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 (1)

合集下载

[VIP专享]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

[VIP专享]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

盐井乡初级中学教师培训讲义培训人:时间:格律诗的平仄与对仗概念:格律诗: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歌。

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也被称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其实它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

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

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同句相对,邻句相粘”。

《寓舍书怀》陆游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同句相对”这里的同句相对,指一个句号之内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先看首对: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平]平。

依照前次我所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见这句中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那么再看其它句子是不是也相对呢?“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观察方括号里面的字,都是合乎“对”的规则的。

“邻句相粘”邻句相粘,指不同句的相邻两分句,平仄相同。

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解析诗的韵律与押韵

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解析诗的韵律与押韵

人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解析诗的韵律与押韵诗是语言的美妙艺术形式,它通过韵律和押韵等手法,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诗歌的背诵和欣赏,还要深入了解诗的韵律和押韵等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的韵律与押韵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什么是诗的韵律诗的韵律是指诗中音节的有规律的排列。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于小学生来说,韵律主要表现在诗句的韵脚与节奏上。

1. 韵脚韵脚是指诗句末尾的音节组合,通常由韵母构成。

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韵脚,如"ī"、"āo"、"ǒu"等。

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可以通过体会和把握韵脚的音韵特点,更好地理解和朗读诗歌。

2. 节奏节奏是指诗句中音节的重读与轻读的节奏感。

以《悯农》为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个字的重音和轻音,这就是诗歌节奏的表现。

学生在诵读和欣赏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诗句的节奏感,使朗读更有韵律感和表现力。

二、什么是诗的押韵诗的押韵是指诗句中音节末尾的韵脚相同或相似。

押韵可以使整首诗歌在音韵上更加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技巧。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押韵的例子。

例如,在《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例子,学生们可以体会到诗歌押韵的魅力,并且在自己创作诗歌时,也可以尝试运用押韵来增加作品的美感和感染力。

三、诗的韵律与押韵的培养方法要想在小学阶段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诗的韵律与押韵意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1. 听诵诗歌通过多听多诵诗歌,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和押韵效果。

可以通过朗读和齐诵的方式,让学生们体验诗歌的声音魅力,培养他们对韵律和押韵的敏感度。

诗词的韵律与押韵技巧

诗词的韵律与押韵技巧

诗词的韵律与押韵技巧引言: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韵律和押韵技巧。

通过学习诗词的韵律和押韵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本篇文章将探讨诗词的韵律与押韵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之美。

一、韵律的基本概念韵律是指诗词中音韵的规律性排列。

它是诗词的灵魂,也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韵律主要包括平仄、句读和声调。

1. 平仄:平仄是指音节的轻重。

平音节读轻声,仄音节读重声。

平仄的搭配使诗句更加和谐、韵味更浓郁。

2. 句读:句读是指诗句的停顿和抑扬顿挫。

它与平仄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3. 声调:声调是指字音的高低升降。

它是诗词中的重要因素,能够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押韵的分类与技巧押韵是指诗句中音韵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排列。

它是诗词表达感情和意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诗词的特色之一。

押韵主要分为平水韵和仄水韵两大类。

1. 平水韵:平水韵是指韵脚的音节为轻声的押韵方式。

它在古代诗词中应用广泛,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常见的平水韵有一、脂、之、微等。

