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初一生物-人体的呼吸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初一生物-人体的呼吸

§6.2 人体的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要说明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阐明肺的结构特点是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

2.在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基础上,说明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完成呼吸的关系。

3.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认同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知道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能力目标1.尝试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以及人体如何完成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2.尝试验证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初步学会测定肺活量的方法,并将计算出的实验数据绘成直方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认识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形成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通过测定肺活量,认同加强体育锻炼对于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部分结构功能,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现在最流行的是什么?是健康,下面老师就来讲一些养生之道。

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

因此,秋冬季的养生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预防旧病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与发生、发展。

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生。

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

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秋冬季由于夏、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空气又干燥,如果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抵抗力下降,很易患感冒,一些“老毛病”也特别容易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

秋冬燥易伤肺,如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干咽燥、鼻塞、发烧、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的变化。

2.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难点:1.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模拟实验仪器
学生准备:
四、教学过程:
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这节课我们
1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
胸腔内,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验,)吸气和呼气时,胸廓容积的变化,主要
讨论
小气球胀大时,
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的位置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说课稿一、使用教材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第2节的内容——《人体的呼吸》二、实验器材器材:人体呼吸运动模拟装置制作材料:泡泡糖塑料盒、饮料吸管、一次性橡胶手套、橡皮筋、气球、细线绳、软纸、万能胶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教材中人体呼吸运动的演示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变化情况。

创新改进模型:模型的结构形象逼真(具备人体呼吸系统的特征);模型能够准确演绎呼吸发生的原理(胸廓可以运动且能与膈肌同时运动);取材、制作简易。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教材中人体呼吸运动的演示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变化情况。

而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只能浅显地看到胸廓的起伏;学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呼吸运动引起呼吸这一表面现象上;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廓体积的变化。

综上分析,教师与小组组长组建团队,研究如何改进模型,力图改进后的模型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模型的结构要形象逼真(具备人体呼吸系统的特征);二是模型能够准确演绎呼吸发生的原理(胸廓可以运动且能与膈肌同时运动);三是取材、制作简易。

五、实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并结合学生整体学情的分析。

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体的呼吸运动及其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精神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模拟实验能够解释自然事物的原理。

六、实验教学内容(1)模型的创新制作过程(疑难问题的发现,材料的选择,创新的设计)。

(2)呼吸运动的发生过程,各部分结构的运动状态。

(3)呼吸运动引起“呼吸”的原理。

七、实验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依次进行:(一)设置情境,引出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大小变化情况。

并运用3D视频呈现这一动态效果,同时,观察膈的位置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word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word文档

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构建细胞呼吸这一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课标指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呼吸肌的运动如何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腔容积的变化。

为此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科学思维: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3、科学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推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珍惜健康的情感。

四、实验创新与教学过程模型一: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1、实验方式改进: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为此改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

2、实验材料改进:实验之前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原实验材料中模拟胸廓的玻璃罩、模拟气管的玻璃管数量有限、易碎,用于密封的橡皮塞材质较硬打孔困难。

同学讨论后改为用透明的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吸管模拟气管、橡皮泥用于密封,改进后的材料容易获得而且安全,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准备一份3、实验步骤:(1)取适合的塑料瓶,去除底部;(2)利用橡皮筋,将模拟肺的小气球固定在饮料吸管的一端;(3)取适量的橡皮泥,将瓶口密封;(4)将模拟膈肌的气球固定在塑料瓶底部。

4、实验结果分析:当膈肌收缩向下运动时胸腔容积扩大,通过物理知识可知胸腔容积扩大,其压力降低,肺便扩张,由于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气压较高外界进入气压较低的肺完成吸气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的呼吸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的呼吸教案 新人教版
4、思考: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肺容积的变化与气体的进出又有什么关 系呢?
出示学生自制教具,分组开展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
思考:(1)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玻璃管分别代表什么?
(2)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橡皮膜回缩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5、针筒实验:
二、新授
(一)观察人体的呼吸系统
观察第115页图6-5
思考: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感受空气变化:把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地吸气和呼气,仔细感受一下:呼吸时,我们鼻孔前面的空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进入肺内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是与呼吸系统的哪些结构有关呢?
请你解释:(1)感冒时鼻涕增多
(2)痰的形成
(二)呼吸运 动
1、认识胸廓的结构。
2、体验深呼吸 时胸廓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双手按胸:吸气、呼气时的起伏变化
双手按两侧肋骨:吸气、呼气时的升降变化
思考:是什么力量使胸廓容积发生变化呢?——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
3、观看呼吸运动的动画并思考: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胸廓容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体的呼吸》教案
学科
生物
课题
人体的呼吸
教材
执教
教学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在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基础上,了解胸廓的 变化与人体完成呼吸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呼吸运动的教案初中生物

