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工艺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染整工艺原理-练漂 PPT课件

第一章 染整工艺原理-练漂 PPT课件

(H型)如用碱处理可得到钠型(Na型),分别用H(K)、Na (K)表示。
2Na(K)+CaSO4 → Ca(K)2+Na2SO4 处理后偏碱性 2H(K)+CaSO4 → Ca(K)2+H2SO4 处理后偏酸性
分别通过H(K)、Na(K)而合适比例混合可得到中性软水。
活化方法:磺化媒经一段时间使用后效率降低,须用10%NaCl或1。
吉布斯从热力学理论证明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变化与其表层的溶液浓度有关:
吉布斯等温吸附公式:e=-C/RT *dγ/dc
C-----浓度 γ-----表面张力 e-----溶液与空气或其蒸汽接触的单位表层内溶质量 1. 当加入溶质后,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即dγ/dc<0;则e>0 说明表层溶质浓度比液体 内部大----------称为正吸附现象。 2. 当加入溶质后,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即dγ/dc>0;则e<0 说明表层溶质浓度比液体 内部小----------称为负吸附现象。 实际中,有许多物质能引起液体表面张力十分明显减少。如肥皂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 50%。有的能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增大,但增量不大。 产生原因:当溶质集中在溶液表层,因而表面性能受到的影响就大,反之溶质集中在溶 液内部则表面受到的影响就较小。
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主要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降低的程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密切 有关。
EDTA在工业上应用很广,能与碱土金属或铜、铁生成水溶
性络合物反应式见P9页;防止钙、镁盐等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1.4 表面张力与表面吸附现象
❖ 一、表面张力 ❖ 二、表面吸附现象
一、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现象:从滴管中滴下的一滴水或液体,它们都有成球形的趋向,从而说
明在水或液体的表面上有一种“力”—称为表面张力.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含媒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含媒染料染色
着色。 结构特点——结构简单,多数是单偶氮,少数为双偶氮,
缺乏较长的共轭双建体系。
酸性媒介染料——是一类能与金属媒染剂形成螯合结构 的酸性染料。需要媒染处理。
应用特点 ① 价格便宜 ② 色泽暗淡 ③ 较高的湿处理牢度和耐晒牢度 ④ 需经两个工序,过程长,化学损伤严重,影响纤维的手
感及纺纱性能 ⑤ 染色废液含有重金属离子(Cr6+),易造成环境污染。 ⑥ 主要用于羊毛。极少用于蚕丝、锦纶。
假设羊毛的氨基和羧基含量基本相等,则:
o HD
RT
ln( ) 2 RT 1
ln[ H ] S [ D ] S
o HD
RT
ln(
1
)2
ln[
H
]S[D
]S
( 1
)2
[H
]S[D
]S
exp
o HD
RT
K exp
o HD
RT
1
[S ]
K
1
[H
]f
1
([ H
]S
[D
]S
)
1 2
1
K
1
• 1:2型酸性含媒染料虽然亲和力高、湿牢度更好, 但匀染性差,色泽鲜艳度亦差。由于该类染料具 有较好的日晒和耐洗牢度,现广泛被应用于羊毛、 蚕丝、锦纶等纤维的染色。
• 1:2型酸性含媒染料分子复杂,分子量大,对纤维 的亲和力高,初染速度快,在纤维内的扩散速度 慢,染料的移染性差,对纤维微细结构差别引起 的染色病疵的遮盖性差。当温度低于某一范围时, 在染料的聚集程度较高。 因此,如何使染料上染 均匀和透染是制订染色工艺的关键。
二、蚕丝
• 要求具有较高的水洗牢度,一般不采用强 酸性染料染色,而选用弱酸性染料染色。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_图文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_图文

