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开发方案 气藏描述

合集下载

第2章 气藏开发方案设计

第2章 气藏开发方案设计
Ewg Wm 100% Qm
18 废弃产量 按SY/T6098规定执行 19 废弃压力 按SY/T6098规定执行
20 递减率 气田(藏)产量开始下降时,对应前一年产量减少幅度, 用百分数表示。分为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 21 自然递减率 未考虑各项措施增产量的递减率,
DN 1 Qgwh Qgn Qgi Qgwht 100%
Rqc Q pre 100%
Q
i 1
5
rpi
42 已投产气井
完成地面建设配套设施,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并投入生产的气井。 43 气井开井 当月内连续生产24h以上的井定为开井,间歇采气井在一日内生产达 到规定时间的定为开井。 44 计划关井 由于作业占用、方案实施、调整方案、试井及用户等因素影响,上 报主管部门审批并同意关井的气井。
2.3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方法
二、开发技术政策-开发指标设计
2、气井废弃产量 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的定义,当天然气的生产 经营成本大于等于销售净收入时的产量即为废弃产量。根 据现场提供的气价、税、生产操作成本等经济参数进行计 算。天然气价格,平均单井操作成本,资源税为增值税, 城建税,教育附加费。
45 气井利用率 报告期开气井数与全部投产井数之比
Rgu nop n gd nshp 100%
46 天然气商品率 报告期天然气商品与天然气工业产量之比
Rcn Qvgo Q go 100%
47 天然气生产自用率 报告期内生产自用气量与天然气工业产量之比,
Rgp Qapu Q go 100%
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1. 引言气田的开发方案设计是指对气田进行综合评价和技术分析,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气田的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工程条件等因素,提出一种可行的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2. 气田概况气田的概况是进行开发方案设计的基础,下面将对气田的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工程条件等进行详细描述。

2.1 地质特征气田位于地层的某一层位,地质特征包括气藏结构、构造、形成历史等方面。

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气田的地质特征,以便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

2.2 储层特征气田的储层特征是决定气田工程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储层特征包括气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等参数。

通过对储层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合适的开发方式和工艺流程,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气田的开发效率。

2.3 工程条件工程条件是指气田开发所需要的各种工程资源和条件,包括设备、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

在进行开发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条件的具体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和工艺流程。

3.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基于对气田的概况及相关条件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气田开发方案设计:3.1 气田开发方式根据气田的特点和潜力,我们决定采取水平井开发技术。

水平井开发技术利用水平井穿越储层,增加地下可采储量,提高气田的采收率。

3.2 开发工艺流程开发工艺流程是指对气田进行开发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根据气田的特点和开发方式,我们拟定以下开发工艺流程:1.勘探阶段:进行地质勘探,确定气田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

2.钻井阶段:进行水平井的钻井作业,确保井眼穿越储层,并进行完整的井筒完井。

3.井斜段完井:进行井斜段的完井作业,确保井筒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4.产量测试:进行产量测试,评估气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5.收集系统:安装气田收集系统,将产出的天然气收集到集气站。

6.储气:将收集到的天然气储存到地下储气库或进行气体处理。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一、背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便捷的能源。

它在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对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气藏是天然气最主要的形成和储存地质体。

对气藏的开发和生产,不仅决定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对于地质工程、勘探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气藏开发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气藏开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建议方案,以保证气藏的开发和生产是安全高效的。

三、主要内容3.1 气藏调查针对目标气藏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质、地理位置等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明确气藏的具体特征。

3.2 气藏评估根据气藏调查的结果,进行气藏评估,确定气藏的储量、含气性、运移性等指标,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3.3 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依据气藏调查和评估的结果,结合现代气藏开发的技术、经验和成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气藏开发方案,包括开发方法、开发步骤、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等。

3.4 勘探开发方案实施将气藏开发方案的设计落实到实际的开发施工中,并针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3.5 安全环保管理在气藏开发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确保气藏开发的可持续性。

四、工作流程1.气藏调查2.气藏评估3.气藏开发方案设计4.勘探开发方案实施5.安全环保管理五、总结气藏开发方案的制定对于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工程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提纲根据气藏调查和评估结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开发方案,注重安全环保管理,为气藏开发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描述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描述
3
测试气层 取心干层 测试干层 少量气层
3
气田中子孔隙度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0.7
从交会图上可以看出,气层
自然伽马比值
0.6 0.5 0.4 0.3 0.2 0.1
测试气层 取心干层 少量气层 测试干层
与干层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且没 有交叉,说明气层与干层界限清 楚,能够较好地区分开来。 通过交会图的分析,得到了 气层、干层的测井划分标准。
**井储层四性关系图
气田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3、 气层下限标准
划分标准:
自然伽马比值
0.7 0.6 0.5 0.4 0.3 0.2 0.1 0
测试气层 测试干层 取心干层 少量气层
岩性: 白云岩 物性: 孔隙度≥2%
4、气层电性标准 (1)气、干层测井标准
80
70
60
50
40
30
20
声波时差(¦ s/m)
67 DEPTH 2.282.96 Ω 3 ¡M 99883 分层
RHOB
LLD
GR
RHOB LLD 88 DEPTH 2.062.92 Ω 3 ¡M 99968 分层
4800 4700 4900 4800 5000 4900 5100 5000 5200 5100 5300 5200 5400 5300
构造研究
圈闭特征研究 构造形态研究 断层研究 地震资料解释
沉积相研究
沉积模式建立 沉积相展布 剖面相划分 单井相划分 地震相分析 测井相分析 岩心观察
储集层研究
储层综合评价 地震储层预测 储层非均质性 成岩作用特征 孔隙结构特征 物性特征 岩石学特征
气藏特征及储量评价
1、建立地质预测模型 2、搞好动态监测,研究气 田开发规律 3、评价气田开发效果 4、研究剩余气分布规律 5、分析气田开发潜力 6、研究气田调整技术政策 7、编制气田调整方案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气藏开发是指利用地下天然气储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开发,将天然气从地下储层中开采出来,运输到消费者手中供应。

