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五级分类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五级分类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五级分类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金融资产的分类对于监管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的规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可分为五个等级,即五级分类。

本文将全面探讨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五级分类的背景、分类标准及影响。

五级分类的背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五级分类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为了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管理,中国针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

五级分类的推出旨在使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其金融资产风险,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风险覆盖措施。

通过引入五级分类制度,商业银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其资产质量,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以降低风险。

五级分类的标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五级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质量的评估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质量的评估结果,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正常类资产: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良好,没有发生逾期、拖欠等异常情况的资产。

•关注类资产:指商业银行对资产的质量存在一定担忧,但还未发生逾期或拖欠的资产。

•次级类资产:指商业银行对资产的回收存在较大困难,已经发生逾期或拖欠的资产。

•可疑类资产:指商业银行对资产的回收存在极大困难,可能无法从借款人手中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资产。

•损失类资产:指商业银行已经确定无法收回的资产,需要计提损失准备的资产。

2. 逾期分类的考虑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五级分类时,还需要考虑资产的逾期情况。

具体逾期分类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管要求而定,一般分为逾期31-60天、逾期61-90天、逾期91-180天、逾期超过180天等。

五级分类的影响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五级分类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1. 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五级分类结果会直接影响其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可编辑版】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可编辑版】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加入to,使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由计划变为现实,中国金融业用时间换空间进入倒计时阶段。

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否则生存难保:一是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与外资银行比肩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后者,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并成为国务院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的第一任务。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就好比我们银行打一场信贷管理的革命战役。

201X年3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要急务就是在所有金融机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决定自201X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结束双轨制,正式实施五级分类制度。

至此,距199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并引入贷款风险分类正好十年。

五级分类工作推行近一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开展的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改进对策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在此我愿意以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一起回顾和探讨。

一、商业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回顾起来,今天商业银行实施的贷款五级分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五级分类取代四级分类,是中国银行业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也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的建立和引入阶段(1993年至1997年)我国银行早期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沿袭的是1988年财政部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财政税收政策服务的分类方法,界定不良资产的标准为期限:即规定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逾期三年的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俗称“一逾两呆”。

很显然,在这种以期限为主导的分类方法下,很多贷款只要不到期就被视为正常,银行有更多的空间随意发放贷款或对贷款疏于管理,逾期贷款不积极催收,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

银行信贷培训心得体会5篇

银行信贷培训心得体会5篇

银行信贷培训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银行信贷培训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银行信贷培训心得体会(1)信贷培训已经结束,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首先感谢县联社和磨坪信用社给了我这次培训的机会,而我也非常珍惜这次的培训机会,这些都将沉淀积累成为我职业生涯以至整个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心得体会如下:1、“态度决定一切”是我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

西南财大讲师说在给我们“洗脑”。

我却更愿意说是这两天的培训在我们这些已装有石块的杯子中又填充了沙砾,让我们更为趋于完美。

“合理的要求是锻炼,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正是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充分的吸收新鲜知识,真正的充实自己。

对于我而言,这些沙砾是敢于展现自我的勇气,是理论观念的补充,是积累实战经验的铺路石,是身处困境的积极态度,是面临挑战的坚定信念。

“细节决定成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情商决定成败”、“做不到第一就做唯一”、“团队给予我们的永远胜过我们给予团队的”等等这一切,感受从未如此深刻过。

做事先做人,要创造卓越,专业知识、努力工作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从“秀才的梦”故事当中感受积极的心态决定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决定的关键。

2、“什么是感恩”?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而我觉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作为一名信合员工,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世人对此职业的尊重;无时无刻不在心底充满着拥有神圣职业的那种自豪。

而在自豪的同时,我也深知,自己所拥有的神圣,所拥有的光环,所受到的尊重,无一不来自信合和社会的关怀,来自领导的信任,来自亲人的期待,来自广大储户默默的支持。

感谢信用社温暖博大的怀抱,让我沐浴在“服务三农”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是信用社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光荣的信合人,使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精品

最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精品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摘要】中国银行业与世界经济接轨已经进入倒计时。

加强对银行信贷资产的管理,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已成商业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的当务之急。

2019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文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有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正式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从执行近一年的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商业银行强化内控,大力压缩不良,中行、建行还凭借国家政策消化了大量不良贷款,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逐步靠近国际“好银行”的标准。

