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

合集下载

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

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

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铁路建设往往带来大量的土地占用和环境破坏,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铁路绿色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旨在通过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推动铁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施工节地措施:1. 高效土地利用:为了节约用地,铁路绿色施工采用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通过科学规划和选址,优化布局,避免占用农田和生态敏感区域,尽量减少用地量。

同时,通过提高铁路线路设计的精度和准确度,优化车站和设施的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同时也提高了运营效率。

2. 施工工期缩短:铁路绿色施工强调工期的缩短,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精细组织施工作业,实现工期的压缩。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占地时间,减轻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能提高铁路建设的投资回报率。

二、土地资源保护措施:1. 生态补偿:铁路绿色施工重视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弥补施工对土地资源的损失。

在施工之前,对可能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计划。

施工完成后,对受损的土地进行恢复和修复,保护土地的生态功能。

2. 花园式景观布置:铁路绿色施工注重将建设的铁路线路和车站等设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花园式景观布置。

在施工地区,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生态景观和文化氛围,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

三、效果评价:通过对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与评价,可以得出以下效果:1. 节约用地资源:采用高效土地利用和施工工期缩短的措施,有效节约用地资源,减少对土地占用的需求。

2.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通过生态补偿和花园式景观布置等措施,保护施工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理工作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理工作
铁路行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环保管理办法,其中《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管理办法》是针对铁路建设项目的具体管理办法。
03
《环境影响评价法》
该法律要求铁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保护措施
铁路建设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其 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该铁路建设项目采取的具体环保措施 包括: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挡和噪 音隔离带;对运输车辆进行密封处理 ,以减少扬尘;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和 机械作业方式,以减少噪音和振动; 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合理利用土石方资源,避免浪费等
通过采取这些环保措施,该铁路建设 项目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周边生 态的影响,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措施 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和支 持。
监测水土流失情况
监理人员需对铁路建设过程中的 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土 壤流失量和流失强度等,以便及 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提供技术指导和建 议
监理人员需根据监测结果提供技 术指导和建议,帮助施工方采取 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工程 建设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审核水土保持方案
监理人员需对施工方提交的水土 保持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方案的 可行性和有效性。
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技术难度高
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土壤学、气象学、 环境工程等,技术难度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监理单位 可以引进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监理水平。
施工方不配合
有些施工方可能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够重视,不愿意投入过多 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监理单位可以加强 宣传教育,向施工方说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施工方的环保意识。

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与评估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与评估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与评估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破坏。

本文将介绍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与评估分析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首先,进行基础调研是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设计的首要任务。

此阶段的目标是收集有关区域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野外考察,以了解现实情况。

根据数据和调研结果,可以对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第二步,制定适宜的水土保持工程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设计出适应区域特点的工程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包括植被恢复与植被覆盖度提高、建设护坡、减小坡面径流速率、建立水土保持林带、修建沟渠和雨水花园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效果、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因素。

第三步,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方案的评估分析。

评估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工程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以指导后续的施工和维护工作。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工程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经济评估等。

在工程效益评估中,可以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土壤侵蚀指数计算、水质监测等手段评估工程方案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效果。

而在环境影响评估中,需要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社会经济评估可以评估工程方案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分析结果可以用于优化水土保持工程方案。

如果评估结果表明工程方案存在较大的缺陷或不可行性,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优化。

此外,还应考虑工程的长期维护和管理问题,为后续的工程运营提供保障。

最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水土保持工程方案的长期效果。

监测内容可以包括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状况、水质和坡面径流速率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评估工程方案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形成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论证、评审和监测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论证、评审和监测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论证、评审和监测一、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

其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综合说明,应简要说明:(1)主体工程及立项的概况;(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主要结论与建议;(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应包括:(1)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即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该标准为最低标准,执行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3.项目概况,应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

若有与其他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

4.建设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应包括:(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评价,(3)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4)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碴)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5)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6)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通过分析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水土保持变更设计开展滞后、水土保持措施施工不满足规范要求、水土保持监理工作不满足要求、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临时用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保障主体工程的安全运营和加快推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铁路建设;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能有效反映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和完成情况,不仅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自身科学管理环境的依据。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在验收中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治理的费用支出。

