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史学概论 庞卓恒
历史学专业课程简介
历史学专业01023001中国古代史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144—8—1、2】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的社会历史是怎样从原始社会开始,经过奴隶社会而进入封建社会的。
重点讲述中国封建社会各个王朝的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和文化史(含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展现中国封建社会产生、发展、繁荣、停滞以至衰落的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历史•先秦至前清》四卷本,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中华书局出版01023002世界古代史 World Ancient History 【96—6—1、2】内容提要:本课程涉及原始社会史、奴隶社会史和封建社会史。
原始社会的重点为:人类的起源和形成;原始社会的发展分期和国家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重点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阶级关系的变化与阶级斗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发展状况。
封建社会史的重点为:封建社会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是如何形成、发展和解体的。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世界历史》(古代部分)吴于廑主编高等教育教出版社01023003中国近代史 Modern Chinese History 【72—4—3】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 1840年一 1919年间的历史。
包括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十个重大的历史活动及事件。
通过对这些历史活动的分析和阐述,总结出近代中国的两大主旋律,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进而帮助学生认清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道路,理解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01023004世界近代史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108—6—3】先修课程:世界古代史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的是从 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到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历史。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庞卓恒。
目录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第二节历史学的社会价值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第四节《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第一编历史学的本体论第一章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第一节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第二节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第三节唯物史观怎样指导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第四节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偏颇,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第一节偏颇、诘难和困惑第二节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倾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教训第三节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第三章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第一节什么是规律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第四章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第一节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第二节社会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第三节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和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的发展第四节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第五章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一节探索中的进展和困惑第二节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第三节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看历史动力第四节怎样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发展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第二编历史学的方法论第六章历史研究方法第一节史学方法论的内涵和两类史学方法的区分第二节技术性方法第三节导向性方法第四节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和互补关系第七章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第一节什么是史料第二节史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三节史料的鉴别第八章新史学方法第一节比较史学方法第二节计量史学方法第三节口述史学方法第四节心理史学方法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第九章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第十章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第十一章历史认识的检验和历史真理的求索后记总结历史含义:1,人类过去的经历2,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3,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史学概论》英文名称:Outline of Historiography课程类型: 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0学分:3适用对象: 历史学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史学是一门对各种具体的历史研究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就必须掌握或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而《史学概论》则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了解。
《史学概论》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之学、基础之学,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骨干基础课。
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促进学生初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为其步入历史研究的殿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1)在科学系统地阐述史学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2)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3)结合史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格培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成才,有所作为。
授课重点不在于详细讲述基础知识,而在于介绍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正确观点和多种途径及方法。
课堂讲解将贯彻“史论结合”与“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对各种论点和重点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和讨论,深刻理解历史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进一步发现和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理解相结合、史论结合、课堂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教材与读参考资料相结合,老师讲解与自学看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史学概论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它由庞卓恒等撰写,以《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为基础,总结分析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是中国现代史学的一部杰出的著作。
本文以《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为标题,详细介绍和评析了《史学概论》的内容体系,以期为史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史学概论》内容体系介绍《史学概论》由庞卓恒主编,内容共5卷,分为“第一卷中国古典史学、第二卷中国近代史学、第三卷中国现代史学、第四卷世界古代史学和第五卷世界近代史学”五个部分,共计824页。
