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例
福建省南平市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燃气和仔猪保温,沼液浇灌茶山,提高茶叶品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
炉下循环经济实验区模式
建设沼气设施、发展有机肥、实施“零污水”生态化处理、热电联产等,形成循环经济体系。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
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色列
在沙漠环境中实现农作物高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例
序号
案例名称
主要内容
地域
成效
1
大邑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通过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沼液,施用还田,实现种养结合。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
年均沼肥还田达30万立方米以上,还田面积10万亩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化肥减量15%-20%,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升。
2
南平一春种生猪养殖场
4
荷兰循环农业发展
通过无土栽培、精准施肥、雨水收集、水资源和营养液的循环利用等技术,推进种植和养殖业向清洁生产方向发展。
荷兰
畜禽粪便得到有效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技创新,如光谱控制塑料薄膜、新型温室气候技术、新型覆膜材料等,实现农业高效优质生产。
国内循环物流实践具体例证
国内循环物流实践具体例证
循环物流是指在物流循环中,通过物资、信息等反馈机制,实现优化物流流程,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物流方式。
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很多循环物流的实践案例,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1. 京东循环经济实践
京东从2015年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倡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
例如,推出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计划,“闲置置换”等活动鼓励用户更换新产品的同时将旧产品回收至京东,并循环再利用。
2. 华为循环经济实践
华为在产品研发环节,采用了可持续性设计理念,通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和回收利用设计,实现回收旧手机零部件、屏幕和电池等,继续利用老旧零部件降低资源浪费。
3. 顺丰循环经济实践
顺丰在物流环节采用了多种循环经济模式,例如,将运输空余的货物逆向用于配送,减少空载率;建立了旧包装回收制度,减少包装废料等。
这些循环经济实践案例,既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又有助于减少浪费、保护环境,实现了可持续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来实现经济发展。
在循环经济中,资源被高效地利用和再利用,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1. 瑞典的汉斯腾塔电厂:这座电厂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将垃圾燃烧转化为电力和热能。
瑞典每年产生的垃圾可以满足约20%的电力和25%的热能需求。
通过将垃圾转化为能源的
方式,瑞典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
2. 荷兰的循环农业:荷兰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通过发展循环农业,该国成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荷兰的农场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来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荷兰农业还积极发展了城市农业,将废弃的城市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和饲养鱼类,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
3. 美国的二手商品市场:美国是一个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二手商品市场发达的国家。
许多美国人将闲置的家具、电器和衣物等物品出售给其他人使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手商品市场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还为经济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以上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展示了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循环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经济学的循环经济案例
生态经济学的循环经济案例引言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探索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循环经济通过优化资源的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回收利用,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案例,展示循环经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食物废弃物的生物能源循环利用1.1 食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处理案例•食品加工厂产生大量的食物废弃物,例如果皮、蔬菜残余等。
传统处理方式是将废弃物送往垃圾填埋场,但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1.2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能源•一些食品加工厂开始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食物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能源,例如沼气和生物柴油。
•生物发酵技术可以高效地分解有机物质,产生可燃性气体和液体燃料。
1.3 废物处理厂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厂可以将沼气用于发电,供应给社区和工厂使用。
•生物柴油可用作替代石油燃料的替代品,减少对有限能源的依赖。
2. 工业废料的循环再利用2.1 电子废料回收处理案例•电子废料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塑料和玻璃等资源,传统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废弃物。
2.2 高效的电子废料回收技术•一些企业开发出高效的电子废料回收技术,可以将废弃的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金属可以被提取和回收,塑料和玻璃可以经过再加工用于生产新的产品。
2.3 工业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工业废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回收的材料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3.1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挑战•建筑工地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砖块、混凝土、木材等。
传统处理方式是将建筑废弃物倾倒到垃圾填埋场,浪费了可再利用的资源。
3.2 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案例•一些公司开始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再利用,例如将废砖、废混凝土进行再生产,用于新建筑的建造。
•木材可以用于制作家具或者进行木材再生产,减少对森林资源的开采。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分析引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关注和探索的解决方案。