同时,为今后同类型项目建设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极大程度的减少因工程建设对沿线环境造成的破坏。

2017年9月,国务院取消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行政许可事项,转为生产建设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为此,现结合实际工作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的要求,以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为例,总结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对策,以加强探讨和交流。

1.存在问题1.1 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滞后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是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编制,由于主体设计深度不深,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项目改线加之施工过程中弃渣场选址变化等原因。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6〕65号文)和云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的通知》(云水保〔2016〕49号文),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

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于2016年12月通车运行,于2017年正式委托有关单位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工作开展滞后,对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工作的推进造成严重影响。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与审查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与审查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与审查水土保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环境保护。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项目的评估与审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水土保持项目评估水土保持项目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施工工程所涉及的土地和水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评估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需求和潜在风险。

评估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状况评估:评估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现状,包括农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土地的等级和易损性等因素。

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侵蚀评估:通过对土壤侵蚀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水土流失的程度和速度,确定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风险等级。

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或减少土地的损失。

3. 施工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评估:评估施工工程对水土资源的影响程度,如地形变化、水文特征变化等。

这有助于确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和调整施工计划,以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水土保持项目审查水土保持项目审查的目的是对施工设计方案中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全面的审查和验证,确保其科学合理和可行性。

审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审查:审查设计方案中提出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如植被覆盖、沟道设计、径流控制等,判断其能否满足工程施工环境的需求,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工程布局和施工计划审查:审查施工工程的布局和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序列、施工期限等。

通过对施工计划的审查,评估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施工工艺和方法审查:审查工程设计中涉及的具体施工工艺和方法,包括挖填方式、运输路径、施工设备等。

通过对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审查,评估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和环境风险。

三、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与审查的重要性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与审查是保障施工工程质量和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铁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铁路建设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计划、方案或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预测,并提出控制、减轻或消除环境影响的建议。

对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水土资源、土地利用、噪声和振动、空气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铁路建设往往需要开挖、填筑、爆破等改变原有地貌和植被的方式来完成。

这些工程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如山体滑坡、河岸侵蚀等生态问题的出现。

因此,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包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的预测和评估,并对其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水土资源影响铁路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混凝土制备、洗车、消防等等,这些工作都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污水和废气等,这些废物排放对土壤和水域造成破坏。

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包括对当地水土资源的使用情况、污染情况、储存情况等等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土地利用影响铁路建设需要占据一定范围的土地,在这些土地范围内的同胞们必须另找住所。

有时,土地分配不当或者工程施工失误会导致原住民的财产受到损失。

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对铁路建设所占据的土地范围和对原住民生财产的影响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原住民的权益。

噪声和振动影响铁路交通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和振动,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

这些噪音和振动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和休息。

因此,在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对噪声和振动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合理化改善措施。

空气污染影响铁路交通的燃料会产生一定的废气,铁路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和粉尘等。

水保方案评审要点

水保方案评审要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以水利部颁发的《开发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为依据,针对近几年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如下技术审查要点.1.前言(1) 属增加章节,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2) 阐述本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按即将颁发的标准分为Ⅰ、Ⅱ、Ⅲ级)。

2.方案编制总则(1)编制依据应分层次①法律法规—-增加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无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可不列。

②部委规章-—增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即将颁发)。

③规范性文件-—增加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

④规范标准——增加水土保持制图标准、监测规范、投资概算.⑤技术文件——大纲及评审意见、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地方水土保持规划。

⑥技术资料——项目可研报告、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等资料。

(2) 水土保持相关规定均应执行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的规定执行,纳入了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

但水利水电工程的淹没范围不能简单地用面积计费。

(3)方案编制深度①总体深度要求按可行性研究深度把关。

因行业间有差异,工作深度不同,审查时应区别对待.②补报方案深度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土体工程设计已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方案可达到初设深度,审查时可适当增加深度要求,但方案审查不能代替设计审查。

③同一项目的不同部分设计深度不同如项目涉及移民安置(迁建)区和专项设施(公路等)改(迁)建的,如可研阶段尚未具体落实,方案中提山水土保持要求,明确由地方政府在移民等相应规划中落实方案、检查、验收(建议另行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如果落实,深度应加深,一并纳入水土保持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一)生态环境保护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1、土方调配质量移挖作填,为节约用地,集中取土尽量利用低产田或荒地。

