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三大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文件,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

教学大纲的编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大构成要素:目标、内容和评价。

一、目标教学大纲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目标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大纲的目标应该与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在制定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以及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可操作性意味着目标应该能够指导教师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而可测量性则要求目标能够通过评价手段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

目标的设定应该具有适度的挑战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能够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

二、内容教学大纲的内容是指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体现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内容的组织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

在确定内容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内容的选择也应该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评价教学大纲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和评估。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实验、项目等形式。

评价的内容应该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和内容相一致。

评价的标准应该明确、客观和公正,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改进和提高。

结语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文件,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标、内容和评价是教学大纲的三大构成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考虑和处理,才能够实现教学大纲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入门指导课程。

旨在介绍建筑方面相关知识,并能独立进行建筑物的速写。

二、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三、学情分析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通称,也称“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视觉设计中所设计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之为纯粹构成研究。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

难点: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2、教师示范3、学生实训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第一章概论授课章节:教师姓名:授课班级:授课形式:授课时数: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目的与要求:使用教具:课外作业:概论图形图像制作讲授2 课时结合本专业特点,重点介绍构成艺术的起源,包豪斯的主张和思想以及构成艺术理论对于建筑设计、环艺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 计、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对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了解学习二大构成的重要意义。

幻灯片查阅资料第二章平面构成授课章节:平面构成教师姓名:授课班级:图形图像制作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35 课时1.1 形态研究教学内容:1.2 点、线、面1.3 基本形与骨骼1.4 构成中的比例与分割1.5 空间与矛盾空间1.6 隐现图形与变换坐标1.7 重复构成设计1.8 基本形近似构成设计1.9 特异构成设计1.10 渐变构成设计1.11 发射构成设计1.12 密集构成设计1.13 对比构成设计1.14 肌理构成设计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教学目的与要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它的求: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二、点、线、面——荷塘创作(一个题材表现多种可能性)
作业:图片收集或写生
1、收集不同季节的荷塘画面资料
2、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四张图片,以不同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画面
三、形态——水的定律
(对非常形态的寻踪)
作业:水纹写生
1、自然界中流动的水
2、静态水中滴入黑色的连续变化
3、观察并表现由冰融化为水的现象与过程
四、教学方式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实行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法。
计分办法:过程考评(项目考评)5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课后习题10分;实践课测试30分);期末考评(卷面考评)50分
编制人:刘敏
编制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艺术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0-7-6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三、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构)
1、色的归纳和强调
2、采集和重构
3、关系的转移
四、系列配色
1、色相推移
2、明度推移
3、彩度推移
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明度对比调式
2、色相对比调式
3、彩度对比调式
4、色彩调和
六、配色构图
1、配色结构
2、同化与融合
3、配色的表情
4、配色的方法
实践教学

构成基础 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 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制定人:(教研组组长) (参与)审核人:(专业部主任)(教务科科长)批准人:(分管校领导)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 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实用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又是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构成:主要研究设计造物的表面形式,做的是”表面文章”,但却要求透过表面看内容.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构成基础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去组合,创造出(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就是在三度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装、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全新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主要任务:平面构成: ①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②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③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④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⑤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他们在平面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肌理表现与意义.⑥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掌握自然,文化,时代中的构成意义。

色彩构成: 通过色彩构成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上的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空间-------理想的色彩效果.同时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视觉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立体构成: 通过研究各种造型要素及立体要素之间的构成法则,变化规律,来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立体组合及空间构成的变化.课程要求:平面构成①教学内容上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中,要考虑三个层次的内容衔接:一,平面构成中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理解,含平面构成形态构成要素、平面构成中基础造型的初步分析把握,构图美学原理的研究(形式美法则)等;二,平面构成效果的理解与掌握,含立体与空间的认知和平面幻象的掌握,以及平面设计基本技法的认知等,三,平面设计中图形创作的初步掌握和与各类应用设计的关联。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三大构成》适用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美术设计专业1、前言1.1课程标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掌握平面应用、立体应用及色彩应用,并通过基础训练,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最终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理念设计遵循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设计原理,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载体设计,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设学岗相通,学做一体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装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内容与过程作为主线进行划分和设计,以重点教学项目,按项目划分等逐步递进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循环渐进地认识和掌握素描造型技巧要求。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构成的造型及组织规律,了解构成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1知识目标(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2)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3)掌握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4)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知识2.2能力目标(1)掌握三大构成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

(2)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3)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2.3素质目标(1)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服务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3)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5)创新思维能力;(6)审美能力的提高。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结合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编写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要点,设置全面、合理、适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实践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构成学》教学大纲

《构成学》教学大纲

《构成学》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构成学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大构成课。

是设计课的基础课能够启发独创性,扩展造型构思;培养造型感觉(有关形态、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能力);提高关于平面和立体形态的表现技巧。

2、地位和任务∶设计构成是学习会展服务与管理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其任务是∶平面构成——通过图形的组合研究视觉运动,创造美好的平面图形与构图。

