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28da0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会读本课10个生字。
⑵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情感目标: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⑴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⑵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⑴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⑵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⑶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1、初读课文:⑴读通、读顺全诗。
⑵检查勾生字情况。
⑶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
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⑷解题:①“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②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③串词义。
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⑸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①读。
②说(词义——句意)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⑴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
”勾出不懂的词。
⑵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
”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3、学习第一行:⑴读整行诗。
⑵“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⑶说第一行诗意: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4、学习第二行:⑴读整行诗。
⑵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
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最新部编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优秀7篇
![最新部编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bfbe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5.png)
部编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篇一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
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男、女生读。
(2)分小组读。
(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
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姐姐作文篇二年初二,我们吃完中饭。
跟幂幂姐姐一起去爬山。
我们在山坡上走了好久好久。
我们发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
比如说有一个椭圆型的。
东西,我跟幂幂姐姐打开以后发现里面有好多白白的毛茸茸的东西,像蒲公英一样。
我们扔到空中就被风吹走了!很漂亮!我们继续往上爬,我们从山上的小路往上那个爬,幂幂姐姐说:“爬的都没能量了,腿都酸死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ac74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2.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
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
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体会作者思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
同学们说说你们都是怎样过中秋的?学生:……教师: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
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本课的相关资源,引领学生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通过播放媒体资源和学生一起掌握本课生词的读音,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为下面的词句理解做好准备。
三、诗词赏析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静,安静。
夜,夜晚。
思,思念。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
)板书:明月光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
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
霜,引导学生查字典。
(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e802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8.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第【1】篇〗在教《静夜思》之前,已经预料到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背诵。
因此,把学生齐背课文和单独背课文的这一环节由课的末尾提到了课的最初。
实际上,让他们背诵古诗是对自己在课前考察学情的进一步确认。
果然,他们会背诵古诗,但仍存在字音咬不准,不知道怎样停顿等问题。
于是我肯定了他们很棒,能背诵诗歌之后,话锋一转,说:“你们虽然会背了,可是里面的有些字音还没有读准呢”稍微的打击,让学生更专注地倾听老师讲课。
其次,孩子背《静夜思》大致是不知其意的。
大部分孩子都对第二行有疑问——疑是地上霜。
抓住了这个难点,我首先用的直观呈现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霜。
接着让孩子们读读第一行和第二行,说说李白觉得什么像地上的霜,到底是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孩子没认真读就开始乱猜“月亮”、“床”,甚至猜到了“李白”,于是我让孩子们别急,再仔细读读一、二两行,第二次读,很多孩子都有了新的体会,“月光像地上霜。
”是啊,李白觉得月光洒在床前就像地上的霜一样。
此时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当时李白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此时的凄凉孤寂让孩子们去体会可能困难了点。
于是我试着让孩子们想一想,你们觉得月光洒在地上像什么,孩子们对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最有兴趣了,有的说像一层白白的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条白裙子……是啊,为什么作者不把月光比作白纱、白裙,而是比作寒冷的霜呢?说明当时李白的心情如何?孩子们慢慢地体会到,李白当时孤单、寂寞的感觉,这样对读好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很大的帮助。
正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所以才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
像这样突破难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静下来仔细思考这堂课却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如在引导孩子朗读古诗方面,如何让孩子读出这种古诗的韵味呢?要怎样读才能平仄分明又富有诗意呢?这些问题,在之后听薛瑞萍老师的讲座时,得到了一些启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e969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0.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静夜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10个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和课堂讨论,感受本诗中蕴含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三、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四、教学方法朗诵法、谈话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1)猜谜语,导入本课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2.新课讲授(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2)教师带读生字(3)游戏巩固:大屏幕出示星星,指名一位学生点击鼠标,其他学生读星星后的生字。
(4)学生齐读古诗3.巩固提高(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
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
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请大家想象一下,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心里是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并板书:孤单、难过、伤心)(2)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3)提问: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诗人李白又会想起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亲人、家乡)(4)教师总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4.模仿练读,活动拓展(1)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2)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5.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2)作业:课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一找其他写月亮的诗歌,下节课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e896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棒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课时。
预习: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由复习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初读课文,借助汉语读准字音。
1、朗读全诗,对照生字表,在诗中画出来。
思考:全诗有几行,有几句话?(全诗有四行,有两句话。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进行正音。
四、讨论交流,理解诗中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轻声自由读诗,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质疑。
2、先弄懂“静夜思”每个字的意思。
静,安静;夜,指夜晚;思、思念。
3、然后让学生观看插图:说说诗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4、让学生结合每个字的意思和插图内容讲讲诗题的意思,(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望着明月思念自己的家乡。
)5、学习古诗第一句。
(1)由朗读第一句诗,思考:读懂了什么?(2)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地方。
(3)讨论不懂的词语,再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句意。
(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光”这里指的是月光。
“疑”是怀疑的意思。
)(4)提问: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明亮的月光的,诗人觉得月光好像是什么?想象一下,/article/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5)同桌互相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6)练习朗读第一句。
(7)总结学习第一句古诗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组学习第二句。
5、学习古诗第二句。
(1)分组学习。
先读句,然后议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最后将词语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全班进行交流。
结合插图,理解句意。
(“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
“思故乡”就是想念故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4d18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3.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
)“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对话平台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自读1、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2、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识字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
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游戏:找朋友。
