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JY-QP-31-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对公司在体系中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控制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使之符合预期的不确定度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进行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策划或实施测量过程,及在使用测量结果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有关人员在选用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时也可参照本程序。
3.0定义3.1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3.2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3.3 A类标准不确定度: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3.4 B类标准不确定度: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0职责4.1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实施的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4.2质检部负责监督、考核各单位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
5.0工作流程5.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5.1.1过程识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的输入是国家法规、规范、统计数据、测量设备的证书(或报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素质等;输出是测量不确定度报告;其活动是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合成及扩展不确定度计算。
5.1.2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计量确认过程、关键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完善。
5.1.3各部门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
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时,可对类似形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并同时对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所特有的变化给出说明。
5.1.4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
5.1.5根据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定。
对于使用要求较低的测量设备,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采用简化方法进行评定。
5.1.6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执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有效版本。
5.1.6.1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一般从五个方面来分析:➢试验人员的因素;➢测量仪器的因素;➢环境条件的因素;➢试验方法的因素;➢被测量本身的因素。
程序文件-JY-QP-30-2017检验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1 目的
为有效控制本公司检验工作所需的检验/检测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检测方法的选择、建立及确证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方法(包括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使用的批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方法的确证。
3.3 业务室负责标准方法的确认、证实和/或提供有效的检验用质量标准。
3.4 各检验科室负责检验方法的实施。
4 程序
4.1 方法类别
a)标准方法。
b)非标准方法。
c)本公司建立的方法。
d)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
e)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
4.2 方法的选择
4.2.1 方法选择时应根据检验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实际,选择的检验方法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4.2.2 客户指定的方法,如系国外、区域或国家标准中发布的或知名的技术组织公布的现行标准可参照执行。
4.2.3 客户未指定检验方法,本公司优先选用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
4.2.4 如选用非标准方法、本公司建立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时应征得客户书面同意,并注明客户要求和检验目的。
4.2.5 注册检验按申报单位提供的方法检验,根据需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方法学验证。
4.2.6 监督抽样严格执行主管部门规定的现行有效标准及其他等效方法。
4.2.7 检验科室接收检品时,对标准方法进行核对,如发现选用的方法不合适或己过。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第A版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名称修改记录1.目的通过对测量过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度的分析、评定,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职责3.1 计量职能部门负责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方法的提出,并负责监督、考核各单位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
3.2 公司的计量检定校准实验室负责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过程中测量数据的采集汇总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实施的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测量不确定度评价过程要求4.1 过程的输入是:国家法规、规范、统计数据、测量设备的证书或(报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素质等;4.2 过程的输出是:测量不确定度报告;4.3 过程的活动是:识别被测量和输入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度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判定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要求;找出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检测方案;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报告。
5.工作程序5.1 计量职能部门根据公司测量过程要求和人员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2 计量检测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检定/校准、关键测量过程以及其它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在计量检测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完善。
5.3 各单位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
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时,可对类似形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并同时对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所特有的变化给出说明。
5.4 测量不确定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
5.5 根据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在进行测量以及在说明和使用测量结果时考虑测量过程中重要的已被识别的不确定度,并规范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和表示格式。
2.范围适用本公司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3.职责3.1测试人员负责不确定度类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3.2工程部经理负责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的审核。
3.3技术负责人负责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的批准。
3.4测试人员在必要时负责在检测报告中给出不确定度。
4.程序4.1术语和定义4.1.1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a measurement):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4.1.2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 uncertainty):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4.1.3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 A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对观察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4.1.4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 B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用不同于对观察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用根据经验或资料及假设的概率估计的标准偏差表征。
4.1.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值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4.1.6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4.1.7包含因子(coverage uncertainty):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
4.2要求4.2.1给出不确定度的若干情况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当在确定度影响到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需包括有关不确定度信息。
在认可机构的有要求和检测方法有要求时,不确定度也必须以检测报告或其它形式给出。
ISO17025:2017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 依据的限量范围。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时,不考虑测定样品的
***公司
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File name:
文件编号**-**-15
File number:
发布日期
Release time:
修订
Modify
版次
Versio n
N
批准
Apprioval
审核
Check
制/修订
author
日期
date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人
版次
修订内容
***公司
编号File NO.
