性将海拔划分为6个梯度(<500m,500 1000m,1000 1600m,1600 2700m,2700 3200m,>3200m)以观察植被覆盖的垂直变化特征㊂由于本文采用了3种不同时空分辨率的植被遥感数据集,根据研究需要,在分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长时间序列(1982 2017年)年际变化特征时采用3种数据,这样既能对各种遥感数据质量互相验证又延长了对区域植被变化的研究时段;分析植被覆盖空间分布㊁空间变化(包括不同海拔带)特征时采用高分辨率的MODIS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因素的响应时采用和气象数据具有相同空间分辨率的SPOTVEG数据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植被NDVI(GIMMS3g1982 2017㊁SPOTVEG1998 2015和MODIS2000 2017)年际变化特征将秦巴山区1982 2017年(GIMMS3g㊁SPOTVEG和MODIS数据)年均NDVI进行标准化处理,用其年际变化趋势代表研究区植被覆盖年际变化趋势(图2)㊂图2㊀1982 2017年秦巴山区NDVI变化趋势Fig.2㊀ThetrendsoftheGIMMS3g1982 2015,SPOTVEG1998 2015andMODIS2000 2017inQinling⁃DabaMountainsduring1982 2017CV: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G1982 2015:1982 2015年GIMMS3gNDVI数据,GIMMS3gNDVIduring1982 2015;G1982 2000:1982 2000年GIMMS3gNDVI数据,GIMMS3gNDVIduring1982 2000;G2000 2015:2000 2015年GIMMS3gNDVI数据,GIMMS3gNDVIduring2000 2015;S2000 2015:2000 2015年SPOTVEGNDVI数据,SOPTVEGNDVIduring2000 2015;M2000 2017:2000 2017年MODISNDVI数据,MODISNDVIduring2000 2017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分辨率的3种遥感数据在重叠年份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充分证明了该区域遥感数据的可靠性,适用于分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格局㊂2000 2017年间,三种遥感数据NDVI均呈现稳定增加趋势,且年际波动表现为较好的一致性,GIMMS3g2000 2015㊁SPOTVEG2000 2015和MODIS2000 2017增速分别062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为2.2%/10a(P<0.001)㊁4.1%/10a(P=0.001)和4.5%/10a(P<0.001),由于传感器自身差异,GIMMS3g数据增速略小于SPOTVEG和MODIS数据增速,但整体上可以准确显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㊂由GIMMS3g数据可知,秦巴山区1982 2015年间植被覆盖整体为增加趋势,增速为1.4%/10a,其中1982 2000年增速为1.6%/10a(P=0.098),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气候因子影响,NDVI水平较低且年际波动较大,仅1990㊁1991㊁1995㊁1997和1998年NDVI高于平均值,其余年份均低于平均水平,在1998 2000年间NDVI迅速下降(与SPOTVEG数据表现一致),该时间段为研究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初期,耕地面积急剧减少[37],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2000年之后,生态保护工程成效显著,在人为作用的影响下,植被覆盖呈稳定增加趋势(1.7%/10a,P<0.001),除2005㊁2011㊁2012年有较大下降,其余年份NDVI值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稳定上升㊂计算GIMMS3g1982 2000NDVI年际变异系数(CV)为0.04,2000 2015年为0.02,SPOTVEG2000 2015和MODIS2000 2017CV值分别为0.04和0.05,对比不同时期GIMMS3g数据的CV值可知,2000年之前,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因素影响年际波动较大,而2000年之后,在人为因素(如植树造林工程)影响下稳定增加㊂2.2㊀植被NDVI(MODIS2000 2017)空间分布特征由于植被类型㊁土地利用㊁气候因素等不同,秦巴山区2000 2017年植被覆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图3a),NDVI介于0.27 0.74之间,平均值为0.59㊂对比地形图(图1)可以发现,研究区植被覆盖最好的区域主要为太白山㊁米仓山㊁雪宝顶和神农架等山地,NDVI达到0.60 0.74,这些区域植被覆盖以森林为主,植被组成主要有常绿阔叶林㊁落叶阔叶林以及暖温带针阔叶林等;研究区中部的汉中盆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耕地及人工园林,与林地相比,NDVI有所下降,集中分布于0.4 0.5之间;研究区东北部海拔较低,人口密集,植被覆盖受人为干扰严重相对较低,NDVI多分布于0.30 0.40之间,另外,西秦岭(研究区西北㊁西南边缘的岷县㊁武都县以及西和县)以及研究区海拔最高的西南部等地区,因受水热条件制约,植被类型以亚高山落叶阔叶灌丛㊁禾草㊁杂草草甸为主,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差,NDVI小于0.35㊂图3㊀2000 2017年秦巴山区NDVI空间分布及垂直分布特征Fig.3㊀SpatialdistributionandverticalcharacteristicsofNDVIinQinling⁃DabaMountainsduring2000 2017由图3可以看出,秦岭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NDVI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海拔<500m时,NDVI相对较小且分布分散,平均值为0.52,主要介于0.50 0.60之间,占该海拔带总面积的55.50%,其次为0.40 0.50和0.60 0.70,所占比例分别为23.62%㊁13.52%,小于0.30和0.30 0.40之间分布较少;500 1000m,NDVI有所上升且分布较为集中,平均值为0.59,主要介于0.50 0.6与0.6 0.7之间,所占比例分别为41.69%㊁49.21%,0.30 0.40分布较少;1000 1600m,NDVI继续上升,平均值为0.63,介于0.60 0.70之间的比例为71.13%;1600 2700m,平均值为0.67,植被覆盖状况最好且分布最为集中,NDVI主要介于0.60 0.70之间,所占比例为71.47%,大于0.7的分布比例次之;2700 3200m,NDVI略有下降,平均值为0.59,0.6 0.7之间所占比例为39.00%;>3200m时,NDVI最小,平均值为0.34,小于0.4的区域占78.11%㊂植被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与气候因素最为重要[38⁃41]㊂海拔小于500m时,植被类型主要为农耕栽培植被,500 1600m海拔带植被覆盖有所升高,但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少山坡已被开垦,原1623㊀9期㊀㊀㊀陈超男㊀等: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㊀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林地,植被组成单一[42],且山麓气候干燥,故植被覆盖较差;海拔升高至1600 2700m时,人为干扰较小,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水热条件适宜,植被覆盖状况最好,植被组成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36];2700 3200m为亚高山植被带,植被成分单纯,NDVI值迅速下降,海拔高于3200m时,受温度限制,植被主要由灌丛和草甸组成,NDVI值最小㊂2.3㊀植被NDVI(MODIS2000 2017)空间变化特征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2000 2017年各年均NDVI值与其相对应的时间序列进行逐项元回归分析,将其回归斜率划分为五类,用以表征该时间段内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划分标准及结果见图4㊁表1㊂结果表明,18a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改善的区域面积约20.07万km2,占总面积的96.90%,退化的区域面积约0.93万km2,所占比例为3.10%,即研究区植被覆盖整体呈增加趋势㊂其中轻度改善的面积最大,为13.79万km2(45.97%),中度改善的面积次之,为13.42万km2(44.73%),明显改善的区域面积为1.86万km2(6.19%),之后为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面积分别为0.71万km2(2.35%)和0.14万km2(0.47%),明显退化的面积最小,为0.09万km2(2.9%)㊂从空间分布来看,植被明显改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秦岭(甘南的礼县㊁武都县㊁西和县),另外,安康中部和十堰北部等低海拔区域植被覆盖也以明显改善为主;中度改善的区域较为零散,遍布整个研究区;轻度改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高海拔区域,太白山㊁米仓山和神农架等山地也多表现为轻度改善;植被退化的面积较少,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的少数地区,如成都北部和德阳北部的交界处,汉中盆地及南阳西部边缘区域也有零星分布㊂由上述分析可得,近18a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整体呈改善趋势,以轻度改善和中度改善为主体,变化斜率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相对较低㊁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高海拔区域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植被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基本不变(轻度退化㊁轻度改善)㊂图4㊀2000 2017年秦巴山区NDVI空间及垂直变化特征Fig.4㊀Spatialpattern(a)andverticalcharacteristics(b)ofNDVIchangetrendsinQinling⁃DabaMountainsduring2000 2017∗和∗∗分别为通过置信水平为95%和99%的显著性检验表1㊀2000 2017年秦巴山区植被变化趋势分类标准及结果统计Table1㊀TheclassificationprotocolforvegetationcoveragechangesstatisticalresultinQinling⁃DabaMountainsduring2000 2017类型Type分类标准Classificationprotocol面积/万km2Area面积比例/%Areapercent明显退化SignificantdegradationSlope<-0.0020.090.29中度退化Moderatedegradation-0.002<Slope<-0.0010.140.47轻度退化Milddegradation-0.001<Slope<00.712.35轻度改善Mildimprovement0<Slope<0.00113.7945.97中度改善Moderateimprovement0.001<Slope<0.00213.4244.73明显改善SignificantimprovementSlope>0.0021.866.19为进一步探究海拔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统计秦岭地区不同海拔带多年来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海拔带植被覆盖均呈增加趋势,但增速有所不同(图4)㊂海拔<500m㊁500 1000m㊁1000 1600m262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时,植被类型以农作物与人工园林为主,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耕作制度㊁灌溉及施肥方式㊁退耕还林政策等)影响,NDVI增速较大,分别为4.8%/10a㊁5.7%/10a㊁5.1%/10a,且均通过了置信水平为99%的显著性检验;海拔在1600 2700m与2700 3200m时,植被覆盖变化受人为干扰较小,主要受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该区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但与低海拔相比增速减小,分别为3.2%/10a(P<0.001)㊁2.6%/10a(P<0.05);随着海拔的继续升高(>3200m),NDVI变化不显著,增速为1.2%/10a(P>0.05)㊂进一步说明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影响的速度大于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影响的速度,人类活动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区域植被覆盖格局㊂2.4㊀植被NDVI(SPOTVEG1982 2015)变化的气候因子驱动力分析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植被覆盖最直接㊁重要的气候因子[7],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1982 2015年秦巴山区以增温效应为主,温度增加速率为0.49ħ/10a(R=0.826,P<0.001,n=34),增湿效应不显著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以年为单位,逐项元分别计算2000 