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PPT

统计学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PPT

发 展 水 平












均 长 均 展
发 量 增 速

长 度
水 量













长 均
速 发
度 展


平 均 增 长 速 度
长 期 趋 势 分 析








节 环
变 变
动 动
分 分
析析
不 规 则 变 动 分 析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
序列
特点
不可加性—不同时期资料不可加 时点 无关联性—与时间的长短无关联
间断登记—资料的收集登记
时期 可加性、关联性、连续登记
相对 派生性—由绝对数列派生而得 平均 不可加性
时间序列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指标分析法
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来揭示现象的发展 变化状况和发展变化程度。(水平指标,速 度指标) (二)构成因素分析法 通过对影响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分 析,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规律
例5.3 1962-1975平均每头牛月产奶 量
时间序列的分类
时间序列
绝对数序列
相对数序列 平均数序列
时期序列 时点序列
时间序列的分类
❖ 绝对数时间序列
一系列绝对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 基本数列
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 水
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 时期序列: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总量的排序 ➢ 时点序列:现象在某一瞬间时点上总量的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答案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答案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填空题1、时间指标数值2、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3、增长水平(或增长量)发展速度4、本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5、年距发展速度 1(或100%)6、几何平均法方程法7、同季(月)平均法趋势与季节模型法8、平均季节比重法平均季节比率法9、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平均数11、和差12、季节变动长期趋势13、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14、长明显1-5 A C C A D 6-10 A B A D B三、多选题1、CDE2、ABDE3、ABCE4、ACDE5、BDE6、BD7、ABCD8、ACE9、AE 10、ACE四、简答题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

答:(1)相同之处。

二者都是将具体数值抽象化,用一个代表性的数指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

(2)不同之处。

①计算的依据不同。

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则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②对比的指标不同。

一般平均数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对比的结果,而序时平均数则是时间数列各期发展水平的总和与时期项数对比的结果;③说明的问题不同。

一般平均数说明现象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上所达到的一般水平,而序时平均数则说明现象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

答:①时期数列中的指标值为时期数,时点数列中的指标值为时点数;②时期数列中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而时点数列中的指标值则不具有可加性;③时期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的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的长短则没有直接关系;④时期数列中的指标值是通过连续调查取得的,而时点数列中的指标值则是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的。

3、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答:(1)基本原则:保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

(2)具体原则:①时间长短统一;②总体范围统一;③指标口径统一;④计算方法统一;⑤计量单位统一。

4、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时间序列(平均发展速度)

第七章.时间序列(平均发展速度)

128.9 128.9 28.9 28.9
114.9 148.1 14.9 48.1
112.5 166.6 12.5 66.6
108.1 180.2
8.1 80.2
108.1 194.8
8.1 94.8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1.平均发展速度是现象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 均数。
2.平均增长速度是现象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 均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解:已知a0 15, a1 a2 a3 60, n 3,
则X 3 X 2 X n ai a0 0,即 i 1
3
X
2
X
X
4 0,解得X
1.151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两种方法的比较:
几何平均法:
an
n
a0 X G
方程法:X n X n1 X 2 X n ai a0 i 1
繁荣 116
1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拐点 114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衰退 拐点
萧条 拐点
繁荣 拐点
复苏 拐点
经济周期:循环性变动 年份
时间数列的组合模型
(1)加法模型:Y=T+S+C+I
计量单位相同 的总量指标
对长期趋势 产生的或正 或负的偏差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年距增长速度
ai ai1 ai 100﹪
ai 1
ai 1
ai a0 ai 100﹪
a0