1.一卷中国古典史学:包括古代史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学派、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学者及其代表著作和古代史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发展与发展趋势;2.二卷中国近代史学:包括清末近代史学发展的总述、中西学术交流的总述、中国近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性著作以及中国近代史学研究方法等,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史学诞生以来的发展趋势和中西方学术交流的发展历程;3.三卷中国现代史学:包括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概述、中国现代史学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作、经典史学著作等,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史学发展趋势,也概括了现代史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内容;4.四卷世界古代史学:包括世界历史的发展线索、古代文明的交流及其本质特征、世界古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作等,主要介绍了世界古代史学发展趋势及其学术特点;5.五卷世界近代史学:包括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线索、世界近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作、世界历史的重大变革、经典著作等,主要介绍了世界近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学术特点。
二、《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史学知识,对于史学研究者而言,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1. 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史学概论》记录了中国近代以来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2. 从理论方法研究角度来看,《史学概论》论述了古代史学的基本理论、近代史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深刻的把握史学的基本原理;3. 从学术交流角度来看,《史学概论》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代史学以及世界古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作,史学研究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及世界史学发展的脉络和中西方史学文化的融合;4. 从经典著作角度来看,《史学概论》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史学及世界古代史学的经典著作,可以从中及早了解中国及世界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史学研究者提供很好的参考文献。
史学概论书目
1.李大钊:《史学要论》,《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4.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王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6.(法)J.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美)乔伊斯.阿普比尔等:《历史的真相》,刘北城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9.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0.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伊格尔斯、帕克主编:《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与理论》,陈海宏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
13.(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博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年版。
14.(英)波普(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6.(英)波珀(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7.(美)亨普耳:《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8.(美)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张星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9.恩格斯:《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48-458页。
20.庞卓恒:《中西文明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转载其中第2节;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史学概论-庞卓恒 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庞卓恒版-部分名词解释汇编1.历史:狭义的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
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2.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3.历史科学: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
4.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
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
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
在这一学派中,涌现出大批硕果累累的著名史学家,使兰克模式整整支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而兰克本人则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
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
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
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60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5.客观主义史学: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以“如实直书”为基础2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3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客观主义史学积极参与了19世纪西方社会普及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这是它的基本贡献。
除此之外,客观主义史学家们积极倡导和运用的史料考证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史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史学概论复习知识点筑波千鸟整理前言:本复习知识点,根据《史学概论》(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分类整理。
前面加*的知识点可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掌握。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学的本体论: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移情式领悟方法:移情式领悟方法也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柯林武德特别倡导这种方法。
填空题:历史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它包含着一般哲学具有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这样三个部分。
法国年鉴学派是西方新史学中持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突出代表者之一。
他们反对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史学把政治领袖等精英人物及其思想、动机视为主宰历史进程的力量,认为决定普通大众物质和精神状态的“长时段”结构才是决定历史面貌的根本力量。
唯物史观所说的“物”,不是机械唯物论者所说的人之外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经济环境,而是人自身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
简答题:历史学的社会作用:①“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②“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③“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特点:①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强调一切历史话题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
②由于它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有规律的。
“后现代主义”倡导者米歇尔·福柯的主要看法:他证明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主流思想体系确认的人性、理想、真理、疯癫、责任、惩罚、权利、社会等等观念的含义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认为真理与谬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并无静止不变的分界线。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时:54使用教材:《史学概论》参考教材:姜义华、瞿林东《史学导论》;白寿彝《史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历史专业必修课程。