2. 仄水韵:仄水韵是指韵脚的音节为重声的押韵方式。

它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于表达深沉、内敛的情感。

常见的仄水韵有寒、山、魂、昏等。

押韵的技巧主要包括韵脚的选择和韵尾的变化。

1. 韵脚的选择:韵脚的选择要根据整个诗句的平仄和意境来确定。

一般来说,平水韵适合表达轻快、明快的情感,而仄水韵适合表达深沉、内敛的情感。

2. 韵尾的变化:韵尾的变化可以增加诗句的变化和层次感。

通过改变韵尾的音韵,可以使押韵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

三、韵律与押韵在诗词中的应用韵律和押韵在诗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使诗词更加动听、优美,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韵律的应用:韵律通过平仄、句读和声调的运用,使诗句节奏感强烈,音韵和谐。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诗句,感受其中的韵律美,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押韵的应用:押韵通过音韵的相同或相近,使诗句更加鲜活、生动。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9 人教课标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9 人教课标版
目录 退出
2.诗歌的分类情况是怎样的?请列表加以说明。 提示:
目录 退出
3 .分别介绍 一下古 体诗和 近体诗 。 提示:古体诗 是依照 古代的 诗体写 的。在唐 人看来 ,从《诗 经》到南 北朝的诗 ,都算 是古体 诗,因 此古体 诗也就 没有一 定的标 准。可以说 凡不 受近体诗 格律束 缚的, 都是古 体诗。 近体诗以 律诗为 代表。 律诗的 用韵、 平仄、 对仗都 有许多 讲究 。由于 格律很严 ,所以 称为“律 诗”或“格 律诗”。格律 诗主要 有四 个特点 :( 1) 每首 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 都有规定; (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 “长律”,除 了尾联 (或首 尾两联 )外一 律都用 对仗 ,所以 又叫“排律” 。
答案示例: (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目录 退出
2 .请写出下 面这副 对联的 下联。 霜风渐紧 ,断雁 无凭, 月下不 堪憔悴 影
解析:解答此 题,除 严格遵 循对联 的基本 要求外 ,还 要正确 解读所 给 对联的上 联的内 容。上 联内容 由三部 分( 物候、 景物和 心境) 构成, 感情 基调为感 伤、怅惘, 要综合 考虑上 联内容 的这些 特点, 本着内 容相关 的原 则组织答 案。
目录 退出
典例剖析
1.(2012· 四川高考)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 节日相关;② 可以不 考虑平 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目录 退出
解析:本题着 眼的两 个传统 节日— —端午 与中 秋,一 个以历 史人文 气息见长 ,一个 以亲情 意味见 长,给 出的上 联与下 联既有 节日 活动气 息, 又有明确 的节日 意象, 有利于 引导学 生在传 承文化 的过程 中形 成爱国 思亲、忠勇 爱家 的美好 品德。拟 写答案 时要抓 住节日 的习俗 特点, 上下 句句式相 同,词 性要相 对。端午节 是纪念 爱国诗 人屈原 的节日 ,有赛 龙舟 和吃粽子 的习俗;端 午节也 是自古 相传的“ 卫生节” ,人们 在这一 天洒扫 庭院,挂 艾枝, 悬菖蒲 ,洒雄 黄水, 饮雄黄 酒,激 浊除腐 ,杀菌 防病 。中秋 节是 中华民族 的传统 节日, 这一夜 ,人们 仰望天 空如玉 如盘的 朗朗 明月, 期盼 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这些都是 可以供 选择的 意象。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之前我在自己的头条号上发了几篇关于格律诗的学习笔记,分享了一些关于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的知识,如果大家想深入的了解,可以查看我头条号前面的文章,也可以关注我的谢小楼(ID:xxlou),回复“01”,就可以看到我那几篇文章。

而现在这篇文章,是想要把之前的那些文章总结简化,在这一篇文章里把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简洁明了地归纳出来。

既然要简洁明了,那就不废话了。

一、格律诗的押韵要求。

1、什么是韵诗词中所谓韵,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不过在拼音中,a、o、e的前面可以加i、u、v,如ia,ua,uai等,这种i,u,v叫做韵头,不同的韵头的字也算同韵字,可以通押。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2、格律诗的押韵要求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

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

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

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押韵。

韵中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不准押韵(第一句可以放或关)。

如果这三个句子也押韵,那就叫押韵,押韵里是不允许的。

二、格律诗的平仄要求1、四声与平仄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古代四声中,平仄里的平即平声,平仄里的仄即上声、去声和入声。

现代普通话里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即平,上声去声即仄。

我们现在学写格律诗,用普通话的平仄即可。

2、格律诗的平仄声律四大原则1、句内平仄相间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具体要就是“句内平仄相间”。

格律诗的句内平仄相间,并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平仄相间,而是以一定的单位相间,这决定于诗的意义结构和节奏结构。

近体诗(格律诗)的押韵标准和技巧

近体诗(格律诗)的押韵标准和技巧

近体诗(格律诗)的押韵标准和技巧⼩乌⽼师的诗词课程讲义尽⼼了便⽆悔2018年元⽉整理收藏近体诗的押韵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我国的民歌、诗、词、曲⽆不押韵,所以诗歌⼜叫韵⽂。

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诗篇某些句⼦的末尾,使诗歌读起来顺⼝,听起来悦⽿,容易记得住、传得开。

押韵的⽅式,古体诗⽐较⾃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可以⽤平声押韵,也可以⽤仄声押韵;可以⼀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形式⼜有多种。

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式,则有定规。

⼀、⼀律以平声押韵(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其中五⾔诗居多,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三、不论五⾔、七⾔,都是双句⼊韵,单句不⼊韵。

但⾸句可以⼊韵,也可以不⼊韵。

七⾔诗⾸句⼊韵的较多,五⾔的较少;四、押韵句的尾字⽤平声,不押韵的必须⽤仄声(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仄声,不押韵的⽤平声)。

