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PPT课件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2014-9-16
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
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 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 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 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 其责难的程度。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 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 如他对海因茨的行为表示同情,并愿出庭为其 辩护,请求减刑。 有的发问:法律允许老板不顾人的死活赚钱, 对吗?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负有某种道义职责,对 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也同样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 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 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 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 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 如对海因茨偷药为救治妻子,这合乎情理 。但偷窃行为又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偷药又是 不应该的。 这阶段学生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要求 别人也去遵守。
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 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 义和价值。 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 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 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 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 ,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 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 坐牢、受罚的。
2014-9-16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 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 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 释这些价值的。 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 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 如,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 茨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 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老板是对的。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优质ppt]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吉里根(Carol Gilligan)对科尔伯格的修正 1.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典型
的道德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 型的公正取向。 2.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样的抽 象、理性的道德原则,而女性更加关注人类的幸 福。 3.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一般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 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
2.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能跨越任 何一个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论
3.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有关:即道德推理发展 阶段不能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
4.道德发展与不同社会环境的刺激及儿童与社会环 境的交往有关。 柯尔伯格调查发现:生活在孤儿院的儿童到 了青少年阶段还不能达到第3阶段,而生活在适当 的集体农庄的青少年则能达到第4、第5阶段。他 通过跨文化研究发现:美国城市中产阶级儿童16 岁时25%达第5阶段,而墨西哥只有10%的15岁儿 童达第5阶段,土耳其则只有2%。
有快有慢。美国9岁儿童中94%处于第一水平;10岁儿 童中60%处于第一水平,38%处于第二水平,只有12%达到第三水平;16岁儿童中21%处于第一水平, 56%处于第二水平,23%达到第三水平。因此,柯尔 伯格认为:0-9岁大致属于前习俗水平;9-15岁大致属 于习俗水平;16岁以后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 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数并不会很多,即并非每个人都能 达到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秩序,遵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道德发展阶段论
3.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
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二个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旨在解释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过程。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人类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推理和行为特征。
三种水平分别为:
1.前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包括两个阶段,即惩罚与后果水平和相对主义水平。
在这个阶段,人们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自己的利益或避免惩罚,而不是基于普遍的道德原则。
2.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包括两个阶段,即社会秩序与权威水平和社会契约水平。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社会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道德判断中。
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也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遍性伦理准则水平和道德自治水平。
在这个阶段,人们的道德判断不再基于社会规范或个人利益,而是基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并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科尔伯格认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些阶段,并且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停留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他还提出了一些方法,如“道德两难故事”,可以帮助人们进入不同的道德阶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道德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科尔伯格以两难故事实验(海因兹偷药)为基础,提出了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4~10 岁)儿童处在外在掌控时期,顺从人士的道德规范,遵从赢得奖励、躲避惩罚的道德原则。
这一水平又分成两个阶段:阶段一,避免惩罚阶段,亦称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儿童著眼于犯罪行为后果,遵守他人的规则以防止惩罚、获得奖励;阶段二,相对功利阶段,亦称工具目的定向阶段,儿童已经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与的投资回报去考量顺从原则,以被满足用户的程度去评价犯罪行为。
(2)习俗水平(10~13 岁)儿童将的标准予以内化,他们顺从法则以讨好他人或维持秩序。
这一水平又分成两个阶段: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亦称“好孩子”定向或人们相互合作阶段。
儿童期望讨好他人,协助他人,可以根据犯罪行为者的动机、特点以及当前情境评估犯罪行为;阶段四,顺从阶段,亦称“好公民”或维护和社会秩序阶段。
儿童已经开始考虑到社会体系和良知,自己的责任,表明出与较低的认同,并力图保持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13 岁以后)儿童存有了真正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全然内化,儿童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展开挑选。
这一水平又分成两个阶段:阶段五,法制观念阶段,亦称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人们以理性方式思索,注重多数人的意愿和社会福利,指出依法行事就是的犯罪行为方式;阶段六,价值观念阶段,亦称个人良心定向或普遍道德原则阶段。