2015年植被NDVI与年均温和年降水的相关系数,得到其空间分布图,用以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并对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类(表2)㊂结果显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主要为正相关,与降水为正负相关并存,与温度的相关性较降水高㊂2000 2015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22,区域正相关系数和负相关系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8.81%和11.19%(图5,表2),即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主要呈正相关㊂在正相关区域中,低度正相关的区域占总面积的57.12%,分布于整个研究区;中度正相关和高度正相关比例分别为10.61%㊁0.58%,主要分布在太白山㊁米仓山和神农架等森林面积较大的高海拔区域,这些地区降水充沛但温度较低,热量为该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覆盖的增加㊂负相关的区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四川北部的松藩县㊁平武县和茂县等地区,另外,豫西地区人口密集㊁人为干扰较大的洛宁县㊁栾川县㊁内乡县一带也与温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㊂相比之下,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的正负相关性较为平衡,平均相关系数为0.03,正相关与负相关所占比例分别为41.53%和58.47%㊂其中呈低度正相关的区域比例为49.14%,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中度和高度正相关的区域比例分别为7.86%和1.66%,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临潭县㊁岷县和温县等降雨较少的地区,这些地区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严重,降水增加将促进植被生长;呈低度负相关和中度负相关的区域比例为34.98%和6.55%,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大面积低海拔区域,另外,西南部的高海拔区域也呈负相关,这些区域降水量相对较多,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足够,降水增加将导致光照强度下降㊁光合作用减弱,从而抑制植被的生长[43]㊂表2㊀2000 2015年秦巴山区NDVI与温度㊁降水相关系数分类标准及结果统计Table2㊀TheclassificationstandardforcorrelationcoefficientamongNDVI,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statisticalresultinQinling⁃DabaMountainsduring2000 2015相关性Correlation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面积比例/%Areapercent温度Temperature降水Precipitation中度负相关Moderatenegativecorrelation<-0.30.586.55低度负相关Mildnegativecorrelation-0.3 0.010.6134.98低度正相关Mildpositivecorrelation0.0 0.357.1249.14中度正相关Moderatepositivecorrelation0.3 0.526.627.68高度正相关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0.55.071.66不同海拔带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图5)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与温度的相关性出现由负到正的转变㊂海拔小于1600m时,植被NDVI与温度主要呈负相关,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1000 1600m海拔带与温度相关系数最大;海拔在1600 3200m时,相关性转为正相关,2700 3200m时,相关系数略有上升,>3200m时,相关系数最大为0.35,且通过了置信水平为90%的显著性检验,即高海拔区域植被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与温度相反,随着海拔的升高,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出现由3623㊀9期㊀㊀㊀陈超男㊀等: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㊀图5㊀秦巴山区气温距平㊁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趋势,NDVI与温度㊁降水与的相关系数分布以及对温度㊁降水的垂直响应模式Fig.5㊀Thechangetrendsoftemperatureanomaly,precipitationanomalypercentage;thespatialdistributionofcorrelationamongNDVIwith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thecorrelationamongNDVIand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atdifferentaltitudesinQinling⁃DabaMountainsduring2000 2015∗为通过置信水平为90%的显著性检验正到负的转变,海拔在低于2700m时两者为负相关,高于2700m时两者为正相关,低海拔区域相关系数更大,但不同海拔带相关性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在低海拔区域,植被覆盖类型主要为农作物和人工园林,植被覆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高于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且栽培植被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与降水呈正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增加而温度降低,植被生长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因此与温度呈正相关㊂3㊀结论(1)时间变化上,1982 2017年3种NDVI遥感数据在秦巴山区均呈显著上升趋势㊂1982 2015年NDVI⁃GIMMS3g增速为1.4%/10a,其中1982 2000年NDVI⁃GIMMS3g整体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增速为1.6%/10a,年际间变异系数(CV)为0.04,2000年后NDVI较高且呈稳定增加状态,增速为1.7%/10a,CV为0.02;2000 2015年NDVI⁃SPOTVEG增速为4.1%/10a,CV为0.04;2000 2017年NDVI⁃MODIS增速为4.5%/10a,462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CV为0.05㊂(2)空间分布上,2000 2017年(MODIS数据)秦巴山区高植被覆盖区主要为太白山㊁米仓山㊁神农架等山地,低植被覆盖区主要为研究区西部的高海拔区和东部受人为干扰严重的低海拔区;随海拔升高,秦岭山地NDVI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㊂(3)空间变化上,2000 2017年(MODIS数据)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增加的区域大于减少的区域,增加和减少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96.90%和3.10%,低海拔区域变化显著,高海拔区域基本不变;秦岭山地不同海拔梯度带植被覆盖均呈增加趋势,低海拔增速较高海拔大㊂(4)1982 2015年(SPOTVEG数据)秦巴山区增温效应显著,增速为0.49ħ/10a,增湿效应不显著;2000 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与温度以正相关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地等降水较多的地区;与降水为正负相关性并存,正相关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降水较少的半干旱区,负相关主要分布在东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低海拔区域;秦岭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呈由负到正的转变,高海拔区域对温度更敏感,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呈由正到负的转变,低海拔区对降水更敏感㊂研究结果表明,1982 2017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呈显著增加趋势,1982 2000年植被NDVI较低且年际波动大,2000年后植被NDVI较高且稳定增加㊂植被动态变化受气候㊁人为和历史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温度和降水均呈增加趋势,增温效应尤为明显,但对2000 2015年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植被覆盖与温度以正相关为主,与降水为正负相关并存,且高海拔区域植被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低海拔区域对降水更为敏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13,20,22,27,36],但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呈明显相关的区域面积并不是很大[44],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气候虽为植被覆盖变化的决定性因子,但两者的相关性受研究时段和空间尺度影响[5],研究的时空尺度不同,相关系数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次,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响应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并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4,45⁃47],本文仅研究了年均温㊁年降水量对植被NDVI的影响,未对其滞后性进行分析;另外,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已由气候因素转为人为因素[48],人类活动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区域环境,退耕还林㊁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可快速增加区域植被覆盖[21,49⁃50],自2000年后,研究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林地增加面积为2.54ˑ106hm2,约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10%[37],植被覆盖变化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㊂因此,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对不同时段气候因子的响应以及定量分析人为因素(社会经济㊁城市扩张等)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是以后工作的重点内容,以期更为全面的揭示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响应机制,为山地植被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BraswellBH,SchimelDS,LinderE,MooreIIIB.Theresponseofglobalterrestrialecosystemstointerannualtemperaturevariability.Science,1997,278(5339):870⁃873.[2]㊀BuitenwerfR,RoseL,HigginsSI.Threedecadesofmulti⁃dimensionalchangeingloballeafphenology.NatureClimateChange,2015,5(4):364⁃368.[3]㊀VerbeeckH,KearsleyE.Theimportanceofincludinglianasinglobalvegetationmodel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16,113(1):E4⁃E4.[4]㊀袁丽华,蒋卫国,申文明,刘颖慧,王文杰,陶亮亮,郑华,刘孝富.2000⁃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生态学报,2013,33(24):7798⁃7806.[5]㊀王永财,孙艳玲,王中良.1998⁃2011年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资源科学,2014,36(3):594⁃602.[6]㊀于泉洲,梁春玲,张祖陆.近40年来南四湖湿地NDVI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子分析.湖泊科学,2014,26(3):455⁃463.[7]㊀NemaniRR,KeelingCD,HashimotoH,JollyWM,PiperSC,TuckerCJ,MyneniRB,RunningSW.Climate⁃drivenincreasesinglobalterrestrialnetprimaryproductionfrom1982to1999.Science,2003,300(5625):1560⁃1563.