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1-4单元数学易错题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1. 一、认识数字第一单元的易错题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三”和“五”,我们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三个苹果、五个梨子等,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2. 二、加法和减法第二单元的易错题在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学生容易出现写错计算过程或漏写中间步骤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灵活性。
3. 三、图形与认识园第三单元的易错题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混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形状,需要通过绘图、比较等方式加以区分。
4. 四、数字1—99的认识第四单元的易错题在认识数字1—99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出现个位与十位颠倒、读错数字等情况,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和巩固来提高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及学生常见的错误类型。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总结回顾:通过对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1-4单元的易错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认识数字、加法和减法、图形与认识园、数字1—99的认识等方面容易出现错误。
针对这些错误,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针对易错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学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易错题带来的困难。
家长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题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题分析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题。
通过对这些错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主要包括加减法、简单的几何知识以及应用题的基础。
在这些内容中,学生常见的错题类型包括对数字的混淆、运算顺序的误解、概念理解的不准确以及应用题解题方法的不当。
首先,数字混淆是小学生常见的错误。
例如,在加减法运算中,学生有时会把个位数和十位数搞混。
比如,在计算“27 + 36”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写出“63”而不是正确的“63”。
这种错误通常源于对个位和十位数字的不熟悉,以及在心算时的混乱。
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使用具体的实物模型(如小棒、积木)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位的概念,并在书写时严格规范数字的排列。
其次,运算顺序的误解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涉及多步运算的问题时,容易忽视正确的运算顺序。
例如,在计算“5 + 3 ×2”时,学生可能会先进行加法,得到“8 × 2 =16”而不是按照正确的顺序(先乘法后加法)得出“5 + 6 = 11”。
这种错误通常源于对运算顺序规则的不熟悉。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的概念,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运算的优先级,并通过图示和分步操作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此外,概念理解的不准确也是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一个因素。
比如,在学习简单的几何形状时,学生可能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认识不清。
一个典型的错误是把长方形误认为是正方形,因为长方形的四边都相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几何形状特征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纸折叠出不同的形状,或者通过绘画和切割实际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最后,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往往让学生感到困惑。
二年级的应用题通常要求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二年级上册重点易错题
二年级上册重点易错题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易错题通常涉及基础数学概念、运算技巧和逻辑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错题类型及示例:基础计算错误:加法、减法混淆:如5 + 3 误算为5 - 3。
进位错误:如27 + 48 计算时,7 + 8 进位错误。
混淆符号:误用“>”和“<”符号:如比较大小10 ___ 8,可能错误地填写为10 < 8。
混淆“+”和“-”符号:如5 + 3 误写为5 - 3。
单位换算问题:如长度单位换算:1米= 100厘米,但学生可能误算为1米= 10厘米或1米= 1000厘米。
重量单位换算:如1千克= 1000克,学生可能误算为1千克= 100克或1千克= 10克。
顺序逻辑错误:在解决多步骤问题时,学生可能忽略某些步骤或颠倒步骤的顺序。
如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学生可能先进行加减运算。
图形和空间理解:判断图形的方向、位置或旋转后的形状。
如判断一个图形是向上平移还是向右平移。
时间计算:如计算经过的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学生可能误算为4小时而不是4个小时。
混淆时间的读法:如将9:30误读为9:03。
简单应用题理解错误:误解题目条件或问题,导致计算错误或答案与题意不符。
如题目要求计算购买物品后的剩余金额,学生可能只计算了物品的价格而没有减去支付的金额。
文字陷阱题:题目中故意设置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词汇或表述,导致学生答错。
如“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容易混淆。
为了避免这些易错题,建议家长和老师: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教授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加强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教导他们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容易出错的题目,旨在帮助同学们发现和解决常见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第一章:整数
题目一
题目描述:计算 -5 + 2 = ?
常见错误:将负号和加法运算符一起计算,错误答案为 -5 + 2 = -7.