五、相关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本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报告。
四、程序
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
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 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 定度。
――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
――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上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 算中的舍、入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随机性观测值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和贡献。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说明检验检测结果的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为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部检验检测工作。
3职责技术负责人负责评估的执行,各检测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实施。
4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
公司仪器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均要求校准或检定的单位或部门,在校准或检定报告中给出其测量不确定度或精确度。
4.2标准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对x i 独立测量n 次得x i 1,x i 2,…… x i n则x i 的最佳值x i =∑=nk ik x n 11得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u(x i )=()∑=--nk I ik x x n n 1)(114.3标准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4.3.1已知展伸不确定度u(x i )和包含因子k 则其标准不确定度 u (x i )= u (x i )/ k 4.3.2未知展伸不确定度首先估计x i 的变化半范围a 然后计算标准不确定度a) 若x i 属正态分布,则u(x i )=a /kiki 为置信因子,当取置信水准为0.95或0.997时,ki 应为2或3。
b) 若x i 属均匀分布,则u xi = a /3 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4.1关于不确定度传播系数测量结果y 为各分量测量结果的函数y=f(x 1x 2……x n ) 则 i x y ∂=∂ 为其传播系数4.4.2影响测量结果y 的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 i u i =i x f ∂∂/u(x i )4.4.3当各分量不相关时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u c (y)=∑2iu4.4.4当各分量相关时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a)所有分量完全正相关时 u c (y)=∑i ub)部分分量为完全成相关时 u c (y)=∑2iu+ 相关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4.5展伸不确定度4.5.1当无自由度时,取定包含因子k 当置信水准为0.95或0.997时, k=2或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4.7.6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
扩展不确定度U由合成不确定度uc乘以包含因子k由下式得出:
U= k·uc式中U—源自展不确定度;uc—合成不确定度;
k—包含因子。
当包含因子k取2,近似于置信概率p =95.45%;当包含因子k取3,近似于置信概率p =99.73%。
3.2质保部负责对计量检定、校准过程不确定度的评定;对质量检验、化验测量过程和关键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时发现和反馈可能导致测量不确定度发生较大变化的信息
3.3技术部、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工艺中重要检测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程序
4.1检测应组织各检测人员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小组成员学习ISO/IEC17025中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认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要对每一个不确定度来源通过测量或估计进行量化。首先估计每一个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排除不重要的分量。可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量化:
a.通过实验进行定量;
b.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定量;
c.基于以前的结果或数据的估计进行定量;
d.基于判断进行定量。
根据各输入量xi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类评定或B类评定来得到其标准不确定度u(xi)。
得到。如实时提供给顾客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述 的值,如实时提供给顾客的是m(例如m= 3)次测得值的平均值,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一般m≤n)。
4.7.4.2 B类评定
a)若已知xi的扩展不确定度U(xi)和包含因子k,则x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xi) = U(xi)/ k
测量不确定度应用评定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检验和校准项目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的负责人,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表示的统一要求和评定步骤,并组织评审、批准。
3.2实验室主任和测试人员负责程序的实施。
4.定义与分类4.1 定义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4.2 分类A类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B类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 、Up)5.工作程序5.1测试人员根据GB/T15481-2001测量不确定的要求,按下列程序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5.1.1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被测量Y与输入量X1 (X)N的关系。
5.1.2求最佳值,由Xi最佳值xi得Y最佳值yo5.1.3列不确定度式,由于测量所有可能的不确定来源,按不确定度传播律列不确定度式。
5.1.4进行标准不确定度评定(A类评定、B类评定),评定完毕进入5.1.5。
5.1.5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5.1.6计算展伸不确定度。
5.1.7给出不确定度报告。
5.2实验室负责人按5.1.1~5.1.7的步骤进行核检,并对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准确性负责。
5.3 附录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
6.相关程序6.1 GB/T15481-20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 目的为了正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确保本实验室有能力对定量检测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以及使检测结果能够处于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各类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审核评定报告;3.2 检测人员根据检测项目特点、客户要求,负责进行相关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1 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时机4.1.1 新检测项目方法确认时;4.1.2 客户要求提供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时;4.1.3 当检测结果位于标准判别值的边缘,即测量的不确定度影响到该测量值的符合性时;4.1.4 当检测方法中有此要求时;4.1.5 需要证明本实验室检测工作能力时。
4.1.6应对定量类检测项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4.2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规定4.2.1 对于有些检测,由于受客观条件或样品不可能做多次重复测量时,则不考虑重复性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
4.2.2 如测量不确定度A类评定分量对总的不确定度起决定性作用,就不再寻求B类评定分量。
4.2.3 当检测不要求得到数字结果,则不要求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4.2.4 如检测项目包括采样和样品前处理,则评定时应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来源。
4.2.5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和作合格评定时规定极限有宽窄。
