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行程问题的分类解析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分类讨论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分类讨论行程问题是小升初考试和小学四大杯赛四大题型之一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具体题型变化多样,形成10多种题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解题方法;现根据四大杯赛的真题研究和主流教材将小题型总结如下,希望各位看过之后给予更加明确的分类;一、一般相遇追及问题;包括一人或者二人时同时、异时、地同地、异地、向同向、相向的时间和距离等条件混合出现的行程问题;在杯赛中大量出现,约占80%左右;建议熟练应用标准解法,即s=v×t结合标准画图基本功解答;由于只用到相遇追及的基本公式即可解决,并且要就题论题,所以无法展开,但这是考试中最常碰到的,希望高手做更为细致的分类;二、复杂相遇追及问题;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比一般相遇追及问题多了一个运动对象,即一般我们能碰到的是三人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思路完全一样,只是相对复杂点,关键是标准画图的能力能否清楚表明三者的运动状态;2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即两个人在一段路程中同时同地或者同时异地反复相遇和追及,俗称反复折腾型问题;分为标准型如已知两地距离和两者速度,求n次相遇或者追及点距特定地点的距离或者在规定时间内的相遇或追及次数和纯周期问题少见,如已知两者速度,求一个周期后,即两者都回到初始点时相遇、追及的次数;标准型解法固定,不能从路程入手,将会很繁,最好一开始就用求单位相遇、追及时间的方法,再求距离和次数就容易得多;如果用折线示意图只能大概有个感性认识,无法具体得出答案,除非是非考试时间仔细画标准尺寸图;一般用到的时间公式是只列举甲、乙从两端同时出发的情况,从同一端出发的情况少见,所以不赘述:单程相遇时间:t单程相遇=s/v甲+v乙单程追及时间:t单程追及=s/v甲-v乙第n次相遇时间:Tn= t单程相遇×2n-1第m次追及时间:Tm= t单程追及×2m-1限定时间内的相遇次数:N相遇次数= Tn+ t单程相遇/2 t单程相遇限定时间内的追及次数:M追及次数= Tm+ t单程追及/2 t单程追及注:是取整符号之后再选取甲或者乙来研究有关路程的关系,其中涉及到周期问题需要注意,不要把运动方向搞错了;简单例题: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问1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追及相遇2相遇时距离中点多少千米350小时内,甲乙两车共迎面相遇多少次三、火车问题;特点无非是涉及到车长,相对容易;小题型分为:1火车vs点静止的,如电线杆和运动的,如人s火车=v火车±v人×t经过2火车vs线段静止的,如桥和运动的,如火车s火车+s桥=v火车×t经过和s火车1+s 火车2=v火车1±v火车2×t经过合并1和2来理解即s和=v相对×t经过把电线杆、人的水平长度想象为0即可;火车问题足见基本公式的应用广度,只要略记公式,火车问题一般不是问题;3坐在火车里;本身所在火车的车长就形同虚设了,注意的是相对速度的计算;电线杆、桥、隧道的速度为0弱智结论;四、流水行船问题;理解了相对速度,流水行船问题也就不难了;理解记住1个公式顺水船速=静水船速+水流速度就可以顺势理解和推导出其他公式逆水船速=静水船速-水流速度,静水船速=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水流速度=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对于流水问题也就够了;技巧性结论如下:1相遇追及;水流速度对于相遇追及的时间没有影响,即对无论是同向还是相向的两船的速度差不构成“威胁”,大胆使用为善;2流水落物;漂流物速度=水流速度,t1= t2t1:从落物到发现的时间段,t2:从发现到拾到的时间段与船速、水速、顺行逆行无关;此结论所带来的时间等式常常非常容易的解决流水落物问题,其本身也非常容易记忆;例题:一条河上有甲、乙两个码头,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50千米处;一艘客船和一艘货船分别从甲、乙两码头同时出发向上游行驶,两船的静水速度相同;客船出发时有一物品从船上落入水中,10分钟后此物品距客船5千米;客船在行驶20千米后掉头追赶此物品,追上时恰好和货船相遇;求水流速度;五、间隔发车问题;空间理解稍显困难,证明过程对快速解题没有帮助;一旦掌握了3个基本公式,一般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1在班车里;即柳卡问题;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如果不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例题:A、B是公共汽车的两个车站,从A站到B站是上坡路;每天上午8点到11点从A、B两站每隔30分同时相向发出一辆公共汽车;已知从A站到B站单程需要105分钟,从B站到A站单程需要80分钟;问8:30、9:00从A站发车的司机分别能看到几辆从B 站开来的汽车2在班车外;联立3个基本公式好使;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1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2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31、2合并理解,即汽车间距=相对速度×时间间隔分为2个小题型: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例题:小峰在骑自行车去小宝家聚会的路上注意到,每隔9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方超越小峰;小峰骑车到半路车坏了,于是只好坐出租车去小宝家;这时小峰又发现出租车也是每隔9分钟超越一辆公交车,已知出租车的速度是小峰骑车速度的5倍,如果这3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都保持匀速,那么公交车站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车六、平均速度问题;相对容易的题型;大公式要牢牢记住: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用s=v×t写出相应的比要比直接写比例式好理解并且规范,形成行程问题的统一解决方案;七、环形问题;是一类有挑战性和难度的题型,分为“同一路径”、“不同路径”、“真实相遇”、“能否看到”等小题型;其中涉及到周期问题、几何位置问题审题不仔细容易漏掉多种位置可能、不等式问题针对“能否看到”问题,即问甲能否在线段的拐角处看到乙;仍旧属于就题论题范畴,不展开了;八、钟表问题;是环形问题的特定引申;基本关系式:v分针= 