但由于分类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贷款分类依托的现代技术障碍以及各行贷款分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存在,我国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探索和逐步加以完善。

本文试图以个人在五级分类等信贷管理工作方面多年的一点工作体会与专家们一道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五级分类工作体会【正文】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加入,使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由计划变为现实,中国金融业用时间换空间进入倒计时阶段。

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否则生存难保:一是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与外资银行比肩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后者,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并成为国务院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的第一任务。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就好比我们银行打一场信贷管理的革命战役。

2019年3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要急务就是在所有金融机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结束双轨制,正式实施五级分类制度。

至此,距199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并引入贷款风险分类正好十年。

五级分类工作推行近一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开展的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改进对策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在此我愿意以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一起回顾和探讨。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判断、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我们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必要性:(一)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贷款五级分类是建立在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担保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

(二)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需要。

贷款五级分类具有事前、动态、综合识别风险的特点,对加强信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解决在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基础。

(四)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与国际通行做法和商业银行接轨的需要。

五级分类是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的一种比较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是当前世界上贷款分类的主流方法。

(五)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提高农村信用社队伍素质的需要。

贷款五级分类包含了大量具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定性分析,覆盖的知识领域包括信贷分析、会计原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含量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我社接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文件通知后,即组织了社主任、副主任、主管会计、信贷会计、外勤有关同志,到我联社的贷款五级分类试点社总管信用社参观学习贷款五级分类经验、方法、步骤。

并将总管信用社的经验认真加以总结,回来后进行具体实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1、成立组织机构为加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组织领导,保证我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我蒲城信用社特成立贷款风险五级分类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 * *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 * *担任,成员有主管会计* * *、信贷会计* * *,做好进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前期准备工作。

银行五级分类个人工作总结

银行五级分类个人工作总结

银行五级分类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银行五级分类个人,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此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提升自己。

首先,我在贷款审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我成功地为银行筛选出了一些优质的贷款客户,为银行的贷款业务贡献了一定的利润。

同时,我也积极与客户沟通,解决了一些贷款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其次,在贷款风险管理方面,我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通过对客户的资产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我成功地帮助银行规避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降低了不良贷款的风险。

这为银行的资产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首先,在与客户沟通方面,我需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给予他们更专业的建议。

其次,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我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查能力,严格遵守银行的审批规定,防止出现失误。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好地为银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会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更好地适应银行业务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个人与银行共同发展的目标。

作为银行五级分类个人,我按照银行要求,认真细致地开展了贷款审批工作。

我在审核客户的信用记录、贷款用途、还款能力、抵押品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贷款额度和利率建议。

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我严格按照银行的相关规定操作,确保了贷款审批工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工作中,我还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贷款审批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贷款风险管理方面,我认真负责地审查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

并且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客户提供真实的资产情况和还款计划。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是指根据信贷资产的违约风险程度,将其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这种分类方法是商业银行在管理信贷资产风险时采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级别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和监控,有效地识别风险,避免不良资产增加,保障银行的利润和健康经营。

五级分类的定义和特点1.正常类:信贷资产借款人按时履约,利息和本金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无需提取拨备金。

正常类资产是信贷资产中风险最小的资产。

2.关注类:虽然目前已经按合约偿还借款本息,但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需要对其进行高度关注。

例如,借款人经营困难,或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其还款能力降低等情况。

关注类资产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拨备金。

3.次级类:借款人存在一定逾期风险,或者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出现较大的恶化。

此类资产属于中等风险,需要储备一定的拨备金。

4.可疑类:借款人已经出现了逾期或其他不良行为,提高了不良资产的概率。

此类资产风险较高,需提取相应的拨备金。

5.损失类:借款人或者担保方已经无力履行合同,无法通过司法途径等方式追回款项,只能视为损失,需要全部核销。

五级分类的优势商业银行采用五级分类方法管理信贷资产风险,具有以下优势:1.精细化管理: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各项信贷资产,可以精细化管理不同风险的资产,准确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

2.风险可控: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银行可以合理调整拨备金储备比例,进一步控制资产质量。

3.稳定经营:通过对不同风险的资产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可以保障自身的健康经营和经济效益。