[8]㊀EckertS,HuslerF,LinigerH,HodelE.TrendanalysisofMODISNDVItimeseriesfordetectinglanddegradationandregenerationinMongolia.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2015,113:16⁃28.[9]㊀Gehrig⁃FaselJ,GuisanA,ZimmermannNE.TreelineshiftsintheSwissAlps:climatechangeorlandabandonment?JournalofVegetationScience,2007,18(4):571⁃582.[10]㊀MancinoG,NolèA,RipulloneF,FerraraA.LandsatTMimageryandNDVIdifferencingtodetectvegetationchange:assessingnaturalforest5623㊀9期㊀㊀㊀陈超男㊀等: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㊀。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彭舜磊;王得祥【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1(047)001【摘要】选择秦岭火地塘林区7个森林类型,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分析,选择17个反映森林类型特征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等间距法,将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秦岭7个主要森林类型即铁杉天然次生林、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红桦天然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98,0.90,0.78,0.56,0.39,0.35,0.01,近自然度等级分别为1,1,2,3,4,4,5,铁杉和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处于近自然状态,其他林分分别处于半自然、远天然、近人工和人工状态,近自然度顺序表现为顶极群落森林>演替过渡群落森林>先锋群落森林>乡土树种人工林>外来树种人工林.评价结果与该区森林天然性程度相吻合,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适用性.针对不同森林类型的近自然度,提出相应的经营措施.%Naturalness assessment was a basic work for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and it also could be used to propose reasonable measures for forestation.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Qinling mountain where most forests were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s and our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naturalness of the main forest types in this regio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35 stand plots and 105 soil samples. On this basis, 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30 indexes which describes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17indexes were filtered out and used to establish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ntegrated index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build a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naturaln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grated indexes of naturalness of Tsuga chinensis secondary forest,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secondary forest, Pinus armandii secondary forest, Cephalotaxus sinensis secondary forest, Pinus armandii plantation,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were 0.98,0.90, 0.78, 0.56, 0.39, 0.35, 0.01 and their naturalness classifications were 1, 1, 2, 3, 4, 4, 5 respectively. Tsuga chinensis secondary forest,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secondary forest were Near -natural forest, other forests were semi-natural forest, Far from-natural forest, Near-plantation and plantation, respectively. The order of naturalness was climax community >transition succession community > pioneer community > native seedling plantation > exotic seedling plantati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fitted the actual situation well, which indicated the index system had good performance in this region.According to the naturalness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management were proposed.【总页数】8页(P135-142)【作者】彭舜磊;王得祥【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相关文献】1.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J], 刘华;雷瑞德;侯琳;王富群2.永安市洪田村森林类型现状及森林自然度与经营度评价 [J], 胡丽秋;邓华锋3.秦岭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研究 [J], 周小勇4.不同云南松群落近自然度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张俊艳;成克武;臧润国;郎南军;江期川;王茜5.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类型自然度评价 [J], 彭舜磊;吕建华;陈昌东;齐光;赵干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岭森林群落分布格局初步解析
秦岭森林群落分布格局初步解析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中国中部,横贯陕西、甘肃、四川和重庆四个省(市)。
这里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形成了多样化的森林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本文将对秦岭森林群落分布格局进行初步解析。
秦岭地区的森林群落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混交林等。
其中,常绿阔叶林是秦岭森林群落分布的主要类型之一。
这种森林群落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浓绿色,树种主要包括柏树、榆树、水杉、南方红豆杉等。
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山脊和山坡上,它们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适应陕西北部的干旱气候。
针叶林是另一种常见的森林群落类型,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如太白山、华山等地。
这些森林群落主要由松树、杉树、云杉等针叶树种组成,它们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能够在寒冷的冬季中生存。
针叶林在秦岭地区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保持了山区的水源和土壤稳定。
落叶阔叶林也是秦岭地区的一种重要森林群落类型,分布于中海拔地区,如秦岭主峰等地。
这种森林群落主要由槭树、橡树、枫树等树种组成,它们在秋季会失去叶子,形成美丽的秋景。
落叶阔叶林是秦岭地区的重要景观资源之一,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秦岭地区还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混交林群落,这是指不同类型的树种在同一地区共同生长形成的森林群落。
混交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生态系统恢复和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秦岭地区的混交林主要由常绿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混合而成,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总体而言,秦岭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这种格局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地形、气候、土壤等。
而这些森林群落的存在和分布不仅仅是自然因素的结果,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人类在秦岭地区进行的砍伐、开垦和建设等活动,对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代,保护秦岭地区的森林群落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加强了对秦岭地区的保护力度,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秦岭林区四种典型次生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研究
林下灌草层既是乔木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 分 ,反 映 和 影 响 着 林 地 立 地 条 件 和 环 境 ,在 涵 养 水 源 、保 持 水 土 、维 护 物 种 多 样 性 等 方 面 也 发 挥 着 重 要作用。秦岭是 我 国 南 北 气 候 的 分 界 线,森 林 植 物 南 北 过 渡 特 征 明 显 ,森 林 类 型 丰 富 多 样 ,秦 岭 林 区 是 陕 西 省 最 重 要 、最 大 的 林 区 ,有 林 地 面 积 约 占 全省有林地近60%,对全省 乃 至 全 国 社 会 经 济 发 展、气候及大气质 量 调 节 维 护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影 响 。 自 20 世 纪 八 九 十 年 代 实 施 全 面 禁 伐 、退 耕 还 林 、封 山 育 林 等 政 策 以 来 ,秦 岭 林 区 林 地 质 量 逐 步
犝狀犱犲狉狊狋狅狉狔犇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犪狀犱犚犲犵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狅犳犉狅狌狉犜狔狆犻犮犪犾 犛犲犮狅狀犱犪狉狔犉狅狉犲狊狋狊犻狀犙犻狀犾犻狀犵 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
CIA Yin1,2,KANGBing2 ,CAIZhongke3 (1.犛犺犪犪狀狓犻犕狌狊犲狌犿狅犳 犖犪狋狌狉犪犾犎犻狊狋狅狉狔,犡犻'犪狀,犛犺犪犪狀狓犻710061;
工 措 施 ,改 善 其 林 下 群 落 结 构 ,提 高 林 地 生 产 力 和 生 态 功 能 。
关 键 词 :秦 岭 ;次 生 林 ;林 下 物 种 ;多 样 性 指 数
中 图 分 类 号 :S718.55+3
