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欢欢喜喜庆国庆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4774d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国庆节的各项活动,如升国旗、看阅兵、放鞭炮等,让学生在了解国庆节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国庆节的认识有限。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参加过一些庆祝活动,如升国旗、看阅兵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国庆节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庆节的氛围。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3.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国庆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升国旗、放鞭炮等庆祝活动的道具。
3.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国庆节的氛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
如:“你们知道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国庆节有哪些庆祝活动?”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如升国旗、看阅兵、放鞭炮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庆节的意义,如祖国的繁荣昌盛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游戏:设计“国庆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
如:“国庆节是哪一年成立的?”“我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课件教学说课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课件教学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a81e5b6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2.png)
02 访一访
身边的大人在怎样 建设我们的国家,准备 怎样庆祝国庆节?
唱响祖国妈妈 最爱的生日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05 说板书
6.班级生活有规则
故事结束啦。在这个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龟兔赛跑的过程。兔 子虽然有先天的优势,但是最后 却是乌龟成为了胜利者。
在班集体活动中又要遵守哪些规则?
《谦让歌》 好学生,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上课铃声响,碰翻我的书,画画不小心,弄脏我的衣, 玩时不留意,打到我的手,想想真生气,你说怎么办…… 让!让!让!上学如同去看戏,千家万户校园聚。 互相磨擦难避免,谦让二字要牢记; 能忍则安是美德,专心致志说学习; 一丝不苟求甚解,知丰技高成大器!成大器!
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 1、在马路上走路应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横穿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做到红 灯停绿灯行,注意避让拐弯车辆。 3、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或跟在车后奔跑。 4、乘公共车辆时要在站台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5、车辆行驶中,不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6、未满12周岁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补充资料,填补空白点
自登报征求后,社会 上的反应非常热烈。一 个月内,收到应征稿件, 统计如下:国旗1920件, 图案2929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补充资料,填补空白点
组织活动,解决重难点
摆一摆
练一练
慧
尊 重
眼 大
比
爱 护
拼
四、看发展、办
许下美好的心愿
尊
爱
重
护
课后拓展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527c4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c.png)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第一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公共生活”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在公共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和秩序,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
而《欢欢喜喜庆国庆》这一课则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首先通过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引出国庆节的话题。
接着,教材通过呈现人们庆祝国庆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国庆的欢乐氛围。
然后,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最后,教材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庆祝国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国庆节的了解可能比较浅显,他们大多只知道国庆节是一个放假的节日,对于国庆节的由来、意义以及国家象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3欢欢喜喜庆国庆
![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3欢欢喜喜庆国庆](https://img.taocdn.com/s3/m/83202f7710661ed9ad51f355.png)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崇敬革命英雄,并对其深怀敬意。
2、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象征,懂得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礼仪,并在日常行为上有所体现。
3、萌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4、乐于用多种方式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教学重点1、了解祖国和国庆节相关知识,体验庆祝国庆节的多种方式,感受快乐。
2、理解国家是大家的,和平时期,正是各行各业人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国家是值得庆祝的。
教学难点萌发国家意识,萌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努力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教学准备开国大典,阅兵式视频,革命先烈图片及事迹,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及海外华人欢庆国庆节的图片、歌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喜欢过生日吗?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吗?2、投影几位同学妈妈过生日照片,本人说说妈妈的生日是怎么过的3、引出课题其实,我们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妈妈的生日就是国庆节,每年国庆节这天,中华儿女是怎样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的呢?4、板书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二、回顾国庆节的由来1、在1949.10.1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也就是祖国妈妈的第一个生日。
2、播放《开国大典》视频说说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4.同伴互助5、指名说6、问:今年是祖国妈妈多少岁生日?7、小结;是啊,1949.10.1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都震动了,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每年10月1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的节日,10月1日就是我们的国庆节。
三、新中国故事1、欢迎各小队来到故事擂台,隆隆炮声,把我们带入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今天,我们将在同学们的故事中,穿越时空,走近英雄,了解英雄事迹,你知道哪些英雄?2、各小队派代表讲故事3、问:我们都会用哪些方式来纪念革命先烈?4、小结新中国来之不易,很多英雄为了这一天,甚至牺牲了自己生命,为了向这些英雄们表达感激与怀念。
3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3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f137f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2.png)
3欢欢喜喜庆国庆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一、背景介绍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课程中的第2课时,题目为“3欢欢喜喜庆国庆”。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述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和庆祝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掌握国庆节涉及的具体节日和庆祝活动。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增加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