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熟读1、自由练读。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2、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3、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写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2、汇报。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学反思(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学反思(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9f9a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8.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学反思(优秀8篇)静夜思的教学反思篇一[案例描述](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静,安静。
夜,夜晚。
思,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
)板书:明月光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4.理解第三行诗句: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
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
板书:举头望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
(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
)抬头望()的明月。
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
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
读第四行诗。
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
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说说诗句的意思。
(1)指名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
疑举头思故乡(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一年级关于静夜思的教学反思篇二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高。
教师经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表现自我、表现音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了突破《静夜思》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做到了:一、朗诵作铺垫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孩子们回忆并且有表情的朗诵学过的诗歌;为了进一步理解《静夜思》的情境,还让二年级的孩子解释“静”和“思”的含义;接下来,教师经过自我朗诵,学生个别朗诵,团体朗诵等形式,在朗诵时,抓住自我和孩子们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情境;最终还让孩子们说说自我是用什么情绪来表达《静夜思》思想感情的。
这些都为后面有表情的演唱作好了铺垫。
二、演唱来表达我经过有表情的朗诵《静夜思》,让孩子们进入了其中的情境。
演唱歌曲,就是对情境进行实施的时候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b7a8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静夜思》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教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开1.教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教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教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结束。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反文旁”,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讲解,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意境。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背诗导入师:同学们很喜欢背古诗,而且在入学前你们已经会背一些古诗了。
谁能为大家背一首?(指名背诵古诗)(二)教读古诗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诗题是《静夜思》。
可能很多同学在入学前就已经会背诵这首诗了,请这些同学为大家背一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8a57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说明: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
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教学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3、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说给别人听。
4、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情分析:现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幼儿教育或是家庭教育中,已经学会背诵多首古诗,其中又数《静夜思》最熟悉。
再者,这首古诗诗句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会认读生字,会书写“目、耳”。
2、会通过看图帮助理解诗句,体会当时的思乡意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3、初步学会由看到而联想到,进行想像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一、揭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都说会背)2、齐读。
3、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吗?举手表示。
想不想每个人都会背这首诗,会讲这首诗的故事?二、分层教学。
1、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2、分层次交流: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
三、知景、悟情、吟诵。
1、播放课件。
(1)观察并说说当时诗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2)那么古诗当中哪一句是描写我们看到的环境的。
联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看图理解。
(3)诗人李白看着眼前的月光,他想起了什么?(4)把李白的思乡之情用诗句表达出来,就是哪一句?联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fe7f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基本要求:1.试讲十分钟。
2.指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月思乡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古诗,积累字词。
4.配合适当板书。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积累“静、床、光、望”,会写“木、耳、头、米”等10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3.在朗读过程中,能感受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一、复习生字,导入课文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谁还记得是那几个生字?生:木、耳、头、米……等。
2. 读课文,想一想师:李白看到明月,他想到了什么?现在让我们带着问题来深入学习这首诗。
二、学习第一、二行诗1. 读一读这首诗,用笔圈出不懂得字词。
2.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3. 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 李白这样子描写月光,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生:沉重三、学习第三、四行诗1. 同学们,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呢?(生:举头和低头)2. 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又做什么?(生:望明月,思故乡)师:现在谁能回答老师一开始就提的问题,李白看到明月,他想到了什么?生:故乡3. 同学们想一想,李白望着明月思念故乡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生:李白的心情很难过、悲伤。
4. 带着难过、悲伤的心情读诗。
5. 如果你是李白,看着明亮的月光,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动一动你们手中的笔,写一写。
生:想起故乡的美食生:想起故乡的亲人、朋友。
师:对,李白离开故乡,离开亲人,自己一人在外,他一定非常地思念故乡的亲人、朋友。
那同学们离开父母的时候,会不会也想念他们呀(生:会呀)6.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思念的情感读一读这首诗。
四、总结、布置作业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一人在外,思念故乡的情感。
同学们课后就把这首诗抄一遍,再把这首诗背下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ff53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第1篇】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同学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
假如课堂上教师仍然按着常规,从头讲到尾,大局部同学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对于低层次的同学,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下面是教学的感悟和反思。
一、释题,了解学情。
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同学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正是在这种了解同学“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同学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效果。
最后,同学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同学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再让高层次的同学与伙伴开展竞赛,同学自身评议。
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同学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胜利的乐趣,并能锲而不舍,使其成为同学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
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同学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80c34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3.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第1篇】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高。
教师经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表现自我、表现音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了突破《静夜思》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做到了:一、朗诵作铺垫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孩子们回忆并且有表情的朗诵学过的诗歌;为了进一步理解《静夜思》的情境,还让二年级的孩子解释“静”和“思”的含义;接下来,教师经过自我朗诵,学生个别朗诵,团体朗诵等形式,在朗诵时,抓住自我和孩子们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情境;最终还让孩子们说说自我是用什么情绪来表达《静夜思》思想感情的。
这些都为后面有表情的演唱作好了铺垫。
二、演唱来表达我经过有表情的朗诵《静夜思》,让孩子们进入了其中的情境。
演唱歌曲,就是对情境进行实施的时候了。
为了更好的表达情境,先放录音两遍,让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之后自我有感情的范唱,带唱,师生接唱歌词。
小组接龙唱,全班完整的演唱。
在各种演唱的同时,我随时注意自我和孩子们的表情和肢体动作。
在孩子们对歌曲比较熟悉了以后,就对孩子们进行情感导入,经过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
最终,在演唱时就要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
经过我的循循善诱,孩子们的歌声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绘画作补充读和唱已经让孩子们进入了《静夜思》的情境,可我觉得还不够突出难点。
教学刚开始,孩子们朗诵完《静夜思》后,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几幅意境图,让孩子们找找与《静夜思》相贴合的画面。
在教学快结束时,教师还让孩子们在另外版本《静夜思》的旋律中根据音乐,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本事和对诗歌情境的理解来给音乐配画。
为了这个难点,竟花了一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真不简单啊。
反思整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和谐的课堂上课时,教师不是抓紧时间直奔教学主题,而是随着《拍手歌》的律动自我和学生舞动起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案含板书教学反思 (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案含板书教学反思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0fa99e3bb4cf7ec4afed0f5.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优秀教案含板书教学反思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优秀教案含板书教学反思8静夜思教学目标1.认识“夜、思、疑”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