循环经济,即循环利用资源、降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践案例,来探讨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1. 高效能源利用:丹麦的风能1.1 丹麦的风能发电概况丹麦是世界上风能利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风能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丹麦通过大力发展风能产业,实现了高效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2 风能的循环利用与重复利用丹麦的风能发电系统不仅能够产生清洁电力,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这种储能和释能的循环利用方式,使得风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1.3 循环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丹麦的风能发电系统使用了一系列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这种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
2. 资源回收:日本的废物处理2.1 日本的废物分类与回收日本是世界上废物处理最为高效的国家之一。
日本人对废物进行细致的分类,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
2.2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在日本,废弃物被分成多个分类,比如可回收物、非可回收物和有害物。
可回收物通过回收再生产的方式,成为新的产品或材料;非可回收物通过合理的焚烧处理,转化为能源;有害物则通过严格的处理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健康造成危害。
2.3 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日本的废物处理实践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的产生。
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3. 再生能源:中国的太阳能光伏3.1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国家之一。
循环经济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循环经济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循环经济旨在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下面我们将探讨循环经济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
一、农业领域在农业中,循环经济的理念体现在生态农业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上。
例如,一些农场采用了“种养结合”的模式,将养殖业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农作物。
这样既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另外,秸秆的综合利用也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过去,大量的秸秆被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今,通过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例如,将秸秆加工成饲料,用于养殖牛羊;或者将秸秆进行气化,产生可燃性气体,用于发电和供热。
二、工业领域工业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大户,因此循环经济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钢铁行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实现了废渣、废水和废气的循环利用。
废渣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废气中的余热可以回收用于发电。
在化工行业,一些企业通过建立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实现了物料的循环利用。
例如,一家生产甲醇的企业,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供应给另一家生产碳酸二甲酯的企业作为原料,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在电子行业,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废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拆解和回收,提取其中的贵重金属和有用材料,不仅减少了电子垃圾的产生,还节约了资源。
三、建筑领域在建筑行业,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绿色建筑的发展上。
对于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砖块、混凝土等,可以经过破碎和加工,重新用于新的建筑项目中。
这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还降低了建筑成本。
60个循环经济案例
60个循环经济案例一、引言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循环经济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废物产生、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精选了60个循环经济案例,旨在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模式,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二、循环经济案例分类本文所选案例涵盖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具体如下:1.工业领域(1)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2)产品生命周期延长:通过设计、生产、回收等环节,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产生。
2.农业领域(1)农业废弃物处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服务业领域(1)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融入绿色理念,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低碳旅游: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三、成功案例分析本文选取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分别来自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具体如下:1.工业领域典型案例(1)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某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新型材料,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2)产品生命周期延长: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可拆卸、可回收的设计理念,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废弃物产生。
2.农业领域典型案例(1)农业废弃物处理:某农业企业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资源利用率。
(2)低碳农业技术:某农业合作社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低碳农业生产。
3.服务业领域典型案例(1)绿色建筑:某城市综合体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舒适等多重目标。
(2)低碳旅游:某景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循环经济在我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循环经济案例
循环经济案例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当前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循环经济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案例,以期为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借鉴和启发。
首先,荷兰的循环农业系统是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案例。
荷兰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是他们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废物,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他们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再利用于农田种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这种循环农业系统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成本。