本文将从气藏开发的选择、钻井、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选择气藏选择气藏是气藏开发的第一步。

在进行气藏选择时,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 资源量气藏的资源量是其选择的首要因素。

需要进行气储量评价,比较各气藏的储气量、成本以及采收率等,最终确定最有前途的气藏。

2. 地质条件气藏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岩性、孔隙度、透气性等因素。

在进行气藏选择时,需要比较各气藏的地质条件,选择出地质条件最优、采收率最高的气藏。

3. 市场需求气藏开发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

对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选取市场需求较大、竞争较小的气藏进行开发。

钻井钻井是气藏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钻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钻井技术钻井技术是决定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需要选择合适的钻井技术来进行钻井,提高钻井效率,减少钻井成本。

2. 钻井速度钻井速度是决定钻井周期的重要因素,需要在提高钻井速度的同时保证钻井质量。

3. 井筒纵深井筒纵深是钻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保证井筒质量的同时,需要在合理范围内控制井筒纵深,减少开采成本。

生产生产是气藏开发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生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包括生产井口处理、降压提取、脱除硫化物、液化、分离等多个环节。

需要选择优秀的生产技术,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

2. 生产水平生产水平是衡量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需要保证生产水平在合理范围内。

需要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生产安全生产安全是气藏开发的基本要求之一。

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

运输运输是气藏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运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运输工具在进行气藏运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包括管道、运输车等。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工程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工程

XX井长兴组上部实测压力及其导数曲线
实例¡ 利用试井解释储层参数、评价增产措施效果
XX飞三段酸压前实测压力及其导数曲线
10000
XX飞三段酸压后实测压力及其导数曲线
1E+5
1000
10000
100
1000 1E-3
0.01
0.1
1
10
1E-3 0.01 0.1 1 10 100
Log-Log plot: dm(p) and dm(p)' [MMPa2/cp] vs dt [hr]
Pwf PD 1 P R
2
qD
大牛地一点法公式: 长庆一点法公式: 陈元千一点法公式:
0 . 35 0 . 8793
0 . 25
q AOF
3 . 7143 q g 1 21 . 22 PD 1
q AOF
0 . 2745 q g 1 0 . 6244 PD 1
主要任务:
在早期气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开发实验资 料、测试和试气资料,开展气藏工程论证,评价和预 测气井产能,研究气藏技术经济界限和开发技术政 策,进行开发概念方案设计,预测可能达到的生产规 模,评价、优选推荐方案。
必备的主要基础资料:
(1)早期气藏描述成果; (2)探井、评价井的试气成果; (3)油气水常规分析及PVT资料; (4)DST测试、产能试井等测试资料。
(1)常规回压试井
气井放喷后 ,关井测 压结束即可开井试气。试 气测点不少于 4 个,按试井 设计规定的顺序测试。 每一个测试流量下 , 生产到井口流压趋于稳定 后,精确测量 qSc 和 pwf 。一 个流量接一个流量重复上 述操作,将设计安排的几 个流量完成,即可关井或 转入正常生产。

建南气田南高点飞三段气藏储层描述及应用

建南气田南高点飞三段气藏储层描述及应用

厚度 (
m)
建 6 1 7. 3 07 9 建 6 1 建 2 7 建 3 O 建 3 8 建 3 5 建 4 3 建 4 7 建 3 3
lF井 口 l
35 . 4 . 3 O. 16 5 35 2 00 39 . 4 . 3 3. 120 65 28 5 33 。 4 . 3 7. 4 20 70 49 0
第1卷 9
第4 期
建南气 田南高 点飞 三段气藏 储 层描 述及应 用
李平权 , 肖军民
( 中国石化江 汉油 田分公 司天然 气勘探 开发 处 , 重庆 万 州 4 4 2 ) 0 00
[ 要] 建南气田南高点飞三段 气藏储 层具有低孔隙度 、 摘 低渗透 率的特 性 , 通过开展储层 综合地质研 究, 分析储层 裂缝分布规律, 建立储层三雏地质模型, 描述孔隙度、 含气饱和度和有效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指出了 储层分布有利区
圈 l t膏气 田构造轮■和含气面积圈
1 飞三段储层特征
1 1 岩性特征 .
根据地层岩性 特点 , 合各井测 井 曲线 资料 飞 结 对
三段进行了细分 , 纵向上从下往上划分为 6 个小层 , 其中 16 、 岩性段基本 为微晶灰岩 , 属于一套致密岩性 ,, 、 、 2 34 5岩性段颗粒岩发育 , 储集物性 以 3 岩性段最好 , 其次是 24 , 、 段 主要是砂屑灰岩和鲡粒灰 岩。 从纵 向上看 , 砂屑灰岩 和鲕 粒灰岩主要 分布 于飞三 段中部 , 晶灰岩分布于飞三上部及底部 。从平面上看 , 微
10 . 22 5 15. 6 22 17. 0 77 10. 141 16. O 47 11. 0 37 11. 5 49 8 17 5 .
建 2 18 . 5 49 6