1.课前预习让学生观看国庆节庆祝活动的视频,并回答如下问题:1.什么是国庆节?2.为什么要庆祝国庆节?3.国庆节都有哪些庆祝方式和活动?4.你会如何参加国庆节的庆祝活动?2.课堂探究(1)启发性问题•国庆节有哪些体现祖国统一的活动?•如何庆祝我们的国家生日?•你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吗?(2)集体讨论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一起探究国庆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以及国庆节与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制作国庆节庆祝活动的宣传海报或视频,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成果。
3.课后巩固让学生回家后和家人探讨中国国庆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认识与家人分享,增加亲子交流的机会,加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问题、集体讨论及小组合作,这些方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国庆节的含义及庆祝方式,进而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和个人层面上自行检查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83e83cf84b9d529ea7a8c.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
2.知道我国的国旗、国歌及国徽。
3.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与庄严,激发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
重点知道国名及国庆的由来。
难点激发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上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第三课。
这一课旨在培养儿童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本课时“新中国的生日”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国庆节的由来,明白新中国来之不易,感恩与崇敬先烈,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生日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纪念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值得我们庆祝的一天。
我们的祖国妈妈也有生日,你们知道是在哪一天吗?板书:祖国的生日二、祖国我知道1.课件出示图片(中国地图):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2.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那么大家知道我们祖国生日是哪一天吗?视频:《1949年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成立。
小知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明新中国在这一天诞生了。
所以,国家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作为法定假日,举国欢庆。
(板书:国庆节)问:每年的10月1日就是我们中国的国庆节,那么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的多少个生日呢?学生回答3.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血雨腥风,经历了万重艰辛,其中数以万计的中国儿女为此付出了鲜活的生命。
这是树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石碑,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为什么在天安门广场上要树立这块石碑呢?它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新中国来之不易,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一些故事。
4.出示人物图片,猜猜他是谁?谁能介绍?预设:他叫王二小,他是儿童团成员。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来“扫荡”时,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99b205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1.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同时通过庆祝国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但是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庆祝活动充满热情,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知道国旗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知道国旗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2.原因:学生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和讲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实物国旗等教具,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国庆节庆祝活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讲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介绍国旗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分享自己的庆祝经验。
4.实践教学:学生分组制作国旗模型,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国庆节的重要性和国旗的象征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国旗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可以通过关键词和图示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 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 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共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f2f3990a1c7aa00b52acbb5.png)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3.欢欢喜喜庆国庆》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12条“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旨在让学生学习国旗、国徽的知识、会唱国歌,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
感受新中国来之不易,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国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体现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学生不清楚国庆节本身的含义以及国庆节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同时对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了解甚少。
一些学生平日升国旗、唱国歌时态度不端正,敬队礼动作不够标准,不能遵守升旗的基本礼仪。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由来,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
2.认识国旗、国歌及国徽,初识国家的象征。
四、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知道国庆的由来,认识国旗、国歌及国徽,初识国家的象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崇敬国旗、国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么庆祝你的生日的呢?(学生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祖国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日。
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过的吗?2.板书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
环节二、国庆节的由来1.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2.你想不想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呢?3.观看视频《1949年开国大典》片段,同学们边看边想,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教师讲述: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且向全世界宣布:中共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欢欢喜喜庆国庆》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欢欢喜喜庆国庆》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18df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7.png)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如何在节日中遵守规则、关爱他人,并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国庆节的由来及意义:详细介绍国庆节的起源、背景和象征意义,强调国家独立、富强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国旗、国徽的认识与尊重:讲解国旗、国徽的设计元素和象征意义,强调尊重国旗、国徽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爱国情感的培养:通过国庆节庆祝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关爱他人;提升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国庆节相关活动,提高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此外,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的法律意义,养成尊重和维护国家尊严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素养,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情怀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基础。