其次,日本的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系统也是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案例。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是他们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系统,实现了电子废物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他们将废弃的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和分离,再将其中有价值的金属和塑料材料进行再加工,用于生产新的电子产品。
这种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系统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成本。
最后,美国的循环建筑材料再利用系统也是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案例。
美国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但是他们通过建立循环建筑材料再利用系统,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
他们将拆除的建筑物中的砖块、钢材、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分类和加工,再利用于新的建筑项目中。
这种循环建筑材料再利用系统不仅减少了资源消耗,还减少了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成本。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上述案例充分证明了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希望更多的国家和企业能够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全球资源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案例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案例
3. 低碳经济案例:丹麦的风能产业是另一个重要的低碳经济案例。丹麦在过去几十年中大 力发展风能技术,并成为全球领先的风能产业国家。丹麦的风能发电占比超过40%,成为国 家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 循环经济案例:日本的废弃物管理是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生,通过建立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的系统,日本成功实现了废弃 物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
这些案例表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实践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领域中取得成功。通过减 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案例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方法。以下是一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 济的案例:
1. 低碳经济案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低碳经济案例。中国在过去几年中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中国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循环经济实施思路、例子
循环经济实施思路、例子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的经济模式,旨在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循环经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的实施思路,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实施思路
1. 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减量化原则: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3. 无害化处理: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实践。
三、循环经济案例分析
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案例:某城市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再生资源,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2. 减量化原则应用案例:某制造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了经济效益。
3. 无害化处理案例:某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政策引导案例:某国家通过制定绿色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结论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原则、无害化处理和政策引导等手段,可以有效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贡献。
60个循环经济案例
60个循环经济案例1. 食物废料转化为肥料的循环经济案例:将食物废料收集并通过堆肥或厌氧消化等方法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2. 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回收废弃电子产品中的有用材料,如金属、塑料等,进行再利用或回收。
3.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通过水再生处理技术将废水处理成可再利用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4. 纺织品回收再制造的循环经济案例:回收废弃纺织品,进行再加工、再制造,生产新的纺织品或纤维制品。
5. 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部分可再利用的材料如砖、混凝土等用于新建筑工程。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循环经济案例: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7. 农业有机肥料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将农作物残渣、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
8. 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的循环经济案例:通过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进行再利用或处理,减少垃圾的填埋量。
9. 汽车废旧零件回收再制造的循环经济案例:回收汽车废旧零件,进行再制造,生产新的汽车零部件。
10.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循环经济案例: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产生热能用于发电,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11. 水泥生产废石膏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膏进行再利用,用于制造石膏板、石膏制品等。
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利用污水处理技术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可再利用的水资源,用于灌溉、农田养殖等。
13. 木材废弃物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将木材废弃物进行再加工,生产木质颗粒、纤维板等木制品。
14. 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案例:回收废旧电池,进行再利用或回收,如铅酸电池进行铅回收。
15. 水果和蔬菜残渣转化为饲料的循环经济案例:将水果和蔬菜残渣进行处理,生产饲料用于畜禽养殖。
16. 纸张回收再生产的循环经济案例:回收纸张废料,进行再生产,生产新的纸制品。
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同名13509)