气藏的开发及集输工艺

气藏的开发及集输工艺

气藏的开发及集输工艺1. 引言气藏开发是指通过不同的采气方式开采天然气,将其输送至市场。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气藏和设计高效的集输工艺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气藏开发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集输工艺,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参考。

2. 气藏开发气藏开发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包括钻井、封井、提纯等技术手段,将地下锁定的天然气资源开采出来并利用起来的过程。

常见的气藏开发方式包括常压气藏开发、压力维持气藏开发、压力调整气藏开发等。

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气藏地质构造、储层性质等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

3. 气藏集输工艺气藏开发后,需要通过集输工艺将天然气从开采地输送到市场。

集输工艺主要包括气井采气系统、气体处理系统、气体压缩系统以及输气管道系统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常见的集输工艺。

3.1 气井采气系统气井采气系统是指用于将气藏中的天然气采出的设施和设备。

主要包括气井、生产平台和采气设备等。

在气井采气系统中,需要考虑气井的产能、产气压力以及井筒流动性等因素,以确保天然气能够顺利地被采集出来。

3.2 气体处理系统气体处理系统是指将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进行提纯和处理的过程。

其中主要的处理过程包括除水除硫、调节压缩、除酸和除固等。

通过气体处理系统的处理,可以保证天然气的质量和纯度,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3.3 气体压缩系统气体压缩系统是指将气体压缩至一定压力的设备和工艺。

压缩天然气可以将气体体积减小,从而便于输送和储存。

在气体压缩系统中,需要考虑压缩机的类型、压缩比以及压缩机的选型等因素。

3.4 输气管道系统输气管道系统是指将处理好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市场的设施和设备。

输气管道系统需要考虑管道的材料、管径、设计压力以及管道敷设方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输气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天然气能够安全地输送到市场。

4. 总结气藏的开发和集输工艺是实现天然气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气藏地质构造和储层性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描述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描述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7.11提纲第一部分方案设计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气藏描述第三部分气藏工程研究第四部分几点认识不同开发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1、部署评价井,提高勘探程度2、建立地质概念模型3、试气、试采,落实气井产能4、研究开发可行性,编制气田开发概念设计5、提交探明储量6、取好开发设计所需资料1、建立地质静态模型2、评价可开发储量3、评价气井产能4、研究气田开发技术政策5、编制气田开发方案6、提交开发井位部署1、建立地质预测模型2、搞好动态监测,研究气田开发规律3、评价气田开发效果4、研究剩余气分布规律5、分析气田开发潜力6、研究气田调整技术政策7、编制气田调整方案开发准备阶段(气藏评价阶段)新区产能建设阶段(开发设计与实施阶段)老区产能建设阶段(开发调整阶段)气田发现气藏评价阶段开发设计与实施阶段开发调整阶段气田废弃第一部分方案设计基本内容方案编制基本内容一、气田概况二、气藏描述三、气藏工程研究四、钻采工程设计五、地面工程设计六、经济评价七、方案实施要求构造研究沉积相研究储集层研究四性关系研究及测井解释研究气藏特征及储量评价●四性关系研究●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储层参数求取●气层综合解释●对比标志层的建立●标准剖面的建立●单井小层的划分●连井剖面对比●断层、不整合面的确定小层划分与对比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地震、测井、录井资料●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前人研究成果●圈闭特征研究●构造形态研究●断层研究●地震资料解释●沉积模式建立●沉积相展布●剖面相划分●单井相划分●地震相分析●测井相分析●岩心观察●储层综合评价●地震储层预测●储层非均质性●成岩作用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岩石学特征●储量评价●储量参数研究●气藏类型●气水层分布●气水系统划分●温压系统●流体性质气藏地质建模●构造模型●相模型●属性模型●流体分布模型气藏描述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气藏工程研究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测试资料分析试采动态分析井型井网和井距开发原则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开发指标预测推荐方案方案实施要求压力产量变化特征分析气井动态储量评价与分析动用区域及动用储方案部署方案优选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气藏地质研究气藏开发机理研究开发方案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GBn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SY/T 6168 气藏分类SY/T 5440 天然气试井技术规范SY/T 6171 气藏试采技术规范SY/T 6176 气藏开发井取资料技术要求SY/T 5543 凝析气藏流体取样配样和分析方法SY /T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 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 6101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SY/T 6110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SY/T 6164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SY/T 6310 天然气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SY/T 6177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第二部分气藏描述各阶段气藏描述基本内容相同,只是侧重点和精度要求不同,实际上是对气藏认识逐步深化和细化的一个过程:开发准备-早期气藏描述-宏观性描述-地质概念模型新区开发建设-中期气藏描述-确定性描述-地质静态模型老区开发调整-精细气藏描述-细化描述-地质预测模型一、早期气藏描述主要任务:利用探井或评价井资料、地震资料等信息,进行气藏描述和评价,扩大勘探成果,初步测算地质储量,建立地质概念模型,为部署开发准备井提供依据,保证开发可行性研究和开发概念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气藏开发方案的提纲,将涉及以下主要内容:气藏开发目标、气藏特征分析、开发策略、生产工艺、环境保护和风险管理等。

本方案将有助于实施有效的气藏开发计划,提高产量,并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 气藏概述在此部分,将对气藏进行整体的概述,包括气藏类型、地理位置、储量规模以及其它特征等方面的描述,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 2. 气藏特征分析### 2.1 气藏地质特征详细描述气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气藏形成机制、岩性分析和储层特征等。

