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课件1

合集下载

医用有机化学课件-第一章绪论(临床)

医用有机化学课件-第一章绪论(临床)

手性分子定义
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
判断方法
观察分子中是否存在手性 碳原子,若存在则分子具 有手性。
手性碳原子定义
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 子。
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区别
01
02
03
对映异构体
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 和不同的化学性质,如旋 光性、溶解性等。
非对映异构体
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如沸点、熔点、 极性等。
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碱 性,可以参与酰化、烷基化等 反应。
酮基(>C=O)
酮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还 原性,可以参与加成、缩合等 反应。
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简介
取代反应
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 应。如酯化反应、卤代反应等。
重排反应
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发生 位置重排的反应。如频哪醇重排、 贝克曼重排等。
利用立体异构原理研究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 构及功能。
生物医学成像技术
利用某些具有特定立体构型的 分子作为造影剂,提高医学成
像技术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Part
06
医用有机化学发展趋势和挑战
新型有机合成方法和技术应用
1 2
高效、高选择性合成方法
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提高合成 效率和产物纯度,降低副产物生成。
Part
03
碳原子结构与性质
碳原子结构特点及杂化方式
碳原子结构特点
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 成四个共价键,是构成有机化合 物的基本骨架。
杂化方式
碳原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其价电 子可以进行sp、sp2、sp3等杂化 方式,从而形成不同形状和性质 的有机分子。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分散系的分类 :*
1.按分散相粒子的组成分 均相(单相)分散系
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判断均相与非均相的方法: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 在分散介质中。
是:均相(单相)分散系 否: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什么是相?
Äà ÍÁ
指在一个体系中,物理和化学性质
完²Ë 全ÓÍ 相同的一部分。
1/3ÊÔ ¹Ü Ë®
• 特征:*
• 1.通透性: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
渗析(透析)
2.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
丁铎尔效应:聚光光束通过放在暗处的 溶胶时,从侧面可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
这是光散射的结果。*
聚光光束
低分子 溶液
........ .. .. 溶胶
3.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4.电学性质:电泳。
第一节 溶液与分散系的概念
•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 地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所得的稳定混合物, 例如 糖水、盐水。
• 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是溶剂(水),被溶 解的物质是溶质(蔗糖、NaCl)。
• 溶液 = 溶质 + 溶剂
Äà ÍÁ
²Ë ÓÍ
1/3ÊÔ ¹Ü Ë®
Õñ µ´ »ì ÔÈ
判断相的依据Õñ:µ´ »ì ÔÈ
¾² ÖÃ
Õá ÌÇ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离子)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
ʳ ÑÎ
2.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 粗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分子(离子)分散系
一、粗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00 nm,多相,不稳定。 • 例:悬浊液、乳浊液
二、胶体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100 nm,多相,较稳定。

2024年度医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1)

2024年度医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1)

目录•课程介绍与学习目标•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溶液与胶体性质及应用•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生物体内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简介与应用课程介绍与学习目标0102 03医用化学的定义医用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以及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

医用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药物设计与合成等。

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用化学为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药物设计与合成以及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医用化学基础概述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医用化学知识分析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药物设计与合成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熟悉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及药物设计与合成等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职医用化学课程目标ABDC系统学习按照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系统学习医用化学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多维度学习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学术讲座、与同学讨论等方式拓宽学习视野。

及时复习与总结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与技巧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提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有不可分割性。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一个均匀分布的带正电荷的球体,电子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其中。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引入量子化概念,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波尔的氢原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1 2 3根据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成表。

医用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医用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21.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 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 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 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 盐最早的国家。 22.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 用矿,我国都有。是世界上冶炼 矿产最早的国家。

17.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 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 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8.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 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 而过) 19.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 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 创举。 20.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 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 拉瓦锡(1743.8.261794.5.8)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 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 说”的提出者。1743年8月26日生 于巴黎,因其包税官的身份在法国 大革命时的1794年5月8日于巴黎被 处死。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 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 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 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 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 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 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 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 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之 于化学,犹如牛顿之于物理学。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 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2.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 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 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3.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魏伯阳的《周易 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 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 4.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氧气的人。他 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 气约早1000年。

化学(医药卫生类课件_第一章,第二章(高教版)