七、染色--染料分类之直接染料
1、直接染料一般能溶解于水,也有少数 染料要加一些纯碱帮助溶解,它可不依 赖其他助剂而直接上染棉、麻、丝、毛 和粘胶等纤维,所以叫直接染料。
2、它的染色方法简单,色谱齐全,成本 低廉。但其耐洗和耐晒牢度较差,如采 用适当后处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染色成 品的牢度。
二、点色
点色:每个颜色要求需要染色的实 际投坯米数,以及门幅、克重、经 纬密度、色牢度、环保要求、手感 等其它要求写在点色单上。
三、开流程卡
根据点色单上写的颜色、米数、进行 分缸,开流程卡,流程卡上要写清楚 颜色、米数、成品克重、门幅、色牢 度、环保要求、手感、风格、是否上 防水、抗静电、对色光源等所有要求
A、溢流染色机:主要染克重高的,密度 高的各类坯布。其优点是适应范围广, 张力小。缺点是它浴比大,污水量高, 水、电、汽消耗高,成本高。生产中易 产生色花、鸡爪印、色绉印、点纰、擦 伤等问题。
七、染色--染色机种类
B、平幅卷染机:主要是染克重低、密度 低的机织物,比如:尼丝纺、涤塔夫、 轻盈纺等机织物。经编布、针织布是不 能在平幅卷染机中染色的。其优点是浴 比小,用水少,污水量小,水、电、汽 消耗低,成本低。缺点是易产生边中差 、头尾差现象。
六、前处理--前处理目的
2、前处理目的是在使坯布受损很小的条 件下,除去织物上的各类杂质,使坯织 物成为洁白、柔软并有良好润湿性能的 染印半制品。
六、前处理-- 前处理方法
A、冷堆:就是把坯布经过平幅轧槽,轧槽中装
有退浆液,再经过轧车后打卷,常温状态下转动数 小时,水洗去除浆料、助剂。其优点是成本低,缺 点是容易产生退浆不净,工艺时间长。
;面料色泽鲜艳;手感柔顺滑糯;具有天 然纤维的舒适感; 缺点: 强度低

染整工艺原理(Ⅱ)课件:第2章 染色基本理论

染整工艺原理(Ⅱ)课件:第2章 染色基本理论

二、上染速率曲线及吸附等温线 几个概念
✓上染率 吸附到纤维上染料与染色开始时投入的染料总量之比;
✓上染速率 表示染料上染的快慢,通常以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所需时间 来表示;
✓半染时间t1/2 达到平衡上染率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上染速率曲线及其类型
✓ 恒温上染速率 ✓ 升温上染速率
➢ 恒温上染速率曲线及特征 与实际情况不符
2-1 染料上染过程
一、上染过程 上染
染料舍染液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分四个阶段
上染过程
1--染料随染液流动 2--通过扩散边界层 3--被纤维表面吸附 4--向纤维内部扩散
1、染料随染液流动靠近纤维界面
• 离纤维表面越近,染液流速越低; • 紧靠纤维表面,流速几乎0;
动力学边界层
V吸 = k吸 × 【D】S,t V解 = k解 × 【D】f,t
染色初期:吸附速率大,解吸速率0
进行中