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第40卷第17期2020年9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0,No.17Sep.,2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171101346)收稿日期:2019⁃08⁃08;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0⁃07⁃10∗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huangjg@scbg.ac.cnDOI:10.5846/stxb201908081665康剑,蒋少伟,黄建国.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生态学报,2020,40(17):6135⁃6146.KangJ,JiangSW,HuangJG.RadialgrowthresponseoffourdominanttreespeciestoclimatefactorsintheSayanRangeoftheAltaiMountains,Russia.ActaEcologicaSinica,2020,40(17):6135⁃6146.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康㊀剑1,2,3,蒋少伟1,2,3,黄建国1,2,3,∗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州㊀510650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㊀1000493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广州㊀510650摘要:气候变化深刻地影响森林树木的生长,而树种对气候变化敏感度的差异可能影响了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生态系统响应㊂因此,研究优势树种间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差异,对正确认识气候变化下林分生长动态及分布格局十分重要㊂基于树木年代学的方法,研究了阿尔泰山萨彦岭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sibirica)㊁西伯利亚红松(Pinussibirica)㊁西伯利亚冷杉(Abiessibirica)以及西伯利亚云杉(Piceaobovata)4种优势树种的径向生长⁃气候关系㊂结果显示:(1)西伯利亚冷杉径向生长与上一年10 11月㊁当年1 9月的干旱指数㊁2 4月的降水显著正相关,与1月的平均温和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当年4㊁6月份的水汽压正相关;(2)西伯利亚落叶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8月和当年8月的平均温㊁最高温以及当年8月的最低温显著负相关,而与当年6月的最低温则正相关,与8月份的水汽压显著负相关;(3)西伯利亚红松径向生长与3月降水㊁7月最低温㊁上一年10月的水汽压显著正相关;(4)西伯利亚云杉径向生长与6月平均温㊁最高温㊁水汽压正相关,与上一年10 11月㊁当年2 4月和9月的干旱指数正相关,同时与3㊁4月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㊂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云杉㊁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㊁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红松对于特定气候因子表现出相似的响应结果,与年表间相关性的结果一致㊂但差异也是明显的,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云杉对区域水分变化敏感,而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红松主要对区域温度变化敏感㊂综上所述,气候变化下,该区域优势树种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可能导致区域林分动态和格局的改变,因此,多树种径向生长⁃气候关系研究有助于正确反映森林动态㊂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森林管理与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㊂关键词: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树木年轮;气候;径向生长RadialgrowthresponseoffourdominanttreespeciestoclimatefactorsintheSayanRangeoftheAltaiMountains,RussiaKANGJian1,2,3,JIANGShaowei1,2,3,HUANGJianguo1,2,3,∗1KeyLaboratoryofVegetationRestorationandManagementofDegradedEcosystems,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angzhou510650,China2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CoreBotanicalGarde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Guangzhou510650,ChinaAbstract:Climatechangehasaprofoundimpactonthegrowthofforesttrees,andthesensitivityofdifferenttreespeciestoclimatechangemayinfluencetheresponseofforestecosystemunderclimatechange.Therefore,itisextremelyimportanttostudythedifferencesinthegrowthsensitivityamongdominanttreespeciestoclimatechange,tocorrectlyunderstandthegrowthdynamicsanddistributionpatternoftreespeciesstandunderclimatechange.Basedonthestandardmethodof63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dendrochronology,weselectedthetree⁃ringwidthindexoffourdominanttreespecies,includingLarixsibirica,Pinussibirica,AbiessibiricaandPiceaobovateontheSayanRangeoftheAltaiMountains,Russian.Wefocu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standardchronologiesand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standardchronologiesandthesixclimaticfactors.Theresultsshowedthat(1)therewasasignificantly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radialgrowthofA.sibiricaandPDSIfromOctobertoNovemberofthepreviousyearandfromJanuarytoSeptemberofthecurrentyear,precipitationfromFebruarytoApril,andthemeanandmaximumtemperatureinJanuary.Additionally,vapourpressureinAprilandJuneofthecurrentyear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radialgrowth.(2)TheradialgrowthofL.Siberianwa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meantemperature,maximumtemperature,minimumtemperatureandvapourpressureinAugustofthecurrentyear,themeantemperatureandmaximumtemperatureinAugustofthepreviousyear,and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minimumtemperatureinJune.(3)TheradialgrowthofP.sibiricawassignificantlyand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precipitationinMarchandtheminimumtemperatureinJuly,alsothevapourpressureinlastOctober.(4)TheradialgrowthofP.obovatewa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meantemperature,maximumtemperatureandmeanvaporpressureinJune,PDSIfromOctobertoNovemberofpreviousyearandfromFebruarytoAprilandSeptemberofcurrentyear.Ourfindingsshowedthatthereweresimilarresultsoftreeradialgrowth⁃climatefactorsbetweenspecies.ButthereweredifferencesbetweentreespeciesthatA.sibiricaandP.obovatewassensitivetoregionalwater,whileL.SiberianandP.sibiricawasmainlysensitivetoregionaltemperature.Thedifferenceoftheresponseofdominanttreespeciestoclimatechangeinthisregionmayleadtothechangeofregionalstanddynamicsandpatternunderclimatechange.Therefore,theresearchonradialgrowth⁃climaterelationshipofmultipletreespeciesishelpfultocorrectlyreflecttheforestdynamics.Theresultsofthisstudycan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regionalforestmanagementandecologicalprotection.KeyWords:SayanRangeoftheAltaiMountains;fourdominanttreespecies;dendrochronology;climate;radialgrowth近年来,全球变化趋势明显,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0.8 1.2ħ之间㊂如果全球变暖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预计在2030年至2052年间,全球温度变暖增幅可能会达到1.5ħ[1]㊂森林作为重要的碳汇,极易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㊂树木作为森林的组成元素,其生长除受其自身生理因素影响外,还与气候因子紧密相关㊂因此,气候变化对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2],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生物群落之一的北方森林㊂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森林优势树种间径向生长⁃气候变化关系的差异,有助于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发展,为森林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㊂由于具有年分辨率高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树木年轮学成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树木生长⁃气候关系的重要手段[3]㊂研究发现除了海拔㊁纬度等因子是影响树木生长⁃气候因子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外,同一生境中不同树种的差异也会导致响应的分异[4⁃9]㊂黄建国等通过对加拿大东部的北方森林中的4种主要树种研究发现,黑云杉(Piceamariana)和北美短叶松(Pinusbanksiana)受到生长季温度的影响,而生长季前的降水对阔叶树种山杨(Populustremuloides)㊁北美白桦(Betulapapyrifera)的生长有积极作用[10]㊂张卫国等对玉龙雪山3个针叶树种对气候响应的研究发现,大果红杉(Larixpotaninii)和长苞冷杉(Abiesgeorgei)主要受到生长季温度㊁水分的限制,而丽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则主要受限于生长季前的水热条件[11]㊂王婷等通过对比油松和华山松年表与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发现2个树种与温度㊁降水的响应发生在不同时期[12]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径向生长⁃气候变化关系在优势树种种间存在差异㊂阿尔泰山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山系之一,也是中亚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13⁃14]㊂其森林生态系统被普遍认为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生态系统[15]㊂阿尔泰山西萨彦岭地区森林覆盖广泛,为典型的北方森林,包括西伯利亚落叶松(L.sibirica)㊁西伯利亚红松(P.sibirica)㊁西伯利亚冷杉(A.sibirica)以及西伯利亚云杉(P.obovata)等优势种,且研究区域人为干扰较少,是研究气候变化⁃树木生长关系的理想区域㊂作为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该区域目前已经开展了部分对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且发现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到温度㊁水分的影响[16⁃17]㊂但目前还没有针对优势树种间响应的报道,而径向生长⁃气候关系在树种间的差异往往影响了气候变化下森林的响应㊂因此,研究优势树种间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差异,对正确认识气候变化下林分生长动态及分布格局非常重要㊂本文通过测定阿尔泰山西萨彦岭的4种优势树种的树轮宽度数据,建立标准年表,对76年间(1940 2016)4种优势树种与6个气候因子(平均温度(T)㊁最高温度(TMAX)㊁最低温度(TMIN)㊁降水(PCP)㊁干旱指数(PDSI)㊁水汽压(VAP))的响应做了深入分析,探究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异同㊂该结果有助于完善该区域优势树种径向生长⁃气候变化关系,预测未来林分动态以及分布格局,旨在为我国 一带一路 战略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提供科技支撑㊂1㊀研究区域研究区域为俄罗斯境内的西萨彦岭,属于阿尔泰山东支,位于蒙古高原的北沿㊁西伯利亚的南缘(42ʎN 53ʎN,93ʎE 