取土场尽量结合地方规划,或复垦或作为鱼塘等,取土场地做好排水设计,避免形成地面径流,造成水土流失。

2、路基施工做到随挖随填随夯实,不留松土面。

3、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染生活水源。

4、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5、对于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或其它方法处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6、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7、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准排放。

8、在农田区施工时,对既有的排灌系统加以保护,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管等,保证排灌系统的完整性。

9、施工期间的临时占地,在工程竣工后,及时复耕或恢复原有植被。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在施工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2、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3、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4、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5、在封锁区间清筛道床,更换Ⅰ级道碴施工时,弃碴作业时喷水降尘。

6、在有粉尘的作业环境中作业时,除洒水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保防护用品。

7、在进行硫磺锚固作业时,采用清洁燃料熬制锚固料。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1、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运到指定地点。

2、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此外工地厕所应派专人进行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

3、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对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进行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在设计前应对工程区域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地质地貌等因素。

2. 地形改造:为保证铁路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工程区域的地形进行改造。

通过减少度人工平整度、调整流量分布、适当添加植被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减轻地形改造带来的影响。

3. 土壤保护: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保护。

通过减少压实度、控制水分、使用地味生物和覆盖物等手段,最大程度地保护土壤。

4. 水保护: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水源,减少对水源造成污染。

通过禁止浚取、工程截面的水保护、排水口的调整、河道保护等措施来达到水保护的目的。

5. 植被保护:铁路建设过程中,可通过种植高效率的植被,以达到抗风蚀、保土护水等效果。

在植被保护中还需注意植被种类的选择和种植密度,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植被的生长。

6. 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工序采取不同的施工管理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现场管理程序,实行工序分层、明确安全责任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实现安全施工和保证水土保持效果。

总之,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应不断完善,根据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使其真正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社会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一、引言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作,对于保护土地、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则是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进行探讨。

二、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制定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该方案通常包括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计划。

而对于该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可以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最大化。

三、效益评估方法1.环境效益评估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在效益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评估方案对于土地保护、水质改善等方面的贡献。

同时,还可以借助环境风险评估工具,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经济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是对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投资回报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成本进行对比,包括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费用。

然后,通过评估方案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土地保值增值、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来评估方案的经济效益。

四、经济分析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方案的投资回报率。

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施工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而效益则可以从土地保护、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该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方案经济效益进行风险评估的手段。

通过考察关键因素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敏感性分析可以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考虑不同因素的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

铁路环水保实施方案

铁路环水保实施方案

铁路环水保实施方案铁路环水保是指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资源,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实现铁路与水资源的和谐共生。

铁路环水保实施方案是为了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本方案旨在提高铁路建设和运营的环境保护水平,促进铁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

一、水资源保护。

1. 精细规划,在铁路建设前,进行水资源调查和评估,科学规划铁路线路,避免对水资源的破坏。

2. 生态修复,对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水域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然状态。

3. 水资源节约,在铁路运营过程中,采用节约用水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二、水污染防治。

1. 污水处理,建立铁路沿线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2. 废水回用,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废水监测,建立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三、水生态保护。

1. 河流保护,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河流保护法规,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2. 湿地保护,对铁路沿线的湿地进行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3. 水生态修复,对受到破坏的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应急处置。

1. 应急预案,制定铁路水环境应急预案,对水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水污染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物资储备,建立水污染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的物资供应。

五、宣传教育。

1. 环保宣传,开展铁路环水保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

2. 环境教育,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3.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铁路环水保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氛围。

六、监督检查。

1. 部门监管,加强对铁路环水保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2. 环保考核,建立环保考核制度,对环保工作开展定期考核,激励先进单位,督促落后单位改进。

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铁路建设项目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动和发展。

然而,铁路建设项目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其影响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综合方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铁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现代铁路建设项目在城市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其高速度、大吞吐量、低能耗等特点,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铁路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往往使得其施工过程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铁路建设过程中,科学评价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一、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的潜在影响1. 水资源减少: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沙石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资源减少的风险。