解决方法:先计算 -5 的绝对值,再根据符号加减,正确答案为 -5 + 2 = -3.
题目二
题目描述:计算 -3 - (-9) = ?
常见错误:错误答案为 -3 - (-9) = -12.
解决方法:两个连续的负号变为加法,计算过程为 -3 + 9,答
案为 -3 + 9 = 6.
第二章:数的认识
题目一
题目描述:将十位数是3,个位数是4 的数字写成阿拉伯数字。
常见错误:将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颠倒,错误答案为阿拉伯数
字为 43.
解决方法:将十位数字放在 3 的左侧,个位数字放在 3 的右侧,正确答案为阿拉伯数字为 34.
题目二
题目描述:用数字填空,下面有三个数,最小的一个数是__,
最大的一个数是__。
常见错误:将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填入两个空格,错误答案为
最小的一个数是__,最大的一个数是__,都缺失具体的数值。
解决方法:将三个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分别填入两个空格,
正确答案为最小的一个数是__,最大的一个数是__(填入具体的数值)。
...
这里继续添加其他章节和题目的整理和汇总。
总结
本文档汇总了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容易出错的题目,并给
出了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希望同学们通过研究和掌握这些易错题,能够提高数学的理解和解题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上册数学常考易错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常考易错题1、题目:12 + 6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运算。
2、题目:8 - 4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运算。
3、题目:9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运算。
4、题目:7 ÷7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除法运算。
5、题目:8 + 4 -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减混合运算。
6、题目:9 ×2 - 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减混合运算。
7、题目:15 - 8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运算。
8、题目:8 + 5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运算。
9、题目:9 ×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运算。
10、题目:12 - 6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运算。
11、题目:7 ×4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运算。
12、题目:18 - 9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运算。
13、题目:8 ×2 + 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加混合运算。
14、题目:14 - 6 + 5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减混合运算。
15、题目:9 ×(7 - 4)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和括号的使用。
16、题目:(7 + 3)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和乘法运算的结合使用。
17、题目:(8 + 4)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和乘法运算的结合使用。
18、题目:12 ÷4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除法运算。
19、题目:15 ÷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除法运算。
20、题目:16 - 8 + 5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减混合运算。
21、题目:9 ×(8 ÷4)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合使用。
22、题目:(10 - 5)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和乘法运算的结合使用。
23、题目:(7 + 9) ×2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法和乘法运算的结合使用。
24、题目:14 - (7 + 3)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和括号的使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1、看图:纸条长(7 )厘米。
(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
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
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
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
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和解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1.题目:9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找到了3个小朋友,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找到?答案:6解析:总共有9个小朋友,已经找到3个,所以还有9 - 3 = 6个小朋友没找到。
2.题目:比6多3的数是多少?答案:9解析:6 + 3 = 9。
3.题目:12里面有几个2?答案:6解析:12 ÷ 2 = 6。
4.题目: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多少?答案:19解析: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9 + 10 = 19。
5.题目: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答案:14和16解析:15前面的数是14,后面的数是16。
6.题目:从8开始,把8后面的4个数写出来。
答案:9、10、11、12解析:从8开始,后面的四个数依次是9、10、11、12。
7.题目: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答案:8解析:小明前面有3人,后面有4人,加上小明自己,一共是3 + 4 + 1 = 8人。
8.题目:小朋友排队看电影,从排头数起,小华是第18个,从排尾数起,小华是第30个。
