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及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相对复杂,常常会受到岩溶发育不确定、具有较强隐蔽性等因素的影响而较困难,勘察的难度较大,严重情况下会引发山体崩塌以及地面塌陷等问题,所以要充分研究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确保该区域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

一、引言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岩溶地质,这种较为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建设工程的实施,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岩溶地区实施了勘测以及研究,了解到了岩溶的发育情况,同时收集到了相应的地质数据,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安全提供了保证,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岩溶地区的地质勘察工程成为了勘察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随着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岩溶地区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地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发展勘察方法,使得勘察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1.工程地质调查以及测绘此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岩溶地区的地层岩性、水文情况等内容实施测量和实验,从宏观层面了解岩溶的具体分布以及特点,将其作为基础实施深入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此种方法相对简单且实用,可以直观获取野外工程地质资料。

2.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此种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方式确定出溶洞内部填充物、岩溶塌陷堆积物工程地质性质以及地基土承载力等内容。

此种技术措施应用相对简便,并且施工成本低,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进入到我国已经有几十年时间,其中航空遥感、热红外遥感、地球资源卫星遥感、侧视雷达遥感等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些技术所具有的重复性好、调查面积大等优势能够在岩溶层组划分、地貌形态构造等方面获取较好成果,可以广泛应用在岩溶地区地质勘察方面。

此技术主要用在大型工程选址方面,而在普通的民用建筑方面应用相对较少。

4.管波探测法此种方法主要就是在钻孔中通过管波实施探测,能够获取孔旁范围内部溶洞、溶蚀裂隙、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通过桩位中心的勘察钻孔进行管波发射,通过对管波反射信号的采集记录来探测整个桩位范围内的岩溶、软弱夹层及裂隙带的发育和分布情况,同时能够对嵌岩桩基桩持力层的完整性实施评定分析。

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

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

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2016年)在国土资源部正确领导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岩溶地质调查项目,完成1:2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78万平方千米,1:5万水文地质调查30万平方千米,1:5万岩溶塌陷调查3万平方千米,建立了10处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调查具有开发价值的岩溶洞穴和天坑3000多处,在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在岩溶动力学理论、岩溶石笋高分辨率测年、岩溶人工增汇和岩溶地下水探测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科技创新。

牵头承担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建立全球岩溶碳循环监测站,为推动全球岩溶合作研究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岩溶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石漠化治理示范、洞穴探测、碳汇调查、塌陷易发区评估和岩溶油气储层评价等6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一是查明西南8省(区、市)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534亿立方米/年,实施地下河开发利用示范工程20多处,钻探成井8000多眼,解决了1500万人饮用水困难,为抗旱找水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发现西南8省(区、市)岩溶石漠化面积由2005年的13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015年的9.2万平方千米。

总结出4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可在西南岩溶区300个县石漠化治理中推广应用。

三是调查了3000多个岩溶洞穴和天坑的开发利用条件,指导建设52处岩溶国家地质公园、7处世界岩溶地质公园、11处世界岩溶自然遗产以及500多处旅游洞穴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评价得出我国岩溶地质碳汇潜力为4000万吨/年,近10年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增加的岩溶碳汇量为2500万吨,查明不同生态环境背景条件下岩溶碳汇差异,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是圈定岩溶塌陷高易发区面积34万平方千米,年均发生岩溶塌陷灾害150多处,涉及41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43个县级城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油气管线等重大线性工程受岩溶塌陷影响的总长度达7200多千米。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摘要:为使岩溶地区工程修建的安全性得到提升,本文进行分析在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岩溶地区容易出现地表塌陷、地面变形、土洞、岩洞等地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建筑工程的建设,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促进当地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岩溶主要是指可溶性岩石,尤其是碳酸盐类岩石,比如石灰岩、石膏等,其在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蚀之后,受到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在生活中,表现为各种形状,比如洞穴、石林、溶洞等。

这种地貌地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多存在于广西、贵州等地区。

岩溶地貌的出现与地下水对碳酸盐类岩石侵蚀息息相关,在水流的冲击下,岩石被溶蚀,从而形状不一的沟壑、峡谷等。

岩溶的出现导致地质更加脆弱,对于建设在岩溶地区的建筑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所以在岩溶地区开展建筑工程的时候,需要进行地质研究,了解当地岩溶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