-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教育学生在国庆节期间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体现良好的公民素质。
举例:讲解国庆节由来时,可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感受国家的繁荣昌盛。
2.教学难点
-国家象征的法律意义:让学生理解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意义,明确维护国家尊严的重要性。
-爱国情感的内化与表达: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内化为自身行动,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最后,课程总结环节,我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怀和良好公民素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如何具体行动还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实践。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 册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 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ff68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
2.学会简单的制作国庆节手工。
3.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1.国庆节的意义。
2.能够简单制作国庆节手工。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认识告诉。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讲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庆节,这是一项庆祝活动,并且是非常重要的电视日。
2.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参与感,我们需要简单准备下一些相关的手工材料,例如纸张、色笔、剪刀和胶水等。
步骤1:讲述国庆节的意义(10分钟)1.引导学生一起回想下去年国庆节有哪些庆祝活动?2.讲解国庆节的由来——国庆节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取得了独立和民主自由,新中国成立是历史性的性事件,这个事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勇敢的拼搏精神和期待和平的表现。
3.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和让学生表达对祖国以及祖国人民的热爱。
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祖国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步骤2:国庆手工(30分钟)1.每个学生将手上的材料“叮当叮当”铺开,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自己的国庆节手工。
2.动手创作——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创造一些自己的想法,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发表意见。
3.利用一些易于理解的方式教授制作方法。
步骤3:展示国庆手工(10分钟)1.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创意,由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解释。
2.展示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的评价来鼓励更多的参与。
步骤4:巩固知识点(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内容,总结一下各个活动的亮点,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2.最后,颁发证书,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
考核方式1.在学生的创意创作上实行暗中考核、互创互鉴,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思路和灵感。
2.在活动展示阶段考核学生的展示效果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为小学二年级辅导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能充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灵活教学,以及寓教于乐的创意性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和愉快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db975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5.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和庆祝方式,以及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庆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活动来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知道国庆节的重要性和庆祝方式。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庆节庆祝活动的意愿,学会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知道国庆节的重要性和庆祝方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庆节庆祝活动的意愿,学会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庆节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实践活动法: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国庆节的来历、庆祝活动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活动准备:准备相关的活动道具和材料,如国旗、彩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国庆节吗?国庆节是什么时候?让学生回答,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阅兵式等。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喜乐庆典国庆》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喜乐庆典国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60c3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9.png)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喜乐庆典国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三单元《喜乐庆典国庆》,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国庆节的含义、庆祝方式和饮食俗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庆节的重要性和庆祝国庆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国庆节的由来、意义和庆祝方式,熟悉国庆节的重要活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升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通过故事讲解,培养学生对国庆节的兴趣和理解。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庆节的背景和意义,尤其是鼓励他们通过活动参与庆祝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喜乐庆典国庆》。
2. 教具:图片、音乐、课件等。
3. 环境:整洁、宽敞的教室,保持良好的研究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国庆节的庆祝活动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故事《喜乐庆典国庆》,介绍国庆节的由来、意义和庆祝方式。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是为了庆祝国家的生日,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
3. 观察讨论(10分钟)展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4. 表演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准备一项与国庆节相关的活动,例如舞蹈、歌曲表演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5. 总结回顾(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并对今天的研究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国庆节的作文。
2.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参与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七、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国庆节的理解和参与度。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国庆节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次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074e4231126edb6f1a107a.png)