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同名13509)荷为主,且热负荷比较集中或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建设20 万kW 等级及以上的高效热电联产机组;在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热力为主的背压机组;在以采暖供热需求为主,且热负荷较小的地区,先发展集中供热,待具备条件后再发展热电联产;在中小城市建设以循环流化床为主要技术的热电煤气三联供,以洁净能源作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将现有分散式供热燃煤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
石化、化工企业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热电工程。
2010 年若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35 % ,需要新增热电机组3 500 万kW ,工业集中供热新增热电机组 1 100 万kW ,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20 % ,与电、热分产相比,年可节能7 000 万tce 。
③煤化工产品多联产及高附加值利用。
在煤基液体燃料生产中,利用先进的脱硫技术回收煤中的硫磺;煤气化后剩余的废渣,作为建材行业的优质原料;同时将生产过程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相结合进行热电联产,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投资费用和生产成本。
对于产品甲醇和二甲醚,它们还可以进一步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成为我国急需的乙烯原料的新来源。
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煤化工产品多联产为纽带,通过系统集成,建设多产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区,将“肮脏”的煤炭转变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是一项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
2.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生态建设。
煤矸石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也有助于改变煤炭的“肮脏”形象,使煤炭产业成为不产生或少产生“公害”的产业。
这种“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①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做建筑材料。
一些地方煤矿提出“石头变砖头,砖头砌高楼”,“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的口号,围绕煤矸石综合利用,或形成了新的产业,或延长了现有的产业链。
例如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大力发展煤矸石发电、制水泥、制砖及制砖机械等。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以煤矸石发电为龙头,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电解铝———铝型材的产业链。
生活中循环经济的例子
生活中循环经济的例子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循环经济的例子无处不在。
下面列举一些符合标题的循环经济实践。
1.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之一。
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等分类,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例如,可回收物中的废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可以通过回收再生的方式制成新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但如果能够进行综合利用,就能起到很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例如,将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等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热能,实现循环发展。
3. 旧衣服再利用旧衣服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但如果能够进行再利用,就能起到很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例如,将旧衣服进行拆解,将不同的材料分别回收,可以制成各种新的产品,例如环保袋、抹布等,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4. 电子废弃物回收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废弃物。
但如果能够进行回收利用,就能起到很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例如,将废旧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将其中的有用部件进行回收,可以制成新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脑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 厨余垃圾处理厨余垃圾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废弃物,但如果能够进行处理,就能起到很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例如,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种植,既减少了垃圾的污染,又能够提高土地的肥力,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6.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实践。
例如,使用节能灯具、购买节能电器等,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合理使用交通工具,避免过度使用汽车等高污染交通方式,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7. 纸张回收利用纸张是一种常见的可回收废弃物,但如果能够进行回收利用,就能起到很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生活中循环经济的例子
生活中循环经济的例子
生活中循环经济的例子
循环经济,即在经济的运行中,物质、能量和服务的循环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约、高效的效益目标。
以下简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循环经济的例子:
1.可再生能源利用:如风能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等;
2.再利用废弃物:废旧衣物、废旧家电、废旧塑料等,采取再利用或回收再利用,比如织布床单、制作家具、制作玩具等;
3.再生材料:从废物中提取的再生材料,可以再次加工组装成新的用品,比如用再生纸做成卡片、再生橡胶制作轮胎;
4.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等,以及污泥处理技术、再生水处理技术、再生能源系统发展等;
5.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这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简易水处理技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够达到循环经济的效果。
总之,循环经济是有利于节能、减少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特别适用于那些金属、木材等易腐蚀的资源。
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
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中国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闭合、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下面列举了10个中国循环经济的案例,以展示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成果和实践。
一、循环农业:中国通过农田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
例如,废弃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二、循环水资源利用:中国在水资源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公共绿化和冲洗马路,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三、循环能源利用:中国在能源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废弃物的焚烧发电,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循环材料利用:中国在材料利用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废旧钢铁、废弃塑料等材料经过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于生产新的钢铁和塑料制品,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五、循环交通运输: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排放物的产生。