1、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1.1岩溶地基不稳定在岩溶地区,在厚厚的地表覆盖层下有石芽溶沟,并且岩体也可能存在暗河、溶洞等地貌,因此建筑物的地基处于不够均匀的状态。

而且上覆土层由于下部岩溶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水侵蚀而产生塌陷,最终形成土洞。

而且土洞的塌陷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而且土洞的出现地方多为地下岩溶发展区域。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压力作用直接到达地面10m以下。

所以建筑物的地基和上覆土层进行接触,甚至也会接触到下伏基岩。

岩溶地区的土层最显著的特点是土层厚度过高,土层空隙过多等。

所以地基非常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的地基出现倾斜,破坏甚至破坏。

1.2岩溶地表塌陷岩溶地表塌陷常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分布的区域,由于人为活动所导致岩溶地表出现塌陷的主要原因为施工过程中抽取地下水或者施工不慎导致地下水位明显提升,导致原本的岩溶水流向或者形态出现变化,进而导致土层承受能力下降,导致岩溶地表的脆弱程度加深,出现土体塌陷的现象。

浅谈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浅谈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浅谈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摘要:岩溶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然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影响甚大。

在可溶岩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应通过勘察手段充分了解场地的岩溶发育程度及发展趋势,以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分析工程建设地基基础选型,采取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

本文以两个工程案例讨论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岩溶发育;地基处理;岩土勘察;处理措施前言:我国幅员辽阔,岩溶地质现象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岩溶发育格局特征。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其主要地质问题表现为:由于岩溶作用造成了地下结构架空,破坏了场地下伏基岩的完整性,增加了岩石的透水性。

岩溶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岩溶坍塌、基坑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

因岩溶发育的隐蔽性及不规律性,在岩溶地区的进行工程建设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重点主要是通过多种勘察手段,以查明场地下伏基岩中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岩溶场地的地基处理措施需要根据场地下伏基岩的埋藏深度以及基岩中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而确定,对岩溶裂隙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加固、跨越等方式。

本文以徐州市两个工程案例讨论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

徐州市位于华北地台东南缘、徐州断陷褶中段,东距郯庐深大断裂带100km。

徐州市内发育有数十条断层,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为废黄河断裂带,它由三条NW向正断层组成,走向290°,倾向SW。

市区下伏基岩多以可溶性的石灰岩、泥质灰岩及页岩等组成。

基岩内岩溶裂隙多有发育,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

徐州市高铁站附近拟建一住宅小区,拟建建筑包括11幢22F高层住宅,-1F地下车库及其他配套设施。

拟建工程设计±0.00为国家1985高程基准的42.50m,地下室底板标高37.70m。

贵州水城地区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贵州水城地区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贵州水城地区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贵州水城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

这一地区的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备受关注,因为岩溶地貌带来了独特的地下水文特征和工程地质问题。

本文将围绕贵州水城地区的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展开研究,并探讨这些问题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岩溶水文问题1. 地下水资源贵州水城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岩溶地质构造单元中。

由于岩溶地貌的特殊性,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补给来自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

在岩溶地貌中,地下水以地下河、地下溶洞水位和含水层为主要形式存在。

这些水文地质特征决定了地下水的形成和补给与传输机制,也影响了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

由于岩溶地貌的存在,贵州水城地区的地下水具有以下特点:① 威胁性:地下水的水量丰富,但在岩溶地貌中易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的威胁性增加;② 变化性:岩溶地貌中地下水的变化性强,受季节性降水和岩溶地质构造的影响明显;③ 保护性:地下水资源受到岩溶地貌的保护作用,地下水的水质相对较好。

3. 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贵州水城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主要被用于农业灌溉、城镇供水和工业用水。

在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中,必须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开采和水质污染。

对岩溶地貌中的地下水保护和治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工程地质问题1. 地质灾害贵州水城地区的岩溶地质构造单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岩溶塌陷、地裂缝等。

这些地质灾害常常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需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2. 岩溶地质工程在贵州水城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到岩溶地质的特殊性。

