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评课稿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等奖1、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亚欧大陆的中央地带,有一片黄色的荒原——塔里木盆地。

这是一个风沙主宰的世界,极度的干旱让这里成为地球上一个荒凉的角落。

胡杨,一个曾经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海边的树种,却在这里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当烈日把沧海变成沙漠,当沙漠将森林吞噬,当人类放弃家园时,只有胡杨仍然执着地守候着生命最后的希望。

)配音乐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s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西风胡杨》,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第二课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我从说课的几个基本环节分析本课时。

说教材: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选编了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为我们展示出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西风胡杨》这篇课文中一幅幅凄美壮丽的画面,一句句豪情飞扬的文字,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借这篇感物咏志之作,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使人陶醉,给人震撼,不仅要热爱,更应该去保护。

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具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有了初步的语文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农村学生,或达不到大的阅读量,或没有宽泛的资源,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根本不知胡杨具体形态,所以,感官的直接调动和想象能力的运用,都成为学习的障碍,并且学生理解的写作意图有一定的难度。

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段特点以及单元编排和教材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并体会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3、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胡杨的特点及对胡杨深情的爱。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
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教师资格证复试合议教案
1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重新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可以写下15个字,掌控12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四个自然段,背诵2、
3、4自然段中的一段;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4、认知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高度关注;
5、协助学生学会批评。

2学情分析
在语文自学中,学生通常都不太注重复习,独立自主自学能力差,对于一篇课文的字、词、句、篇的重新认识、认知都创建在老师的鼓励下,综合写作能力差。

相对于这篇课文来说,学生对于胡杨和关于课文中提及的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都就是陌生的。

学生认知作者的文学创作意图存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介绍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重新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可以写下15个字,掌控12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四个自然段,背诵2、
3、4自然段中的一段;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4.1.2学时重点
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1.3学时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有感情地朗读出胡杨之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西风胡杨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西风胡杨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西风胡杨语文S版一、教材剖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潘岳2021年为思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维护的西域文明,而专门撰写的。

作者以深邃的目肖和睿智的笔触描画了被称为〝沙漠神树〞的胡杨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沉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誉,表达了他对环境维护事业的关注。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诵.品评课文,了解胡杨的特点。

3.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经过自学,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借助课件演示,让先生对西风胡杨有更笼统的看法。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说话法、观察法、自学法。

四、教具学具预备教学挂图〔课件〕。

五、上课时间月日六、教学进程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让先生观看胡杨的图片,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读课文,处置生字词。

1.自在朗诵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讨教同窗,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先生独生字,依据先生掌握的状况,给予适当的指点。

初读课文,全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精读课文,深化了解课文内容。

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先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新鲜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

引导先生了解有关的数据〔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先生了解有关的数据〔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先生了解有关词语。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先生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上去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②它们生前……死后……3.引导先生了解写法。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了解西风胡杨的特点。

2024《西风胡杨》说课稿范文

2024《西风胡杨》说课稿范文

2024《西风胡杨》说课稿范文《西风胡杨》是2024年文学课程的一篇优秀作品,下面我将就这篇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西风胡杨》是一篇描写北方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短篇小说。

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描写,作者展现了胡杨树的坚韧与生命力,以及它在干旱地区对居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胡杨树展现出的生命力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思考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西风胡杨》这篇短篇小说时,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导读法:通过简单的导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2、朗读法:通过朗读整篇文章,帮助学生感受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提高学生对篇章结构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思考和解读。

4、情景再现法:通过模拟胡杨树的风景和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胡杨树的图片,以及相关的地理和民族文化资料,用以辅助学生对胡杨树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用以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1、导读与朗读:首先,我通过引入胡杨树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这棵特殊树木的兴趣。

然后,我进行整篇文章的朗读,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味和情感的表达。

2、讨论与解读:接下来,我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细节和情节,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

3、情景再现:在讨论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些情景再现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胡杨树的风景和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深入感受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4、阅读扩展:最后,我将给学生推荐一些与北方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有关的书籍和电影,以便他们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对这些话题的认识。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教学设计9《西风胡杨》教学冃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4、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掌握12个词语;5、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课文重点;课文第2、3、4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课文第2、3、4自然段。

读说结合点:假如你是上游的人们,面对胡杨的艰难命运,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课前准备:1、阅读课后“指南针”,在“指南针”指导下进行质疑;2、阅读课后“学习链接”,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胡杨林的一些照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看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散文,是写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生命。

请大家观看胡杨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屏幕,出示胡杨图片1)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就是潘岳笔下的《西风胡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描写胡杨的文章。

师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西风胡杨》。

2、了解作者。

(课件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课文朗诵,看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课件3)(或:学生默读全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全班一起朗读第一段。

你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课件4)(胡杨是秋天最美的树, 胡杨生长在沙漠,是古老的树种,全世界的胡杨树绝大部分在中国塔里木,很珍贵。