这队共有多少人?答案:47解析:小华前面有17人,后面有29人,加上小华自己,一共是17 + 29 +1 = 47人。
9.题目:用6、2、0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答案:4解析:可以组成的两位数有62、60、26、20,共4个。
10.题目: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这个数可能是多少?答案:答案不唯一,如18、27、36、45、54、63、72、81等解析:只要满足个位与十位数字之和为9的两位数都可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题目描述】1米-20厘米=()厘米【错例】1米-20厘米=19厘米【错误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解决对策】这是学生对单位的认识不够强烈,要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多做一些单位换算的提加以强化【题目描述】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错例】3+5=8【错误分析】因为之前学过加法,对“和”字比较敏感,看到和就会想到加法,加上读题不认真就直接写成3+5=8.【解决对策】强化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3个5相加”是表示5+5+5=5 X 3,是我们最近学习的乘法,并列出表示“3+5”的题目“3与5的和是多少”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题目描述】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错例】30×60=1800(小时)【错误分析】原因1:没理解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60小时。
【解决对策】要求学生认真对题,并且强化一天24小时这个概念,还可以出个题目:“一天又多少分钟”对比强化。
【题目描述】【错因分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透彻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列综合算式,哪里改打括号,为什么有些地方不用打括号。
有些学生不知道哪里要打括号直接所有的地方都打括号,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太熟,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打不打括号是根据运算顺序来确定的)【解决对策】在前面混合运算的运算习中打好基础,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打不打括号是根据运算顺序来确定的。
在此基础上,老师多几次完整的示范操作。
【题目描述】【正确解答】50÷8=6(天)……2(个)6+1=7(天)【典型错例】50÷8=6(个)……2(天)【错因分析】(1)单位容易混淆,像上题中有些学生不知道商和余数的单位是天还是个。
(2)不明白为什么六天还要加上一天,有些题目也不用加1,学生会加1。
比如:一辆汽车有4个轮子,30个轮子最多可以安装()辆车。
【解决对策】在上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时应该着重强调单位:50÷8=6(天) (2)(个)就是50个灯笼每天做8个,做6天后还剩两个没做完,所以剩下的两个还要花一天的时间去做6+1=7(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大全,精心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大全,精心整
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大全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研究中,有一些题目容易让学生犯错。
这份文档将精心整理这些易错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错题例子:
1. 加法和减法运算
题目:8 + 3 = __
易错点:学生容易将8和3相加得到11,而不是正确的答案是11。
题目:9 - 4 = __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将9和4相减得到5,而不是正确的答案是5。
2. 计量单位转换
题目:4千克 = _______ 克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忘记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正确答案是4000克。
题目:6千米 = _______ 米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将6千米和6米等同起来,而不是正确的答案是6000米。
3. 简单的几何形状
题目:下面哪个图形是圆形?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选择出现弧线的图形,而不是正确选择圆形。
题目: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
易错点: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个有四个边但边长不相等的图形,而不是正确选择正方形。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常见易错题例子。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避免犯下这些常见错误。
二上典型错题分析及对策
二年级上册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其对策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正确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以上的两道题目是要求学生正确判断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厘米还是米,部分学生因没有正确建立起厘米和米的正确长度观念,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会不经思考的吧小鸟的长度写成“长1(米)”,或者是操场“长28(厘米)”这样的错误。
对于此类学生则可以通过让他们了解自己手臂的长度,了解自己手指的宽度,或者仔细观察尺子的刻度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
2、用尺子测量时,不从0开始测量。
如课本第10页的第10题。
这道题目中,小男孩的测量是开始刻度对着3,结尾刻度对着7。
有些孩子在读刻度的时候,有的直接读7的刻度,得出7厘米的错误长度,还有部分孩子会数数字,3、4、5、6、7,这5个数字,所以得出共有5厘米的错误长度。
对于此类学生教师要纠正他们读刻度的习惯,要学生习惯数3-7这几个数字之间的格子,而不要去数有多少个数字,直接读刻度上的数字的情况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时候才能直接读结尾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竖式计算的格式不对。