五级分类的缺点不过,商业银行采用五级分类还存在以下缺点:1.管理成本高:五级分类需要银行组织专门的人力、财力进行管理,增加了运营成本。

2.评级标准不一:不同银行对于五级分类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评级标准不统一也会影响不同银行间风险之间的可比性。

3.风险提前释放:五级分类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诱因,使得部分银行将本应属于不良资产的贷款分为更低的级别,以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从而导致风险提前释放,增加银行的风险暴露。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2篇)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2篇)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是银行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这五个等级对应了不同的风险程度,也为银行提供了一个分类管理和风险预警的基础。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目的是根据贷款的还款情况、债务人的信用状况等因素来评估贷款风险,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

下面我将从不同分类的定义、特点、影响和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一、正常类正常类是指贷款本息按期足额收回,在合同规定的还款期内,借款人没有逾期还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良好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为希望的,也是最低风险的贷款资产。

正常类贷款的特点是借款人偿债意愿和能力都良好,贷款回收比较顺利。

正常类贷款的管理主要是关注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和借款合作方的经营状况,及时跟进借款人的经营情况,以确保贷款本息能够按时收回。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信用支持和金融服务来提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一步降低贷款风险。

二、关注类关注类是指贷款出现一些潜在风险或者损失可能性较低的贷款。

关注类贷款的特点是借款人还款出现了逾期情况,但逾期日数较短,或者贷款本金已经结清,但利息尚未清偿。

对于关注类贷款,银行需要加强与借款人的沟通和跟进,了解借款人的还款困难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银行可以与借款人进行协商,推迟还款时间或者调整还款额度,从而避免潜在的风险。

此外,银行还可以加强对关注类客户的监控,掌握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变化,及时调整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做好预案。

三、次级类次级类是指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尚有部分未能收回的贷款,但风险程度较低,可能还能通过一定的处置手段进行风险缓释和回收。

次级类贷款的特点是贷款本金收回困难,逾期时间较长,但仍有希望通过债务重组、资产处置等手段进行风险缓释和回收。

对于次级类贷款,银行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信贷制度学习心得

信贷制度学习心得

信贷制度学习心得信贷制度学习心得:信贷合规学习心得信贷合规学习心得近期,我行开展了信贷合规文化宣讲学习活动,学习了信贷操作中8个案例,有成功化解风险的,也有操作不当风险加大成不良贷款的,结合平时在工作中实际情况,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现就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总结出几点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自身觉悟,强化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社会关系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甚至存在不少陷阱。

作为一名银行信贷人员,只有严于律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杜绝高消费、杜绝黄赌毒等不良恶习,远离社会闲散人员,才能防患于未然,远离违法犯罪。

二、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提升业务技能。

作为一名银行信贷条线员工,我深深地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办理每一笔业务、审批每一笔贷款,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认真审核客户提供的每一份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准确把握好风险管控与收益的关系。

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规章制度,才能知道办理一笔贷款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如何辨别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什么样的客户能贷款、能带多少、什么样的客户不能贷,才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不难发现,有一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由于信贷员贷前调查不深入,经营财务与资产负债信息分析不透彻,缺少有效交叉验证,调查报告与实际情况失真,误导审查审批决策。

还有些客户提供虚假资料,由于经办人员风险识别能力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发现,造成不良后果。

三、提高责任心,强化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的落实。

细节决定成败,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更是如此。

作为一名信贷人员只有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才能做到事事合规、处处合规、一直合规。

不能因为匆忙,放松对一些资料的审查,通过银行流水上面的一条记录、进销货单据上的一个电话号码等等细节都有可能发现不少问题,我们只要按照规章制度认真审核,深入开展实地调查,都能有效识别。

最新-银行五级资产分类思考 精品

最新-银行五级资产分类思考 精品

银行五级资产分类思考我国中央银行依据国际通行的《新巴赛尔协议》,调整了银行信贷风险的评级方法——五级资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但这种风险管理手段,在执行过程中,正如雾中的花,模模糊糊;恰似水中的月,亦真亦假。

最初,我国施行的是“一逾两呆”的信贷管理方式,即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为“逾期”,贷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为“呆帐”。