呼吸运动的教案初中生物

呼吸运动的教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运动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3.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呼吸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2.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呼吸运动对细胞呼吸的作用;2. 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3. 教学视频和图片资料;4.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呼吸运动。

二、呼吸运动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呼吸运动的定义和作用;2. 让学生讨论呼吸运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三、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15分钟)1. 通过实验或模拟呼吸运动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过程;2. 讲解呼吸运动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2. 利用教学视频和图片资料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五、课堂练习(10分钟)口头解答或书面练习,巩固学生对呼吸运动的理解。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对呼吸运动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总结。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呼吸运动;2. 完成相关作业题目,加深对呼吸运动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运动的定义、作用、过程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呼吸系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初中模拟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模拟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模拟呼吸运动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会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分析呼吸运动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模拟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要点。

教学难点:1. 呼吸运动的生理机制。

2. 模拟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模拟呼吸装置、显微镜、解剖图谱等。

2. 实验材料:气球、橡皮膜、玻璃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运动?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包括吸气、呼气两个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呼吸运动的关键要点。

三、模拟实验(15分钟)1. 教师演示模拟呼吸装置的使用方法,并解释实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呼吸运动的过程。

3.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呼吸运动的感觉。

四、观察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呼吸运动的解剖结构,如肺、膈肌等。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呼吸运动的特点和机制。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呼吸运动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绘制呼吸运动的示意图,并写一篇简短的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呼吸运动的机制。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模拟装置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操作技巧的培训。

此外,本节课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较为简单,如果能使用更先进的教学设备,如虚拟现实技术等,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呼吸运动模型实验说课

呼吸运动模型实验说课
呼吸运动模型实验
01. 实验分析 02. 实验教学目标 03. 实验设计思路 04. 实验教学过程 05. 实验效果评价
01
实验分析
教材分析
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中的一个 演示实验。
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尤 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 难懂。通过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外 界气体交换的原理。
(2)由此推测,当气体的量不变时,容积越小,气体的压力越大;容积越大,气体的压力越小。
实验三:探究肋间肌对胸廓容积的影响
实验器材: 简易可伸缩衣框、绳子,绳子缠绕在衣框间, 其中可伸缩衣框模拟胸廓,绳子模拟肋间肌。
实验三:探究肋间肌对胸廓容积的影响
一个学生用手按胸部两侧,先深吸气再深呼 气,感受肋骨运动和胸廓的变化。另一个学 生一只手拿着可伸缩衣框,另一只手拉动绳 子,观察绳子的运动与可伸缩衣框的变化, 从而模拟肋间肌对胸廓容积的影响。这两位 学生同时进行,观察动作和状态是否一致。
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科学思 维
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 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科学探 究
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跨学科的
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
模型,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
动的原理。
社会责 任
理解胸廓容积变化对呼吸运 动恢复的意义,掌握必备急 救知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03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思路
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 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因此本节课设置互动 环节和分组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谈论 与实践。
向上推气球膜时,气球变小,相当于膈 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 气压增大,气体从肺排除体外,此为呼气。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环保观念等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吗?为什么我们在运动后感觉呼吸急促?”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人体的呼吸。
b.通过动画、实验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气体交换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c.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肺活量的测量,掌握测量方法,了解影响肺活量的因素。
d.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针对难点知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气体交换的实质。
2.小组作业需分工明确,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无误。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
4.作业提交时间:课后三天内。
3.讲解肺活量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影响肺活量的因素,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4.最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b.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c.肺活量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肺活量的因素;
2.教师展示一些与呼吸相关的图片,如肺部结构、呼吸道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与呼吸功能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初中生物《人体呼吸运动模拟实验》说课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人体呼吸运动模拟实验》说课课件PPT