岩溶地质对基础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都会产生影响。

在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岩溶地质的特殊性,以避免工程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岩溶地貌的特殊性,贵州水城地区的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学术研究,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浅谈岩溶区工程勘察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浅谈岩溶区工程勘察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浅谈岩溶区工程勘察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2-02-14T09:27:10.16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8期作者:王根文[导读]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工程地质的合理评价,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51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不断向外扩建,并不断由平原地区向山麓斜坡、丘陵地带过渡。

山地工程的建设,难免位于岩溶地区,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就分布有大片的岩溶。

岩溶区因其地质条件复杂,溶洞、溶沟(槽)、石芽、漏斗、落水洞、土洞等各种形态较为发育,需要保证岩溶地区工程勘察质量的准确性,现场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重组疫苗临床及产业化项目工程勘察》为例,浅谈岩溶地区工程勘察现场管理的对策,并探讨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方法,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溶区;工程勘察;现场钻探管理;解决对策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各类工程建设的数量与日俱增,在工程建设初期,首先进行的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成果资料是设计的依据,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资料,因此,一份准确、可靠的勘察报告是何等的重要。

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特别是浅(深)覆盖型岩溶区,需要准确的查明岩溶发育的特征,岩溶顶板和覆盖层厚度、性质,岩面起伏、形态等难度相对较大,应高度重视岩溶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明确在岩溶区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并制定现场管理与处理方案。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工程地质的合理评价,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一、岩溶地区工程勘察的重要意义岩溶(又称喀斯特)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1〗。

岩溶发育的3个条件,具有可溶性的岩层、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具有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流动的途径。

地形陡峭、岩石裸露的斜坡上,岩溶多呈溶沟、溶槽、石芽等地表形态;地形平缓地带,岩溶多为漏斗、竖井、落水洞、塌陷洼地、溶洞等形态为主;《重组疫苗临床及产业化项目》地处盆地边缘缓坡地带,属于浅(深)覆盖型岩溶场地,在钻探揭露的地层中均包含了以上两种岩溶形态特征,基岩面起伏非常大,石芽、溶洞、垂直溶蚀裂隙等极为发育,从形态上看类似陡壁、鹰嘴、石笋等各种形态。

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的“**”位于**,建筑面积约28840m2,拟建大楼为地上19层,设有2层地下室,地下室停车位197个,±0.00=1083.5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75.8m,地下室总高度为7.7m,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展布,长边呈东西向展布,长为60.7m,短边为57.9m,本工程塔楼最大柱荷重为21000kN ,对差异沉降敏感。

拟建筑物由**设计。

受**委托,我公司接受了该工程的主体及基坑边坡(报告另出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经过综合分析研究,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为二级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工作任务及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及勘察委托,本次勘察内容和要求为:(1)查明场地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

(2)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单元的划分。

(3)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提供不良地作用防治工程所需要的计算指标及参数。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地层的渗透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5)判断建筑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类型。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结构、荷载特征和场地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拟建物地基持力层选择及其强度问题;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预测;(2)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三)使用的标准、规范及依据本次勘察评价根据委托、按照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规范及业主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勘察技术要求》,结合以往勘察经验及当地建筑经验开展勘察工作。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处理效果的反馈方式:监测、 检测、评估报告
处理效果的持续监测:定期检 查、长期观察
处理效果的改进建议:根据反 馈进行优化和调整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技术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研发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处理效果 应用前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挑战: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处 理技术难度大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岩溶塌陷 是指岩溶地区地 面塌陷的现象通 常是由于地下水 位下降或地下溶 洞发育所致。
原因:地下水位 的下降可能是由 于地下水开采、 降雨量减少等原 因引起的;地下 溶洞的发育是由 于地下水溶蚀石 灰岩等可溶性岩 石形成的。
影响:岩溶塌陷 会导致地面塌陷、 建筑物损坏、农 田淹没等危害严 重影响人们的生 命财产安全。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还包括其他一些问题如不良地质现象、地温异常等。
地面变形:岩溶地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包括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等。 地下水问题:岩溶地区地下水丰富且流动速度快对工程造成一定影响。 岩体稳定性问题:岩溶地区岩体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洞穴与地下工程问题:岩溶地区存在大量洞穴和地下工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一定难度。
缺点:处理方法可 能受到地理环境、 技术条件等多种因 素的限制实施难度 较大成本较高。
案例分析:以某实 际工程为例说明处 理措施在解决岩溶 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
结论:处理措施的 优缺点应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选择最适合的处理 方法。
处理效果的评估标准:稳定性、 安全性、经济性
预防措施:对岩溶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溶洞、暗河等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桩基、地 基加固等措施预防建筑物沉降和塌陷。