染色平衡: V吸 = V解
k吸 ×【D】S,t = k解 × 【D】f,t 【D】f,t / 【D】S,t = k吸 / k解 = K----分配系数、直接性
2-2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染料状态 ➢ 溶解或分散 ➢ 聚集
第二章 染色基本理论
➢ 染色热力学 ➢ 染色动力学
✓ 染料能否上染 ✓ 可能达到的程度(染色平衡)
✓ 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即上染速率
染色工艺参数:染料浓度、染色助剂、电解质、 温度、pH值、浴比及染色设备
本节主要内容
✓ 染料上染过程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 促染与缓染 ✓ 染色热力学基础 ✓ 染色动力学基础
与上染关系 ➢ 单离子、单分子染料可上染 ➢ 聚集度大的染料不能上染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对酸、碱、硬水都较稳定,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和分散能力。 染色中用作润湿剂和分散剂。
(3)烷基磺酸盐类(AS )
R—SO3 Na
(R:C14— C18 )
RH+2SO2+O2+H2O → RSO3H +H2SO4
R是直链,洗涤剂 R是支链,渗透剂
• 优点:耐酸、碱、硬水,成本低,价格便宜,容易被 生物降解。
Ar-COONa → Ar-COO- + Na+ Ar-COO- + R + → Ar-COOR
3. 非离子型助剂
亲水基不带电荷,但能与水结合。
酒精:
CH3CH2OH + H2O → CH3CH2O …H-O-H
匀染剂O
C18H35-O-(CH2CH2O)Nh
H-O-H
渗透剂JFC
4. 两性表面活性剂:亲水基既带有正电荷,又带有负电荷
O—SO3Na • 耐硬水,耐酸,但遇强酸也要水解。 • 良好的净洗和乳化能力
•烷基磷酸酯盐类
✓ 磷酸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类 ✓ 磷酸双酯盐类 ✓ 磷酸三酯盐类
O R O P ONa
ONa
有优良的分散、渗透洗涤性能,起泡力小,耐碱、 耐高温、耐还原剂、氧化剂,应用于棉、T/C高温煮 练。
•胰加漂T(Igepon T)209洗涤剂
二阳离子型saa胺盐季铵盐两类柔软剂匀染剂防水剂抗菌剂122716311831ch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是指同时兼有阴离子性和阳离子性在等电点以上和以下的水溶液中分别表现出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而在其等电点的水溶液中则表现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染整工艺原理上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液-液界面

蜡染ppt课件

蜡染ppt课件

实用与装饰功能
蜡染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如制作服饰、家居用品等, 还具有很高的装饰性,为 生活增添色彩和美感。
02
蜡染工艺流程
Chapter
准备工作及材料选择
工作环境准备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材料选择
选择高质量的布料(如棉布、麻布等)作为蜡染的基础材料;选用环保、无毒 的蜡料和染料。
文化创意融合
将蜡染与其他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融合,开发出更具时尚感和文化内 涵的蜡染产品。
国际化发展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蜡染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 喜爱这一传统工艺。
06
蜡染传承与保护策略
Chapter
传统技艺传承途径探讨
家族传承
通过家族内部代代相传,保持蜡染技艺的纯正性和独特性。
师徒传承
国际研讨会
举办国际蜡染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 同探讨技艺传承与保护 问题。
合作项目
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合 作项目,共同研究蜡染 技艺的创新应用和推广 策略。
文化交流活动
组织蜡染技艺代表团出 国访问交流,展示中国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不同地域特色蜡染品种
贵州蜡染
介绍贵州地区的蜡染特色, 如苗族蜡染的图案和色彩, 以及其在贵州文化中的地 位。
云南蜡染
讲解云南地区的蜡染风格, 如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特 点和图案设计。
其他地域蜡染
简要介绍其他地区的蜡染 特色,如四川、湖南等地 的蜡染品种和风格。
名人名作欣赏与解读
名人名作介绍
列举几位著名的蜡染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简要介绍其艺术风格和 成就。
03
蜡染品种与风格

染色工艺PPT课件

染色工艺PPT课件
(4)活性染料适用于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如 12
4.分散染料
CHENLI 2021/3/7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
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分 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 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 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 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 在溶液中。
活性染料染色
棉织物活性染料浸染染色时,根据染料和碱剂
是否一浴以及上染和固色是否一步,分为二浴 法,一浴一步法和一浴二步法三种染色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一浴二步法。其工艺为:
以M型活性染料为例,其工艺和处方举例如下:
染染色 色 固色 水洗固色皂煮 水洗 烘皂干煮
M型活性染料
X
食盐
5~50g/L
平平加O 0~0.5g/L
13
CHENLI 2021/3/7
分散染料染色方法:
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 它是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 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 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 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高温高压染色法:高温高压染色法是在高温有 压力的湿热状态下进行。染料在100℃以内上 染速率很慢,即使在沸腾的染浴 焙烘机中 染色,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也不高,所以 必须加压在2atm(2.02×105Pa)以下,染浴
20
8.硫化染料
CHENLI 2021/3/7
是要以硫化碱溶解的染料,主要用于棉、麻纤 维染色,亦可用于棉/维混纺织物。成本低廉, 染品一般尚能耐洗耐晒,但色泽不够鲜艳。常 用品种有硫化黑、硫化蓝等。硫化染料不溶于 水,染色时需使用硫化钠或其他还原剂,将染 料还原为可溶性隐色体。现在已有可溶性硫化 染料问世。