须学生具有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基本知识,及在相关专业学科如文献学、目录学、史学史等课程的学习中打好良好的基础,由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才能对史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具备更广阔的视野。
其教学目的为:1、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具体内容:史学概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文字史料: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辑佚学、考据学、训诂学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当代史学如计量史学及其方法,比较史学及其方法;历史学与自然科学、文学、哲学等关系;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史学著作的内容和形式;史学著作的体裁及其演变史学著述的体例;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学的功能,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
2、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梳理清楚各种理论的源流脉络,另一方面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
3、史学概论这门课程是对史学的概要论述,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史学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科起到补缺的作用。
二、课程定位史学概论则是历史学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但史学概论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起步晚;课程理论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大的较确定的体系,也较零散。
但也正因如此,有关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的分歧很多,讨论也较热烈,逐渐趋向形成共识。
有人主张本学科可作为历史专业的入门课,应是历史系学生跨入研究领域的入门或向导。
但仅此是不够的,我们更多地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史学领域和未来目标,应以历史学为对象,着重研究历史和历史学中带有共同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使学生从总的方面,对史学有一个概括了解,了解在史学内部曾经出现过什么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的程度及应该继续工作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1、突出历史学研究实践的“典型”与“前沿”。
史学概论_庞卓恒
)史事的考证这是鉴别史料工作的内考证。
其方法有:求源法;反证法;旁证法;还有适当地运用理证法。
历史学方法论(3)新史学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史学领域出现了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或“社会科学式的历史学”的诞生和发展。
与之相应的新史学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新史学方法一、比较史学方法(一)比较史学方法的内涵及其兴起我们这里所说的“比较史学方法”指的是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比较系统的历史比较考察则是从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时代以来开始出现的。
而马克思则为科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
历史比较研究在专业学科里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并得到史学界承认,是从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比较史学之父”马克·布洛克开始的。
(二)比较史学方法的技术性规范和导向性原则从形式上看,比较史学方法属于技术性方法,它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性规范。
主要是“共时性”原则和“历时性”原则。
同时还要以科学的社会历史观等导向性原则作为全称前提。
(三)比较史学方法的应用价值1、比较史学方法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察同察异求规律2、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民族偏见。
二、计量史学方法(一)计量史学方法兴起的背景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二)诞生与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方法的诞生时间,可以认为是在20世纪50年代。
(三)计量史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与局限应用价值:1、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地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2、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
史学概论庞卓恒读后感
史学概论庞卓恒读后感《史学概论》是一本介绍史学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著作,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庞卓恒。
这本书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史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让读者可以了解到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学对于人类文化与社会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历史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这本书的篇幅清晰,内容丰富。
庞卓恒从历史学的起源、史学的学科体系、史学方法的演变等多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史学的重要概念和思考。
同时,在讲述史学的基本概念的同时,作者还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来阐述这些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使书中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历史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历史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历史的方向和趋势。
同时,历史也是一个多角度的概念,因为不同的学科和视角,往往会有不同的历史诠释。
这样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在研究历史时更加谨慎地对待,也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
我认为这本书对于希望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书。
史学概论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史学,不仅阐述了史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还介绍了史学的具体实践方法,让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史学,进而更好地开展史学研究。
此外,作者在讲述史学概况的同时也不惜使用了大量丰富的案例,实际操作将内容变得容易理解。
这些案例中也体现了不同学者对于历史事实的不同评价与解释,为读者拓宽了研究历史的思路和思考方式。
因此,我认为《史学概论》对于历史学者,历史爱好者等有浓烈的指导意义。
总之,庞卓恒的《史学概论》是一本全面、深入、有指导意义的好书,对于不同层面的读者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通过对历史学学科的系统介绍,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的本质,了解历史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也能引导学者对历史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12年度)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401108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应专业:历史学(师范类)课程简介:“史学概论”是关于历史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课程。
课程总学时:54(50讲授+4实践)授课教材:庞卓恒主编《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教育部推荐教材。
参考书目:著作类:(1)、侯且岸:《当代中国的“显学”——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与思想新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陈其泰:《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苑出版社1999年。
(4)、彭卫:《穿越历史的丛林》,三联书店1997年。
(5)、(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6)、金观涛、刘青山:《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7)、陈启能:《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3年。
(8)、贾基松、沈斐凤:《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9)、(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王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10)、张艳国编《史学家自述》,武汉出版社,1994年。
(11)、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
(12)、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年。