4、思考:
橡皮膜、心形气球、饮料瓶分别代表什么?
5、实验现象及分析:
1、向上推气球膜,气球变小;相当于膈肌舒张, 膈顶上升,胸廓上下径变小,胸廓容积变小,肺内 气压上升,气体呼出肺,这时呼气。 2、放松气球膜,气球变大,相当于膈肌收缩,膈 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进入 肺,这时吸气。 3、用手挤压瓶壁,气球变小,相当于肋间肌舒张,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前后径变小,胸廓容积变 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呼出肺,这时呼气。 4、放松,气球变大,相当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 上向外运动,胸廓前后径变大,胸廓容积变大,肺 内气压下降,气体进入肺,这是吸气。
6、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呼吸运动是由膈肌、肋间肌的收缩和 舒张而引起的;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 廓容积有规律地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外 界气体与肺内气体的交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认为某人在溺水后,应该采取立即采取 什么急救措施?
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序号 模拟人体的胸廓。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 肌 ______________________,胸廓的径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 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径的变化。 (4)通过以上模拟实验也可以说明:当呼吸肌由于收缩使胸廓扩大时, 肺便 ,肺内的气体压力就 ,于是气体就被 。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 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否肌肉的收缩 和舒张有关 ? 2、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3、学生演示模拟呼吸运动实验: 材料: 塑料饮料瓶、塑料吸管一根、小气球2 个(一个心形、1个圆形气球)、细线、剪刀、 镊子、封口纸一卷 制法 :(1)、饮料瓶去掉瓶底,将圆形气球 剪开,做成橡胶膜套在瓶底,然后用封口纸固 定; (2)、用细线把心形小气球绑在塑料吸管上; (3)、用镊子在矿泉水瓶瓶盖中心钻一圆孔, 将吸管穿过小孔,利用塑料的韧性,密封好, 盖好瓶盖。

七年级生物下册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说课稿一、使用教材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第2节的内容——《人体的呼吸》二、实验器材器材:人体呼吸运动模拟装置制作材料:泡泡糖塑料盒、饮料吸管、一次性橡胶手套、橡皮筋、气球、细线绳、软纸、万能胶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教材中人体呼吸运动的演示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变化情况。

创新改进模型:模型的结构形象逼真(具备人体呼吸系统的特征);模型能够准确演绎呼吸发生的原理(胸廓可以运动且能与膈肌同时运动);取材、制作简易。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教材中人体呼吸运动的演示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变化情况。

而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只能浅显地看到胸廓的起伏;学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呼吸运动引起呼吸这一表面现象上;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廓体积的变化。

综上分析,教师与小组组长组建团队,研究如何改进模型,力图改进后的模型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模型的结构要形象逼真(具备人体呼吸系统的特征);二是模型能够准确演绎呼吸发生的原理(胸廓可以运动且能与膈肌同时运动);三是取材、制作简易。

五、实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并结合学生整体学情的分析。

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体的呼吸运动及其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精神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模拟实验能够解释自然事物的原理。

六、实验教学内容(1)模型的创新制作过程(疑难问题的发现,材料的选择,创新的设计)。

(2)呼吸运动的发生过程,各部分结构的运动状态。

(3)呼吸运动引起“呼吸”的原理。

七、实验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依次进行:(一)设置情境,引出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大小变化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模拟呼吸运动实验说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模拟呼吸运动实验说课

探究性学习
演示实验
通过创新性实验结合教材演示实验,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过程 中肋间肌,膈肌的状态肋骨 胸骨的位置变化情况,以此来帮助学生 突出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
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型按照教材和教师演示过程 合作探究,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和肺容积的变化,以及分析肺容 积变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依据新 课程理念: 提高每个学 生的生物科 学素养,倡 导探究性学 习,并结合 学生整体学 情的分析。 我制定了如 下的三维教 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人体的呼吸运动及 01
其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模拟实验能够解释 03
自然事物的原理
能力目标
02
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动手解决问题的精神意识
总结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表格,归纳总结得出肋间肌膈肌的收缩和 舒张时引起的胸廓变化情况,肺容积的变化情况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
呼吸运动
肋间肌 膈肌
胸廓
胸腔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课外扩展
那种睡觉姿势对呼吸运动最好
古蔺黄荆老林
实验原理及实验教具设计思路
下图实验装置是教材模拟膈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容积变化的实验装置
2
3
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模型能重 复多次利用,节能。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教学过程设计严格对照新课程标准理念,
1
成功实现了教学模型的创新。提高学生兴趣,激
发潜力,充分实现学生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
2
实验教学中体现了育人效果,让学生关注生活,保 护环境,关注呼吸健康。
3
生物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和实验材料的 局限性没有让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

初中实验模拟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实验模拟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实验模拟呼吸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过程。

2. 能够描述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肺和胸廓的变化。

3. 能够通过实验模拟呼吸过程,并解释其原理。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肺和胸廓的变化。