《染整技术培训》课件

《染整技术培训》课件

设计图案→制版→调色→ 印花(平网印花、圆网印 花、转移印花等)→后处 理(蒸化、水洗、干燥等 )。
选择合适的印花方法和染 料,控制印花压力、温度 和时间,以保证印花质量 和效果。
某丝绸围巾采用转移印花 工艺,通过精湛的印花技 术,实现了复杂的花纹和 色彩效果,并具有良好的 色牢度和质感。
毛织物的整理工艺案例
新染料与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活性染料的研发
活性染料是染整行业常用的染料,新型活性染料的研发将 进一步提高染色性能和环保性能,为染整行业带来新的发 展机遇。
纳米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将其应用于染整中,可以提高 染色的均匀性和鲜艳度,同时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数码印花技术的推广
数码印花技术具有快速、环保、个性化的特点,未来将在 纺织品印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纺织品印染行业带来革 命性的变革。
THANK YOU
总结词
整理原理
整理工艺流程
整理工艺要点
案例分析
毛织物整理工艺是提高 毛织物品质和附加值的 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整 理工艺的处理,可以赋 予毛织物柔软的手感、 华丽的外观和优良的服 用性能。
毛纤维具有天然的卷曲 和弹性,通过整理工艺 的处理,可以改善毛织 物的外观和性能。
预处理(除尘、除杂) →柔软整理(柔软剂处 理)→抗静电整理→防 缩整理→抗皱整理→涂 层整理等。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整理工艺在不同面料和 功能上的应用效果。
04
染整技术案例分析
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案例
总结词
染色原理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工艺要点
案例分析
棉织物染色工艺是染整 技术中的基础工艺,通 过不同的染色工艺,可 以赋予棉织物丰富的色 彩和质感。

染整精品课件:直接染料染色

染整精品课件:直接染料染色

第一章 直接染料染色
一. 直接染料定义 分子中含有SO3Na、COONa 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染色时不
需媒染剂就能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 之所以称直接,是相对于媒染染料而言。
第一个合成染料由英国人W.H.Perkin于1856年发明,为苯胺紫 (碱性染料)。
第一个直接染料为刚果红,在1884年由Bottiger合成。
合成染料的华丽色彩令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为之青 睐,意外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业冲动,1857年, Perkin在哈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苯胺紫的合成 染料工厂,并因此成为世界巨富。
现代化学分析表明,苯胺紫是一种三芳甲烷结构的碱 性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羧基阴离子可以形成盐键结 合而上染。
Perkin的发明在人类有机化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义,在Perkin之后,化学家们纷纷进行有意识地探索 和试验,蒽醌、偶氮、酞菁、靛族、杂环等等结构的 人工合成染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问世,在五彩缤纷的 现代纺织服装世界中,苯胺紫已经逐渐退出了染色行 业的历史舞台,但人们却不会因此忘记W.H.Perkin对 现代纺织印染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染整工艺原理(二)
总学时数:48学时
直接染料染色
6学时
酸性染料染色
6学时
活性染料染色
9学时
分散染料染色
6学时
还原染料、
暂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6学时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 3学时
阳离子染料染色 6学时
机动、习题课
6学时
绪论
染整加工一般工序: 练漂 → 染色 → 印花 → 整理
一.染色定义
使染料与纤维形成物理或化学结合,在织物上形成均匀的具有 一定坚牢度的色泽的加工过程。
产地 浙江 江苏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还原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还原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原理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上染过程 第四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工艺 第五节 可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第一节 引言(Introduction)
定义——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分子上含有 两个或几个共轭的羰基(>C=O) ,染色时 先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对纤维 素纤 维上染,再氧化为原来不溶性染料固 着在织物上。
结构特点 ① 有多个羰基; ② 没有水溶性基团; ③ 大多具有很好的平面性。 结构类型 ➢ 靛系(Indigoid)—— indigo, bibromoindigo,
tetrabromoindigo, thioindigo
➢ 蒽醌(Anthraquinone)——contain one or more ➢ 稠环( Fused ring polycyclic)
(二)还原剂 1.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保险粉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分解:
2 N a 2 S 2 O 4 + 3 O 2 + 2 H 2 O 4 N a H S O 4
2. 二氧化硫脲 ① 稳定性好 ② 还原能力强 ③ 溶解性差些 ④ 易过度还原(用量要少)
(三)不正常的还原现象 • 过度还原(引起染料亲和力下降,染色后难氧化) • 脱卤:温度高 • 酰氨基水解:温度和碱浓度高 • 隐色体结晶析出 • 还原温度低 • 隐色体溶解度低 • 不适当加盐 • 放置时间过长 • 烧碱、保险粉浓度过高
• 丙法:使用于结构简单的染料。采用25~ 30℃染 色, 碱和保险粉用量再降低,可加盐促染。
三、染料隐色体的氧化 目的——上染的隐色体,氧化为原来的染料,固着在纤
维上并显色。 注意事项 1. 易氧化的染料,水洗后透风(空气)氧化。 2. 难氧化的,亲和力较低,加氧化剂带碱氧化,后水洗。 3. 碱性条件下比酸性条件易氧化,容易过度氧化的染料,