呆帐的核销要经财政当局批准,仅需提供普通呆帐准备金,呆帐核销即视为放弃债券。

之后央行对“一逾两呆”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改名为四级分类,即正常、逾期、呆滞和损失。

最终依据《新巴赛尔协议》确定了五级资产分类。

随后国内又出台了所谓的信贷资产12级分类,即在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的基础上再作细分。

其中正常有四级,关注类为三级,次级和可疑类均为两级,损失类维持一级(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不变。

五级资产分类是我国加入后,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的重要内容。

但它是否适合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新巴赛尔协议》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但这是欧美等国家,依据自身多年发展模式总结出来的金融风险管理方式,其在中国的适应程度还有待考验。

其出现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点:第一,虽然央行强制施行五级资产分类,但是真正的考核标准仍是“一逾两呆”,因此商业银行要上交两套数据,而且主要按“一逾两呆”上报数字和提取保证金,五级分类的数据只是备案而已。

这主要是因为五级之产分类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监管负担,造成其基层大量的重复劳动;另外由于缺乏外部的法制压力中国商业银行也很难自觉地施行五级资产分类;再次,五级资产分类70%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至少需要五至七年的积累数据,才能建立一套适用的风险管理系统。

第二,我国商业银行不但研究五级资产分类,还要继续将其细分为12级。

但据调查报告显示,基层人员反映现行的分类标准界限过于模糊。

以中国银行为例,分类量化标准主要考虑还款保证情况,借款人财政状况、经营及资信状况等七个范畴,每一范畴又列举了许多层次的描述性语言作为分类标准,但各层次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和重复。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根据贷款客户的偿还能力和贷款风险程度进行的一种风险评估制度。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和监控信贷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确保资产质量。

在中国,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按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标准》的规定,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级别。

首先是正常级别。

正常级别是指贷款客户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没有出现逾期情况,信用状况良好,风险较低。

这类客户往往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信用记录良好,对于银行来说是较为理想的客户。

在五级分类中,正常级别的资产风险最低,银行可以放心地对这部分资产进行管理和监控。

其次是关注级别。

关注级别是指贷款客户出现了一些风险信号,需要银行密切关注和监控。

这类客户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逾期情况,或者收入状况有所下降,但还没有到达无法偿还贷款的程度。

银行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客户解决问题,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

接下来是次级级别。

次级级别是指贷款客户的偿还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已经逾期较长时间,风险较高。

这类客户可能面临收入下降、经营困难等问题,已经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银行需要对这部分资产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可能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以减少损失。

其次是可疑级别。

可疑级别是指贷款客户的偿还能力出现了严重问题,很可能无法偿还贷款,存在较大的损失风险。

这类客户可能已经长时间逾期,或者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

银行需要及时启动风险应对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催收贷款,尽量减少损失。

最后是损失级别。

损失级别是指银行已经确认无法收回的贷款资产,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形成损失。

这类客户往往已经破产清算,无法偿还贷款。

银行需要及时处理这部分资产,清理不良资产,以减少对银行的影响。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是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银行合理评估贷款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需要严格按照五级分类标准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确保资产质量和经营稳健。

阐述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

阐述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

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贷款风险的分类方法。

它包括五个等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贷款的信用历史、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因素进行分析,来评估贷款的风险程度。

正常:指借款人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风险较低。

关注:指借款人存在可能影响还款的因素,需要密切关注,如经营状况恶化等。

次级: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可能需要延迟还款或者进行其他补救措施。

可疑:指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可能需要采取法律手段追讨债务。

损失:指借款人已经无法偿还贷款,银行需要进行核销。

其中,关注和次级等级的风险程度较高,需要银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而正常和可疑等级的风险程度较低,
需要银行加强监督和催收工作。

损失等级则意味着贷款已经成为坏账,银行需要进行核销。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二篇)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二篇)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张,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规模逐渐增大。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采取了五级分类的制度,对不同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

下面是我对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一些体会。

首先,五级分类制度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五级分类细分了不同贷款的风险水平,使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贷款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

通过及时调整和分类,银行可以更好地识别出风险较高的贷款,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避免资产质量恶化和信贷损失的发生。

其次,五级分类制度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通过对不同贷款进行五级分类,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每笔贷款的风险特征和变化趋势。