3.《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新中国的生日》,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国庆节的含义和由来,感恩与崇敬革命先烈,理解国家象征的神圣性,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国庆节,但是对于国庆节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知道甚少,有的学生甚至将国庆节与普通的节日混同,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的诞生日。
2.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3. 懂得感恩与崇敬革命先烈,尊敬与热爱国家的象征。
教学重点是:理解国庆节的含义、由来和国家的象征。
难点是:懂得感恩与崇敬革命先烈,尊敬与热爱国家的象征。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生说一说歌曲指的是谁的生日,今天是哪一天,教师引导到“新中国的生日”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欢欢喜喜庆国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回顾历史,感恩、崇敬先烈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学生说一说国家的诞生日是哪一天,算一算今年的10月1日是第几个国庆节,教师相机引导,板书:10月1日国庆节。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b4f22ff12d2af90242e669.png)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这是本单元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家象征,知道国旗,国歌,国徽。
知道要尊重国家象征。
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人是怎样建设祖国的,他们将会怎么过国庆节。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认识国家象征,知道国旗,国歌,国徽。
知道要尊重国家象征。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方式了解身边的人是怎样建设祖国的,他们将会怎么过国庆节。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国家象征,树立爱国意识。
2.难点:了解国庆节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及小学二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但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激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2.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3.教学准备PPT课件,《生日歌》《国家》歌曲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声音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生日歌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会怎么过呢?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就要过生日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165dd6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1.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3.欢欢喜喜庆国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国庆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只知道国庆节是放假和庆祝的日子,对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对国旗有基本的认识,但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过国旗的象征意义。
学生对庆祝国庆节的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庆祝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国旗的象征意义和学生对国旗的尊敬。
3.学生积极参与庆祝活动的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庆祝国庆节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通过制作国旗、举办庆祝活动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国旗图片、庆祝活动视频等。
2.准备制作国旗的材料,如彩纸、画笔等。
3.准备庆祝活动的道具和材料,如彩球、彩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庆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庆节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历史和传统。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国旗的认识和尊敬之情,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4.巩固(10分钟)制作国旗:让学生动手制作国旗,加深对国旗的认识和尊敬。
5.拓展(10分钟)举办庆祝活动:让学生分组举办庆祝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庆祝热情。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55721de45c3b3567ec8b97.png)
爱国主义教育比较抽象,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爱祖国、爱人民很容易成为空洞的口号。如何让爱祖国、爱人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需要我们思考。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如认认国旗、找找国徽、学学升旗礼仪等具体活动。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尊严,理解国家象征的神圣,以此体现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并让学生懂得爱国要从实际行动做起,比如: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保持严肃,不随意讲话,身体不随意扭动;唱国歌时要有精神,声音洪亮,等等。
活动二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个说,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了解国旗、国徽图案象征意义。通过王二小、黄继光、赵一曼几位烈士故事,走进中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炮火纷飞的年代,“国旗的鲜红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深入心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新中国的生日来之不易。突破教学重点。
活动三设计意图:捕捉课堂情感的高潮,巧妙宣泄在儿歌诵读中。将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推向一个崭新高度,深刻地领悟高尚的爱国情操。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的诞生日,了解与新中国诞生相关的革命人物故事;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懂得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礼仪,并在日常行为上有所体现。
2、理解人人都在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国家是大家的,劳动者是值得尊敬的,为国家的强盛而自豪;学习安排国庆生活,过愉快富有意义的假期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播放升旗视频,在情境创设中学生行注目礼、唱国歌,心中涌动的激情非同往昔。爱国主义的种子已经悄然撒播。攀升了教学的难点。
活动四设计理念:通过找一找,学生明白了在政府机关、校园、祭奠先烈陵园、运动员领奖台等地方国旗高高飘扬。了解到机关、单位、集体才能升挂国旗。绘本中的情境较为常见,通过议一议不少学生都遇到过,但却不知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一环节也是本课回归生活的重要支点。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和补充,引导学生爱护国旗和国徽,并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欢欢喜喜庆国庆人教部编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欢欢喜喜庆国庆人教部编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14a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8.png)
新中国旳生日
68 标题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旳家乡是八路军抗日 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旳“扫荡”,王二 小是小朋友团员,他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 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 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 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旳 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旳乡亲,把 敌人带进了八路军旳埋伏圈。忽然,四面八方 响起了枪声,敌人懂得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 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 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我们都会用是那 些方式纪念革命先 烈呢?
• 升国旗时,你旳心情怎样? • 升国旗时,你是怎样做旳?
激动 立正,行注目礼
重 大 国 际 赛 事
国际维和
联合国大厦前
杨利伟叔叔在 太空展示国旗
国徽
祖国永远 是我们强 大旳后盾
国旗、国徽代表着国家,它 是这么旳主要,我们一定要尊敬 它们。你打算怎么做呢?
这时应该怎么办?
庆贺我们共同旳节日
标题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国庆阅兵
我们应该对这些节日还在工 作旳叔叔阿姨说些神马呢?
亲爱旳叔叔阿姨,你们辛劳了!