六、循环建筑设计:中国在建筑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计,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建筑能效。
七、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国在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和资源回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八、循环纺织品行业:中国在纺织品行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纺织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生产再生纤维,减少对棉花等原材料的需求。
九、循环化工产业:中国在化工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生产新的化工产品,减少对石油等原材料的需求。
十、循环金属资源利用:中国在金属资源利用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例如,通过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矿石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实践,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排,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案例
循环经济的案例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经济模式。
下面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循环经济的案例。
1. 废物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农业废弃物制作有机肥料,将废旧纸张回收再生产造纸产品等。
2. 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通过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成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并从中回收能源,如利用污水中的沼气发电。
3. 精准农业: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遥感、智能传感器等,实现农作物的精确施肥、精确灌溉,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共享经济: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将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如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空间等,减少资源的浪费。
5. 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需要精确制造产品,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6. 绿色建筑: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等,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 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沼气等生产生物质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8. 循环包装: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9. 电子垃圾回收:对废弃的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提取其中的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
10. 节能减排: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和应用。
通过循环经济的模式,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解决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经济学的循环经济案例
生态经济学的循环经济案例生态经济学的循环经济案例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本文将以中国某企业为例,探讨生态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一、企业概况该企业是一家以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废弃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拥有员工50余人。
公司位于中国南方某城市,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二、循环经济模式1. 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该企业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回收体系,通过与各个城市垃圾处理站合作,在城市内设置了多个回收点,并配备了专业设备和工具。
此外,公司还与多家大型工厂合作,在其生产过程中回收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等物品。
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实现了对于废弃物品的全面回收,为后续的再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2. 实现资源再利用该企业通过对回收来的废弃物品进行分类、加工和处理,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例如,公司将回收来的废旧金属进行分拣和加工后,生产出各种规格和型号的钢材、铝材等产品;将回收来的废纸进行压缩和粉碎后,生产出各种规格和型号的纸张;将回收来的塑料进行破碎和加工后,生产出各种规格和型号的塑料制品。
通过这样一系列处理过程,企业实现了对于资源的高效再利用,并且减少了对于新资源的需求。
3. 建立绿色供应链该企业在与客户合作时,注重建立绿色供应链。
例如,在与一家大型电子厂合作时,该企业提出了回收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电子产品,并将其重新加工成为可再利用的电子零部件。
通过这样一系列处理过程,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减少了对于新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环保、可持续的产品。
三、效果分析1. 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和实现资源再利用,该企业实现了废弃物品的高效利用,并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循环经济案例
循环经济案例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再生产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许多成功的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作为循环经济的代表性案例,通过将闲置的自行车资源重新利用,解决了城市出行的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共享单车的使用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还有效地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共享单车的再利用也为城市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以苹果公司为例,他们通过“闭环供应链”模式,实现了产品的循环利用。
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和再生产,将废弃的产品和零部件重新加工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再者,荷兰的“垃圾变废为宝”项目也是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
荷兰政府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和再利用政策,将废弃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资源重新加工利用,生产再生塑料、再生玻璃和再生纸张等再生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减少了垃圾的填埋和焚烧,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循环经济案例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循环经济的模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循环经济模型及实践案例