3. 实验模拟呼吸过程的原理。

教学准备:1. 呼吸系统模型或图示。

2. 实验材料:气球、橡皮膜、竹签、吸管等。

3.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呼吸的?呼吸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器官?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

二、讲解呼吸过程(10分钟)1. 讲解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

2. 讲解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体排出。

三、实验模拟呼吸运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材料。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膈肌、肺和胸廓的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膈肌、肺和胸廓的变化。

四、总结实验结果(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膈肌、肺和胸廓的变化。

2. 教师强调呼吸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总结。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模拟呼吸运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呼吸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自操作,观察膈肌、肺和胸廓的变化,加深了对呼吸过程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吸气和呼气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然而,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呼吸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

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构建细胞呼吸这一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课标指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呼吸肌的运动如何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腔容积的变化。

为此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科学思维: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3、科学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推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珍惜健康的情感。

四、实验创新与教学过程模型一: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1、实验方式改进: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为此改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

2、实验材料改进:实验之前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原实验材料中模拟胸廓的玻璃罩、模拟气管的玻璃管数量有限、易碎,用于密封的橡皮塞材质较硬打孔困难。

同学讨论后改为用透明的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吸管模拟气管、橡皮泥用于密封,改进后的材料容易获得而且安全,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准备一份3、实验步骤:(1)取适合的塑料瓶,去除底部;(2)利用橡皮筋,将模拟肺的小气球固定在饮料吸管的一端;(3)取适量的橡皮泥,将瓶口密封;(4)将模拟膈肌的气球固定在塑料瓶底部。

4、实验结果分析:当膈肌收缩向下运动时胸腔容积扩大,通过物理知识可知胸腔容积扩大,其压力降低,肺便扩张,由于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气压较高外界进入气压较低的肺完成吸气过程。

初中生物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运动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及与肺的关系。

3. 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4. 知道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1. 呼吸运动的定义和意义。

2. 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肺的结构。

3. 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4. 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及与肺的关系。

难点:呼吸过程中气体的交换原理。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意图展示。

2. 学生讨论、合作完成问题解答。

3. 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出呼吸运动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呈现:讲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肺的结构。

3. 学生合作:分组讨论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影响因素。

4.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

5. 梳理总结:总结呼吸运动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讨论。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2. 完成练习题,巩固呼吸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反馈
1. 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初中生物课程,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模拟呼吸实验教案人教版

初中模拟呼吸实验教案人教版

初中模拟呼吸实验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过程。

2. 能够通过实验模拟呼吸过程,并观察呼吸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过程。

2. 实验模拟呼吸过程。

教学准备:1. 人体呼吸系统模型。

2. 呼吸器官图示。

3. 实验材料:气球、橡皮泥、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呼吸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的目的是为了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二、讲解呼吸过程(5分钟)1. 教师利用呼吸系统模型和图示,讲解呼吸过程:吸气时,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肺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三、实验模拟呼吸过程(10分钟)1. 教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呼吸过程。

a. 一名学生吹气球,模拟吸气过程;b. 另一名学生用吸管吸入气体,模拟呼气过程;c. 观察气球的膨胀和收缩,感受呼吸过程。

四、观察和讨论(5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气球膨胀和收缩的原因是什么?这与呼吸过程中的哪些器官有关?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呼吸过程中,肺的扩张和收缩导致肺内气压的变化,从而实现气体的进出。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呼吸系统的其他器官和功能。

2.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呼吸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模拟呼吸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呼吸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呼吸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实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呼吸运动初中生物讲解教案

呼吸运动初中生物讲解教案

呼吸运动初中生物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呼吸运动的定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呼吸的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呼吸运动的过程,理解呼吸器官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生命的重视,增强对呼吸器官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呼吸运动的定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难点:理解呼吸器官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PPT。

2. 实验器材:小牛肺模型。

3. 教学资料:呼吸运动学习卡片、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呼吸运动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呼吸运动学习卡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呼吸运动的定义。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教师通过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依次介绍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b. 呼吸运动的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呼吸运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呼吸运动的五个步骤。

3. 实验探究(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牛肺模型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肺部扩张和收缩的现象,加深对呼吸运动的理解。

4. 活动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呼吸运动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知识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并强调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

六、课堂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找出周围生活中的呼吸运动例子,并写成日记。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运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了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对健康生命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更深入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RJ下册教案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RJ下册教案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本节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两个部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内容的延伸,同时也为以后学习血液循环系统奠定了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年生物学,有少量的基础,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还不强。