通过分类结果的监控和分析,银行可以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和风险防范措施,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和良好。

再次,五级分类制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业务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级分类能够帮助银行准确评估贷款的风险水平,并直接影响信贷质量指标的计算,如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声誉。

因此,商业银行在制定贷款政策和贷款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五级分类结果,以及相应指标的变化趋势,保证风险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另外,五级分类制度对推动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五级分类对贷款风险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分类,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准确地估计和定价贷款的风险。

通过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风险补偿,银行可以更好地平衡风险与收益,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同时,五级分类的结果也为银行的资本管理提供了参考,有助于优化资本配置和风险分散。

在实施五级分类制度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五级分类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对银行的信息系统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风控系统建设,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银行信贷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

银行信贷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

银行信贷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docx写写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银行信贷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相关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在写写易您还可以找到更多相关《银行信贷工作心得体会(范文5篇)》范文。

第一篇:信贷学习心得体会xxxx年x月xxxx日,我行举办了“信用风险管理与贷款风险分类”培训班,一天多的时间里,两位老师对贷款五级分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刻讲解,并组织了实际案例的讨论、演示和点评,既有实务操作又有理论讲解,使我对五级贷款分类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确实,在银行工作这么多年,以前还认为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比较到位:一是准确的分类有助于准确计算坏帐准备金,二是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

但在听了讲座以后,发现以前对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有所偏差,五级分类工作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计算准备金和应付监管部门,而应该从理念和文化的角度来看。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以正确的理念建设更加健康的信贷文化”。

首先,信贷五级分类工作强调的是一种信贷管理的理念。

比如:通过进行五级分类工作,会提示和引导我们要注意第一还款来源,而非抵押和担保。

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说,通过学习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理念,就象李行长经常强调的“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未来”,我们一定要通过这次学习,加强和深化对贷款五级分类的认识和理念的转变。

其次,信贷五级分类工作是一种制度安排。

是加强信贷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信贷五级分类的过程是加强信贷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加强信贷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实践和坚持。

第三,信贷五级分类工作是促进更健康的信贷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证。

就象王君老师在书中提到的“有什么样的贷款分类就有什么样的信贷文化”。

确实,文化的形成是需要制度的保障的,在有效的坚持和实践信贷五级分类工作的同时,也就会不断的促进我们更加健康的信贷文化的形成。

按五级分类法做好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工作

按五级分类法做好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工作

按五级分类法做好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工作一、关于五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是一种针对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动态监控信贷账户状况,结合定期质押担保情况和抵押情况,将信贷账户划分为五个级别: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从而为控制和处置由不良资产引发的风险标准化,提供全面的支持。

二、对不良资产的检测1. 正常类:指守信贷账户的偿还支付行为仍保持良好且未发生逾期的账户。

2. 关注类:指守信贷账户的偿还支付行为发生了延迟或短时间内发生了逾期,但其仍存在可以恢复偿还能力的潜力。

3. 次级类:指偿还支付行为个逾期不能恢复,行为对其他借款人形成负面效应,但可拆分整理。

4. 可疑类:指情况已经产生明显变化,状况比较严重,采取报告措施无法摆脱法律诉讼等。

5. 损失类:指已有损失发生或者保护措施不足,且存在可能损失的账户。

三、综合评估执行五级分类法的实质,是对不良资产的综合评估,以区分影响银行运营各个业务的风险。

具体而言,银行应综合考虑和评估客户的信用情况、担保情况、质押物登记与抵押物行动情况、还款情况以及可疑交易识别情况等,以达到正确评估不良贷款的风险状况的目的。

四、监管措施为了确保充分的信贷资产质量监管,银行在实施五级分类分类法的过程中应当开展严格的监管措施并加以完善信贷行为检查工作。

这将有助于控制可能产生的不良信贷账户,以减少不良账户的发生,缩小信用风险触发点,从而达到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

五、风险控制在银行对不良贷款采取有效控制的同时,应当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防止信贷风险的扩散。

为此,银行应当尽可能地建立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并将控制制度涉及到催收、抵押物管理、工作流程控制、结算及辖区机构管理等方面,积极推行风险管理制度,创造安全的经营环境,确保风险的控制和处置。

2023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2023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2023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引言: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贷业务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制度正式实施,通过对贷款资产进行五级分类,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