4.2.6 当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客户的要求有关,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时,结果报告应给出有关不确定度信息。
4.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4.3.1找出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建立数学模型。
Y=f (X 1 X 2……Xn )其中Y被测量(输出量) X 影响量(输入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所用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
4.3.2给出每个影响量X i 的灵敏系数C iC i =ix 4.3.3计算每个影响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μ(Xi )和自由度V i 对于标准不确定度μ(Xi )的评定有两种类型:一是A 类评定、一是B 类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目的通过对测量过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实时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2. 范围本程序使适用于本集团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分析、计算、评定。
3. 职责3.1 工务处负责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方法的提出,并对集团测量不确定度使用、分析评定进行指导和培训,负责监督、考核。
3.2 集团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在测量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4. 管理程序4.1定义4.1.1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值的大小。
例如:5.34m或534cm,15kg,10s,-40℃。
4.1.2置信度:表示在某一ML(时间)值时落在(u + MLs)范围内的概率,用P表示。
4.1.3 不确定度: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关的参数。
4.2 过程识别:过程的输入是:国家法规、规范、统计数据、测量设备的证书(或报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素质等。
过程的输出是:测量不确定度报告;过程的活动是:识别被测量和输入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度的分析;判定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要求;找出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检测方案;给出不确定度报告。
4.3 需要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的场合4.3.1 影响集团产品质量的重要、关键测量过程(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的测量过程、最终产品检验测量过程、原料进厂及物料的检测过程)、安全、环保、贸易的重要控制点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应形成这些控制点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文件。
对其不确定度的评定应形成记录。
当这些重点控制的测量过程的方法、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对其不确定度重新进行评价。
4.3.2 实施产品质量审核、或上级主管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时,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测量不确定进行评定。
4.3.3需方要求给出检测数据的不确定度时应予以满足。
4.3.4 对采用相应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得被测量的结果的测量过程,测得标准的不确定度及比较过程导致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可不评定其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 目的正确评定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使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导书的制定和检测结果需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情况。
3 定义3.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3.2 A类不确定度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 类不确定度评定。
3.3 B类不确定度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不确定度评定。
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3.5 扩展不确定度: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以U表示。
扩展不确定度表明了具有较大置信概率的区间的半宽度。
4. 职责4.1技术负责人批准测量不确定度指导书。
4.2 检测室制定测量不确定度指导书,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5 工作程序5.1 检验报告在出现下列情形时,给出不确定度评定结果:a)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b)客户有要求;c)不确定度影响到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d)检测方法有规定时;e)其它需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情况,如实验室间比对等。
5.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报告与表示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方法、报告与表示,按照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或GB/T27411-2012《检测实验室中常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表示》的要求执行。
5.3 应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其它修改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5.4 如果标准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只要按照该检测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具测量结果报告,不需另行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ZLJC-2021-CX-015 版本:1/0 1.目的为规范和统一本中心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和评定方法的应用。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审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3.2实验室检测员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编制;3.3综合科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归档保管。
4.程序内容4.1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4.1.1本中心开展的所有有量化要求的检测项目,均应评定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
4.1.2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指定从事相应专业检测工作、熟悉检测原理、具有良好数理统计知识的检测人员进行各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编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与方法4.2.1评定依据:JJF l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2.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应针对本中心检测项目中所包含的主要参数和量程进行;4.2.3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时,一般不考虑被检测量预计的长期性能;4.2.4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时,对给定条件下的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考虑;4.2.5对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所用的测量仪器、所用的检测方法、检测环境条件、被测样品的状况以及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4.2.6在对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来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或计算;4.2.7检测人员编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报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
4.3综合科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记录的存档保存。
4.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以受控的技术文件下发给相应部门,按照受控文件管理。