通过深入研究气藏地质特征,可以更好地制定开发方案。

### 2.2 气体组分分析对气藏中主要含气成分进行组分分析,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

此分析将有助于确定气体的品质和适用程度。

### 2.3 渗透率和孔隙度分析分析气藏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以评估气藏中气体的储量和生产潜力。

## 3. 开发策略在此部分,将制定气藏开发的主要策略,包括:- 3.1 开发模式- 3.2 开发阶段划分- 3.3 生产方式选择- 3.4 开发投资和收益分析## 4. 气藏生产工艺详细描述气藏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包括:- 4.1 井网布置- 4.2 采油工艺流程- 4.3 生产设备选择和投资评估## 5. 环境保护措施在气藏开发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 5.1 水、土地和大气排放的监控和治理- 5.2 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方案- 5.3 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6. 风险管理此部分将介绍在气藏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 6.1 安全风险管理- 6.2 环境风险管理- 6.3 技术风险管理## 7. 总结在本节中,将对整个气藏开发方案进行总结,并强调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的有效性。

此外,还将提供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概述
1.开发初期精细气藏描述
开发初期精细气藏描述是在油气田正式开发方案实施后,开发基础井网全部完钻的新增资 料基础上进行的精细气藏描述。 开发初期精细气藏描述的任务是气藏地质再认识,落实构造、断层、气层分布状况及砂体 连通、油气水界面、储层参数等,检查开发方案设计的符合性,完善地质模型,为储量复 算、射孔、井别调整等提供地质依据.描述成果是建立开发初期的地质模型。
早在1979年斯仑贝谢公司就已针对油藏描述这一课题设计出了一些软件,把三维地震处 理、声阻抗以及垂直地震剖面(VSP)等引用到测井研究,在印尼、西亚及中国新疆地区对油 藏进行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0年,由美国阿特拉斯测井公司费特尔(Fertl)博士 主持领导的油藏描述研究工作在油田动态监测(TDT测井)、最终采收率评价及剩余油分布规 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认识隐蔽型、复杂型油气藏,掌握油 气藏基本特征和规律,从客观上要求石油科技工作者尽可能掌握气藏描述的理论和方法技术 ,从而更可靠地揭示油气藏的各种地质特征。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 法不断产生,如地震地层学的快速发展、层序地层学的诞生、相干技术的问世、核磁测井应 用、成像测井技术的诞生、地质建模技术的日趋完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理论和技术 ,以及油气藏工程技术的革新、油气藏开发理论的完善等,为气藏描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 此,气藏描述工作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理论 和方法技术的方法体系,并在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该阶段从斯伦贝谢公司提出油藏描述方法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时期 气藏描述的内容较少,涉及的学科领域较窄,主要以测井技术为主体,基本停 留在使用单一学科信息认识和研究油气藏,因此在井稀少的情况下,不能适应 复杂储集体描述的要求。

211081498_精细油气藏描述,筑牢油气田开发基石——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欢庆

211081498_精细油气藏描述,筑牢油气田开发基石——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欢庆

创新之路58 科学中国人 2023年3月精细油气藏描述,筑牢油气田开发基石——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欢庆 卫婷婷“拿绣花针的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欢庆并不介意这样的称谓。

与我国许多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打交道,陈欢庆认为这根名为“精细油气藏描述技术”的“绣花针”十分有必要。

精细油气藏描述贵在“精细”,只有过程的精细才能获得结果的精准,将其比作绣花并不为过。

“要做好油气田开发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油气藏特征,这是编制各类开发方案的基础和依据。

”据陈欢庆介绍,目前,精细油气藏描述构造解释已经精细到微构造,储层预测已经精细到单砂体,剩余油表征也已精细到微观尺度。

如果说以前只能看到“足球场”大小的油藏,那么通过不断精进的预测和分析手段,如今被剖析出的油藏已经达到“篮球场”的大小。

陈欢庆连同无数同仁夜以继日地在细密的网格里,“穿”着科技发展的“针”,“引”上虑周藻密的“线”,把原本深藏在地下的石油宝藏,通过一张“透视般的画布”呈现在大众眼前。

“工业血液”不息奔流“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是促使陈欢庆下定决心迈入石油专业求学的初衷。

1999年高考前夕,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看到了西北大学“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的介绍,这所伫立在西安古城内的高校几乎满足了他对学术氛围及专业的所有想象。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高考第一志愿填上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的名字,并被顺利录取。

这封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是陈欢庆奋斗的开始,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到毕业,每年暑假陈欢庆都会积极参与校内组织的油田实地勘察调研等活动,与业内前辈进行面对面交流,逐渐适应了“扎根在土地中”的科研形式。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陈欢庆总是如此谦虚,“我没办法像很多天赋极高的同学一样飞快掌握许多技能,只能多付出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专业知识、基础技能磨得扎实。