94ʎE)(图1)㊂该地区属于寒冷带常湿冷温气候,受到极地气旋和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夏季温暖相对较短,冬季严寒漫长[18⁃19]㊂该区域年均气温-5.38ħ,其中7月份月均温度最高,为13.92ħ;1月份月均温度最低,为-27.17ħ,1 4月㊁10 12月平均气温均为零下㊂年均总降水量925.55mm,且集中在5 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图2)㊂研究区域的植被具有高度的垂直地带性,受地形影响,北部被大面积北方森林所覆盖㊂海拔2200 2500m达到树线,树线以上则主要是灌木与亚高山草甸等植被类型[20]㊂图1㊀研究区位置示意及样点位置Fig.1㊀StudyarealocationandsiteslocationRUABSI:西伯利亚冷杉样点,RussiaAbiessibirica;RUPIOB:西伯利亚云杉样点,RussiaPiceaobovata;RUPISI:西伯利亚红松样点,RussiaPinussibirica;RULASI:西伯利亚落叶松样点,RussiaLarixsibirica2㊀研究方法2.1㊀样本采集西伯利亚冷杉喜湿耐寒,多生长于阴坡半阴坡区域,常与西伯利亚落叶松或西伯利亚云杉等树种组成混交林[21]㊂西伯利亚云杉耐寒耐阴,多为纯林,分布于海拔1200 2400m范围内,是北方森林的重要建群种之7316㊀17期㊀㊀㊀康剑㊀等: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㊀图2㊀研究区1940 2016年区间月平均气温㊁月平均最低气温㊁月平均最高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Fig.2㊀Thevariationtrendofmonthlymeantemperature,monthlymeanminimumtemperature,monthlymeanmaximum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intheresearchareafrom1940to2016一[22]㊂西伯利亚红松的生境与冷杉较为相似,同样不耐干旱[23]㊂而西伯利亚落叶松为落叶针叶树种,该树种喜光,相对较为耐旱[24](图3)㊂研究区域内,分布有针叶树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此外还有部分以纯林形式存在㊂2017年7月于研究区海拔1200 1300m之间的区域内选取了4个样地,样地分别为各树种与疣枝桦(Betulapendula)组成的混交林,每个样地分别选择一个优势树种,并在每个样地中均设置1个20mˑ20m的无人为干扰㊁未经过火灾㊁虫害等的林分作为样方,样方内有可采样的树木15株以上(表1),样方内平均树木高度22.5m,平均胸径35.7cm,立木密度约为每公顷1875株㊂用生长锥在每株树木胸径处(树高1.3m处)从平行于所在坡面的两个不同方向分别钻取一个样芯,封装于塑料管中带回实验室㊂图3㊀主要树种Fig.3㊀Fourdominanttreespecies2.2㊀年表建立采集的树轮样本在实验室经过干燥㊁固定㊁打磨等处理后,运用树轮测量专业仪器LinTab树轮宽度测量83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仪及配套TSAP软件(LinTab6.0,FrankRinntech,Heidelberg,Germany)测量年轮宽度(精度为0.001mm),采用目视初步定年㊁骨架图定年等方式交叉定年,确定每一轮的精确年份,并使用COFFECHA程序检测交叉定年的准确度以及缺失轮判断的可靠性[25]㊂运用R软件中的 dplR 包[26],使用响应截止频率为50%,级数长度67%的样条函数对年表进行去趋势处理[27],以消除与树龄有关的生长趋势及非气候因子所引起的树木生长波动,最终建立各树种的标准年表(STD,Standardchronology)(图4)㊂同时,为了更好的评估年表的质量,计算了部分参数,包括平均敏感度(MS,Meansensitivity)㊁一阶自回归系数(AR1,First⁃orderserialautocorrelation)㊁样本相关系数(rbar,Correlationcoefficientforallseries)㊁第一主分量方差(PC1,Varianceinfirsteigenvector)㊁信噪比(SNR,Signal⁃to⁃noiseratio)以及样本总体解释量(EPS,Expressedpopulationsignal)㊂表1㊀采样基本信息表Table1㊀Samplebasicinformationtable样点Site⁃plot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海拔/mElevation树/棵Trees样芯/个CoresRUABSI93ʎ18ᶄE52ʎ49ᶄN13192550RUPIOB93ʎ57ᶄE52ʎ41ᶄN12651734RUPISI93ʎ11ᶄE52ʎ48ᶄN12872040RULASI93ʎ26ᶄE52ʎ35ᶄN11992040㊀㊀RUABSI:西伯利亚冷杉样点,RussiaAbiessibirica;RUPIOB:西伯利亚云杉样点,RussiaPiceaobovata;RUPISI:西伯利亚红松样点,RussiaPinussibirica;RULASI:西伯利亚落叶松样点,RussiaLarixsibirica2.3㊀气象资料所有样点均位于CRU规范的同一个0.5ʎˑ0.5ʎ的格点当中,格点历史气象插值资料(主要为月资料)从KNMIClimateExplorer网站CRUTS4.02下载(https://climexp.knmi.nl/start.cgi?id=someone@somewhere),并整理用于后续统计分析㊂数据长度为1940 2016年,主要指标包括月平均温度(T)㊁月平均最低温度(TMIN)㊁月平均最高温度(TMAX)㊁月降水量(PCP)㊁水汽压(VAP)㊁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28](PDSI是土壤干旱程度的重要表征指数)㊂除当年数据外,还选择了上一年8 12月的上述气候指标作为分析对象㊂2.4㊀数据分析利用R软件,计算各年表的参数,运用R包 treeclim 对不同树种与气候因子之间的Pearson系数进行分析,该函数根据年轮年表与每月的气候数据计算响应和相关系数,同时在Bootstrap重采样分析中获得显著性检验结果,所有图件使用R㊁ArcMap等软件制作[29⁃30]㊂3㊀结果与分析3.1㊀4种不同树种年表的特征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域4种优势树种树轮年表统计参数特征分析发现(表2),年表序列长度的平均值为215年㊂平均敏感度(MS)较高,为0.11 0.14,其中西伯利亚落叶松(LY)的MS最高为0.14㊂一阶自回归系数(AR1)均较高,在0.41 0.71间㊂第一主分量方差(PC1)均在34.8%以上,样本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30,信噪比(SNR)的数值除了西伯利亚落叶松外均保持在18.77 19.26,表明年表中用于分析的环境信息量较大㊂样本总体解释量(EPS)的数值均高于0.85的临界值[31]㊂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年表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且包含了由气候产生的低频变化和树木生理滞后效应[26],气候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影响较大,年表中含有较多的气候信息[32],采集的样本量中的信号可以代表总体特征㊂对4种树种的标准年表(1940 2016)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西伯利亚云杉与西伯利亚冷杉年表的相关性最高(r=0.68,P<0.05),其次为西伯利亚云杉的年表与西伯利亚红松之间的相关性(r=0.65,P<0.05),此外,西伯利亚云杉与西伯利亚落叶松的相关性也较高(r=0.47,P<0.05),相关系数反映了采样点树种之间的生长一致性(图5)㊂9316㊀17期㊀㊀㊀康剑㊀等: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㊀表2㊀4种优势树种标准年表主要特征参数Table2㊀Maincharacteristicparametersoffourdominanttreespeciesᶄstandardchronologies树种Species西伯利亚冷杉A.sibirica西伯利亚落叶松L.sibirica西伯利亚红松P.sibirica西伯利亚云杉P.obovata年表长度Chronologylength1829 20181928 20181713 20181753 2018样本数量Numberoftrees(radii)25(47)20(40)20(40)17(33)平均敏感度(MS)Meansensitivity0.1140.1410.1280.129标准差(SD)Standarddeviation0.2140.4490.1740.228一阶自回归系数(AC1)First⁃orderserialautocorrelation0.7130.4060.5260.558公共区间1940 2016样本相关系数R1:Correlationcoefficientforallseries0.3190.30.3220.369第一主分量方差(PC1)Varianceinfirsteigenvector/%34.83734.939.6信噪比(SNR)Signal⁃to⁃noiseratio18.7678.13318.9819.258样本总体解释量(EPS)Expressedpopulationsignal0.9490.8910.950.951图4㊀4种优势树种的标准年表和样本量Fig.4㊀Standardchronologiesandsamplesizeoffourdominantspecies3.2㊀4种优势树种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通过对4种树种年表分别与6个气候因子做相关分析发现,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的限制因子不尽相同㊂其中,西伯利亚冷杉的径向生长与2 4月(生长季前期)(r=0.20,r=0.23,r=0.33;P<0.05)的降水量(PCP)显著正相关,与干旱指数(PDSI)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表现为上一年的10㊁11月(r=0.25,r=0.30;P<0.05)㊁当年1 9月(r=0.25 0.43,P<0.05)该树种的径向生长与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㊂当年1月份的平均温度(T)㊁最高温度(TMAX)与径向生长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16,r=-0.16;P<0.05)㊂此外,当年4㊁6月的水汽压(VAP)与径向生长显著正相关(r=0.27,r=0.26;P<0.05)(图6)㊂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径向生长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与上一年8㊁9月的干旱指数显著负04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图5㊀4种优势树种的标准年表的相关性(1940 2016)Fig.5㊀Correlationofstandardchronologiesoffourdominantspeciesincommonperiodfrom1940to2016RUABSI:西伯利亚冷杉样点,RussiaAbiessibirica;RUPIOB:西伯利亚云杉样点,RussiaPiceaobovata;RUPISI:西伯利亚红松样点,RussiaPinussibirica;RULASI:西伯利亚落叶松样点,RussiaLarixsibirica相关(r=-0.25,r=-0.15;P<0.05)㊂此外,落叶松生长对温度的响应较为明显,其中上一年8月和当年8月的平均温(r=-0.11,r=-0.19;P<0.05)与径向生长显著负相关,当年8月的平均最高温也表现相同的响应(r=-0.19,P<0.05),上一年8月和当年8月的平均最低温(TMIN)与径向生长显著负相关(r=-0.14,r=-0.16;P<0.05),而在当年6月则呈现显著正相关(r=0.23,P<0.05)㊂水汽压在当年8月的值也显示与落叶松径向生长显著负相关(r=-0.13,P<0.05)(图7)㊂4种树种当中,西伯利亚红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低,仅与当年3月降水㊁当年7月平均最低温㊁上一年10月的水汽压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24,r=0.25,r=0.20;P<0.05)(图8)㊂西伯利亚云杉的径向生长与当年3㊁4月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r=0.23,r=0.21;P<0.05),与上一年10 11月㊁当年2 4㊁9月的干旱指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24 0.31;P<0.05)㊂在温度响应方面,与6月的平均温㊁平均最高温都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32,r=0.33;P<0.05)㊂此外,该树种径向生长还与上一年10月㊁当年6月的水汽压显著正相关(r=0.25,r=0.39;P<0.05)(图9)㊂4㊀讨论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对于同一气候条件下,西伯利亚冷杉与西伯利亚云杉均与干旱指数有正响应关系,6月份温度对于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有着相似的正响应,西伯利亚云杉与西伯利亚红松均受到生长季前的降水影响㊂这可能是由于在大环境下,树种的径向生长在特定方面产生的一致性信号,树种年表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上述的树种间径向生长⁃气候关系的共性是一致的㊂但是,不同的树种径向生长⁃气候因子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包括对同一气候因子的响应方式㊁响应时间㊁响应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来自于不同树种的生理特征以及遗传差异㊂西伯利亚冷杉的径向生长与2 4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10㊁11月和当年1 9月干旱指数显著正相关,而与1月温度显著负相关,该结果说明该区域西伯利亚冷杉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干旱限制,为干旱敏感1416㊀17期㊀㊀㊀康剑㊀等: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㊀图6㊀西伯利亚冷杉树轮宽度年表(1940 