12v时针1总结记忆:时针每分钟走1/12格,°;分针每分钟走1格,6°;时针和分针“半”天共重合11次,成直线共11次,成直角共22次都在什么位置需要自己拿表画图总结;2基本解题思路:路程差思路;即格或角分针=格或角时针+格或角差格:x=x/12+开始时落后时针的格+终止时超过时针的格角:6x=x/2+开始时落后时针的角度+终止时超过时针的角度可以解决大部分时针问题的题型,包括重合、成直角、成直线、成任意角度、在哪两个格中间,和哪一个时刻形成多少角度;例题:在9点23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从这一时刻开始,经过多少分钟,时针和分针第一次垂直3坏钟问题;所用到的解决方法已经不是行程问题了,变成比例问题了,有相应的比例公式;这里不做讨论了,我也讨论不好,都是考公务员的题型,有难度;九、自动扶梯问题;仍然用基本关系式s扶梯级数=v人速度±v扶梯速度×t上或下解决最漂亮;这里的路程单位全部是“级”,唯一要注意的是t上或下要表示成实际走的级数/人的速度;可以PK掉绝大部分自动扶梯问题;例题: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孩子在行驶的扶梯上上下走动,女孩由下向上走,男孩由上向下走,结果女孩走了40级到达楼上,男孩走了80级到达楼下;如果男孩单位时间内走的扶梯级数是女孩的2倍,则当该扶梯静止时,可看到的扶梯梯级有多少级十、十字路口问题;即在不同方向上的行程问题;没有特殊的解题技巧,只要老老实实把图画对,再通过几何分析就可以解决;十一、校车问题;就是这样一类题:队伍多,校车少,校车来回接送,队伍不断步行和坐车,最终同时到达目的地即到达目的地的最短时间,不要求证明分4种小题型: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2、班车走的总路程;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来接它的时间;最后会得到几个路程段的比值,再根据所求代数即可;此类问题可以得到几个公式,但实话说公式无法记忆,因为相对复杂,只能临考时抱佛脚还管点儿用;孩子有兴趣推导一下倒可以,不要死记硬背;简单例题: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15千米外的公园游玩,甲、乙两班的步行速度都是每小时4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两班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公园,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十二、保证往返类;简单例题:A、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其中一个人最远可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两人返回出发点这类问题其实属于智能应用题类;建议推导后记忆结论,以便考试快速作答;每人可以带够t天的食物,最远可以走的时间T1返回类;保证一个人走的最远,所有人都要活着回来1、两人:如果中途不放食物:T=2/3t;如果中途放食物:T=3/4t;2、多人:没搞明白,建议高手补充;2穿沙漠类保证一个人穿过沙漠不回来了,其他人都要活着回来共有n人包括穿沙漠者即多人助1人穿沙漠类;1、中途不放食物:T≤2n/n+1×t;T是穿沙漠需要的天数;2、中途放食物:T=1+1/3+1/5+1/7+…+1/2n-1×t还有几类不甚常见的杂题,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此不赘述;希望大家完善以上的题型分类,因为奥数好玩;概念行程问题是反映物体匀速运动的应用题;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涉及两个物体运动的,又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但归纳起来,不管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还是"多个物体的运动",不管是"相向运动"、"同向运动",还是"相背运动",他们的特点是一样的,具体地说,就是它们反映出来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纳为:速度×时间=路程;折叠编辑本段详述要正确的解答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不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交错而过、追及;两个物体运动时,运动的方向与运动的速度有着很大关系,当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时,此时的运动速度都是"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和"简称速度和,当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时,此时两个物体的追击的速度就变为了"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差"简称速度差;当物体运动有外作用力时,速度也会发生变化;如人在赛跑时顺风跑和逆风跑;船在河中顺水而下和逆水而上;此时人在顺风跑是运动的速度就应该等于人本身运动的速度加上风的速度,人在逆风跑时运动的速度就应该等于人本身的速度减去风的速度;我们再比较一下人顺风的速度和逆风的速度会发现,顺风速度与逆风速度之间相差着两个风的速度;同样比较"顺水而下"与"逆流而上",两个速度之间也相差着两个"水流的速度";折叠编辑本段公式折叠流水问题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问题;流水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指顺流航行时和逆流航行时船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请注意单位名称统一;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由公式1可以得到:水速=顺水速度-船速,由公式2可以得到:水速=船速-逆水速度;船速=逆水速度+水速;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根据公式1和公式2,相加和相减就可以得到: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时间速度=时间折叠火车过桥桥长+车长÷速度=时间桥长+车长÷时间=速度速度时间=桥长+车长折叠编辑本段例题折叠流水行船问题例: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28 千米,到乙地后,又逆水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2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28-4×2=20 千米20×2=40千米40÷4×2=5小时28×5=140 千米;综合式:28-4×2×2÷4×2×28折叠环形上的相遇问题例:甲、乙二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在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跑4米,乙的速度是每秒跑米,甲跑__________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分析:甲乙速度不变,由于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甲、乙速度比为5:6,甲、乙所行路程比也为5:6;甲乙路程相差一份,这一份代表一圈;由此可得,甲走5份,就走了5圈;折叠电梯问题例: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孩子在行驶的扶梯上上下走动,女孩由下往上走,男孩由上往下走,结果女孩走了40级到达楼上,男孩走了80级到达楼下;如果男孩单位时间内走的扶梯级数是女孩的2倍,则当该扶梯静止时,可看到的扶梯梯级有多少级分析:因为男孩的速度是女孩的2倍,所以男孩走80级到达楼下与女孩走40级到达楼上所用时间相同,在这段时间中,自动扶梯向上运行了80-40÷2=20级所以扶梯可见部分有80-20=60级;折叠发车问题例:小敏走在街上,注意到:每隔6分钟有一辆30路公交车从身后超过她,每隔2分钟,马路对面30路公交车迎面驶来,假设小敏步行速度一定,30路车总站发生间隔时间一定,问30路公交车每隔多久发一班车分析:解:设30路公交车速度为X,小敏行速为Y,30路公交车每隔Z分钟发一班车,则追距=XZ,由已知得下方程组:XZ/X-Y=6XZ/X+Y=2解上方程组,得Y=X/2XZ=6X-Y=6X-X/2=3XZ=3答:30路车每隔3分钟发一班车;折叠接送问题例:某工厂每天早晨都派小汽车接专家上班.