人们依据自己内在的标准行事,犯罪行为受自我良知的约束。
科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
品德发展理论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7
前习俗水平特点
在第二阶段,个体持“对我有何益处” 的立场,将正确的行为定义为对自己最 有利的行为。第二阶段的道德推理,显 示对其他人的需要兴趣有限,而只关注 自己是否得到更多的利益,例如“你抓 了我的背,我也要抓你的”。
精选ppt课件
28
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是青春期和成人的 典型状态。用习俗推理的人对行为进行 道德判断时,会将这些行为与社会崇尚 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习俗水平包括第 三和第四个道德发展阶段。
精选ppt课件
40
5.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关 系:即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 为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精选ppt课件
41
柯尔伯格理论在学校教育上应用
1.加一法
所谓“加一法”是指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时, 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比自己当前的道德认知发 展阶段高出一个阶段的观点,以引起认知矛盾, 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索有关的信息,理解具有更 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立场,从而提 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22
柯尔伯格理论
1958年,柯尔伯格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心 理学时,受到皮亚杰著作的启发,对儿 童面对伦理困境所作的反应产生了强烈 的兴趣,在写作的博士论文中,创立了 这一理论,概述了道德发展的阶段。
精选ppt课件
23
二 柯尔伯格的研究
➢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 道德发展6阶段的划分
➢ 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16
自律阶段特点( 7~12)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 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 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精选ppt课件
17
自律阶段特点( 7~12)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PPT课件
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
事”: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
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
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
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
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
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
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6
第二部分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阶段理论
1
对象 个体的道德发展
2
依据 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
3
阶段模型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8
前习俗水平
年龄: 0岁~~9岁
特点 : 纯外在的 遵守规矩 没有自己的主见 着眼 点是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两个阶段: (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缺乏是非善恶观念 恐 惧惩罚 服从规范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又称相对功利取 向阶段 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 赏罚定好坏
19
20
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
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
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
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
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
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
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
9
习俗的水平
• 年龄: 9岁~~15岁 • 特点: 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 接受并付诸实践
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 考道德问题 • 两个阶段: (1)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又称寻求认可的定向 阶段 按要求去做以得赞许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又称遵守法规或 秩序的定向阶段 服从团体规范 尊重法律权威 判断是非有了法制观念
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持和澄清超过这些学生中最低水平的一个阶段之上的观点, 当这个观点为学生理解时,教师又提出新的情境向这个阶 段的思维挑战,并澄清先前发展阶段的那种论点。从而引 导学生一步步发生矛盾冲突,使他们找到思维方式中的前 后矛盾和不当之处,并发现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 角色扮演:儿童从自我中心向考虑别人的情感、观点和动 机的转化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
• 第二, 道德目标的设定不能从实际出发, 不能根据道德主 体的需求来设定, 道德教育缺乏感召力。科尔伯格认为, 道德的发展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变的、普遍的顺 序阶段。在一切文化中,除了严重的身心缺陷外, 发展总 是依序向前发展,不能逆退, 也不能逾越。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思考: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么?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性命是否很重要? 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仔细回忆故事中的情景,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任的行为应
该是什么?为什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ppt课件
(1)针对故事情节进行打分时比较主观的,可能会 导致错误的解释。
(2)道德发展的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理论所认为的 那样时领域一般性的。
(3)柯尔伯格发现人们的行为会出现倒退,说明思 维与行为实际上联系不是非常紧密(言行不一致)。
(4)该理论最初只在少数白人身上得到验证,而且
样本仅限于美国17岁以下的男性。虽然其他研究者找
阶段1:服从和惩罚定向
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 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
求和利益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5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后习俗水平(能摆脱外在因素,着重根据个人自愿 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即根据内心的一套标准
进行道德推理,它们可能与社会规则一致,也可能 不一致),在这一水平,社会规则成为大多数行为 的基础,当社会规则与内心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 人们的内心准则往往占上风。很少人达到这一水平。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基本观点
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 展理论,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整个 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为儿童的道德成 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规律:三水平六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推理水 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 坏是非)
到了一些跨文化的证据,但在一些人群(犹太人聚居
道德发展理论(精品课件)
结果发现,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 为的严重程度,即注重行为的客观责任;年长儿童那么能根据行为者的 意向来判断行为,即注重行为的主观责任。这两种道德判断形势有局部 重叠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观责任感逐渐取代客观责任感而取得 支配地位。
• 认为海因茨偷要是触犯法律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挽 救病人的生命,海因茨偷药是对的,而药剂师的行为也在法 律允许范围内,他也没有错。他们认为海因茨偷药的行为可 以得到辩护或从轻处理,不合理的法律应当予以纠正。
水平III-后习俗水平
阶段6:普遍伦理定向阶段(良心定向阶段)