化学(医药卫生类课件_第一章,第二章(高教版)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的组成 2. 同位素及其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的性质,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 疗、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例如:在考古学上被用于测定 动植物遗骸、化石的形成年代。方法及原理示意如下:
化学(医药卫生类)
第一章 走进物质的微观世界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练习
一、原子的组成 2. 同位素及其应用
①2n2 ④18
化学(医药卫生类)
②2 ⑤8
③8 ⑥18
⑦8
第一章 走进物质的微观世界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表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将横行中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 成纵列的规律进行制表,得到的就是元素周期表。
化学(医药卫生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第一章 走进物质的微观世界 元素 周期表
ⅡA Be 铍 Mg 镁 Ca 钙 Sr 锶 Ba 钡 Ra 镭
0
1
H 氢 Li 锂 Na 钠 K 钾 Rb 铷 Cs 铯 Fr 钫
2
3
ⅢB Sc 钪 Y 钇 镧 系 锕 系
4
5
金 属 稀有气体 纵 原子序数 非金属 19 过渡元素 稳定同位素的质量数(底线指 列 元素符号(红色指 丰度最大的同位素) 39 K 放射性元素 ) 称 40 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 元素名称(注*的 41 钾 为 是人造元素 ) 4s 4s 外围电子的构型 39.098 3 原子相对质量 族 横行称为周期
一、原子的组成 1. 原子的组成 质子 Z个 (A - Z)= N个 Z个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医用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医用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02
溶液与电解质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01
02
03
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是 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 通常是液体。
溶液的性质
均一性、稳定性、透明性、 导电性。
溶液的浓度
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 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摩尔浓度等表示。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中DNA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而RNA则在蛋 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化学本质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其化学本质主要是 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的结构特点 酶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其活性中心往往由一些特定的氨 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残基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形成特定的空间排列。
磷脂代谢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 分,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等生理过程。
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是胆汁酸、维生 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 前体,同时也参与脂质
运输。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分解为 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在体内经过转氨基、脱氨 基等反应生成新的氨基酸或其他 含氮物质。
最重要的功能物质之一。
05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 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01
核酸的组成
02
核酸的结构
03
核酸的功能
核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 其中含氮碱基包括嘌呤和嘧啶两类。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 糖核酸(RNA)两类,它们分别由脱 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 DNA通常为双链结构,而RNA通常为 单链结构。

医用化学基础——绪论1ppt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绪论1ppt课件

陶器:700°C~1000°C; 瓷器:大于1200°C 烧制过程中黏土里面的二氧 化硅和硅酸盐参与了化学反 应
公元前600年中国 已掌握冶铁技术, 比欧洲早1900多年。 青铜器是铜、锡合金, 当然,把铜冶炼出来 肯定是化学方法,然 后再调节铜、锡的比 例。
1500~1650炼金、炼丹术士 盛行,没有炼出长生不老仙 丹,但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反 应实验方法。
它就是医药化学家发明的。
• 要确诊糖尿病,需要用化学方法测定尿液 中葡萄糖、丙酮等的含量;测定血液中转 氨酶活性的变化,就能判断肝和心肌的功 能。
三、医用化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一、无机化学部分 •1、溶液; •2、电解质溶液; •二、有机化学部分 •1、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2、烃的概念、结构和命名; •3、醇、酚、醚的概念和医学上的应用; •4、醛、酮和羧酸的命名和医学上应用; •5、糖类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在医学上应用; •三、化学实验。1、溶液浓度的计算及配制; 2、酸碱指示剂的作用;3、银镜反应。
使农业高产的农药
火箭升天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剂:液氧,硝酸,过氧化氢,四氧化氮等。 燃烧剂:液氢,煤油,酒精,偏二甲肼,一甲基 肼等。
“神舟五号”宇航员服装

航天服装结构最复杂的是最 里层是液冷通风服的衬里; 这种服装是由尼龙弹性纤维 和穿在上面的许多输送冷却 液的塑料细管制成; 同时, 保温、吸汗散湿、防细菌、 防幅射等功能也体现在其中。
作用和疗效
• 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因疾病而引起的机体的种 种异常变化,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帮助机体 战胜感染。
青霉素 结构图
青霉素钾;青霉素钠;
• 3.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诊断疾病
• 化学在诊断疾病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在临床上, 经常运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方法对各种人体组织和 体液进行分析检验,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血液和尿液的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常规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设想 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 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宏 观 (质量等)
微 观 (粒子数)Βιβλιοθήκη C+O2
点燃
CO2
1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微观
12克
32克
44克
宏观
物理量 长 质 度(l) 量(m)
单位 米 千克
单位符号 m Kg