(13)、红旗杂志社编《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红旗出版社1983年。
(14)、中国社会科学历史所编《历史科学的反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15)、许凌云:《读史入门》,北京出版社1984年。
(16)、白寿彝:《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7)、赵吉惠:《历史学概论》,三秦出版社1986年。
(18)、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史学概论》教材
1、庞卓恒、李学智、吴英等主编:《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3、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
4、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
5、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等著:《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6、杜经国、庞卓恒等:《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7、葛懋春,项观奇:《历史科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8、贾东海、郭卿友主编:《史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9、赵吉惠:《史学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
12、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14、王尔敏:《史学方法》、《二十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广西师大出版社
15、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的历史论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6、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姚太中、程汉大:《史学概论》,东方出版社。
史学概论
《历史概论》是庞卓恒于2006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
内容有效性本书是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它主要由历史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构成。
本书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着重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历史本体论和方法论。
它强调唯物史观是“研究现实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从劳动发展史中寻找认识整个社会历史的钥匙”的理论。
其核心是劳动发展史和生产力发展史。
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生产和交换能力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维规律由低到高。
在此基础上,吸收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科学哲学的最新积极成果,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
本书是一本带卡片的书,结合网络课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介绍了大量的笔记和视频资料,特别是讲解了唯物史观的关键问题。
制作了“研讨会”的特别视频,供学生参考。
本书是高等教育历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邻学科本科生的选修课。
[1]书目录第一节为什么要学历史第二节历史的社会价值第三部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导论第四部分是《历史概论》的基本内容第一部分是历史本体论第一章是潜科学的科学史第一部分是以命运神学为指导的古代历史第二部分是人文理性史指导下的近代史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引导历史成为真正的科学第四部分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偏见,迎接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坚持历史的科学指导第二章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中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第一节偏见、质证与混淆第二部分,简单化、机械化、教条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教训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第三章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第一节法律是什么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第四章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局限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一节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社会历史阶段的跨越与非跨越第三节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与人驾驭自然能力的发展第四节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第五章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第一部分是探索中的进展与困惑第二节最终权力、直接权力和共同权力第三部分论述了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0901史学概论
3、现代史学的结构体系 (1)赵吉惠的划分
史料 (基础层次)
历史文献
考古资料
甲骨文金文
口碑资料等
历史过程与 规律的叙述 (中间层次或主体层次)
专史 边缘学科 区域史 国别史 (政治、经济 通史 断代史 (交叉学科 (通史的、 (通史的、 制度、思想 (一般的、 (一般的、 、跨学科、 断代的、 断代的、 文化、科技 专门的) 专门的) 中间学科) 专门的) 专门的) 军事等)
2、两汉时期 (1)“君权神授”的帝王 中心历史观 此为古代“天命”史观的 人化与演变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谶 纬迷信思想,提出“君权 神授”理论——“君权神授” 的帝王中心历史观:“国 君”、“天子”是“天意” 的执行者 “正史”以帝王将相为中 心
董仲舒 景县、枣强县) (景县、枣强县)
(2)“三统三正”的历史观 《春秋繁露》:“三代改正,必以三统。” “三正”:夏商周之正朔 “三统”:黑统、白统、赤统 改朝换代即为三统之变的历史循环
四、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史学与哲学 哲学是史学的灵魂与指导,为史学研究和发 展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 史学为哲学提供进行理论概括的具体事实与 丰富材料 中国:司马迁父子《论六家之要指》 西方:神学史学——人本主义史学(文艺复 兴时期)——理性主义史学(启蒙运动时 期)——结构/功能主义史学
(二)史学与文学 史学为文学研究或创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背景 材料,增加文学的科学性和真实感 文学为史学研究或撰述提供表达的艺术手法, 增强史学的魅力和可读性 文学也丰富史学,为历史研究提供生动、具 体的材料,如 《诗经》《楚辞》《红楼梦》
(3)重视经济发展的历史观
• 管仲:“仓廪实而知礼 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司马迁: •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 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 而 。故 , , 。 而 , 而 , 而 。
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1、“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先生强调史学家应该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一生为之努力。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见《金明馆丛稿二编》。
)2、四把钥匙邓广铭先生提出目录、职官、年代、地理为治史的四把钥匙。
(见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3、历史的含义通常所说的“历史”实际上有三层含义。
一层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第16页。
)4、历史意识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所谓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第2页。
)5、人类产生历史意识的原因在于: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第3页。
)6、[3]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利害关系,对先辈留下的历史遗产的取舍标准也各不相同。
人们必然要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先前各个时代的不同阶段的人们的历史活动,做出不同的阐释和评价;那些阐释和评价,必然要通过历史著述或口耳相传的途径,不知不觉地在不同阶级的人群中形成不同的历史传统意识,进而对他们的现实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都要运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认识或历史传统意识为自己的现实利益服务。
……[4]因此,任何一种历史认识或观点都必然要在现实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
同一种历史认识或历史观点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中会引起不同的反响。
与人们现实生活利害关系涉及越深的历史观点,引起反响就越强烈。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第3-4页。
