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24096a02768e9951e73847.png)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硬度是以大小来衡量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等原子论(道尔顿)(记忆技巧:字数最少对应最少)分子学说(阿伏伽德罗)(记忆技巧:阿分)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记忆技巧:铜离子有毒,敢食用就是胆量)沉降水的是明矾(明:清澈)硫酸铜晶体(五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变蓝色研钵[bō]研杵[chǔ]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物理性质:溶解性灯焰焰心温度较低,原因是: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少,酒精燃烧不充分,放出的热量少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主要污染物(碳,硫,氮):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在长颈漏斗中加入水,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有发光,放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有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如何判断是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若描述中有“能”“易”“会”等短语,往往指定是性质。
若有“已经”“了”“变成”“生产”等字眼往往指的是物质的变化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实验:汞+氧气=氧化汞实验现象的描述:一光(焰)二热三生成光:固体(不会气化)点燃产生光焰:气体或能气化成气体,点燃产生火焰,如甲烷,硫蜡烛雾:指物质与水结合形成的悬浮于空气中的液滴,注意必须要有水的参与,如Hcl与水形成的是雾,所以Hcl的挥发看见的是雾烟:固体小颗粒浮在空中是烟,如磷催化剂:化学催化剂不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有可能是加大也有可能是减少白磷的着火的:40℃红磷的着火的:240℃氧气密度(16)比空气(29)小CO(28)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中取出,盖好玻璃片后正方在桌子上(错误,要在水里的时候就要盖上玻璃片)检测气密性一般为有气泡冒出,松手后一段时间会形成水柱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里的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粒子,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的粒子。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e952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3.png)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1.元素周期表:易错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周期表中的主、副族的划分以及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等。
学生容易混淆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或者搞混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电子层布局。
2.化学键:易错点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学生容易混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或者对化合物的键性判断不准确。
3.化学方程式:易错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配平和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等。
学生容易忘记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或者忽略了化学式中的括号和系数。
4.酸碱中和反应:易错点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方程式和判断酸碱强弱的方法。
学生容易混淆酸碱溶液的PH值和溶液的酸碱性质。
5.氧化还原反应:易错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数和电子的转移等。
学生容易混淆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或者对氧化还原数的计算方法不熟悉。
6.化学实验:易错点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学生容易忽略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或者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的描述不准确。
7.酸碱盐类:易错点包括酸、碱和盐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酸碱盐类的命名和性质等。
学生容易混淆酸碱盐类的命名规则,或者对酸碱盐的酸碱性质和化学反应不理解。
8.金属与非金属:易错点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等。
学生容易混淆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或者对金属的活动性和氧化反应不了解。
9.能量与化学反应:易错点包括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
学生容易混淆化学反应的放热、吸热和不放热不吸热的特点,或者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不清楚。
10.空气和水的污染:易错点包括空气和水的污染原因、污染物种类和防治措施等。
学生容易混淆空气和水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或者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和防治措施不了解。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分单元编排)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分单元编排)](https://img.taocdn.com/s3/m/04c8dda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3.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是化学变化。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第二单元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第三单元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O2、SO2、TiO2中均没有O2分子。
6.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O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其电荷数(注意正负)。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a8d908b941ea76e58fa04e2.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三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
![初三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3fee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d.png)
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氧气(或空气);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有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典型的放热反应有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等。
4.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对煤进行干馏,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对石油进行分馏,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 CO2 +2H2O (条件:点燃)。
5.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 2CO2 +3H2O (条件:点燃) 。
6.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ZnSO4 +H2↑,H2作为燃料的优点为:①燃烧热值高;②产物是水无污染。
H2未广泛使用的原因: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困难。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3.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这句话的含义是6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5.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这句话的含义是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
6.温度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大而增大,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大而减小。
7.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温度会降低。
8.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如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很小的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如氯化钠。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6ab715172ded630a1cb6ae.png)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一、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各阶段易错知识点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
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
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
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word文档良心出品)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b4500b208a1284ac950430d.png)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木炭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物理性质;。
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原子或分子的间隙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H2O2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因为一种纯净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有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才能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大;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小7.几个先:(1)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收集不到气体)(2)加热药品前——先预热(防止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炸裂)(3)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4)加热高锰酸钾,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5)CO (或H2)还原氧化铜——先通CO (或H2),再加热(防止通入CO与装置内空气混合后,加热产生爆炸)8、几个数字:(1)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约1/3处);(2)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2/3,不少于1/4;9、几个不同:(1)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CO、CO2(或H2O、H2O2以及O2和O3等)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3)Na(钠原子)和Na+(钠离子)性质不同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94e36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e.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 常见的纯净物包括蒸馏水、纯水、冰水混合物等与水有关的物质。
2) 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因此也是一种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和白酒则是混合物。
4) 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是一种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这属于物理变化。
2) 煤的干馏会产生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物质,因此是一种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则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 氮气(或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2) 氧气可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因为其具有助燃性,但不可作为燃料。