·以价值观念为导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的 判断有独立的价值标准,思想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 行为完全自律。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是以正义、公平、平 等、尊严等这些最高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以普遍的标 准来判断人们的行为。
规则是可以变通的,但是不能触碰到道德的底线。在不同年龄阶段 需要通过实验来引导儿童了解道德的具体要求。
皮亚杰的道德理论对德育的启示:
在低龄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可以先让他们遵守既定的行为标准,表 现适当的行为;随着认知开展的成熟,逐步引导其加深对道德含义 的认识。
鼓励学生参加道德问题的讨论,倾听他人意见,有利于他们摆脱自 我中心主义思考,打破认知平衡导致其认知重组。
·认为海因茨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人类生命的价值无条 件的高于一切,人的生命要比财产的价值高的多,海因茨 的行为是对允许药剂师牟取暴利的法律的一种抗拒。这是 最高层次的道德判断水平,已超越某些规章制度,而考虑 较多的事道德的本质而不是具体的道德准则。
总结:
• 前习俗水平:按行动的结果判断是非。
精品课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24页PPT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尔伯格理论的启示
16
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启示:
1.对儿童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应符合儿童的年龄,
不应将道德原则直接交给儿童。儿童的道德认知变化是循 序渐进的,有顺序,分阶段进行,如儿童还没有进入阶段 4,他就不能跃进阶段5 中去,如要强行交给他阶段5、6 的原则,儿童是接受不了的,要善于利用每一个阶段的推 理促进儿童道德思维的发展。儿童必须通过自身的道德思 维发展,才会从自身中产生出原则
9
习俗的水平
• 年龄: 9岁~~15岁 • 特点: 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 接受并付诸实践
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 考道德问题 • 两个阶段: (1)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又称寻求认可的定向 阶段 按要求去做以得赞许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又称遵守法规或 秩序的定向阶段 服从团体规范 尊重法律权威 判断是非有了法制观念
5
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
事”: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
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
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
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
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
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
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
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
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
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
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
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
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
12
评价之一二三
科尔伯格的理论和实践在全世界产生了 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掀起了美国70年 代之后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它是 最全面的道德发展理论,心理学家已经 发现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发展过程几乎都 与科尔伯格所认为的发展脉络相符,科 尔伯格的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道德思维 的发展提供了视角,但是对科尔伯格发 展论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
第 一
杨张赵项杜 陈 谢
组 润瑞巧双丽 启 焱
成山
娥
员
辉
:
—
道 德 发 展
科阶
尔 伯 格
思想来源及其研究方法
2
科尔伯格的简介: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道德理论的杰出贡献者。 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 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3
首先,道德发展的阶段并不像科尔伯格所认为的 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人们面对的剧情,场景不 同,所做出的回答水平也可能不同。进一步研究 表明,人们在某种情况、例如在压力之下的道德 推理会退化到最初的阶段,这不符合阶段理论的 假设。也就是说科尔伯格的研究并没有澄清道德 发展的阶段是否有严格的顺序,获得一种新的思 维方式是否要抛弃前一种思维方式。另外就连科 尔伯格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验中也承认,在现实 的教学背景下,其所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过于复 杂,造作性不强。
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6
第二部分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阶段理论
1
对象 个体的道德发展
2
依据 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
3
阶段模型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8
前习俗水平
年龄: 0岁~~9岁
特点 : 纯外在的 遵守规矩 没有自己的主见 着眼 点是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两个阶段: (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缺乏是非善恶观念 恐 惧惩罚 服从规范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又称相对功利取 向阶段 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 赏罚定好坏
生平:
他是一位生意人的后代,本可能是与心理学无缘的, 二战时他帮助犹太人偷渡的经历第一次引发了他对 道德的思考。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心理学和哲学特别 斯道德学识他最喜欢的两门课程。这一阶段可以说 皮亚杰对他的影响最深刻,也使他最终选择了道德 认知发展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科尔伯格开创了道德两难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 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皮 亚杰对偶故事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 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 “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 平。他共涉及了九个两难故事,这些故事都包含 两种尖锐对立的不同价值选择;所代表的冲突是 青少年关注的;引发 的问题对个体在较高的发展 水平上有意义。他采用这种方法测试了十来个不 同国家六七岁至二十一岁的被试,发现尽管种族, 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各方面存在不同,但道德判断 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
10
后习俗水平
年龄:15岁以后 特点: 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 完全自律
两个阶段:
(1)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强烈的责任心与义 务感 尊重法制 可修正
(2)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又称原则或 良心的定向阶段 对是非善恶有独立的价值标 准 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 考虑道德的本质 而非具体的原则
11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评价 第 三 部 分
4
思想来源:
在当代心理学界,对道德发展这个概念各持不 同的见解。影响较大的有两个血派,一个是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另一个是皮亚杰的认 知心理学派。科尔伯格可以称皮亚杰在道德发 展领域的继承人。皮亚杰的观点的影响,正是 科尔伯格的学说的思想来源。他的这一理论是 基于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分 阶段的,但是他在研究中发现,道德发展不是 只有两级水平,而应改由多个水平,于是在20 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 发展阶段论。
14
其次,科尔伯格发现人们的行为会出现倒退,这表明 思维和行为实际上联系不大。有些人却是理解较高水 平的道德发展,但他们在行为上并不能表现出来。
最后,这个理论最初只是在少数白人身上得到验证, 而且样本仅限于美国中产阶级17岁以下的男性,有一 定的局限性。(吉利根注意到道德判断和认知方面存 在着性别差异,提出了女性关怀道德理论)虽然有研 究者为科尔伯格的理论找到了跨文化证据。但也有人 发现,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例如犹太人聚居区的生活 方式,被认为是不同与科尔伯格所说的价值体系的 “更高”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