”由此,河北秦皇岛、陕西汉中、甘肃庆阳、陕西延安、广东湛江等地均留下了他拼搏的脚印。

石油行业油气田开发方案

石油行业油气田开发方案

石油行业油气田开发方案第1章绪论 (4)1.1 油气田概况 (4)1.2 开发目的与意义 (4)1.3 开发原则与依据 (5)第2章油气田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5)2.1 地质特征 (5)2.1.1 地层结构 (5)2.1.2 构造特征 (5)2.1.3 岩石特征 (5)2.2 地球物理特征 (5)2.2.1 重力异常 (5)2.2.2 磁异常 (6)2.2.3 地震反射特征 (6)2.3 油气藏类型及评价 (6)2.3.1 油气藏类型 (6)2.3.2 油气藏评价 (6)2.3.3 油气藏潜力分析 (6)第3章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6)3.1 油气藏描述 (6)3.2 储层参数研究 (6)3.2.1 孔隙度研究 (7)3.2.2 渗透率研究 (7)3.2.3 饱和度研究 (7)3.3 油气水分布规律 (7)3.3.1 油气水分布特征 (7)3.3.2 油气水分布影响因素 (7)3.4 油气藏动态分析 (7)3.4.1 流体流动特性分析 (7)3.4.2 压力变化分析 (7)3.4.3 生产动态分析 (7)第4章油气田开发设计 (8)4.1 开发目标与策略 (8)4.2 开发方式与工艺技术 (8)4.3 开发参数优化 (8)4.4 油气田开发评价 (9)第5章钻井与完井工程 (9)5.1 钻井工程设计 (9)5.1.1 设计依据 (9)5.1.2 钻井工程概述 (9)5.1.3 钻井液选择与设计 (9)5.1.4 钻井工艺技术 (9)5.2 完井工程设计 (9)5.2.1 设计依据 (9)5.2.2 完井工程概述 (10)5.2.3 完井液选择与设计 (10)5.2.4 完井工艺技术 (10)5.2.5 完井工程设计要点 (10)5.3 钻井液与完井液 (10)5.3.1 钻井液功能要求 (10)5.3.2 完井液功能要求 (10)5.3.3 钻井液与完井液监测 (10)5.4 钻完井质量控制与安全 (10)5.4.1 质量控制措施 (10)5.4.2 安全措施 (10)5.4.3 应急预案 (10)第6章油气田采油工程 (10)6.1 采油方式与工艺 (10)6.1.1 采油方式选择 (11)6.1.2 采油工艺流程 (11)6.2 采油参数优化 (11)6.2.1 采油参数分析 (11)6.2.2 参数优化方法 (11)6.3 采油设备与设施 (11)6.3.1 采油设备选型 (11)6.3.2 设施布局与建设 (11)6.4 采油生产管理 (11)6.4.1 生产调度 (11)6.4.2 设备维护与管理 (11)6.4.3 质量管理与安全环保 (12)6.4.4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12)第7章油气田注水工程 (12)7.1 注水方案设计 (12)7.1.1 注水方式选择 (12)7.1.2 注水井网优化 (12)7.1.3 注入水源及处理 (12)7.1.4 注水量及压力确定 (12)7.2 注水井设计与施工 (12)7.2.1 注水井选址 (12)7.2.2 注水井钻井设计 (12)7.2.3 注水井完井设计 (13)7.2.4 注水井施工及验收 (13)7.3 注水效果评价与调整 (13)7.3.1 注水效果评价 (13)7.3.2 注水参数优化 (13)7.4 注水管理与环境保护 (13)7.4.1 注水管理制度 (13)7.4.2 注水设备维护与保养 (13)7.4.3 环境保护措施 (13)7.4.4 应急预案 (13)第8章油气田开发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3)8.1 环境保护措施 (13)8.1.1 优化开发方案:在油气田开发初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优化开发方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天然气开发管理三个管理规定要点10.7

天然气开发管理三个管理规定要点10.7

气藏工程管理规定(要点)第二章气藏描述第一条气藏描述按照开发阶段可划分为早期气藏描述和精细气藏描述。

早期气藏描述在开发前期评价阶段开展;精细气藏描述在气田生产过程中开展。

第二条早期气藏描述主要包括对构造、储层物性、流体性质与分布、温度压力系统、水动力系统、气藏类型与驱动类型等气藏地质特征的描述,评价可动用储量,并建立静态地质模型。

(一)构造特征描述。

主要研究圈闭要素、断层特征及其封闭性、构造对气、油、水的控制作用。

(二)储层特征描述。

开展储层沉积相、微相和成岩作用、储层展布、储层岩性物性及孔喉结构、裂缝发育及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渗流特征研究,进行储层分类与评价。

(三)气藏流体特征描述。

分析气藏流体组分、性质和高压物性特征,研究气油水分布、水体能量及控制因素。

凝析气藏和高含硫气藏要取得原始状态下有代表性的流体样品,进行相态分析。

(四)气藏类型描述。

从气藏圈闭类型、储层特征、流体性质、气油水关系、驱动类型、压力系统等方面,分析影响气田开发主控因素,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确定气藏类型。

第三条气井配产应考虑储层条件与地层水活动性,考虑气藏稳产要求,合理利用地层能量。

第四条采气速度确定。

根据气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综合考虑气田储量规模、资源接替状况、稳产要求、气田开发经济效益和采收率等因素,确定气田合理的采气速度。

具体要求为:(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气藏采气速度、稳产年限和稳产期采出程度的关系,预测并对比不同采气速度下的气藏开发指标,优选合理的采气速度。

(二)大型中高渗气田需要保持10~15年的稳产,一般采用3%~4%的采气速度;储层物性与连通性好的中小型气藏,要求稳产7~10年,可采用4%~5%采气速度;低渗低丰度气田及水驱气藏的采气速度一般应小于3%;疏松砂岩储层易出砂气藏应适当降低采气速度;高酸性气田可适当提高采气速度。

(三)气田开发资源接替条件好,供气区储采比20以上,在对采收率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较高采气速度。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气藏开发的详细方案。

2. 资源评估在进入气藏开发之前,我们需要对气藏资源进行评估。

这包括储量、渗透率、可采储量等方面的考虑。

3. 设计气藏开发方案气藏开发方案的设计应该基于气藏评估结果,包括钻井位置、钻井深度及采收方案。

3.1 钻井位置根据气藏储量和渗透率,我们可以确定合适的钻井位置。

经过研究和实践,一般采用双侧井设计。

钻井垂直度和平行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3.2 钻井深度根据气藏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确定钻井深度。