2023年,我作为一名银行行业从业者,亲身经历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应用。

通过这些经历,我对五级分类制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五级分类体现了对风险的全面管理五级分类制度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贷款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级别,充分反映了不同借款人的风险状况。

这种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保障自身的资产安全。

在经济低迷期,商业银行往往容易受到信贷违约风险的冲击。

通过五级分类制度,我们能更早地识别出潜在的信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缓释。

例如,对于处于关注或次级分类的贷款资产,我们可以提高拨备覆盖率,加强对借款人的监控,降低风险暴露。

二、五级分类促进了信贷审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五级分类制度的实施,促使银行在贷款审批环节更加重视信息披露和核实的工作。

只有更准确地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才能判断贷款是否符合风险承受能力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在我所在的银行,凭借五级分类制度,我们大大提高了对贷款申请的审慎性。

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我们注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评估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能更好地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贷风险。

这种审慎的审批态度,为银行避免了一些潜在的不良贷款,维护了银行的声誉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三、五级分类对信贷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制度为信贷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

每一级别都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拨备要求,这使得信贷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

在我所在的银行,我们通过制定详细的信贷管理手册,将五级分类制度的要求转化成实际操作指引。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2篇)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2篇)

2024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____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引言: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贷管理工具,它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宏观背景、五级分类方法、分类准则等方面对____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进行体会,以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宏观背景____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金融风险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更加复杂。

面对这种形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它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准确地评估和管理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

二、五级分类方法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按照逾期程度分类、按照担保方式分类等。

其中,按照逾期程度分类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

按照逾期天数可以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明了、易于实施,并且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需求相吻合。

三、分类准则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准则是根据逾期程度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以此来确定分类类别。

具体准则包括:正常类别,借款人按时还款,没有逾期;关注类别,借款人存在一定的偿付风险或不确定因素;次级类别,借款人存在较大的偿付风险,但尚未出现严重逾期;可疑类别,借款人已经严重逾期,可能无法偿还全部或部分本息;损失类别,借款人已经无法偿还全部本息。

四、体会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是一项重要的信贷管理工作,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____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应该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和质量提升。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识别和分类风险暴露,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

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推动风险防控的全员参与和全流程覆盖。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对风险传导和联动效应的研究,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和工具,提升风险管理和服务能力。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是银行获取收入和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保证信贷业务的风险可控,商业银行采用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制度。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制度是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对信贷资产进行评估和分类的一种方法。

该制度通过分类将信贷资产按照不同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离,以便银行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合理配置资金。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的规定,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个层次。

下面我将对这五个层次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正常类。

正常类信贷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完全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收取利息和本金,并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这类贷款的还款能力良好,风险较低,因此可以说是银行最理想的资产。

其次是关注类。

关注类信贷资产是指存在一定风险,但尚未出现逾期的贷款。

这类贷款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银行密切关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它相对于正常类资产来说,风险稍高。

第三是次级类。

次级类信贷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较高,但尚未出现实际损失的贷款。

这类贷款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但尚未形成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对这类贷款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以保证风险的可控性。

第四是可疑类。

可疑类信贷资产是指可能发生丧失部分或全部资产价值的贷款。

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违约风险较大,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产生实际损失。

对于这类贷款,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尽快收回借款资金。

最后是损失类。

损失类信贷资产是指已经发生实际损失的贷款。

这类贷款的借款人已经完全或部分违约,商业银行无法从中收回借款本金和利息。

对于损失类贷款,商业银行需要核销,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清除。

通过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商业银行能够对贷款进行分类,评估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预测和管理风险,保护资产质量,确保银行的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银行五级分类岗工作总结(共4篇汇总)

银行五级分类岗工作总结(共4篇汇总)

第1篇银行五级分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具体标准如下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实现债权得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会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中国加入wto,使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由计划变为现实,中国金融业用时间换空间进入倒计时阶段。

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否则生存难保:一是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与外资银行比肩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后者,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并成为国务院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的第一任务。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就好比我们银行打一场信贷管理的革命战役。

20__年3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要急务就是在所有金融机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决定自20__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结束双轨制,正式实施五级分类制度。