2. 地下水质量受到污染威胁:铁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可能对地下水质量构成威胁。

二、铁路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方法1. 现场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了解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2. 数值模拟:基于地下水流动和污染传输理论,建立数值模型,模拟铁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

3. 环境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监测点对地下水位、水质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和防止可能的环境问题。

三、铁路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结果经过综合评价,铁路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1)地下水位下降;2)地下水质量受到轻度污染的潜在威胁。

然而,在实施防控措施的情况下,这些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和减轻。

四、铁路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的防控措施1. 合理开采和利用水资源:在施工过程中,优化资源利用,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强度,避免造成水资源减少。

2. 废水处理措施:建设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有效的处理,不对地下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5.1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及方案工程开工前、施工中、及完工后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自治区政府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本标段铁路穿越大量农田、耕地,当地政府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视,因此提高全体参建员工的环保、水保意识,建设绿色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积极维护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是所有施工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采用清洁工艺,坚持清洁生产,不断提高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消耗,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废气、废水、各种废弃物达标排放,严把噪声标准,控制施工噪声污染。

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水资源环境、保护耕地、绿地,建成环保型施工工地是我们施工环保、水保的目标。

15.1.1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任何工程,任何工地,作好环境保护工作,都是施工企业应尽的义务。

我单位将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环境保护体系,经理部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施工队设兼职环保人员,按照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业主的规定和要求,编制与审定环保、水保的方案和措施、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狠抓本段施工的环保工作。

本着“三同时”的原则:确保铁路建设项目的防治环境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施工过程中环保、水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及环保、水保工程验收手续的办理与工程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同时,各项目部、施工队与施工生产场点设环保检查员配合环保、水保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检查督促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形成由上至下,逐级控制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保持当地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体系详见“图17-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15.1.2 环境保护措施15.1.2.1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铁道部、自治区政府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简介随着铁路工程的发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体系。

水土保持是指在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保护水体和土壤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铁路工程环境保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保证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评价:在铁路建设前,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法律法规遵循: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3. 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监测铁路工程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环境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明确责任和操作流程,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5. 废弃物处理:严格管理和处理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土保持保证措施铁路工程水土保持的保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保护: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对水源造成污染,建立合理的水源保护区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河流及湖泊保护: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系统,避免对它们的破坏和污染。

3. 土壤保护:采取科学的土壤保护措施,避免土壤侵蚀和退化,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4. 施工和运营管理:通过合理的施工和运营管理,确保土壤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总结铁路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是确保铁路建设和运营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建立完善的保证体系和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可以实现铁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改建铁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讨——以包兰铁路惠农至银川段改建二线工程为例

改建铁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讨——以包兰铁路惠农至银川段改建二线工程为例
p e h i k fs i a d wae o s a e a ay e e e n d b s n p e it n rs l ,t e c n r lm ̄ sl s a e p t fr ad f r i ,t e l s o ol n tr ls r n lz d h r ,a a e o rd c i e u t h o t a l e r u w r o n d o s o r o
Kew r s ol n ae o srain a tuL n h uR i a ;rcn tut n p oet y o d :sia d w trc nev t ;B oo - a z o al y eo s c o rj o w r i c 铁路作为中国运输系统 的骨干基础设施 , 不断扩大基 将 础设施规模 … 。根据《 I 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 规划既有线增建 ,
3 1 2 水 土 流 失 成 因 分 析 ..
()地 形 地 貌 因 素 : 兰 山 前 洪 积 平 原 与 银 川 黄 河 冲 积 1 贺 平原地 形平坦 、 阔 , 系发育 , 浅 的季节性 冲沟较发育 , 开 水 宽 具 备 了有 利 于 剥蚀 、 冲蚀 等侵 蚀 发 生 发 展 的 地 形 地 貌 和侵 蚀 主 应 力 条 件 ; 表 灌 溉渠 网纵 横 交 错 , 部 为风 积 沙 覆 盖 , 地 局 松 散 的 地 表 物 质 、 表覆 盖 物 稀 疏 构 成 了水 土 流 失 产 生 的基 础 地 条件[ 引。 ( ) 候 因素 : 2气 降水 量 集 中 分 布 在 7月 一 9月 , 水 强 度 降 大 , 时短 , 易 产 生 面 蚀 ; 季 与 夏 初 大 风 天 气 较 多 , 时 历 容 春 此
及 改 善项 目区生 态 环 境 至 关重 要 _ 。本 文 以 “ 兰铁 路 惠农 5 J 包