)2、出示句子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卅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

⑵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胡杨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并且对人类的帮助是很大的,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⑶全班一起朗读这句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1、多媒体出示胡杨的生 存环境,引出第一自然段 2、作者笔下,胡杨是一种的 树?详细引导学生学习第 2 自然段后,用相同的方法学 习第 3、4 自然段。3、引导学生发现 2-4 自然段在结
构上的相似之处,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4、指导有感 情地朗读 2-4 自然段。5、写一句赞美胡杨品格的话。 1、作者在这一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2、阅读第 2- 4 自然段,在关键的文字上圈圈画画,写上自己的感受。 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结合课文说说,作者 为什么要赞美胡杨?4、有感情地朗读 2-4 自然段 5、 学生写一句赞美胡杨的话,并有感情地读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理解字词句子,理解段落的结构 特点。并能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感受,练练笔。
1、用真实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我
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图杨留给自己的印象是美,
有的学生说胡杨已经伤痕累累,太可怜了!还有的说胡
课例研究综 杨在沙漠中很孤独!……进而出示有关于作者潘岳的简

介和“帮你了解”两个补充内容为学生后面理解作者
的情感做铺垫。
差,对于一篇课文的字、词、句、篇的认识、理解都建
教材分析 立在老师的引导下,综合阅读能力差。而且对于课文很
少开动脑筋提出什么问题。读书有唱读的坏习惯,改不
过来,指导朗读是每篇课文的重要教学环节。课堂气氛
不够活跃,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相对于这
篇课文来说,学生对于胡杨和关于课文中提到的塔里
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都是陌生的。学生理解作者
3、还有我发现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 同,内容相似,就有了我先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内容, 三、四自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想法。在讲解第二 自然段时,从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入手,帮助他们深刻理 解胡杨的品质。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关注学 法,讲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段的学法,回答问题的 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三、四个步骤,我又用 PPT 完整地 展示学法,在明确学法后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

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案例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3、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8个字,掌握14个词语;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

三、课前准备:1、阅读课后“学习链接”,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胡杨林的一些照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引导学文1、“学习链接”向我们介绍了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读“学习链接”。

2、学法指导:学习第46页“指南针”,学会质疑。

读书时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对我们深入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3、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其学习目标是: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小组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4、阅读第2、3、4自然段(1)你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胡杨的?(2)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赞美胡杨?(3)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5、阅读5、6自然段(1)说说你从这部分内容中知道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而担心?6、自由读第7、8自然段(1)理解“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三天。

”。

说说“祈求”是什么意思?作者恳切希望的是什么?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齐读“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泪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这句话,自由发言,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朗读第8自然段,说说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

(四)赏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加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使用不同的语气。

(五)总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对胡杨坚韧、无私、悲壮的品格产生了敬佩之情,因为它们不仅是一种顽强古老的树种,它们还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而且,我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定会十分关注胡杨的命运,如果你是“上游的人们”你会怎样做呢?同桌相互说说,大家再发言。

教师备课手册:《西风胡杨》教案

教师备课手册:《西风胡杨》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以《乌鸦喝水》为素材引言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教师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以《乌鸦喝水》为素材,设计一节有趣、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文课,以期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故事《乌鸦喝水》,学生能够:1. 了解寓言故事的类型和特点;2. 理解故事情节和主人公乌鸦喝水的遭遇;3. 学会使用有效的口头表达方式来描述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思考;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及其中寓意;2. 学生能够使用一定的口头表达方式来总结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思考;3. 学生能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写作创作。

教学准备1. 故事《乌鸦喝水》的阅读材料;2. 讲解寓言故事的参考资料;3. 一份课堂讨论的提问清单;4. 讲解语文写作的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课前板书“一带而过”的概念。

教师解释并示范“一带而过”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动作。

2. 教师简单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及特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寓言故事的形式和意义。

第二步:阅读故事1. 教师向学生朗读故事《乌鸦喝水》,并提出问题:“你觉得乌鸦为什么会被带子卡住?”2.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第三步:课堂讨论1. 教师提问:“你觉得乌鸦该怎样才能喝到水?”2.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多角度的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

3. 教师提醒学生,在发言时要注意礼貌和表达的清晰度。

第四步:总结故事1. 教师以问题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来总结故事情节,并尝试给故事寓意起一个名字。

2.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分享总结结果,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来纠正和补充。

第五步:语文写作1. 教师分享语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要素和技巧,同时提供学生写作创作的时间。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西风胡杨》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执教者:温燕玲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质疑,汇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前置性作业(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西风胡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

(点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走近其貌不扬却感天动地的胡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胡杨不朽的生命,感受胡杨永存的精神。

二、对话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小研究”分小组交流讨论。

(每个问题三分钟)2、指定三个小组逐一汇报以下三个问题:①课文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胡杨的哪几个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与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交流。