有一天,专家为了早些到厂,比平时提前一小时出发,步行去工厂,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调头继续前进,进入工厂大门时,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分钟,问专家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汽车设人和汽车都作匀速运动,他上车及调头时间不记分析:设专家从家中出发后走到M处如图1与小汽车相遇;由于正常接送必须从B→A→B,而题中接送是从B→M→B恰好提前10分钟;则小汽车从M→A→M刚好需10分钟;于是小汽车从M→A只需5分钟;这说明专家到M处遇到小汽车时再过5分钟,就是以前正常接送时在家的出发时间,故专家的行走时间再加上5分钟恰为比平时提前的1小时,从而专家行走了:60一5=55分钟;折叠追及问题例:甲、乙同时起跑,绕300米的环行跑道跑,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4米,第二次追上乙时,甲跑了几圈分析:甲第一次追上乙后,追及距离是环形跑道的周长300米;第一次追上后,两人又可以看作是同时同地起跑,因此第二次追及的问题,就转化为类似于求解第一次追及的问题;甲第一次追上乙的时间是:300÷2=150秒甲第一次追上乙跑了:6×150=900米这表明甲是在出发点上追上乙的,因此,第二次追上问题可以简化为把第一次追上时所跑的距离乘二即可,得甲第二次追上乙共跑了:900+900=1800米那么甲跑了1800÷300=6圈折叠相遇问题例: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离B点100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米分析:1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说明第一次相遇时乙行400米.2甲、乙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从第一次相遇后时到第二次相遇他们共行2个全程;在这2个全程中甲行400+100=500米;说明甲在每个全程中行500/2=250米;3因此在第一次相遇时一个全程250+400=650米答:两地相距650米;折叠过桥问题例: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钟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10秒钟,已知火车的长为90米,求列车的速度;分析:火车越过人时,车比人多行驶的路程是车长90米,追及时间是10秒,所以速度差是90÷10=9米/秒,因此车速是2+9=11米/秒;。
【小升初专题讲义】第十七讲行程问题专题精讲(解析版)
【小升初专题讲义】第十七讲行程问题专题精讲(解析版)一、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速度=路程÷时间3.时间=路程÷速度二、问题类型1.相遇问题:①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②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③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追及问题:①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②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③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3.流水行船问题:①顺水速度=船速+水速②逆水速度=船速-水速③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④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4.列车过桥问题:(1) 火车过桥(隧道):火车过桥(隧道)时间=(桥长+车长)÷火车速度(2) 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时间=车长÷火车速度(3) 火车过人:①火车经过迎面行走的人:迎面错过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②火车经过同向行走的人:追及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4) 火车过火车:①错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②超出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考点1 一般行程问题【例1】小王骑公共自行车从家去上班,每分钟行350米,用了20分钟,下午下班沿原路回家,每分钟比去时多骑50米,多少分钟到家?【精析】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家到单位的距离,再求出下班的速度,最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
【答案】350×20=7000(米)350+50=400 (米/分)7000÷400=17.5(分钟)答:17.5分钟到家。
【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知识点: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冋题。
考点2 相遇问题【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 、B 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 城到B 城需6小时,乙车从B 城到A 城需12小时。
小升初数学拔高之行程问题常用思想之图解法、综合分析
知识大总结
1. 多次相遇中的倍比关系 ⑴ 速度不变,路程和扩倍,路程扩倍. ⑵ 技巧,找准路程和,只画一个人的行程.
2. 流水行船、火车过桥 ⑴ 主要:基本公式 ⑵ 火车,速度叠加,两人行程变一人行程。
3. 关于柳卡图 ⑴ 解决,迎面相遇、背后相遇、相遇次数. ⑵ 前提,各自的单程时间
4
【今日讲题】 例2,例4,例6
5
过人,路程=车长 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过火车,路程=车长+车长 关于速度:同向为减,异向为加.
3
【例5】(★★★☆)
李云靠窗坐在一列时速60千米的火车里,看到一辆有30节车厢 的货车迎面驶来,当货车车头经过窗口时,他开始计时,直到 最后一节车厢驶过窗口时,所计的时间是18秒.已知货车车厢长 15.8米,车厢间距1.2米,货车车头长10米,问货车行驶的速度 是多少?
规律: 每次相遇, 路程和都是2个全程,每次各自的路 程都相等。
多次相遇 【例1】(★★)
小王、小李二人往返于甲、乙两地,小王从甲地、小李从乙地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第一次在距甲地3千米处相遇,第 二次在距甲地6千米处相遇(追上不算作相遇),则甲、乙两地 的距离为_____千米.
