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 第九章 教育心理学 智力及其创造力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新编基础心理学课件第九章智力与智力开发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新编基础心理学课件第九章智力与智力开发教学讲义PPT课件
• 14.(1)湍急的流水好像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 好像飞奔的快马。(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 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具备。
• 15.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分析: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 之奇。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 深溪蓄翠。”分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 水之绿。
当然,上表反映的只是人群中的平均数,其实不 同的人智力衰退速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智力水平 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智力衰退的年龄会推迟,而且 衰退的速度也较为缓慢。
三、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进行智力开发?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 2、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因材施教
1.C(A.qiān—xiān;B.shù—sù;D.zhuǎn— zhuàn)
2.B(A.戾:至、到达;C.与:参与。文中有欣 赏、领悟的意思;D.寒树:文中形容树密而绿,
让人心生寒意)
3.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D(“孟浩然”应改为欧阳修)
5.(1)长歌怀采薇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大漠孤烟直 (4)盖竹柏影也
(5)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80-89 79-79 70以下
水平
极优秀 优秀 中上 中等 中下 临界
智力落后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 11 18 46 15 6 3
2、韦克斯勒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
3、瑞文推理测验 (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
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
目前,智力测验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 等领域,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因材施 教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在医学上智力测验 还可以用来帮助鉴别脑机能障碍病人。

最新教育心理学_智力与创造力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教育心理学_智力与创造力教学讲义ppt课件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教育心理学_智力与创造力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注意力、观察 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 合。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二、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弗朗西斯·高尔顿是第一个提出 有关智力测量的四个重要思想的 人
第一,智力的差异可以根据智力的程度来定量
验、记忆广度测验、
理 解决抽象问题和信 论 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晶体智力:已获 得的知识和技能, 由词汇、社会推 理以及问题解决 等测验度量。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流体智力 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流体智 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 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 代表了知识的积累, 晶体智力的发展 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 所增长。
三、智力的发展与差异
智力发展的特征
0-15岁左右,增长阶段 18-25岁之间,达到高峰 26-60岁,稳定阶段 60岁以后,衰退阶段
智力发展的差异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智商 级别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40以上 - 极优秀(超常) 120-139 - 优秀 110-119 - 中上
90-109 - 中等 80- 89 - 中下 70- 79 - 边缘水平 55- 69 - 轻度智力低下 40- 54 - 中度智力低下 25- 39 - 重度智力低下
Educational psychology
第 二 节
智 力 的 理 论
psychology
三、瑟斯顿的群因素说:
第 塞斯顿智力包括7种平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 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独特的智力结构。后来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完整版ppt课件
能用语言解释清楚的(通过书本传播的知识);不 能用语言充分表达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
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
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
具体概念和定义 概念
加涅提出,具体概念是指可以通过观 察直接获得的概念;定义概念则是指 只能通过概念定义获得的概念
“蜜蜂是鸟,鸭不是鸟。” 是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概念; “鸟是卵生、身上长羽毛的 脊椎动物。”是关于鸟的科 学解释。 “四边形”是初级概念; “平行四边形”是二级概念
具体概念如“上下”;定义 概念如“物理中力的概念”
克莱蒙特调查研究
注:错误概念往往不简单 是由于理解偏差或遗忘而造 成的错误,它常常与日常知觉 经验相联系,根植于一个与科学 理论不相容的概念体系。有时,它 恰巧是科学界以前所主张的观点;而 且,错误概念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业 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优等 生也常常有这样的错误观念。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概念的表征
特征表说(feature list
theory )
由波纳等人提出,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defining feature)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
原型说(prototype theory)
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由原型有相似性成员的构成的。原 型(prototype),就是某一类型的最佳实例。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智力与创造力》PPT课件 (2)

《智力与创造力》PPT课件 (2)