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

染色理论概述:把纤维浸入一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移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达到平衡状态。

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移动的染料。

在任意时间取出纤维,即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并不能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现象,就称为染色。

若把海绵浸入染液中,染料溶液也能进入海绵内部,可是即使时间长,染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化,将海绵取出绞拧时,染料和水同时又从海绵内挤出来,所以说海绵并未被染色。

(一)染色基本过程按照现代的染色理论的观点,染料之所以能够上染纤维,并在纤维织物上具有一定牢度,是因为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引力的缘故,各类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染色工艺,因染料和纤维各自的特性而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其染色过程而言,大致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吸附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

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逐渐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浓度却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吸附的逆过程为解吸,在上染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时存在的。

2.扩散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

由于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大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

此时,染料的扩散破坏了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又会不断地吸附到纤维表面,吸附和解吸再次达到平衡。

3.固着是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随染料和纤维不同,其结合方式也各不相同。

上述三个阶段在染色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

只是在染色的某一段时间某个过程占优势而已。

染料在纤维内的固着方式染料在纤维内固着,可认为是染料保持在纤维上的过程。

不同的染料与不同的纤维,它们之间固着的原理也不同,一般来说,染料被固着在纤维上存在着两种类型。

1.纯粹化学性固色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第四节-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优质ppt课件

第四节-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优质ppt课件
– 选择高温下分散性好的分散剂 – 尽量提高浴比,降低染色温度 – 高温排液,快速降温 – 缩短设备清洁周期
4、生产实例
. 浅红色:
– 分散红F3BS – 阴离子分散剂 – PH (HAC调节)
2% (对织物重) 0.5~1g/L 5~6
130℃ 40min
2℃/min 60℃入染
水洗 皂洗 水洗
– 接触加热式:相同时间,则温度可低些; 相同温度,则时间可短些
4、生产实例
. 织物:涤/棉65/35 ,22/22tex ,378根/10cm,
淡蓝色
. 染液处方
– 分散蓝BBLS 1.5g/L
– 渗透剂JFC 1ml/L
– 扩散剂
1g/L
– 3%海藻酸钠 5g/L
. 工艺流程
– 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余率65%,20~40℃) →预烘 (80~120 ℃) →热熔(190~210 ℃ , 1~2min) →后处理
. P168 . 1~6
作业
5~6。 . 用酸或强酸弱碱盐调节 . 常用:冰醋酸0.5ml/L或磷酸二氢铵1~2g/L
3、工艺说明
(5)温度和时间 • 始染温度不宜过高, 60~70℃入染 • 升温速度不宜过快, 1℃/min • 温度分段控制,控温区升温要慢 • 最后染色温度130℃ (此时上染百分率高,
得色鲜艳、匀染性好,浮色少),一般保 温染色时间为40~60min
程度后(含水率在25%或30%以下),再用接触烘燥或升 高热风温度,以提高烘燥速率。
. 织物烘干后应立即进行热溶,以保持织物的热量, 缩短升温时间,热溶时,分散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 部而固着
3、工艺说明
. 热溶温度和时间,对于染料的扩散和固着 起关键性的作用