1
【巩固】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
【讲题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程问题的分类解析
行程问题是小升初升学考试中的一项重要专题,如何掌握这一块知识,决胜2012小升初?行程问题从运动形式上分可以分为五大类:五大题型、四大方法相互交织,就构成了整个小学行程问题的知识架构。
这其中的交织与综合不仅仅是题型与方法之间的交织,也有题型之间的重叠,比如环形问题就可以有环形路线上的流水行船,而火车问题也可以有多辆火车之间的错车问题……至于解题方法的重叠那更是比比皆是,一道稍有分量的行程问题就需要运用至少两种解题方法……诸如此类的综合,既是行程问题变化多端的原因,也是行程问题难学的原因。
想要将上述题型与方法融会贯通、运用自如,首先得分门别类的把各类问题学好,并穿插以各类解题方法的训练,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综合。
下面我们就以五大题型为主线,以典型例题的形式对行程问题的整个知识架构做一个系统性梳理,并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解题方法的总结,让大家对小学阶段行程问题的题型与方法有一个总体把握。
每道例题的关键思路都已给出,大家顺着这些思路可以自行求得答案。
每道例题的标准答案都附在手册的最后,大家可以对照参考。
1. 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上述两个公式大家都很熟悉,对于相遇、追及问题的理解,就是从它们开始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速度和、路程和与相遇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把速度差、路程差与追及问题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理解过于表面化,真正体现这两个公式本质的字眼儿是"和"与"差":只要涉及到速度和、路程和的问题就应该用第一个公式,即使题目的背景是追及;而只要涉及到速度差、路程差的问题就应该用第二个公式,即使题目的背景是相遇。
例题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某重点中学2007年小升初考题)「思路解析」本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典型的相遇问题,其实里面暗藏了路程差的关系。
那路程差的关系究竟藏在哪个条件中呢?就在条件"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这句话中。
小升初行程问题分类讲义(精)
小升初行程问题分类讲义(精)行程问题一、追及相遇1、和差行程例、两条公路成十字交叉,甲从十字路口南1800米处向北直行,乙从十字路口处向东直行。
甲、乙同时出发12分钟后,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相等;出发后75分钟,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再次相等。
此时他们距十字路口多少米?练习、A、B两地相距960米。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
若相向而行,6分钟相遇;若同向行走,80分钟甲可以追上乙。
甲从A地走到B地要用多少分钟?2、中点问题例、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练习、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B两地中心处8千米。
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倍,求A,B两地的距离。
3、多次相遇问题例1、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
第一次在离东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
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
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30千米处相遇。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练习、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第一次相遇时离A站有90千米。
然后各按原速继续行驶,分别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沿原路返回。
第二次相遇时在离A地的距离占A、B两站间全程的65%。
A、B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2、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钟走52米,小强每分钟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
若小红提前4分钟出发,但速度不变,小强每分钟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
小红和小强的家相距多远?练习、A,B两地之间公路长96千米,甲骑自行车自A往B行驶,乙骑摩托车自B 往A行驶。
他们同时出发,经80分钟后两人相遇。
乙到A地后马上折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0分钟追上甲。
乙到B地后马上折回。
问:再过多长时间甲与乙又一次相遇?4、多人相遇问题例1、小轿车、面包车和大客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48千米/时和42千米/时,小轿车和大客车从甲地、面包车从乙地同时相向出发,面包车遇到小轿车后30分钟又遇到大客车。
小升初数学讲义第3讲行程问题
第三讲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现在是下午3点整,再过分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解析】:解这个问题的难处在于时针转过多大的角度,这就要弄清楚时针与分针转动速度的关系.每一小时,分针转动360°,而时针转动30°,即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依据这一关系列出方程,可以求解。
设从3点开始,经过x分钟,时针和分针第一次重合。
此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30×3=90°。
则:6x﹣0.5x=905.5x=90x=161、广场上的大钟现在是6时整,再过分,时针与分针首次重合。
【解析】:在6时整时,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它们之间的格子数是30个,时针每分钟走5÷60=121个格子,分针每分钟走1个格子,分针每分钟就比时针多走1﹣121=1211个格子,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差可求出经过的时间。
5÷60=12130÷(1﹣121)=30÷1211=32118(分)2、甲、乙两时钟都不准确,甲钟每走24小时,恰好快1分钟;乙钟每走24小时,恰好慢1分钟.假定今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将甲、乙两钟都调好,指在准确的时间上,任其不停地走下去,问下一次这两只钟都同样指在三点时,要隔 天。
小升初数学讲义之——行程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行程问题是小学、初中的重难点,行程问题关系复杂,而多数小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体会相遇、追及问题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列方程、比例等方法解行程问题,训练假设法、守恒等数学思维。
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
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
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分别从A、B两城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9 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 5千米,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3 0千米,求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二人在同一条公路上,他们相距100米,二人同时出发,朝各自的方向前进,甲的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乙的速度为每分钟80米,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距200米?3.ABCD是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模拟跑道,甲玩具车从A出发顺时针行进,速度是每秒5厘米,乙玩具车从CD的中点出发逆时针行进,结果两车第二次相遇恰好是在B点,求乙车每秒走多少厘米?4.小明去学校,去时速度为15千米/小时,返回时速度为10千米/小时,那么平均速度为多少?5.已知甲车速度为每小时90千米,乙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经C地时乙车比甲车早到10分钟;第二天甲乙分别从B,A两地出发同时返回原来出发地,在途经C地时甲车比乙车早到1个半小时,那么AB距离时多少?6.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必考题型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必考题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的重要性二、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的六大类型1.火车过桥问题2.相遇问题3.追及问题4.流水行船问题5.往返问题6.环形跑道问题三、解题关键与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速度公式、路程公式、时间公式四、典型例题及解析1.火车过桥问题2.相遇问题3.追及问题4.流水行船问题5.往返问题6.环形跑道问题正文一、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的重要性数学行程问题是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其涉及的知识点广泛,题型多样,且具有一定的难度。
掌握好数学行程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因此,在小升初数学备考过程中,数学行程问题题型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的六大类型1.火车过桥问题火车过桥问题是一种典型的行程问题,主要涉及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此类问题通常会给出火车的速度、长度和过桥所需时间,要求求解桥的长度。
2.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间内行走相同的距离,求其相遇的时间或地点的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涉及到相对速度、共同速度和距离的计算。
3.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指一个物体追上另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时间或距离的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涉及到速度差、距离和时间的计算。
4.流水行船问题流水行船问题是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涉及到水流速度、船速和路程的计算。
此类问题通常会给出水流速度、船速和时间,要求求解船的行驶路程。
5.往返问题往返问题是指一个物体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后返回起点,求其总路程、总时间或平均速度的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涉及到往返路程、时间和速度的计算。
6.环形跑道问题环形跑道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往返问题,涉及到环形跑道的周长、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此类问题通常会给出环形跑道的周长、速度和时间,要求求解物体在环形跑道上的行驶路程。
三、解题关键与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路程、速度和时间是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小学数学小升初数学所有类型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行船问题环形跑道)集齐了(图文结合)
行程问题基础篇
【例题2】 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米、 40米、50米,甲、乙在A地,而丙在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A、B两地间的路长多少米?