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刚开始学习笔算,对笔算的格式还不熟悉,所以在写竖式的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对于这部分孩子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课堂练习或者是课后练习,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订正。
2、竖式计算时忘记计算进位。
如:这样计算的学生因为在计算5+7的时候没有在十位的位置上写进位的“1”,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就只计算了3+3,而忘了还要在加“1”。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强调,计算时一定要写进位,写了进位之后再计算就不容易出错了。
3、竖式计算时忘记把得数写到横式上。
如:此类的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竖式计算,但是还是比较粗心,计算正确之后却没有最后把得数写到横式上。
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在个别纠正的时候,多提醒学生计算完成之后要再检查一次。
4、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忘了退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厘米.(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3.一共有()条线段.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13.4+4=()×()错因分析:学生在做题中审题不清.对加法与乘法的区别有些模糊.14.补充口诀:五五(二五)错因分析:学生说的比写的快.把中间的“十”跳过.15()×()=()错因分析:学生把乘法与加法的意义混淆.写成5×516.3个4相加.和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到“和”就认为是加法.17.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两种兔一共有几只?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以后.求两种兔子的总数时只考虑乘法.18.得数是6的乘法口诀.(二三得六)(三二得六)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相对于乘法交换两个因数交换.也就认为乘法口诀也可以交换.19.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3+2+1=( )×( )8+4+4+4+4=( )×(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2+1部分知道要凑成3.但往往多数了一个3.20.一共多少元?5角 5角 5角 5角( )×( )=()元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单位不去注意.不加思考直接写入20元.21.有几条对称轴?学生认为是4条.错因分析:学生受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的影响.22.第二行:4倍错因分析:少数学生对于倍的理解不够深.看见4就把第二行画4个五角星.写了第一行.可见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24.得数相同.但口诀不同.()×(16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两道乘法算式.考虑二八十六的两道乘法算式.对于题目中“口诀不同”这句话的要求学生忽视.25.想一想.括号了最大能填几?7×()< 40 3×()< 225×()< 37 8×()< 60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可以填的数.对于是否最大考虑不到.26、列式计算.3个8的和:用加法算().用乘法算()或( ).8的5倍:()或( ).8和7的和:()或( ).错因分析:有些学生看到和就用加法计算.也有些学生最近学习乘法.所有题目全用乘法.需要培养学生审题能力.27.你知道它是几吗?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是10.是7与一位数相乘的积.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符合两个条件的数考虑不够周到.对后半部分的要求不理解.28.用0.2.8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这些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错因分析:学生对于0的处理不正确.把0放到了首位.29.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错因分析:学生把长方形与正方形对称轴的数量混淆.圆的对称轴学生记忆深刻.30.你的食指的宽度是()厘米.错因分析:对于食指的宽度学生直观能力不足.也有少数学生把宽度看做长度.31.下面的图形由()条线段围成的.共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错因分析:对于长线段中包含着的短线段学生容易忘记数.角也有相同的情况. 32.一共有20人参加比赛.李志也参加了.他和每个参赛的同学都握一次手.他一共要握()次手.错因分析:学生看到数量大时.有些慌神.把李志当做第21个参赛同学.33.用5和9这两张卡片.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他们分别是(和)错因分析:两张卡片与三张卡片不区别.不加思考当三张卡片使用.34.三个人见了面互相握手.他们一共握了()次手.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互相”理解不够.握手与先前的互相赠送礼物数量混淆在一起.35.小春有2张2角的.5张1角的.1张5角的人民币.他要买一枝5角钱的笔.有()种付钱的方式.错因分析:付钱的方式不够全面.漏掉部分方式.可见学生的有序思维需要进一步培养.37.小红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她一共有()种不同的穿法.错因分析:少数学生上衣与上衣配一套.裤子与裤子配一套.38.3个5可以说成是()的()倍.4的7倍也就是()个().错因分析:倍数与乘法的意义还不清晰.导致几个几与对应的几的几倍理不清.39.写出4个积是24的算式:()()()()错因分析:“算式”.“口诀”. “读作”三者的关系有点互相混淆.40.填上单位名称.一本练习本卖5().玩具飞机卖7().姚明的身高226().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错因分析:对于身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知道226米对于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遇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就有些措手不及了.对电视塔心中没有表象.41.三角形图中有()个角.()条线段.错因分析:学过“角”后学生把“三角形”与“角”混在一起.42.小明等4人.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他们一共要进行()场.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不理解.43.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错因分析:学生把加法与乘法的名称混在了一起.。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1.乐乐家住在一幢楼的最顶层,他家的门牌号是903,每层楼高3米,乐乐家住的这幢楼高米。