一般情况下,钻井深度越深,可采储量越高。

但是,钻井深度也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表大气压、地质构造等。

3.3 采收方案采收方案是指采出气藏的方法。

常用的采收方案包括自然压力开采、注水开采、注气开采等。

4. 实施气藏开发方案根据气藏开发方案的设计,我们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这包括钻井,采收和储存气体。

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4.1 钻井根据气藏开发方案中的钻井设计,实施钻井工作。

此外,保证钻井设备和工人的安全。

4.2 采收根据采收方案,进行采收。

此外,应评估采收效果并及时对采收方案进行调整。

4.3 储存气藏开发后,需要对气体进行储存。

储存方式包括地下储存和地上储存。

应根据储存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案。

5. 安全管理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管理。

要确保钻井设备、现场作业和人员安全。

此外,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6. 总结气藏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气藏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气藏开发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管理,同时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背景介绍气体资源是我们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气藏资源已经逐渐衰竭,需要开发新的气藏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然而,气藏开发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和技术,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因此,本方案提纲将探讨气藏开发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方案目标•开发新的气体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研发新的开发工艺和技术,提高气藏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性。

•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可行性开发方案。

方案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1:气藏位置和开采难度•解决方案:利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对特定地区的气藏进行准确定位和位置评估,结合勘探数据和实地考察,制定气藏开发计划,确保开采难度最小化。

问题2:气藏开发工艺和技术•解决方案:根据气藏的特性和勘探数据,分析和尝试各种开发工艺和技术,结合实地开发情况,制定最佳气藏开发工艺和技术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气藏开发技术。

问题3:气藏开发成本和经济效益•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成本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考虑开发成本、气体品质、生产效率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并不断优化开发方案和产业链布局,提高气藏开发的经济性和效益。

方案实施•第一阶段:勘察和定位气藏。

•第二阶段:研究开发工艺和技术方案。

•第三阶段:评估成本和经济效益。

•第四阶段:制定可行性气藏开发方案并实施。

•第五阶段:不断完善和优化气藏开发方案,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人才培训,以推动气藏开发工作的持续发展。

总结气藏开发是我国的重大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佳的开发方案,并优化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以确保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本方案提纲针对气藏开发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开发方案,希望能够对气藏开发工作的推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3百度百科 东胜气田气藏精细描述

3百度百科 东胜气田气藏精细描述

东胜气田气藏精细描述
该项目是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院于2012年期间,与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项目。

总项目的研究目标是确定气藏圈闭特征和气水关系,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掌握气藏产能控制因素,优选开发有利区,为下步开发提供资料和依据。

钻完井所承担研究任务是进一步优化钻完井工艺技术,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保证钻井安全,进而保证快速、安全建井,从而间接支撑地质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目前完成的工作量、技术指标及得到的主要认识:
(1)在直井、水平井二开中采用8 1/2〞钻头单趟钻进尺、机钻有新的突破,重点优化研究了二开第
一趟钻,取得了显著效果,单趟钻实现大进尺。

(2)通过优化钻具组合、钻头选型等方式使得井深达3700-3800m左右直井钻井指标持续提升。

(3)通过科研攻关,优化设计,统筹施工等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水平井指标较立项前有很大提高,
2012年平均钻井周期较2011年缩短11.72%。

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6-1

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6-1

●气藏面积小。有些凝析气藏虽然面积很大, 但被断层分割为互不连通的小断块,即便 凝析油含量高,也采用消耗方式
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1943年发现的红幽谷 凝析气藏,被纵横交错的断层分隔成若干 个彼此独立的小气藏。尽管凝析油含量较 高,为708 cm3/m3,但因断块数目多, 需要的注入井数较大;此外,分配和压缩 系统变得复杂化也增加了费用,出于经济 考虑,仍然采用了衰竭式开发
●带油环凝析气藏的开发方式
1、只采气不采油
2、先采气后采油(或先采气,后同时采气 采油)
3、先采油后采气
4、同时采油采气
在每一种方式中,又可分为衰竭开采和保持 压力开采两种情况。天然气的采收率差别不 大,原油和凝析油损失的差别较大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注纯N2会导致露点压力升高,引起地层 中液体析出
-措施:可通过首先注入一个N2加天然气的缓冲 段塞带,再注纯N2来消除注纯N2的不利影响
●注N2保持压力开发的实例 如美国的Anschutz凝析气藏
-于1979年底发现,1981年油井完钻开始投产
-1982年12月,开始注N2开采。最初,向气藏内 先注天然气,以便在N2与气藏烃类间形成缓冲带 -注N2压力为42.78Mpa,日注N2量为283.17万 m3,注天然气79.29万m3
●后期保持压力。先进行降压开采,待地层压力 降到露点压力附近时再保持压力
如吉利斯—英格利什—贝约凝析气藏
-于1961年12月发现,原始地层压力 51.25Mpa ,露点压力46.7-49.5Mpa
-1962年投入开发,1965年元月开始循环注气, 注气开始时,地层压力已下降到49.63Mpa, 刚好在露点压力附近
●缺陷
-泥质夹层和泥质胶结物可能发生膨胀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背景介绍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在各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天然气开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天然气可以根据地下储层的不同特点,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其中常规天然气指的是具有相对集中的储层和较大规模的单一气藏;而非常规天然气则是指在瓦里斯盆地、滨海盆地、陆相盆地、火山岩地域以及露天煤矿等岩石构造和沉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气体资源,这类气藏开发所需的技术和成本较高。