过去写诗,靠韵书来做统⼀的标准。

所谓韵书,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起,分成若⼲部,作为做诗押韵的依据。

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现存完整的韵书是宋朝的《⼴韵》。

《⼴韵》的韵部分得很细,有206韵部。

到了⾦代,以《平⽔韵》为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

平⽔是平阳府城(今⼭西临汾市)的别称,因为该书刊⾏于此城,故名《平⽔韵》(⼀说为南宋时代平⽔⼈刘渊根据前⼈韵书修编⽽成,故名《平⽔韵》)。

该韵书将宋代《礼部韵略》(官⽅颁布的科考标准韵书)注明同⽤之韵,悉数合并,共106韵,上平声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声17韵。

各声韵⽬第⼋章已经开列,不再重复。

元、明、清各代,都以《平⽔韵》为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直沿⽤到现在。

前⼈做诗押韵有两种情形:⼀种是严格按韵书的规定做诗。

例如封建时代,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应制诗”;科举考⽣作的“试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韵部。

格律诗押韵的规则

格律诗押韵的规则

格律诗押韵的规则格律诗,又称“律诗”,是唐代以来流传下来的一种诗歌形式。

相比于自由诗,格律诗的押韵和平仄要求更加严格,它的格式和规则也更加固定,因此难度也更高。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格律诗押韵的规则。

一、句式格律诗中,每句诗都需符合一定的句式。

通常来说,一首格律诗中的每一句的句式都要一致。

这种句式一般由四个字或八个字组成。

二、平仄格律诗的平仄要求也很严格。

一般来说,每句诗中的字都必须符合平仄要求。

平声字的韵脚必须为平声,上声字的韵脚必须为上声,去声字的韵脚必须为去声,入声字的韵脚必须为入声。

三、押韵在格律诗中,每个句式都需要有一个韵脚。

通常一个句式对应一个韵脚。

其中,平声和上声可押平韵和仄韵,去声和入声只能押仄韵。

在一首格律诗中,每个韵脚只能出现一次。

四、词牌格律诗的词牌也和其他的诗歌形式不同。

在格律诗中,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韵脚和诗句。

不同的词牌需要遵照不同的规则。

五、唱和在古代,格律诗通常是唱和,也就是一人一句地唱出来。

在唱和的时候,要保持和谐,既要注意诗句的平仄和押韵,又要注意整体的韵律和情感。

六、对仗对仗是格律诗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格律诗中,通常每两个句子之间都会形成对仗,这个对仗要求诗歌的词句具有相对位置、语音、音韵的对称或者相似,同时要求提供对比积极作用和营造和谐的音乐般韵律。

以上就是格律诗押韵的规则和相关介绍。

尽管格律诗的要求十分严格,但它却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汉语诗歌中独特的韵律和美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

格律诗押韵规则

格律诗押韵规则

格律诗押韵规则一、每首诗必须一韵到底,排律同样如此。

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偶句必须押韵;押平声韵的是正格,押仄声韵的是变格。

举例:中秋月·其二(五言绝句)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空”、“同”、“风”,押上平声一东韵,正格。

江雪(五言绝句)柳宗元注:这是一首名诗,清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将其列为五言绝句,但严格地说,此诗失粘不合格律要求,应是古绝或拗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灭”、“雪”,押入声九屑韵,变格。

桃花溪(七言绝句)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烟”、“船”、“边”,押下平声一先韵,正格。

寒闺怨(七言绝句)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静”、“影”、“冷”,押上声二十三梗韵,变格。

夜宿七盘岭(五言律诗)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西”、“低”、“啼”、“鸡”,押上平声八齐韵,正格。

望蓟门(七言律诗)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惊”、“营”、“旌”、“城”、“缨”,押下平声八庚韵,正格。

二、首句可以借用邻韵来押韵。

由于五言古体诗首句不存在押韵的传统,故五言律诗首句多不入韵;而七言柏梁体因句句押韵,七言律诗受传统影响首句多入韵。

所以,在正格与变格的区别上,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恰好相反。

但是不论首句是否入韵,要求却相对宽松,入韵的也不计在韵数之内,故五律、七律皆有“四韵诗”之称。

因此,首句入韵的允许借用邻韵来押韵,这种情况盛唐前较少,中唐后增多,到了晚唐渐趋普遍,到宋则成风气了。

(▲表示借押邻韵)举例:马诗二十二三首·其十(五言绝句)李贺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律诗押韵规则和对仗规则

律诗押韵规则和对仗规则

律诗的押韵规则和对仗规则
律诗的押韵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押韵的位置:律诗通常在句尾的三个位置押韵,即第二句和第四句、第六
句和第八句的末尾字。