5.引用文件5.1《检测工作控制程序》ZLJC-2021-CX-018 5.2《报告结果控制程序》ZLJC-2021-CX-0195.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l059.1-20126.相关记录6.1 《不确定度评定报告》ZLJC-015-JL-R0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确保检验检测报告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管理。
3定义3.1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3.2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3.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3.4扩展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1的数字因子的乘积。
4职责4.1计量室提供本中心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信息。
4.2检测室负责对检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4.3项目室负责本程序在本室的实施。
5 工作流程图本页此处无正文6程序要点6.1由测量所得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为测量结果。
6.2测量结果仅仅是被测量的近似估计,完整的测量结果应当附有定量的不确定度说明。
6.3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在实践中,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10个方面:a.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复现不理想;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足,或对环境条件的测不完善;e.模拟仪器的人员读数偏移;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最大允许误差、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即导致仪器的不确定度;G.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提供的标准值的不确定度;h.引用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不准确;i.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中的近似和假设;j.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6.4很多情况下,被测量Y不能直接测得,而是由N个其他量X1,X2,…,X N通过广义的函数关系f确定Y=f(X1,X2,…,X N)式(28-1)测量结果,即输出估计值y由输入估计值x1,x2,…,x n代入上式得到,即:y=f(x1,x2,…,x n)式(28-2)该表达式为广义的函数关系,其描述了一个测量过程,它应包含对测量过程有明显贡献的所有的量(包含环境、人员、设备、方法等多种因素)。
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一、目的
为合理表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给出合理统一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和步骤,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二、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可能导致不确定度来源的管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三、职责
3.1 质量监督员组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2 质量负责人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确认;
3.3 检测人员提供采样、测量过程中有关不确定度信息,并实施本程序;
3.4 仪器设备管理员提供测量仪器特性的不确定度信息。
4.1 检测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有以下主要来源,具体由检测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1)采样代表性不够;
(2)样品均匀性;
(3)测量过程中环境条件不完善;
(4)测量仪器分辨率、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5)分析测试方法和检测过程的偏差(主要指反应效率、分析空白、基体效应、干扰影响、回收率等不确定度分量);
(6)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7)试剂纯度;
(8)数据处理和修约;
(9)操作人员素质因素。
4.2 测量不确定度由质量监督员组织评定计算。
4.3 测量不确定度分类。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使本公司品工科在测量设备的校准以及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遵循本公司统一规定的评定方法和程序,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产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品工科进行自校和关键测量过程参数评定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以及有关测量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
3 职责3.1 品工科负责测量不确定度有关知识的培训和统一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3.2 品工科负责测量设备校准过程中测量数据的采集、汇总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3.3 品工科会同制程科、检验科负责关键参数测量过程控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 控制程序4.1 品工科根据本公司产品特点、工艺水平和人员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知识培训,使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有关人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计算的具体方法程序。
4.2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4.2.1 对关键/特殊测量过程进行(有效性)确认时;4.2.2 对重要设备的校准,当出具校准报告时。
4.3 在以下情况下不要求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4.3.1 一般工艺控制过程;4.3.2 简单的测量过程和对质量控制影响不大的测量过程;4.4 在以上场合不要求测量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但测量设备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并保留有检定校准证书或记录,而且其配备的准确度比可确保满足1/3~1/10的要求,使用人员会正确使用测量设备。
4.5 在下列情况下不要求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4.5.1 操作工利用测量设备进行产品/工件自检或控制一般工艺过程参数;4.5.2 检验员利用测量设备/检定装置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4.5.3 厂务处人员利用检测设备进行安全防护;4.5.4 检验人员利用测量设备进行物料检验;4.6 在以上场合不要求测量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精品】(最新)测量不确定的评估程序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1 目的及适用范围1.1为正确评价测量的不确定度,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制定本程序。
1.2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活动。
2 职责本程序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
3 工作程序3.1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可信程度或对测量结果有效性的怀疑程度。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方式,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进行。