3) 墨水可用于写字画和重要文件,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气味,因为其具有吸附性。
5)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其具有吸热性。
6) CO2可用于灭火,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 CO2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因为其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4.如果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的物质),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 物质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
2) 凉开水不宜养鱼的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而不是氧元素或氧原子,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 H2O2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H2O2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因为一种纯净物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三化学常见易错知识点
![初三化学常见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e4d2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0.png)
初三化学常见易错知识点一、原子与元素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的定义: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称为元素,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用化学符号O表示。
二、化学键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正电荷离子和负电荷离子通过吸引力结合。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达到各自的稳定电子层。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形成电子云,共享电子形成金属键。
4. 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是指通过原子轨道的重组形成的新轨道。
杂化轨道用于形成化学键。
三、化学方程式1.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侧。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不同的类型。
3. 平衡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应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并伴随着氧化态的改变。
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3. 氧化态的判断:氧化态的判断需要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和已知氧化态的元素进行推测。
五、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具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具有腐蚀性。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显示颜色,如酚酞和甲基橙等。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六、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1. 离子反应:在溶液中,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离子组合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可溶性盐溶液相互反应,生成难溶性盐沉淀的反应。
七、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 纯物质和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物质,由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61fde7a581b6bd97e19ea6c.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124765cb4daa58da0114a7f.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225be34083c4bb4cf6ecd16c.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6930706a417866fb94a8e34.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215c6027fd5360cbb1adb2d.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7ea47583169a4517623a32c.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3f843a176a20029bd642de9.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b9f4cd9524de518964b7d85.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3aef21cb84ae45c3a358c29.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8ca75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4.png)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3篇】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专业学科,它的成就是我们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硬度是以大小来衡量
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等
原子论(道尔顿)(记忆技巧:字数最少对应最少)
分子学说(阿伏伽德罗)(记忆技巧:阿分)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
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记忆技巧:铜离子有毒,敢食用就是胆量)沉降水的是明矾(明:清澈) 硫酸铜晶体(五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变蓝色
研钵[b ō] 研杵[ch ǔ]
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
物理性质:溶解性
灯焰焰心温度较低,原因是: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少,酒精燃烧不充分,放出的热量少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主要污染物(碳,硫,氮):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检查装置气密性
有发光,放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有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如何判断是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若描述中有“能”“易”“会”等短语,往往指定是性质。
若有“已经”“了”“变成”“生产”等字眼往往指的是物质的变化
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实验:汞+氧气=氧化汞
实验现象的描述:一光(焰)二热三生成
光:固体(不会气化)点燃产生光
关闭弹簧夹,在长颈漏斗中加入水,
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焰:气体或能气化成气体,点燃产生火焰,如甲烷,硫蜡烛
雾:指物质与水结合形成的悬浮于空气中的液滴,注意必须要有水的参与,如Hcl与水形成的是雾,所以Hcl的挥发看见的是雾
烟:固体小颗粒浮在空中是烟,如磷
催化剂:化学催化剂不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有可能是加大也有可能是减少
白磷的着火的:40℃
红磷的着火的:240℃
氧气密度(16)比空气(29)小 CO(28)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中取出,盖好玻璃片后正方在桌子上(错误,要在水里的时候就要盖上玻璃片)
检测气密性一般为有气泡冒出,松手后一段时间会形成水柱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里的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粒子,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的粒子。
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有一种氢原子不含有中子
④稳定结构的元素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He,只有一层电子,且最外层是2个电子
另外一种是最外层有8个电子
⑤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⑥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炭12的十二分之一)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⑦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为同一种元素的总称,若改为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为同一种元素的总称,则错,水的质子数为2+8=10=Ne 但是他们不是同一种元素
⑧元素周期表中,横向叫周期,纵向叫族
⑨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在分
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
①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
软水:不含或含有少量的钙镁离子,所以软水有可能是纯净物
②硬水:泡沫少,浮渣多
软水:泡沫多,浮渣少
③生活中:煮沸
实验室:蒸馏
④并不是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就一定会爆炸,而是要达到爆炸极限才会
⑤纯水不导电,电解水要直流电
⑥元素描写的是宏观,微观用原子,分子描述;元素不能说个数比,原子,分
子才能这么说;分子一般是说由什么原子构成,宏观才会说由什么元素组成
⑦地球71%被水覆盖,21%的体积为氧气
⑧水的净化流程:取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吸附(使用活性炭)
——消毒(加氯气)
⑨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质,不溶的钙镁离子除不了,所以不能降低水的
硬度
⑩自制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起到的是过滤作用,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
⑪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⑫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⑬对于需要密封的实验,可以用气球密封
⑭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化学,而不是物理,所以进行的实验一定要是化学变化的实验,如食盐溶于水就不属于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⑮天平称量:不确定是多少的,称量过程要放砝码或移动游标
确定要多少的,不可以移动游标或放砝码
⑯物质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
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⑱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在表明碳元素,碳单质和含碳化合物时用“碳”如碳元素,碳单质,二氧化碳。
(指的的宏观,不具体或化合物)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如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指具体的物体单质)
物质参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作还原反应,得氧被氧化,失氧被还原
在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9
制取二氧化碳
①碳酸钠与稀硫酸:碳酸钠呈粉末,反应剧烈,不易收集。
②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止反应
③大理石与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会使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除杂的方
法为通入碳酸氢钠溶液)
④不能用粉末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粉末状会使反应过会
⑤必须是块状的大理石和稀盐酸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煅烧大理石=二氧化碳+氧化钙(生石灰)
除杂质:二氧化碳中含有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二氧化碳中含有氧气:通过炽热的铜网
木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紫色石蕊溶液时紫色的,酚酞是无色透明的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
煤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溶于水产生酸雨,PH<5.6
酸雨分类:①硝酸性②硫酸性
使周围的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的(着火的是属性,固定值)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氢气,钠都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目前没有投入使用氢气的原因:①氢气存储和运输成本太高
②获取氢气成本高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