第七章.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

第七章.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

1950-1998年中国水灾受灾面积(单位:千公顷)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按数列中所排列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绝对数数列
时期数列 (总量指标数列) 时点数列
相对数数列 (相对指标数列)
平均数数列 (平均指标数列)
时期序列与时点序列的区别
如果数列中变量反映现象在各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即为时期序列。 其特点是:第一,数列中各变量值可以累计相加。 第二,变量值大小随时间长短而变动。 第三,数据的取得一般采用连续登记的方法。 如果数列中变量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处的状态,即为 时点序列。 其特点是:第一,数列中变量值不能相加。 第二,变量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第三,数据的取得一般采用间断登记的方法。
【例】某商业企业2006年第二季度某商品库存 资料如下,求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库存额 时间 库存量(百件) 3月末 4月末 5月末 6月末 66 72 64 68
解: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库存额为:
66 68 72 64 2 67.67 百件 a 2 4 1
※间隔不相等 时,采用加权序时平均法
构成要素:
现象所属的时间
反映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数值
研究的目的
1、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状况和 结果; 2、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速度、 发展趋势和平均水平,探索社会经济 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据以对未来 进行统计预测;
3、利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时间数 列进行对比分析或相关分析。
要素一:时间t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②该企业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a 10000 12 .6 14 .6 16 .3 3 c 2200 b 2000 2000 2200 4 1 2 2 6904 .76 元 人

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

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

二、时间序列的种类
㈠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㈡相对指标时间序列 ㈢平均指标时间序列
(三)平均数时间序列:把一系列同类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 而成的数列,反映现象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化过程.
A、种类:静态、动态两种。 B、各期指标数值不可直接相加。
某地积累率及职工年平均工资资料 时间 2002 2003 2004 2005 积累率% 23.76 26.39 24.21 27.81 平均工资(元) 2200 2450 3010 3280
法也有所不同。
(1)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数。时期序列中的各观察值可以相 加,形成一段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所以时期序列的序时平均 数可直接用各时期的指标值之和除以时期项数来计算。
a1 a 2
an -1 a n
a
a1 a2 L an a n
a
i 1
n
i
n
根据表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计算2002—2006年的年平 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规模和总水平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 。
A、种类:时期指标时期数列;时点指标时点数列。 B、时点:“某一瞬间”日、 月(季、年)初、末。 C、间隔: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时间跨度 f;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数列 2004 2005 2006 2007 136515 182321 210871 257306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年份 GDP (亿元) 年末人口数 (万人) 人均GDP (元/人) 职工平均工资 (元)
2002 102398 128045 7997 12422 9371 2003a 116694 129227 14040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ai:各期发展水平;n:时期项数 n 10502 2004 136515 129988 16024 102398 116694 136515 182321 210871 2005 13926 149759 .8(亿元) 182321 130756 18405 5 16084 2006 210871 131448 21001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解法和趋势外推法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解法和趋势外推法
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解法和趋势外推法
• 时间序列:就是社会、经济、自然现象的数 量指标依时间次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数据。
• 时间序列就是以月、季、年等按时间顺序排 列的时间数列。
• 时间序列的基本特性: 目标函数数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起伏
交替,具备某种变化趋势。
哈佛大学珀森斯(Warren Persons) 最 早将其用于一般商情预测。
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效果很好。标准误差为151.7。
(4) 进行指数曲线模型拟合。对模型 :
yˆ t ae bt
两边取对数:
lnyˆt lnabt
产生序列l n y t ,之后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该模型。 最终得到估计模型为:
lny ˆt ln 3 0 3 .6 9 0 .0 6 2 7 t
y ˆt 303.69e0.0627t
yt TtStCtIt
三、时间序列的分解方法
(1)运用移动平均法剔除长期趋势和周期变化,得 到序列TC。然后再用按月(季)平均法求出 季节指数S。
(2)做散点图,选择适合的曲线模型拟合序列的长 期趋势,得到长期趋势T。
(3)计算周期因素C。用序列TC除以T即可得到 周期变动因素C。
(4)将时间序列的T、S、C分解出来后,剩余的
其中调整的 R2 0.9547 F ,632.6F 0.05(1,30),则 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效果很好。标准误差 为:175.37。
(5)通过以上两次模型的拟合分析,我们发现采用
二次曲线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因此,运用 方程:
y ˆt 5 7 7 .2 4 4 4 .3 3 t 3 .2 9 t2
7.2 样本序列具有非水平趋势的外推预测
y(1 )(1 .5 yy 0 .5y)/3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第7章 时间序列分析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学第7章 时间序列分析