立体构成——通过图学(投影学)的分析研究视觉运动、绕观运动(物体不动,观赏者围绕着物体观看),创造生动的静力构造体。

色彩构成——研究不同配色的调和(力动和力场),表情及其对形态和空间的影响。

3、总体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造型规律和造型的知觉和心理知识。

做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一章骨架式构形1、教学目的:在已确定的骨架上、研究形态运动变化的组合2、教学内容:第一章骨架式构形课题1 重复骨架+单元形课题2 渐变骨架+单元形课题3 发射骨架+单元形课题4 叠合骨架+垂直线课题5 骨架式构形的活用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在已确定的骨架上、研究形态运动变化的组合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放在破除机械性、呆板性上。

5、实验与实践内容:练习通过骨架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形象及气氛6、自学指导:第二章繁殖式构形1、教学目的:没有固定骨架.形象依确定条件作规则性繁衍变化。

强调相继形的数量关系,突出连续组合的形态特征。

2、教学内容:课题1 圆的构形课题2 正多边形的构形课题3 椭圆的构形课题4 涡线的构形课题5 等角直线束的构形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繁殖式构形方法与技巧。

4、教学重点与难点:1.繁殖式构形对几何作图法要求较高,而且作图线也参与构形。

2.完成繁殖式构形后尚须作空间处理(线的取舍和着色),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5、实验与实践内容:练习繁殖式构形。

6、自学指导:第三章配置式构形1、教学目的:单元形的复数组合,在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相邻两个形之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学分:3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课程设计:12学时适应专业:动漫/图形图像各专业先修课程:三大构成素描色彩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定义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第四节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第五节平面构成应用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第一节对比与统一第二节对称与均衡第三节节奏与韵律第四节比例与权衡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10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第1节点一、点的构成;二、点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线一、线的构成;二、线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三节面一、面的构成;二、面的形态特征与设计中的应用第四节应用点、线、面原理完成具象形到抽象形的变化第四章基本形与骨骼(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第一节基本形第二节骨骼第五章平面空间的基本构成形式(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各构成形式的特点及构成,难点是各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一节基本元素的构成形式第二节重复构成第三节近似构成第四节渐变构成第五节发射构成第六节特异构成第七节密集构成第八节空间构成第六章肌理构成(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基本要素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学会创造新形态,构成形式的应用。

第一节认识肌理第二节肌理的分类第三节肌理在平面构成上的应用第四节肌理在艺术设计上的应用第七章色彩的物理理论(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2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2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总课时48学时)课程名称:《构成基础》课程编号: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适用专业:软件技术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总学时:48学时执笔人:审核人:一、课程性质与作用(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课程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

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应用、创造能力。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主干必修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的色彩原理指导下,利用不同的色彩元素组合传达情感,构造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色彩效果。

色彩构成是将大千世界中多姿多彩的色彩现象概括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按照构成的理论和法则进行重构整理,将理性的色彩认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从而使个人对色彩的直觉升华到更广阔、更科学的审美表现中,最终在设计实践中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需求的设计表现。

立体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应用、创造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讲授结合大量课堂实际训练来进行。

2、教学实践中配合系列训练课题与综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深化理论知识的目的,并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与设计能力。

3、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采用理论讲授与教学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述三大构成要素和进行构成形式训练,加强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启发。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主干必修课之一。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100理论: 60 实践: 40适用专业: 广告专业装潢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 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 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 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 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安排时间, 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 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 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 重点在指导和讲评, 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 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三大构成

课程设计三大构成

课程设计三大构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三大构成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三大构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构成:结构、功能、美观。

具体包括:1.结构:介绍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分析不同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2.功能:讲解功能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探讨不同功能的特点和应用。

3.美观:阐述美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探讨不同美观的特点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三大构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5.在线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视野。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三大构成》教学大纲2009-11-12 12:10:41| 分类:PS学习|举报|字号订阅学时:50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设计艺术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素描、色彩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与专业设计的相互关系。

懂得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掌握构成设计的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的特性及其作用,并能掌握一定的材料性能与一定的工艺技能,完成相关各项目的练习作业与命题创作。

三、教学条件美术专业教室及制作工作室、专业工具、制作材料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平面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4掌握平面构成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2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4掌握色彩构成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2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4掌握立体构成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4学时合计(50)理论教学12实践教学38五、分类说明如下《平面构成》第一章概论Ⅰ·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二章形式美的基本法则Ⅰ·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含义。

第三章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Ⅰ·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设计的门类和设计元素的分类,理解形的分类和组合方式。

第四章平面构成设计的点·线·面Ⅰ·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三要素,掌握点线面在表现方面的特点。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____教案三大构成学习教案一、教案的概念及特点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产物和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南。

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安排的重要依据。

教案要体现课程思想和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有序、高效。

教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教学活动的规划: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规划,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