精选ppt
30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及问题的类型 1.问题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问题是指给 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种障碍需要 加以克服的情境。
精选ppt
31
首先,问题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所谓 问题情境,是指用过去的手段和方法不能达 到目的时令人感到不安的情形或情况。
精选ppt
34
在对问题的类别进行了上述初步的分析之 后,莱特曼又进一步对问题作了归类划分,即 将问题区分为以下四类:① 明确规定条件和目 标的问题;② 明确规定条件,却没有明确规定 目标的问题;③ 没有明确规定条件,也没有明 确规定目标的问题;④ 没有明确规定条件,却 明确规定了目标的问题。
在这四类问题中,第三类问题,即条件和 目标都未被明确规定的问题是最复杂和最令人 费解的问题类型。
精选ppt
13
思考
加德纳的理论和斯皮尔曼的理论各执一词, 作为一名教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理论? 那一种理论在课堂中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精选ppt
14
第二节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在一定的智力理论和测量理论指导下, 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 方法。
现行的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 智力因素理论。
分是先天的,依赖于大脑神经解剖结构。
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经验的结晶。 是过去对液态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
到的能力。
两种智力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2、群因素论
瑟斯顿(Thurstone)提出。
智力包括七种平行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 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力结构。

智力与创造力学习教材PPT课件

智力与创造力学习教材PPT课件

智力年龄(MA) 智商(IO)= × 100 实足年龄(CA)
IQ低于100的人智力是不是低于平均水
平?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100+15Z 4.团体智力测验:美国陆军测验、瑞文 推理测验 5.科学运用智力测验
结论: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智力测验和智
力:智力测验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使我们了解 到很多东西,也有着很大的潜在危害。智力是 多元的,正如加德纳指出的那样,创造力、动 机、健康体质、机械技术能力、艺术能力和许 多其它能力是测验所不能测量的,而这些品质 对人生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要记住:智 商不是智力。智商只是由特定测验所定义的某 种狭隘智力的指标。一旦修改了测验内容,分 数就会改变。一次智商测验的分数绝不是贴在 孩子额头上的,能够说明其发展潜能的永久性 标记。真正决定一个人智慧的是对多种技能的 掌握,而不是智商有多高。
小结
遗传是生理前提。 环境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我们改
善社会条件和教育将能提高 智力水平。
遗传好比橡 皮筋,环境 (教育)好 比外力。
三、智力理论
(一 )斯皮尔 曼的“双因素论” G 、S 因素。 任何活动都是靠 智力的“一般因 素”和“特殊因 素”的协同作用 来完成。


造力? 1.智商高 2.兴趣广泛,组织信息 能力强 3.注重新经验,接受幻 想 4.喜欢用符号解释思想, 追求完美,以创造本身 作为最终目的 5.喜欢独立解决问题, 喜欢挑战性问题,不易 被他人意见左右
第四讲 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 智力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应该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 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课件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课件
• PASS指 • “计划”(Plan)——注意(attention)——同时 性加工(simutaneous)——继时性加工 (successive)。 • 智力活动是一个整体,依赖于注意系统,同时性加工 -继时性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的协调合作。
学习交流PPT
28
知识背景 Ⅲ
计划(P)
Ⅱ 同时性加工(S)
• 学校教育的宗旨
• 开发多种潜能。
• 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力特点的职业和爱好。
学习交流PPT
24
现代智力理论--7.三元智力理论
•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 (R.J.Sternberg)于1985年从信息 加工的角度提出了“智力三元论”。
• 他把智力看做一套相互依存的加工过 程。
• 他认为智力是个体对内外情景中的信 息刺激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由三个 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 能力、实践能力。每个方面对应着不 同的亚理论。
26
成分亚理论
情境亚理论
▪ 元成分——用于决定做
什么,监督执行的过程,
并在完成之后进行评价。
经验亚理论
▪ 操作成分——用于具体
完成任务。 ▪ 知识获取成分——用于 ▪ 解决相对新颖的问题
学习如何将事情完成。 ▪ 自动化
结果
结果
▪ 分析能力:
▪ 创造能力:
• 分析、判断、评价。
• 创造、发现、发明
想象和探索
▪ 对现实有环境的适应 ▪ 对现有环境进行调整和
塑造 ▪ 对不同环境的选择 结果 ▪ 实践能力
• 付诸实际、应用、 使用和履行的能力
学习交流PPT
27
现代智力理论--8.智力的PASS理论
• 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J. P.Das)等人提出的,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PPT教案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PPT教案
熟奠定了智力的基础。
基因的的研究发现人有150个基因与智力落后有关。
高尔顿的研究发现与名人有血缘关系的成名率,没有的则低。
遗传
环境
相关
无血缘
异环境
0.00
无血缘
同环境
0.2
无血缘
养父母与养子 0.3
亲与子
生活在一起 0.5
同胞兄妹
异环境 0.35
(五)创造性与个性
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灵活,喜欢钻研。 自信心强,看问题常 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不满
足于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 独立性强,常独自活动,对自己的事有较强的责
任心。 有较大的主动性和较少的禁止性,对新事物的接
收较少防御。 有较大的坚持性和恒心。 对未来有高期和抱负。希望能面对更复杂的工作,
3、青少年想象的发展
由创造性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即由现实问 题激发。
具有比幼儿更多的主动性和有意性。在解 决问题中能主动地提出新问题,并运用自 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创造性品质有了极大提高。如思维的发散 性、抽象概括性、聚合性、抽象逻辑性、 辩证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4、成年的创造性发展:
同胞兄妹
同环境 0.50
不同性别异卵双生 同环境 0.50
同性别异卵双生
同环境 0.60
同卵双生
异环境 075
同卵双生
同环境 0.88
五、智力的分布和分类标准
智商
类别
140以上 120至140 110至120 90至110 80至90 70至80 50至70 25至50 25以下
天才 上智 聪颖 中材 迟钝 近遇 低能 无能 白痴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
一、创造、创造力 一)创造 帕内斯(美国)创造是生产具有独特性和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PPT课件