谢谢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庆喜庆国庆庆典》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庆喜庆国庆庆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c1df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4.png)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庆喜庆国
庆庆典》说课稿
导言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欢庆喜庆国庆庆典》,这是一本介绍国庆节的书籍。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庆节的起源和意义,以及一些庆祝国庆节的活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庆节的起源和意义。
2. 掌握一些庆祝国庆节的活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国庆节的起源和意义。
2.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庆祝国庆节的活动理解深度。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寻找答案的方式,让学生猜测本节课要研究什么内容,并引出国庆节的主题。
2. 探究国庆节的起源和意义
介绍国庆节的来历、历史以及国庆节的意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这些知识点。
3.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介绍一些庆祝国庆节的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等,以及展示一些国家庆典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参与庆祝国庆节,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研究了国庆节的历史渊源,掌握了一些庆祝国庆节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后的研究和生活中,更加珍惜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
请学生们回家后整理出国庆节的来历、历史以及意义,并将自己参加庆祝国庆节的活动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欢欢喜喜庆国庆》(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1、说教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新中国的生日”“认识国旗国歌国徽”“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调查身边的劳动者”。
学情分析
爱国主义教育比较抽象,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爱祖国、爱人民很容易成为空洞的口号。
如何让爱祖国、爱人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需要我们思考。
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如认认国旗、找找国徽、学学升旗礼仪等具体活动。
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尊严,理解国家象征的神圣,以此体现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并让学生懂得爱国要从实际行动做起,比如: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保持严肃,不随意讲话,身体不随意扭动;唱国歌时要有精神,声音洪亮,等等。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的诞生日,了解与新中国诞生相关的革命人物故事;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懂得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礼仪,并在日常行为上有所体现。
2、理解人人都在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国家是大家的,劳动者是值得尊敬的,为国家的强盛而自豪;学习安排国庆生活,过愉快富有意义的假期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国家意识,理解国庆节的由来及含义,崇敬革命英雄,并对其深怀敬意;能识别自己国家的象征,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并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会唱国歌,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
2.培养学生参加节日活动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资源,主动探索,能用自己的方式,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 1.理解国家是大家的。
和平时期,正是各行各业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得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国庆就是是庆祝国家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取得了发展,为此,我们值得去庆祝它。
2.引导学生理解国庆节的由来,培养他们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感激,理解国家象征的神圣性。
二、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题设计主要由浅显的国旗、国徽、国歌的认识深入到她们背后的涵义,走进为祖国献身的英雄儿女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深刻认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激发崇敬先烈、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倡导爱护国旗、国徽,爱唱国歌的实际行动。
教学与活动策略:
选择或重组使用本课教材,适当拓展延伸。
五个板块主题的活动从说、听、演、找、议、写相关环节参与体验中层层递进。
活动一:“我会说”,说说国旗的样子认识国旗;活动二:说一说国旗上的图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听一听烈士的故事走进国旗背后的故事;活动三:朗诵儿歌表达颂国旗敬国旗的情感,演一演升旗时的礼仪以及情景模拟升旗仪式;活动四:升降国旗,找一找国旗的身影,如何对待身边的国旗、国徽;活动五:播放“祖国新貌”组图,小组议论:我爱国我做些什么?做一做:最想做的事写下来——做最好的自己,践行我爱祖国妈妈。
导入设计意图:猜谜设计贴近低段儿童心理,激发趣味,自然切入主题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揭示新中国生日日期,板书、板题动态生成。
活动一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国旗、国徽图案,认识国旗、国徽。
激发学生自主读图识辨能力。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起点展开教学,提高实效。
让学生大胆猜测,说一说国旗的相关知识,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活动二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个说,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了解国旗、国徽图案象征意义。
通过王二小、黄继光、赵一曼几位烈士故事,走进中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炮火纷飞的年代,“国旗的鲜红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深入心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新中国的生日来之不易。
突破教学重点。
活动三设计意图:捕捉课堂情感的高潮,巧妙宣泄在儿歌诵读中。
将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推向一个崭新高度,深刻地领悟高尚的爱国情操。
播放升旗视频,在情境创设中学生行注目礼、唱国歌,心中涌动的激情非同往昔。
爱国主义的种子已经悄然撒播。
攀升了教学的难点。
活动四设计理念:通过找一找,学生明白了在政府机关、校园、祭奠先烈陵园、运动员领奖台等地方国旗高高飘扬。
了解到机关、单位、集体才能升挂国旗。
绘本中的情境较为常见,通过议一议不少学生都遇到过,但却不知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一环节也是本课回归生活
的重要支点。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和补充,引导学生爱护国旗和国徽,并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活动五设计理念:
通过祖国新貌图片展示,一个繁荣发达、和谐美丽的中国呈现在学生面前,祖国自豪感、荣誉感油然而生。
在《十月是你的生日》悦耳乐声中,“我爱我的祖国”幼苗破土拔节。
写一写:做最好的自己顺理成章,发自肺腑。
四、说板书设计
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