铁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

铁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

铁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对水土保持的严峻考验。

铁路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和破坏,给水土保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关于铁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一、铁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1. 土地资源破坏铁路工程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包括平整场地、开挖填方、建设铁路线路等。

这些活动都会破坏原有的土地资源,加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地区,土地资源破坏更为严重,给水土保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地质灾害风险铁路工程建设往往需要穿越山地、丘陵等地区,这些区域往往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铁路工程建设如果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给工程建设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3. 施工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由于施工需要,往往会大量开挖土方、破坏植被覆盖,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土地裸露,降低土壤保持力,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解决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问题的对策1. 合理规划用地,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在铁路工程建设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条件,合理规划用地,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降低工程施工对水土保持影响的程度。

2. 强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

如在土方开挖、爆破作业等环节,要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作业,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比如在山地、丘陵地区应加强边坡治理,加固山体,减少地质灾害隐患,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

4.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在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篇一」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xx),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

铁路选线选址直接影响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轻重;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线路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在水土保持方面最优的线路方案。

目前常用的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分析指标多数为定性指标,未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采用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评价指标或内容。

本文对相关定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基本要求方案比选中所涉及的各比选方案应该均能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在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主体最新设计资料,从工程永久和临时征占地数量与类型、土石方开挖总量、损坏植被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各方案的水土保持要素;要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永久征地和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数量,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明确的推荐方案。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差异程度,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1)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推荐方案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一致时,可以给出“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2)当主体设计几个比选方案之间没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差异,如水土保持评价各量化比较指标相差在110%以内,各有少量的优劣,且每个方案都不存在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时,但考虑到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能还涉及城市规划、经济据点选择等其他多种比较因素,可以给出“各比选方案无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3)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明显优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建议和意见:①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对主体设计选线选址不产生其他制约时,主体设计应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重新论证其推荐方案,可给出“建议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重新论证和选定推荐方案”的意见。

水土保持方案水平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水平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水平评价引言水土保持是指在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平进行评价,旨在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评价指标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平时,可以根据一系列的指标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1.水土流失控制效果:通过测量土地上的水土流失情况,来评价方案实施后的控制效果。

可以使用定量的指标,如土地侵蚀强度指数(ERI)或沟道侵蚀速率等来衡量。

2.水环境质量: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水质指数等来评价方案对水环境的影响。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水中悬浮物、氨氮、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

3.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方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程度。

可以使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来衡量。

4.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方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以考虑方案实施后的农田产量、农民收入增长、生态旅游收入等指标。

评价方法在进行水土保持方案水平评价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记录地表覆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植被覆盖率等信息,以获取方案实施后的现场情况。

可以结合遥感技术进行辅助分析。

2.水质监测: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水质指数等来评估方案对水环境的影响。

可以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

3.生物调查:通过野外勘测和生物样品采集,评估方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可以使用GPS定位采集物种信息和样本,并进行物种鉴定。

4.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以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平。

评价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后,可以得出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平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方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水土流失控制效果不佳:若方案实施后,仍然存在较大的土地侵蚀强度或沟道侵蚀速率,可能是由于控制措施不当或实施不彻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

铁路选线选址直接影响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轻重;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线路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在水土保持方面最优的线路方案。

目前常用的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分析指标多数为定性指标,未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采用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评价指标或内容。

本文对相关定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基本要求
方案比选中所涉及的各比选方案应该均能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在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主体最新设计资料,从工程永久和临时征占地数量与类型、土石方开挖总量、损坏植被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各方案的水土保持要素;要
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永久征地和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数量,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明确的推荐方案。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差异程度,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
1)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推荐方案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一致时,可以给出“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2)当主体设计几个比选方案之间没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差异,如水土保持评价各量化比较指标相差在110%以内,各有少量的优劣,且每个方案都不存在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时,但考虑到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能还涉及城市规划、经济据点选择等其他多种比较因素,可以给出“各比选方案无明显的水土保持制约,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3)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明显优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可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建议和意见:
①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对主体设计选线选址不产生其他制约时,主体设计应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重新论证其推荐方案,可给出“建
议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重新论证和选定推荐方案”的意见。