针对常规天然气气藏,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开发方案。

气藏勘探首先,气藏的勘探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储层构造和地质特征的分析,确定气藏的位置和规模,以及判断天然气的品质和储层的有效厚度和连通性。

气藏开发方式根据储层特征和地质条件的差异,选取最合适的开发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水平井方法水平井开发在日益普及。

主要通过布置一系列横向延伸的水平钻井,提高抽采效率,并改善采收率的能力和产油气井周围区域的稳定性。

集中式插入法集中式插入法是指通过向井眼区域集中插入多个小直井,从而提高气井产量和采收率的一种开发技术。

液体气体混输采收法液体气体混输采收法是指通过对天然气进行液体低温压缩,使天然气成为液态,与液体的原油混合输送到地面并然后进行分离。

这种技术能够减小管道压缩功和热损失,同时也能够节省管道输送成本。

井口压缩式采收法井口压缩式采收法是指通过对井底的地下水进行连续压缩,使钻井开发的天然气得以短距离输送到井口进行压缩。

这种技术能够克服长输管线的较长时间瓶颈,以及输送过程中的压缩损失和热损失,同时也可以节约管线输送成本。

技术要点为了有效实施气藏开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测井资料的及时收集和分析;•储层分析技术和模型的选取;•有效油、气,介质交替,压力驱动等技术的运用和优化;•生产流程的优化,包括水准装置和输送设备;•地下储气库的储藏;•环保措施的落实,保护环境资源。

结论在合理选用气藏开发方式和技术要点下,可以实现天然气的高效开采和生产,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降低石油输出从而减轻对国际油价造成的依赖。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

气藏开发方案提纲背景气藏是指埋藏在地下的天然气储存库,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如何高效地开发气藏成为了石油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气藏开发方案,以提高气藏开发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案基本原理气藏开发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钻探井、分析地下气藏的参数、分离天然气与杂气、制定相应的储气方案,将天然气送至地面进行处理、储存、输送和销售。

方案实施流程1. 阶段一:前期研究在该阶段中,需要进行的工作有:•地质调查:查明地层结构、矿藏分布、岩石性质等信息;•选址:找到合适的开采点;•合理规划:针对具体气藏特点,制定气藏开发方案;•环境评估:评估气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 阶段二:井身工程在该阶段中,需要进行的工作有:•井口设备:设计和安装井口设备,保证安全可靠;•钻探井:根据地质数据,制定钻探方案;•测井:实时监控地层情况,了解气藏的形态和状态。

3. 阶段三:开采工程在该阶段中,需要进行的工作有:•采气工艺:根据气藏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气工艺;•储气:制定储气计划,根据储气容量和开采量进行调整;•保障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采气效率。

