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9世纪欧美国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菲尔德钢铁业
利兹纺织业
(一)背景: 国家的干预教育的 ——进程
从1833年开始,经过一系列法案的提出(主要是通过财政 补助和监督来控制学校),最终在1899年成立了国家的教育委 员会,统一对初等和高等教育分配经费、视察学校等对教育实 施干预。
在国家的干预下,再加上劳动群众争取受教育权的斗争, 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有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其总趋势是:初 等教育逐步推广,中等师范教育开始受到注意,出现了不同于 旧传统的新的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教育中,神学与古典的内 容有所减少,实科内容渐渐增多。
2.重视儿童自研究和教育调查,并应用定性研究和 定量研究结合、思辨和经验结合,以及比较和测量 等新方法,力图使教育研究科学化。
3.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合作活动和劳动在 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在儿童研究中有着严重的生物化倾向。
2.思想的重点在儿童个人发展,极端的个人主义性质,过 高地估计了儿童自由、修改和创造性的意义。
公立学校:通常指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关管理、所有公民 应享受的免费教育。
主要表现:1、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学校。 2、强迫入学。 3、免费教育。
(二)中等教育的发展
(1)文实学校取代拉丁文法学校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独立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开拓疆土和振 兴实业都需要中级人才,而拉丁文法学校只教授古典知识,企业主不愿纳税举 办这种脱离实际需要的学校,家长也不愿让子女接受这种无助于就业的教育, 故此类学校渐被淘汰,而文实学校则得到了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美国中等教育 的主要类型。
特点:寄宿制;重视古典教育,实用科学无地位(培养统治人才), 受上层社会青睐,毕业生进入牛津和剑桥的比例很高。
②私立学校:平民子弟学校。 特点:为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讲授, 但办学者多以营利为目的,一般水平都不高。
(2)改革:
1872年以后,英国政府鼓励学校重视科学,对能开设三年自然科学课程的 学校给予特别的补助,于是实用科学学校、技术学校以及理科班级都发展起来。 公学与文法学校也稍许增加了一点实科的内容,减少一点古典和神学的内容。
总结: ④要安排充裕的时间
赫胥黎的思想比斯宾塞的极端科学教育思想更具 有合理性和现实性。扭转了当教育一味追求自然科学 教育而否定人文教育的弊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19世纪美国教育
(一)背景:
独立战争(1775—1783) 使美国获得了独立。当时美国许多进步的资 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富兰克林、华盛顿、杰佛逊等人都把免费 的公立教育与大众政府和政治自由联系起来,视教育为立国之本,要求政 府承担教育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在提供地方 办教育的物质条件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把办教育规定为州的职权,各 州遂相继建立了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厅、局,正式实行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 权制,各级各类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进步。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17
(一)、生平
斯宾塞出生于英国的德比郡一个乡村教师 的家庭。在童年时代虽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 育,但通过自学却获得了广博的知识。
1842年,他为一些杂志撰稿。1848年以后,开 始从事学校研究。1854-1859年期间,先后在杂 志上发表了《智育》、《德育》、《体育》和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教育论文。1861年,他 又将这些论文汇编成册,出版了《教育论》。
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社会政治活动
历史学
闲暇爱好与情感活动
文学、艺术
⑵.课程体系: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过于强调自然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科学,课程的功利主
义色彩比较浓厚。)
⑶.道德观:“自然后果”论。
一切道德的理论都公认,一种行为,如果他当时和日后的结果
都是有益的,就是良好行为,而一种当时和日后的结果是有害的行
主义、自由主义精神,注重实科教学的新大学。
影响: 在工业城市建立了许多新大学,如曼彻斯特大学(1851)、威尔士大学
(1893),伯明翰大学(1900)、利物浦大学(1903)、布晨斯托大学于 1909年、等,遂形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 。新大学都是私立的,学生多 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子女,不限教派与性别,许多是私立中学的毕业生。
(1825—1895)
组织科学教育。
他的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在《科学与教育》这一论文集 中。在科学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⑴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地理学、植物学、物理学、 化学、人体生物学)
⑵道德伦理、政治和社会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 ⑶历史教育,特别是英国历史教育 关于科学教育的具体实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 行: ①要适当选择理论 ②要注重实际教学 ③要训练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教师
小结:“新大学运动”和古典大学的改革,扩大了英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影
响,也使之在古典性之外,表现出某种时代性。
二、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英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 家和教育家,是“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进化论的先驱,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的知识观,是科学教育的倡导者。他的 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于19世纪的科学教 育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重视儿童的饮食营养和穿着合适。 第二,重视儿童的运动,原则是使身体得到自然发展。他不赞成体操而赞成游戏。 第三,强调重视心理卫生,其中心点就是不能使儿童用脑过度。
2.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教学应遵循心理规律、兴趣、实验等,反对照本宣科、 死记硬背和无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一,重视儿童心智发展规律,提倡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识能力。 第一,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自我教育。 第一,强调学习兴趣。
①导生制:是由教 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年龄较大、 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 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 他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也称相互教学制 度(Monitorial System)
②创始人:英国国教会牧师 贝尔(A.Bell)和公谊 会教师兰卡斯特(J.Lancaster)所创新 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发展概况——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1、学区制的兴衰:削减职权、合并学区。 2、州领导体制的建立: 18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州教育委员会,贺拉斯·曼