步骤:
(一)提出问题
第一,要符合问题情境 第二,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第三,要进行必要的提示
(二)解决问题
第一,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认知策略,
第二,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的重新组 织,综合成多个规则的集合,即新的高 级规则,从而解决问题。
四、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及方法步骤
(一)问题解决的理论
1.试误说 问题解决过程是由刺激情境与适当
(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1.基本条件
第一,具备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并熟悉该学 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法。
第二,认知的决定因素 第三,人格特性
2.结合各科教学内容进行训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的性质
创造性指的是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 的个性特征或倾向,作为能力又常称为创造力。
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二)动机与目的、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
学习动机则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 某种动因。
关系表现为:
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即作为活动动 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
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第三,组合律,即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 出对象、便于感知的重要条件。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 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
的效果。
听觉 记住15%
视觉
25%
听觉+视觉 65%
(一)概述
注意是保持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因 为它 是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伴侣”,是智力活 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智商是多少?
17
高智能型学生与高创造型学生比较
高智能型
高创造型
教学内容 学习态度 时间安排 纪律
能很好地理解并记忆
勤奋学习,能悉心听取教师 意见,师生关系协调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 情 遵守纪律
与其记住教师的教育内容,不如 探索未知内容 对感兴趣的事情始终探索、思考, 不为教师的意见所左右。 不按规定的时间学习和工作
智力发展的差异
10
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
智商 级别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40以上 - 极优秀(超常) 120-139 - 优秀 110-119 - 中上
90-109 - 中等 80- 89 - 中下 70- 79 - 边缘水平 55- 69 - 轻度智力低下 40- 54 - 中度智力低下 25- 39 - 重度智力低下
变通性:指发散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的能力。
独特性:指发散的新奇成分,指对刺激能作出 不寻常的反应。
24
请将下面的正方形四等分