2016年)与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Fig.6㊀CorrelationbetweenringwidthchronologyofAbiessibirica(1940 2016)andmonthlyclimatefactorsp8 p12表示上一年8 12月份,∗表示达到0.05水平的显著相关;PCP:降水,Precipitation;PDSI:干旱指数,PalmerDroughtSeverityIndex;T:温度,Temperature;TMAX,最高温度,Maximumtemperature;TMIN:最低温度,Minimumtemperature;VAP:水汽压,Vapourpressure树种㊂生长季前期的降雪增加,有利于对根部的保温[12],同时,这一期间的降雪融化是生长季前期细胞水分的主要来源,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径向生长[33]㊂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部从土壤吸收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理活动,冷杉属于喜湿树种,其生长极易受到干旱的限制[34]㊂生长季前期,树木正处于休眠期,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树木消耗增加,不利于树木生长期前期的物质积累,影响到即将到来的生长旺盛期㊂研究区降水在4月份开始逐渐增加,而此时植物还处于水分胁迫的状态,此时水汽压力的增大并不会抑制叶片的气孔活动,反而有助于缓解水分胁迫带来的压力㊂而西伯利亚落叶松则表现不同,其生长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主要与8月的温度㊁水气压显著负相关,而与6月平均最低温正相关㊂该区域落叶松的生长季在6 8月之间,10月落叶,6月为树木萌发新叶㊁快速发育的初期,由于此时融雪㊁降雨都在增加,水分充足,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树木生长,该结果与此前在阿尔泰山关于落叶松的研究一致[35⁃37]㊂生长季末期,由于降水量依旧较大,8月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空气湿度增加,使得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进一步影响树木生长[38]㊂树种生物学特征的不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敏感性强弱也有一定的差异[39]㊂西伯利亚红松与气候因子的响应较弱,其生长受到3月降水㊁7月平均最低温的显著正影响㊂在树木生长季前期,气温整体较低,而较多的降雪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壤温度,从而降低低温对根系的损伤㊂而生长季旺盛时期,温度的上升能有效促进酶活,提高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有利于树木径向生长㊂而有关于阿尔泰山中部的西伯利亚红松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6月份温度对树木径向生长起直接作用[40⁃42]㊂本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局部区域的气候差异所导致的㊂西伯利亚云杉生长与当年3 4月的降水量,上一年10 11月㊁当年2 4㊁9月的干旱指数正相关,与6月的平均温度㊁平均最高温度㊁水气压显著正相关㊂该结果与新疆阿尔泰山的西伯利亚云杉生长与生长季温24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图7㊀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1940 2016年)与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Fig.7㊀CorrelationbetweenringwidthchronologyofLarixsibirica(1940 2016)andmonthlyclimatefactors图8㊀西伯利亚红松树轮宽度年表(1940 2016年)与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Fig.8㊀CorrelationbetweenringwidthchronologyofPinussibirica(1940 2016)andmonthlyclimatefactors3416㊀17期㊀㊀㊀康剑㊀等: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㊀图9㊀西伯利亚云杉树轮宽度年表(1940 2016年)与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Fig.9㊀CorrelationbetweenringwidthchronologyofPiceaobovata(1940 2016)andmonthlyclimatefactors度负相关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由于研究区的生长季温度较新疆阿尔泰山更低,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响应结果[43]㊂生长季前期,充足的降雪可以有效地维持土温㊂同时,在融雪初期,大量的水分也有利于树木生长㊂伴随生长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加,水汽压增大,植物叶片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提升了光合作用的速率,有利于有机碳物质的积累,从而加快生长㊂由于该树种喜湿,生长季期间(6 8月),土壤水分充足,可以保证树木的快速生长,而在生长季前㊁后两个阶段由于土壤水分的不足,树木生长会受到干旱带来的限制㊂5㊀结论本研究表明,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因子的关系在树种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西伯利亚冷杉与西伯利亚云杉㊁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㊁西伯利亚云杉与西伯利亚红松对于特定气候因子的响应有一致性㊂但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主要缘于树种生理特征的差异以及种间遗传因素的差异㊂西伯利亚冷杉的生长对干旱的响应最为强烈,因此主要受干旱限制㊂而温度则是西伯利亚落叶松的主要限制因子,其径向生长主要受到生长季低温及生长后期高温㊁高湿的不利影响㊂西伯利亚红松对于气候因子的敏感性较弱,主要受生长季前期降水㊁生长季温度的限制㊂西伯利亚云杉在生长季受温度限制,生长季之外主要受水分限制㊂综上所述,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云杉主要对区域水分变化敏感,而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红松则对温度更敏感㊂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优势树种种间对气候响应的差异会对林分结构㊁森林动态等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多树种径向生长⁃气候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正确反映森林动态㊂该区域优势树种的可能会随着气候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从而影响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成以及分布格局,该结果可以为该区域森林管理与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依据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GlobalWarmingof1.5ħ.[2019-08-08].https://www.ipcc.ch/sr15/.44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2]㊀KerhoulasLP,KaneJM.Sensitivityofringgrowthandcarbonallocationtoclimaticvariationvarywithinponderosapinetrees.TreePhysiology,2012,32(1):14⁃23.[3]㊀FranksSJ,WeberJJ,AitkenSN.Evolutionaryandplasticresponsestoclimatechangeinterrestrialplantpopulations.EvolutionaryApplications,2014,7(1):123⁃139.[4]㊀GirardF,PayetteS,GagnonR.Dendroecologicalanalysisofblackspruceinlichen-sprucewoodlandsoftheclosed-crownforestzoneineasternCanada.Écoscience,2011,18(3):279⁃294.[5]㊀张文涛,江源,王明昌,张凌楠,董满宇.芦芽山阳坡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态学报,2015,35(19):6481⁃6488.[6]㊀陈力,尹云鹤,赵东升,苑全治,吴绍洪.长白山不同海拔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生态学报,2014,34(6):1568⁃1574.[7]㊀刘敏,毛子军,厉悦,孙涛,李兴欢,黄唯,刘瑞鹏,李元昊.不同纬度阔叶红松林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应用生态学报,2016,27(5):1341⁃1352.[8]㊀AltmanJ,FibichP,SantruckovaH,DolezalJ,StepanekP,KopacekJ,HunovaI,OulehleF,TumajerJ,CiencialaE.Environmentalfactorsexertstrongcontrolovertheclimate-growthrelationshipsofPiceaabiesinCentralEurope.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7,609:506⁃516.[9]㊀刘敏,毛子军,厉悦,李兴欢,刘瑞鹏,黄唯,孙涛,赵晶.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皮型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应用生态学报,2014,25(9):2511⁃2520.[10]㊀HuangJG,TardifJC,BergeronY,DennelerB,BerningerF,GirardinMP.RadialgrowthresponseoffourdominantborealtreespeciestoclimatealongalatitudinalgradientintheeasternCanadianborealforest.GlobalChangeBiology,2010,16(2):711⁃731.[11]㊀张卫国,肖德荣,田昆,陈广磊,和荣华,张贇.玉龙雪山3个针叶树种在海拔上限的径向生长及气候响应.生态学报,2017,37(11):3796⁃3804.[12]㊀王婷,李聪,张弘,任思远,李鹿鑫,潘娜,袁志良,叶永忠.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针叶树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生态学报,2016,36(17):5324⁃5332.[13]㊀ChenF,YuanYJ,WeiWS,FanZA,ZhangTW,ShangHM,ZhangRB,YuSL,JiCR,QinL.ClimaticresponseofringwidthandmaximumlatewooddensityofLarixsibiricaintheAltayMountains,revealsrecentwarmingtrends.AnnalsofForestScience,2012,69(6):723⁃733.[14]㊀TaynikAV,BarinovVV,OidupaaOC,MyglanVS,ReinigF,BüntgenU.GrowthcoherencyandclimatesensitivityofLarixsibiricaattheuppertreelineintheRussianAltai⁃SayanMountains.Dendrochronologia,2016,39:10⁃16.[15]㊀StockerTF,QinD,PlattnerGK,TignorM,AllenSK,BoschungJ,NauelsA,XiaY,BexV,MidgleyPM.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WorkingGroupIContributiontotheFif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43:143⁃151.[16]㊀崔宇,张同文,袁玉江,喻树龙,尚华明,张瑞波.新疆阿尔泰山森林上树线树轮宽度的气候响应.干旱区研究,2014,31(4):658⁃664.[17]㊀ChenF,MambetovB,MaisupovaB,KelgenbayevN.DroughtvariationsinAlmaty(Kazakhstan)sinceAD1785basedonsprucetreerings.StochasticEnvironmentalResearchandRiskAssessment,2017,31(8):2097⁃2105.[18]㊀NosenkoGA,NikitinSA,KhromovaTE.GlacierareaandvolumechangesintheMountainAltai(Russia)sincethemid⁃twentiethcenturyfromspaceimagerydata.IceSnow,2014,2:5⁃13.[19]㊀KharukVI,PetrovIA,DvinskayaML,ImST,ShushpanovAS.Comparativereactionoflarch(LarixsibiricaLedeb.)radialincrementonclimatechangeintheforeststeppeandhighlandsofsouthernSiberia.ContemporaryProblemsofEcology,2018,11(4):388⁃395.[20]㊀ShaghedanovaM,MikhalovN,LarinS,BredikhinA.TheMountainsofsouthernSiberia.Oxford:OxfordUniversity,2002.[21]㊀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004.