3.2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以下因素:a. 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b. 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c. 取样的代表性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d.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e. 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f. 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g. 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h. 引用的常数或参数的不确定度;i. 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和测量程序引起的不确定度;j. 被测量的各种随机影响,使测量时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3.3评估方法3.3.1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对于被测量y ,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n 次平行测定,由下式计算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S (y )= (如果以y 作为被测量值Y 的估计值(即测定结果),均数的标准差S (y )即为测定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u (y):s (y) (y i -y u (y)=S (y )= = n 如果在复现条件下,将前述平行测定进行了m 次复现实验(如质量控制图),则可用合并标准偏差S P 表征:若每次核查的自由度相等,即等权时:S j S p = 其中:S j 2= (x i -x)2/(n-1)不等权时:v j s S p = 其中: V j 为自由度 v j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n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Y 作为测定结果时,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 (x)=S p /3.3.2 B 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B 类评定时的信息来源:a 以前测量的数据;b 经验和对有关仪器性能或材料特性的一般知识;c 生产厂的技术说明书;d 检定/校准证书、测试报告或其它提供数据的文件;e 引用的手册。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和国内外专业机构制定的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检测实验室中许提供数字结果的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3.0职责3.1技术负责人应负责:3.1.1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识别并提出评定要求,组织评定和评定结果的评审工作;3.1.2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3.1.3批准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指标;3.1.4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检测部门负责人应:3.2.1根据各检测项目的特点识别评定要求;3.2.2组织需要评定的检测项目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报告;3.2.3会同监督员对本部门的评定报告和使用进行审核。
3.3检测项目的负责人应:3.3.1学习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3.3.2编写本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3.3.3及时发现和反馈会导致测量不确定度发生较大变化的信息。
4.0控制程序4.1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检测部门的负责人、监督员和有关人员就下述情况决定有关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具体要求:4.1.1当检测不要求得到数字结果(如仅需作通过或不通过,正或负或其它定性的估计)则不要求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但实验室应对检测结果的可变性有一正确的理解。
4.1.2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方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即被认为符合要求可以不编写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4.1.3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应通过分析列出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评定,但要确保测量结果报告形式不会造成客户对所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
4.1.4除上述三种情况,检测实验室均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并实施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如有的检测项目包含取样和样品制备,则评定时就应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来A 类评定不确定度分量对扩展不确定度起决定作用,这时就不必勉强去寻求B类评定分量。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
1. 目的:为了规范本机构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和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更好的对本机构的测量结果及质量进行评定和表示,为被测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保证,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机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活动。
3. 职责:3.1 各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该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编制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2 科技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审核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批准。
3.4 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发放和控制。
3.5 各领域检验工程师及以上级别检验人员负责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
4.要求4.1 本机构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编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CNAS有要求时(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4.2 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本机构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4.3 各领域在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之前,应制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4.4 各领域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确认时,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5 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按照该检测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具测量结果报告,即被认为符合测量不确定度相关要求。
4.6 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至少应通过分析方法,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置信度,向客户提供不确定度评定数据,提高服务客户的工作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及表达。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3.2 质量负责人审核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3.2 业务室审核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3.3 检验科室负责实施不确定度评定的实验和数据处理,总结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4 程序
4.1 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4.1.1 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
4.1.2 测量标准和参考物质的不确定度。
4.1.3 测量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 对某些仪器、器具存在人为读数的偏移。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4.2.1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统计分析一系列观测值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表示。
以U
A
4.2.2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统计分析一系列观测值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以U
表示。
B
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非曲直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
表示。
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给出,以U
C
4.4 扩展不确定度
4.4.1 当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只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即标准差)给出,而置信概率太小不适用时,需要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基础上,增加其置信概率,并相应扩大其不确定度。
即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一个包含因子得到扩展不确定度,用U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