2.押韵的声调:律诗的押韵声调通常遵循平仄交替的原则,即第二句和第四
句、第六句和第八句的末尾字的声调必须是平声或仄声,且不能连续使用相同的声调。

3.押韵的字数:律诗的押韵字数通常为三个字或五个字,不能超过五个字。

4.押韵的韵脚:律诗的押韵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即属于同一韵母的字的集
合。

对仗规则则是律诗中的另一种重要规则,主要用于增强诗歌的对仗工整和美感。

具体规则如下:
1.对仗的规则:律诗的对仗通常是在颔联和颈联之间进行,即第三句和第四
句、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

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并且平仄相对。

2.对仗的类型:根据对仗的严格程度,可以将对仗分为工对、宽对和流水对
三种类型。

工对要求最严格,必须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并且平仄相对;宽对则相对较为宽松,只要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即可;
流水对则是指两句之间没有明显的对仗关系,而是通过整体的意义和情感来表达一种连贯和流动的感觉。

总的来说,律诗的押韵和对仗规则都是为了增强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效果,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

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

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学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五六互换三应平。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注: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

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另;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前面讲过了写绝句与律诗共十六种句式,大家记起来及参照写诗很杂乱。

本人整理了如下句式就全部包括了。

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

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

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A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B式)B:(仄)仄平平仄仄平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式)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D式)D:(平)平(仄)仄仄平平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诗词韵律的基本常识——抓住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

诗词韵律的基本常识——抓住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

抓住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要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知识,作为教师要能教好这一部分内容,其实关键只有两个:首先要熟记平仄格式,其次要会辨别具体字的平仄。

(一)律诗的平仄格式可分三点来对学生进行讲授。

即1、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及其来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①仄仄平平仄a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a(实际上都等于是在五言句式前面加上②平平仄仄平B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B 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就构成七言格式。

)③平平平仄仄b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b④仄仄仄平平A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A五言的四种句式又可以看作是先由四言构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两种四言式增加一字就构成了五言,构成的办法是“前加相同后相反”。

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面加一个平仄相同的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后面加一个平仄相反的字,不能出现三平调,所以加在后面的要相反。

2、必须符合“对”和“粘”的要求,以达到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

“对”的要求体现了一句诗中平仄的交替变化,而“粘”的要求又使上下联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

写出了第一联也就不难按照“粘”的规则写出第二联、第三联和尾联。

3、在不“犯孤平”和出现“三平调”前提下,可以按照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在每句一、三或五字的位置上灵活变通,可平可仄。

但二、四、六字则不能通融,该平就必平,该仄就要仄。

因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是不完全正确的。

它固然指出了格律诗的一三五字位置允许平仄灵活,但未强调不得出现三平调和不许犯孤平。

可从分析教材中的五言格律诗、七言律诗中的平仄格式以及一、三、五字上有的加圈有的不加圈,来进一步讲清这问题。

----------------------------------------------------------对具体字所属平仄的辨识,这是最重要也困难的地方。

也就是一个字在中古时期所属平仄的识别——一定要突破这个难点,否则诗词格律部分将永远无法掌握!有多种识别方法:1、利用方言识别中古平声字。

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及平仄声调规律

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及平仄声调规律

格律诗的基本常识及平仄声调规律格律诗其实並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规律,就能做出一般的格律诗。

有些介绍格律诗的书本知识虽然很详尽,但初学者很难适应,主要是无规律可寻,愈看愈糊涂,难以理解领会。

何为格律诗?简单来说,就是有国定的格式和韵律。

它有下面三个特点:一,有固定结构。

七言律诗每首有4联,每联两句,共8句(第一、第二句叫首联;第三、第四句叫颔联;第五、第六句叫颈联;第七、第八句叫尾联)。

每句有7个字,共有56个字。

七言绝句每首有4句,每句7个字,共28个字。

五言律诗每首也有4联,每联叫法同七律一样,也是8句,每句5个字,共40个字;五言绝句每首也是4句,每句5个字,共20个字。

二,讲究平仄声调和押韵(1)、格律诗讲究平仄声调,如果不讲究就不是格律诗,即使每首字数、句数与格律诗一样,也只能算作一般的七言诗或五言诗。

这是格律诗区别一般七言、五言诗的重要特点。

格律诗每句的平仄声调是有规律可寻的。

首先必须背熟两句平仄调,然后才可以按规律操作。

这两句平仄调是:第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声开始,两平,两仄,又两平,一仄收尾);第二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声开始,两仄,三平,两仄收尾)。

每句格律诗、绝句的平仄调,都是从这两句平仄调中分解出来的。

每联的上句都必须使用这两句平仄调中的任一句作为开始,並且按一定的规则进行。

以七律诗为例,如果首联上句用了第一句平仄调,那么颔联的上句就必须用第二句平仄调。

颈联上句又用回第一句平仄调,尾联上句再用第二句平仄调。

反过来,如果首联上句用了第二句平仄调,颔联上句就用第一句平仄调。

两句平仄调轮换使用。

每联下句的平仄调就是上句对应的相反平仄调,所以下句平仄调不必牢记,背熟上联就知道下联。

例如,上联用第一句平仄调: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理,上联用第二句平仄调:仄仄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同理。

