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2. 第二单元:《搭石》3. 第三单元:《不懂就要问》4.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5. 第五单元:《钓鱼》6. 第六单元:《狼牙山五壮士》7. 第七单元:《黄果树瀑布》8. 第八单元:《我的舞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字词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第一单元: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感受。

2)第三单元:提问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怎么办,引出课文主题。

2. 课文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第一单元:解析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第三单元:通过课文实例,教育学生勇于提问,敢于探索。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重点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关键信息,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以“我的舞台”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补充说明:1. 在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方面,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情感和结构,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免费(通用11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免费(通用11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免费(通用11篇)教学内容分析:《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

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落花生》说课稿一、教材浅析(1)主要内容:《落花生》一文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都是作者通过由生活中事物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五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

研究上,他们也具有一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研究方法,这更需教师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研究中生活,在生活中研究。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生、了解写法、关注生活”为主线,进一步领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

《落花生》这篇课文通过介绍作者一家人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让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了解课文中寄义深刻的句子,研究花生不求虚名、默默贡献的风致,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4.开端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研究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3)教学重、难点: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寄义,研究花生的风致,从中体味做人的道理。

2.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性需要同学们了解并掌握3、背诵课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文的重点句及重点段落。

二、教学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①使用情景教学法是由于课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写法。

为了让学生经由过程研究花生外形不美却很实用的认识,我特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教材配有两幅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可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感知生活的情感,以及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生在情景的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训练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小松鼠喜欢花生果!可他到花生地里却没有找到花生果,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

小松鼠找花生果齐读课题二、新授1、自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油油、黄灿灿”写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观察图画,体会“真好看”的美丽景象。

指导朗读2、这么好看的花是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小松鼠“很高兴”的心情?“一个美好的打算——等花生结了果,留下来冬天吃”。

3、松鼠的打算破裂了,果子没找到(自读第三、四自然段)先写“找”的做法,“每天”、“都”是关键词。

再写“找”的结果,关键词是“直到……也……”。

最后写小松鼠的疑惑,主要通过表情和话语表现的,关键词是“睁大眼睛”和“奇怪”。

指导朗读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并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把课文语言变成小松鼠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跟着小松鼠去找花生果,去产生疑惑,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对小松鼠找花生果的动作和疑惑的心理有真切的体验。

4、花生去哪里了(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花生在泥土里)5、保存趣味,拓展延伸你还知道这些东西长在哪儿呢?(土豆、芋艿、红薯、藕、丝瓜、青菜、桃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第【2】篇〗《小松鼠找花生》是小学教科版第二册第13课这一单元以“益智”为主题,编选了有趣、又有道理的主体课文和扩展阅读课文,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科学、尊重文化的情感和价值观。

3. 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作文的构思与表达、说明文的阅读与理解。

教学重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方法的运用、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注音。

①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有哪些?②作者通过描述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仿写一段说明文,介绍自己的家乡。

2. 答案:(1)略。

(2)①自然现象:略。

②情感: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材的紧密结合。

2.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5.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与突出重点。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山居秋暝》,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对象、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山居秋暝》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近体诗六首》的第一篇古诗。

掌握这首诗的学习方法能为接下来的诗歌学习打下基础。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是用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堪称王维的代表作。

(二)说教学目标pan >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大家请看说课PPT。

学完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我特别制定了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学会总结出解读这类题材的一般方法: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来赏析一首诗。

突出这点,旨在引导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通过知识间的迁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只有掌握了诗歌的内容和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才能更好的领会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志向。

所以,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方面的知识要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应该多讲解几次。

而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评析作品的这种系统的思考方法,对高二的学生来说之前可能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所以知识的系统化及知识间的迁移这块是教学的难点,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

二、说教学对象高二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强,有着丰厚的知识基础而且感知能力较强,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方法积累,掌握了一些诗歌方面的文学知识及艺术表现手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落花生》是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比较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

《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当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节,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

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知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上,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循循善诱,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架起学生学习跟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学会体会生活当中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赏析文中重点字词,掌握本词的炼字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为我的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详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则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完美图文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完美图文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白鹭1.会认“鹭、嫌、喙”等7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身段”等18个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抓住语言文字感受白鹭的精巧和韵味无穷,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激发学生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启发学生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5.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开头与结尾在文中的作用及好处。

凭借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的诗《鹭鸶》:“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

现在我们先来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郭沫若早期的诗文,感情炽热,语言激昂,而以后的作品则较多的是清新、俊逸。