循环经济模型及实践案例循环经济是一种根据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原则,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经济模型。
在循环经济模型中,产品生命周期被延长,资源回收和再利用被强调,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几个实践案例说明这种模型的应用。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资源节约和再利用、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可持续性、废弃物管理和循环材料的供应链。
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废纸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废纸的填埋对环境的伤害。
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可持续性是循环经济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传统经济模型中,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往往以“使用一次即丢弃”为主要原则。
然而,在循环经济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应该考虑到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可拆卸性和可降解性等。
例如,某些电子产品的设计中采用了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以便对不同的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延长了产品的寿命,并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废弃物管理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传统经济模型中,废弃物通常被视为成本而被忽视。
而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被视为资源的一部分,并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的方式重新供应到经济系统中。
废弃物管理包括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等环节。
例如,部分地区实施了垃圾分类的政策,将可回收的废物与不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分离处理,从而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以下是一些循环经济实践案例,展示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效果。
第一个案例是荷兰的废弃物管理系统。
荷兰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通过实行循环经济模型,成功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数量,并提高了资源的再利用率。
荷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垃圾收费、废物分类和回收等,激励个体和企业采取可持续的废物管理措施。
通过这些努力,荷兰成功地将废弃物绝大部分转化为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与时俱进的过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优惠等措施,约束或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对工业“三废”“吃干榨尽”;从1994 年开始推行清洁生产,现在又倡导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我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既有技术选择问题,即依靠技术进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又要采用系统思路进行整体设计,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的问题。
1. 以高效利用为核心延伸产业链。
①以煤为基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集团) 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洁净,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等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
例如,兖矿集团提出“以煤为本,煤与非煤并重”,“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标志”,构建煤化工、煤电铝、金融和第三产业四大非煤支柱产业。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
如:矿矿建洗选煤厂、改造、扩建了石圪节、五阳洗煤厂,新建了漳村矿选煤厂、漳村矿焦化厂;常村矿同步建成了洗煤厂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在进行经济转型试点时,重点发展第一、三产业,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第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格局。
②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热电联产比热、电分产的效率高30 % ,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 %。
“十一五”期间重点在以采暖热负荷为主,且热负荷比较集中或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建设20 万kW 等级及以上的高效热电联产机组;在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以热力为主的背压机组;在以采暖供热需求为主,且热负荷较小的地区,先发展集中供热,待具备条件后再发展热电联产;在中小城市建设以循环流化床为主要技术的热电煤气三联供,以洁净能源作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将现有分散式供热燃煤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
石化、化工企业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热电工程。
2010 年若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35 % ,需要新增热电机组3 500 万kW ,工业集中供热新增热电机组1 100 万kW ,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20 % ,与电、热分产相比,年可节能7 000 万tce 。
③煤化工产品多联产及高附加值利用。
在煤基液体燃料生产中,利用先进的脱硫技术回收煤中的硫磺;煤气化后剩余的废渣,作为建材行业的优质原料;同时将生产过程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相结合进行热电联产,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投资费用和生产成本。
对于产品甲醇和二甲醚,它们还可以进一步裂解生产低碳烯烃,成为我国急需的乙烯原料的新来源。
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煤化工产品多联产为纽带,通过系统集成,建设多产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区,将“肮脏”的煤炭转变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是一项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
2.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生态建设。
煤矸石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也有助于改变煤炭的“肮脏”形象,使煤炭产业成为不产生或少产生“公害”的产业。
这种“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①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做建筑材料。
一些地方煤矿提出“石头变砖头,砖头砌高楼”,“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的口号,围绕煤矸石综合利用,或形成了新的产业,或延长了现有的产业链。
例如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大力发展煤矸石发电、制水泥、制砖及制砖机械等。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以煤矸石发电为龙头,形成了煤矸石发电———电解铝———铝型材的产业链。