方案实施的注意事项在实施气藏开发方案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第一: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环境污染:防止气藏开采对环境造成污染;•经济效益:制定有效的气藏开发方案,最大化经济效益;•改善油气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石油产业的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结论气藏开发是石油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可行的气藏开发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研究内容:
开发评价阶段要求对气藏总的地质特征的描述基本符合实 际,做到不犯不可改正的错误,不过分追求其具体细节。重点搞 清以下问题:
(一)落实气藏构造特征 (二)储层宏观展布及其物性参数 (三)宏观的气水系统划分 (四)流体性质及气藏类型的表征 (五)建立气藏概念地质模型 (六)储量概算(提交控制储量)
测试气层
0.4
取心干层
0.3
少量气层
测试干层
0.2
0.1
0
12 10
8
6
4
2
0
中子孔隙度(%)
气、干层测井解释标准
项目
自 然 伽 声波时差 密度
中子孔隙度
玛比值 (¦s/m) (g/cm3)
(%)
气层
<0.53 >47.5 <2.68
>2.0
干层
≥0.53 ≤47.5 ≥2.68
≤2.0
(2)气、水层测井标准
6000
6300
5200
5400
5200
6100
6400
5300
5300
65600 456
6200
飞一底标志层特征: 岩性为含泥灰岩、泥 晶灰岩;电性上主要 表现为高GR的特征
(二)¡ 四性¡ 关系研究及测井综合解释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试气资料,分析岩性、物性、含气性和电性的 关系,建立解释模型,确定气层解释标准,实现测井信息向地质信息的转化。
(一)地层对比划分
地层对比划分是气藏描述的基础。
通过井震结合,在标志层控制下的相控旋回对比,对 飞四段区域标志层特征:灰
完钻井进行地层对比划分
Xx区块地层对比图
色灰岩、石膏质灰岩、灰白 色云岩、硬石膏、棕红色泥 质白云岩;电性主要表现为
普光6
分层 8
GR
82
DEPTH
RHOB 2.41 2.93
LLD 1Ω6 ¡M98000
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分析含气饱和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6、测井精细解释
用上述测井解释模型 及其解释标准,对气田完 钻探井、评价井以及开发 井进行测井精细解释,并 对气、水、含气水层和干 层进行系统划分。
与气井测试资料 对比,解释结果 与测试结果一致
**井测井解释成果图
解释结果:RT:1800 AC:54 Sg:90 φ:12 测试结果:气层,10.33万方/天
?含气水层、水层的判别方程: f(lnRt,△t)=lnRt+0.1065△t 其判别界限值R0=9.3840 即:当f(lnRt,△t)≥9.3840时为含气水层 当f(lnRt,△t)<9.3840时为水层
气层、含气水层、水层测井解释标准
项目
声波时差 (¦s/m)
气层
电阻率 (Ω.m)
含气水层
电阻率 (Ω.m)
测井孔隙度(%)
16
12
8
4
y = 0.978x + 0.2668
R2 = 0.9884
0
0
4
8
12
16
岩心孔隙度(%)
气田岩心孔隙度与测井孔隙度交会图
(2)含气饱和度模型 由于储层属于孔隙型储层,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原始含水饱和度。
Sg
1 n
abRw Rt m
其中:上部:a=1,b=1,m=2.52,n=2.27; 下部:a=1,b=1, m=2.35,n=2.27。
1、测井曲线标准化
测井系列:ECLIPS-5700
测井项目:自然伽马、深浅双 侧向、补偿声波、补偿中子、岩 性密度、自然电位及井径等。
测井资料标准化:选取一套稳 定膏岩层作为¡ 标准层¡ ,应用标 准层数据统计直方图分析法,完 成声波、补偿中子、密度的标准 化。从其测井数据统计资料来看: 在区域上测井数值较为接近,表 明测井曲线质量较好。
第二部分 气藏描述
各阶段气藏描述基本内容相同,只是侧重点和精度要求不 同,实际上是对气藏认识逐步深化和细化的一个过程:
开 发 准 备 - 早期气藏描述 - 宏观性描述 - 地质概念模型 新区开发建设 - 中期气藏描述 - 确定性描述 - 地质静态模型 老区开发调整 - 精细气藏描述 - 细化描述 - 地质预测模型
P301-3
0
VGR 100
DEPTH
VDEN 2.05 3.15
VRD 10 100000
分层
4800
普光2
11
GR 101
DEPTH
RHOB 2.24 2.91
LLD Ω9 ¡M99989
分层
普光9
GR、DEN高值,普D光E1N0 值比飞三
段高一台阶。 3
GR
67
DEPTH
RHOB LLD 2.282.96 Ω3 ¡M99883
项目 气层
孔隙度 (%)
≥2
含气饱和度 (%)
≥50
含气水层
≥2
30-50
水层
≥2
<30
5、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孔隙度模型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矿物成
分特点,首先计算岩石矿物含量、 岩石骨架(综合骨架)参数,然后 再计算储层孔隙度。由此计算的孔 隙度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对比,相 对误差不超过8%。
根据11口井27层测试、取心、 测井资料(其中测试气层17层, 测试水层 2层,测试含气水层3 层、解释水层3层),分别编制 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孔隙度与含 气饱和度交会图。
含气饱和度(%)
电阻率(Ω.m)
气田声波时差与电阻率交会图
10000
1000 100
10
测试气层 测试水层 解释水层 测试含气水层
1
20
30
40
50
60
70
80
声波时差(¦ s/m)
气田孔隙度与含气饱和度交会图
100
90
80
70
60
测试气层
50
测试水层
40
解释水层
30
测试含气水层
20
1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孔隙度(%)
?气层、含气水层的判别方程: f(lnRt,△t)=lnRt+0.105△t 其判别界限值R0=10.5474 即:当f(lnRt,△t)≥10.5474时为气层 当f(lnRt,△t)<10.5474时为含气水层
2、储层 ¡ 四性¡ 关系
选择关键井,利用测试资料 和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对关键井 进行储层¡ 四性¡ 关系研究,制作 关键井的¡ 四性¡ 关系图。
**井4933.8~4985.5m(白云岩)
岩心分析结果 测井电性特征
测井解释成果 测试结果
φ:8.9% 、K:65.7MD
GR:17API,RT:6500 Ω.m ,AC: 53¦s/m,DEN:2.6g/cm3 ,CNL:6%
气层有效厚度 49.1米
Φ:9.5%、K:65.7MD、 So:92%
日产气22.65万方
**井储层四性关系图
3、 气层下限标准
划分标准: 岩性: 白云岩 物性: 孔隙度≥2%
4、气层电性标准 (1)气、干层测井标准
根据11口井25层测试、取心、测 井 资 料 ( 测 试 气 层 17 层 , 取 心 干 层 4 层,测试干层2层,测试少量气层2 层),分别编制自然伽玛位比值与声 波时差、密度、中子交会图。

评价

与 分析

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井型

井网



井距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动用区域及动用储
方案部署
开发指标预测
方案优选
推荐方案 方案实施要求
开发方案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GBn 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 SY/T 6168 气藏分类 SY/T 5440 天然气试井技术规范 SY/T 6171 气藏试采技术规范 SY/T 6176 气藏开发井取资料技术要求 SY/T 5543 凝析气藏流体取样配样和分析方法 SY /T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 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101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 SY/T 6110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SY/T 6164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 SY/T 6310 天然气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 SY/T 6177 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
自然伽马比值
自然伽马比值
气田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0.7
0.6
0.5
0.4
0.3
0.2
0.1
0
80
70
60
50
40
30
20
声波时差(¦ s/m)
气田密度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0.7
0.6
0.5
0.4
0.3 0.2
0.1
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密度(g/cm3)
老区产能建设阶段 (开发调整阶段)
1、建立地质预测模型 2、搞好动态监测,研究气 田开发规律 3、评价气田开发效果 4、研究剩余气分布规律 5、分析气田开发潜力 6、研究气田调整技术政策 7、编制气田调整方案
方案编制基本内容
一、气田概况 二、气藏描述 三、气藏工程研究 四、钻采工程设计 五、地面工程设计 六、经济评价 七、方案实施要求
1、部署评价井,提高勘探 程度
2、建立地质概念模型
3、试气、试采,落实气井 产能
4、研究开发可行性,编制 气田开发概念设计
5、提交探明储量
6、取好开发设计所需资料
新区产能建设阶段 (开发设计与实施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