贵州水城地区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贵州水城地区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贵州水城地区岩溶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贵州水城地区是一个岩溶地貌发育的地区,该地区的岩溶特点决定了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进行研究。

一、水文地质问题1.喀斯特地貌下的水文条件贵州水城地区处于喀斯特地貌下,该地区的水文条件是复杂的。

由于石灰岩等溶性岩石的存在,地下水往往会形成下渗漏洞、隐蔽溶洞和地下河流等地貌。

在喀斯特地形下,地下水常年存在,因此众多岩溶泉、地下河、瀑布、地洞等自然景观出现。

2.地下水资源问题由于地貌和水文条件的影响,贵州水城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但是会出现地下水面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和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排放等,使得地下水的水质下降。

3.地下水环境保护问题针对地下水环境保护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对于一些污染源需要加强监管,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意识,积极推进节水、垃圾分类等环保工作。

1.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贵州水城地区岩溶地貌十分发达,建筑和交通工程建设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比较复杂。

由于石灰岩易溶,开挖、钻孔等工程难度较大,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岩溶地质保障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地质灾害评估,避免灾害发生。

针对建筑物的地基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岩溶地质条件,选取适当的设施和建筑材料,保障基础的稳定性。

三、总结贵州水城地区的岩溶地貌赋予其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但是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保障等问题,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岩溶地区是指石灰岩、石膏岩、大理石等溶蚀岩出露面积较大的地区。

地下水在岩溶地区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地质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岩溶地区属于高地下水位区,地下水与岩层、土层联系非常紧密,由于地层构造特殊,地下水循环特征相对显著。

地下水在不断地向低处流动,沿岩隙、裂缝、缝合、岩洞等通道渗漏,形成独特的水文地貌。

由于石灰、石膏等溶蚀岩的溶解和化学作用,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较多,加上水流速度较快,地下水的悬移负荷(颗粒物、有机物、氧化物等)会较高,而地下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则相对较低。

地下水的组成也因岩层和孔隙特性的不同而不同,氢离子浓度和碳酸盐酸度是地下水中pH值和碱度产生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影响地下水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岩溶地下水的裂隙特征岩溶地下水的裂隙特征非常明显,岩体中通常有裂隙带和静水面,裂隙的大小和水流量与孔隙度有关。

经常出现的裂隙类型有断层裂隙、塌陷裂隙、拉张裂隙、剪切裂隙、压实裂隙等。

这些裂隙通常呈现为纵向和横向交错的断裂带和岩层之间的破碎带,是岩溶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对象。

裂隙的密度和覆盖范围对地下水的输送和排泄具有重要的影响。

既然裂隙可能成为大气和地下水的通道和储存区,也可能成为地下水和大气污染物交换的通道,因此岩溶裂隙的研究对岩溶地区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岩溶地区的水文条件由于岩溶地区岩体和孔隙特殊,每种岩石结构和含水层流的水文特性也不尽相同。

岩溶水文地质研究表明,岩层的水力传导能力与表面接触面积有关,裂隙密度和方向决定了传导能力的水平分布。

石灰岩的含水层易于产生流通裂隙,水层深度通常浅,间接地控制着地表水的形成和运动。

每个孔隙都有独特的堆积特性,每个石灰岩中含水层的水化学特性因此也不同。

四、岩溶地下水的特点(1)浅层地下水岩溶地域有一个主要特点:浅层地下水。

岩溶风险分析与评估报告

岩溶风险分析与评估报告

岩溶风险分析与评估报告岩溶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对岩溶地区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岩溶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保护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财产安全。