以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为例:首联上句:红军不怕远征难,平平仄仄仄平平(属第一句平仄声调,但第五个字和第七个字的平仄声交换了位置,下面说原因)首联下句:万水千山只等闲。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 15页PPT文档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 15页PPT文档
④ 按照同上一句相同的规律画第三句。注意全诗除了第一句末字可
以是平,其他奇数句末字都必须是仄。
⑤ 类推……
作业
例如:平起仄收,画的步骤如下:
①—
丨,
② — — 丨丨— —丨,
③ — — 丨丨— —丨, 丨丨 — —丨丨—。注意第二句和第三句平仄不是完全相同。 丨丨 — — —丨丨,多观察变化的规律,死记也要记住。 — — 丨丨丨— —。 — — 丨丨— — 丨, 丨丨— —丨丨—。 丨丨— — —丨丨, — —丨丨丨— —。
三平尾
孤平
第三句第四句示例,都是孤平的错误。第三句无法补救,所以不要出错,第四句为了挽救孤平, 把第五个字“仄”改为“平”就可以了。“仄仄仄平平仄平”就不是孤平了。第一句和第四 句是同样的句型,但是第一句是正确的例子,三和五同时改掉,还是两个平。
写诗要点
• 偶数句末字必须押韵,并且是平声韵。 • 首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看你写的哪种格式。 • 句末不可以三个平收尾。句中可以。 • 除了最后一个字,其他位置不能出现孤零零的一个
这是每首诗的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押韵
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最后一个字不押韵
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1,首句仄起仄收(仄收都不押韵,红字是需要 押韵的字)
出句对句平仄 完全相反。
但是下一联中 的出句和上一 联的对句前两 个字平仄要相 同。
这是五言,如果是七言,在每句前面加上两个字就可 以,平仄相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自己类推。
“平”——孤平。孤仄是可以的。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对,
一三五的平仄无所谓,但是要检查有没有犯“孤平”和 “三平”的错误。 • 出现错误可以补救,叫做“拗救”,由于比较复杂,所以 不讲了,因为尽力就可以不犯错误,所以不需要拗救。除 非有好字不想更改。(其实“平平仄仄平平仄”变成“仄 平平仄平平仄”就属于拗救了。)等你对诗熟悉了,想了 解拗救再了解吧。

七绝和七律及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诗词之美

七绝和七律及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诗词之美

七绝和七律及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诗词之美七绝和七律一、七言格律诗的标准句式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前再加两个字,把仄起变成平起,把平起变成仄起罢了。

也有四个标准句式:A:仄仄平平平仄仄B:平平仄仄仄平平C:平平仄仄平平仄D:仄仄平平仄仄平注意:五言律句要是平起,就在前面加两个仄声字;五言律句要是仄起,就在前面加两个平声字。

即:五言律句A: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前面加两个仄声字,就变成了七言律句的A: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

五言律句B: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前面加两个平声字,就变成了七言律句的B: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

五言律句C: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前面加两个平声字,就变成了七言律句的C: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五言律句D: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前面加两个仄声字,就变成了七言律句的D: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二、七绝的基本类型1、仄起首句不入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A、仄仄平平平仄仄,——独在异乡为异客,B、平平仄仄仄平平。

——每逢佳节倍思亲。

C、平平仄仄平平仄,——遥知兄弟登高处,D、仄仄平平仄仄平。

——遍插茱萸少一人。

2、平起首句不入韵杜甫《江南逢李龟年》C、平平仄仄平平仄,——歧王宅里寻常见,D、仄仄平平仄仄平。

——崔九堂前几度闻。

A、仄仄平平平仄仄,——正是江南好风景,B、平平仄仄仄平平。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意第三句用了拗救,是一种特殊格式,固定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也是律句。

这个格式应该有意记住。

3、仄起首句入韵王安石《泊船瓜洲》D、仄仄平平仄仄平,——京口瓜洲一水间,B、平平仄仄仄平平。

——钟山只隔数重山。

C、平平仄仄平平仄,——春风又绿江南岸,D、仄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何时照我还。

4、平起首句入韵式罗隐《偶题》B、平平仄仄仄平平,——钟陵醉别十余春,D、仄仄平平仄仄平。

——重见云英掌上身。

A、仄仄平平平仄仄,——我未成名君未嫁,B、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能俱是不如人。