25
幼儿创造力表现举例
问题:铅笔有什么用?
٥ 幼儿甲:1、画图画 2、写字 3、写信 4、写数学 5、做笔记 6、签名
流畅性:6分; (一共回答了6项) 变通性:1分;(因为这6项都是用于书写) 独特性:0分;(因为这6项全班幼儿40%以上都提出)
19
三、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乐观
好奇
敢为
坚持
自信
独立
20
三、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具有高创造力的个体多可能表现下列个性特征
好奇
动力系统
敢为
创造性人格
独立
保障系统
自信
坚持
调控系统
乐观
21
是否所有老师都能容忍创造力高的儿童的所有 行为?
创造性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种特征: ①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②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③处事不顽固,较幽默,但难免常有嬉 戏态度。
7
二、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韦克斯勒量表(美国):提出离差 智商的概念,适用于儿童、成人、 学龄初期。 离差智商的根据:人的智力按常态 分布,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15。
离差智商公式:IQ= 100+15( X - M )/SD
X =受试者成绩 M =同一年龄组人群成绩的均数 SD=同一年龄组人群成绩的标准差
创造力的标准
٥ 新颖性: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这是纵向比 较。 ٥ 独特性:与众不同,独出心裁,这是横向比较。
٥ 价值性:合乎规律,合乎逻辑,对社会或个人 的发展有意义。 ➢ 分析精神病人的某些言行举止是否具有创造性。
15
二、创造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
٥ 知识技能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1.3 11.3 18.1 46.3 14.5
5.6
2.9
11
三、智力的发展与差异
智力发展的差异
水平差异 表现早晚的差异
类型差异 性别差异
12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定义
٥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 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 素质。
14
一、什么是创造力
不常遵守纪律
动机
尊重现成的价值观
摆脱现成的价值观
对待权威 尊重权威
不尊重权威
目标

获取教师和教科书的知识
对教师和教科书的知识批判地吸 收,从中发现问题
18
三、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智力超常儿童追踪几十 年,他对800名男性被测试者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 最小的20%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两组人最大的差 别就是个性心理品质,成就最大的一组:谨慎、有进 取心、自信、不屈不挠、有坚韧性等。
٥ 幼儿乙: 1、画图画 2、写字 3、奖品 4、点数 5、礼物 6、武器
流畅性:6分; (一共回答了6项) 变通性:5分;(因为1、2,3,4,5,6属于不同种类的用途) 独特性:1分;(因为只有第6项是全班幼儿5%以下的人提出)
٥ 幼儿丙: 1、画图画 2、写字 3、奖品 4、表达感情 5、作尺子 6、武器
9 第九章 教育心理学 智力及其 创造力
课程大纲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2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二、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斯坦福-比奈量表(美国,1916年修订):采用智力 商数的概念,适用年龄是2.5~18岁。
智力年龄:简称智龄,是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 年龄。 智商:也称智力商数,用IQ表示。其公式为:智商 (IQ)=(智龄MA÷实龄CA)×100 比率智商的缺点: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下降,与 实际不符。
意见; – ⑧有自信心,有理想抱负; – ⑨兴趣广泛又专一; – 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23
四、创造力的评定
(一)创造力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是指从一个出发点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 探求问题多种答案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评价指标
流畅性:指发散的量,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 反应的能力。
流畅性:6分; (一共回答了6项) 变通性:5分;(因为1、2,3,4,5,6属于不同种类的用途) 独特性:3分;(因为4、5、6项全班幼儿只有5%以下的人提出)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٥ 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 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力 • 高创造力者大多有高智力 • 智力高者未必有高创造力
16
二、创造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200以上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90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80以上 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180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65 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165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160 微软创始人比尔 盖茨160以上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 霍金:140以上
8
思 考:
例1:某人智力测验成绩为90 ,与他 同龄人群的成绩均数为80,标准差为10。 问他的离差智商是多少?
例2:某人智力测验成绩是60分,同龄 人群成绩的均数为80,标准差为10。问他 的离差智商是多少?
三、智力的发展与差异
智力发展的特征
0-15岁左右,增长阶段 18-25岁之间,达到高峰 26-60岁,稳定阶段 60岁以后,衰退阶段
22
富有创造力的中学生的多数具有以下10个特征:
– ①作文想象力丰富,能独立选材,题材新颖,风趣, 审美感强;
– ②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③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能觉察别人忽略的事实; – ④心智活动思路通畅,解答问题敏捷; – ⑤能提出卓越的见解,以特异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新
奇的方式处理事情; – ⑥办事非常热心,坚持不懈,不怕挫折; – ⑦独立型强,有内在评鉴定,有主见,不轻信他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