1染色工艺

1染色工艺

名词解释:1.染色: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

2.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原来色泽的性能。

3.染料力份:染料力份也称染料强度,是按一定浓度的染料做标准,标准染料强度为100%。

若染料的强度比标准染料浓一倍。

则其强度为200%,以此类推,所以通常是一个相对的数字。

指样品染料与标准染料染色深度相比的相对着色强度。

4.生态纺织品:是指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制成的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产品。

5.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6.半染时间: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表示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

7.亲和力:在标准状态下,纤维上染料标准化学位和染液中染料标准化学位差值的负值8.直接性的定义较含糊,可以理解为染料离开染液上染纤维的性能。

9.染就是指染料在染色织物表面以及在纤维内各部分分布的均匀程度10.透染:纤维内外得色一致(无环染)11.移染(Migration): 纤维上染料从高浓度处解吸,通过染液向染料浓度低处转移,最终达染色均匀12.直接染料:直接染料一般都含有水溶性基团(如磺酸基—SO3Na,羧基—COONa ),它可以不依赖其他介质而直接染棉,麻,丝,毛和粘胶纤维。

13.活性染料: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活性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蛋白质等纤维中的羟基、氨基等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使染料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水溶性染料。

14.光敏脆损:经某些还原染料染色以后的纤维或织物,在日光作用下会有脆损的现象。

15还原染料:不含水溶性基团,本身不能直接溶解于水,染色时需经强还原剂(如保险粉)在碱性溶液中还原处理后才能上染纤维的染料,称为还原染料。

酸性媒介染料:酸性媒介染料是一类能与金属媒染剂形成螯合结构的酸性染料。

15.酸性含酶染料:又称金属络合染料,是分子中已含有金属螯合结构的酸性染料,即合成时已将金属离子引入染料。

绞纱染色工艺ppt课件

绞纱染色工艺ppt课件

④翻动 1.5KW,48转/分钟减速电动机 驱动蜗杆,使附于每个喷管上的翻杆, 每次翻丝框距200-250mm,每次翻10秒, 喷液40秒,顺时针方向三次,反时针方 向四次,翻动时不喷液,每次喷液时不 翻动。翻动时,三通阀通染槽,染液自 动循环,翻动停止,三通阀通向平衡管, 继续喷射染液。
3、筒子纱染色
Lenzing Modal现已开发出以下 几个产品系列:
Lenzing Modal MICRO(兰精木代尔超细 纤维)
Lenzing Modal COLOR(兰精木代尔彩 色纤维)
Lenzing Modal SUN(兰精木代尔抗紫外 线纤维 )
基于纳米技术 抗菌纤维
3. Lyocell (Tencel)纤维
2.2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举例:60℃纯碱工艺
60℃
20分钟
40分钟
60分钟
80分钟
染料
硫酸钠或盐
纯碱
(计量添加) (计量添加)
操作注意事项
1.浸渍与湿丝 2.套丝 3.扎丝 4.化料 化料最好现配现用,一般不超
过4小时。 硫酸钠或纯碱要稀释后添加。
绞丝喷射喷淋染色机
①喷射管 管上有6排直径3mm的梅花分 布的小眼,总数为324只,染液自小眼喷 出,用以将绞丝浮托,以绞丝能自动浮 动为准,而绞丝完全为循环染液所包没, 每管均有一翻丝杆。
(克/升)
保险粉 (克/升)
条件:
浴比
温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分)
3-5 2-6 3-5
1:12-15 95-98 60-90
水洗 --清洗50℃×10分钟 --以醋酸中和(2ml/L),50℃×20分钟 --80℃-95℃清洗10分钟,加入净洗剂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ppt课件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ppt课件
化,耐强辐射;防虫、防霉;不易皱 主要用作毛型产品,如毛线、毯子和大
衣等 缺点: 吸湿透气性差;不耐磨;易静电、易起
毛球; 抗熔性差
14
锦纶
又称尼龙 优点: 高耐磨性,居所有纤维之首;强度高、弹性好、
质地轻; 不易变形,不易折皱;防虫、防霉 适宜用于羽绒服、运动服或登山服; 缺点: 吸湿透气性差,易静电;不耐光;较耐碱不耐
31