《格律诗的押韵》PPT课件.ppt

《格律诗的押韵》PPT课件.ppt
? 上平,十五删,删潸关弯湾还环鹌鬟寰班斑 颁般蛮颜菅攀顽山鳏艰闲娴悭孱潺殷扳讪 患
韵五十平下
? 下平,一先,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莲 怜田填钿年颠巅牵妍研眠渊涓蠲编玄县泉 迁仙鲜钱煎然延筵禅蝉缠连联涟篇偏便全 宣镌穿川缘鸢铅捐旋娟船涎鞭专圆员乾虔 愆骞权拳椽传焉跹溅舷咽零骈阗鹃翩扁平 沿诠痊悛荃遄卷挛戋佃滇婵颛犍搴嫣癣澶 单竣鄢扇键蜷棉
格律诗的押韵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掌 握格律诗押韵的基本要 求。
念概的 韵
? 刘勰﹒《文心雕龙》:同声相 应谓之韵。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an阴平
]
? 钟山只隔数重山。shan阴平
? 春风又绿江南岸,an 去声
? 明月何时照我还?huan阳平
? 韵母:jian、an、uan ? 删、霰韵
用作的韵押
? 押韵的作用: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 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 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 诵 起来,令人觉得铿锵耳。
?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 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 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求要的韵押
? 押韵的要求:
? 一、押平水韵中的平声韵
? 二、偶押奇不押(首句可押可 不押,)
韵五十平下
? 下平,四豪,豪毫操髦刀萄猱桃糟漕旄袍挠 蒿涛皋号陶翱敖遭篙羔高嘈搔毛艘滔骚韬 缫膏牢醪逃槽劳洮叨绸饕骜熬臊涝淘*挑 嚣捞嗥薅咎谣
? 下平,五歌,歌多罗河戈阿和波科柯陀娥蛾 鹅萝荷过磨螺禾哥娑驼佗沱峨那苛诃珂轲 莎蓑梭婆摩魔讹坡颇俄哦呵皤么涡窝茄迦 伽磋跎番蹉搓驮献蝌箩锅倭罗嵯锣
? 下平,六麻,麻花霞家茶华沙车牙蛇瓜斜邪 芽嘉瑕纱鸦遮*葩奢楂琶衙赊涯夸巴加耶 嗟遐笳差蟆蛙虾拿葭茄挝呀枷哑娲爬杷蜗 爷芭鲨珈骅娃哇洼畲丫夸裟瘕些桠杈痂哆 爹椰咤笆桦划迦揶吾佘

律诗和绝句的押韵规律

律诗和绝句的押韵规律

律诗和绝句的押韵规律
律诗的押韵规律主要分为平水韵和仄水韵两种。

平水韵是指平声韵脚与平声母相押,仄声韵脚与仄声母相押;仄水韵是指平声韵脚与仄声母相押,仄声韵脚与平声母相押。

平水韵的押韵方式: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
平平平仄仄平:杨柳青青江水平
平平仄平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平仄平平仄:长风万里吹玉笛
仄平平仄平:此曲只应天上有
仄水韵的押韵方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例如:
平仄仄平平:日暮乡关何处是
仄仄平平仄: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平平仄平:落日楼头秋千索
平平仄仄平:绿杨榆荚送孤舟。

第四讲 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 (1)

第四讲 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 (1)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但也有少数变格,仄韵律绝例外)
如,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麻”、“家”、“瓜”三字韵母中都有“a”,读起来押韵。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构成音韵回环美。随着语言的发展,语音的变化,有的诗古代读起来是押韵的,今天读起来并不那么押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格律诗音节的平仄要求:
1、本句内平仄相间。
本句内音节平仄相间。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也就是句内“平仄相间”,间就是间隔,相间就是相互间隔。然后才是句间搭配。几乎每句格律诗的单句中,仄音节和平音节都是相间的,即第一个音节是平音节的话,第二个音节就是仄音节,这个规律称之为“平仄相间”。
下联上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平仄组合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早”字处可平可仄),“面”和“处”平仄相同,“莺”和“平”平仄相同,“暖”和“脚”平仄相同。
4、韵脚分明。下面详细讲一下这个问题。
二、押韵
1、什么是押韵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放在诗句固定的位置上,一般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和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音节主要元音(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称为押韵。)
如,唐代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初一第四讲-押韵与平仄ppt课件

初一第四讲-押韵与平仄ppt课件

仄声字。
完整最新ppt
13
怎样体会诗歌的声韵节奏?
第一,看押韵。所谓的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是同韵。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①空山新雨后,②天气晚来秋。qiū
③明月松间照,④清泉石上流。 liú ⑤竹喧归浣女,⑥莲动下渔舟。zhōu ⑦随意春芳歇,⑧王孙自可留。 liú




完整最新ppt
14
注:律诗押韵的要求:
古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诗体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古代乐府(掌管收集、整理民间歌谣、 民间文学的政府部门)采集编制各种