2.有一堆糖果,比50个多,比60个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糖果颗数比小朋友的人数多1,有()小朋友,一共()颗糖果。
3.8名男生排成一队,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2名女生,那么这条队一共有人。
4.小松鼠家住在6楼,每两层楼之间有9级台阶,小松鼠从一楼回家一共要爬多少级台阶?5.王叔叔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了25分钟,如果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6.一根8米长的木头,每2米锯一段,可以锯成几段?如果每锯一次要一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7.把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剪成4厘米长的小段。
(1)一共要剪多少次?(2)剪一次要2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8.小明唱一首歌用了3分钟,有3个小朋友一起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9.有44个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至少补上()个苹果,或者至少去掉()个苹果,才能使每人分到的一样多。
10.小明用一个两位数加上34,但他把这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得出的结果是48,其实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11.一本故事书共90页,丽丽每天看8页,第5天应从()页看起。
12.有一个正方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3.有一个三角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4.有一个五边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5.小马虎在计算35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算出的得数是18。
请你算一算正确的得数是多少?16.有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9,小强把被除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算出的商是5。
正确的商是()。
17.赵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4分钟,要把这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分钟。
18.力力从一棵树到相邻的另一棵树要走5步,照这样计算,他从第一棵树走到第六棵树,一共走()步。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与分析
1、看图:纸条长(7 )厘米。
(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
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
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
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
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难点题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易错和难点题目。
以下是一些例子,并附带解释:1.图形分割问题:题目:一个正方形被两条线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的面积分别是5平方米、8平方米和10平方米,问第四个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易错点:学生可能会误以为四个部分的面积和就是整个正方形的面积,但实际上两条线不一定都经过正方形的中心,因此不能简单相加。
正确思路:通常这类题目需要给出更多的条件或者利用图形变换来解决。
但在二年级的水平,这类题目可能超出范围或需要老师的特别指导。
2.数的排列组合:题目: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易错点:学生可能会重复计算,比如24和42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数。
正确思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有3种选择),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剩下的2种选择),因此总共有3x2=6种不同的组合。
3.时间计算:题目:小明下午3:20开始做作业,4:05完成,他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易错点:学生可能在计算时间差时出错,尤其是涉及到小时和分钟的换算。
正确思路:先计算分钟差(05分-20分),不够减则向小时借位,然后加上小时差(4小时-3小时)。
正确答案是45分钟。
4.长度单位换算:题目:一根绳子长2米,要剪成每段20厘米的小段,可以剪成多少段?易错点:学生可能在米和厘米之间换算时出错。
正确思路:先将2米换算成200厘米,然后除以每段的长度20厘米,得到10段。
5.加减法应用题:题目:小华有12颗糖,给了小红3颗后,又给了小明4颗,小华还剩下多少颗糖?易错点:学生可能在连续减法运算中出错。
正确思路:先进行第一个减法运算(12-3),再进行第二个减法运算(9-4),得到正确答案5颗。
6.乘法口诀应用:题目:一个盘子里有4个苹果,有3个这样的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易错点:学生可能对乘法口诀不熟悉,导致计算错误。
正确思路:直接应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得到正确答案12个苹果。
7.角的初步认识:题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直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厘米.(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
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
3 6
+ 3
6 6
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对齐)
5.56—35=11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
7.53+28+16=
5 3
+ 2 8
8 1
2 8
+ 1 6
4 4
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
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13.4+4=()×()
错因分析:学生在做题中审题不清.对加法与乘法的区别有些模糊.