【例7-4】 福建省部分年份年末全社会从业人数资 料如下,计算福建省10年内的全社会平均从业人 数
年份 人数/万 人 1997 2000 2002 2005 2007
i 1
1612.41
1660.19
1711.32
1868.49
2015.33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相对数和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先分别求出构成相对数或 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然后再进行对比即得相对指标 或平均指标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逐期增长量
a1 a0 , a2 a1 ,, an an 1
累积增长量
a1 a0 , a2 a0 ,, an a0
二者的关系:
⒈ a1 a0 a2 a1 an an1 an a0 ⒉ ai a0 ai 1 a0 ai ai 1 i 1,2,, n
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 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也称逐期发展速度,是报告期 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说明报告期水 平相对于前一期的发展程度 定基发展速度则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 期水平之比,说明报告期水平相对于固定 时期水平的发展程度,表明现象在较长时 期内总的发展速度,也称为总速度 年距发展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 平对比达到的相对程度
时间序列概述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1) 指标数值涵盖的时间长短一致
(2) 指标内涵、外延要一致 (3) 计算方法和计算单位、价格一致
现行价格:指产品在各个时间,地点、环节实现的价格。
可比价格:是为专门消除货币量中价格变动因素而设计的价格。
第二节 时间序列水平指标

统计学A第7章 时间数列

统计学A第7章 时间数列

a) 连续时点(日)数列:按日登记 例:某企业2月1—6号每天的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日期 职工人数(人)
a a n
1日 a1 98
2日 a2 100
3日 a3 99
4日 a4 101
5日 a5 108
6日 a6 106
则:1—6号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为:
98 100 99 101 108 106 102 (人) 6
3.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1)由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② 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 连续时点(日)数列:按日登记
a a.间隔相等(逐日登记) a n
af b.间隔不等(间隔登记) a f
f为每次资料持续不变的时间长度(天数)
2.1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第7章 动态数列 第2节 动态数列水平分析指标
2.1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第7章 动态数列 第2节 动态数列水平分析指标
3.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1)由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 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f a1 a2 an a a ; a n n f
例:某企业2006年上半年的月增加值
122000.0
126028.1 128928.9 126258.1
338000.0
345577.9 351943.1 358659.3
13.9
12.7 -4.6 25.1
16.8
17.5 20.2 21
16.8
16.9 15.9 17.8
狭义货币: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活 期存款。 广义货币:是狭义货币总量加上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 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

统计学基础-时间数列分析

统计学基础-时间数列分析
的平均数。又叫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 计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计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计算
二、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a a1 a2 an / n a / n
a为平均发展水平(序时 平均数) n为时期数 a1, a2 ,an为各期发展水平
逐期增长量之和 逐期增长量项数
累计增长量 发展水平项数-1
三、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 (一)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 1.发展速度: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是两个不同
时期发展水平的对比。
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 发展速度指标值总是一个正数。
• 注意
当发展速度指标值大于0小于1时,报告期水平低于基期水平 当发展速度指标值等于1或大于1时,报告期水平达到或超过 基期水平
意义 观察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可以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单位的发展水平,揭示其社会 经济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
一、时间数列的意义与种类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表现形式 基本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派生数列 1.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概念:又称绝对数时间数列,是由同一总量指标的数值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 体规模或总体水平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年度增长速度
年距增长量 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年距发展速度 -1
• 注意: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无直接换算关系,必须通 过发展速度才能达到换算的目的。
三、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 (一)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 3.增长1%的绝对值:是指在报告期与基期水平的比较中,报告 期比基期每增长1%所包含的绝对量,它是用增长量除以增长速 度后的1%求得。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2.间隔相等的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3.逐日登记资料的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4.具有可加性的时间序列是 ( ) A.时点序列 B.时期序列 C.平均指标动态序列 D.相对指标动态序列5.间断性的间隔不相等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 A.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平均 B.以数列的总速度按几何平均法计算 C.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平均水平加权平均 D.对各时点水平简单算术平均6.时间序列中的派生序列是 ( ) A. 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B.绝对数时间序列和相对数时间序列C.绝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7.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8.某企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变动资料(单位:千元〉:1998年1月1日8000当年新增2400, 当年减少400试确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价值 ( ) A.10000 B.9000 C.5000 D.15009.某车间月初工作人员数资料如下 ( )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 计算该车间上半年月平均工人数计算式是:A.i iif f α∑∑B.i iif f α∑∑C.inα∑ D.12311122...1n a a a a n -++++-10.2003年上半年某商店各月初棉布商品库存〈千元〉为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42 34 36 32 36 33 38试确定上半年棉布平均商品库存。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7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7