一些煤矿通过废物利用,形成了良性循环:矿井排放的煤矸石全部由砖厂用作粘土的替代原料;原煤中的含矸、洗选后的尾矸、尾煤等低热值物质全部用作坑口电厂的燃料;电厂发出来的电用于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电厂排出来的炉渣全部做掺合料被水泥厂消化,水泥和电厂炉渣按合理配方生产出矿井用的支护材料。
这样,他们就实现了在煤炭生产中不排放废弃物,从而使煤炭工业成为“无公害”产业。
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做水泥:由于煤矸石和粘土的化学成份相近,在水泥生产中可代替部分粘土提供生料的硅质铝质成分,同时,煤矸石还能释放一定热量,烧制水泥熟料时可以代替部分燃料。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黑龙江双鸭山、山西潞安等煤炭集团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水泥;平顶山煤业集团湛河水泥有限公司已将煤矸石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采用煤矸石“双掺”技术(在生料中掺加黑矸石,在熟料中掺加自燃后的红矸石和粉煤灰) ,大大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
利用煤矸石做烧结空心砖:经过适当的成分调整,利用煤矸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生产砖瓦,矸石砖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都优于粘土砖,且干燥速度快,收缩率低。
不少煤矿利用国家墙体材料革新和限制黏土砖使用的机会,大力发展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煤矸石,不仅“吃”掉了原来的矸石山,减少了矸石山的污染,还腾出了原来被占的土地,可谓一举多得。
利用煤矸石做速凝剂、利用煤矸石生产釉面内墙砖等,在许多煤炭企业得到发展。
利用粉煤灰做混凝土砌块,这是国内发展较多应用也很广泛的一个领域。
粉煤灰的用途已经达到160 多种,既可以用于造高速公路,也可以用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②利用煤泥制作水煤浆,并用于发电。
中、高灰分煤泥合理的利用方式是燃烧,前提是将煤泥干燥;自然干燥占用大量土地,并且受影响大,机械干燥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不经济。
将煤泥适当处理后调制成浆,供电站、工业和民用锅炉燃用可解决上述问题,是一种大规模利用煤泥的好途径。
全国各地在利用低热值煤(包括煤矸石和中煤) 方面,形成了许多模式,最主要的用途是发电。
③利用低热值燃料发电与盐、碱联产。
鲁北化工在利用低热值燃料时,兼顾其它的可利用资源,并形成了特色。
热电厂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海水冷却,排放的煤渣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经预热蒸发后的海水排到盐场制盐,同时与氯碱厂链结。
氯碱厂通过管道直接把卤水输入到氯碱装置,既减少了生产环节,又节省了原盐运输费用,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④利用富余焦炉气制合成氨原料气。
焦炉气的利用可以形成较多的模式,既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高值利用。
平顶山煤业集团天宏焦化公司现有016~1万Nm3 / h 富余焦炉气,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
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飞行化工公司将天宏焦化公司富余焦炉气通过平顶山城市煤气管网加压输送至项目装置界区,采用焦炉气非催化转化技术生产合成氨原料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利用矿业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源头所使用的物质原来属于废物,经过技术进步或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延伸了产业链,还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增加了就业机会。
⑤生态建设和矿区绿化。
许多煤矿集团在复垦和重建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经验。
例如,唐山、淮北等矿区复垦,有效利用塌陷的地表发展养殖、旅游等产业,唐山还由于其优异成效获得了2005 年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奖。
新汶矿业集团,在复垦和绿化中,一是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适当保留园区自然景色,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二是通过绿化设计、水土保持、道路建设和生态住宅建设等手段,促进工业园区内的结构布局、组织功能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生态恢复和重建不仅提高绿化面积,改善自然环境,速生杨还将作为林纸一体化产业链条的源头,成为矿区循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澳大利亚在矿区复垦中还探索形成了一种很有意义的做法:2000 年奥运会前,悉尼市政府为了改善环境,打造绿色奥运,将暂时无法处理的垃圾山用类似足球场的草皮包起来,饰以曲径、凉亭、石几,变成了休闲去处。
国内煤矸石特别是老矿井目前都有一处甚至多处矸石山,若暂时无法利用,倒可效仿此法,一则可减少扬尘淋水,二则将其保护下来留待后人开发。
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搞循环经济试点,2005 年10月27 日国家发改委发了通知,第一批试点单位有82个,有综合的,有冶金的、有色的、化工的、煤炭的,也有废旧物资回收的,也有省市试点像山东、江苏、辽宁,还有地级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能像“知识经济”那样“昙花一现”,尚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1. 加强规划引导,提高资源回收率。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源对于企业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后备资源储量的日益重视,引发了新一轮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之争。
拥有资源的地方囤积居奇,与煤炭企业多方接触;煤炭生产企业则抱着“有枣没枣打两杆子再说”的心理四处出击。
有人形象地将这种做法比喻为“圈地运动”。
山东、河南等众多煤炭企业在贵州、宁夏等西部地区建了新井;有的企业将视野拓展到了海外,如澳大利亚和印尼等国。
无疑,这种做法是正确且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提出的是,我们应吸取过去“一哄而上”的教训,从技术上、经济上综合论证煤炭资源的后备储量,进行整体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有序开采,尽可能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采出水平。
2. 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物质代谢或共生关系延伸产业链。
例如,按照生态工业理念或“零排放”思想设计工业园区;或对一个企业可以变成“原料”的废物进行产业共生;或有一块可供开发形成具有产业联系的园区,或从物质和能量出发进行产业联网,或对一个园区进行再设计等,都可以成为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
自然要素的循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如水循环是在“永恒”的能源——太阳照射下实现的。
如果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周而复始的水循环。
同理,使经济体系中的物质在市场条件下循环流动,也需要投入;对企业而言这就是机会成本:如果不产生利润,企业就不会发展循环经济。
因此,政府应当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使之有利可图。
3. 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循环经济之所以要政府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均存在“外部性”问题,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弥补“市场失灵”。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市场“准入”。
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和经济激励的双向“胁迫”,才能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真正的推动力。
换言之,只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循环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
4. 依靠科技进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链联系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