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连加、连减课件
体
和
灵
魂
总
要
我们,还在路上……
答:已经卖出了57本,还剩下34本。
课堂练习
4. 少先队组织队员去帮助王大伯采草莓,上午采了22篮草莓,下午采了34 篮草莓。 (1)一共采了多少篮草莓? (2)送给超市28篮,还剩下几篮草莓?
(1)22+34=56(篮) (2)56-28=28(篮)
答:一共采了56篮草莓,送给超市28篮,还剩下28篮草莓。
小结:求有关还剩 的实际问题,可以 采用连减的方法进 行计算。
小练习
1.““植树节到了,学校决定植92棵树。二(1)班一共植了16棵树,二 (2)班一共植了17棵树。还剩下多少棵树?
92-16-17=59(棵)
答:还剩下59棵树。
课堂练习
1 .算一算,填一填。
36
+2 7
63 +1 5
78
84
-4 8
28
+3 5
63 +1 9
82
小结:三个数连加时, 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 竖式连写的形式,比较 简便,个位上满十就要 向前十位进一。
小练习
1.竖式计算。
28+35+12= 75
28
+3 5
63 +1 2
75
44+17+36=
97
44
+1 7
61 +3 6
97
知识梳理
知识点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三个数连减时,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 竖式连写的形式,比较简便,个位不够减,再从十位退一。
1.“植树节到了,二年级3个班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植树活动。二(1) 班男生植了18棵树,女生植了12棵树,二(2)班一共植了26棵树, 二(3)班与二(2)班植树的棵数一样多。二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课件
25 -2 5
0
想想做做
2. 85-29-38=18 85
-2 9 56
-3 8 18
32+32+32=96
32 +3 2
64 +3 2
96
想想做做
3.
37人
48人 ?人
14人
37 + 48 + 14 = 99
想想做做
4. 上午摘了38个, 下午摘了46个。
(1)一共摘了多少个?
不同: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写竖式,也 可以把竖式像上面连起来写。连起来写, 可以简便一些。相同:都是先加前两个数, 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得数都一样。
90-25-28= 37 可以怎样写竖式?
90 -2 5
65
65 -2 8
37
90 -2 5
65 -2 8
37
怎样计算连减算式?
连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写成减法 竖式相减,再用所得的结果和第三 个数写成减法竖式,并算出结果。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计算。 连加、连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列成加法 或减法竖式,再把结果和第三个数列成加 法或减法竖式,并算出结果。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补充习题中选取。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和连减-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和连减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教学内容3. 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4. 应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本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和连减苏教版2. 板书内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计算方法、典型例题、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本上的连加和连减题目。
2. 提高题: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连加和连减的更多应用,分享自己的发现。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连加和连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学生的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同时,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课后反思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连加、连减》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连加、连减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比较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连减的概念。
2.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练习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通过实物、图片、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练习题。
4.小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实物,呈现连加、连减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运算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巩固所学的内容。
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答:二(2)班比二(1)班少植4棵。 3 0
-26
4
学以致用
车上原来有67 人,到站后, 有25人先下车, 又有28人上车。 问:现在车上 有多少人?
25人
28人
67-25+28= 70(人)
答:现在车上有70人。
课堂小结
连加、连减、加减混 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你又有了什么新的 收获?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1 100以内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掌握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方法,能 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
2. 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 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导入2
口算:
30+40+20= 90 17- 5+ 7= 19
14- 9- 2= 3
在计算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的 算式时,要按什么 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情境导入1
我折了19只。
我折了27只。
我折了26只。
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19+27+26= ( )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往下算。
探究新知1
3.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 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的快乐。
复习导入1 竖式计算。
19+27= 46
19 +27
46
90-25= 65
90 -25
65
在用竖式 计算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时, 要注意什么?
注意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连加、连减 教案
苏教版2上数学 1.1 连加、连减教案连加、连减。
(教材第1、第2页的内容)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 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竖式的写法。
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吗?老师告诉你们这有三个好朋友在折纸船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生:他们三个人折的数目不一样多,最左边的小朋友折了19只,中间的小朋友折了27只,最右边的小朋友折了26只。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折纸船)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教学例1。
师: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当场解决,如果学生能提出“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的问题就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师: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谁能列出算式?生:19+27+26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算什么?自己试一试怎样列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可能出现的算法有:(1)(2)(3)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2. 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学习了连加竖式的计算,你能试试用竖式计算90-25-28吗?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的方法:(1)(2)(3)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2)种算法,是怎样想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对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计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用品(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
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1 + 2 + 3 = ? 4 - 2 = ? 1 + 2 - 3 =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完成PPT上的例题,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完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
例如:小明有10个球,小红给了小明3个球,小明又给了小红2个球,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球?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一、竖式计算
34+24+21 70-23-13 96-27-43
42+15+26 32-27+12 56-18+30 28+53-7 21+42-26 30+23-18 72-15+20 23+16+38 41-7+52
二、解决问题
1、二(1)班图书角原来有96本图书,借走38本,又还回来27本,现在图书角有图书多少本?