第七章时间数列一、本章重点1.时间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时间数列是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时间数列有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是基础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

绝对数时间数列又分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2.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序时平均数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要区分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在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和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由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有一般平均数时间数列和序时平均数时间数列两种形势。

3.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平均发展速度是速度指标的基础,平均增长速度就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出来的。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方程法(累计法)。

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要弄清楚。

4.长期趋势的测定,主要是移动平均法。

长期趋势的测定是时间数列分解的基础,有时距扩大法和移动平均法两种,同时应掌握季节变动测定的两种方法:按月(季)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二、难点释疑1.对于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关键是要掌握什么是时期指标,什么是时点指标,如果是时点指标,要分清是连续时点还是间断时点。

凡是逐日登记的,就是连续时点指标,若是每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则是间断时点指标。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来,理清头绪,问题便容易解决了。

2.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只要把握住各自的使用条件就可以了。

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和()。

2.如果某种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比较稳定,则宜利用()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3.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和()。

4.时间数列按其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时间数列、()时间数列和()时间数列三种。

其中()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其余两种是()数列。

统计学原理教学课件第7章时间数列

统计学原理教学课件第7章时间数列
10870
102398 33.7
128453
12422
12
按指标 形式分
时间(动态) 按变量 数列分类 性质分
按变化 形态分
总量指标数列 相对指标数列 平均指标数列 确定性数列 随机性数列
平稳性数列 趋势性数列 季节性数列
31.12.2020
h
13
1、时期数列:
其中的各项数据都是按一定时期测算的数值。反 映事物在一段时期(过程)内的发展总量。
第一,数列中各指标数值不能累加;
第二,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点间隔长 短无直接关系;
第三,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性登记取 得的。
31.12.2020
h
15
练习
31.12.2020
h
16
练习
31.12.2020
h
17
练习
31.12.2020
h
18
二、时间数列的编制方法
时间数列由两个要素组成,即时间和各时期对 应的数值。编制时间数列要注意以下问题: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国内居民出境旅 游人数(万人次)
31.12.2020
h
4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31.12.2020
1950-1998年中国水灾受灾面积(单位:千公顷)
h
195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第7章 时间数列分析[155页]

第7章 时间数列分析[155页]

4000


3000
2000
1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9 - 12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统计学
STATISTICS
时间序列的分析目的
分析目的
分析过去
描述动态变化
9 - 13
认识规律
揭示变化规律
统计学
STATISTICS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0
9 - 9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第一节 时间数列及分析方法概述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二、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的问题 三、时间数列常用的分析方法
9 -5
S统TAT计一IST学IC、S 时间数列的概念及分现动 态性。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 而成的数列称为时间数列或时间序列或动 态数列。
年末职工人数 (万人)
14792 14849 14849 14908 时14点845数数146列68
国有经济单位职工 工资总额所占比重 78.45
(%)
77.55
77.78
45.06 相74对.81数7数6.6列9
9 - 16

应用统计学第7章时间数列分析

应用统计学第7章时间数列分析

则:

2( ai na0 ) 2 ai a0 ) n( n 1) n( n 1)
3.年距增长量 年距增长量又称同比增长量,是指本年度内某月水平 或某几个月的累计水平与去年同月水平或同几个月的累计 水平对比计算其增减量。其目的在于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正确反映现象的增减变化。 年距增长量=本期水平 - 去年同期水平
8
[1] a,b 两数列均为时期数列,可根据时期数列求 序时平均数的公式,先求出 a 、 b ,再对比求得平均 ( c ) [例7.6] [2] a、b两数列均为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必须用 “首尾折半简单序时平均法”先求出 得平均比重 c 。
a ,b ,再对比求
[3] a 数列为时期数列,b 数列为间断相等的时点数
n R
其中: x 代表平均发展速度;
x 代表各期环比发展速度,R 代表总发展速度;
a0代表最初发展水平,an代表最末发展水平;
n 代表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
22
Ⅱ为连乘的符号。
需要指出的是平均发展速度总是正值,而平均增长 速度则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正值表明现象在一定发展 阶段内逐期平均递增的程度,负值则表明现象逐期平均递 减的程度。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以下特点:
列,因而必须根据它们的性质不同分别求其序时平均数,
再对比求 c 。
9
4.由平均数时间数列求序时平均数 (1)序时平均数时间数列,若序时平均数之间的间 隔相等,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若序时平均数之间的 间隔不相等,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即
ai a n (间隔相等)
ai f 或 f i (间隔f i 不相等) i
(2)一般平均数时间数列,一般平均数是由总体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时间数列平均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 ,
时间数列各类速度指标的计算与运用, 难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时间数列选择正确的公 式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
§7.1 时间数列分析概述
§7.2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7.3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7.1 时间数列分析概述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和作用
12.6 10000 c 6300 元 人 四月份: 1 2000 2000 2 14.6 10000 c 6952 4元 人 . 五月份: 2 2000 2200 2 16.3 10000 c 7409 1元 人 . 六月份: 3 2200 2200 2
首末 折半法
例7.4,某企业2006年一季度各月的职工人数如下:
3月初 3月底 220 260
200 240 220 1月平均: a1 2 240 220 2月平均: a2 230 2
3月平均:
220 260 a3 240 2
一季度月平均:
220 230 240 a 230(人) 3
我国1996-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
年 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时间数列作用
见教材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时间数列
绝对数数列
相对数数列
平均数数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1、绝对数时间数列(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各期达到的绝对水平及其变化 发展的状况。
12521 1255 2 1260 3 1 2 3
7542 1257人 6
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1. 增长量 指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a0 , a1 , L, an-1 , an
逐期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a1 - a0 , a2 - a1 ,L, an - an-1 a1 - a0 , a2 - a0 ,L, an - a0
②该企业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a 10000 12.6 14.6 16.3 3 c 2200 b 2000 2000 2200 4 - 1 2 2 6904 76元 人 .
③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a 10000 (12.6 14.6 16.3) c b ( 2000 2000 2200 2200) (4 - 1) 2 2 2071428 . (元/ 人)
例7.3,某企业一周库存现金统计资料如下:
现金库存额(元)
星期
3