至此,距19XX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技术援助并引入贷款风险分类正好十年。

五级分类工作推行近一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开展的情况如何、效果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改进对策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在此我愿意以个人的一点体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一起回顾和探讨。

一、商业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回顾起来,今天商业银行实施的贷款五级分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五级分类取代四级分类,是中国银行业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也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的建立和引入阶段(19XX年至19XX年)我国银行早期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沿袭的是19XX年财政部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财政税收政策服务的分类方法,界定不良资产的标准为期限:即规定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逾期三年的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俗称“一逾两呆”。

很显然,在这种以期限为主导的分类方法下,很多贷款只要不到期就被视为正常,银行有更多的空间随意发放贷款或对贷款疏于管理,逾期贷款不积极催收,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

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发现和控制风险,导致版权所有收入高估,同时也不利于监管当局从银行外部监控风险,与国际惯例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赖账文化”盛行的制度性根源。

19XX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贷款通则》,对逾期和呆滞贷款的定义作了调整,例如规定贷款过期一天即为逾期,逾期一年为呆滞,或逾期虽未满一年,但企业停产、项目下马的,也可划为呆滞。

但总的来看,《通则》基本上重申了财政当局从税收角度制定的贷款分类方法。

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借由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的技术援助,开始学习和了解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将五级分类法引入中国。

19XX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实行五级分类。

(二)“鸵鸟政策”时期的“清分”试点阶段(19XX年至20__年)19XX年5月,央行在广东开始“清分”(清理银行资产,为贷款分类做准备)试点,要求广东境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三个月内完成辖区全部金融资产的清理和分类,形成上呈国务院的试点报告,并在次年春天将五级分类法扩展到全系统。

这是一场中外非常关注、结果却有虎头蛇尾之感的尝试。

三个月后,广东的“清分”试点结果表明,按五级分类计算出的不良资产比例,比“一逾两呆”下的不良资产比例要高近XXX个百分点。

当时的央行无论从认识水平或管理手段上都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且意见对峙激烈,大多数人认为五级分类“国际惯例”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根本没有能力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提取准备金;另一部分人支持推行五级分类,讽之曰“买不起药就不看病”。

内部的争执使随后出台的各项政策及其执行颇为暧昧和矛盾。

后来称这段时期为五级分类的“鸵鸟政策时代”。

19XX年7月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正式启动五级分类工作,要求到20__年底前完成五级分类工作,但国有商业银行的考核、会计处理等均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一切都是按照原来“一逾两呆”的方式在继续进行,五级分类的结果仅仅作为一个统计的参考值。

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至今也未实行五级分类。

20__年9月,央行发布《关于不良贷款的认定办法》,对原来的“一逾两呆”标准,做了补充和修订,将“一逾两呆”改名为“四级分类法”,从字面上看,和五级分类法的区别不过一级而已,但从管理理念、分析内容和分析方式上二者有着根本区别,不可能通过改良或调整而互相替代。

五级分类法“70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至少需要五至七年积累数据,才能建立一套适用的风险管理系统。

如果央行从19XX年就开始正式推行五级分类法,到银行业按wto承诺全面开放的20__年,正好还有积累贷款分类数据和风险管理经验的时间,而央行也能够从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指令性、简单化的监管转变为对风险及其损失准备是否充足的监管。

事实上整个中国银行业走了弯路,“鸵鸟政策”延缓了中国银行业全面实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步伐。

(三)两种分类方法并轨运行阶段(20__年底至20__年)金融改革的路径曲折迂回,方向大体一致,而具体的动力来源则出人意料之外。

正在央行发布重申“一逾两呆”规则的《关于不良贷款的认定办法》同时,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明确规定上市和准备上市的银行要对公众披露贷款五级分类结果。

贷款分类也就进入了两种分类方法并轨运行的阶段。

从19XX年开始建设银行等几家大银行陆续在内部使用五级分类法,由于央行的考核标准仍然是“一逾两呆”,商业银行因此要上报两套数据,而且主要按“一逾两呆”上报数字和提取保证金,五级分类的数据只是备案而已,没有监控指标。

一方面,商业银行监管负担加重,造成其基层行大量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在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情况下,缺少外部压力的中国商业银行难以自觉严格地实行五级分类法。