教案起到了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安排。

2.任务分解与组织:教案将整个课程进行分解与组织,将学习目标进行分解为具体的课堂任务,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自律地进行学习。

3.衡量教学效果的工具:教案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教案中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分析,可以评价教学的效果,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教案的结构教案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其结构可以有所不同。

但是,一般来说,教案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具体的教学目标要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的展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实际执行,可以通过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设定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与体验和教学反思等几个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实践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教案的编写要点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明确指导教学过程。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美术设计基础与实训教程专业:动画设计总学时:160 学科性质:必修一、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构成的基础知识,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区别于纯艺术主要在于它的实用功能,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又要具有实用性,要以人为本。

掌握平面构成的造型,及要素,通过材料、工具、技法的利用和开发,色彩构成是“色彩的构建”,它是色彩设计的基础,研究色彩的产生及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重要的研究色彩组合规律、创造方式。

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

立体构成是用来训练形态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强调思路的拓展,体验,是学生获得物理、心里、工艺材料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感受。

二、课程基本要求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掌握平面构成、色彩与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

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逐渐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战略思想。

培养基础较为扎实,善于创新,掌握实际技能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三、课程的性质、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第一部分平面构成1、重点:对几何抽象图形的认识及思维转换,对视觉元素的提取,对形式美法则(秩序、运动、发散、均衡、渐变等)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难点:规律与法则容易混淆,启发学生认识每项作业的构成原理,克服将规律具体方法在操作层面上的法则相混淆的毛病。

无法脱离具像思维模式,抽象思维能力欠缺。

3、解决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对学生形象的讲解从几何学的观点认识物体结构的解析性观察方法,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培养从具体物体抽取形式的能力。

3、实践(验)课教学内容(一)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对几何抽象图形的认识及思维转换,对视觉元素的提取,对形式美法则(秩序、运动、发散、均衡、渐变等)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00
理论:60 实践:40 适用专业:广告专业装潢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二、先修课程:
素描、色彩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构成理论教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
(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
(2)理解: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
(3)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要求学生(1)了解: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学习阶
平面构成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概述
1. 了解构成的概念
2. 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3. 了解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 理解点的性质和作用
2. 理解线的性质和作用
3. 理解面的性质和作用(三)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1. 掌握律动、节奏规律
2. 掌握均衡规律
3. 掌握调和规律
4. 掌握统一规律
(四)平面构成的形式
1. 掌握重复构成形式
2. 掌握渐变构成形式
3. 掌握空间构成形式
4. 掌握特异构成形式2 学时
4 学时
6 学时
4 学时
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重点在指导和讲评,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五、教学内容:
色彩构成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色彩理论的沿革 2 学时
1. 了解内容色彩构成总述各个时代色彩理论研究成果
2. 要求了解和掌握色彩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重要代表人物,能达到何种设计。

3. 重点与难点色彩理论发展史重要的代表人物。

4. 了解什么是色立体以及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二)色彩理论 4 学时色彩的形成——认识色彩、色与光、色彩的产生、光源色色彩的属性——无彩色和有彩色、色相环与色立体
色彩的混合——原色、光学三原色、色料三原色、色彩混合色彩的表述与色彩体系——古代色彩科学的研究、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现代色彩科学发展(显色系统和混色系统)、色立体的基本骨架(明度色阶表、纯度色阶表、色相环、等色相面、等明度面)。

三)色彩知觉与色彩对比4 学时色彩知觉现象——视觉适应性、视觉惰性、色彩的错觉、色彩易见度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其他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色彩的肌理对比
四)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色彩的调性表达
4
—类似调和、对比调和、面积调和、
学时色彩的间隔调

五)色彩的心理效应 4 学时色彩心理的表现类型——等级制度的色彩象征、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色彩的通感——色彩的音乐感、味觉感、轻重感、柔软与坚硬感、亲切舒适感、
色彩的表情
立体构成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2 学时
基本要素:形态的基本要素,形态的分类,形态的创造。

2.立体构成的基本法 2 学时
基本法:线材的构成方法,面材的构成方法,块材的构成方法,材料的综合处理方法。

3.立体感、空间感 2 学时
立体感、空间感:量感,空间感,肌理,错视。

4.美感要素形式法则 4 学时
形式法则:尺度与比例,稳定与均衡,秩序与混乱,单纯与模糊,形象与意境。

5.立体构成 2 学时
立体构成的技术意识, 立体构成的结构分析, 立体构成的机能造, 立体构成的技术美。

6.立体构成设计制作8 学时
软质线材设计构成硬质线材设计构成半立体设计构成面材设计构成块材设计构成综合设计构成
六、肌理设计构成
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 《环境艺术设计手册》
2. 《立体构成》
3. 《立体•构成材料》
4、《装潢设计构成基
础》、《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马克辛、吴成槐编著辛华
泉编著陈钦、陈赞蔚编著
冯罗铮编著何洁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