2、31路公交车上有27人,到站后下去9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
其中18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接力赛?
提升周周练
1、一桶油,连桶重28千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16千克。
吃了多少千克油?满桶油重多少千克?
2、10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为洪水再去献爱心,从前面数,笑笑排第14,从后面数,淘气排第31。
笑笑和淘气中间隔了多少人?
3、
4、。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连加和连减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能正确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运用连加或连减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载体,让学生感受连加和连减的意义。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熟练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连加和连减的实际例子。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供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使用。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和连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公园里有多少人。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连加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连加或连减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连加、连减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连加、连减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2.连加、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连加(连减)是指将一系列数加(减)起来的运算。
在表示加(减)的符号前加上一个大加(减)字号,即“∑”(“∏”)。
例如:1+2+3+4+5=15,表示为:$\\sum\\limits_{i=1}^5 i=15$2. 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1)连加(连减)的一般形式$$\\sum_{i=m}^n a_i=a_m+a_{m+1}+\\cdots+a_{n-1}+a_n$$其中,a i为数列的第i项,m和n为求和(求差)的上下限。
(2)连加、连减的性质•交换律:$\\sum\\limits_{i=m}^n a_i=\\sum\\limits_{i=n}^m a_i$•结合律:$\\sum\\limits_{i=m}^n a_i+\\sum\\limits_{i=n+1}^p a_i=\\sum\\limits_{i=m}^p a_i$(3)连加、连减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以下问题:阿勇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第二个月涨了$8\\%$,第三个月又涨了$6\\%$,则三个月的收入是多少?解:设第一个月的工资为a元,则第二个月的工资为a+0.08a=1.08a元,第三个月的工资为1.08a+0.06(1.08a)=1.1472a元。
则三个月的收入即为:$$\\sum_{i=1}^3 x_i=3000+1.08\\times 3000+1.1472\\times 3000=10101.6$$ 答:三个月的收入是10101.6元。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律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学生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
3.准备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连加和连减。
让学生初步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连加和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连加和连减的理解。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检查和纠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连加和连减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连加和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总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总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总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8章,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复习。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本章所学的内容,并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2. 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规律和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境:小明买了一些苹果,又买了一些香蕉,又买了一些橙子。
请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2. 例题讲解:例题1:妈妈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买了2斤,又买了3斤,一共花了多少钱?解题步骤:3元/斤× 2斤 + 3元/斤× 3斤 = 6元 + 9元= 15元例题2:小华有一些糖果,吃掉了5颗,又吃掉了3颗,还剩下多少颗糖果?解题步骤:5颗 3颗 = 2颗3. 随堂练习:练习1:爸爸买了一些苹果,每斤2元,买了4斤,又买了5斤,一共花了多少钱?练习2:小明有一些图书,借给了小红3本,又借给了小刚2本,还剩下多少本图书?4. 加减混合计算:例题3:妈妈买了一些水果,苹果4元/斤,香蕉3元/斤,买了2斤苹果和3斤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解题步骤:4元/斤× 2斤 + 3元/斤× 3斤 = 8元 + 9元= 17元例题4:小华有一些玩具,卖掉了5个,又买回来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玩具?解题步骤:5个 3个 = 2个5. 练习巩固:练习3:爸爸买了一些水果,苹果5元/斤,橙子2元/斤,买了3斤苹果和4斤橙子,一共花了多少钱?练习4:小明有一些篮球,借给了小红2个,又借给了小刚3个,还剩下多少个篮球?六、板书设计板书示例:连加计算:3 +4 +5 = 12连减计算:10 3 2 = 5加减混合计算:7 + 2 4 = 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1:妈妈买了一些水果,苹果每斤3元,橙子每斤2元,买了2斤苹果和3斤橙子,一共花了多少钱?练习2:小华有一些玩具,卖掉了5个,又买回来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玩具?2. 答案:练习1:3元/斤× 2斤 + 2元/斤× 3斤 = 6元 + 6元 = 12元练习2:5个 3个 = 2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连加、连减》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连加、连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2.难点:将连加、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活情境、实例讲解的PPT,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练习题和实际操作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实物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
展示一系列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计算购买这些商品需要支付的总价。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如每组有若干个物品,要求学生计算将这些物品一起卖出的总价。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感受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律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同时,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连加连减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实物模型和图形,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一个问题,需要通过连加连减来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同时,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是对于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连加和连减来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 和教学软件,来进行直观演示和互动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引入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讲解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苹果、小棍等,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演示,向学生介绍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连加、连减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学道具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连加、连减的掌握程度。