14.补充口诀:五五(二五)
错因分析:学生说的比写的快.把中间的“十”跳过.
15
()×()=()
错因分析:学生把乘法与加法的意义混淆.写成5×5
16.3个4相加.和是多少?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和”就认为是加法.
17.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两种兔一共有几只?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以后.求两种兔子的总数时只考虑乘法.
18.得数是6的乘法口诀.
(二三得六)(三二得六)
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相对于乘法交换两个因数交换.也就认为乘法口诀也可以交换.
19.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3+2+1=( )×( )
8+4+4+4+4=( )×( )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2+1部分知道要凑成3.但往往多数了一个3.
20.一共多少元?
5角 5角 5角 5角
( )×( )=()元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单位不去注意.不加思考直接写入20元.
21.
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认为是4条.
错因分析:学生受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的影响.
22.
第二行:
4倍
错因分析:少数学生对于倍的理解不够深.看见4就把第二行画4个五角星.
写了第一行.可见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24.得数相同.但口诀不同.
()×(16 ()×()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两道乘法算式.考虑二八十六的两道乘法算式.对于题目中“口诀不同”这句话的要求学生忽视.
25.想一想.括号了最大能填几?
7×()< 40 3×()< 22
5×()< 37 8×()< 60
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可以填的数.对于是否最大考虑不到.
26、列式计算.
3个8的和:用加法算().用乘法算()或( ).
8的5倍:()或( ).
8和7的和:()或( ).
错因分析:有些学生看到和就用加法计算.也有些学生最近学习乘法.所有题目全用乘法.需要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7.你知道它是几吗?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是10.是7与一位数相乘的积.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符合两个条件的数考虑不够周到.对后半部分的要求不理解.
28.用0.2.8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这些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0的处理不正确.把0放到了首位.
29.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错因分析:学生把长方形与正方形对称轴的数量混淆.圆的对称轴学生记忆深刻.
30.你的食指的宽度是()厘米.
错因分析:对于食指的宽度学生直观能力不足.也有少数学生把宽度看做长度.
31.下面的图形由()条线段围成的.共有()个角.其中有()个直
角.
错因分析:对于长线段中包含着的短线段学生容易忘记数.角也有相同的情况. 32.一共有20人参加比赛.李志也参加了.他和每个参赛的同学都握一次手.他一共
要握()次手.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数量大时.有些慌神.把李志当做第21个参赛同学.
33.用5和9这两张卡片.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他们分别是(和)错因分析:两张卡片与三张卡片不区别.不加思考当三张卡片使用.
34.三个人见了面互相握手.他们一共握了()次手.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互相”理解不够.握手与先前的互相赠送礼物数量混淆在一起.
35.小春有2张2角的.5张1角的.1张5角的人民币.他要买一枝5角钱的笔.有()种付钱的方式.
错因分析:付钱的方式不够全面.漏掉部分方式.可见学生的有序思维需要进一步培养.
37.小红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她一共有()种不同的穿法.
错因分析:少数学生上衣与上衣配一套.裤子与裤子配一套.
38.3个5可以说成是()的()倍.4的7倍也就是()个().
错因分析:倍数与乘法的意义还不清晰.导致几个几与对应的几的几倍理不清.
39.写出4个积是24的算式:()()()()
错因分析:“算式”.“口诀”. “读作”三者的关系有点互相混淆.
40.填上单位名称.一本练习本卖5().玩具飞机卖7().姚明的身高226().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错因分析:对于身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知道226米对于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遇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就有些措手不及了.对电视塔心中没有表象.
41.三角形图中有()个角.()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过“角”后学生把“三角形”与“角”混在一起.
42.小明等4人.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他们一共要进行()场.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不理解.
43.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
错因分析:学生把加法与乘法的名称混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