[22]㊀姜盛夏,袁玉江,喻树龙,张同文,陈峰,尚华明,张瑞波,崔宇.额尔齐斯河上游西伯利亚云杉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分析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沙漠与绿洲气象,2015,9(2):16⁃23.[23]㊀DeGrandpréL,TardifJC,HesslA,PedersonN,ConciatoriF,GreenTR,OyunsanaaB,BaatarbilegN.SeasonalshiftintheclimateresponsesofPinussibirica,Pinussylvestris,andLarixsibiricatreesfromsemi⁃arid,north⁃centralMongolia.CanadianJournalofForestResearch,2011,41(6):1242⁃1255.[24]㊀刘蕊,王勇辉,姜盛夏,张瑞波,秦莉,MambetovBT,KelgenbayevN,DosmanbetovD,MaisupovaB,张同文.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山树木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干旱区研究,2019,36(3):723⁃733.[25]㊀HolmesRL.Computer⁃assistedqualitycontrolintree⁃ringdatingandmeasurement.Tree⁃RingBulletin,1983,43:69⁃78.[26]㊀BunnAG.AdendrochronologyprogramlibraryinR(dplR).Dendrochronologia,2008,26(2):115⁃124.[27]㊀CookER,HolmesRL.UsersManualforProgramARSTAN:LaboratoryofTree⁃RingResearch.Tucson:UniversityofArizona,1986.[28]㊀ChenL,HuangJG,StadtKJ,ComeauPG,ZhaiLH,DawsonA,AlamSA.Droughtexplainsvariationintheradialgrowthofwhitesprucein5416㊀17期㊀㊀㊀康剑㊀等:阿尔泰山萨彦岭4种优势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㊀6416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westernCanada.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2017,233:133⁃142.[29]㊀RCoreTeam.R:ALanguageandEnvironmentforStatisticalComputing.URL.RFoundationforStatisticalComputing,Vienna,Austria,2018.[2019⁃08⁃08].https://www.R⁃project.org/.[30]㊀ZangC,BiondiF.Treeclim:anRpackageforthenumericalcalibrationofproxy⁃climaterelationships.Ecography,2015,38(4):431⁃436.[31]㊀WigleyTML,BriffaKR,JonesPD.Ontheaveragevalueofcorrelatedtimeseries,withapplicationsindendroclimatologyandhydrometeorology.JournalofClimateandAppliedMeteorology,1984,23(2):201⁃213.[32]㊀李宗善,刘国华,傅伯杰,张齐兵,胡婵娟,罗淑政.不同去趋势方法对树轮年表气候信号的影响 以卧龙地区为例.植物生态学报,2011,35(7):707⁃721.[33]㊀于大炮,王顺忠,唐立娜,代力民,王庆礼,王绍先.长白山北坡落叶松年轮年表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4⁃20.[34]㊀佘春燕.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35]㊀尚华明,魏文寿,袁玉江,喻树龙,张同文,瓦合提㊃艾则买提,李新建.阿尔泰山南坡树轮宽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生态学报,2010,30(9):2246⁃2253.[36]㊀MoiseevPA.Effectofclimaticchangesonradialincrementandagestructureformationinhigh⁃mountainlarchforestsoftheKuznetskAlaTau.RussianJournalofEcology,2002,33(1):7⁃13.[37]㊀VelisevichSN,KozlovDS.Effectsof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onradialgrowthofSiberianlarchinecotopeswithoptimal,insufficient,andexcessivesoilmoistening.RussianJournalofEcology,2006,37(4):241⁃246.[38]㊀DulamsurenC,KhishigjargalM,LeuschnerC,HauckM.Responseoftree⁃ringwidthtoclimatewarmingandselectivelogginginlarchforestsoftheMongolianAltai.JournalofPlantEcology,2014,7(1):24⁃38.[39]㊀BlanchetG,GuilletS,CalliariB,CoronaC,EdvardssonJ,StoffelM,BragazzaL.ImpactsofregionalclimaticfluctuationsonradialgrowthofSiberianandScotspineatMukhrinomire(central⁃westernSiberia).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7,574:1209⁃1216.[40]㊀张贇,尹定财,张卫国,岳海涛,杜杰次丹,李秋平,杨荣,田昆.普达措国家公园2个针叶树种径向生长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生态学报,2018,38(15):5383⁃5392.[41]㊀NikolaevaSA,SavchukDA,BocharovAY.InfluenceofdifferentfactorsontreegrowthofPinussibiricainthehighlandsofthecentralAltaimountains.JournalofSiberianFederalUniversityBiology,2015,8(3):299⁃318.[42]㊀KharukVI,RansonKJ,ImST,DvinskayaML.ResponseofPinussibiricaandLarixsibiricatoclimatechangeinsouthernSiberianalpineforest⁃tundraecotone.ScandinavianJournalofForestResearch,2009,24(2):130⁃139.[43]㊀ChenF,YuanYJ,WeiWS,ZhangTW,ShangHM,ZhangRB.PrecipitationreconstructionforthesouthernAltayMountains(China)fromtreeringsofSiberianspruce,revealsrecentwettingtrend.Dendrochronologia,2014,32(3):266⁃272.。
基于山地垂直带谱的秦岭南北坡景观分异
基于山地垂直带谱的秦岭南北坡景观分异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秦岭南北坡向的景观分异,分析了影响秦岭南北坡景观分异的主要的四个因子:温度、土壤、降水、坡向。
景观分异与许多自然因素有关(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与类型、地形地貌等)。
对于秦岭的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环境中的水热因子发生变化,形成水热因子的复合梯度,生境中所对应的植物种类相应改变。
植被的坡向分布体现了山体的南陡北缓、南仰北俯的地形特点。
坡度、坡向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是次要的,主要因素是光、热、水等条件发挥作用。
关键字:山地垂直带谱;秦岭南北坡;景观分异;影响因子1. 研究区域概况秦岭古称“南山”,其区域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耸立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6];位于102°19~113°40E、31°1′~35°31′N之间,跨越甘肃、四川、陕西、河南、湖北五省,总面积达106 766 km2。
通常所说秦岭是狭义秦岭,乃是广义秦岭的中段,界于渭河中、下游与汉江上游之间、包括嘉陵江上游和南洛河上游在内的陕西省南部山地,面积55 000 km2,是本文的研究区域。
[1]图1 秦岭地理位置、范围示意图2. 秦岭南北坡分界线秦岭南北坡分界线的划分有多种说法,大地构造上,大致以商(城)丹(凤)断裂带将秦岭划分为南北;地貌上通常以徽县-成县盆地为界线[2]。
根据垂直带谱完整性原则,位于过渡地带的山地其界线位置应与山脉主脊或主分水岭一致[3]。
本文按照渭河、汉水的分水岭作为其南北坡的界限。
3. 南北坡景观分异秦岭由于地势高,造成南北气候的差异,南北植被景观也不相同,北坡多暖温带类型,南坡则多北亚热带常绿阔叶的成分,是我国华北、华中、唐古特及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交汇区,具有多种区系成分并存的丰富多样性,因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4,5]。
秦岭中段北坡不同海拔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
1.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Eco ̄Process and Function Assessmentꎬ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一. 目前ꎬ秦岭野生动物资源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动物 8 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34 种ꎬ已发现的包括鸟
类、兽类、昆虫类总计 1 898 种
[2 ̄3]
. 土壤微生物在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ꎬ是生态系统中养
分元素迁移转化的驱动者ꎬ对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至
关重要. 与动物和植物多样性研究相比ꎬ目前对秦岭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indexes such as Shannon ̄Wienerꎬ Chao1ꎬ observed ̄species and PD_whole_tree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along
the elevation gradient in the two study areasꎬ but these indexes were higher in northern slope of the Taibai Mountain compared to the
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北坡( 简称“ 太白山北坡” ) 为研究区域ꎬ海拔梯度上每隔 400 m 设置采样点ꎬ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土
壤细菌群落的海拔变化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ꎬ随海拔升高ꎬ土壤 pH 趋于降低( 太白山北坡不明显) ꎬ
秦岭地区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
秦岭地区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曹永昌;谭向平;和文祥;耿增超;刘帅;佘雕;侯林【摘要】利用BIOLOG微孔板法研究了秦岭山脉的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dent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松栎混交、云杉(Picea asperata)6个林地5种典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发现:(1)5种典型林分中,华山松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最高,然后是锐齿栎1>云杉>油松>锐齿栎2>松栎混交.位于不同林场的锐齿栎林地土壤AWCD值差异较大;(2)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与平均颜色变化率表现一致,6种林分之间差异显著,且不同的林分土壤微生物对6种碳源利用差异较大.(3)主成分分析显示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其综合因子得分为华山松>锐齿栎1>油松>云杉>锐齿栎2>松栎混交.(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综合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速效磷和pH 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最密切.【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6(036)010【总页数】9页(P2978-2986)【关键词】秦岭;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BIOLOG【作者】曹永昌;谭向平;和文祥;耿增超;刘帅;佘雕;侯林【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土壤微生物作为凋落物的主要分解者,是森林土壤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陕西秦岭西段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及多样性特征