本次报告将对岩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首先,对岩溶风险进行分析。

岩溶地区由于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和岩石溶解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洞穴和地表水系统。

然而,这种地质特征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岩体崩塌、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等。

另外,由于岩溶地区的土壤和植被较薄,极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表灾害。

因此,岩溶地区面临着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

其次,对岩溶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岩溶风险需要结合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需要对岩体稳定性进行评估,包括岩体裂缝的发育程度、岩体结构的紧密程度等指标。

其次,需要评估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补给的情况,判断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最后,还需要考虑岩溶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对地表灾害的影响。

最后,根据岩溶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首先,对于岩体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下灾害,可以采取加固岩体、排水降水位等措施,提高岩体的稳定性。

其次,针对地表灾害如滑坡和泥石流,可以开展植被恢复、排水导流等工作,降低地表水的含量和流速。

此外,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对岩溶地区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综上所述,岩溶风险分析与评估是保护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岩溶地区的综合评估,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岩溶地区带来的损失。

在实施防灾减灾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岩溶地区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预测能力,为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摘要:岩溶地区由于其本身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水平,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工区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现场施工风险进行评价发现场地适宜性为较适宜,地基稳定性为较好,对勘察现场揭露岩溶分布情况及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场地内溶洞见洞率为62.16%,中等风化岩f rk值为10.0 MPa,微风化岩f rk值为28.0 Mpa,综合所有资料对场地提出了合适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质勘察;处理方法;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本次选用案例为东平地铁站综合开发地块东平村留用地项目中的部分区域的工程勘察。

项目拟建一栋27F高100米超高层写字楼,一栋4F高24米商业裙楼,地下室暂定2层。

地下室开挖深度:9.5米,正负零标高:23.65米;结构类型:写字楼为框架剪力墙,单柱最大荷载初步估计15000 KN。

商业裙楼为框架结构;建筑物变形允许范围:平均沉降量小于等于20厘米,整体倾斜小于等于0.0025。

2区域地质及构造特征广州市位于华南褶皱系(一级单元),粤中-粤北、粤东北拗陷带(二级单元),粤中拗陷(三级单元)的中部,即三水断陷盆地与广花凹陷、增城凸起的交汇处,在印支运动的作用下晚古生代地层发生过渡型褶皱,走向断裂发育,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为主,东西向次之,两者常常联合在一起,形成“S”形弯曲,中、新生代以断陷盆地发育为特征,并追循深大断裂带分布[1-2]。

3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基岩为石炭系沉积岩,岩性为石灰岩等,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第四纪冲积成因的粉质黏土、中粗砂、残积层。

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等将场地内岩土按时序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粉质黏土、中粗砂)、残积层(粉质黏土)和基岩(石炭系石灰岩)等4层,各层按岩性特征、稠密度或风化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亚层,基岩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石灰岩、中等风化石灰岩、微风化石灰岩。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班级:08土木1班学号:**********姓名:刘*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

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广西桂林、阳朔、柳州以及云南东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

这些奇异的景观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

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就整个岩溶地区来说,地貌的发育与地下水面有密切关系,而地下水面又随当地河流或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岩溶地区地貌发育的基面是河流或海平面,但就岩溶地区地下岩溶来说,其发展深度是以可溶性岩石底板为下限。

因此,可溶性岩石的底板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基面。

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则岩溶地貌的发育大致如下:开始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

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

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仍居优势。

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

在较大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低;较小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高,一般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岩溶地区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岩溶地区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目录文字部分1 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

2勘察技术要求 (1)1.3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2)1。

4 勘察方法及勘察质量控制评述 (2)1。

5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3)1。

6几点说明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

1气候特征 (3)2。

2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4)2。

3区域地质构造 (4)2。

4地层岩性 (5)2.5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7)2.6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 (7)3 水文地质条件 (7)3。