1、连加、连减-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连加、连减-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这里介绍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连加、连减知识点,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用两个数相加或相减表示一个算式•用连加、连减模式完成算式•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了解连加、连加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方法;2.熟练掌握算式的两个数字间用加号或减号表示的方法;3.学会利用概念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数学意义。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新知在“定义”一节,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自由操作,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生互动环节现在,请看下图,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出示图1,“+”“-”“+1”“-1”)学生:都是数学符号!老师:(肯定)非常棒!那么这些符号都能用来做什么呢?学生:用来加减数。
知识点讲解接着,老师要将上述内容整理成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整理出来:1.相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用(+)号连接起来,表示将这些数求和。
例如:1+2+3=62.相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用(-)号连接起来,表示将这些数求差。
例如:6−3−1=2第二步练习连加和连减将练习设为游戏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游戏规则游戏分为两种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连加模式要求学生计算给定的“数+数”,“数+数+数”的算式。
算式分两组,每组有3到5个。
学生们依次给出答案,最后,在过程中出现过且作为答案的数字记一分。
试题根据难度设置不同的分值,可以进行积分比赛。
例如:(1)7+1+5(2)3+4+2+6(3)4+1+2+5+82.连减模式将规则类比于“连加模式”,但要求学生使用(-)号计算两个数字的差,即计算“较大数-较小数”等算式。
例如:(1)8−2(2)7−5−3第三步辅导学生理解加减意义以下是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以便让学生理解加减的含义。
•对于3+2这个加法算式,你怎么描述这个算式的意义呢?•对于8−6这个减法算式,你怎么描述这个算式的意义呢?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引入新知需要环环相扣,为下面的概念打好基础;2.练习环节要涵盖不同难度的算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当涉及含义时,需要对概念进行更深的解释,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能够练习不同难度的算式。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连加,第二部分是连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连加、连减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种新的运算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连加、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购物过程中的价格计算,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连加、连减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巩固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8+9+5 7+3+619-6-7 17-9-52、用竖式计算19+27 90-25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28+34+23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45+28+16 92-44-232、9+4-6 16-7+8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数学教师,我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学习《连加连减》这一部分内容。
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1节《连加连减》。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连加和连减的运算,并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2个,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2. 讲解:通过引入的问题,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讲解它们的运算方法。
我会用例题来说明,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2个,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可以用连加来解决,即3+21=4。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小明有5个橘子,他又买了3个,然后他又吃掉了2个,他现在有多少个橘子?”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使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连加和连减的定义和运算方法写下来,并用例题来说明。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4个橙子,他又买了2个,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他现在有多少个橙子?2. 小红有7个糖果,她吃掉了3个,然后她又得到了2个,她现在有多少个糖果?作业答案:1. 4+21=5;2. 73+2=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5= 37 14-9-2= 3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探究新知
我折了19只。
1
我折了27只。 我折了26只。 72 只
19
46
三人一+ 共2 折7了多少+ 只2 ?6 4 6 19+277+226=
()
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想这一两想个先数算的什和么与,第再三接个着数往相下加算。。
15+12+17=44(人) 答:排队的一共有44人。
89-80=9(下) 9+1=10(下) 答:小丽输了。如果再比赛一次,她至少要踢10下能赢。
课堂总结
连加连减
计算顺序 竖式计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把前两个数相加(减),计算出结果。 然后直接在计算出结果下面写第三个数。 最后计算出结果。
趣味数学
小朋友们在排队。从左往右看,小明排在第15个,从 右往左看,小东排在第17个,小明和小东之间有12人,且 小明在小东的左边。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5. 算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填在( )里。
90
90
90
95
87
86
94
6.小华在鸡舍里拾鸡蛋。
第一天
第二天
28个
25个
第三天 37个
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鸡蛋?
28+25+37=90(个) 答:三天一共拾了90个鸡蛋。
拓展练习
(1)小红一共踢了多少下? 32+30+27=89(下) (2)小丽第三次踢了多少下? 80-28-24=28(下) (3)谁输了?如果再比赛一次,她至少要踢多少下能赢?
苏教版数学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连加、连减
导入新课
竖式计算
45+17= 62
80-59= 21
62
2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进1
(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得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下面。
导入新课
2+3+4= 9 70-30-20= 20
连加、连减(口算) 30+40+20= 90
探究新知
19+27+26=72
1
还可以这样写:
19
+2 7
加号不要忘记
46 +2 6
直接在计算结果下面写 第三个数。
72
把前两个数相加,计算出结果后直接在和的下面写第三个数, 然后相加。
90-25-28= 37 可以怎样写竖式?
90 -2 5
65
65 -2 8
37
90 -2 5
65 -2 8
37
50 -2 5
25 -2 5
0
85-29-38=18
85 -2 9
56 -3 8
18
32+32+32=96
32 +3 2
64 +3 2
96
3.
37人
48人 ?人
14人
37 + 48 + 14 = 99
4. 上午摘了38个, 下午摘了46个。
(1)一共摘了多少个? (2)运走60个,还剩多少个?
38 + 46 = 84(个) 84 - 60 = 24(个)
先用第一个数减第二个数,得到的差再减第三个数。
巩固练习
1.
35 +2 4
59 +1 7
76
93 -5 8
35 -1 7
18
2. 23+36+27= 86
23 +3 6
59 +2 7
86
45+28+16=89
45 +2 8
73 +1 6
89
92-44-23= 25
92 -4 4
48 -2 3
25
50-25-2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