②课文第三、四部分你读懂了什么?写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③拓展延伸:如果你是文中提到的“上游的人们”,你会怎样做?你还找到哪些与胡杨相关的知识。

3、每个小组成员汇报完后,马上与其它小组成员交流、质疑、探讨。

4、待小组汇报完毕,其他要补充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5、师随机板书。

三、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小组汇报,讨论与交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胡杨所表现的不朽的精神,让我们铭记胡杨的精神,用胡杨的精神鞭策自己,做一棵顶天立地的胡杨。

板书设计:9、西风胡杨最坚韧勇士最无私战士最悲壮壮士热爱、赞美同情、关注教学反思:《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关注和赞美之情。

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

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

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标题: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西风胡杨的故事,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西风胡杨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炼关键信息,进行文本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1. 西风胡杨的故事书籍或故事文本。

2. 学生课桌椅的调整,以便于小组合作。

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西风胡杨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复习故事的基本情节。

二、阅读理解(2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西风胡杨的故事。

2. 分发阅读理解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他们的答案,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2. 分发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答案。

2. 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3.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西风胡杨故事中所传递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讨论自己对西风胡杨故事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西风胡杨的生长环境和保护现状。

2.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探究西风胡杨的生长条件和适应能力。

《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及反思

《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及反思

《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西风胡杨》,文章描绘了胡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和坚韧精神。

教学时,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以及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人生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胡杨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课文学习(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胡杨树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文练笔(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练笔要求:请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描绘一种你喜欢的自然景观。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笔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 课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西风胡杨板书内容:特点:顽强生命力、坚韧精神象征: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描绘一种你喜欢的自然景观。

答案:略2. 从胡杨树身上,我们可以感悟到哪些人生哲理?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随文练笔,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从胡杨树身上感悟到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人生哲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西风胡杨》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奇特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3、课件或挂图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大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2019-2020学年最新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2019-2020学年最新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教学 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4.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1西 风 胡 杨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

[句导读:开篇交代了胡杨悠久的历史和生长的环境。

“只生在沙漠”表明胡杨生的长环境很艰苦,是沙漠植物。

]2[①本句指出了胡杨的哪些特征?]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

[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说明了什么?]3我去过塔里木。

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mǎ)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句导读: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胡杨林,二者相互映衬。

作者运用具体数字,说明了沙漠的辽阔和胡杨林的广袤。

][③“一边……一边……”说明了什么?]4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出了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主要生长在塔里木。

1知识点详解 ☜2 ①生存环境是沙漠,生存历史悠久。

3 ②说明了胡杨的主要生长地点比较集中。

4③说明了胡杨林生长的恶劣环境,赞扬其顽强的生命力。

胡杨,是最坚韧(rèn)的树。

5[④本句指出了胡杨的一个什么特点?]胡杨的根茎(jīnɡ)很长,6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❶的流沙❷,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

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shì)度的炙(zhì)热中耸(sǒnɡ)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suǐ)的斑斑盐碱(jiǎn),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句导读:介绍了胡杨的生长特点,从中“我”感受到胡杨能适应沙漠恶劣的环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它能生存一亿三千万年的原因。

《西风胡杨》语文教后反思教案

《西风胡杨》语文教后反思教案

《西风胡杨》语文教后反思教案
《西风胡杨》这一课要求学生了解胡杨的特点,领会作者仔细观察,运用对比,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将质疑的方法教给学生。

例如;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借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问,逐步学习了解总起句和中心句。

再用同样的方法学校第二、三自然段,由于初次训练,费时较多,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本课的教学。

但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学会了质疑的基本方法。

虽然预设任务没有完成,但效果令人欣喜。

另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坚韧、无私、悲壮”这三个拨动心弦的词语,利用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图片,适时引导,把学生的认知愿望和情感完全激活了。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形式多样的批注法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调动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
崔春丽
10月24日,我们六年级语文老师去工业路小学听了李采杰老师的一堂语文观摩精品课,还有老师的一堂随堂课《花边饺子里的爱》。

李老师执教的是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西风胡杨》。

整堂课教师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听后,受益匪浅。

主要优点:
1、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

教师能抓住易错的字指导学生认清字形。

3、学生读书的层次性强。

从初读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内容,到细读文本,体会感悟胡杨的品质,一环紧扣一环。

4、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较好。

教师善于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胡杨的精神;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体现了朗读的指导过程。

朗读形式多样,自由读、默读、男女对读、引读、配乐读等,整堂课书声琅琅。

建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读”在语文课堂上也越来越"热”。

这比以前的阅读教学多分析、少朗读的情形要好,但朗读的目的性不强;读悟分家,朗读的层次性不够.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受文本,品味文章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了李老师的课,我既学到了新知,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确定了自己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

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2、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备学、交流、提升的学习方式。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争取每一堂课做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而不是教师去灌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去影响,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