1地表水 (7)3.2地下水 (7)3。

3腐蚀性判定 (8)4 场地地震效应 (9)4.1抗震设防烈度 (9)4。

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9)4。

3砂土液化评价 (9)5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0)5。

1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及均匀性评价 (10)5.2地基岩土评价 (10)6 结论及建议 (14)图表部分1.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1张2.标贯试验统计表…………………………………………………………………………………………2张3.勘探点一览表……………………………………………………………………………………………1张4.图例………………………………………………………………………………………………………1张5.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平面图……………………………………………………………………………1张6.工程地质剖面图…………………………………………………………………………………………7张7.微风化基岩顶板等高线图………………………………………………………………………………1张8。

钻孔柱状图………………………………………………………………………………………………11张9.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1张10。

水质简分析报告…………………………………………………………………………………………2张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及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分析第一章岩溶一.基本概念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

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阳朔、以及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的山水、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

这些奇异的景观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

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二.研究意义由于岩溶地区有着独特的水文特征和地貌特征,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各种经济建设和生活生产会遇到非岩溶地区所没有的问题。

在岩溶地区,由于存在大量的地下空洞,尽心水库修建时要注意防止渗漏问题,在开凿睡到和建设矿井时要注意涌水排水问题,在建筑铁路、桥梁和厂房时要注意地基塌陷问题。

三.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在自然界,要保证岩溶作用能进行,必须有水在碳酸盐岩部的裂隙或孔隙中流动,使两者不断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且不断循环更替,排除钙离子饱和的补入未饱和的。

这就要求具有以下条件:1.在可溶性岩石中具有一定的裂隙或孔隙系统,为水的循环提供通道。

碳酸盐岩一般都是又层面裂隙与构造裂隙的,如果有裂隙就会形成更好的通道。

白云岩由于白云岩化作用还有较高的孔隙度。

2.有适宜的地貌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为谁的向碳酸盐岩中、中渗入提供补给途径,并为水的排出碳酸盐岩体之外提供通道。

四.岩溶地貌1.地表喀斯特地貌(1).溶沟和石芽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

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

(2).天坑和竖井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和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溶蚀洼地是一种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

面积一半数平方千米至十几平方千米。

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一般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平面条状分布,长达数十公里,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

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4).干谷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

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

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⒌)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我国省风光独特,岩溶作用是形成这天然屏风的主要原因。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

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

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

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

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

奇特美丽的山水会把大自然对它的宠爱告诉你。

天生桥是可溶性岩下部受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6).地表钙华堆积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

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

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

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 CaCO3 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CaCO3地下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

随着水温增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钙华沉积。

钙华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多种色彩。

这种地貌在我国黄龙寺一代分布较广,黄龙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与这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紧密相连。

岩溶泉华是溶有大量CaCO3的泉水涌出地表,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得CaCO3在泉口形成钙华沉积,长时间的积累使泉华形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美景。

这种喀斯特地貌在我国较为常见。

2.地下岩溶(1).溶洞的概况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

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

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

溶洞景观在我国的、、、、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2).溶蚀地貌——石锅和边槽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

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

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3).堆积地貌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

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第二章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分析由于岩溶的发育致使建筑物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因此在岩溶地区修建各类工程建筑物时必须对岩溶进行工程地质研究,以预测和解决因岩溶而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归纳起来,岩溶区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地基稳定性及塌陷问题岩溶地基变形破坏主要形式有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地表坍塌等。

对。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处理”、“绕避”、“处理”三类措施。

1.岩溶地基可不加处理的场合属于下列情况的,岩溶地基可不加处理:岩溶在基础影响围以外;溶洞处于地基压缩层深度以下或垂直附加应力与洞顶地层自重应力之比≤10%时,洞顶板无破碎现象,受力地基边缘无土洞、漏斗、落水洞地段;基础位于微风化硬质岩表面且宽度小于1m的竖向洞隙旁,洞隙被密实充填且无被水冲蚀可能地段;洞体厚跨比大于1,围岩完整性好或洞体小于基础底面。

2 可采取绕避措施的场合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宜采取“绕避”措施:岩溶区。

断裂、孔隙发育,宽度和密度较大,其底与溶洞、暗河相通的地段;溶洞、暗河发育地区,溶洞的洞径大、顶板薄、裂隙发育、基岩破碎,暗河水流较大且洞无或少充填物的地段;岩溶水以表流和暗流交替出现,岩溶发育复杂无规律;落水洞分布较密且漏水严重,塌陷时常发生的地段;基岩起伏、流塑或可塑软土分布广且厚度变化大、地下水活动强烈地段;地基处理费用太高的地段。