他极具天赋,在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翻译以及史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有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刻画了白鹭怎样独特的美?4.配乐朗诵。

三、再读课文,体会白鹭之美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2.说说你对白鹭的整体印象。

3.课文解析。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课件演示,老师讲解、实际体会等,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说重难点、关键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天天和我们见面,你了解太阳吗?(课件出示资料)2、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

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这一切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

(板书:《太阳》)生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促使思考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太阳)。

初长的太阳光芒万丈,让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平均距离)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这样鲜明的形象加上獐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情境。

2、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3、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肯定脑筋。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研究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第1课《春雨的色彩》、第2课《装满昆虫的衣袋》、第3课《槐乡的孩子》、第4课《古诗三首》;2. 第二单元:第5课《钓鱼启示》、第6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7课《落花生》、第8课《珍珠鸟》;3. 第三单元:第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0课《母亲的账单》、第11课《慈母情深》、第12课《学会看病》;4. 第四单元: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第14课《狼牙山五壮士》、第15课《难忘的一课》、第16课《一分钟》;5. 第五单元:第17课《鸟的天堂》、第18课《莫泊桑拜师》、第19课《爬天都峰》、第20课《陀螺》;6. 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十九首》、第22课《四季之美》、第23课《风筝的故事》、第24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题;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写作技巧;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1. 第一单元:春雨、昆虫、槐乡、古诗;2. 第二单元:钓鱼、广场、花生、珍珠鸟;3. 第三单元:地震、账单、母亲、看病;4. 第四单元:圆明园、狼牙山、一课、一分钟;5. 第五单元:鸟的天堂、莫泊桑、爬天都峰、陀螺;6. 第六单元:古诗、四季、风筝、小苗与大树。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第二篇:《搭石》说课稿第三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第四篇《慈母情深》说课稿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一、说教材《落花生》是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本文围绕“落花生”展开叙述,略写种花生、收花生,详写吃花生、议花生。

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较详细。

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文章朴实无华,但主题深刻;小中见大,且富有生活情趣。

在结构剪裁上,作者独具匠心,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寻味。

编者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思考、积累,从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说课标和学情(一)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读书。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生活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篇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重点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14课)课文:《春》、《庐山谣》、《古诗十九首之十五》、《夜泊牛渚怀古》诗词阅读与赏析2. 第二单元:写景状物(58课)课文:《黄山奇松》、《爬天都峰》、《记金华的双龙洞》、《鸟的天堂》写景状物的写作技巧3. 第三单元:说明性文章(912课)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莫高窟》说明性文章的阅读与写作4. 第四单元:散文(1316课)课文:《钓鱼》、《落花生》、《珍珠鸟》、《慈母情深》散文的阅读与赏析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诗词、写景状物、说明性文章和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3.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说明性文章的阅读与写作、散文的阅读与赏析。

2. 教学重点:诗词鉴赏、写景状物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诗词朗诵、图片展示等形式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3. 例题讲解(1)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文、重点词语、课文结构、知识点。

2.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字迹工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写景状物的作文。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

(2)作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说课稿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说课稿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材,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民间故事、古代诗歌,也有科幻小说、现代散文,涉及范围广泛,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文章写作手法的学习与借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主题。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文章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古诗三首(《山行》、《夜书所见》、《秋浦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文《钓鱼》、《爬天都峰》、《黄山奇石》、《语文园地》。

3.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文《麻雀》、《爬墙虎》、《珍珠鸟》、《语文园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提高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及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学习:a.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b.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重点词汇、句型及语法。

c. 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a. 口语交际:分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

b. 写作练习:仿写课文中的句型及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内容:a. 知识点:课文重点词汇、句型、语法。

b. 例题:课文中的典型题目及解答。

c. 口语交际、写作练习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并进行造句练习。

b.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b.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和安排。

[最新]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人教部编(统编版).doc

[最新]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人教部编(统编版).doc

说课稿第一篇《落花生》说课稿一、说教材《落花生》是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

《落花生》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本文围绕“落花生”展开叙述,略写种花生、收花生,详写吃花生、议花生。

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较详细。

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文章朴实无华,但主题深刻;小中见大,且富有生活情趣。

在结构剪裁上,作者独具匠心,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寻味。

编者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思考、积累,从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二、说课标和学情(一)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读书。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生活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篇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重点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另外,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花生的品格中领悟出做人应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