被成为州教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
3、联邦教育机构:1867年成立教育署,协调全国教育发展。
三、各级各类教育状况
(一)初等教育的发展——30年代的产生了公立学校运动。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教育改革具有决定性影
响。他积极提倡科学教育,尖锐批判传统的古典教育,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他一生追求促进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推动科学研究方 Thomas Henry Huxley
法在生活诸多方面的应用,以及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和
(3)缺陷:
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之间仍缺乏明显的衔接(中学之前有预备班),而且 分轨现象明显。
3.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和古典大学的改革
⑴新大学运动”:
背景: 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全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对高等
教育提出新要求,但牛津和剑桥仍有保守理念,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标志: “新大学运动”:1826年,伦敦新学院成立,这是英国第一所具有民主
(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状况
1. 初等教育(国家干预教育)
(1)背景: 19世纪初,初等教育主要是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办理。学校和
入学人数严重不足,教育质量低劣,(在14或15个英国居民中,平均只有 一人上学),由于学校师资的严重匮乏,出现了导生制学校。
(2)导生制学校(也称“贝尔——兰卡斯特制” )
22
三、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
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自然学家、教 育家。毕业与牛津大学,他的代表作 是《进化论和伦理学》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及“优胜劣汰”等成人们 的警句
名言:try tio learn something about
19世纪欧美国家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新的技术广泛 使用,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人们试图通过教育 的改进来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实现社会重建。
随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教育质量的 提高,重视研究儿童的特性。
实验科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教育改 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的基础。
1.重视儿童自身在教育过程的主导地位,认为儿童 先天具有善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不再把儿童 视为强制行为的对象。
18
(二)斯宾塞论教育
1861年出版《教育论》一书,集中讨论了教育问题 1.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⑴.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将学校课程分为五个部分
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生理学、解剖学
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获得生活必需品)
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
逻辑学、数学、力学、化学、天文学、 地质学、生物学、社会科学
小结: 英国初等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即建立了国家控制的国民
教育制度。一般初等教育为6年,也有8年和9年。6年的毕业可进高小;8年的毕 业可进职业学校、师范学校,这是劳动人民子女受的那一轨教育。
2. 中等教育——(国家干预教育和私立学校双重制)
(1)背景:
源有类型:公学、文法学校、私立中学。 ①公学和文法学校: 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学校。
③导生制评价: 优点:省钱、省师资、扩大受教育范围、有助于儿 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缺陷:教学机械化;只能运用到简单的背诵或书写、 计算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④影响:在英国盛行近三十年,对欧、美其他国家 也有影响。但由于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最 终被人们抛弃。
(3)初等教育法规:
①“工厂法”:
3.所注重的主要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片面强调实用、 适应,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忽视基本知识的和 一般能力的发展,降低了教育质量。
4.始终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儿童主 动性与教师工作的矛盾、活动与系统知识的矛盾、自由和 纪律的矛盾以及发展个性与社会合作的矛盾等。
19世纪英国的殖民地范围
联 合 王 国
一、19世纪英国的教育
(一)背景: 国家的干预教育 ——起因
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历经几十年时间,极大 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业现代化需要大量培训工人和职员, 而教育权利力集中在教会手里,原有的管理体制已明显不能适应形势发 展的需要。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在教育上改 善自身地位,一些开明人士也意识到普及国民教育对英国社会的发展具 有的重要意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支持和协调,因此国家干预教 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3.高等教育 ——“新大学运动”和古典大学的改革
⑴新大学运动”:
特点: 没有传统大学的社会影响,地位较低;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体现与社
会接源自文库,地方色彩浓厚.
意义: 极大的完善了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使自然科学开始正式步入高等教育的大门。
⑵古典大学的改革:
在新大学运动的影响下,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不得不进行了若 干改革,建立“校务会”、废除宗教宣誓、增加一些新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但其学生仍主要来自公学。
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为争取教育权利的不懈斗争, 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834年通过了“工厂法”,要求凡在工厂 劳动的童工每天应在工作时间内受三小时的教育,学习读、 写、算和基督教原理。但得不到真正实施。
② “初等教育法”(《福斯德法案》1870年教育署长W.E.福斯特提出):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法律,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 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小学),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 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 育。到1891年规定实行免费初等教育。
为,是坏行为。归根结底,人们是从结果的愉快或痛苦判断行为的
好坏。
——斯宾塞
第一,批评旧的道德教育。 第二,强调“自然后果”的德育原则。 第三,提出具体的德育方法:
对儿童的缺点要耐心教育;少对儿童发命令,鼓励他
们自治;不要阻止儿童表现适当的个人意志等。
六、论德育和体育
⑷.论体育
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对身体养护与锻炼给出有效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