行程问题基础篇
【练习5】 1,甲乙两个码头间的水路长288千米,货船顺流而下需要8小时,逆流而 上需要16小时。如果客船顺流而下需要12小时,那么客船在静水中的速 度是多少?
2,A、B两个码头间的水路全长80千米,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 而上需要10小时。如果乙船逆流而上需要20小时,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 速度是多少?
例题3如图,两辆电动小汽车在周长为360米的圆形道上不断行
驶,甲车每秒行驶4米.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90米的A、B两地
背向而行,相遇后乙车立即返回,甲车不改变方向,当乙车到达 B地,甲车过B地后恰好又回到A地.此时甲车立即返回(乙车过 B地继续行驶),再过几分钟与乙车相遇?
乙 B
甲
A
详解
小升初数学
【思路导航】 先根据顺水速度和水速,可求船速为每小时25-5=20千米;再根据船速和水 速,可求出逆水速度为每小时行20-5=15千米。又已知“逆流而上用了75小 时”,所以,上海港与武汉港相距15×75=1125千米。
行程问题基础篇
【练习4】 1,一只轮船从A港开往B港,顺流而下每小时行20千米,返回时逆流而 上用了60小时。已知这段航道的水流是每小时4千米,求A港到B港相距多 少千米?
详解
小升初数学
典型例题
例题2 A、B两地相距100千米,A在上游,水流速度为5千米/
小升初经典数学行程问题及解析
小升初经典数学行程问题及解析在小学数学课中,老师常会问一些行程问题,尤其是有关小升初考试的行程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使学生陷入困境。
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解题技巧,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对小升初考试数学题目的解答至关重要。
小升初行程问题大致涵盖五大类,即基本行程、定向行程、分类行程、分段行程和条件行程。
基本行程是最基本的行程问题,主要讨论行程的总人数、总距离、总时间和单位移动距离等,其典型问题如下:A、B、C三位同学用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在西安中途停留一天,从西安到成都,最后到达芒市,总行程3000公里,他们每天行驶500公里,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50公里,请问他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次行程?定向行程是指行程中有一定方向的行驶,需要讨论行程的总距离、行程中每个地点与开始地点间的距离、行程中每个地点与结束地点间的距离等,典型问题如下:三位同学从池州出发,分别前往丽水、青岛、福州,其中丽水与池州的距离为400公里,青岛与福州的距离为1300公里,每小时行驶50公里,请问他们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此次行程?分类行程是指行程中包括了不同速度行程,需要讨论行程的总距离、总时间、段间行驶距离等,典型问题如下:三位同学从深圳出发开车去广州,深圳到广州的距离为500公里,其中上午行驶200公里,下午行驶300公里,每小时上午行驶50公里,下午行驶70公里,请问他们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此次行程?分段行程是指行程中包含了行驶和停留两种状态,需要讨论行程的总距离、总时间、行驶距离和停留时间等,典型问题如下:三位同学从济南出发,沿途停留两次,每次停留一天,最后到达平顶山,总行程1000公里,每小时行驶50公里,请问他们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此次行程?条件行程是指行程中有某些条件限制,典型问题如下:三位同学从南京出发,沿途停留两天,最后到达武汉,总行程2000公里,第三天开始每小时行驶60公里,请问他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次行程?小升初行程问题的解法通常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解法是用“思维框架”(Mind Mapping)的方法,即将问题按照步骤分解,再一步步解决;第二种解法是利用推理法,即根据给出的信息,作出推测并得出结论;第三种解法是利用数学知识求解,即用适当的数学公式解决问题。
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行程问题
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行程问题在历年小升初数学测试中,行程问题是很多孩子失分的地方,很多同学对行程问题都模糊不清甚至放弃,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行程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综合行程知识点: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经典例题:1.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现在羊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
问:羊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解:根据“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米,则羊每步长为4x米。
根据“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米=21x米,则羊跑5*4x=20米。
可以得出马与羊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根据“现在羊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羊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现在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就是30÷(21-20)×21=630米2.甲乙辆车同时从a 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720千米。
行程问题知识点总结小升初
行程问题知识点总结小升初一、行程的概念行程是一个物体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经过的路程,是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过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行程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每天都需要走路去学校或者去购物,这些都是行程。
二、行程的求解1. 行程的公式行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公式为:行程 = 速度 × 时间其中,行程的单位通常为米(m)或千米(km),速度的单位通常为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时间的单位通常为秒(s)或小时(h)。
2. 行程的求解要求解行程,就需要已知速度或时间中的一个参数,再通过行程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已知速度和时间,就可以用公式求解行程;如果已知速度和行程,就可以用公式求解时间。
三、行程问题的应用1. 同向行程问题同向行程问题是指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朝同一个方向移动,问它们何时能相遇。
这种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分析两个物体的行程和速度来求解。
2. 相向行程问题相向行程问题是指两个物体从两个不同的地点出发,朝着对方的方向移动,问它们何时能相遇。
这类问题也需要通过分析两个物体的行程和速度来求解。
四、行程问题的解题步骤1. 分析题目首先要看清楚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包括物体的速度、行程和时间等,从而确定需要求解的问题类型。
2. 建立方程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方程,通常是利用行程的公式进行建立。
3. 求解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解行程问题,可以使用代入法、消元法等进行求解。
4. 检查答案最后还要检查所得的答案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合理。
五、行程问题的注意事项1. 单位换算在求解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比如将小时换算为秒,将千米换算为米等。
2. 约束条件在建立方程时,要注意约束条件,比如物体的速度和时间不能为负数,行程不能为零等。
3. 问题拓展学习了基本的行程问题解法后,还可以拓展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比如通过行程问题求解相遇时间等。
六、行程问题的综合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可以做一些综合练习,包括同向行程问题、相向行程问题、相遇时间问题等,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类型归纳及解题技巧总结“行程问题”主要类型归纳一、直线型(1)两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n-1)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2n-1)S。
(2)单岸型:第n次迎面碰头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2ns。
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为2ns。
二、环型环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反向迎面相遇(不可能背面相遇),一种是甲、乙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背面追及相遇(不可能迎面相遇)。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总结一、直线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
“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现在分开向大家一一介绍:(一)两岸型两岸型甲、乙两人相遇分两种情况,可以是迎面碰头相遇,也可以是背面追及相遇。
题干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相遇,考生对两种情况均应做出思考。