n
3

2.5

1.6

2.5

则该企业日平均库存现金额为:
a a2 L an a 1 n
a
i 1
i
n

1 2.5 2.5 2万 元 5
现金库存额(元) 天数
1.6 1
2.5 2
3 3
则该企业日平均库存现金额为:
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时间序列) 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 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两要素: 时间数列分析 现象所属的时间 反映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数值
以时间数列为依据,计算分析指标,进行因素分解,研 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前景的方法。
要素一:时间t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71176.6 78973.0 84402.3 89677.1 99214.6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83867.9 210871.0 年末总人口 (万人) 122389 123626 124761 125786 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要素二:统计指标a
城镇居民家庭人 均可支配收入 (元)
4838.9 5160.3 5425.1 5854.0 6280.0 6859.6 7702.8 8472.2 9421.6 10493.0 11759.5 城镇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 48.8 46.6 44.7 42.1 39.4 38.2 37.7 37.1 37.7 36.7 35.8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区别:
其数列指标值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 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其数列指标值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 在某一时点(瞬间)所处的数量水平。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可以相加; 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 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取得的。
而时点数列相反。
2、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发展变化 过程。 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3、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化过程。 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增长1%的绝对值
水平分析是速度分析的基础, 速度分析是水平分析的深化。
一、发展水平 指现象在一定时间上达到的规模或水平,即时 间数列中的每一个指标数值。 最初水平 中间水平 最末水平
a0 , a1 , L , a n -1 , a n
a0
基期水平
a1
报告期 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又叫序时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根据不同时 间的同类发展水平指标值计算的平均数
5580 2140 4760 a季 3120 (万元) 2 2 4 3 3
全年平均月总产值为:
5580 2140 4760 a月 1040 (万元) 624
⑵ 时点数列
①连续时点数列
间隔相等
间隔时间长度很短,在数列 中的分布均匀密集,如逐日 登记的时间数列
n
或:
200 260 240 220 2 230 (人) a 2 3
间隔不等
a0 a1 an -1 an a1 a2 t1 t 2 LL tn 2 2 a 2 ti

(a t )
i 1 i i
n
t
i 1
n
i
t i :间隔时间所包括的时间长度单位数
月 份 三 四 12.6 五 14.6 六 16.3 七 18.0
工业增加值 (万元)
a
11.0
月末全员人数 (人) b
2000 2000
2200
2200 2300
要求计算: ①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劳动生产率; ②该企业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③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解:①第二季度各月的劳动生产率:
例7.5,某地区2007年社会劳动者人数资料如下:
时间 社会劳动者人 数(万人) 1月1日 362 5月31日 390 8月31日 416 12月31日 420
解:则该地区该年的月平均人数为:
362 390 390 416 416 420 5 3 4 2 2 2 a 53 4 396.75万人
年距 a i L - ai 增长量
L 4或12;i 1,2,L, n
2. 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平均增长量
(a
i 1
n
i
- ai -1 )
n
an - a0 n
某地2001-2007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年份 2001 2002 218.4 14 14 2003 253.6 35.2 49.2 2004 2005 2006 302.1 2.5 97.7 2007 学生人数 204.4 (万人) 增 逐期 —— 长 量 累计 ——
⒉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ai 若时间数列ci bi
a 则: c b
a、b的平均数计算方法参照前面。
此方法不适用动态相对数所构成的时间数列
例7.6某商店某年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季 度 实 际 计 划
计划完成%
单位:万元
4 1200 1250 96.0 合计 5200 4750 109.5
1、绝对数时间数列平均发展水平 ⑴ 时期数列 时期长度相等 简单算术平均法
a1 a2 a3 LL an a a n n
例7.1,某企业某年第四季度的商品销售额10月为115 万元、11月为140万元、12月为180万元。则该企业第 四季度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为:
a 115 140 180 435 145 (万元) a
253.6
2004
279.7
2005 2006 2007
299.6 302.1
学生人数 204.4 218.4 (万人) 增 逐期 —— 长 量 累计 ——
317.4
15.3 113
14
14
35.2
49.2
26.3
75.5
19.7
95.2
2.5
97.7
年距增长量
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 差,目的是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⒉ ai - a0 - ai -1 - a0 ai - ai -1
⒈ a1 - a0 a2 - a1 L an - an-1 an - a0
二者的关系:
i 1,2,L, n
某地2001~2007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年份 2001 2002 2003
总量指标(绝对规模) 相对指标(相对关系) 静态分布 平均指标(集中趋势) 变异指标(离散趋势) 原始数据
加工 整理
统计指标
水平指标(绝对规模) 动态趋势
速度指标(相对变化)
因素分析(趋势预测)
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
教学内容与要求:
① 了解时间数列的概念与编制原则,时间数列的种类及其 特点; ② 掌握发展水平,增减水平,平均发展水平指标的含义与 计算公式; ③ 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及 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