)7、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承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在先前各代人奠定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因此也就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留下的遗产加以继承或更新,由此就产生了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
小度写范文[史学概论2014]庞卓恒 史学概论模板
[史学概论2014]庞卓恒史学概论史学概论复习绪论一、名词解释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二、列举1各种历史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进化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循环论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2最基本的几种历史观(1)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2)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3)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
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
史学概论庞卓恒
历史学本体论(1)第一章历史学从潜学科发展成为科学历程1、古代潜科学向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程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应该注意区别:潜科学将研究对象的表现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现代科学史将研究对象的表现归因于客观存在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于实践中检验的知识体系。
2、史学经历了: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唯物史观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3、天命-神学史观(唯心史观)形成条件:1、经济条件差,必须与一定范围内的首领集团形成依附关系。
2、在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将原因归于命定。
3、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将天命观升华为统治神学,成为主体意识形态。
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被这种观念所支配,从而形成把天命神灵作为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变化的终极原因、共通之理的历史观念。
这种史观和史学的最根本来源是人们在以人的依附关系为总特征的狭小共同体内的生活体验。
4、人性-理性史观(唯心史观)形成条件:1、西欧特殊封建农奴制使农民、手工业者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财产独立成为可能。
2、农奴生产力的提高时自身力量不断加强为城关市民的产生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3、由于农奴人身独立成为可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是他们产生了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社会历史观由此,才促成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人性理性才是社会历史变化的终极原因。
【其中包括的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结构功能主义史观),其中要说一下科学主义史观,它对影响社会历史因素归于各种结构、法制、模式中,但却不能说明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且往往以人性、上帝意志为原因又陷入唯心主义。
】5、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普遍规律:人类自身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推动自己物质和精神的素质、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也推动自己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本章末尾讨论了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多元折中主义以及20世纪新史学、复兴叙述史、后现代主义史观的特点来引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的阐释。
唯物史观与《史学概论》教学
作者: 庞卓恒
作者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史学理论研究
页码: 66-68页
主题词: 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法;本体论;认识论;
历史科学;历史认识
摘要: 本栏是为配合高等学校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设置的。
我们希望高校老师们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史学概论》史学史、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历史教学法以及中外历史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建议、体会,也欢迎同学们参加讨论。
我们真诚希望,这个栏目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办得越来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本体论(1)第一章历史学从潜学科发展成为科学历程1、古代潜科学向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程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应该注意区别:潜科学将研究对象的表现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现代科学史将研究对象的表现归因于客观存在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于实践中检验的知识体系。
2、史学经历了: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唯物史观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3、天命-神学史观(唯心史观)形成条件:1、经济条件差,必须与一定范围内的首领集团形成依附关系。
2、在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将原因归于命定。
3、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将天命观升华为统治神学,成为主体意识形态。
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被这种观念所支配,从而形成把天命神灵作为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变化的终极原因、共通之理的历史观念。
这种史观和史学的最根本来源是人们在以人的依附关系为总特征的狭小共同体内的生活体验。
4、人性-理性史观(唯心史观)形成条件:1、西欧特殊封建农奴制使农民、手工业者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财产独立成为可能。
2、农奴生产力的提高时自身力量不断加强为城关市民的产生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3、由于农奴人身独立成为可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是他们产生了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社会历史观由此,才促成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人性理性才是社会历史变化的终极原因。
【其中包括的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结构功能主义史观),其中要说一下科学主义史观,它对影响社会历史因素归于各种结构、法制、模式中,但却不能说明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且往往以人性、上帝意志为原因又陷入唯心主义。
】5、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普遍规律:人类自身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推动自己物质和精神的素质、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也推动自己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本章末尾讨论了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多元折中主义以及20世纪新史学、复兴叙述史、后现代主义史观的特点来引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的阐释。
历史学本体论(2)(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一、偏颇、诘难和困惑(一)偏颇由于唯物史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偏颇,因而使反对者有了诘难的把柄,是拥护者产生了困惑。
首先要明白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普遍规律。
这就是:人本身,或者说,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这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忽视了唯物史观的界说(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给予确切、简要的说明),在阐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或历史发展的动力时忽略了动力来自人本身的实践,而着重强调“矛盾就是动力”或“动力来自于矛盾”,强调历史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素质的发展是由各种矛盾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见物不见人”忽略了人自身的作用。
这样,历史发展规律就成了“矛盾”或“社会形态”自身的运动规律,人本身反而只是那个运动规律的“载体”了。
这样的偏颇理解,无论是用于指导现实的实践,还是用于指导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都往往导致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的不良后果。