六、前处理--前处理目的
1、前处理原因:是因为坯布中常含有 相当数量的杂质,其中有织造时经纱上 浆料、化纤上油剂以及在纺织过程中沾 附的油污等。这些杂质污物如不除去, 不但影响织物色泽、手感,而且影响织 物吸湿性能,使织物上色不均匀,色泽 不鲜艳,还影响染色牢度。
32
六、前处理--前处理目的
17
坯布组织结构
坯布组织结构: 平纹、斜纹、缎纹、1/2斜、2/2斜、
1/3斜、格子、提花
18
机织物密度
1、密度是指织物经纬向单位长度内排列的 经纬纱根数。 经密 PT:经纱根数/10厘米 (warp density) 纬密 PW:纬纱根数/10厘米 (weft density)
2、表示方法:经密 PT×纬密 PW
46
七、染色--染料分类之活性染料
3、染色工艺: 60℃×60~90分钟 助剂:元明粉(促染剂)、纯碱(固色剂)
47
七、染色--染料分类之活性染料
4、皂洗 活性染料上染棉时,会产生一部分浮色,
产生浮色是因为活性染料上染率只有 70~80%,纤维表面附着许多染料,这些 未上染的染料如果不除去,将影响染色 的色牢度和颜色的鲜艳度。所以要除去 这部分染料,就要进行皂洗。 皂洗工艺:95℃×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派生的染料有直接耐晒染料和直接铜盐染料。
PPT学习交流
4
染料特点
直接染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对于溶
解性差的直接染料可以加纯碱助溶。直接染料不耐硬 水,大部分能与钙、镁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使 染色织物产生色斑,因此直接染料必须用软水溶解。 生产中染色用水如果硬度偏高,可加入纯碱或六偏磷 酸钠,既有利于染料溶解,又有软化水的作用。直接 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时,盐起促染作用。直接染料, 在60一70℃得色最深,90℃以上上染率反而下降。
13
5.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染 色的染料。酸性染料大多数含有磺酸钠盐,能溶于水,
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主要用于羊毛、蚕丝和锦纶等
染色,也可用于皮革、纸张、墨水等方面。对纤维素 纤维一般无着色力。
酸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日晒牢度和湿处理
牢度随染料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和直接染料相比, 酸性染料结构简单,缺乏较长的共辄双键和同平面性 结构,所以对纤维素纤维缺乏直接性,不能用于纤维 素纤维的染色。不同类型的酸性染料,由于分子结构 不同,因而它们的染色性能也不同,所采用的染色方 法也不同。
一.染料 二.染色工艺 三.染色设备
PPT学习交流
1
一、染料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 色的物质,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作为染料, 必须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 上。且不易脱落、变色目前,染 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 花,它在油漆、塑料、纸张、皮 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 得以应用。
在相应的设备上染色。织物可在绳状染色机、卷染机 或轧染机上进行。
纯腈纶织物都采用浸轧或卷染。染色时始染温度
宜在玻璃化温度以下,以70℃左右为宜。然后缓缓升
温至沸,染色约1h。染P淡PT学习色交流时,起染温度要低,升温
7
涤腈混纺织物多采用轧染。其工艺包括汽蒸法和热 熔法两种。主要介绍涤腈混纺织物的热熔染色:
工艺流程是:浸轧→烘干→热溶→后处理。 热熔条件是:190~200℃,1~2min。
轧染液内含有分散型阳离子染料、醋酸、促染剂、 释酸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少量糊料等。加入醋酸 是用来调节染液的pH至4~5。由于醋酸易挥发,为 使染色过程中pH值比较稳定,一般必须加入硫氰酸铵 7~9g/L作为释酸剂。采用尿素和碳酸乙烯酯作为促 染剂,可使纤维膨化,有利于染料向纤维内扩散。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染液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少量 糊料可防止染料泳移。P若PT学在习交流热溶后再进行短时间汽蒸, 8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6
2.阳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是纺织染料的一种,又称碱性染料和盐