1、迎面碰头相遇:如下图,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为清楚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将两人的路线分开画出)则共走了1个全程,到达对岸b后两人转向第二次迎面相遇在c处,共走了3个全程,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过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
之后的每次相遇都多走了2个全程。
所以第三次相遇共走了5个全程,依次类推得出: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n-1)S,S为全程。
而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分开看每个人都是2倍关系,经常可以用这个2倍关系解题。
即对于甲和乙而言从a到c走过的路程是从起点到a 的2倍。
相遇次数全程个数再走全程数1 1 12 3 23 5 24 7 2………n 2n-1 22、背面追及相遇与迎面相遇类似,背面相遇同样是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下图,此时可假设全程为4份,甲1分钟走1份,乙1分钟走5份。
则第一次背面追及相遇在a处,再经过1分钟,两人在b处迎面相遇,到第3分钟,甲走3份,乙走15份,两人在c处相遇。
(完整版)小升初行程问题
(完整版)⼩升初⾏程问题⾏程问题考点⼀:⼀般⾏程问题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考点⼆:相遇问题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考点三:追及问题公式,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考点四:⽕车过桥公式:⽕车速度×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考点五:流⽔⾏船公式,顺⽔速度=船速+⽔速逆⽔速度=船速-⽔速船速=(顺⽔速度+逆⽔速度)÷2 ⽔速=(顺⽔速度-逆⽔速度)÷2 顺⽔速度=逆⽔速度+⽔速×2 逆⽔速度=顺⽔速-⽔速×2考点六:环形⾏程问题公式,封闭环形上的相遇问题,利⽤关系式:环形周长÷速度和=相遇时间封闭环形上的追及问题,利⽤关系:环形周长÷速度差=追及时间【例1】甲⼄⼆⼈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
⾛完全程,甲需要60分钟,⼄需要40分钟。
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返回出发点,取东西⼜耽误了5分钟。
甲再次出发,多长时间后两⼈相遇?【例2】两列⽕车从甲、⼄两地相向⽽⾏,慢车从甲地到⼄地需要8⼩时,⽐快车从⼄地到甲地多⽤31的时间。
如果两车同时开出,那么相遇时快车⽐慢车多⾏40千⽶。
求甲、⼄两地的距离。
【例3】⼀艘轮船顺流航⾏120千⽶,逆流航⾏80千⽶共⽤了16⼩时,逆流航⾏120千⽶也⽤了16⼩时。
求⽔流速度。
【例4】已知某铁路长1000⽶,⼀列⽕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了120秒,整列⽕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求⽕车的速度和长度。
【例5】甲⼄⼆⼈在操场的400⽶跑到上练习竞⾛,两⼈同时出发,出发时甲在⼄的后⾯,出发后6分钟甲第⼀次追上⼄,22分钟时甲第⼆次追上⼄。
假设两⼈的速度都保持不变,问:出发时甲在⼄⾝后多少⽶?【例6】甲⼄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在A 、B 之间不断往返⾏驶。
小升初典型应用题精练行程问题学生版
领航小升初专题四行程问题一、知识点1、路程、时间、速度是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在行程问题中有一类“流水行船”问题,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各种速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此处的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分别指船在静水中、船顺流、船逆流的速度。
3、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在这两个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表现为:相遇问题:追击问题:在实际问题中,总是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两个,求另一个。
二、习题精练1 、一个车队以4米/秒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共用115秒。
已知每辆车长5米,两车间隔10米。
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2、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
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3 、划船比赛前讨论了两个比赛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在比赛中分别以米/秒和米/秒的速度各划行赛程的一半;第二个方案是在比赛中分别以米/秒和米/秒的速度各划行比赛时间的一半。
这两个方案哪个好?4 、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4千米,往返共用时。
问: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5、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爬行,如果它在三条边上每分钟分别爬行50,20,40厘米,那么蚂蚁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6 、两个码头相距418千米,汽艇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11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19时。
求这条河的水流速度。
7、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3时,甲车到达B地。
求A,B两地的距离。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讲解及试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讲解及试题小升初是每个孩子都要面临的重要转折点,对于家长来说,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与孩子一起规划好小升初的行程。
本文将针对小升初行程问题进行专项讲解,并附上相应的试题,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孩子的行程。
一、选择适当的时间段小升初行程应该选择在孩子有足够时间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通常来说,小升初的考试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6月左右,因此,为了给孩子留出充分的备考时间,一般建议将行程安排在3月至4月进行,这样孩子可以有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冲刺。
试题:1. 小升初的考试时间通常集中在每年的哪个月份?2. 为什么建议将行程安排在3月至4月进行?二、选定目标学校在规划小升初行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目标学校。
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的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因此,家长需要提前了解目标学校的招生政策,明确所需备考内容。
此外,还应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校风教育理念等因素,以便更好地适应和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
试题:1. 规划小升初行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2. 为什么需要提前了解目标学校的招生政策?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小升初是一项需要紧张备考的考试,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各科目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休息时间,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注意力来面对考试。
试题:1. 为什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小升初备考中十分重要?2. 家长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四、备考复习策略除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外,备考复习策略也是小升初行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备考策略包括学科知识的系统复习、做题技巧的训练以及模拟考试的实施等。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试题:1. 备考复习策略包括哪些方面?2. 家长应该如何制定适合孩子的备考复习策略?五、合理安排休息和放松在小升初行程中,除了紧张备考和复习外,家长还需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小升初-应用模块-火车行程问题
【例题5】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 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 /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 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
【例题6】两人沿着铁路线边的小道,从两地出发,两人都以每秒1 米的速度相对而行。一列火车开来,全列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10秒。 3分后,乙遇到火车,全列火车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9秒。火车离开 乙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例题3】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分别是17米/秒、11米/秒,现在两列 火车同时同向车头相齐前行,22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如果两列 火车同时同向车尾相齐前行,28秒钟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全长 多少米,慢车全长多少米?