府 乐曲而配乐演唱的诗歌。标题上有的
按古

历 史 时
典 诗 歌
诗 加“歌”“行”“引”“吟”等名称。
绝句(五绝;七绝)
近体诗 律诗(五律;七律)
期 分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间)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完整最新ppt
7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前头加

上两字即

仄 起 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可,仄前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加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完整最新ppt

谈谈格律诗的押韵

谈谈格律诗的押韵

谈谈格律诗的押韵古代的诗,格律都不甚严谨,到了齐梁时候,人们写诗渐渐注重声律,经过了多时的酝酿,到了唐朝遂有了所谓的“律诗”。

为别于向来的诗体起见,当时人称这种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同时叫向来的诗为“古体诗”。

但就今日讲,“古体”固然已很古,而“近体”也有一千多年了。

律诗是一种极有规律的诗体,它在排比方面以及声韵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

“律诗”的律字,可以作法律解,也可作音律解,更可作纪律解。

根据个人的初浅认识,我对律诗的押韵写点读诗心得,愿和朋友们商榷。

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诗经》、《楚辞》、“五四”以后的《自由体诗》;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外国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等等。

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

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我们现在写近体诗比较常用的是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每一韵部的字,有多有少。

多的,当然对作者多了挑选的余地,诗好写;少的,像“上平三江韵部”总共只有15个字,要写一首“七律”,从中挑选5个韵字,那就很难了。

但古人喜欢用这种窄韵作诗,以显示自已的才华和功底。

红楼梦大观园的儿女们,有次在一起聚会,以白海棠为题吟咏,一共写了6首“七律”,其中林黛玉是这样写的: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上诗押韵的“门、盆、魂、痕、昏”五个字都在“上平·十三元韵部”,用这五个韵字作诗,事前都指定好了,次序都不能颠倒的。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规定是很严格的。