②当采用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推荐方案,在其他方面对主体工程存在无法避免的制约时,经各方面综合协调,很难采用水土保持推荐方案时,给出”鉴于工程建设其他方面存在无法避免的制约性因素限制,在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提高防护标准、加强治理和补偿措施的前提下,基本同意主体工程的推荐方案”的意见。

2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主要内容与指标
2.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内容
主体工程及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主体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比较;
第二,各方案中征占地、土石方开挖、损坏植被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等工程数量层面的比较; 第三,各方案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及可恢复程度等水土流失与恢复层面的比较。

其中,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要依据“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关于水土保持限制和约束性规定,从上述三个层次
逐条进行分析评价,明确主体工程选线选址是否满足要求。

对存在制约性因素又无法避让的,应提出相应措施,比如:提高防治标准或防治目标值、优化施工工艺、减少扰动面积或植被破坏面积。

对于征占地、土石方开挖、损坏植被和破坏水保设施数量比较,以及各方案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功能影响及可恢复程度的比较分析,可根据其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2. 2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指标
水土保持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评价指标要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评价密切相关;二是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能尽量定量化,以便于对比分析;三是应根据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内容组成来确定评价指标。

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可从“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及“有关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规定”三个层面来明确各个方案是否存在制约性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要求。

各方案征占地、土石方开挖、损坏植被和破坏水保设施等内容,可以采用工程永久征地、临时占地、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植被数量、破坏水保设施面积、挖方数量、填方数量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可恢
复程度比较,可以用表征防护或复难度大的弃渣数量及扰动地表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扰动地表程度可以通过单位占地面积土石方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单位占地面积土石方数量大意味着扰动地表程度也大。

表征水土保持功能的因子主要包括土壤、植被及生物生产力,因此水土保持功能影响比较,可以依据各方案中征占植被及农用用地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3案例分析
3.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本次案例采用某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进行分析。

该工程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和广东省西南部地区,线路自湘桂铁路某站引出,向东南方向途经广西的贵港、玉林,广东省的河唇、廉江、遂溪等城市,终至雷州半岛某市,线路全长318. 26 km,其中广西境内线路长约231. 3 km,广东省境内线路长约86.
96 km,共设23个车站。

改造工程主要内容是对全线进行电气化,并对局部区段(长约97. 7 km)进行提速改造。

工程处于珠江流域,地形总趋势为北高南低,沿线海拔在40-150 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2 0C,年平均降雨量800 mm ;沿线地带性土壤以赤红壤为主;现状植被以杉、松、楠居多;沿线区
域土地利用以林地和农业用地为主;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

3. 2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
3. 2. 1方案说明
可行性研究阶段,主体设计提出了160 km / h改造方案,要求提速改造后该区段的旅行时间能缩短到50 min之内。

主体设计在提速改造区段研究了局部提速改造和全线提速改造两个方案。

局部提速改造方案是根据沿线地下地貌、曲线分布、桥隧分布等情况,在保留四个限速段的基础上对比较范围内其他区段进行提速改造,改造总长度为69. 2 km,占比较范围内线路总长度的%。

全线提速改造方案是对比较范围内不符合提速行车运营要求的所有线路进行提速改造,改造总长度93. 3 km,占比较范围内线路总长度的%。

4结论与建议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体现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首先要从选线选址着手,做好主体设计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

影响铁路选线选址的因素是多样的,在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中应采用各方案制约性因素、占地面积与类型、扰动地表程度、损坏植被数量、土石方数量、新增水土流失量、可能造成危害程度、可恢复程度及对水土保持功能影响程
度等评价指标进行定量、有效的评价。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给出合理的推荐方案,必要时可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重新论证主体推荐方案或有条件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建议。

上述分析评价中未考虑各个评价指标在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建议必要时研究各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特性的影响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实际数量,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进行综合评判,其结果应更能反应实际情况。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