【例题4】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 慢车的车长是385米.坐在快车上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 么坐在慢车上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
【例题5】一列火车通过长320米的隧道,用了52秒。当它通过长 864米的大桥时,速度比通过隧道时提高 1 ,结果用了1分36秒。
4 求火车通过大桥时的速度和火车车身的长度。
模块二 列车过人问题
【例题1】小芳站在铁路边,一列火车从她身边开过用了2分钟。 已知这列火车长360米,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6分钟, 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3)火车过人: ①火车经过迎面行走的人: 火车车长(总路程)=(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错过的时间; ②火车经过同向行走的人: 火车车长(总路程)=(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追及的时间; ③火车经过坐在火车上的人: 火车车长(总路程)=(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错过的时间( 追及的时间)
(4)火车过火车: ①错车问题: 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快车速度+慢车速度)×错车时间 ; ②超车问题: 快车车长+慢车车长(总路程)=(快车速度-慢车速度)×错车时间 。
小升初奥数行程问题【典型例题】
16行程问题1基本公式1.1路程(和、差) = 速度(和、差)×时间火车过桥(隧道)是长度和1.2时间 = 路程(和、差)÷速度(和、差)速度(和、差)= 路程(和、差)÷时间1.3速度差 = 快速–慢速速度和 = 慢速 + 快速1.4慢速 = (速度和–速度差)÷ 2 快速 = (速度和 + 速度差)÷22三类基本行程问题:相遇、追及、环形跑道。
2.1相遇的含义:如果出发时间相同,则所走的时间相同;相遇时,两方都处于同一个位置。
在超过2人的行程问题中,相遇就是时间和距离的等量代换点;如果一方先出发或者有一方中间停止,则这一方还要算上先出发的时间或去掉停止的时间。
2.2相遇:速度和,对应路程和,相遇时,有公式:路程和 = 速度和×时间时间 = 路程和÷速度和速度和 = 路程和÷时间。
2.3追及:速度差,对应路程差,相遇时,有公式:路程差 = 速度差×时间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 = 路程差÷时间。
2.4环形跑道的同向追及,速度差,每相遇一次,路程差1圈。
距离差= 圈数×跑道长=速度差×时间时间 =(圈数×跑道长)÷速度差速度差=(圈数×跑道长)÷时间2.5环形跑道反向碰头,速度和,每相遇一次,路程和等于1圈。
距离和=圈数×跑道长=速度和×时间时间=(圈数×跑道长)÷速度和速度和= (圈数×跑道长)÷时间2.6再次相遇问题相当于环形跑道,跑道距离相当于2倍总路程如果到对方出发点都又返回,再次相遇,与第一次相遇相比,二次相遇所走的总路程相当于环形跑道的总路程,即2倍总路程和2倍时间。
再次相遇与第一次相遇相比,共走3倍的总路程,花费3倍的总时间。
以后每次相遇,总路程等于环形跑道的距离即2倍总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行程问题的分类解析
行程的分类解析
行程问题从运动形式上分可以分为五大类:
五大题型、四大方法相互交织,就构成了整个小学行程问题的知识架构。
这其中的交织与综合不仅仅是题型与方法之间的交织,也有题型之间的重叠,比如环形问题就可以有环形路线上的流水行船,而火车问题也可以有多辆火车之间的错车问题……至于解题方法的重叠那更是比比皆是,一道稍有分量的行程问题就需要运用至少两种解题方法……诸如此类的综合,既是行程问题变化多端的原因,也是行程问题难学的原因。
想要将上述题型与方法融会贯通、运用自如,首先得分门别类的把各类问题学好,并穿插以各类解题方法的训练,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综合。
下面我们就以五大题型为主线,以典型例题的形式对行程问题的整个知识架构做一个系统性梳理,并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解题方法的总结,让大家对小学阶段行程问题的题型与方法有一个总体把握。
每道例题的关键思路都已给出,大家顺着这些思路可以自行求得答案。
每道例题的标准答案都附在手册的最后,大家可以对照参考。
1. 直线上的相遇与追及
上述两个公式大家都很熟悉,对于相遇、追及问题的理解,就是从它们开始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速度和、路程和与相遇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把速度差、路程差与追及问题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理解过于表面化,真正体现这两个公式本质的字眼儿是"和"与"差":只要涉及到速度和、路程和的问题就应该用第一个公式,即使题目的背景是追及;而只要涉及到速度差、路程差的问题就应该用第二个公式,即使题目的背景是相遇。
例题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某重点中学2007年小升初考题)
「思路解析」本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典型的相遇问题,其实里面暗藏了路程差的关系。
那路程差的关系究竟藏在哪个条件中呢?就在条件"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这句话中。
大家不妨自己动手试着做一做。
除了像刚才例题1那样一次性的追及与相遇过程外,还有很多相遇与追及问题是在往返过程中多次发生的。
下面就是一道这样的例题:
例题2. 两名游泳运动员在长为3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每秒游1米,乙的速度是每秒游0.6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的两端出发,来回共游了5分钟。
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某重点中学2006年小升初考题)
「思路解析」相遇次数与两人的路程和有关.如下图所示
直线上的相遇、追及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两类问题,这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行程问题解决的基石.只要是两个物体在同时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都可以表示为相遇或追及.而众多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行程过程,均是以此为蓝本而展开的.