间(t)
1摩尔碳原子含有 6.02×1023个碳原子。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 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练习一: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1)1mol氧 2)1mol 氧分子 3)0.1mol 水 4)1mol 西瓜
注意
( ×) ( √) ( √) ( ×) 指明微粒的名称或化学式
原子、分子、离子、 质子、中子、 电子等
阿佛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对吗?
假如现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鸡蛋,平均分给全世界的人
(约60亿),每人每天吃一
27亿 个,可以吃________ 年。
把6.02×1023个面值为人民币1元的硬币
排成一行,将能来回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240.8亿次。如果全世界的人来数,每人 每秒数一枚,那么要数约 32万年 。
本节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和溶液 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物质的量 复习回顾: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分子是保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有 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都处于永恒运动中,相互之间有间隔。 3.国际上一致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约为 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量跟它作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 的相对
由6.02×1023个粒子所构成的物质的量, 即为1摩尔。1摩尔的任何物质都包含 有6.02×1023个粒子。例如: 1molC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1molH2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1molH2O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1molH+含有6.02×1023个H+; 0.5molH+含有0.5×6.02×1023个H+; 2molH+含有2×6.02×1023个氢离子。
分子的摩尔质量若以克为单位,数值上 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32,则 M(O2) = 32g/mol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16= 18,则 M(H2O) = 18g/mol 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则M(H2)=2g/mol;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则 M(H2SO4)=98g/mol.
第二章 溶液
学习目标:
掌握: 1.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有 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关系 式及有关计算。 3.溶液组成标度表示方法;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4.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 意义。
熟悉: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渗透压与浓度、温 度的关系及其计算。 了解: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及其计算。 能力要求:正确判断高渗液、等渗液和低渗液及 其渗透方向,并应用于输液等医学实践。 素质要求:应用渗透原理解释溶血、水中毒和水 肿现象等。
阿佛加德罗常数 -1 (符号:NA,单位:mol )
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数
科学规定
12 12g 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
实验测得
NA≈6.02×1023 mol-1
阿伏加德罗
意大利化学家。生 于一个律师家庭。1792 年进都灵大学法律系学 习,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后,曾开业当律师。 1800年弃法从理,1820 年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 教授。后被选为都灵科 学院院士,担任意大利 教育委员和度量衡学会 会长。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 ) ) )
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多少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粒子的数量多少的单位(
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1mol O2 B. 1mol H2SO4 C. 1mol氢 D.0.3mol氯
二、摩尔质量(M)
医用化学
复习回顾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 门自然科学。 2.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3.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第一章 绪论 学习重点:
四、怎样学好医用化学
本教材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践 三部分,主要内容是医学专业必须的化学 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部分的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有关化学 的基本计算等; 有机化学部分的重点是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结构、官能团、重要化合物的命名、性质 和应用等。
化学实践是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 学实践不仅可以验证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 理论知识,还可以使同学们获得化学的基 本技能,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毕业后的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1、课前预习,熟读课本 2、认真学习,不干扰上课; 3、积极思考,敢于找问题; 4、复习及时,总结与归纳; 5、适当做题,应用是关键。
医用化学的目的(任务):
一、提高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理性 思维方式,开发智能; 二、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如生 物化学、药理学等; 三、帮助学生获得从化学的角度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 专业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四、为生活服务,即使将来在工作中不必直 接应用化学知识,生活依然离不开化学。
三、医用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医用化学的内容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 特点及需要选定的,主要包括水溶液 的性质、有关理论及应用,配位化合 物,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化学实验等。 医用化学的任务是为大一学生提供与临 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同时通过实验 课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建立定量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Avogadro 1776~1856
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重大贡献是建立分子学说。自从 1809年盖·吕萨克发表了当气体进行化学反应时,其体积 成简单整数比的定律后,给道尔顿的原子论出了一道不能 解决的难题。为了使道尔顿原子论走出困境,阿伏伽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基本论点是:许多气体分子是由两个原子 组成的,决非单原子;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分 子数相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说,却遭到包括道尔顿在内 的化学家的反对,致使这一光辉成就在他生前未能使该学 说取得化学界的公认。直到1860年,阿伏加德罗的学生康 尼查罗把老师的学说写成书,并在欧洲化学家学术讨论会 上散发,阿伏伽德罗学说才被化学界所接受。如今,已成 为阿伏加德罗定律。为了纪念阿伏加德罗的伟大功绩,一 摩尔物质所含的粒子数被命名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它是自 然科学中的基本常数之一。
定义:1摩尔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 单位:
g·mol-1即 g/mol
基本单位:kg/mol,化学上常用g/mol作单位。
表示:物质B的摩尔质量表示为M(B)或MB, 如氢原子的摩尔质量表示为M(H)或MH. 可以推知,原子的摩尔质量若以克为单位, 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则M(C) =12g/mol; 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M(O)=16g/mol;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简称:“摩” 符号:mol 科学上用12g12C来衡量碳原子集体。C是 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 子。 经试验测定,12g12C中所包含的原子数 目约为6.02×1023,这个数值因意大 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而命名,所以称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 NA=6.02×1023
小结:微粒数(N) 与物质的量(n) 之间的关系 微粒数 = 物质的量 × 阿佛加德罗常数
即:
N = n × NA
思 考
24 1.204 × 10 1、2mol水中含有___________ 个水分子
0.3 2、______mol Na2SO4 中含有 0.6mol Na+。
2CO + O2
微粒
1.化学研究的对象,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2.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 化学: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实物:有静止质量,化学研究之
物质
场: 无静止质量,化学不研究

物质的例子
实物(substance) :
星球
汽车
分子
原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 分子质量。
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宏观的量用微观表示非常的巨大,使用不方便!
联系生活
日常生活中,当某物质的质量很大时,一般不 会用克表示,而用吨等更大的计量单位表示,如一 辆汽车的质量为3吨,不会说是 3×106克。再如做某 事花去10分钟时间,我们不会说成是用了1.9 ×10-5 年。人们喜欢选用一个合适的计量单位,把很大或 很小的数值变为适中的数值,便于计算、使用。
流(I)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s
A K cd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一、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
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物质的量:专用名词,是一个 整体,不能简化或添加。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一)物质的量 概念: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