从《红楼梦》“咏白海棠”诗,也可看出古人对于押韵是十分讲究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联内句间平仄相对。(参考上节课所讲的“对”的问题。)
格律诗上下两句(也称出句和对句)为一联,一联中上下句节奏点平仄是对立的(除首句末字外)。
如: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上句平仄组合为“仄仄/平平/仄”,
下句平仄组合为“平平/仄仄/平”,
“春”和“破”平仄对立,“木”和“河”平仄对立。
如:
再根据对的规则推导第四句。
上句(第三句)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它的音节特点是“仄音节/平音节//仄音节”。音节节奏点分别是第二字(仄按照对的规则,第四句(也就是本联的对句)就应该平平仄仄平(平起起收)。“平音节/仄音节//平音节”。
首先复习一下四个标准句式:
A、[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B、[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注意这四个句子的句型都不一样。
如,在创作过程中,你的五绝诗的第一句的句式是:“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这个句子是你的五绝首联的出句,它的音节特点是“平音节/仄音节//仄音节”,音节节奏点分别在第二字(平)、第四字(仄)和第五字(仄),这个句式是“平起仄收”。
那么按照对的规则,第二句(也就是对句)就应该是(仄起平收)。“仄音节/平音节//平音节”
具体来说,出句的一二两个字是平声字,那么对句的一二两个字就应该是仄声字;
出句的第四个字是仄声,那么对句的第四个字就应该是平声字,又因为这个句子是对句(第二句),所以必须押韵,那么第五个字就一定要是平声;又因为四五两个字都是平声,那么第三个字就一定是仄声字(要是平声字就三平尾了),根据以上的推导,你的第二句的平仄就应该是“[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如:“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前句节奏点在“平”、“岸”、“阔”字,
后句节奏点在“日”、“残”、“夜”字。
七言格律诗音节节奏常见形式是“二、二、二、一”,也就是一、二两个字为一个音节,三、四两个字为一个音节,五、六两个字为一个音节,最后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七言格律诗四个节奏点分别在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子和第七字。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上句平仄组合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句平仄组合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云”处可平可仄)
“面”和“山”平仄对立,“平”和“北”平仄对立,“脚”和“亭”平仄对立。
3、联间邻句平仄相粘。(参考上节课所讲的“粘”的问题。)
平仄相粘是指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节奏点平仄相同(除末字外)。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但也有少数变格,仄韵律绝例外)
如,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麻”、“家”、“瓜”三字韵母中都有“a”,读起来押韵。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构成音韵回环美。随着语言的发展,语音的变化,有的诗古代读起来是押韵的,今天读起来并不那么押韵。
三、利用粘对和押韵规则推导格律诗的基本类型
在上两讲中我们要求大家记住五言格律诗的四个标准句式以及五绝和五律的四个基本类型,大家也已经记得差不多了,但就是感觉在实际的写作运用中还比较僵硬,不利于掌握。实际上,我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只要记住四个标准句式,按照粘对和押韵的规则,注重第一句的平仄相间,以下的各句会自然推导出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第三、五、七句末字“树”、“眼”、“足”为仄声字(“足”为入声字),第二、四、六、八句末字“低”、“泥”、“蹄”、“堤”为平声字,首句末字“西”为平声字,与“低”、“泥”、“蹄”、“堤”同为上平声“齐”韵。
如,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中“游”、“流”、“楼”、“舟”都是押的“平水韵”的“尤韵。
3、格律诗末字用韵(平仄)规则。
每首诗第二、四、六、八句末字必须是平声押韵,第三、五、七句末字必须是仄声;首句末字入韵用平声,不入韵用仄声。
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第二、四、六、八句末字“深”、“心”、“金”、“簪”为平声字,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在”、“泪”、“月”、“短”为仄声字。
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B、[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注意:在五绝中,第一第四句的“起”是一致的,第二第三句的“起”是一致的。
至于其它的五绝和五律的类型的推导过程与此基本相同,大家可以自己推导一下,也可以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进行推导运用。
《平水韵》共106韵,上平声15部(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下平声15部(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上声29部,去声30部,入声17部。在《平水韵》中“上平一东”:“上平”是指“平声韵部的上卷”,“一东”是指“第一部东韵”,其中“东”是这一个韵部的首字,也就是代表字。
注意:一句诗从前至后每两个字为一个音节,最后一个单字为一个音节。仄音节和平音节是按偶序字的平仄来确定的;也就是按节奏点上那个字的平仄来确定的。
如:
“国破/山河//在”就是,仄音节/平音节//仄音节
“早岁/那知//世事//艰”就是,仄音节/平音节//仄音节///平音节
(可以参考上节课讲的“失替”问题)
归纳以上分析,如果当你选择你的五绝的第一句诗的形式是“平平平仄仄”以后,那么。你的整个一首诗的五绝的基本形式就是固定下来了。
这个类型就是:平起首句不押韵式
A、[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B、[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C、[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D、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再如,在创作过程中,你的五绝诗的第一句的句式是:“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首句押韵,根据粘对规则,那么第二句就应该是“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第三句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第四句就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整首诗的类型就是:
再根据粘的规则推导一下第三句。
第三句是尾联的出句,根据粘的规则,它应该和上联的对句的音节平仄相同,上联的对句(全诗的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它的音节特点是“仄音节/平音节//平音节”。音节节奏点分别在第二字(仄)、第四字(平)和第五字(平),这个句式是“仄起平收”,那么按照粘的规则,第三句(也就是尾联的出句)就应该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仄音节/平音节//仄音节”。
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前句节奏点在“里”、“啼”、“映”、“红”字;
后句节奏点在“村”、“郭”、“旗”、“风”字。
其中五言格律诗的主要节奏点在第二字上,七言格律诗的主要节奏点在第四字上。大家可以读读一下两首诗: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下联上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平仄组合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早”字处可平可仄),“面”和“处”平仄相同,“莺”和“平”平仄相同,“暖”和“脚”平仄相同。
4、韵脚分明。下面详细讲一下这个问题。
二、押韵
1、什么是押韵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放在诗句固定的位置上,一般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和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音节主要元音(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称为押韵。)
如,唐代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斜(xie)”和“家(jia)”、“花(hua)”,今天读起来是不押韵的,古音“斜”读“xia”,是押韵的。
2、韵部和韵书
隋唐以前的诗,是以当时口语为标准押韵的,那时没有韵书,也不分韵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按照汉字声、韵、调的关系编成韵书,如李登《声类》、吕静《韵集》、沈约《四声》等。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把汉字分为193部。唐代扩展到206部,并规定有些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人刘渊删繁就简,将同用的韵合并,编成《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汉字分为107韵,被称之为“平水韵”。后来金人王文郁又减少到106韵,一直沿用至今。
具体来说,本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一二两个字是仄声字,那么本联的对句(全诗的第四句)的一二两个字就应该是平声字;
本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第四个字是仄声字,那么本联的对句句(全诗的第四句)的第四个字也应该是平声字,又因为这个句子是对句(第四句),必须押韵,所以第五个字就一定是平声字。因此第四句的句式就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具体来说,首联的对句(全诗的第二句)的一二两个字是仄声字,那么下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一二两个字也应该是仄声字;
首联的对句(全诗的第二句)的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下联的出句(全诗的第三句)的第四个字也应该是平声字,又因为这个句子是尾联的出句(第三句),不能押韵,必须用仄声字。因此第三句的句式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第四讲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
一、格律诗的音节
我们知道,格律诗有严格的平仄规定。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吟咏起来好听。
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且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且较短的。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平声或仄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