2. 火车过人、过桥与错车问题
在火车问题中,速度和时间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特殊的地方是路程。
因为此时的路程不仅与火车前进的距离有关,还与火车长、隧道长、桥长这些物体长度相关。
就拿火车过桥来说,如果题目考察的是火车过桥的整个过程,那么就应该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下桥"结束,对应的路程就等于"车长桥长";如果题目考察的是火车停留在桥上的过程,那就应该从"车尾上桥"到"车头下桥"结束。
对应的路程就应该是"火车车长桥长".具体如下所示:
例题3. 一列客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
已知在客车的前方有一列行驶方向与它相同的货车,车身长为320米,速度每秒17米。
求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所用的时间。
(仁华学校2005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思路解析」本题包含了两个基本类型的火车问题,一是火车过隧道问题,二是火车错车问题。
而这两者之间最关键的是第一个过程的分析,分析方法就是前面所说的四大方法中的第三点——"利用和差倍分关系进行对比分析":250米的隧道比210米的隧道多40米,从而使得客车通过前者的时间比后者多了秒,由此即可得出客车的速度。
有了客车速度,再求客车长度以及错车时间就非常容易了。
大家不妨自己动手算算。
当然,火车问题并非只有火车,一个有长度的队列也是这类问题的常客。
下面这道题目就是一个队列问题,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自己动手尝试一下。
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于方程进行求解。
例题4. 某解放军队伍长4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进。
一战士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排尾到排头并立即返回排尾,那么这需要多少时间?(某重点中学2008年小升初考题)
3. 多个对象间的行程问题
虽然这类问题涉及的对象至少有三个,但在实际分析时不会同时分析三、四个对象,而是把这些对象两两进行对比。
因此,求解这类行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某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与其它对象有关的结论。
例题5. 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
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
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008"港澳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试题)
「思路解析」本题最关键的一段路程,就是甲、乙相遇之后6分钟内,甲、乙两人的路程和。
这段路程既是甲、乙的路程和,又是乙、丙的路程差。
只要明白了这一路程的双重身份,就能很快求出此题。
大家不妨画出图来,自己分析一下。
4. 环形问题与时钟问题
环形问题与其它行程问题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周期性"与"对称性".这是由环形跑道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大家再分析环形问题时,一定要留意"周期性"与"对称性"在题目中的体现。
例题6. 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
现在已知甲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钟?(第十六届"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
「思路解析」本题从头到尾都只有时间:给的条件是时间,问的问题也是时间。
像这种只给时间、求时间的问题,通常的做法就是——设数。
把路程或速度这两个未知量中的某一个量随便设个数,然后再进行求解。
本题就可以设环形公路的全程为6300米,接着便可求甲、乙两人的速度了。
接下来的过程,大家不妨自己动手试一试。
例题7. 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
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北京市第十一届"迎春杯"决赛试题)
「思路解析」时钟问题本质上说就是一个环形问题,只要给出合适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表示,求解过程与一般环形问题没什么两样。
大家不妨自己动手做一做。
5. 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与其它行程问题相比,特殊的地方在于速度。
由于有水流的因素,船的速度有顺流、逆流的区别,因此在流水行船问题中,船的速度有三种:逆水速度、静水速度、顺水速度。
在分析流水行船问题时,一定要把水流的因素考虑到位,很多题目分析的关键本身就在水流上!
例题8. 甲、乙两船分别在一条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顺流而下,乙逆流而上。
相遇时,甲乙两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后,都立即按原来路线返航,两船第二次相遇时,甲船比乙船少行1000米。
如果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间相隔1小时20分,那么河水的流速为每小时多少千米?(某重点中学2003年小升初考题)
「思路解析」甲、乙两船刚出发时行驶速度相同,但一个顺流、另一个逆流,说明两船静水速度差了两倍的水速(甲慢乙快)。
调头之后,甲变为逆流,乙变为顺流,此时两船行驶速度应该差几倍的水速?考虑清楚这点,你就知道如何利用甲、乙的速度差来求水速了。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环形跑道上的流水行船问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行程问题。
本题的分析关键也在于速度,如果甲、乙两人的速度已知,那本题的求解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因此,分析求解的重点就落在了甲、乙两人的速度上。
大家只要注意到甲、乙的速度差恰好等于水速这一点,就不难进行分析了。
大家不妨动手试试。
上述9道例题可以说只是小升初行程问题的一个掠影,虽然每一道都是其所在类别里最为典型的例题,但稍加变化都会变出来很多新的模样。
而且,题目除了会在每一类中发生变化外,还会发生类与类之间的交叉与综合,不仅在运动形式上变化多端,而且在分析方法上也是花样迭出。
但是,我们需要关心的绝对不是变化,而是在千变万化中不变的东西。
行程问题固然变化多端,但无论怎么变,也逃不出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五大题型"与"四大方法",只是在题型上会更加综合,在题解上用到的方法会更多一些。
但只要这"五大题型"和"四大方法"掌握好,题目再怎么综合、方法再怎么多,也一样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