民生银行是首家公布贷款五级分类结果的上市银行,被当时舆论认为开“透明上市”之先河。

随后的招行、深发行、浦发行也从20__年开始,批露贷款五级分类结果。

但这些上市银行毕竟是中国银行业里的一小部分,占据银行资产60以上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此时对完全接受五级分类、决策者对按此披露银行更真实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引起的后果,都还心存疑虑。

20__年12月央行再次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从20__年起,在中国各类银行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实施范围包括国内所有银行,可时隔一年后,农业银行首次公布其不良贷款率为30.07,令人惊讶的是,这仍是一个在“一逾两呆”口径下获得的数据。

由此可知,几大银行执行五级分类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4、五级分类法正式全面实施阶段(20__年1月1日开始)20__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正式成立,刘明康主席说银监会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力推所有有信贷业务的机构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并决定自20__年1月1日起,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全面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制度,并取消贷款四级分类制度。

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从20__年底开始停止按“一逾两呆”划分贷款及报送、执行,期限管理只作为银行内部的参考数据,无须上报监管当局。

《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和彻底执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扩大风险分类管理的信贷资产范围至表内和表外所有信贷资产;对贷款逾期天数与贷款风险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更明确细化的指导性原则,对重组贷款设立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

一是把过去试点阶段各方面反应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准重新明确,如重组贷款、收回的抵债资产、重组贷款的观察期等;二是对商业银行提出制度性、规范性要求;三是针对商业银行执行、落实贷款分类情况的检查;四是配套信用环境建设、商业银行真实的信贷档案管理等政策和制度,《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也将进行相应修改,为全面实施风险分类管理提供法律支持。

二、五级分类法是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更科学、全过程的管理方法与四级分类法相比,五级分类方法更能真实全面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具体讲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五级分类方法更能真实的反映贷款的质量。

五级分类法考查的是借款人偿还债务的实际能力。

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贷款到期未还,即转入逾期,逾期180天即转入呆滞,形成不良贷款,进入不良贷款就预示着风险和损失。

但实际上,逾期不一定存在很大风险,也不能完全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逾期情况各有不同;同样,未逾期的贷款不能说明就没有风险。

前一种情况如去年的债转股走帐:在债转股走帐之前,大部分贷款一逾两呆形态为逾期,甚至呆滞,但实际上这些贷款由于政策性原因,基本不存在风险,划归为不良贷款显然不合适;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存在风险的未逾期贷款上,因为有些贷款尽管表面上没有逾期,但事实上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丧失还款能力,或银行用变相展期的方法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春都集团在去年年底实际已经资不抵债,但其在各家银行的贷款的一逾两呆形态仍然有保持正常的,显然这样的贷款如果仍然列入正常是不合适的。

在20__年,上述的后一种情况就已经引起了人民银行的关注,并出台了不良贷款认定办法,对一逾两呆方法的不足进行补充,其实这种不良贷款认定的方法类似于五级分类方法,较一逾两呆方法更先进的是五级分类方法不仅解决了上述第一种情况,而且对前一种情况中一逾两呆中的不良贷款进行了调整。

(二)五级分类是一个对贷款进行全程动态管理的过程与一逾两呆方法相比较,五级分类方法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对贷款全过程的动态性管理,也就是说,五级分类方法不仅是对信贷资产质量真实反映的评估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贷款管理手段。

而一逾两呆方法则仅仅是在到期后反映贷款的形态,是一种事后监督的管理方法,没有对贷款综合情况进行动态评价的过程。

五级分类法的贷款动态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每季度分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当期的企业情况、贷款情况同上期进行比较,根据变化评估贷款的风险情况;二是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分类材料上,分类材料的收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贷款情况包括企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分类材料的涵盖面较贷后管理要广,其内容更加具体、分析更加具有综合性。

(三)五级分类是较一逾两呆更科学的考核方法人民银行在以往年度对商业银行是以一逾两呆口径进行考核的,虽然近三年实行的双轨制,但仍然以一逾两呆口径为主。

在这个考核过程中,由于一逾两呆以逾期时间进行分类的局限性,使商业银行可以在时间上作文章。

如用转贷、展期等手段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这是一逾两呆方法仅以定量分析所产生的弊病,但五级分类方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入定性分析,无实际回收成果的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的手段,在五级分类考核中无用武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