(二)诘难由于我们对唯物史观的偏颇理解,使一些反对者有了诘难的机会其中,理论上,对唯物史观和它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加以诘难和抨击的突出例子便是波普尔的反论。
波普尔将唯物史观和它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曲解为命定论式的“历史决定论”,其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便是专门批判唯物史观的。
书中将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与宗教神学的天命论、宿命论和法西斯主义的种族决定论混为一谈,全都称作“历史决定论”,一起加以鄙弃。
波普尔用“五段论”来证明历史根本无规律可言,并由此断言“历史决定论”必然崩溃,其“五段论”是:1、人类历史的行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
……2、我们不可能用理性的或科学的方法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未来发展。
……3、因此我们不可能预见人类历史的进程。
4、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否定……建立像理论物理学那样的历史的社会科学的可能性,不可能有一种为历史预见提供依据的关于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
5、因此……历史决定论已走向崩溃。
我们应当纠正的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身就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任何人之外的神秘力量——包括抽象的概念或结构运动的神秘力量——支配的“规律”。
它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仅仅是指不以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肯定大多数人的物质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活过程决定的大多数人或显或隐的意愿,决定着历史的总趋势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终结局。
关于第二条,我们对任何事态发展的预测能够准确到什么程度,首先取决于我们队决定该事态发展变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掌握到什么程度,还决定于我们对决定该事态发展变化的“初始条件”掌握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反对唯物史观的突出例子是马克思·韦伯的反论。
韦伯认为唯物史观颠倒了经济状况和精神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认为“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这样的一些概念曲解为处于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之外的某些外在的经济条件,或自身的实际生活过程开始之前的某些既定的物质条件,而不是人们自己的生活实践过程本身,而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曲解,唯物史观不否定,这些客观的历史条件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但是每代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的。
存在决定意识,所说的存在是物质实践,而不是单纯的外部客观的物质条件,因此韦伯的颠倒只说是在误解了“存在决定意识”这句话的前提下所说的。
(三)困惑总的来看,过去对唯物史观的非难,都是由于我们的一些论著对唯物史观的阐释上存在缺陷,使人们对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理论产生困惑。
忽略了唯物史观本来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界说。
二、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倾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教训这种倾向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界说的偏颇理解,忽略了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但这一理解的产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1、马恩著作中的纯理论的阐释著作较少公开发表,且都是在20世纪以后才出现,对其的把握欠佳。
2、由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面临着夺取政权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问题,论证无产阶级夺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成为重点,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欠佳。
3、反对者非难的主要方面是物质性因素与精神性因素关系方面,而忽略了唯物史观的界说问题。
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唯物史观之所以被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理论体系来看,是因为它的前提或出发点是人,它的归宿点也是人。
这个人是“现实的人”(Real Men)“有生命的人”(Living Men)它的含义与唯心论者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者所说的抽象的人,“幻想中的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区别:1、它指的是能动性的人,是从事历史实践活动的人,而不是在历史发展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
2、它指的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3、它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
由于个人实践活动的发展,改造了客观世界也改造了主观世界,使个人对历史的发展所作出的改变能力越来越大,这样的人的历史发展过程被马克思指出是“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由此,马恩把历史最终归结为现实的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可以看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着、发展着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还是以想象中的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为前提,就成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的分水岭。
其实,人们常说的人性,不过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
人性必然要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的改变而改变。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包括他们的人性——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
历史学本体论(3)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一、什么是规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律。
从19世纪到20世纪,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什么是规律的问题,但是答案并不理想。
19世纪是认识宏观世界的经验自然科学全盛的世纪,也是基于从哲学上对经典力学定律的片面理解而兴起的机械决定论和实证主义的归纳逻辑在科学方法论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到20世纪,人类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推进到微观世界以后,发现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不可能按经典力学定律做出精确测定,只能做出统计概率性的描述,确认了“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而且从哲学上把“测不准原理”解释为对客观物体本身的“不确定性”的确认。
由此,决定论的确定性遭到怀疑和否定,非决定论受到青睐。
赫胥黎对孔德和密尔的规律定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表述为:规律就是“因果链条的不变秩序”。
但“因果链条”和“不变秩序”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则没有明确的答案。
波普尔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正确地对“进化过程”或“进化的‘不变秩序’”的描述与科学的“因果规律”的表述区别开来。
认为这是两类不同的描述。
只有包含了“因果链条”的“不变秩序”的表述,才称得上“因果规律”表述,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这种包含着“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规则”的全称判断,才称得上“因果规律”。
总之,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律”,实际上有两个类别: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然而,对于“规律”的认识过程,则有这样的认识: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科学认识的历史表明,人们大都是先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做出单纯的经验归纳,概括出经验规律,然后才进一步探寻到决定那些“不变秩序”存在的“因果必然性链条”,上升到对因果必然性规律的认识。
普通规律的认识:必须是能够从共同的因果必然性上既揭示出相同或相似形态出现的必然性,又揭示出相异形态出现的必然性的规律,才称得上是普遍规律。
何谓“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一元”就是作为“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物质实体及其特性。
“多因多果”就是指该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从而相应地产生出多种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