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出示谜语。
(出示课件)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思”等。
(1)指名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
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出示课件)(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6.做“摘苹果”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景图。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3635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4.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静夜思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床前明月光,夜疑是地上霜。
静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
(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
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
还会背哪些唐诗2.指三四名背。
(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过渡: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
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
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
)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
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
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
(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
)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8静夜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
![8静夜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cb9400e518964bcf847c72.png)
8 静夜思【教学目标】1. 会认“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光、低、故、乡”7个生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2)出示谜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学生自由猜谜——指名回答——揭晓答案)2.(课件出示3)出示一组月亮图片,问: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3.出示课题、释题。
(课件出示4)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静夜思”是什么意思呢?(先让学生逐个字解释,教师指导,然后串成一句话:在夜晚静静地思念着。
)(3)简介李白及背景:(课件出示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
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观看课文朗读动画。
(课件出示6)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个人自由读——全班齐读)3.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课件出示7)静夜(yè)思(sī)床(chuáng)前(qián) 月光(guāng) 疑(yí)是举(jǔ)头(tóu) 望(wàng)明月低(dī)头故(gù) 乡(xiāng)(1)个别拼读——小组拼读本课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及时正音。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4501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7.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第【1】篇〗学习古诗,重在吟诵。
在教学中我这样设计: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
然后让同学读,经过当小教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我练习读,发现自我读得不正确的能够请同桌帮忙。
然后经过与“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进取性。
、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十分喜欢。
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教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异常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你会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进取动脑思考。
想象本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本事,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本事和创新本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第【2】篇〗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为此,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1、利用旧知,铺路搭桥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体现活动的双主体性,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90221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有趣的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识字教学中,因为对孩子们的充分信任,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识字,互帮互学,但是,大部分学生凭借对诗歌早已耳熟能详的自信,没有认真学习生字,以至于第三环节复现生字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这个失误让我明白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另外这堂课的纪律不是很好,坐在前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但是后排的一些男孩子就有些管不住自己。
怎样掌控好低年级课堂纪律,让孩子们动而不乱,活而有序呢?我想这还有待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的教学机智和更好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教学第四环节设计比较合适。
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怎样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我没有用分析的办法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观看朗读视频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
当问及“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这一轮明月想到了什么呢?”孩子们都纷纷回答,在创造性想像中,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诗的灵魂,并与诗人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和诗人的心灵变得一样诗意。
他们在这在浓浓的诗意中感悟、体验着、想像着、创造着、发展着。
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学唱《静夜思》这首儿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都大声地深情地歌唱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尽管教学是个不完美的艺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把缺陷减少一点,再减少一点。
把文本与孩子的生活拉近,孩子就会喜欢,就会爱上语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反思第2篇】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同学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学设
计与反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
语言的优美。
《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
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
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
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
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
的每一个角落。
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
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
这是他离开家乡,离
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
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
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
易于接受。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
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
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
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
(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
介绍偏旁攵。
教师相机
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
妹也来凑热闹了。
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
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
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
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你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
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
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
韵律节奏的感受。
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
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组织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出示图片,直观认识霜,并与月光下的景象对比。
(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
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
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进行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
朗诵这首诗的情感。
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
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
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
8.推荐最佳表演者上台配乐表演。
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诵。
让学生体会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
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
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课件播放配乐朗诵《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3.再次介绍李白。
4.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设计意图:介绍李白另外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思、前、故的写法。
3.学生独立写。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4.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写字,所以写字练习时一定要注重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学生书写情况要及时反馈,教师应矫正不良写字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悟教学。
通过出示《静夜思》背景插图,优美的配乐,李白的图像,以及理解霜这个词的图片等,能够很好地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走进诗人思乡的情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