基染料。溶于水中呈阳离子状态,主要用于腈纶纤维 染色。也可与蛋白质分子以盐碱相结合。是腈纶纤维 染色的专用染料,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耐光牢度 好等优点。
染色工艺
腈纶根据散纤维、丝束、纱线、毛条等不同形式可
3.活性染料
也叫反应性染料。分子中含有化学性活泼的基团,能 在水溶液中与棉、毛等纤维反应形成共键的染料。具 有较高的耐洗坚牢度。 按活性基的不同,活性染料主要可分两类: 对称三 氮苯型和乙烯砜型。
PPT学习交流
9
染色方法
活性染料染棉,最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浸染法,另 外还有轧染料。浸染法:浸染法又可分一浴一步法, 一浴两步法,两浴法三种染色方法。一浴二步法是活 性染料浸染法中比较合理的染色方法,它不仅可经获 得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而且有良好的匀染效果, 因此棉针织物染色常用这种方法。
一浴二步法:先在中性浴中染色,当染料上染接近平 衡时,在染浴中加入碱剂,调整PH值至固色规定PH 值,(一般为11)这时染料与纤维达到共价结合,达 到固色目的。
PPT学习交流
10
优点
(1) 活性染料是取代禁用染料和其它类型纤维素用 染料如硫化染料、冰染染料和还原染料等的最佳选择 之一。
(2)活性染料能用经济的染色工艺和简单的染色操 作获得高水平的各项坚牢性能特别是湿牢度。
PPT学习交流
12
分散染料染色方法:
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它是
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在染
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 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高温高压染色法:高温高压染色法是在高温有压力的
湿热状态下进行。染料在100℃以内上染速率很慢,
即使在沸腾的染浴 焙烘机中染色,上染速率和上
染百分率也不高,所以必须加压在2at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05Pa)以下,染浴温度可提高到120~
130℃,由于温度提高,纤维分子的链段剧烈运动,
产生的瞬时孔隙也越多和越大,此时染料分子的扩
散也增快,增加了染料向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使
染色速率加快,直至染PPT学料习交被流 吸尽而完成染色。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PPT学习交流
2
1、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指能直接溶解 于水,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 的直接性,无需使用有关化 学方法使纤维及其他材料着 色的染料。直接染料能在弱 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对蛋白纤 维(如羊毛、蚕丝)上色, 还应用于棉、麻、人丝、人 棉染色。色谱齐全、价格低 廉、操作方便。缺点是水洗、 日晒牢度不够理想。
直接染料样品
PPT学习交流
3
染料原理
直接染料具有磺酸基(-SO3H)或致基(-COON)等水 溶性基团分子结构排列成直线型,芳环结构处于同一 平面,因此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大的亲和力, 在中性介质中直接染色,只要把染料溶解干水,便可 进行染色。
染料在溶液中被纤维吸附到表面,然后不断向纤 维的无定形区扩散,与纤维大分子形成氢键和范德华 力的结合。
(3)活性染料的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 用性强,其色相和性能基本上与市场对纤维和衣料的 要求相适应。
(4)活性染料适用于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如Lyocell 纤维等印染的需要。
缺点
(1)利用率不够高,一PPT般学习交为流 60%~70%,产生大量有色 11
4.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 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分散染料结构简 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 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 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 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