学生学习这节内容储备知识还不足,例如:对于物理学中气体容积与气压的关系和生物学肌肉的特点接触不多。

教学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需要呼吸,那么外界的空气是如何进入肺泡的,肺部的氧气又是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多媒体出示肺的图片:教师介绍: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位置:它位于胸腔内。

(2)组成: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3)有节奏地自主吸气和呼气,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2.【活动】学生自己感受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引导学生将双手按在胸部两侧感受,并用多媒体播放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的视频。

学生尝试回答呼吸时胸部的变化:深吸一口气,可以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深地呼气,你可以感觉到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教师讲述:你所感觉到的胸廓的扩展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教师过渡:胸廓容积的变化,还与膈的运动有关。

多媒体出示膈肌的运动图片:教师讲述:膈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呼气时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4.教师过渡: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演示实验进行探究。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根据实验,进行思考讨论:(1)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2)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3)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学生观看实验,进行交流讨论。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呼吸运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肺的作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让学生明白明白呼吸运动的原理(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二、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2、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依赖于呼吸运动三、教学难点1、气体的量一定时,容器容积大小与容器内气压大小的关系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放映幻灯片,让学生填出呼吸道的各个器官,简述呼吸道的动能)讲述:膈将人的体腔分为两部分,膈以上是胸腔,膈以下是腹腔,肺在胸腔里,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板书: 1、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设疑:气体交换涉及到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过程和体内废气由肺排出的过程。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气体会进入肺?(学生讨论回答:吸气)在什么情况下气体由肺排出?(学生讨论回答:呼气)过渡:放映图片:测量胸围差提问:同学们在体检时有没有测量过胸围,测量时医生有些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回答)讲述:大家测量的是胸围差,而今天课本中实验要求测的是胸围差,其方法与测胸围大致相同,不过测胸围差时要测两个值,分别是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值和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值。

大家把手按在胸前,感受你吸气和呼气时的胸部变化,想一想,哪个值会比较大?总结: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比呼气时大,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胸围差。

(出入题目,实验求平均值)过渡:为什么吸气时胸围会增大,呼气时胸围会减小?你吸气、呼气时哪里在变大或变小?讲述: 呼吸时胸部在变化,因为胸腔里有一个会变大或变小的结构——廓。

(放映幻灯片:胸廓图片)讲述: 从图中看出,胸廓由肋骨、肺和膈组成,它是一个立体的,比如说这(粉笔盒)是一个胸廓,它有前后、左右和上下之分,从前到后的距离称为前后径,从左到右的距离为左右径,从上到下的距离为上下径。

图中的肋骨只有骨头,其实它上面有肌肉的,就像大家喝的排骨汤中排骨上面的肉一样,肋骨与肋骨之间也是通过肌肉相连,这些肌肉称为肋间肌,它会收缩和舒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下册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教案(新版)新人
教版
一、使用教材
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7章第2节的内容——《人体的呼吸》
二、实验器材
器材:人体呼吸运动模拟装置
制作材料:泡泡糖塑料盒、饮料吸管、一次性橡胶手套、橡皮筋、气球、细线绳、软纸、万能胶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教材中人体呼吸运动的演示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变化情况。

创新改进模型:模型的结构形象逼真(具备人体呼吸系统的特征);模型能够准确演绎呼吸发生的原理(胸廓可以运动且能与膈肌同时运动);取材、制作简易。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教材中人体呼吸运动的演示装置只能演示膈肌收缩舒张时肺的变化,并不能演示整个胸廓的变化情况。

而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只能浅显地看到胸廓的起伏;学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呼吸运动引起呼吸这一表面现象上;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廓体积
的变化。

综上分析,教师与小组组长组建团队,研究如何改进模型,力图改进后的模型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模型的结构要形象逼真(具备人体呼吸系统的特征);二是模型能够准确演绎呼吸发生的原理(胸廓可以运动且能与膈肌同时运动);三是取材、制作简易。

五、实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并结合学生整体学情的分析。

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体的呼吸运动及其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精神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模拟实验能够解释自然事物的原理。

六、实验教学内容
(1)模型的创新制作过程(疑难问题的发现,材料的选择,创新的设计)。

(2)呼吸运动的发生过程,各部分结构的运动状态。

(3)呼吸运动引起“呼吸”的原理。

七、实验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依次进行:
(一)设置情境,引出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大小变化情况。

并运用3D视频呈现这一动态效果,同时,观察膈的位置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