陕西秦岭西段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及多样性特征崔雨昕;胡宁宁;王丹;孙萌;康冰【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39)2【摘要】为探究陕西秦岭西段典型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研究区域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分别对摩天岭自然保护区和紫柏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踏查,共选取了20个具有典型植被特征的群落作为样地,通过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对20个样地进行数量分类,使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进行排序,并对分类得到的森林群落总体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对20个样地进行MRT分类,得出陕西秦岭西段典型森林群落可以分为3类,分别为油松-白刺花-野棉花群落、辽东栎-覆盆子-蛇莓群落和华山松-巴山木竹-野青茅群落。
2)CCA排序揭示了陕西秦岭西段典型森林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明海拔是影响研究区域森林群落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坡向和坡度。
3)研究区域森林群落各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呈沿海拔梯度上升的趋势,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海拔梯度波动不大。
综上,海拔是影响陕西秦岭西段森林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陕西秦岭西段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页数】9页(P173-181)【作者】崔雨昕;胡宁宁;王丹;孙萌;康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2.小秦岭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3.昆嵛山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4.秦岭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MRT数量分类、CCA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5.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格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岭及周边地区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秦岭及周边地区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王红桃;包光
【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16(11)1
【摘要】使用树轮年代学的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树木径向生长的气候要素响应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局地树木生长状况的制约因素,进而有助于全球变化的应对与适应.简要回顾秦岭及周边地区的树轮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发现该地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在秦岭以北,水分是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秦岭分水岭和南坡,温度则是主要控制因子;秦岭以南区,海拔差异影响树木生长和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该区域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总页数】7页(P52-58)
【作者】王红桃;包光
【作者单位】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51
【相关文献】
1.温度、降水与树木径向生长关系研究进展 [J], 姜倩倩;田娜娜;夏泰英;许玉婷;鲁法典
2.秦岭南坡镇安油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对气温突变的响应 [J], 冯娟;华亚伟;张志成;刘康;刘波;张锋
3.秦岭南坡镇安油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对气温突变的响应 [J], 冯娟;华亚伟;张志成;刘康;刘波;张锋
4.秦岭不同年龄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闫伯前;林万众;刘琪璟;于健
5.缙云山四川大头茶树木年轮生长动态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J], 孙凡;钟章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秦岭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西秦岭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西秦岭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松岭栎林的较为典型的划分地带。
研究西秦岭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了解该地区植被类型特点、理解其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1.掌握西秦岭植被类型特点和多样性分布规律,为地区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深入分析西秦岭不同区域植被类型特征,阐释环境因素与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关系,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学术价值:为学科的发展增添新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想,拓宽研究领域。
三、研究内容本题旨在通过对西秦岭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探索,全面分析西秦岭植被类型特点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揭示不同植被类型发生的原因和根源,为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西秦岭植被类型特征的探索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2.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如温度、降雨、海拔等)和人为环境因素(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利用等)对西秦岭植被分布的影响。
3. 选取2-3种代表性植被类型,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1.采用遥感技术辅助,借助于卫星影像和GIS技术等手段,获取大尺度植被分布和生态环境信息。
2.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手段,获取各样点的环境参数和植被群落信息。
3.统计分析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参数,描绘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图。
4.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植被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五、预期成果1.总结西秦岭植被类型特点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探讨景观生态演变规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对自然和人为环境因素对植被分布的作用、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的关系进行探索,探讨不同因素对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作用。
3.提出针对西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山地4种典型针叶林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秦岭山地针叶林类型丰富,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该文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以乔木层、灌木层重要值、乔木径级结构、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为指标,分析4种针叶林的更新特征,并通过林下木本植物更新层的密度分析不同因子对其更新的影响,为该4种针叶林的天然更新趋向判定及近自然化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重要值为158%,为建群种,径级结构中0~5cm个体较少。
林下更新层物种丰富,乔木比例较大,栎类重要值较大,林下幼苗更新方式以实生更新为主。
在林分密度从580株/hm~2增加到1500株/hm~2,林下幼苗和幼树的密度同时呈现增加趋势,之后当林分密度继续增加时,幼苗和幼树密度却都逐渐减少。
幼苗的密度随着海拔升高不断增加;而幼树的密度当海拔从1159m上升到1449m 时,逐渐增加,随着海拔上升到1658m,幼树密度则逐渐减小。
当坡向从阳坡SE10°转到半阳坡SE71°再转到半阴坡NE48°最后转到阴坡NE17°的过程中,幼苗密度逐渐增加趋势;幼苗密度在坡向从阳坡SE10°转到半阳坡SE71°再转到半阴坡NE48°时逐渐减少;而当坡向转到阴坡NE17°时,幼树密度增加。
华山松(Pinus armandii)在乔木层中重要值为163%,径级结构中0~5cm个体较少。
林下更新层物种丰富,锐齿栎(Quercus aliena)为乔木中优势种,华山松重要值仅为0.43%,木本植物幼苗更新方式以实生更新为主。
当林分密度从670株/hm~2增加到1170株/hm~2时,林下更新的幼苗密度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却急剧减少,当林分密度达到1870株/hm~2时,林下几乎看不到幼
苗更新;而幼树密度在林分密度最小670株/hm~2时最大,随后逐渐下降。
随着海拔从1310m上升到1456m,幼苗密度逐渐增加,此后随着海拔的继续升高,幼苗密度则急剧减少;而幼树密度随着海拔从1310m上升到1576m一直呈增加趋势,而后随着海拔继续上升,幼树密度减少。
当坡向从阳坡SE30°向半阳坡SE70°再向阴坡NE20°过渡的过程中,林下幼苗密度在半阳坡SE70°上升到最大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而林下幼树密度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
云杉(Picea asperata)在乔木层中重要值为228%,其径级结构中小径级个体较多。
云杉林下更新层的乔木中重要值最大,木本植物幼苗更新方式以萌生更新为主。
在云杉林林下,当林分密度从440株/hm~2增加到700株/hm~2时,林下更新的幼苗密度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却逐渐减少;而幼树密度在林分密度最小440株/hm~2时最大,随后急剧下降。
随着海拔从1837m升高到2176m,幼苗密度逐渐增加,此后随着海拔的继续升高,幼苗密度则呈逐渐下降趋势;幼树密度随着海拔的上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当坡向从阳坡SE3°向半阳坡SW85°再向阴坡NW22°过渡的过程中,林下幼苗密度在半阳坡SE85°上升到最大值,之后呈现递减趋势,而林下幼树密度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
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在乔木层中重要值为194%,亚优势种为牛皮桦(Betulaalbo-sinensis var. septentrionalis),二者的径级结构中0~5cm个体缺乏。
林下更新层中乔木树种有7种,仅占总种数的17.9%;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的重要最高,值达到90.78%;林下的更新方式以灌木萌生为主,该森林群落乔木更新较差,处于衰退阶段。
当海拔从2300m上升到2726m时,林下
幼苗密度逐渐增加,随着海拔继续升高,幼苗密度却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幼树密度随着海拔的上升一直呈下降趋势。
当林分密度从460株/hm~2增加到880株/hm~2时,林下自然更新的幼苗密度达到57000株/hm~2,其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幼树密度在林分密度最小460株/hm~2时达到的36500株/hm~2,随后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当坡向从阳坡SE15°转为半阳坡SE84°时,林下幼苗密度呈现增加趋势,继续转向阴坡NE32°的过程中,则呈现递减趋势;林下幼树密度在由阳坡转向阴坡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秦岭山地油松次生林和华山松次生林处于针阔混交演替中期,云杉天然林处于演替后期,云杉群落与巴山冷山群落稳定,云杉种群自身有一定的更新能力,而巴山冷杉种群林处于衰退阶段,林下箭竹的过度生长对乔木树种的拓殖有严重抑制作用;海拔、林分密度、坡向等是针叶林天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