土洞区。

土层薄、裂隙发育且地表水入渗条件好,其下伏基岩有通道、暗河或呈负岩面的地段 ;石芽或出露岩体与上覆土体交接处,岩体裂隙、通道发育为地表水集中入渗的地段;地层下岩体两组结构面交汇或处于宽大裂隙带上的地段 ;隐伏深大岩溶洞、隙、沟、槽、漏斗等,其临近基岩面以上有软弱土层分布地段 ;人工降水降落漏斗的中心地段及地面低洼、地面水体近旁的地段。

当岩溶体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常据岩溶具体情况、工程要求、施工条件,按照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

3.常用地基处理方法3.1 填垫法该法可分为充填法、换填法、挖填法、垫褥法等几类。

充填法适用于裸露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

最底部须用块石、片石作填料,中部用碎石,上层用土或混凝土填塞,以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

当已被充填的岩溶土洞,如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可采用换填法。

须清除洞中充填物,再全部用块石、片石、砂、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换填。

石横电厂厂房岩溶地基处理采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浅埋的岩溶土洞 ,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如洞有塌陷松软土体,应将其挖除,再以块石、片石、砂等填入,然后覆盖粘性土并夯实,称挖填法。

对岩溶洞、隙、沟、槽、石芽等岩溶突出物,可能引起地基沉降不均匀,将突出物凿去后做30-50 cm砂土垫褥处理,称为垫褥法。

3.2 加固法该法通常包括灌浆法、顶柱法、强夯法、挤密法、浆砌法等。

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密钻灌浆法加固。

应视岩溶洞隙含水程度和处理目的来选择材料。

用于填塞时,可用粘土、砂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用于防渗时,可用水泥浆和沥青作帷幕,灌浆顺序可先外围后中间,先地下水上游后下游;用于充填加固时,用快干材料或砂石等将洞隙先行填塞,开始时压力不宜过高, 以免浆料大量流出加固围。

在对白云机场候机楼扩建工程岩溶地基处理过程中,程鉴基运用双液化学硅化法对复杂多层含水溶洞成功进行加固。

当洞顶板较薄、裂隙较多、洞跨较大,顶板强度不足以承担上部荷载时,为保持地下水通畅,条件许可时采用附加支撑减少洞跨,称顶柱法。

在覆盖形岩溶区,处理大面积土洞和塌陷时,强夯法是一种省工省料、快速经济且能根治整个场地岩溶地基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一般夯击遍数1~8遍,夯点距3 m。

如无地下水影响,两遍夯击间歇时间可不受限制,在夯击过程中,如果夯锤突然下陷,说明下部有隐伏土洞,此时可随夯随填土或砂砾土料处理。

对岩洞土洞中软土较深地段,适宜于挤密性。

采用砂柱、石灰柱、松土桩、混凝土桩或者钢管等打入洞,形成复合地基 ,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强度。

3.3 跨越法此法包括板跨法、梁跨法、拱跨法等。

深度较大、洞径较小不便入施工或洞径虽大、但因有水的溶洞,可据建筑物性质和基底受力情况,用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封顶,称板跨法。

对埋藏较深但仍位于地基持力层的规模较小的塌陷或土洞,可用弹性地基梁或钢筋混凝土梁跨越土洞或塌陷体。

在地下建筑工程的边墙、堑式挡墙、堤式坡脚挡墙及桥墩、桥台等地基下常见洞身较宽、深度又大、洞形复杂或有水流的岩溶地基,宜采用拱跨形式。

3.4 桩基法溶洞、塌陷漏斗较深较大或溶洞多层发育,可采用桩基础。

在基岩起伏处,其上覆土层性质较软弱、厚度又大、不易清除时,宜采用钻孔或冲孔灌注桩、爆扩桩,视工程需要作支承桩或摩擦桩,桩头锚入基岩;采用打入桩时,桩尖应锚入基岩,采用人工挖孔桩时,多数情况开挖时宜设护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